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合并报表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处理

(推荐)合并报表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处理
(推荐)合并报表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处理

合并报表内部商品交易的抵消处理

一、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的抵消处理

(一)当年内部购入的存货,当年全部对集团外销售时的抵消处理

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例题1·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拥有A公司70%的股权,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3 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2 100万元。A公司在本期将该产品全部售出,其销售收入为3 750万元,销售成本为3 000万元,并分别在其个别利润表中列示。

对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消时,应编制如下抵消分录:

『正确答案』

借:营业收入 3 000 ①

贷:营业成本 3 000

原理:

甲公司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

贷:库存商品 2100

A公司分录:

借:库存商品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借:银行存款 37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7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

贷:库存商品 3000

上述中甲公司的分录和A公司分录中,多记收入和成本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 000

将此分录抵消便得到分录①。

(二)当年内部购入的存货,当年未对集团外销售时的抵消处理

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 3 000 ②

贷:营业成本 2 100

库存商品900

抵消原理:

甲公司分录: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

贷:库存商品 2100

A公司分录:

借:库存商品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将上述甲公司的分录和A公司分录借贷方相抵后,便得到

借:主营业务成本 2100

库存商品 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

将此分录抵消便得到分录②。

【例25-7】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2 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商品实现的收入,其商品成本为1 4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30%。A 公司本期从甲公司购入的商品在本期均未实现销售,期末存货中包含有2 000万元从甲公司购进的商品,该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600万元。

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将内部销售收入、内部销售成本及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消时,其抵消分录如下:

『正确答案』

借:营业收入 2 000 ③

贷:营业成本 1 400

库存商品600

原理:

甲公司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400

贷:库存商品 1400

A公司分录:

借:库存商品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将上述甲公司的分录和A公司分录借贷方相抵后,便得到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400

库存商品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在合并报表中,将甲和A公司的分录相抵后,得出抵消分录③。

第三种情况:内部购进的商品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期末存货。

这种情况可以将内部购买的商品分解为两部分来理解:一部分为当期购进并全部实现对

外销售;另一部分为当期购进但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将前两种情况的抵消处理合并在一起,就是第三种情况下的抵消处理。

【例25-8】甲公司本期个别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中有5 000万元,系向A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产品销售成本为3 500万元。A公司在本期将该批内部购进商品的60%实现销售,其销售收入为3 750万元,销售成本为3 000万元,销售毛利率为20%,并列示于其个别利润表中;该批商品的另外40%则形成A公司期末存货,即期末存货为2 000万元,列示于A公司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之中。

『正确答案』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其抵消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 5 000(3 000+2 000)

贷:营业成本 4 400(3 000+1 400=3500*40%)

存货600(=(5000-35000)*40%)

对于内部销售收入的抵消,也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抵消处理:

(1)按照内部销售收入的数额,借记“营业收入”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

(2)按照期末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借记“营业成本”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根据上述抵消分录,其合并工作底稿(局部)如教材表25-19所示。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合并报表内部交易存货抵消

母子公司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一)存货内部交易的界定 只有内部交易的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时才可作存货内部交易来处理 (二)固定的抵销公式由来: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10年甲公司销售商品给乙公司,售价100万元,成本60万元。 (1)假设乙公司购入后当年并未售出,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70万元; 个别报表的处理情况(不考虑增值税问题): 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乙公司: 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这里将母子公司看成一个整体,这笔销售只是在内部进行,并未出售给外部第三方,因此只是将价值60的存货从甲公司转移到了乙公司。 母公司个别报表分录中多确认了收入100,主营业务成本60,子公司这里也多确认了(100-60=40)的库存商品,所以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100(母公司) 贷:营业成本60(母公司) 存货40(子公司) 再说减值问题的抵销: 集团角度认可的是母公司里面对存货账面价值的金额(60),那么可变现净值为70是不存在减值迹象的,不计提减值准备;而子公司由于是按照100入账的,会相应的在个别报表中计提(100-70=30)的减值准备金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30 贷:存货跌价准备30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其抵销掉,还原为集团角度的处理: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贷:资产减值损失30 (2)假设乙公司购入后当年全部售出,售价为120 甲公司: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乙公司: 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借:银行存款12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

