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 开放课程 古海洋学 第8讲

MIT 开放课程 古海洋学 第8讲
MIT 开放课程 古海洋学 第8讲

古海洋学 12.740 2004春季讲义11

微体、碳酸盐壳体的生物的生活方式现代海洋中δ18O和有孔虫研究: 浮游拖网, 沉积物捕获器,有孔虫饲养等方法来追踪有孔虫的行为。

I . 动机

A. 某些有孔虫的组合与表层海水温度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对岩心上部有孔虫的研究来估测:“属种参数”

B. 然而,有孔虫不同属种的生长与海水的深度、水团、季节等相联系。这就提醒我们在利用“属种参数”估算古温度时要提高警惕。我们想知道有关属种组合随着时间更稳定的因素,是否沉积物中的属种组合受溶解作用的影响,例如:G.ruber是易溶种,N.dutertrei是抗溶种,但是在浮游有孔虫的温度转换函数中,G.ruber被作为暖水种,而N.dutertrei被作为温水种。

C. 氧同位素的研究可以屏蔽一些有孔虫生态的影响。沉积物中有孔虫化石的早起研究存在模糊的因素,比如:沉积的有孔虫代表了过去50年的海洋变化(平均的溶解通量超过500-2000年)?那样季节的信息就会由于混合作用而丢失。百年事件的问题。研究指出有孔虫同一种不同大小壳体可能其同位素组成有很大的不同的。最早的浮游有孔虫拖网研究提出一些问题:Shackleton 等发现,在同一浮游拖网中收集到的有孔虫的不同属种其δ18O 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这种不同可能由浮游有孔虫的“生命效应”或有孔虫的垂直运动引起。

II. Be, Weibe, Fairbanks, Bishop认为: 表层浮游δ18O与海水温度; 压型δ18O与平衡δ18O; Sargasso海与巴拿马盆地的结果。

A. 表层浮游拖网:

1. 有时候这种方法很有效(如. Williams等关于G. ruber的结果).

源自: Williams等(1991)

2. 有时有孔虫出现在平衡区外(在两个方向上)...可能的解释包括垂直移动,由于钙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如上升流事件的开始和结束处,漩涡混合等), 不平衡钙化, GOKW。另外:沉积物顶部的有孔虫研究获得的温度记录一般比浮游拖网和沉积捕获器得到的结果偏冷。这种差异是由暖水种的选择性溶解造成的,还是配子的钙化发生在较深的水体里?

B. 次表层浮游拖网: Fairbanks和Wiebe MOCNESS (Multiply-Opening and Closing Nekton Ecological Sampling System):浮游有孔虫的垂直分布

1. 为了计算钙化平衡时的δ18Oequil, 必须知道水体的δ18Owater和温度(一般通过温、盐和δ18O 的关系).

源自: Fairbanks等1982

2. 垂直分布的丰度:G. ruber和G.sacculifer在表层丰度最大(由于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 大多数的其他属种在生产力最丰富的次表层丰度最大; 少量属种生活在很深的位置(如,G. theyeri).

3. 有些属种生活的深度较深,但是壳体的δ18O表明,其在一定的深度以下就停止钙化。

4. 有孔虫属种垂直分布的机制是什么?温度、优选密度、还是食物?

5. 输出与生产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6.是δ18O(最大达1‰)不平衡还是温度的变化?

I II. Deuser等对Sargasso海沉积物捕获器研究的结果

A. 200m以下,在一定的深度上,温度和盐度随季节变化;导致了钙化平衡时δ18O的变化。

源自: Deuser等 (1981)

B. 一些属种的通量随季节变化(比如 G. truncatulinoides在冬季通量较大,而在夏季较小); 有明显的表型变化(如.特定种的壳体外形上的变化).

源自: Deuser 等(1981)

C. 有些属种明显记录了表层水温的年级变化,所以很显然,他们全年都生活在大洋的表层。源自: Deuser 等 (1981)

D. 其他一些属种一直表现为较冷的δ18O值(如. G. truncatulinoides在夏季生活在较深的水层中,而在冬季生活的深度则较浅。如果总的通量上变化较大,那么年平均加权值可能就记录了温度的变化。

E. 有些属种只是在某个特定的季节出现(如N. dutertrei 记录了春季表层水的温度;G. conglobatus记录的冬季表层水的温度).

F. 有些属种的出现不固定(如

G. bulloides).

G. 尽管G. bulloides 明显的偏离平衡,但是该种却很好的记录了表层水温的年季旋回。G. truncatulinoides所记录的季节旋回与1000m水深处的季节变化相似。

3200m深处的G.bulloides壳体的δ18O变化(实线)与25和50m水深的δ18O钙化平衡变化的比较(虚线)。由于生命效应的影响(不平衡),G.bulloides曲线有+0.54‰的变化,虚线则有延迟(向右偏移),这种延迟可能是补偿了该种从表层生长到3200m沉积的时间。

源自: Deuser and Ross (1989),修改

H. 结论:岩心上部的有孔虫样品记录的δ18O成层性,代表了其生活的深度和季节的温度变化以及属种通量。据此推论,我们可以预期年、十年,甚至百年的变化。

IV. 有孔虫直接的试验处理:Bé, Erez, Jorgensen, Spero

Orbulina universa 不同温度下,实验室饲养试验与d13C的相对发光关系。数据综合了Spero和DeNiro(1987)20℃

的结果()和Spero和Williams(1988)25℃()、20℃()和15℃()的结果。些数据被描述为能量的衰退。在光密度大于P max(386Ueinst m-2 s-1)时,由于共生生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已经达到最大,所以d13C值保持恒定不变。

源自: Spero和Williams (1989),修改

V . 碳酸盐饱和度对于有孔虫同位素化学有什么作用?

