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AB4500操作规程

液质AB4500操作规程
液质AB4500操作规程

一、开关机

A A 、开机

1.打开UPS电源,打开氮气发生器(气瓶),确认Curtain gas的输入压力为0.4MPa,gas1/2为0.7MPa,exhuast为0.4MPa。

2.打开机械泵电源开关(5500系列直接打开质谱主机电源,仪器自动启动机械泵)

3.等机械泵工作至少30min

5.打开质谱主机电源开关

6.过夜抽真空

B B 、关机

1.停止输液:关停针泵或液相泵,或断开输液管线(一般质谱主机Standby后液相系

统也自动待机,输液泵自动关停,但建议操作人员再次确认,必须保证没有任何液体

再泵入质谱)

2.使仪器待机,并灭活配置

2.关闭质谱仪主机电源开关(5500系列只需按下电源开关旁的VENT按键排放真空)

3.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30min

4.关闭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5500系列会自动关停机械泵,待机械泵停止后即可关闭5500系列主机上的电源开关)

5.关闭气体发生器或气瓶

二. 仪器校准与调谐

本节包括如何在Analyst 软件中进行手动质量校准,一般仪器在开关机后才需要

做调谐或每个季度例行调谐。

1 1 、打开analyst软件,双击Hardware Configure,在硬件配置Hardware Configure 菜单下单击ma ssSpecOnly ( 只连质谱机),单击Active profile激活仪器。硬件配置

表中massSpecOnly 出现绿勾后,表示质谱仪主机与计算机通讯正常,关闭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

3、双击左边工具菜单Navigation Bar 中的Manual Tuning,打开一个空白质谱参数设置及运行窗口,进入手动调谐模式:

4、在project 工具条中选择installation- -开头的项目文件夹

5、点击File open

6、选择Acquisition Method 打开四极杆校准方法文件列表(如:Q1PosPPG.dam,

Q1NegPPG.dam,Q3PosPPG.dam,Q3NegPPG.dam 方法文件,文件名有可能不同)。

根据要校准的目标(Q1 正离子、Q1 负离子、Q3 正离子、Q3 负离子)选择相应的方法打开。

7、该方法会出现在质谱参数设置及运行窗口:

8、用针泵进质量校准溶液,调离子源喷雾针位置到5mm处。对于不同仪器、测定极性,要用不同的PPG校准溶液,针泵流速10ul/min

9、采集PPG 标准品质谱数据:在质谱参数设置及运行窗口中点击Start ,数据采集时在窗口下部出现两个实时数据图:左边TIC(总离子流图),右边质谱图。待采集完成后,点击resolution,再点击advanced,弹出分辨率窗口,再在右边质谱图中按鼠标右键出现一菜单,选菜单中Open file:

10、单击其中任一个PPG 质谱峰的图(此图边框变蓝),然后在在工具条下点击Calibrate from spectrum 按钮()

11、在出现的Mass Calibration Options 窗口中,从Standard 下拉菜单选择合适的标准品类型:PPGs Pos(正离子) 或PPGs Neg (负离子);然后点击

12、仪器校准

结果图中有三栏: 上栏显示此次校准与理论值的质量偏差( mass shift ),中栏显示所

有PPG 校准峰的半峰宽( 分辨率),下栏显示此次校准与上次校准所有PPG 校准点峰强度变化的百分比。

A A 、手动调整分辨率

目标是让每个数据点都应该落在两条虚线之间,如果某些PPG 峰宽超出分辨率范围,

应进行手动调整。

调整Offset 值会影响分辨率,以中心实线为基准,半峰宽偏大的调大offset 值(考

虑正负),半峰宽偏小的调小offset 值(考虑正负),对Offset 值调整幅度为每次

0.003,改变offset 值以后按Apply 钮。

关闭当前其他窗口回到采集窗口,重新点击start采集数据(在开始采数据时按Yes确

认要保存这些修改),重复9-12步直到所有点的分辨率合乎分辨率范围。

B 、质量校正

当offset 值设定合适,所有PPG 离子的分辨率在俩虚线范围内后,进行最后的质量

校准。再采集一次PPG数据(重复9到11步);在Mass Calibration Report 按Update mass calibration 按钮进行更新,软件系统会提示是否用新的校准曲线替换已存在的校准

曲线,当出现提示时,回答“YES”

三. 化合物参数优化

本节描述如何用针泵连续进样(10ul/min),在Manual Tuning 窗口下优化化合物参数。

1 1 、找母离子:Q1 MS 全扫描

A、选择你的project;双击Navigation Bar 下的Manual- - Tuning;从Scan

Type 下拉菜单中选择:Q1 Scan (Q1);选择极性:Positive(正离子)、Negative

(负离子);勾选Center/with选项;设置采集时间Duration: 5min;在表格中Center(Da)栏填入待优化化合物的分子量,With(Da)栏填6,Time(sec)填1;左侧Source/Gas项用以下推荐值:CUR 10,IS:5500(正离子) 或-4500(负离子),TEM GS1 15,GS2 0,ihe on;Compound 项用以下推荐值:DP 60,EP 10或默认值;

B、运行针泵(10ul/min),点击start采集数据,待左侧窗口TIC序号稳定后再继续采

集1min,点击stop,在TIC图上按住鼠标左键托选最后1min谱图,再双击选中的谱

图,在下方弹出窗口记录目标化合物峰的中心对应的横坐标分子量作为该化合物的准

确分子量。

2 、找子离子:Product Ion Scan(MS2)

A、在当前方法文件的Scan Type下选择Product Ion Scan (MS2);去除Center/with选项;在Product of栏填入上一步找到的母离子的准确分子量;在表格中start(Da)栏填50,stop(Da)栏填入质量大于母离子分子量即可,Time(sec)填1;

检查Source/Gas项是否与Q1扫描时相同(CAD 默认值即可);Compound项设定DP 60,EP 10或默认值,CE 5,CXP 15或默认值;

B、点击start采集数据,手动调节CE值(每次增加5),直到右侧质谱图中母离子的信号约只有最强碎片离子信号三分之一左右,再保持继续采集1min,点击stop,在左侧TIC图上按住鼠标左键托选最后1min谱图,再双击选中的谱图,在下方平均谱图中记录两个最强的碎片离子分子量。

3、优化离子对参数:MRM

A、在当前方法文件的Scan Type下选择MRM;在表格中Q1栏填母离子分子量,Q3(Da)栏子离子分子量,Time(msec)填50,ID栏填化合物名称(信号强的离子对名称后空格加1,信号弱的为2),每个离子对填一行;检查Source/Gas项是否与Q1扫描时相同(CAD 默认值即可);

B、点击Edit Ramp 钮,出现以下窗口,在parameter下拉菜单里选择DP,用默认值,点击OK.