存货内部交易抵销分录练习

【存货内部交易例题】2008年1月1日,P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S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2008年S公司从P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P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万元。2008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万元;年末结存A商品l00件。2009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万元。2009年12月31日,S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P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 要求:编制2008年和2009年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P公司2008年和2009年编制的与内部商品销售有关的抵销分录如下: (1)2008年抵销分录 1.抵销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借:营业收入 800(400×2) 贷:营业成本 750 存货 50[100×()] 2. 抵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2)2009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 2009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本期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40-(20-4)=24(万元)。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存货 A为母公司,B为子公司 两种基本情况: 一、已实现损益。对于合并的整体:A和B的存货账户一进一出都平了,不需调整;本应只存在A购进时的成本,和B销售时的售价,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B记了成本(销售给第三方时从存货转到了成本),虽然都是数额上一正一负抵了,不影响损益,但如果不调的话会虚增收入,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母公司账上的) 贷:营业成本(子公司账上的)

二、未实现损益。由于存货未售出,B账上不存在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从整体上看,只应存在A购入时的存货价,但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和成本,B购入存货时以内部交易的售价计价,即B的存货账面价值=A的收入。此时,为了不虚增收入和存货价值,应抵消掉A的收入和成本,将B的存货价值降至A购入时的价值。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A账上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A账上内部交易的成本) 库存商品(B账上库存商品虚增的价值,即内部交易的利润) 设想如果存货售出了,对整体而言实现的收益就是“B收入——A成本”那段。存货没有出售,就是说收益没实现,A却由于内部交易记了收入和成本,就是在“B 收入——A成本”中的“A收入——A成本”段,因此,“A收入——A成本”段叫做“未实现收益”。 理论上是已实现损益的做已实现损益的分录,未实现损益的做未实现损益的分录,但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程序是先假设存货都销售给第三方了,即损益都实现了,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考虑未实现损益部分。即 借:营业收入(假设A售给B100件商品,单价3元,成本1元,这里就是全部商

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处理

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抵消处理 我国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对于合营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个别报表中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抵销投资企业与合营及联营企业之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理应在编制个别报表时完成。以下分别逆流交易和顺流交易探讨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 1.逆流交易:逆流交易是指子公司向母公司销货等交易的行为。由合营及联营企业向投资企业销货,假如投资企业未转售给独立的第三方,虽然该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已全部计入联营及合营企业的利润表,但根据交易实质,投资企业只能确认联营及合营企业在这一交易损益中归属于其他投资企业的份额,即确认投资收益时应当按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扣除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待投资企业将该资产转售给独立的第三方以后,再确认这一交易损益中归属于自己的份额。 逆流交易产生的损益,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扣除;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内部交易所虚增的资产价值。 【例1】甲企业于20×7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为3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①甲企业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7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资——损益调整 5 600 000 【(3 200-400)×20% =560万】