源自: Spero等 (1997)

VI. 有孔虫生命周期:在连续的培养种不能实现。

A. 配子形式,熔合

B. "有孔虫初房" (单房室有孔虫) – 曾经被报道过,但是没有重复试验

C. 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有所不同

D. 新房室的连续生长; 在原有的房室上面重新覆盖一层碳酸质。

E. 达到生殖成熟;配子形式

F. 至少有一些属种,可以在有孔虫沉积的基础上推断配子的钙化。

V II. 钙化: 有孔虫真的在意平衡吗?

A. 多数古海洋研究认为有孔虫的钙化时壳体的同位素与其周围的海水达到平衡。但是,这是真实的情况吗?有孔虫的钙化过程很快(几分钟到一天),但是这种平衡在底层水中沉积上千万年之后,会保留多少?我们能够肯定有孔虫的钙化真的是在平衡的状态下形成的吗?有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肯定有些有孔虫的钙化与水体不平衡,属种记录的同位素温度比水体中其他的记录要暖些。共存的底栖有孔虫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所以,至少有一个种是脱离不平衡的)。但是在其他一些情况中很难确定。

B. 有孔虫的钙化是用来建造自己有机体的甜蜜小窝,其精致的建造依赖于高度进化的基因(分子)机制。有孔虫可以巧妙的处理自己壳体的地球化学成分来适应周围的环境。

C. J. Erez最近的研究认为有孔虫的钙化有两种机制分两个步骤进行的:

1. 有孔虫先制定一个有机模板,该模板是由基因控制的,建造有孔虫属种的独特的结构。一薄层高镁方解石被放在模板上,把Ca-Mg-P的双折射囊膜传送到钙化区,然后把膜溶解生成超饱和碳酸钙的脉,沉淀成一层高镁方解石层。

2. 经过这一最初的钙化,有孔虫把改良后的海水液泡传送到钙化区。有孔虫用细胞膜把周围的海水包围到自己的液泡里。这些液泡进行化学调整,移去Mg,增加PH(H+交换Mg2+)。他们被移到沉淀低镁方解石的钙化区(注意:正常海水的正常过饱和,由于Mg2+抑制晶核的形成,没有方解石沉淀,所以Mg2+被移走。)

3. 假设大多数的钙化过程海水只是轻微的被修改,那么可以想象壳体的化学将与海水的化学相关。

VIII. 是什么控制了沉积物中属种的相对含量变化?在现代海洋中,为什么属种组合与表层温度相关?存在可能不相关的情况吗?

A. 两种观点:

1. 单个的有孔虫属种漂浮在一定的密度水平上(浮力控制)。

2. 每个有孔虫属种有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3. 当然,在现在大洋中,与温度相关的这两个因素主要受密度控制。

B. (温度或密度) 参数选择结合最适宜温度或密度的食物的有效性(或者对于有共生藻类的属种,光的有效性)控制有孔虫繁殖和钙化的速率。

C. 综合这些因素:

D.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下图(典型的但是不是必然的):

E. 以深度为函数的种的生长速率:

F. 所有这些是物理的函数(区域,季节).

G. 表层生产的有孔虫的年通量到海底(被100年的时间复杂化了);该通量由于海底到表层沉

积的选择性溶解和破碎而改变。(如 H. pelagica 在拖网中是常见的属种,但是在沉积物中很难

发现)。这个过程可能对于粗壮壳体的有孔虫保存的更好一些,这样就使沉积物记录的氧同位素

与年沉积捕获器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

H. 这种概念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综合模型可以再生观察到的浮游拖网、沉积

捕获器和岩性顶部沉积物的结果。一些研究者总是强调这是无法实现的。问题是资料不足『比如,空间覆盖不足,缺乏指标标志,食物资源充分(最大的叶绿素值)但是生产力的输出并非

达到最大』或者是缺乏概念模型?

I. Ravelo等(1990): 热带有孔虫因子与水文剖面的相互关系:

IX. 这些数据和想法意味着微体古生物种群是温度指标。这大体上看起来没错,但是也表明在

某些情况下这可能是错的。(例如,在赤道大洋种,混合层较薄,或者说季节变化较大)

X. 也有一些证据表明,一些生物比表层温度或其他的单一的环境特征更适合做水体的分界线(表层和次表层)。

XI. 沉积的复杂化:混合与溶解

阅读文献:

Be, A.W.H., J.K.B Bishop, M.S. Sverdlove, and W.D. Gardner (1985) Standing stock,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flux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the Panama Basin, Mar. Micropal. 9: 307-333.

Bijma J., Erez J. ,and Hemleben C. (1990) Lunar and semi-lunar reproductive cycles in some spinos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J. Foram. Res. 2, 117-127.

Curry, W.B., R.C. Thunnell, and S. Honjo (1983)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collected in Panama Basin sediment traps, Earth Planet. Sci. Lett.64: 33-43.

* Deuser, W.G. and Ross, E.H., 1989. Seasonally abundant plantonic forminifera of the Sargasso Sea: succession, deep-water fluxes,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paleoceanographic implications. J. Foram. Res., 19:268-293.

* Deuser, W.G., E.H. Ross, C. Hembleben, and M. Spindler (1981) Seasonal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numbers, mass, size,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settling into the deep Sargasso Sea, Paleogeog. Paleoclimatol.,Paleoecol. 33: 103-127.

Erez J., Almogi-Labin A. ,and Avraham S. (1991) On the life history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lunar reproduction cycle in Globeriginoides sacculifer (Brady). Paleoceanogr. 6, 295-306.

* Erez, J. and B. Luz (1983) Experimental paleotemperature equation for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Geochim. Cosmochim. Acta 47: 1025-1031.

Fairbanks, R.G., P.H. Wiebe, and A.W.H. Be' (1980)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iving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Science 207: 61-63.

Fairbanks, R.G. and P.H. Wiebe (1980) Foraminifera and chlorophyll maximum: vertical distribution, seasonal succession, and paleoceanographic significance, Science 209:1524-1526.

* Fairbanks, R.G., M. Sverdlove, R. Free, P.H. Wiebe, and A.W.H. Be' (1982)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isotopic fractionation of living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from the Panama Basin, Nature 298:841-4.