C、点击start开始优化,在右侧质谱图上记录峰轮廓最高的位置对应的横坐标的DP值,填入Compound的DP项。

D、点击Edit Ramp 钮,在parameter下拉菜单里选择CE,用默认值,点击OK,点击start 开始优化,采集结束后在右侧质谱图上按鼠标右键并选择相应的离子对,记录其峰轮廓最高的位置对应的横坐标的CE值,再在上方表格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CE单击,表格中则会显示不同离子对的CE值一栏,填入刚才记录的各离子对的最优CE,最后点击菜单File save即可保持该化合物参数,填入方法名称即可.

四、建立LC- - MS 方法(以岛津液相为例)

1、开HPLC电源,将HPLC系统接上柱子,将出口管线与离子源连好。调离子源喷雾针位置到2mm处,双击Hardware Configure,在硬件配置菜单下单击4000+LC ( 液相与质谱联用),单击Active profile激活仪器。

2、选择你的Project;双击Build acquisition method,弹出方法模板。在模板左侧

点击acquisition method,模板右边显示对应的参数,确认synchronization mode选择LC Sync。

3、点击方法模板左侧的MRM, 在模板右侧Scan Type下选择MRM;在polarity下选择化合物极性:Positive(正离子)、Negative(负离子);Duration处填写与液相分离相同的时间;在表格中Q1栏填母离子分子量,Q3(Da)栏子离子分子量,Time(msec)填50,ID栏填化合物名称(信号强的离子对名称后空格加1,信号弱的为2),在表格中右键分别点击DP、EP、CE、CXP,填入之前优化好的DP、CE;最后点击Edit parameter设置离子源参数:Source/Gas 项用以下推荐值:CUR 25,IS:5500(正离子) 或-4500(负离子),TEM 550,GS1 55,GS2 55,ihe on;

4、点击模板左边的shimadzu LC system,在右边的pumps栏下,设置pumping mode为binary flow,total流速0.2-0.5,泵系统最大压力;在time program栏下设置液相梯度。最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此方法并关闭方法窗口。

五、建立采样列表

1、双击Build acquisition batch,在右边窗口sample项内点击add set,再点击add sample,在弹出的窗口内的number(进样样品数)处填入需要进样的样品个数,点

ok。

2、在加入的样品列表内依次设置sample name(样品名称)、rack code(样品架类型)、via position(样品瓶的位置)、acquisition下拉菜单内选择之前建立的LC-MS方法、inj.volunme (进样体积)。

3、在quantitation项下,在每个样品后的下拉菜单内选择样品类型,标准曲线选standard,待测样品选unknown。

4、在submit项下点击submit按钮以提交样品序列。

5、点击工具条上的view queue按钮即可查看已提交的样品,首次进样先点击工具条上的equilibrate按钮以平衡仪器,在弹出的平衡窗口中选择即将做样的采集方法平衡系统10min,点击ok后右下角图标会变黄,待平衡结束后此处图标会变成绿色,此时即可点击start sample 按钮采集样品信息,仪器会自动对已提交的全部样品进行采集。

布鲁克液质联用操作规程

布鲁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1操作前检查 1.1 检查液氮罐和高纯氮的出口压力,保证在正常范围 1.2检查洗针溶液和流动相 1.3流动相须现配并超声,缓冲盐溶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或者使用色谱纯的盐溶液和酸溶液)1.4 如使用溶融石英进样管,操作前应检查石英管是否拉长,确保其未超出ESI探针尖端。 1.5 检查系统真空度,电离真空计读数(分析仪区域)应小于5×10-6 Torr。 1.6 检查废液液位,及时清空废液。 1.7检查液氮罐和氦气钢瓶是否有一定压力,以便为测试样品提供符合流速和压力要求的氮气(喷雾气体和干燥气体)和氦气(碰撞气体)。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检查并打开干燥气(Dry gas) 和雾化气(Nebulizer Gas)所需的氮气源; 1) 如配备液氮罐,则需打开增压阀及供气阀阀门,使罐体压力保持在100 psi 以上,并调节减压阀出气口压力至0.6 Mpa; 2) 如配备氮气发生器,则提前半小时打开氮气发生器电源,以便使氮气能够达到99.99%以上的纯度,再调节氮气流量至20 L/min; 2.检查并打开碰撞气(Collision Gas) 高纯氮气N2或高纯氩气Ar钢瓶(纯度要求99.999%),并调节减压阀出气口压力至0.4 Mpa; 3.检查机械泵泵油的水平线,需在小窗口的1/2~2/3 之间; 4.打开计算机,显示器电源; 5.打开质谱仪主机电源(仪器左侧最下方); 6.启动micrOTOFcontrol 控制软件,务必保持仪器一直处在shutdown状态,待真空度达到≤1×10e-6mbar后,才可切换至standby状态待机;为了保证良好稳定的实验结果,待真空度下降至 10e-7mbar以下后,再operate仪器开始测试。

水泵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水泵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新编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水泵工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新编版) 1、非有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 2、水泵房水泵工作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值班人员应加强巡视,采用看、听、手摸等各种方式严密监视水泵及电机的运行状态。 1)观察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特别是出水压力表、千方水池水位表。 2)倾听电机及水泵的运行声响,若发现有异常杂音,应立即停机。 3)触摸电机及水泵外壳,电机运行时其外壳应无烫手感(不超过80℃),水泵外壳温度应接近水温,水泵轴承温度不应超过75℃,否则应停机检修。 3、检查蓄水池水位不应过低,机房内所有阀门均应处于开启状态,严禁水泵无水空转。