贷:投资收益 5 600 000 【解析】由于乙公司净利润3 200万元中包含了400万内部交易损益(甲企业购入的内部商品期末仍未实现对外销售),甲企业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按净利润3 200万扣除400万之后的余额2 800万乘以享有比例20%。即,不应确认乙公司净利润中由内部销售损益形成的,本企业应享有的份额80(400×20%)万元。核心精神是应扣掉被投资方净利润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从而避免因关联交易损益虚增投资收益80万元,如果不扣掉这部分,则甲企业会因关联交易虚增投资收益80万元。在少确认投资收益80万元的同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少确认了80万元。 这是一笔是真正的会计分录(即要编记账凭证,记在甲公司账簿,会进入甲企业报表)。 以后年度,内部交易资产实现对外销售的,原内部交易损益则变为已实现,确认当年投资收益时应加回。 ②投资企业有子公司的(注意可不是乙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该未实现内部交易体现在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账面价值当中,应进行以下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800 000 贷:存货800 000 【解析】甲企业购入该批商品后,按照1 000万元的账面价值反映在其账簿中,体现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如果甲企业另外拥有一个子公司,比如,甲企业持有丙公司70%的股权,那么,甲企业和丙公司构成一个企业集团,期末要编制甲和丙的合并报表(注意:这里所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 消分录解释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合并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解释 抵消分录: 借:营业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上期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内部交易的利润额) 贷:存货 A为母公司,B为子公司 两种基本情况: 一、已实现损益。对于合并的整体:A和B的存货账户一进一出都平了,不需调整;本应只存在A购进时的成本,和B销售时的售价,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内部交易的售价),B记了成本(销售给第三方时从存货转到了成本),虽然都是数额上一正一负抵了,不影响损益,但如果不调的话会虚增收入,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母公司账上的) 贷:营业成本(子公司账上的) 二、未实现损益。由于存货未售出,B账上不存在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从整体上看,只应存在A购入时的存货价,但由于内部交易,A记了收入和成本,B购入存货时以内部交易的售价计价,即B的存货账面价值=A的收入。此时,为了不虚增收入和存货价值,应抵消掉A的收入和成本,将B的存货价值降至A购入时的价值。因此有 借:营业收入(A账上内部交易的售价) 贷:营业成本(A账上内部交易的成本) 库存商品(B账上库存商品虚增的价值,即内部交易的利润) 设想如果存货售出了,对整体而言实现的收益就是“B收入——A成本”那段。存货没有出售,就是说收益没实现,A却由于内部交易记了收入和成本,就是在“B 收入——A成本”中的“A收入——A成本”段,因此,“A收入——A成本”段叫做“未实现收益”。

理论上是已实现损益的做已实现损益的分录,未实现损益的做未实现损益的分录,但存货内部交易的抵消程序是先假设存货都销售给第三方了,即损益都实现了,再在这个基础上做考虑未实现损益部分。即 借:营业收入(假设A售给B100件商品,单价3元,成本1元,这里就是全部商品的内部交易售价,300)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B还有30件没售出(给第三方),这里应记未实现收益60)贷:存货 这里解释一下分录: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见下图: 本应只冲销的假设损益全部实现时已经冲销的 即本应冲销的A收入已经冲了;本不应冲的B成本多冲了,应转回;本应冲的A成本和B存货的利润部分没冲,现在要冲。即 借:营业成本(B账上:B的成本=A的成本+存货利润) 贷:营业成本(A账上:A成本) 存货(B账上:存货利润) 化简一下就是: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实用技巧(一)内部交易的抵消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一)之内部交易抵消 [ 一篇足以让你了解合并抵消的本质] 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长投和权益的抵消,内部往来的抵消,内部交易的抵消,小编后续会出合并抵消原理的系列专题,分别从长投权益抵消、内部往来抵消、内部交易抵消进行解读,今天我们先讨论内部交易的抵消原理。文章来源:爱问财税 首先明确一点,内部交易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其原理一样,只不过逆流交易多出一笔少数股东的会计处理。下面我们先从顺流交易讲起。 举个栗子:假设A 公司与B 公司是母子关系,A 公司系B 公司的母公司,B 公司系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 公司本期单体利润表的营业收入100 万元,系向B 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批产品的销售成本为80 万元,A 公司销售毛利率20%。 B 公司购进该批商品财务入账100 万元,同事在本期将该批购进商品的60% 实现销售,其销售收入为78 万元,结转销售成本为60 万元,B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0% ,列示于B 公司的单体利润表中;剩余的该批商品40% 则形成B 公司的期末存货40 万元,列示于B 公司的单体资产负债表中。 一、审计理论中合并抵消分录如何处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其抵消处理如下: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92 存货8 为方便理解合并抵消原理,我们需要把母子公司双方的分录写出来:

1、母公司的销售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100 此笔系母公司确认收入分录 贷:营业收入100 ②借:营业成本80 此笔系母公司结转成本分录 贷:库存商品80 2、子公司的采购处理 ③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3、子公司在销售的时候 ④借:银行存款78 此笔系子公司确认收入分录 贷:营业收入78 ⑤借:营业成本60 此笔系子公司结转成本分录 贷:库存商品60 对于上述的内部交易分录,我们按照常规理解方式来写抵消分录: 1、针对第①笔母公司销售收入的确认,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不能确认收入,所以应该抵消营业收入100 万元,即借记营业收入100 万元(母公司); 2、针对第②笔母公司销售成本的结转,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应该结转成本为80*60%=48 万元,而母公司结转了80 万元(第②笔),子公司结转了60(第⑤笔),所以在合并报表中应该冲减营业成本=80+60-48=92 万元, 即借记营业成本92 万元(母公司);