Jorgensen, B.B., J. Erez, N.P. Revsbech, Y. Cohen (1985) Symbiotic photosynthesis in a planktonic foraminiferan, G. sacculifer (Brady), studied with microelectrodes , Limnol.Oceanogr. 30:1253-1267.

Ravelo A. C., Fairbanks R. G. ,and Philander S. G. H. (1990) Reconstructing tropical Atlantic hydrography using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nd an ocean model. Paleoceanogr. 5, 409-431.

Sautter L. R. ,and Thunnell R. C. (1989) Seasonal succession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results from a four-year time-series sediment trap experiment in the northeast Pacific. J. Foram. Res. 19, 253-267.

Sautter L. R. ,and Thunnell R. C. (1991)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response to upwelling and seasonal hydrographic conditions: sediment trap results from San Pedro Basin, Southern California Bight. J. foram. Res. 21, 347-363.

Shackleton N. J., Wiseman J. D. H. ,and Buckley H. A. (1973) Non-equilibrium isotopic fractionation between seawater and planktonic formainiferal tests. Nature. 242, 177-179. Shackleton, N.J. and E. Vincent (1978)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 studies in recent foraminifera from the southwest Indian Ocean, Mar. Micropal. 3:1-13.

Spero H. J. ,and Williams D. F. (1989) Opening the carbon isotope "vital effect" black box, 1, seasonal temperatures in the euphotic zone. Paleoceanogr. 4, 593-602.

Spero H. J., Bijma J., Lea D. W., and Bemis B. E. (1997) Effect of seawater carbonate concentration on foraminiferal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Nature 390, 497-500.

R.C. Thunnell, W.B. Curry, and S. Honjo, (1983)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flux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time series sediment trap results from the Panama Basin, Earth Planet. Sci. Lett. 64: 44-55.

Williams D. F. (1981) Seasonal stable isotopic variations in living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from Bermuda plankton tows. Paleograo., Paleoclimatol.,Paleoecol. 33, 71-102.

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Development of Marine Geology 刘金鑫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 2016中队船舶与海洋工程1班 学号:2220163863) 摘要:本文从海洋地质学历史上的三大学说出发,指明了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反映了作者对海洋地质学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文章指出三个学说的立足点和主要证据,进一步论述了学说从猜想变为事实的发展过程,也指出了部分学说的缺陷性,论述了其在当时不为地质学界接受的主要原因。三大学说按历史时间论述,体现了学科从缺陷到完备的过程。结语中,作者表明了对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的一些思考和其给予的启迪,也展望了未来海洋地质学发展的方向和格局。 关键词: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理论。 一、引言 本学期《深海地理与地球科学》课程,主要学习了地球地理属性、海洋地质构造和海洋地质学发展的一些内容。其中,活动论的演化深深吸引了我,我认为它的演化过程是人类海洋科学领域巨大的一个突破,也是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对自然的认识从无到有的一个缩影。 海洋地质学的三大学说相辅相成:板块构造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发展和延伸,而从海底扩张到板块构造,又促进了大陆漂移的复活。因此,人们也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为不可分割的“三部曲”。 图 1:海洋的地质学发展历程

二、海洋地质学发展历程 1.海洋地质学 1)定义: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 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层、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工作任务 图 2:海洋地质工作任务 2.大陆漂移学说 1)提出: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A.魏格纳(1880—1930)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2)主要论点:石炭纪(3亿年)前,全球只有一个大陆、一个大洋(泛大陆、泛大洋);大陆由较轻的刚性的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硅镁层之上;从中生代开始,在潮汐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大 陆逐渐破裂、分离,造成现在的海陆分 布;大西洋、印度洋是在大陆分裂漂移 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大陆在向赤道和向西漂移过程中,前缘 受挤压而形成山脉,后缘由于硅镁层的 粘性,拖曳而脱落形成岛弧、岛屿。 3)主要证据:大陆边缘的形态、造山带 与地层学的证据、古冰川及古气候的证 据、古生物的证据、地磁学的证据。图 3:大陆漂移示意图 4)缺陷: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潮汐力与离心力小,不

讲话的艺术(麻省理工学院一门著名的课程)

讲话是一门艺术,面对众人讲话(演讲)更是一门艺术,下面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位教授每年必讲的一门在MIT非常著名的课程(后面附有视频链接)。 Leo Brown(注:国外一位非常有名的演讲大师,曾获“World’s Top Five Speakers”的提名,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两本畅销书的作者)最近在美国丹佛举办的MDRT(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会议中进行演讲。不愧是一位充满感染力的演技大师,他简直棒极了。除了富有感染力,他的演讲还充满了幽默感。 那我们可以从一位这样成功的演讲大师身上学习到什么呢?当然是非常多。仔细专研Les Brown的演讲录像你就会学到不少——这里,我列出一些学习点及其非常好的一些语句摘录: ?充满精神:说话的声调,举止动作,流汗。你在演讲的时候会流汗吗——试一试。 ?引用名句:Leo Brown有着上百万的名句在他脑海中。(至上看起来他知道非常非常多的名句,且都应用得当) ?有根据性:Leo的演讲有节奏感,他的语速和声音的韵律都非常好。他的演讲就像是和我们在讨论而非一味的他在演讲。而且他还总是自信满满 的。 ?讲述故事:他有很多的故事,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与他要传到的信息也都相辅相成。 ?熟能生巧:虽然Leo有着前面列出来的很多优点,但是只有熟能生巧才能保证演讲的质量。 一些好的语句摘录:

