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生态科技岛概念规划

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第五册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资料 (第五册) 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 工 程名称:建设单位: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通新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总站

目录 5.1 专项施工方案 5.1.1 专项施工方案编审要求 5.1.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 5.1.3 专项施工方案编审 5.1.3-1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5.1.3-2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总包) 5.1.3-3 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分包) 5.1.3-4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签到表5.1.3-5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报告5.1.3-6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批表5.1.3-7 专项施工方案 5.2 安全技术交底 5.2.1 安全技术交底编写要求 5.2.2 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表 5.2.3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汇总表 5.2.4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表 5.2.5 班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汇总表 5.2.6 班组安全技术交底表 5.2.7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5.1专项施工方案 5.1.1 专项施工方案编审要求 一、一般规定 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2.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其中,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深基坑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专业工程实行分包的,其专项方案可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 3.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方案。 4.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 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经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 5.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对已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查。 专家组成员应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 专家组应当对论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意见,形成论证报告,并在论证报告上签字。论证审查报告作为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附件。 6.施工单位应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方案,报专家组组长认可后,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调整专项方案。 7.如因设计、结构、外部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改的,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应当重新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8.对于按规定需要验收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9.各施工专项方案由项目部收集成册,作为资料附件。 二、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2.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4.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6.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三、专家论证要求 1.参加专家论证会的成员包括专家组成员,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 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人及相关人员。 2.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公示 为推动苏州高新区转型发展,实现“真山真水新天堂”的发展目标,践行科技城“科字当头、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建设理念,特开展《苏州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动态更新》的编制。规划在法定要求基础上,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自主创新发展、民生设施优化、支撑系统完善、城市设计提升以及智慧生态建设等重要事项,全面引导新形势背景下苏州科技城规划建设。 本次规划于2016年4月份启动,现对该规划成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21日——10月20日。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E-mail:ghj.sfw@https://www.360docs.net/doc/b37523338.html, 一、规划范围 北至金墅港、东至绕城高速公路、西至230省道、南至高新区行政边界。总规划用地面积26.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高新区生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示范区,坚持“科技、山水、人文和创新”特色,建设成为集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智慧城区。 三、建设规模 规划范围内居住人口容量约12万人。规划建设用地2221.33公顷,规划城市建设用地2198.59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为474.52公顷。 四、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三核两轴、四区多片”的空间结构。 “一心”:即科技城中心,以太湖大道、科普路、锦峰路、科研路围合的中心区域为主体,包括行政、商业、商务等功能,是科技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城最为重要的形象展示窗口。 “一带”:即浒光运河风光带,是科技城内部纵向重要的绿色滨水游憩景观带,通过沿运河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滨水景观的建设,将科技城由南至北的各个功能组团有机衔接,融合两岸片区,塑造“一河两岸”的优美景观。 “三核”:以诺贝尔湖为中心的水核与以五龙山为中心的绿核,是苏州高新区“真山、真水”城市特质的具体表现,是科技城重要的生态公园。围绕诺贝尔湖和五龙山设置文化商业和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为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创造优质空间环境。位于五龙山及锦峰山之间的智慧核,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空间优势,打造以创智、创新为主体的智慧引擎,提升科技城未来创新动力。 “两轴”:包括沿太湖大道的城市发展轴和纵向的中心景观轴。