4、经常观察检查水泵填料压盖的松紧度(即机械密封处滴水不得过大,但也不能压得过紧而无滴水)。 5、经常检查各控制元件是否正常,各仪表及指示灯指示是否准确。 6、应及时排除积水坑内积水。 7、备用水泵每周应检查一次,启动水泵是否运转良好,务必保证水泵能处于随时可以启动状态。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安全操作规程

1.机加工通用规定及要求 (1)工作前的准备 ①选择和使用适合的防护用品,穿工作服要扎紧袖口、扣全纽扣,头发压在工作帽内。 ②检查手21232具是否完好。 ③检查并布置工作场地,按左、右手习惯放置工具、刀具等,毛坯、零件要堆放好。 ④检查本机床专用起重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⑤检查机床状况,如防护装置的位置和牢固性,电源导线、操作手把、手轮、冷却润滑软管等是否与机床运动件相碰等,并了解前班机床使用情况。 ⑥空车检查起动和停止按钮;手把、润滑冷却系统是否正常。 ⑦大型机床需两人以上操作时,必须明确主操作人员,由其统一指挥,互相配合。 (2)工作中的要求 ①被加工件的重量、轮廓尺寸应与机床的技术性能数据相适应。 ②被加工件重量大于20kg时,要使用起重设备。为了移动方便,可采用专用的吊装夹紧附件,并且只有在机床上装卡可靠后,才可松开吊装用的夹紧附件。 ③在工件回转或刀具回转的情况下,禁止戴手套操作。 ④紧固工件、刀具或机床附件时要站稳,勿用力过猛。 ⑤每次开动机床前都要确认机床附件、加工件以及刀具均已固定可靠,并对任何人都无危险。 ⑥当机床已在工作时不能变动手柄和进行测量、调整以及清理等工作。操作者应观察加工进程。 ⑦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形成飞起的切屑,应放下防护挡板,清除机床工作台和加工件上的切屑不能直接用手,也不能用压缩空气吹,而要用专门的工具。 ⑧正确地安放被加工件,不要堵塞机床附近通道,要及时清扫切屑,工作场地特别是脚踏板上,不能有冷却液和油。 ⑨当离开机床时,即使是很短的时间,也一定要停车。 ⑩当闻到电绝缘发热气味、发现运转声音不正常时,要迅速停车检查。 (3)工作结束 ①关闭机床,整理工作场地,收拾好刀具、附件和测量工作。 ②使用专用工具将切屑清理干净。 ③进行日常维护,如加注润滑油等。 ④关闭机床上的照明灯,并切断机床的电源。 2.车床安全操作要点 ①在车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的力量取下卡盘。 ②夹持工件的卡盘、拨盘、鸡心夹的凸出部分最好使用防护罩,以免绞住衣服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如无防护罩,操作时应注意距离,不要靠近。 ③车削外圆面、端面等时,车刀安装在方刀架上,刀尖一般应与车床中心等高。车刀在方刀架上伸出的长度一般应小于2倍刀体高度,垫片要放平整,片数不能太多(不超过3片),要用两个螺钉来压紧车刀。这样才能保证切削时刀具稳固,避免折断伤人。 ④在车床上进行切断工作时,注意切断刀的安装,使刀尖与工件中心等高。如刀尖低于工件中心时,切刀易被压断;如刀尖高于工件中心,切刀后面顶住工件,不易切削。工件的切断处应距卡盘近些,以免切断时工件振动,并避免在顶尖上切断。操作时,要均匀进给,即将切断时,必须放慢进给速度,以保证安全。 ⑤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不能用破损或歪斜的顶尖,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

安捷伦气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Agilent 7890 A/ 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1. 开机 1)打开载气钢瓶控制阀,设置分压阀压力至0.5Mpa 。 2) 打开计算机,登录进入Windows XP系统,初次开机时使用5975C的小键盘LCP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使用新地址重起,否则安装并运行Bootp Service 。 3)依次打开7890AGC、5975MSD电源(若MSD真空腔内已无负压则应在打开MSD电源的同时用手向右侧推真空腔的侧板直至侧面板被紧固地吸牢),等待仪器自检完毕。 4)桌面双击GC-MS图标,进入MSD化学工作站 5)在上图仪器控制界面下,单击视图菜单,选择调谐及真空控制进入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 在真空菜单中选择真空状态,观察真空泵运行状态,此仪器真空泵配置为分子涡轮泵,状态显示涡轮泵转速涡轮泵转速应很快达到100 %,否则,说明系统有漏气,

应检查侧板是否压正、放空阀是否拧紧、柱子是否接好。 2. 调谐 调谐应在仪器至少开机2个小时后方可进行,若仪器长时间未开机为得到好的调谐结果将时间延长至4小时。 1)首先确认打印机已连好并处于联机状态。 2) 在操作系统桌面双击GC-MS图标进入工作站系统。 3)在上图仪器控制界面下,单击视图菜单,选择调谐及真空控制进入调谐与真空控制界面。 4) 单击调谐菜单,选择自动调谐调谐MSD,进行自动调谐,调谐结果自动打印。 5) 如果要手动保存或另存调谐参数,将调谐文件保存到atune.u中。 6) 然后点击视图然后选择仪器控制返回到仪器控制界面。 注意: 自动调谐文件名为ATUNE.U 标准谱图调谐文件名为STUNE.U 其余调谐方式有各自的文件名. 3. 样品测定 3.1 方法建立 1)7890A配置编辑 点击仪器菜单,选择编辑GC配置进入画面。在连接画面下,输入GC Name:GC 7890A;可在Notes处输入7890A的配置,写7890A GC with 5975C MSD。点击获得GC配置按钮获取7890A的配置。

电气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完整

电力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医院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电力设备设施安全、正常运行,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维护保养规程 (一)配电室及附属设施 1、环境卫生:清洁、无杂物,保养周期为:1次/天; 2、门窗及防小动物设施:门窗开启灵活,无>10mm缝隙,通风网无>10mm小孔、无严重锈蚀,保养周期为:1次/月; 3、通风照明设施:无故障、保证通风照明正常,保养周期为:1次/月; 4、灭火器:正常有效。 (二)低压配电盘、柜 1、配电盘、柜外观清洁,保养周期为:1次/月; 2、电器仪表应外表清洁,显示正常,固定可靠,保养周期为:1次/月; 3、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断路器、闸刀开关应外表清洁,触点完好,无过热现象,无噪音,保养周期为:1次/月; 4、控制回路应压接良好、标号清晰,绝缘无变色老化,保养周期为:1次/月;