?“我已经从事演讲20年了,事实上是34年。但是问题是前14年我认为我不能做好演讲。” ?“提供更多服务,不要仅限于被支付的范围。”(Provide more service than you get paid for.) ?“人只和他喜欢或者值得信任的人做生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通过更新你的思想来获得改变…” 讲话的艺术 每年一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自选课外活动期间,计算机科学专业的Patrick Henry Winston 教授都会开一门著名的课,叫做:如何讲话。在这个一直广受欢迎的课堂上,Winston 教授向观众们讲授关于掌握讲话艺术的那些经过不断发展和打磨,而逐渐成熟的注意事项及策略。今年我第一次去听了他的讲课,果然收获颇丰。 当时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台阶上和讲台旁侧的空地上都站满了人。挤在过道处的人群,很费劲的侧耳聆听。由于到教室很早,我得以拥有一张课桌,因此能够记录下一些笔记。在本文中,我就这些笔记做了总结,向你一一展示 Patrick Winston 背后的秘密方法。 公式:I = f(K,P,T)你的影响力(I nfluence)是一个关于你的演讲常识 (K nowledge about speaking)、练习情况(P ractice)以及天赋(T alent)的函数。这三者的重要性在这里是按逐渐减弱排序的。Winston的建议主要关注于演讲常识。这也是最显著提高你的影响力而又最简单的方法。 如何开始下面是一些关于开始演讲的建议: 1.不要用笑话做开头。听众尚未习惯于你和你的讲话风格。因而,幽默感在 此刻也许不那么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2.以一个菜单开始演讲。准确告诉听众,你将要讲些什么,以怎样的顺序陈 述。 3.尊重并承诺听众的自由与权益。能够吸引并留住听众远比调动他们来听更 重要。 四条重要提示下面是四条提高讲话能力的启示。 1.反复重述。 首先,简洁的提出你的思想,然后详细的阐述,最后再进行总结。用人工智能的术语讲,即:让你的听众载入图解表,继而将细节填充进去,最后让他们知晓,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而应当被编入大脑中的索引,为未来所用。 2.准确措辞。 这一方法可以使得那些不慎走神的听众很容易重新回到讲话中。比如这 样:“上面我们谈了第一条启示,即:反复重述。下面我将要讲第二条启示,它会使你的讲话更有趣……”

视频公开课著作权文献综述

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著作权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了视频公开课著作权与传统著作权法律的区别,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视频公开课建设中著作权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视频公开课;建设;著作权;研究; 一、前言 视频公开课是21世纪诞生的网络教育资源新形式,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1]。与其他基于网络的知识传播产品相比,视频公开课的优势在于使课堂授课这种古老而又不可取代的教育方式乘上了时代之舟,通过互联网把师生互动的单一的课堂空间变成全社会共享的知识空间[2]。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带宽、存储设备等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视频公开课推广与普及的环境条件日趋成熟,逐渐成为开放课程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2001年4 月宣布将其2000 多门课程全部搬上互联网供全世界免费使用,这一举措得到了诸多国家的响应。目前,全球已有200 多所大学加入到教育资源共享的行列中来,他们建立的“开放课程联盟”已经在互联网上免费提供了超过13000 门课程的资料。[3]为了适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育部也于2011年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视频公开课无疑对于加速知识的传播、扩大受惠人群、打破受教育的国界、改变受教育的方式、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和提升人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视频公开课的出现给传统版权制度以极大的冲击,如何完善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来推进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视频公开课建设对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开放教育资源一词的表述,开放教育资源是指免费、公开提供给教育者、学生、自学者可反复使用于教学、学习和研究的数字化材料。[4]根据我国教高司函[2011](105 号)《关于启动2011 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5]其内容和形式应当具备独创性,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特色与研究成果。 [6]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国家都将“独创性”作为作品获得著作权保护的实质性条件。 [7]而且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只要求作品的表现形式具备独创性即可,因此视频公开课符合著作权法的作品要求。但视频公开课不管是作为源头的建设还是作为终端的共享,都使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面临新的挑战。 1、使用他人作品建设视频公开课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大多情况下需要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而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制作视频公开课要不要取得原作者许可并支付使用费?这是一个两难问题。如果需要经过许可并支付使用费,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明显与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符。因为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视频公开课也属于课堂教学,应该适用该条规定。可是如果真适用这个规定,那么原作品作者的利益无法维护。视频公开课的创作者是自愿申请视频公开课建设并自愿将自己受保护的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非商业性使用,在将视频公开课免费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情况下,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未经许可无偿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也被免费提供给了广大公众,这势必损害原作品作者的著作权,对原作品的作者非常不公平。对信息时代版权立法起典范作用的《美国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也没有详细规定视频公开课建设如何使用他人作品的条款。《伯尔尼公约》对合理使用做了一

海洋学词库

海洋学词库 阿氏拖网埃克曼层 埃克曼抽吸 埃克曼螺旋 埃克曼深度 埃克曼输送 岸冰 岸礁 澳大利亚 白浪 斑礁 斑块分布 板块 板块边界 板块构造学 板块会聚 板块碰撞 板内火山活动 板桩 瓣鳃类幼体 半潮面 半岛 半潜式钻井装置 半日潮 半咸水种 半远洋沉积 堡礁 饱和度异常 饱和潜水 饱和深度 抱球虫软泥 暴涛 暴涌 北冰洋 北大西洋深层水 北方两洋分布 北极水 北美洲板块 北太浮游生物网

贝尼奥夫带倍潮 被动大陆边缘崩碎波 比碱度 比容偏差 边缘波 边缘海 边缘盆地 变温动物 标记 标志 标准海水 表层流 表层取样器表层水 表观耗氧量滨外坝 冰川效应 冰盖 冰厚 冰架 冰间水道 冰壳 冰期 冰山 冰原 冰缘线 波陡 波锋线 波高 波候 波级 波控三角洲波浪反射 波浪荷载 波浪能 波浪爬高 波浪散射 波浪水槽 波浪水池 波浪推算 波浪衍射