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XX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 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业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都市休闲游的兴起,促使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持续增长。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开发运作模式。通过逐渐带动引导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地方自然资源优势,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汕尾也不例外,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更加丰富,追求多元化、立体性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工作压力,调节生活平衡的愿望与日俱增。但是,全市境内目前尚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和健身于一体可供人们工作之余休闲娱乐的生态园,建设一个生态园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红海湾xx村自然条件优越,村风淳朴,村内无任何有污染的企业,公路直达本村,距深汕高速入口20公里,离汕尾市区也只有25分钟的里程,距红海湾风景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经营目标:形成汕尾社会各界人士休闲养身会所,品味正宗汕尾海滨野生鱼类,虾类,果蔬园等健康食品,尽情享受农夫乡村田野农家生活,把红海湾xx村生态园打造成最具汕尾海滨特色的绿色生态园和农家休闲中心,提高红海湾、xx村社会知名度带动xx村经济发展。塑造“汕尾海滨,鱼米之乡”标志性绿色生态园。红海湾xx村生态园以村自然风光为主体,共计总面积xx亩,分三个方面形成。 一方面挖土坑面积为xx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不仅可以提供外需也可以让宾客自己垂钓挑选入菜。 另一方面面积xx亩,是生态园的中心,园区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布置在这一边,初步规划将在沿岸建成绿色长堤、垂钓亭台、休闲小筑、渔人码头,最浓墨重彩的要数点缀在水面如同绿色珍珠般的一个小岛,岛上将根据需要建设休闲烧烤区、垂钓台等一系列具有汕尾特色的建筑,营造汕尾海滨的生活方式。让在都市中疲惫的人们惬意地享受汕尾海滨的放松、舒适和毫无压力的生活。在岛上可以玩玩水、钓钓鱼、看看书或约三五知己打打麻将、打打牌,享受远离喧闹城市的快乐生活。还可以品尝汕尾特色的绝无任何污染的地方特色水产、新鲜的蔬果等,辅以农家土灶的烹饪方式,享受一下原汁原味的汕尾农家风味。 再者以xx亩为种植区,周围都是当地农民种植的草坪,与水面结合,四季常绿,草坪是我们生态园的一大特色,让宾客在休闲时体验农村的田园风光。分别开避名贵树种种植区,果树种植区,精品水果种植区,大棚生产区,家禽散养区五个区,让宾客在休闲之余各需所取,既给宾客提供了无污染、无公害的美味食物,又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之外体验轻松愉快的农家乐。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各地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大量探索,做出了一些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那么,如何搞好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开发? 我想结合自己10多年来对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和策划设计实践,谈谈如下体会: 一、什么是特色小镇? 我认为:特色小镇,就是有特色的小地方。“有特色”主要是指产业有特色,不管是制造还是服务,也不管是文化还是旅游,其实都是产业,都必须有特色;“小地方”主要是指有一定数量的人口,集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空间上。这个空间不一定就对应某个行政区划,但在这个空间里活动的主体,一定有极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人文的联系。由业而聚人,由人而兴文,由文而引游,最后自然地、历史地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有机体,生态、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的生态圈。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二、开发建设特色小镇的独特意义 特色小镇的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将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概念规划项目说明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概念规划》项目说明 一、项目规划背景 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推动。 2008年4月25日,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这一计划为海南的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1月6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在国新办召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闻发布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海南省政府对旅游产业政策的重要支持。 2000年—2010年海南省增强旅游业产业开放力度,确立海南旅游的创新机制,争取成为全国旅游业的“试验田”;对海南旅游的地位、作用、资源再认识,全方位塑造海南旅游整体形象;从产业、企业、产品、管理、人才五方面进行重大结构调整,努力促进海南旅游产业升级;制定《海南旅游产业政策》,建立海南旅游发展的保障体系。 3、定安县把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 面对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优势的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资源条件,结合各城镇特点打造精品的旅游度假设施成为当前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2009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是支撑当前经济多元发展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首先要高水准开发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全力推进旅游景区宾馆及旅游房地产项目的成片开发,推动全县旅游基础设施上规模、上档次;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休闲、养生、运动产业,高标准建设适应中外游客需要的中医保健、冷泉疗养设施;最后要结合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基础设施改造。

4、与周边南丽湖风景区、十里风情长廊景区联动发展的需要。 位于项目以西区域是规划正在打造的十里风情长廊,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接着的是南丽湖风景区,南丽湖是海南省琼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景区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四周胶林环抱,绿树翠竹临岸,山青水秀,明净瑰丽,旅游配套设施齐全,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项目如何依托周边旅游资源优势,与周边景区形成联动发展,是我们本次规划的重点。 二、现状用地分析 1、地理位置 龙湖旅游风情小镇位于定安县龙湖镇境内,项目北距海口市50公里、定安县城15公里,南离琼海市32公里,西去海南风景名胜区文笔峰、南丽湖9公里。 2、规划范围和面积 范围是东起石井园村,南靠陈村、佳永村,西临东线高速,北至龙湖镇镇区,面积为13.35平方公里。 3、自然条件 3.1气候条件 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夏长冬暖,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温度24℃以上。年降雨量1970---1980毫米,光照充足。 3.2地形地貌 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地处海拔50至100米的半丘陵地带,土壤东南部为红壤土,西北部为沙壤土。 3.3水资源 场地内主要有三旬水库和几个小型水库,灌溉水渠较多。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一~七章