论合并报表内部交易事项的抵销

论合并报表内部交易事项的抵销 : 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企业会计制度》和“财政部财会[2001]64号”文《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对合并报表内部交易事项应予以抵销的内容作了规定,从原则性 层面而言,目前并不存在重大的分歧,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上仍 存在较大分歧,这主要体现在抵销的实务操作之中。 1比例合并法下内部交易的抵销问题 毕业论文 我国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 《企业会计制度》均要求采用比例合并法进行合并。但是,按比例合 并法实际上会给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带来一定盈余管理的空间,这显然 是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1]。 毕业论文 由于目前《企业会计制度》虽然要求了公司按比例合并法合并“合营 企业”,但并未明确规定需要对与该合营企业的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进行合并抵销以及如何抵销。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显然需要在编 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母公司与合营企业的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予以 抵销,但是:究竟是采用全额抵销法还是采用比例抵销法?根据《国 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第17条,集团内往来余额、集团内交易以及由此产生的未实现利润应全额 抵销。第18条规定,集团内往来余额和集团内交易,包括销售收入、 费用和股利,应全额抵销。由集团内交易产生的,包括在诸如存货和 固定资产等资产的账面金额中的未实现利润,也应全额抵销。但是,

在比例合并法下,全额抵销将会产生不正常情况,脱离实际情况;而 通常理解的比例抵销法下又无法完全避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2]。举例说明如下: 毕业论文 A上市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B公司属于A公司与第三人共同控 制的合营企业。2004年度,A公司为了增加收益,销售了价值为5000 万的M产品给B公司,销售价格定为10000万元,实现销售毛利5000 万元。截至2004年末,该M产品仍留存于B公司,未最终实现销售。 就本例而言,如果采用全额抵销法,则需作合并抵销分录: 毕业论文 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万元 贷:主营业务成本5000万元 库存商品5000万元 毕业论文 但是,由于系按比例合并法合并合营企业,故在合并报表合并抵销前 反映的库存商品仅有4000万元(B公司库存商品10000万元×合并比 例40%,此外假设A公司本身存货为零),而上述抵销分录却抵减了5000万元的库存商品,将使得合并抵销后的库存商品为-1000万元, 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毕业论文 如果采用比例抵销法,则需作合并抵销分录: 毕业论文

内部债权债务在合并报名中的抵消处理

内部债权债务在合并报名中的抵消处理 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 前几期专题,我们学习了内部长期股权投资交易的抵消、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消、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下边我们来学习,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形式: 1.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2.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3.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 4.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 5.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 内部债权债务进行抵销可以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一)内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抵销 1.根据期末内部应收账款额作如下抵销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2.根据期初内部应收账款已提过的坏账准备作如下抵销 借:应收账款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根据当年内部应收账款所计提或反冲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倒过来即为抵销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第一种情况:内部应收账款本期余额与上期余额相等时的抵销处理 【例1】假定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假设P公司20×8年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对S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与20×7年相同仍为4 750 000元,坏账准备余额仍为250 000元,20×8年内部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坏账准备余额未发生增减变化。S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5 000 000元系20×7年向P公司购进商品存货发生的应付购货款。 P公司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进行如下抵销处理: ①将内部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相互抵销。其抵销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5 000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000 ②将上期(20×7年)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抵销。在这种情况下,P公司个别财务报表附注中坏账准备余额实际上是上期结转而来的余额,因此只需将上期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同时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其抵销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0 000 第二种情况:内部应收账款本期余额大于上期余额时的抵销处理 【例2】P公司是S公司的子公司,08年末P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627万元(报表中的金额),坏账准备余额为33万元,本期对S公司内部应收账款净增加160万元,坏账准备也增加了8万元。S公司应付账款为660万元,是07和08年向P公司购进商品发生的应付购货款。 【答案】 借:应付账款6600 000 贷:应收账款6600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80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80000 借:所得税费用 20000 贷:递延所得税费用 20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0 0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250 00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62500 贷:递延所得税费用 62500 第三种情况:内部应收账款本期余额小于上期余额时的抵销处理 【例3】P公司是S公司的子公司,08年末P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04万元(报表中的金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处理