波浪折射 波龄 波流 波能谱 波剖面 波群 波纹 波周期 渤海 渤海沿岸流 泊位 捕捞过度 捕捞能力 捕捞强度 捕食 捕食者 补偿流 补偿深度 补充群体 补充型捕捞过度不规则波 不育分布 参比物质 参比元素 残留沉积 侧反射 侧扫声呐 测波杆 测波仪 测深仪 层化海洋 叉臂系泊系统产卵洄游 常规潜水 长峰波 长江冲淡水 长狂涌 长轻涌 长腕幼体 长中涌 超深渊带 超深渊动物 超微型浮游生物

潮差 潮感电磁场 潮沟 潮混合 潮间带 潮控三角洲 潮龄 潮流 潮流椭圆 潮能 潮上带 潮升 潮滩 潮位 潮位曲线 潮汐 潮汐表 潮汐调和常数潮汐调和分析潮汐非调和常数潮汐基准面 潮汐能 潮汐能发电 潮汐通道 潮汐汊道 潮下带 潮余流 沉积动力学 沉积腐殖质 沉积生物 沉积速率 沉积物捕集器沉积物界面 沉积物通量 沉积作用 沉井 沉箱 赤潮 赤道辐合带 赤道流 赤道逆流 赤道潜流 充分成长风浪

MIT麻省理工学院 算法导论公开课Problem Set 1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September7,200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046J/18.410J Professors Erik D.Demaine and Charles E.Leiserson Handout5

(a) (b) (c) (d)and(note the little-) (e)and Problem1-2.Recurrences Give asymptotic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recurrences.Assume that is constant for.Make your bounds as tight as possible,and justify your answers. (a) (b) (c) (d)

Figure1:An example of a convex polygon represented by the array.is the vertex with the minimum-coordinate,and are ordered counterclockwise. (b)Give an algorithm to?nd the vertex with the maximum coordinate in time. (c)Give an algorithm to?nd the vertex with the maximum coordinate in time.

MIT academic load 课程学分分配

Academic Load Breakdown How can you figure out how much time to reserve for academics before the term begins? The MIT Bulletin will help. Its detailed listing of all MIT subjects includes the instructor’s estimate of time needed to pass the subject successfully. Crack the secret code! The three unit numbers separated by dashes mean Class Time, Lab Time, and Preparation Time. For example, 18.01 (Calculus I) is listed with 5-0-7 units (12 units total credit): * Five-hours of class per week; both lecture and recitation (e.g. 3 hours of lecture and 2 hours of recitation.) * 18.01 has no Lab Time. * Seven hours of preparation, including reading, studying, reviewing, and completing p-sets and other assignments. Of course, depending on your habits, your preparation might ultimately take more or fewer than 7 hours, but for planning purposes this estimate gives you a place to start. Here is a sample first-year student schedule. On average freshman will usually spend 18-20 hours in either lecture or recitation per week and an additional 34 hours preparing for class. Sample First Year Schedule Subjects Total Units Lecture/ Recitation Hours Laboratory/Field Work Hours Reading/ Studying/ Assignment Prep Hours 8.01 12 3 2 7 18.01 12 5 0 7 5.111 12 5 0 7 HASS 12 3 0 9 Freshman Seminar 6 2 0 4 TOTALS: 54 18 2 34 How does your academic load compare? Subjects Total Units Lecture/ Recitation Hours Laboratory/Field Work Hours Reading/ Studying/ Assignment Prep Hours TOTALS:

笔记:麻省理工公开课《计算机科学及编程导论》

麻省理工公开课《计算机科学及编程导论》 课程主旨:帮助人们学习和了解计算机科学 课程目标: 教学战略目标: 1、帮助大一、大二学生入门。(本课程要求:零基础,没有任何编程经验)。 2、培养学生读、写小段代码的信心和能力。 3、理解计算科在解决技术问题中,能够和不能胜任的角色。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或暑期兼职中的能力。 教学策略目标: 1、使用计算式思维的基本工具,写一些小规模程序。 2、理解他人所写的代码。 3、计算科学的功能和局限性及代价。 4、掌握如何将科学问题转换到计算机科学上(即描述实际问题,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 总结:计算式思维能力。读代码、写代码。计算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其他领域的问题,描述清楚,然后转换成计算机语言。 课程使用语言:Python(请自行Google下载安装Python,安装完,运行Python交互式解释器Python Shell即Python GUI,在Python Shell中写下图片中的代码,具体代码见文章末尾附录) 注:>>>提示符的意思是,解释器让你输入一些东西。 计算式思维能力: 知识分为两类: 1、陈述性知识:事实的陈述。如,y是x的平方根,当y的平方等于x且y为正 2、过程性知识:对推导过程的描述。猜测、判别、返回结果。重复这些步骤。即,如何做。类比:食谱。原材料一步步组织,最好成为美味大餐。 计算机发展史:

1、固定程序计算机,只能做算术运算 2、存储程序计算机,给其指令,机器内部进行处理。 存储程序计算机内部组成: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ALU、内存、计数器PC 程序:简单说,就是计算机内部的一连串指令的集合。 关于语言之争:没有最好的语言,语言只是工具,适合自己理解,解决问题即可 语言的分类: 1、第一个维度:语言是高级语言还是低级语言; 低级语言:例如,汇编语言,其基本指令的层次还停留在将信息从内存的一出移动到另一处。 高级语言: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基本指令集 2、第二个维度:语言是广泛用途还是特定用途。例如,MATLAB就是特定用途的,只处理矩阵向量。 3、第三个维度:语言是解释型还是编译型 1、解释型语言,解释器在运行时是直接处理代码的。 解释型语言便于调试,因为处理的是原始代码,速度相对慢。 2、编译型语言,写完源码后,首先送入到编译器中,产生目标代码,然后再执行目标代码。 编译型语言有两个好处:一、帮助寻找代码的bug。二、在执行之前,将代码转化为更高效的指令。 编译型语言执行较快,但不便于调试。 区分语法和语义 语法:用来描述语言中什么表述是合法的。 语义:用合法的语言构筑内容,分为静态语义和完整语义。 静态语义,表示什么程序是有意义的。代码是有实际意义的。 完整语义,即程序想达到什么目的。(运行程序会达到什么效果。) 语法用来描述语言中,什么表述是合法的 再次提醒:本课程目标是计算式思维,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基本指令集合,构筑复杂的程序,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海洋地质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对海洋领域所作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起初叫做“海底地质学”(Submarine Geology),后来一般均称为“海洋地质学”(Marine Geology) 海洋地质学以海水覆盖下的广大岩石圈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岸、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及广阔的深海洋底。它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专门从事海洋区域的地质学研究。 2. 2.海洋地质学调查手段有哪些? 海洋地质调查和技术手段主要有: 利用人造卫星导航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调查船或观测点及测线在海上的位置; 利用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及旁测声纳测量水深和探测海底地形地貌; 用拖网、抓斗、箱式采样器、自返式抓斗、柱状采样器和钻探等手段采取海底沉积物、岩石和锰结核等样品;