5、指示灯、按钮、转换开关应外表清洁,标志清晰,牢固可靠,转动灵活,保养周期为:1次/月; 6、各绝缘件有无破损、受潮,保养周期为:1次/月; 7、隔离开关应触头正常、开合正常,保养周期为:1次/半年; 8、操作机构应灵活好用,保养周期为:1次/半年; 9、母线排应清洁,有无松动,压接良好,色标清晰,绝缘良好,保养周期为:1次/年; 10、各进出线是否有老化现象,清除导线接头及接线端子表面污物和氧化层,保养周期为:1次/年; 11、配电盘、柜对地测试应接地良好,保养周期为:1次/年; 12、更换失效或有缺陷的电气元件,保养周期为:1次/年。 (三)高压配电柜 1、必须定时巡视、查看柜内连接螺栓是否松动,保养周期为:1次/日; 2、清理柜内外积尘污物,紧固导体连接螺栓,对断路器等操动机构加注润滑油,保养周期为:1次/年; 3、高压预防性试验,周期为:1次/年。 (四)变压器 1、维护保养的重要性、检查周期 (1)变压器表面污秽物大量堆积,会构成电流通路,造成表面过热,损坏变压器。应该定期清理变压器表面污秽。

质谱操作规程及维护

质谱操作规程及维护

LC/MS/MS操作规程及维护 一、3Q 仪器开关机步骤 (一)开机顺序: 1.打开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2.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 3.打开仪器电源主开关。 4.等系统真空到达1-2 x 10-5 Torr 后才可以正常操作仪器扫描。API-150/165 2-4 x 10-5. Q-Trap 检查低/中/高设定在2/3/4 x 10-5。 5、打开电脑开关,进入Windows 桌面,双击Analyst ,进入Analyst分析界面。(二)关机顺序 1.关掉仪器电源主开关停止真空泵系统。 2.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 3.关掉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4.等至少10分钟让仪器“自然”卸真空。 5.通过仪器后部真空管的接口卸掉全部真空。 API-2000/3200 & Q-Trap经放气口卸真空。 注意: 以上操作程序适用于停机时间少于24-48小时的仪器或配置TW700分子泵的API4000在仪器安装或TW700分子泵更换后的首次开机操作。对于API3000及配置TV801分子泵的API4000在仪器安装或TV801 或V550plus / V551分子泵更换后的首次开机操作,必须首先进行相应的分子泵软启动操作程序。 I. PPG质量校准 1手动质量校准 1-1 开软件,连机,进入手动调谐状态,调用己有的质量校准方法 1-2 进质量校准溶液,调离子源喷雾针位置 1-3 采集PPG标准品质谱数据 1-4 质量校准数据计算 1-5 手动调整分辨率 1-6 质量校准 2自动质量校准 2-1 自动质量校准的设定 2-2 自动优化结果 II A.针泵进样ESI源MS-MS 方法手动优化 1. 先确定母离子: 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 2.Product Ion Scan(碎片离子扫描) 3. 碎片离子扫描之CE单参数寻优 4. Precursor Ion Scan(母离子扫描) 5. Neutral Loss Experiment(中性丢失扫描) II B. 针泵进样ESI源MRM定量方法手动优化

安全注射制度和规程

安全注射制度和规程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为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止在预防及治疗一种疾病时,造成另一种疾病感染、传播,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护人员必须树立安全注射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在预防接种、医疗注射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发生注射事故; 二、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各种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及应急处理措施。 三、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过敏性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室、治疗室内应张贴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四、严格执行患者身份核查,查对制度,注射时做到准确。 五、对准备注射的药品,应仔细检查外观质量,凡出现过期、变质、污染、发霉、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内容物有不散的凝块或异物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用后要立即毁形,严禁再次使用。 七、密切观察患者注射中和注射后的反应情况,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八、抢救用药品、器械,定位放置在利于实施抢救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及时调整补充。 九、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注射室内每日消毒,定期监测。 十、定期开展安全注射的培训,督导、考核,每年对医护人员培训考核一次,做到人人过关,每季度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购货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安全注射标准操作规程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药方法、药物有效期);

液质联用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设备配备ACQUITY UPLC液相色谱仪、TQS MS/MS 质谱仪,适用于食品、药品中各种有机物得定性、定量分析,就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得检测仪器,仪器由主机、计算机与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职责 2.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认真填写实验使用记录、 2、2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 2.3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规程得执行。 3.操作程序 日常操作步骤: 准备UPLC —→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注:如果一个星期内不运行样品请不要关质谱仪,使其保持真空。 建立新方法与project得操作步骤: 准备UPLC-→建立新得project —→用标准品调谐—→编辑质谱方法-→编辑UP LC方法—→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3。1开机: 3.1.1彻底开机顺序(仪器已关闭) 确定MS及其它仪器电源电缆已连接,开氮气发生器、开氩气,小表〈0。1mpa。打开计算机电源〉等待windows正常启动>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红叉。打开UPLC自动进样器电源,等到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出现感叹号!、 打开UPLC泵电源,等约30s或者就是有响声。 打开质谱电源,等待5min,离子源透视镜里面亮。 打开Masslynx软件,masslynx主界面—-——-左侧instrument—--—Mass tune---界面菜单栏vacuum——-pump同样界面左侧偏上diagnostic s—--vacuum—--analyser MS1turbo speed[%]要在5分钟内升到80。至少抽真空4个小时〉查瞧真空状态主界面mass console--—界面左侧xe vo tq ms detector加号展开——-ms display > 碰撞室真空度〉达