内部存货交易在合并报表中的抵消处理 编者语: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纳入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之间购销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和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同时对二者引起的所得税也要进行调整抵销。该专题通过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内部存货交易情况分析,来探讨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 一、内部存货交易未实现销售损益抵销的处理 (一)当期未实现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理 通过以下练习,巩固以上知识点: 【例题】S公司20×8年向母公司P公司销售商品1 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800万元。 (1)假设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而形成期末存货。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借:营业成本200 贷:存货200 (2)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对外销售400万,取得销售收入500万。则抵销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销售毛利率=(1 000-800)/1 000×100% =20% 借:营业成本120 贷:存货120(600×20%) (3)P公司购进的该商品20×8年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则抵销处理为: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二)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理 【例题】假定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假设20x8年S公司向P公司销售产品15 000 000元,S公司20x8年销售毛利率与20x7年相同(为20%),销售成本为12 000 000元。P公司20x8年将此商品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18 000 000元,销售成本为12 600 000元;期末存货为12 400 000元(期初存货10 000 000元+本期购进存货15 000 000元-本期销售成本12 600 000元),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2 480 000元(12 400 000×20%)。 【答案】 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如下抵销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处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47816.html, 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消处理 作者:王巧琳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9期 摘要:合并财务报表是会计工作的难点,为了与国际接轨和更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09年《企业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也有些改动。本文主要对企业集团内部存货交易形成的未实现内部损益进行探讨,通过编制母、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会计分录,结合企业集团账务处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抵消和调整分录,以了解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实质。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递延所得税资产存货跌价准备 一、初次编制内部存货购销业务的抵消分录 合并报表是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母、子公司各报表项目简单的加总,必然有重复计算的因素导致虚增或减少利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 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之间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消。 0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乙公司70%的股份,能够对乙实施控制。08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实现收入1000万元,毛利率30%,乙对外售出70%。并实现收入1200万元。年末,乙对剩余产品计提60万元跌价准备。甲、乙公司所得税率均为25%。 对甲、乙个别报表的内部购销业务进行简单加总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1200 营业成本1400 贷:营业收入2200 存货 400 企业集团内部发生存货交易时,由于内部销售价格与内部销售成本往往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销售损益。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实际上相当于企业内部 物资调拨活动,即不会实现利润,也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所以,应抵消期末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3.合并报表编制理论知识(必读)详解

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理与实务 【合并报表抵消有关内部交易而不调整或抵消盈余公积的说明】 引起内部单位利润发生变化的内部交易等业务,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时,只需 调整或抵消收入、成本以及资产等项目,不调整或抵消盈余公积项目。理由是: 1.调整和抵销分录是从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编制的,而盈余公积属于法律主体概 念,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涉及损益的,无需相应地调整盈余公积。 2.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由单个企业 按照当期实现的税后利润(即净利润)计算提取。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另一方面,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利润分配的结果,已形成子公司内部积 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集团内部提取盈 公积、内部积累的情况以及集团未分配利润情况,必须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 积作为企业集团提取的一部分予以反映。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 抵消分录将已经抵消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调整回来,既调整合并利润分配表 中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也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盈余公积的数额。如果合并 的是全资子公司,调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如果合并的是非全资子公司,调 整数为当期全额计提数按股权比例享有的数额。 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例: 分录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20,000,000 资本公积——年初 16,000,000 ——本年 750,000 盈余公积——年初 0 ——本年 1,000,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840,000 商誉 1,2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072,000 少数股东权益 7,718,000 分录二:将抵消子公司的盈余公积补提回来: 借:提取的盈余公积 1,000,000 *母公司控股比例 贷:盈余公积 1,000,000 *母公司控股比例