用浅地层剖面仪测海底未固结浅地层的分布、厚度和结构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及地热等地球物理办法,探测海底各种地球物理场特征、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有的还利用放射性探测技术探查海底砂矿。 3.从DSDP到ODP到IODP,深海钻探计划对海洋地质学的推动作用? 深海钻探(DSDP)(1968-1983)证实了海底扩张理论和板块构造学说 大洋钻探(ODP)(1985-2003)创立了古海洋学 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2013-2023)规模更加宏大、科学目标更具挑战性 4.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地质学面临什么新的任务和挑战? 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向空间发展、观测精度不断提高, 从而使海洋地质科学的调查研究朝" 领域广、精度高、研究深" 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板块构造理论 1.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和缺陷是什么? 主要内容: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结合成统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而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成今天的太平洋。 主要内容: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较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较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驱动力是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种力:向西漂移的力(来自日月引力产生的潮汐摩擦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缺陷:1、魏格纳进行古地理重建(拼合大陆)时,依据的几何特征不够精确;2、刚性的花岗岩层不可能在刚性的玄武岩层上漂移;3、地球已有

MIT课程设置

美国MIT EECS系本科生课程设置简介 清华大学郑君里于歆杰 研究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EECS(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课程安排,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供我国同类系科教学改革参考。 国内已有一些文章对此给出介绍[1-3]。但是由于该校课程门类很多,与国内教学计划的形式差别较大,往往不容易看清楚核心问题。本文将MIT课程计划(2005—2006)列成一些表格,以突出要点,从而便于和我国情况进行比较。 首先,给出课程分类及学分,见表1。 表1课程类型划分、大致门数和学分

MIT学分统计原则与我国情况不同。每门课程要计入讲授、实验、复习自学(课外)三部分时间。例如,电路与电子学为4+2+9=15学分(其中,每周讲课4学时,实验2学时,课后复习9学时),大致相当于我国的5~6学分(每周5~6学时,课内)。因此,372学分对应我国约372/3=124学分(或稍多至148.8)。 我们关心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本科的主要基础课程设置,下面着重讨论表1中的EECS必修课和限选课程两部分共10门课程的情况,略去其他内容的分析。表2给出全系必修课。 表2 EECS全体必修课程

对EECS系全体学生划分为3个学习(与研究)方向,见表3。 表33个方向及其与我国情况对比 与此同时,将全部课程划分为7个工程领域,见表4,每个学习方向的学生按照各自方向规定之原则从7个领域中选取不同课程做组合。 表47个工程领域涉及的主要课程

下面给出3个方向限选课程的指导原则,并举出可能构成的选课实例,见表5,这里的5门限选课加上表2的5门必修课以及表1中限选数学1门和限选实验1门共计12门课,大约在2—3年级学完。将此处结果与我国各系2—3年级主修的10多门课程对照,即可看出二者的区别与共同之处。 表53个方向的选课原则(从7个领域的许多课程中选5门)