设备维护规程

文件编码:BDFH/ZY/05 1/0 作业文件 设备维护规程 版次:第1 版

2008年02月25日发布2008年03月31日实施 山东鲍德金属复合板有限公司发布 修改履历

目录 1 目的…………………………………………………………1/16

2 适用范围……………………………………………………1/16 3 引用文件……………………………………………………1/16 4 定义…………………………………………………………1/16 5 职责…………………………………………………………1/16 6 管理内容及要求……………………………………………1/16 7 相关文件……………………………………………………16/16 8 记录…………………………………………………………16/16 起草: 宁继宝 审核: 孙卫京 批准: 刘纯

1目的 为了使公司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为了使生产设备保持较好的完好率,充分提高生产效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规范公司的标准操作,科学地使用维护保养设备,也为了使维护人员有章可循,按规律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该维护规程系统适用于公司在线的主要生产设备,适用公司所有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 3引用文件(无) 4定义 设备维护规程是操作维护人员正确掌握设备维护的技术性规范。是根据设备的原理结构和运行特点,以及安全维护的要求,对操作维护点检人员在其全部维护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 5职责 本规程由设备部负责具体制定,对在线主要生产设备的维护点检具有指导、协调作用。各车间的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负责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点检维护设备。 6 管理内容及要求 所有参与设备维护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各设备的维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各设备的维护人员按本规程工作时,应积极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对不适于设备维护实际情况的有关规定,可向设备部提出修改建议,以使本规程更完善、更全面。 周期 每八小时一次。采用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度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在交接班时必须全面点检设备,并对发现的设备隐患及时维护。 内容 分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两种情况全面检查设备,交接班时先开机检查10分钟,后关机检查20分钟。 6.1内容 在开机状态下,详细检查各设备的主传动系统、主齿轮箱和减速机、运动执行机构、设备各处的润滑情况和连接情况。

V18贮罐注液安全操作规程

V18贮罐注液安全操作规程 1.注液前的检查准备工作: 1.1检查确保制冷压缩机CP18工作在自动状态。 1.2检查确保V18贮罐内部压力在正常压力(15.5-16.5Bar)范围内。 1.3检查并将V20供液系统切换到离线状态。 1.4检查确保槽车注液泵供电系统,确保正常可靠。 1.5疏散注液管道周围车辆、无关人群到安全距离以外。 2.注液操作: 2.1检查槽车气相、液相高压软管有无破损;软管螺纹有无损伤。 2.2检查槽车内部压力有无异常升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3接好电源接线,通电试机检查槽车注液泵转向是否正常. 2.4在注液管道接口螺纹上涂抹防咬液,防止低温导致螺纹咬死。 2.5将经过处理的高压软管连接好,检查确保正确无误后,缓慢开启排空气阀门,将气相管道内部空气排除后关闭排空气阀门,然后缓慢开启气相阀门进行V18罐与槽车罐间的气相压力平衡。提示:在二者气相压力未达到完全平衡之前,盲目进行注液操作,系统内部会形成“干冰”,形成“干冰”有可能酿成管道堵塞,冻伤损坏设备等事故。在经过保温处理的系统内处理“干冰”是非常危险、非常麻烦的。 2.6气相压力完全平衡后,缓慢开启排空气阀门将液相管道内部空气排除后关闭排空气阀门。启动注液泵开始向V18罐注液。

2.7整个注液过程必须专人进行监控。 3.注液完毕后的操作: 3.1关闭处于空载运行的槽车注液泵。 3.2关闭液相、气相管道所有阀门。 3.3缓慢开启排空气阀门将高压软管内部气体、液体分别排除。 3.4拆除气相、液相高压管道。 3.5锁好注液处相关阀门。 4.报警电话 厂技安科:XXXXXX或XXXX 5.技术支持电话: 黄林飞:XXXXXXXX

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一.目的:实现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的程序管理 建立一个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的管理程序,以指导设备的正确使用、预防性维修和合理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职责 生产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设备检修人员、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各工段长、组长负责本规程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三.适用范围 本厂所有生产设备和其服务、辅助设备。 四.内容 1.设备的使用 ⑴设备的使用要实施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制,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所有的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构造,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了解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解决办法,保证能正确的使用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的设备由本岗位的组长负责,设备的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在设备的操作人员因事不能上岗进行操作时,应由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替代。 ⑵所有的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规程的内容要详细、清楚、符合生产工艺对设备操作的要求。 ⑶主要设备要统计故障率、停机时间,便于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⑷设备的运载负荷是设备的参数之一,不可任意更改设备的技术参数,严谨设备超负荷运转,严谨设备带病运转。

2.设备的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贯彻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方针,通过日常保养加计划检修的制度加以实施,即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按照检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机修工对设备负有维修的责任,定时和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并经常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转的状况,发现隐忧及时予以消除。 ⑴设备的日常保养 ①设备的日常保养的目的是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它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是由设备的操作负责人实施的。 ②设备的日常保养通常是在设备使用结束后,在下班前的一定时间里由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具体要求有:设备的清洁,设备的检查,必要的设备润滑等,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③设备的保养原则为:设备完好,部件和零件完整。 ④具体保养要求:a. 运转设备使用前先进行空转,确认设备声音正常,润滑良好,方可进行操作。b. 检查螺栓的紧固程度,对松的螺栓进行紧固处理,以防在使用中脱落。c. 对各个传动部件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⑵一级保养(运行300h) 机械部分:①清洁各部位及死角②检查三角带、皮带有无裂缝,如有损坏及时更换③清洗自动放泄过滤器④各仪表是否正常,有损坏的及时修理或更换⑤上死点停止位置的确认⑥离合器、制动器有无异常声音。电气部分:①减速器油量是否充足②各部位给油是否充分③检查润滑管路各连接头有无泄漏。 ⑶二级保养(运行3600h)