第三章 内部交易抵销

第三章合并报表:内部交易抵消 一、单选题 1.甲公司拥有乙和丙两家子公司。2010年6月15日,乙公司将其产品以市场价格销售给丙公司,售价为1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76万元。丙公司购入后作为固定资产使用,按4年的期限、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项资产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调减“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15 B.6 C.9 D.24 2.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3%。上年年末该公司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本年年末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该公司本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抵销未分配利润--年初的金额为( )万元。 A. 180 B.60 C.50 D.120 3. 子公司上期从母公司购入的100万元存货全部在本期实现销售,取得140万元的销售收入,该项存货母公司的销售成本80万元,在母公司编制本期合并报表时(假定不考虑内部销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所作的抵销分录为()。 A.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0 B.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贷: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20 C.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D.借:营业收入 140 贷:营业成本 20 贷:营业成本 100 存货 40 4.母公司期初期末对子公司应收款项余额分别是250万元和200万元,母公司始终按应收款项余额5‰提取坏账准备,则母公司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的影响是()。 A.管理费用-10000元 B.未分配利润――年初-12500,资产减值损失-2500元 C.未分配利润――年初+10000,资产减值损失-2500元 D.未分配利润――年初+12500,资产减值损失+2500元 5.2008年9月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商品100件,每件成本1.20万元,每件销售价格为1.50万元,子公司本年全部没有实现销售,期末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每件为1.05万元,2008年末在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针对该存货跌价准备项目所作的抵销处理是()。 A.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B.借:资产减值损失 15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5 C.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5贷:资产减值损失 45 D.借:未分配利润--年初3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 6.2008年3月,母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不含增值税额),将其生产的设备销售给其全资子公司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该设备的生产成本为800万元。子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对该设备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编制2008年合并报表时,因该设备相关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而影响合并净利润的金额为()万元。 A.180 B.185 C.200 D.215 7. 将期初内部交易管理用固定资产多提折旧额抵销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是( )。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管理费用”项目

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

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 2013年02月28日22:19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4期上作者:王之炜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提要: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是会计实务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内容。本文从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当期、持有期间以及摊销完毕期间对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指导会计人员的实务工作。 关键词:无形资产,内部交易,会计处理 无形资产内部交易是指集团内部发生交易的一方涉及无形资产的交易,如企业集团内部某一成员企业将其自身拥有的专利权、专有技术等转让出售给其他成员企业作为无形资产继续使用。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内部无形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可以分为内部无形资产交易当期、持有期间以及摊销完毕期间的会计处理。 一、内部无形资产交易当期的合并会计处理 企业集团内部某一成员企业将其持有的无形资产转让出售给其他成员企业时,出售无形资产的企业实现收入并结转其成本,由此实现转让无形资产的收益;而对于购买无形资产的成员企业来说,需要将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作为其入账价值。转让的成员企业由于无形资产转让所实现的收益,则成为购买该无形资产的成员企业无形资产中所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抵消该无形资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营业外收入”,贷记“无形资产”。同时,无形资产取得后,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摊销。随着内部交易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其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成为了本期摊销额的一部分。在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也需要抵消本期摊销额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累计摊销”,贷记“管理费用”。 二、内部交易无形资产持有期间的合并会计处理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形成的无形资产仍然以摊销后的价值在购买企业的个别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列示。首先,需要将期初未分配利润中包含的该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消,以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会计分录为:借记“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记“无形资产”;其次,购买企业在以前会计期间使用该无形资产并进行摊销,其累计摊销金额中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随着上期本期摊销额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消,将会增加本期合并期初未分配利润,因此需要抵消上期期末该内部交易无形资产累计摊销金额中包含的已摊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数额,会计分录为:借记“累计摊销”,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最后,该内部交易形成的无形资产在本期使用并进行摊销,其摊销额中同样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金额,因此也需要抵消本期因该内部交易无形资产价值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而多计算的摊销额,会计处理为:借记“累计摊销”,贷记“管理费用”。 三、内部交易无形资产摊销完毕期间的合并会计处理 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到期时,对于购买企业来说,其账面价值已摊销完毕,包含于其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金额也摊销完毕,故无形资产的价值为零。对转让企业来说,因该内部交易无形资产实现的收益,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76讲_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2)