浅谈“慕课”的概念及现状

浅谈“慕课”的概念及现状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以它学习模式的开放性及学习对象的无限制性,引领着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它以一种全新的教育姿态为教育界带来改革的动力。 标签:MOOC;慕课;起源;概念;现状 一、“慕课”的概念 (一)“慕课”的起源 “慕课”起源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2007年8月,在犹他州州立大学,大卫·怀利早期教授的网络课程,应该可以说是称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原型。“慕课”这一术语最初出现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人文教育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在教学实践创新中提出,后经阿萨巴斯卡大学的乔治·西门思与国家研究院斯蒂芬·道恩斯领导设计了“慕课”在线课程。 (二)“慕課”的概念 “慕课”(MOOC)是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代表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到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开放,以兴趣导向,全世界的学习者都可以进来学,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在线,慕课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课程,是指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内容。MOOC体现着技术和文化的融合正围绕着数字化创造出新的能量。MOOC技术主要包括高质量的编目视频、数据采集与分析、带有社交功能的授递平台,使得基于网络的教学相比过去更加有效、更具规模。从文化角度,MOOC秉承一种基于网络的交流、协作和知识发现的学习文化。 把“MOOC”翻译成“慕课”一词的是我国华南师范大学学者焦建利教授。焦建利教授在《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从中学到些什么》一文中提出:“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与传统的透过辅导专线、互联网和电视广播等形式的远程教育截然不同,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也差别迥异,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更是泾渭分明。“慕课”旨在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最偏远的角落。 二、“慕课”的发展现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公开课优质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优质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了解“格物致知”的文本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的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则消息:四川一名女高中生以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请同学们说说,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十分在理,重理论,轻实践,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高分低能的状况,这在当前高速发展的创新型社会中,是一个致命伤,这样的学生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也应当避免成为这样的人。那么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或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1962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9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后来有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明确: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提出论题,即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世界海洋生物学研究历史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学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关注海洋生物本身,在细胞、机体和种群水平上,研究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杨万喜 2012)。自古以来,人类就因为捕鱼、航海等活动与海洋发生着关系,逐步了解一些海洋生物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但是,海洋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学科的历史较短(沈国英施并章 2002)。 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四世纪),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动物志》中记述了170多种海洋生物,按现代分类包括有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蠕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原索动物、鱼类、爬行类、海鸟、海兽等十多个主要动物类群,其中海洋鱼类即有110多种(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而在中国,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刊行的中国《黄帝内经》中,就也已经有了用墨鱼治病的记载。更不要说公元前一世纪前成书的《尔雅》,不仅记载有海洋动物,甚至还有海洋藻类。还有公元初古罗马普利尼乌斯的《自然历史志》,记录了170多种海洋生物。中国明朝屠本睃的《闽中海错疏》,记载有200多种海产生物(价值中国网站 2006 )。不仅如此,《闽中海错疏》即是我国也是世界比较早的一部水产经济动物志,又是动物学从以实用为主向系统动物学方向发展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闽中海错疏》比较全面地记载了福建的水产动物,包含不少动物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湖南省科普网 2010)。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代,人类就已经体现出了对海洋生物学的巨大好奇以及浓厚兴趣。尽管那时还没有海洋生物学的这个学科观念,但这并没有阻止人类对海洋生物的探索。这便是海洋生物学的萌芽阶段。 随着自然科学和航运事业的发展,海洋生物学进入到了科学的研究时期。海洋生物学逐渐由萌芽阶段向初始阶段迈进。一些科学家开始进行零星的调查。例如,1674年,荷兰列文虎克最先发现海洋原生动物;1777年,丹麦米勒开始应用显微镜观察北海的浮游生物;英国的Forbs用底托网采集并观察底栖生物,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带现象——潮间带(littoral zone)、昆布带(laminarian zone)、珊瑚藻带(coralline algae zone)以及深海珊瑚带(deep sea coral zone)并且按深度将爱琴海分成九个带和发表《英国海产生物分布图》(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以后科学家们也相继进行了多次大范围的海洋生物调查。19世纪前期,爱伦贝格在海洋中发现硅鞭藻类;英国达尔文对他在1831~1836年“贝格尔”号航海中采集的蔓足类和珊瑚类,进行了出色研究;德国米勒于1845年使用浮游生物网,采集和研究海洋浮游生物。1908~1913年,丹麦彼得松的工作奠定了海洋底栖生物定量研究的基础;1946年,美国佐贝尔的《海洋微生物学》奠定了海洋微生物,主要是海洋细菌的研究基础(价值中国网站 2006 )。 此外,海洋生物学的一些概念、术语也陆续被提出来。例如,1887年Hensen首先使用“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1891年德国的Haeckel首先提出“底栖生物”(benthos)和“游泳生物”(nekton)两个名词,这是迄今为止仍继续沿用的海洋生物三大生态类群(沈国英施并章 2002)。此时,海洋生物学已经初步形成了一门系统的学科。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出于自身的好奇心理,各国竞相派出海洋考察船,海洋生物的研究工作日益兴盛。各国的海洋生物学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最有名的海洋考察是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历时三年多(1872~1876)的环球调查,学者们采集了大量深层和中层生物,出版了50卷巨著,所记载的生物的新种达4400多个,使当时已知的海洋生物种数翻了几番(沈国英施并章 2002)。各国在此期间也设立了许多考察站,相继建立了许多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最古老的海洋生物研究机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872年,1874年正式开放。1888年,英国海洋生物学会成立了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美国于1888年在伍兹霍尔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等等(价值中国网站 2006 ))这对海洋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初至50年代可以认为是海洋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海洋生物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大量的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定量研究。例如,对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的研究等等。而且,在游泳生物上,人类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例如研究人员开始对一些鱼类的分布、洄游和数量变化等开展调查(沈国英郭丰黄凌风施并章 2010)。这对捕鱼业以及鱼类研究专家积累了很多珍贵的材料资源。

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件

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课件(OCW)对我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 启示 杨平展王斌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 麻省理工大学的OCW(开放课件)项目已经进行了5年,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创了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与此同时我国的创建国家精品课程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全国各个高校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发布了很多很好的网络课程。那么麻省理工大学的OCW项目作为一个全球公认的优秀网络资源项目对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能提供哪些借鉴之处,我们可以从OCW项目上学习到哪些优点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本文试图从OCW项目的知识共享理念和OCW课程的技术解决方案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便从中找出对我国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OCW 精品课程知识共享 ABSTRACT: Open Courseware (OCW) is an educational initiative developed by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It was carried out before five years. OCW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has a profound impact. It initiated the opening up and sharing educational ideas and actions in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my country has also established a quality course in the full swing.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lay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to create many outstanding network courses. OCW project recognized as a global network of outstanding items on our resources to provide quality courses, which draw on the building. We can learn from the OCW project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our quality courses. This article from OCW project to share ideas and knowledge OCW course of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to two aspects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quality of our university courses building meaningful insight. KEYWORDS: OCW (Open Courseware),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knowledge share 前言: 2003年9月30日麻省理工大学开放课件项目网站发布500门课程,标志着开放课件项目正式启动。此后其课程资源的建设、网络发布和系统评估等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2004年4月、2005年1月、2005年4月三次较大规模的发布,所发布的课程已经包括MIT全部五个学院33个学科,课程总数达到了1100门之多,完成课程数量占其最终课程发布总数1800-2000门的一大半。这一项目从2000年初酝酿决策,2001年正式对外宣布。2002至2003年初的非正式发布,到2003年9月正式对外发布500门课程。再到增加至1100门课程,MIT OCW迅速地将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其最初的一个大胆设想到今日这个容量达48G之多且还在不断扩充的庞大的课程网站,麻省理工大学不断带给大家以惊喜。据MIT OCW项目组的电子报 (Newsletter)提供的信息表明:截至到2004年10月,MIT OCW网站在3年多的时间内已建成一个庞大的资源库。网站总数据容量48GB,包含14,717个Html文件,15,640个独立的PDF文档,16,078幅图片,总计55,171个文件。[1]不仅如此,MIT还以自己的行动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开放课程运动的潮流。据报道现在已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犹他州大学、日本东京都大学等诸多国际知名大学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他们陆续公布了各自的OCW项目计划,相关课程网站正在建立之中。 目前,我国也正在集全国之力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2003明确提出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免费向社会公布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与之呼应,