液质使用操作规程

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CG-YF1358-2010 1操作前检查 1.1 检查氮气和氩气的出口压力,压力分别为0.5~0.6MPa和0.1~0.2MPa 1.2检查洗针溶液和流动相 1.3 流动相须现配并超声,缓冲盐溶液过0.22μm微孔滤膜(或者使用色谱纯的盐溶液和酸溶液) 1.4 如使用溶融石英进样管,操作前应检查石英管是否拉长,确保其未超出ESI探针尖端。 1.5 检查系统真空度,电离真空计读数(分析仪区域)应小于5×10-6 Torr。 1.6 检查废液液位,及时清空废液。 2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1 开机 2.1.1 打开UPS电源 2.1.2 打开质谱电源,即打开质谱主电源开关(Main Power Switch)至On(/)位置;打开真空开关(V acuum Switch)在Operational状态;用密封垫或者放电针堵上离子传输毛细管;真空开关开启约10小时后,打开电子开关Electronics Service Switch)在Operational状态; 2.1.3 打开计算机(此时液相和质谱内置的CPU会通过网线与电脑主机建立通讯联系,这个时间大约要1~2分钟) 2.2双击Quantum tune图标,进入质谱界面,点击Quantum Tune Master界面上图标,查看质谱状态,确认Fore Pump Pressure为1.0~1.5 mTorr,Ion Gauge Pressure小于6e-6 Torr。 2.3 打开自动进样管理器和液相泵的电源 2.4 化合物ESI/MS/MS质谱条件优化建立 2.4.1. 双击桌面图标,打开Quantum Tune Master 界面; 2.4.2. 在Tune Master 中界面上,选择菜单Workspace,选择Compound Optimization Workspace 按钮,显示Compound Optimization 工作界面; 2.4. 3. 设置优化参数: A. 选择Optimization Modes (优化模式):MS Only按钮; B. 在Optimization Mass 列表中,输入母离子质量数; C. 在优化参数列表中,选择() 优化的参数(Spray V oltage,Sheath gas pressure,Aux gas pressure,Tube lens offset,Skimmer offset); D. 单击Start 按钮,开始优化;优化结束后, 选择Accept按钮; E. 选择Optimization Modes (优化模式):MS+MS/MS按钮; F. 在Optimization Mass 列表Num product 列中,输入子离子个数(1~8); G. 在优化参数列表中, 选择() 优化的参数(Collision energy); H. 单击Start 按钮,开始优化;优化结束后,选择Accept按钮;

液氧安全操作规程样本

液氧安全操作规程

液氧、储槽安全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1. 气密性试验:贮槽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小时。 2. 吹除处理: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要干燥无油的空气对贮槽内筒系统进行吹除处理,用以去除潮湿空气,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之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直到排除气体纯度打到要求为止。 3. 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 二、充液 1. 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的充罐),其步骤如下: A. 联接充液管线; B. 对充液管路进行吹除,在V2、V3开启前,由液源排出阀向输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外,同时打开E2阀,对其管路进行吹除,以清除管道中潮湿空气和灰尘杂质;打开E1及MV阀、G阀,并启动夜面计(全开L1、L3阀关L2阀);

C. 打开V2,由上部进行,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V2阀开度要小,使管路和内筒逐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待E1稳定排气时,可开大V2,加快充装速度; D. 待液位计指示有液体时,打开V3,关闭V2,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液; E. 当MV阀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V3,停止充液,同时打开E2,排除管路中的残余气液; F. 充罐结束,卸下充液线管。 补充充液程序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筒已有低温液体,不需要冷却内筒,因此,吹除管路后即可由V3阀进液。另外,从压力角度能够分为无压充罐和带压充罐。 无压充罐—充罐过程中,E1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因此叫无压充罐。 带压充罐—充罐过程中,E1关闭,槽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因此叫带压充罐,带压充罐时内筒压力不得高于该贮槽最高工作压力。 首次充液均采用常压充罐,补充充液能够采用带压充罐; 液位高度直接显示在液体计上,需显示容积(单位:M)按一下“液体容积”键即可。 三、增压 1. 关闭E1阀;

QTRAP3200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QTRAP 3200型液质联用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应检查仪器室内电、气的供应情况及空调机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检查真空机械泵泵油是否需要更换。只有当UPS工作正常,Curtain Gas、Exhaust Gas 和Source Gas1/Gas2的压力分别稳定在0.4、0.4和0.7MPa,环境温度为10~30℃,相对湿度小于70%时才能开机。 二、开机 1、打开真空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2、真空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后,打开MS电源主开关。 3、等真空度达到2×10-5Torr(绿色指示灯不闪)后,打开PC计算机电源开关。 三、仪器调谐 进行调谐校准,使得到的标准谱图的质量准确度、质量稳定性、扫描分辨率和灵敏度达到要求的指标。 四、建立分析方法 1、双击Analyst图标打开软件,建立或选择Project,在Configure 模式中双击Hardware Configuration,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Mass Spectrometry Only。 2、双击Tune and Calibrate 模式中的Manual Tuning,用针泵进样,然后手动优化DP、EP、CE、CXP、CEP、CAD等Compound-dependent

参数,保存质谱方法。 3、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LC-MS,在Acquire 模式中双击Build Acquisition Method,在File菜单中点击Open,打开保存的方法,在Acquisition Method右上角,点击鼠标右键出现Add/Remove Device Method,添加ekspert ultraLC 100。根据液相色谱仪上确定的分离条件设置相关参数,选择采集模式:No Sync,然后保存该方法,在方法名上加入“LC”以示区别。 4、双击Tune and Calibrate模式中的Compound Optimization,然后用FIA 进样方式自动优化Curtain Gas、Gas1、Gas2、TEM等Source-dependent参数,此时不用接色谱柱,优化完成后保存方法。 5、连接色谱柱,试运行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分析样品 1、双击Analyst图标打开软件,选择Project,在Configure模式中双击Hardware Configuration打开Hardware Configuration Editor,激活LC-MS。 2、在Acquire模式中双击Build Acquisition Batch,打开Batch Editor,添加Set,然后添加sample,选择检测方法,更改样品名称,选择样品盘类型,设置样品瓶在样品盘上的位置,这样就建立了一个Batch。 3、进入Submit选项卡,选择要提交的样品,点击Submit提交。 4、点击View Queue图标,打开Queue Manager窗口,查看提交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标准版)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一、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型号:RDLO600-705A 2、水泵机组结构示意图 3、设备主要的性能参数 1、水泵 额定转速(r/min) 993 转速变化范围(r/min) 496.5~993 变频 运行 设计扬程(m) n=0.012

~49.16 n=0.010 ~47.36 设计点流量(m3/s)、效率1.2;89.0 工频 运行 设计扬程(m) n=0.012 ~63.06 n=0.010 ~59.05 设计流量(m3/s) n=0.012 ~1.40 n=0.010 ~1.53 水泵轴心安装高程(m)