第三节—第六节(因这几节关联度大,一并讲解) 2. ★★★考点 合并财务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 四、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分录 较复杂,了解即可 (三)内部交易存货相关所得税会计的合并抵销处理( ) 1.确认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即列报金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所得税税率 = 账面价值 【解释】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 为站在合并财务报表角度期末结存存货的价值,即集团销售方(不是购货方) 内部 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结果。 计税基础购货方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货 为集团内部 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 2.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 =-本期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 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 购货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手写板】 【理解方法】确认本期的递延所得税时,只需看前面抵销分录(未实现内部利润及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两笔分录)中 项目(不需考虑其明细项目的差异)账面价值增减变动了多少,因“存货” 抵销分录不影响存货的计税基础,所以“存货”项目账面价值减少多少,就产生了多少可抵扣暂时 应确认 性差异,以该差异乘以税率(假定母子公司税率一致),即为 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即合并报表与个别报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差)。 1 ( )调整期初数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注意】合并财务报表中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即为上期期末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调整金额。 ( )调整期末期初差额 2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或作相反分录) 201911A Q80%Q 【例题?计算题】 年 月 日, 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 公司 的股份,能够对 公司实2019A500Q3A 施控制。 年 公司将 件商品销售给 公司,售价为每件 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 22019Q200 3.5公司该批商品单位成本为 万元。 年 公司对外销售商品 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万2019Q30020191231 元; 年年末 公司结存该批商品 件。 年 月 日,该批商品的单件可变现净值为 2.2Q240 万元; 公司对该批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 Q25% 假定 公司和 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 2019 要求:编制 年合并财务报表中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 1.2019 【答案】 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内部存货交易中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5003] 1 500 借:营业收入 ×  贷:营业成本 1 500 [3003-2] 300 借:营业成本 ×( )  贷:存货 300 Q240 ②抵销 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 万小于未实现内 300 部销售利润 万,所以全部冲减。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0 ③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 1=2300=600=3300=900思路 :在合并报表中资产的账面价值 × (万元),其计税基础 × (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万元( × ), 公 3007530025%Q =24025%=6015 司个别报表中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 (万元),所以应补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万元。 75-601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  贷:所得税费用 15 思路 :前面抵销分录共减少存货 ,产生可抵扣差异 万,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2=300-240=6060 15 产 万。 Q200 2.920201231Q 2020年 公司对外销售该批商品 件,每件销售价格为 万元。 年 月 日, A100 1.8Q 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 公司购进的商品 件,其单件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公司个A120 别财务报表中 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 万元。 2020 要求:编制 年合并财务报表中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年抵销分录: 2. 2020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第五章 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抵消资料

第五章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抵消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抵销的原因及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企业集团内部不同交易的抵销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抵销的意义和依据 一、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类型 企业集团为了整合资源、增强竞争优势、节约交易成本等,各成员企业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很多时候成员企业间形成了供产销的关系链。因此,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是非常频繁地发生的。这里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相互之间所发生的交易。 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属于关联交易的范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的分类,关联方交易分为: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关键管理人员的报酬等。而在这些交易中发生在企业集团内部且会对集团内个别报表数据有影响的集团内部交易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内部购买或销售商品(主要为存货)业务、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业务、提供或接受劳务业务、提供资金(包括集团内的借贷业务,集团内的债券售购业务)业务、租赁(主要为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因此,参考关联交易的分类,我们将企业集团内部交易分为:购买或销售存货交易、购买或销售其他长期资产交易、提供劳务交易、内部借贷交易、内部租赁等。 按集团内部交易对个别报表影响的不同,我们还可将集团内部交易分为:只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交易;只影响利润表的交易;既影响资产负债表又影响利润表的交易。只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内部交易主要是集团内部的无息借贷业务,在编制抵销分录时只需抵销内部债权债务。只影响利润表的内部交易主要是指集团内部按成本价进行的资产现销业务,编制抵销分录时,只需抵销销货方确认内部销售

第90讲_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第三节合并资产负债表【考点6】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 从应试角度来讲,上述抵销分录按照“三步法”编制(背诵):

