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技术操作规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知情同意书

眼科1、(早产儿)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知情同意书2、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知情同意书1)2)3)3、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1.2.3.4.4、视网膜血管疾病合并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视网膜血管疾病合并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割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儿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历号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医生已告知我的 眼患有玻璃体出血和/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在 麻醉下进行 手术。
能引起玻璃体出血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主要有:视网膜静脉阻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这些都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发病后,患者视力突然或逐渐下降,严重者可降至眼前手动或仅存光感。
长期反复的玻璃体出血不吸收,可引起玻璃体纤维增殖、机化,视网膜牵拉,严重者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并引起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这时患者视力会进一步下降,甚至失明,并出现眼疼,眼胀,头疼等症状。
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性、混浊、机化的玻璃体,并针对病变部位进行激光治疗,稳定病情。
如果已经发生了视网膜脱离,需要缓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封闭视网膜裂孔,必要时行眼内填充,帮助视网膜复位。
改善或稳定视功能。
预后与眼部或全身情况有关。
手术后视力恢复的情况取决于黄斑部受累情况,如果黄斑部未明显受累,术后视力预后较好。
如果黄斑部大量的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严重,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术后视力预后较差。
黄斑水肿者,手术后需要针对黄斑部病变继续治疗。
如果病变已到晚期,继发青光眼,则预后更差。
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合并视网膜血管闭锁的患者视力预后差。
术后复查,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补充激光治疗。
根据每一位病人的具体病情,手术情况有所不同,你的医生将会和你讨论具体的内容。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以下是玻璃体切割手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如果你有特殊的问题请与你的医生讨论。
1)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眼科外科手术的基础概念与操作步骤

眼眶肿瘤摘除术
用于治疗眼眶内良性或恶性肿瘤,通过手 术摘除肿瘤以保护眼球和视功能。
复杂眼外伤处理
针对严重眼外伤进行清创、缝合、重建等 处理,以挽救视力和眼球完整性。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
眼科手术基本概念
包括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手 术步骤和术后处理等。
针持
用于夹持缝合针,进 行眼部组织的缝合。
吸引器
用于吸取眼部手术中 的出血和分泌物,保 持手术视野清晰。
显微镜在眼科手术中应用
手术显微镜
提供高倍率、高质量的放 大效果,使医生能够清晰 地观察眼部细微结构,提
高手术精度。
裂隙灯显微镜
集照明与放大于一体,便 于医生对眼部进行详细检
查,确定手术方案。
激光显微镜
适应症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手术部位较广泛或患者无法配合局部麻醉的情况,可选择全 身麻醉。
注意事项
全身麻醉前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过敏史、用药史等相关信息。同时,在麻 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安全。全身麻醉后,患者需留观一段时 间,待完全清醒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05
基础操作步骤演示
切开技巧和止血方法
视束
连接视交叉和外侧膝状体,传 递视觉信息。
视放射
连接外侧膝状体和枕叶皮质, 实现视觉信息的进一步传递和 处理。
03
眼科手术器械与设备介绍
常用手术器械及功能
手术刀
用于切割眼部组织, 如结膜、巩膜等。
剪刀
用于修剪和剪断眼部 组织,如剪除病变的 结膜、角膜等。
镊子
用于夹持和固定眼部 组织,以便进行手术 操作。
直视下冷凝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脱离256眼

( 1 。 殖 性 玻璃 体 视 网膜 病变 ( VR)情 况 以c 表 )增 P 。
及 : 为 主 ( 2 。 单 一 裂 孔 者 1 1眼 ,2个 以 上 级 表 ) 6
经 再 次手 术 加压 块 后移 网膜 复位 。
3 讨 论
裂孔 9 j眼 ,最 多 一 眼有 8个 裂孔 。黄 斑 孔合 并 周边 裂 孔 网脱 者 1 8眼 ,无 晶体 眼视 网膜 脱 离 4眼 ,伴 有
而 用 双 目间 接 检 眼 镜 ,可 以在 直 视 下 进 行 冷 凝 ,克
巩 膜 扣带 术 采 取 巩膜 外 环扎 十外垫 压 或单 纯外 垫
压 . 网 膜 下 液 多 者 放 出 网 膜 下 液 ; 黄 斑 孔 合 并 周 边