15.9 水泵最大轴功率(KW)0.88 7 额定效率 >95.4% 8 额定转速 993r/min 9 起动电流/额定电流 ≤7A 10 额定频率 50HZ 11 调频范围 20HZ~50HZ

液质联用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设备配备ACQUITY UPLC液相色谱仪、TQS MS/MS 质谱仪,适用于食品、药品中各种有机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一种具有高灵敏度的检测仪器,仪器由主机、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 职责 2.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认真填写实验使用记录。 2.2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3 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规程的执行。 3.操作程序 日常操作步骤: 准备UPLC —→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注:如果一个星期内不运行样品请不要关质谱仪,使其保持真空。 建立新方法和project的操作步骤: 准备UPLC —→建立新的project —→用标准品调谐—→编辑质谱方法—→编辑UPLC方法—→设置样品表—→运行样品—→定量—→打印报告。 3.1开机: 3.1.1 彻底开机顺序(仪器已关闭) 确定MS及其它仪器电源电缆已连接,开氮气发生器、开氩气,小表<0.1mpa。 打开计算机电源 > 等待windows正常启动 >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红叉。 打开UPLC自动进样器电源,等到电脑界面右下角网络图标出现感叹号!。 打开UPLC泵电源,等约30s或者是有响声。 打开质谱电源,等待5min,离子源透视镜里面亮。 打开Masslynx软件,masslynx主界面 -----左侧instrument----Mass tune---界面菜单栏vacuum---pump 同样界面左侧偏上 diagnostics---vacuum---analyser MS1 turbo speed[%]要在5分钟内升到80。至少抽真空4个小时 > 查看真空状态主界面mass console---界面左侧xevo tq ms detector加号展开---ms display > 碰撞室真空度 >达

加液机安全操作规程

加液机安全操作规程 加液机安全操作规程 1、组成:充注系统、监控系统和排风系统; 2、加液机工作环境:环境温度和冷媒温度在10~50℃范围内; 3、供电设备:R600a加液机三大系统须配备单独的供电系统,确保加液机在使用期间24小时供电畅通; 4、R600a加液机使用期间抽风系统确保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 5、在灌注制冷剂时,为避免可能产生静电从而产生火花,要求所有设备必须可靠接地,所有的接线必须牢固,绝对不允许有接错现象 6、注液枪头密封圈每班开班前须补充一次泵用油; 7、制冷剂罐须倒立、平整地放在指定位置; 8、换制冷剂罐时须将导管的闸阀(黄色)关闭后再进行更换; 9、更换制冷剂罐后若出现真空不良警报,须将导管中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加液; 10、扫描仪插、拔须在断电情况下操作,严禁通电操作; 11、R600a浓度:当空气中R600a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加液机监控系统面板处会发出警报(铃声、指示灯和数据显示):A1:15%,A2:35% 1)加液机发出警报后立即停止操作并检查原因; 2)当空气R600a浓度低于15%后,按R键复位。 12、加液机在使用过程中须严格遵守加液机上所有安全和危险警告标识; 13、在加液过程中若出现真空不良警告,应立即停止加液;

14、加液机在使用前须确保系统已正确连接完毕后方可进行操作; 15、设备须经常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各零部件都处于最佳状态; 15、当加液机需要更换零件时必须使用原配零件; 16、不能随意改动装置上的机械和电子零部件; 17、需要拆开加液机时须确保加液机供电系统和注液系统处于断开状态; 18、加液机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 19、加液机必须由专业人员或有经验的人员操作; 20、在使用和安装装置时,严格按照本地安全事故防范规定执行; 21、加液机在使用期间制冷剂必须确保有足够的供应; 22、制冷剂不足:1)空制冷剂罐;2)设备原因。 23、禁止液态R600a在空气中蒸发,因为制冷剂蒸气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混合物,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 体积)后,遇到明火等即刻引起爆炸; 24、在加液机周围贴上禁止一切火源类醒目标识; 25、接触制冷剂液体对眼睛和皮肤会有严重的损伤; 26、当眼睛和皮肤被液态制冷剂冻伤后应立即用大量的37℃左右温开水冲洗并立即就医; 27、当感觉呼吸困难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 28、当发现制冷剂泄露时立即开通所有通风设备并离开现场; 29、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使员工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机械设备维护规程

机械设备维护规程 目录 1 高炉炉体维护规程 1.1高炉炉体维护 1.2炉体结构维护 1.3冷却设备维护 1.4风口设备维护 1.5铁口的维护 2 高炉炉顶设备维护规程 2.1无料钟炉顶的维护 2.2小高压的维护 3 高炉料车维护规程 3.1料车系统的维护规程 3.2料车卷扬机的维护规程 4 上料皮带机维护规程 4.1上料系统的维护规程 4.2皮带运输机的维护规程 5 高炉炉前设备维护规程 5.1液压泥炮维护规程 5.2开口机维护规程 6 热风系统维护规程 6.1热风炉的维护规程 6.2热风炉辅助设备维护规程 7 高炉液压站维护规程 7.1炉顶液压站维护规程 7.2炉前液压站维护规程 8 布袋除尘维护规程 9 风机维护规程 10 铸铁机维护规程 11 天车维护规程 12 铸铁机倾翻卷扬维护规程 13 中间仓的维护规程 14 富氧鼓风系统操作维护规程 15 喷煤设备维护规程 16 质检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1钻床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2砂轮机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3电热鼓风干燥箱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4箱式电阻炉(马弗炉)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5高温管式电阻炉(管式炉)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6电炉电热板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7全自动空气源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16.8分析天平的操作和维护规程16.9鄂式破碎机的操作和维护规程16.10制样粉碎机的操作和维护规程16.11转鼓机的操作和维护规程