1.将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贷:营业成本 2.将本期内部商品销售收入抵销 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3.将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考试时,建议采用的书写格式: 【教材例15-4】假定P公司是S公司的母公司,假设2×19年S公司向P公司销售产品15000000元,S公司2×19年销售毛利率与2×18年相同(为20%),销售成本为12000000元。P公司2×19年将此商品实现对外销售收入为18000000元,销售成本为12600000元;期末存货为12400000元(期初存货10000000元+本期购进存货15000000元-本期销售成本12600000元),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为2480000元(12400000×20%)。 P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进行如下抵销处理: ①调整期初(2×19年)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00000 贷:营业成本(10000000×20%)2000000 ②抵销本期(2×19年)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 借:营业收入15000000 贷:营业成本15000000 ③抵销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借:营业成本2480000 贷:存货2480000

通过合并工作底稿验证(考生时不用): 合并工作底稿(当年)母公司子公司抵销合并金额 营业收入100-1000 营业成本80-800 资产减值损失10-100 存货90-1080合并工作底稿(第二年)母公司子公司抵销合并金额 营业收入9595 营业成本54-648 资产减值损失 未分配利润——年初20-10-100 存货090×40%=36-432 【提示】先按“三步法”编制抵销分录,然后对存货跌价准备补充抵销,该内容要求掌握,2016年综合题曾经进行了考查。 【拓展】假如第二年年末该批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为35万元: 第二年年末子公司个别报表合并报表应抵销金额 成本100×40%=4080×40%=328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实用技巧之内部交易的抵消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原理通俗解读系列(一)之内部交易抵消[一篇足以让你了解内部交易抵消的本质] 合并报表的抵消分录至少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长投和权益的抵消,内部往来的抵消,内部交易的抵消,后续会出合并抵消原理的系列专题,分别从长投权益抵消、内部往来抵消、内部交易抵消进行解读,今天我们先讨论内部交易的抵消原理。文章搜索:爱问财税 首先明确一点,内部交易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其原理一样,只不过逆流交易多出一笔少数股东的会计处理。下面我们先从顺流交易讲起。 举个栗子:假设A公司与B公司是母子关系,A公司系B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系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公司本期单体利润表的营业收入100万元,系向B公司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该批产品的销售成本为80万元,A公司销售毛利率20%。B公司购进该批商品财务入账100万元,同事在本期将该批购进商品的60%实现销售,其销售收入为78万元,结转销售成本为60万元,B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0%,列示于B公司的单体利润表中;剩余的该批商品40%则形成B公司的期末存货40万元,列示于B公司的单体资产负债表中。 一、审计理论中合并抵消分录如何处理?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其抵消处理如下: 借:营业收入100 贷:营业成本92 存货 8 为方便理解合并抵消原理,我们需要把母子公司双方的分录写出来:

1、母公司的销售处理 ①借:银行存款100 贷:营业收入100 ②借:营业成本80 贷:库存商品80 2、子公司的采购处理 ③借:库存商品100 贷:银行存款100 3、子公司在销售的时候 ④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收入 ⑤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1、针对第①笔母公司销售收入的确认,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不能确认收入,所以应该抵消营业收入100万元,即借记营业收入100万元(母公司); 2、针对第②笔母公司销售成本的结转,站在合并层面,母公司应该结转成本为80*60%=48万元,而母公司结转了80万元(第②笔),子公司结转了60(第⑤笔),所以在合并报表中应该冲减营业成本=80+60-48=92万元,即借记营业成本92万元(母公司);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大全

合并报表分录 一、影响合并报表的合并抵消分录 (一)内部交易商品 1.本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 贷:营业成本(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 2.本期内部交易,本期未实现对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内销方销售收入金额) 贷:营业成本(内销方实际成本) 存货(内销方销售毛利)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销售毛利*25%) 贷:所得税费用(上述销售毛利*25%) 3.前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交易毛利) 借:所得税费用(上述交易毛利*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上述交易毛利*25%)…….转回上期确认 4.前期内部交易,本期仍未实现对外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毛利) (二)内部交易存货计提坏账准备的抵消(举例) 例1: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7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 贷:营业成本 6 000 存货 4 000 购货方提了3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不认可 借:存货——跌价准备3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例2:交易价10 000元,成本6 000元,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5 000元,(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借:营业收入10 000 贷:营业成本 6 000 存货 4 000 购货方提了5 000元减值准备,集团成本为4000元,未减值 借:存货——跌价准备5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隔年的将“资产减值损失”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 (三)内部固定资产交易一方是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仍然做固定资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