网易公开课

对《透过摄影看世界》前两讲的认识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学的课程:透过摄影看世界。这个课程将摄影作为一门观察、发现风景和表达观念的学科进行研究。在阅读、观察和摄影的基础上,对风景、光线、重要细节、地点、诗意,叙述性及摄影如何与设计产生联系等话题进行探讨。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 现在我已经听了两个学时,第一学时主要讲“从空中来拍摄地貌”;第二学时讲“如何在城市中取景”。通过两个学时的学习,我对摄影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摄影产生了奇妙的兴趣。下面我就来具体讲一讲这两个课时的所学及感受吧。 第一讲:从空中来拍摄地貌。讲师是Alex MacLean。他是美国摄影艺术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对于美国内部城市摄影已经有超过三十年的经历。不得不感叹,麻省理工学院毕竟是理科类学院,Alex MacLean在讲解如何空中取景时,总是在渗透一种理科的思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讲到了空中摄影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空中摄影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并且也在快速的发展,GPS就是了不起的发明。其次,比较突出的就是谷歌地图,它将图片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形式,并且可以让我们知道我们处在何处,周围的地理环境等等。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飞行的冒险、发现与探索,老师从中枢灌输车以及土地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开始深入讲解他的课程。(当然,从百度搜索之后我还是没有理解什么是中枢灌输车)摄影过程中最伟大的事就是技巧的变更,你可以飞的高一点,也可以低一点,用不同焦点去拍摄。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空间的利用,这样你就可以从真正的风景中找到你所要拍的镜头。讲师通过他在进行一项土地规划研究时所拍摄的照片进行细致讲解,同时还会告诉学生如何规划设计从建筑的角度去建设一座城市。通过讲师的课程,我深刻感受到,设计者在摄影规划他的风景的时候更多的是全身心的投入,关注人文,这样产生的作品才不会空洞,才会吸引人的眼球。 第二讲:摄影时,如何在城市中取景。讲师是卡米尔·里加德。他主要研究不同种族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探索。在讲课过程中,他提到,很多摄影家都提到过贫困,贫困往往集中于人,这并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他真正关注的是贫困的背景:贫民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在美国芝加哥,高耸林立的高楼拔地而起,每一天城市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他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摄影,记录这个变化。紧接着他以他所拜访坎登(美国新泽西州西部的一个城市)的几个小工厂时所拍摄的照片开始了他的讲解。最令我惊讶的是一张在工厂窗户上画了一张眼的图片,他就像摄影家的眼睛,透过这张眼,它所展示的就是美国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城市。卡米尔每拍摄一个城市时,都喜欢找一个制高点,并且每年都去同一个地点拍摄,这样可以重现整个城市的风貌,更真切的展现这个城市的发展。讲师通过讲解他的摄影作品,展现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对城市生态的影响,以及人类文明进步进程中的种种问题。 通过这两个课时的学习,让我对摄影有了不同的认识,摄影应该建立在你对生活或者你要拍摄的对象的理解之上,摄影需要灵魂的思考。只有由心出发,你才能拍到好作品。

海洋地质学复习

古海洋学概述 古海洋学研究方法 古海洋学:生物指标 古海洋学:物理和化学指标 古海洋记录:第四纪海洋与冰后期海洋 1.温跃层(Thermocline)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 米左右的、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 2.大洋传送带: 将北半球高纬信息传至全球 3.ITCZ热带辐合带 4. 古海洋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主要技术支撑条件? 古海洋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影响多时间尺度古海洋环境演化的主控因素有哪些,特征如何? 1.海洋沉积物来源与组成 Lithogenous Sediment(岩源沉积物):由岩石风化而来,以碎屑颗粒, 陆源颗粒或火山颗粒形式进入海洋 Biogenous Sediment(生源沉积物):由海洋生物骨骼构成,包括diatom,radiolaria,forminifer(有孔虫),其中由CaCO3组成的,成为calcareous ooze (钙质软泥);由SiO2组成的,成为siliceous ooze(硅质软泥) Hydrogenous (authigenic) Sediment(水成(自成)沉积物):由溶液中直接析出或颗粒物与溶解接触后形成 全球大洋中70%的陆源物质来自西太平洋边缘 2.在海洋沉积物的某深度处,当CaCO3的溶解速率等于其累积速率时,将不再有CaCO3保存于该深度以深的沉积物中,这个深度称为CaCO3补偿深度(CCD)。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CaCO3溶解速率与累积速率较难以获得,海洋学家经常方便地将海洋沉积物中CaCO3含量为5%的深度定义为CaCO3补偿深度。 饱和深度—溶解跃层—补偿深度 3.古海洋环境十大参数 古温度古盐度海水结构海平面变化古气候 物质来源营养浓度生产力古海水Pco2与pH值沉积通量 古海洋学:生物指标 1.生物替代指标(Biological Proxies) 浮游有孔虫(planktonic Foraminifera)底栖有孔虫(Benthic Foraminifera) 放射虫与硅鞭藻(Radiolarians and silicoflagellates) 海洋硅藻(Marine Diatom) 颗石藻(Coccoliths)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 不饱和烯酮古温度计 2.浮游有孔虫:单细胞真核生物,营浮游生活, 100μm-1mm,钙质壳,现生种约40个左右, 占总有孔虫的1%;200Ma(侏罗纪)开始出现,新生代65Ma开始繁盛,对环境变化敏感, 是研究古海洋历史的理想指标;在现代海洋中从极区到赤道按带状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亚极和极区),-1.8℃—31℃;影响因素包括:温度、盐度、不同水层的营养物质浓度、海水密度、CO2、O2、共生生物分布、捕食、食物供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