高炉炉体维护规程 1.1高炉炉体维护: 1.1.1根据原燃料状况、冶炼情况,生铁品种等选择合理的操作制度,确保高炉顺行,达到高产、优质、低耗、安全长寿目的。 1.1.2加强炉体设备的维护;冷却设备的作用在于保护高炉工作炉衬,维护合理炉型,保护炉壳金属结构等,使高炉正常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对冷却设备的检查维护。 1.1.3当炉况失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炉墙粘结或过分的烧损炉墙。 1.1.4加强设备维护,避免无计划修风。 1.1.5尽量减少炸瘤操作,炸瘤是放置用大剂量炸药。 二、炉体结构维护 1.结合高炉大、中修、钢结构进行除锈、刷漆,维护平均寿命为 三年。 三、冷却设备维护 1.检查炉皮发红、开裂、变形及渗水、冒汽、冒火情况并及时上 报。 2.定期检查各段阀门,活动各水门。 3.定期清理个水槽内杂物,清理炉皮锈。 四、风口设备维护 1.炉台上风口小套的储备量为三套数量,中套储备量不少于一 个。

质谱操作规程及维护

LC/MS/MS操作规程及维护 一、3Q 仪器开关机步骤 (一)开机顺序: 1.打开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2.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 3.打开仪器电源主开关。 4.等系统真空到达1-2 x 10-5 Torr 后才可以正常操作仪器扫描。API-150/165 2-4 x 10-5. Q-Trap 检查低/中/高设定在2/3/4 x 10-5。 5、打开电脑开关,进入Windows 桌面,双击Analyst ,进入Analyst分析界面。(二)关机顺序 1.关掉仪器电源主开关停止真空泵系统。 2.机械泵继续工作至少15分钟。 3.关掉机械泵上的电源开关。 4.等至少10分钟让仪器“自然”卸真空。 5.通过仪器后部真空管的接口卸掉全部真空。 API-2000/3200 & Q-Trap经放气口卸真空。 注意: 以上操作程序适用于停机时间少于24-48小时的仪器或配置TW700分子泵的API4000在仪器安装或TW700分子泵更换后的首次开机操作。对于API3000及配置TV801分子泵的API4000在仪器安装或TV801 或V550plus / V551分子泵更换后的首次开机操作,必须首先进行相应的分子泵软启动操作程序。 I. PPG质量校准 1手动质量校准 1-1 开软件,连机,进入手动调谐状态,调用己有的质量校准方法 1-2 进质量校准溶液,调离子源喷雾针位置 1-3 采集PPG标准品质谱数据 1-4 质量校准数据计算 1-5 手动调整分辨率 1-6 质量校准 2自动质量校准 2-1 自动质量校准的设定 2-2 自动优化结果 II A.针泵进样ESI源MS-MS 方法手动优化 1. 先确定母离子: 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 2.Product Ion Scan(碎片离子扫描) 3. 碎片离子扫描之CE单参数寻优 4. Precursor Ion Scan(母离子扫描) 5. Neutral Loss Experiment(中性丢失扫描) II B. 针泵进样ESI源MRM定量方法手动优化 1.先确定母离子: Q1 单级质谱实验(Q1全扫描) 2. 检查信号稳定性 3确定子离子Product Ion Scan(碎片离子扫描) 4优化MRM 定量分析质谱参数 4-1 优化Q1参数使灵敏度最高及稳定性良好 4-2 继续优化MRM离子对的CE 及CXP III. 针泵进样ESI源MRM定量方法参数自动优化

安全操作规程完整版

安全操作规程 机组操作期间,提高安全意识,精心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者要熟悉了解操作规程,不能误操作。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要认真阅读操作手册中的安全说明以及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以下是简要记述的最重要的安全说明。 1.标志“注意” 机组在相关区域贴有安全警示牌,以期引起操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机组是依据目前的工艺要求所制定的安全规程,操作人员应该严格认真的执行。 2.机组安全管理 机组操作手册保存在现场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 开车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并理解本操作手册,特别是“安全”章节。尤其是偶而在这个机组工作的人员(比如开工和维护人员)。 除了这本操作手册,也应阅读一般有效的规程和其它有关预防事故的规定。 也可能涉及一些强制规定,如:接触危险物质,穿戴好防护品(如处理酸、碱液时)。 如果必要,操作手册为了考虑生产的特殊性可以改动。 所有机组、机械上的安全说明和危险警报必须能看到并保持清楚。 定期检查操作人员工作是否按安全规程工作,是否留意危险警报,是否持有操作手册。 不能在机组设备上改动或重新改制或添加零件,这可能会危及安全。这一点也适用于安全装置和安全阀的安装和调整以及支撑件上的焊接。 不能随意的改动控制系统中的程序软件。 备件必须与制造商的技术要求相符,原始备件通常有保证。 即使快到了试验检查的最后期限,也要按操作手册中列出的(规定)执行。 执行维护工作,应具备足够的工作条件和防护用具等。 要使大家都知道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 要注意可能性的火灾警报和灭火。

安全设施要定期检查、维护。 建议向操作人员上急救课程。 4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选择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并具有一定的操作常识和文化素养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开车、维护和维修工作。 明确机组操作责任,有权抵制他人违反安全规程的指令。 被培训的人员、或受过一般培训过程的人员只能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在机组上工作。 工作在机组电气设备的人员要根据电气工程师编写的电气技术规程或在电气工程师的指导下工作。 燃气设备(燃气消耗设备)上的工作只能由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完成。 5正常操作 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操作方式。 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机组设备处于安全、操作状态。 只有在所有保护装置,安全装置如保护栏、紧急跳闸装置、吸音器、排泄设备等都有并处于操作状态,才能操作机组设备。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不要把手放入运行的机器或两个旋转机器部件,旋转锟子之间。 操作期间严谨打开所有的罐、炉门、人孔、盖等。如果特别需要,要穿戴防护用具,打开时,废气排出,可能会接触到腐蚀性或有毒物质。 打开盖之前,相应的罐子应该排空,罐要冷却下来并做气体检测试验,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 每班检查设备一次用肉眼检查其外貌是否有损坏,如有变化立即报告(包括操作习惯的变化),如果必要,立即停车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 一旦出现错误运行,立即断开设备并采取安全措施,立即消除危害。 按照操作手册进行设备的启动和关闭及控制。 机组设备开工前,要保证设备启动时无人处在危险之中。 6服务与维护 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制定维护和检查的时间,以及设备的使用期限。包括设备零部件更换及相应的资料。这项工作只能由专业人员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