服 了手术 中封 闭裂 孔 的部 分盲 目性 ,减 少对 视 网膜 的 不 必 要 损 伤 ,缩 短 了 手 术 时 间 及 减 少 了 术 后 反 应 ,本 组 病例 全 部在 双 目间接 检 眼镜 直 视 下 冷凝 视 网 膜裂 孔 ,立 体 感强 ,定 位 准确 ,冷 冻适 量 ,并
发症少。
裂 孔 者 ,玻 璃 体腔 注 入 全 氟丙 烷 ( 。 C F )气 体填 充 ,
术后 脸 朝 下头 低 位 。 1 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治 愈 : 网 膜 裂 孔 封 闭 ,视 网 . 视
膜 完 全复位 。好 转 :裂孔 封 闭 , 网膜 大 部分 复 位 。 视
下 。
术 后 2 ( . ) 9 ( 7 9 l 1 4 . ) 2 8 6 7 3 . ) ( 7 3 2
l(.) 5 8 5
l0 4 (. )
术 前
l 2
2 5
8 7
l2 l
视网膜脱离病因与预防知识

视网膜脱离病因与预防知识视网膜脱离是重要的致盲眼病。
是指人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分离。
目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中许多是由其他眼部疾病或某些疾病引起的。
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
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科学预防。
一、视网膜脱离病因1、外伤:如果眼睛受到外伤,如撞击伤、挤压伤等,可以导致玻璃体内,以及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纤维增生膜牵拉视网膜,从而导致视网膜脱离,需通过手术修复视网膜。
2、玻璃体变性:当玻璃体变性时,即出现液化,会由凝胶变为溶胶,逐渐变成液状,由于玻璃体液化缩水收缩,容易牵拉视网膜,从而形成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后液体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从而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通常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
3、高度近视:如果患有高度近视,由于眼球不断变大、变长,巩膜不断扩张,而视网膜发育成熟后面积是固定的,随着眼球外壁巩膜的扩张,视网膜会被拉得越来越薄,视网膜容易被撕裂导致视网膜裂孔,从而出现视网膜脱落。
通常可通过配戴近视眼镜的方法进行改善,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二、视网膜脱离症状1、眼前的闪光感:主要是因为玻璃体发生后脱离所致,玻璃体发生后脱离时,可以刺激视网膜,从而导致闪光感,这种症状在早期可以表现为非常低的频率,随着视网膜脱离病情的变化,会越来越频繁,当玻璃体完全从视网膜脱离后,闪光感会消失。
2、眼前黑影:此时眼前黑影增加,而且随着眼球飘动,这主要是由于玻璃体混浊所导致,例如视网膜脱离患者出现飞蚊症等症状。
3、视力障碍:不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以无任何先兆,视力下降是首发症状。
视力障碍因为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部位不同因人而异,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时,在早期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视网膜脱离面积的增加,阴影遮挡或视力下降变得越来越明显,当发生后极部的视网膜脱离时,视力会显著下降,黄斑部的浅脱离除了表现为视力下降外,还可以出现视物变形及视物变小。
三、视网膜脱离治疗方法(一)冷冻疗法该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破损的冷冻视网膜处,会对患者的疤痕造成一定的刺激,封锁住破损的边缘。
视网膜脱离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护理常规一、概念视网膜脱离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可分为孔源性(原发性)、牵拉性及渗出性(又称继发性)三类。
二、评估及观察要点1、病史评估:(1)一般信息:如姓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2)患者自理能力。
(3)身体状况:有无高度近视、眼外伤病史、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无玻璃体出血病史。
2、症状评估:(1)初发时有“飞蚊症”眼前闪光感和眼前黑影飘动。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3)多有眼压降低。
(4)眼底改变:散瞳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脱离区裂孔,脱离的视网膜呈青灰色,不透明隆起。
3、诊断检查评估:(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2) 眼部B超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评估(1)评估患者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
(2)评估家属及陪伴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情况。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了解情况。
三、护理诊断1、感知紊乱与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有关。
2、焦虑与视力下降及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四、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提供生活协助、进行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指导。
预防意外损伤。
2、专科护理:(1)测量生命体征,进行术前指导:术前术眼需充分散瞳,详细查明视网膜脱离区及裂孔,安静休息。
(2)术中由于牵拉眼肌,部分病人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止吐药物。
(3)术后由于包扎双眼,患者需卧床休息一周。
(4)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眼痛。
评估病人眼压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予以指导,避免过于焦虑。
4、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宜,忌食刺激性食物,适当饮水,保持排便通畅。
(2)日常生活指导: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打喷嚏以及重体力劳动等;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眼部卫生。
(3)用药指导:术后患眼需继续散瞳至少1个月,出院前嘱患者需继续戴小孔眼睛3个月,继续坚持适当体位。
(4)按时用药、按时复诊,如有异常,随时就诊。
玻璃体术中的气液交换技术[1]
![玻璃体术中的气液交换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e4f761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6.png)
玻璃体术中的气液交换技术一、引言玻璃体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疾病,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落、玻璃体积血等。
气液交换术在玻璃体术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清除玻璃体腔内的异物和病变,同时提供机会进行其他治疗操作。
二、术前准备在进行气液交换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超声检查等。
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在术前,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将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恢复期等信息详细告知患者,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三、术中操作步骤1. 局麻和眼球固定在玻璃体术中,一般使用局部麻醉。
麻醉师会在手术前给患者行药物麻醉。
手术前需要消毒患者眼周皮肤,并用眼球固定器固定眼球,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2. 切口医生会在巩膜和睫状肌之间进行3.5-4.0mm的结膜瓣切口,并沿巩膜切开至玻璃体腔。
3. 玻璃体切割和吸除医生通过切开的切口,将玻璃体切割器引入玻璃体腔内,进行玻璃体切割和吸除手术。
切割器通过产生震荡来切割玻璃体,然后将切割的物质吸除。
4. 气液交换在玻璃体切割和吸除完成后,医生会进行气液交换。
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注入气体或液体来填充玻璃体腔,提供更好的可视化条件,同时也可以压迫出玻璃体腔内的血液或异物。
5. 凝固和缝合在玻璃体切割、吸除和气液交换完成后,医生会对玻璃体腔内的病变进行凝固、焊接或缝合。
这一步骤的具体操作取决于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6. 复位和关闭切口在所有手术操作完成后,医生会将玻璃体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关闭切口。
切口闭合后,通常需要用消毒无菌的布覆盖眼部,防止感染。
四、术后护理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护理指导。
在术后的恢复期间,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眼睛碰撞、避免用力用眼等。
同时,患者还需注意眼部卫生,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五、术后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玻璃体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感染、玻璃体脱离、视网膜脱落等。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分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裂孔形成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特征。
病人视力突然受到影响,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飘浮物,某一方位有“闪光”感。
如脱离累及黄斑区,视力明显减退且视物变形。
【特殊检查】散瞳后,用间接检眼镜、巩膜压迫或用三面镜仔细检查,多可找到视网膜裂孔。
裂孔最多见于颜上象限。
【治疗要点】治疗目的是封闭裂孔、促进视网膜复位,防止玻璃体动荡和减少玻璃体条带对视网膜的牵引。
手术方式有光凝、电凝或冷凝、巩膜外垫压术、巩膜环扎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术等。
二、术前护理1、按眼部手术术前护理。
2、体位与活动(1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转动眼球,必要时包盖双眼,限制眼球活动,防止脱离范围扩大。
(2)根据视网膜脱离部位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使视网膜脱离处位于最低位,如裂孔在视网膜下方取半坐卧位,裂孔在视网膜上方取低枕平卧位,裂孔在鼻侧时头偏向裂孔侧,裂孔在后极部取仰卧位。
3、饮食护理术日进少量饮食,避免术中牵拉眼球导致呕吐。
4、避免诱因嘱病人避免一切可致视网膜震动的因素,如咳嗽、便秘。
5、术前用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前1小时用托品酰胺、新福林散疃。
6、心理护理因人而异作好解释,强调术后特殊体位和适当固定头部对玻璃体注气、注硅油等手术的重要性。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潜在的并发症:眼压升高。
(二)护理措施1、按眼部手术术后护理。
2、卧位与休息(1)卧床休息,保持头部少活动,避免低头、持重及头部震动。
(2)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一般手术当日向术眼对侧卧或平卧,次日可坐起,术后2天可自行入厕,病情许可下床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防晕倒。
(3)注气或注硅术后均需俯卧位,直至气体完全吸收,开始应保持严格俯卧位,2周后可适当采用间隙俯卧位,坐、卧交替的体位,适当活动肢体。
加强巡视,指导保持正确的体位。
眼科专科技术常见操作方法知识讲稿

• 眼科专科技术概述 • 眼科常见检查方法 • 眼科常见手术操作 • 眼科护理与康复技术 • 眼科新技术与未来发展
01
眼科专科技术概述
眼科专科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眼科专科技术是指针对眼部疾病 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所采用的一 系列专门技术和方法。
特点
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操作精 细、对设备依赖度高。
眼膏使用
将眼膏轻轻挤入结膜囊内,用手指轻轻按摩 眼睑,帮助药物均匀分布。注意保持手部清
洁。
眼部康复训练方法
眼球运动训练
通过让眼球上下左右转动,锻炼眼部肌肉,改善视力。 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对焦训练
通过调整眼镜或眼球的焦距,锻炼眼部调节功能,改善 视力。可在医生指导下பைடு நூலகம்行。
视觉训练方法
色彩识别训练
详细描述
眼压测量时,医生会将眼压计放置在患者的眼球表面,通过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来判断是否患有青光眼等疾病。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总结词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是一种评估角膜功 能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角膜损伤、 炎症等疾病。
详细描述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时,医生会使用特 殊的仪器对患者的角膜进行染色处理,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角膜内 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是否正常。
激光虹膜成形术
用于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激光打孔 解除瞳孔阻滞。
激光在角膜移植中的应用
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如角膜溃疡、角膜炎等。
人工晶状体技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
用于治疗白内障,通过手术将人工晶 状体植入眼内。
人工晶状体置换
用于治疗晶状体脱位、晶状体混浊等 病变。
人工晶状体材料研究
不断探索新型人工晶状体材料,提高 其光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由于玻璃体变性、收缩、牵拉形成视网膜神经上皮全层裂孔,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形成的视网膜脱离。
2. 视网膜萎缩、变性使视网膜变薄,形成视网膜裂孔,而产生视网膜脱离。
3.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但玻璃体内无明显增殖性改变者。
4.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经药物治疗无效,并且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部者。
【禁忌证】
1. 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2. 严重的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脱离。
3. 黄斑部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
4. 巨大或多发视网膜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
【术前准备】
1. 眼部和全身检查。
2. 患眼滴用散瞳眼液,充分扩大瞳孔。
3. 术前滴用抗菌药物眼液2-3d。
【麻醉】
1. 表面麻醉。
2. 球后阻滞麻醉。
3. 面神经眼支阻滞麻醉。
4. 儿童及不能合作者可采用全身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360°球结膜剪开,4条直肌牵引缝线。
2. 间接检眼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冷凝或光凝封闭全部裂孔。
3. 预置巩膜外加压带缝线,并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预置巩膜外环扎带缝线。
4. 于视网膜脱离最高处行巩膜外切开放液。
放液后缝合切口,并局部冷凝。
5. 结扎预置缝线。
6. 间接检眼镜下观察眼底,了解视网膜复位情况,裂孔是否位于巩膜嵴上,裂孔周围的冷凝斑或光斑是否明显,以便在手术台上立即调整缝线,补充冷凝或光凝。
7. 指测眼压略高于正常为适度。
8.剪除直肌牵引缝线,缝合球结膜。
【术后处理】
1.手术结束时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结膜囊内涂1%阿托品眼膏和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2.术后第1天换药,观察眼前节及眼底情况。
3.术后第2天开始眼部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每日4次,持续1个月。
滴用1%泼尼松龙,每日4-6次,持续1-2个月,以后逐渐减少滴用次数及浓度。
滴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日1-2次,持续2-3个月。
滴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每曰2-3次,持续2-3个月,根据眼部情况逐渐减量。
【注意事项】
1. 术后除眼内注入气体者需保持适当体位和头位外,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2. 术后1个月可恢复工作,但应避免头部和眼部外伤。
3. 术后应避免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