第一章苏州中新科技城生态规划纲要 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 中新生态科技城是苏州市和新加坡联合开发的券州工业园区中的一个区块。其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l丁2005年底完成了《苏州工业同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该项规划在传统规划方法的框架内进行了建设用地、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市政工程规划等专项规划,解决了地块南区的研发工厂区和北区研发居住区等基本的功能分区问题。 该项规划建立了中新科技城用地基本合理的框架,满足了土地迅速开发的要求,但局限于当时的视野与环境,是按传统规划方法以土地开发为目的规划,简单地采用从预测人口规模到功能分区到土地开发的以需定供的线性思维模式,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有限性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各种规划措施,降低对资源与能源的耗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场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问题。 近年来,在规划建设中要考虑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成共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四节一环保”等已成为政府的口号和要求。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审时度势提出建设生态科技城,从生态优先.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因此在2005年《苏州工业园区中新科技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2008年月,委托清华大学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规划设计、研究机构组织编制苏州中新牛态科技城生态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科技新城。 当生态规划编制启动时,中新科技城场地已经按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三通一平”的场地准备工程,主要路网已经成形.部分市政管线已经敷设,地块划分基本完成,部分土地已在拍卖.主要水系已经成形,大部分驳岸工程已经完成。所以此次生态规划并非在场地原生态状况下的“初始”规划.而是在场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条件下的“改进”规划,并要配合开发建设的进程(如地块拍卖、招商引资)等。苏州中新生春科技城生态规划文本 第二节生态规划目标和内容 第一条生态规划目标 生态优先,从资源、能源与环境一体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生态科技城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推进园区的生态环境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建设一个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示范性科技新城。 第二条生态规划内容 包括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绿色交通规划,能源规划,水环境规划,景观生态规划,环卫规划等六个方面(见图I-1)。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指南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组织机制 第三章:编制内容 第四章:成果要求 第五章:审议程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概念定义: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集聚高端要素,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 第二条编制依据: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规范《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导则。 第三条建设发展规划要求:

(一)产业特色鲜明。根据城市发展定位,聚焦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选择一个所在镇(区)最具基础优势、最具成长空间的细分产业作为特色小镇主攻方向,促进产业做精、做特、做强,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独特产业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发展规划》须统筹协调周边镇(区)发展,鼓励跨镇(区)协同发展及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小镇。 (二)规划布局合理。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多规合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环境禀赋和存量资源,升级改造区块内锌铁棚区、传统工业园区,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空间。规划面积要适当控制,要设立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推动核心建设区紧凑布局、高效利用。其中,规划须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社区服务完善的区域,促进产业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核心建设区或起步区须选择与“三规”相符合、规划建设条件优越、产权清晰的区域,便于发展建设。规划须坚持“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理念,落实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绵城市、公交示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规划建设要求,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以及公共产品供给。 (三)功能融合完备。规划须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对优质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突出产业、景观、文化、生态等特色。规划须加强非遗等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保护传承,活化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和名村,保护山水人文,增强绿色休憩空间。 (四)创新创业活跃。规划须立足高新、高端、高质、高效,推动技术、产业、业态、模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全方位创新,培育壮大新动能。规划须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汇聚创新人才、风投资本、众创空间、孵化器等高端要素,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生态旅游休闲生态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生态园、项目规划、休闲旅游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

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但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某某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日建设单位:某某省某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心洲打造生态科技岛 金陵明珠变身生态智慧新城

江心洲打造生态科技岛金陵明珠变身生态智慧新城 https://www.360docs.net/doc/b37523338.html,新浪房产2010/11/7 22:04:47 江心洲位于南京城西南长江之中,隶属于南京市建邺区,距市中心6.5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1.45万人。全洲基本呈南北走向的长条形,状若青梅,故又称梅子洲。现在,农业文明的江心洲又有了个新名字——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新浪房产(微博)讯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笔下的白鹭洲描绘的正是南京江心洲。 一波江水隔开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江的这边是水泥白墙森林,江的那边是田园绿色风光。每到葡萄成熟的季节,到江心洲上透透气,饱览乡村景色,体验乡村野趣,品尝农家野味,感受新鲜质朴的乡土人情……种菜、采葡萄、吃农家饭,城市人如归巢倦鸟般迷恋江心洲;耕耘、喜丰收、守护家园,江心洲居民则安然享受着闹中取静的都市田园生活。 江心洲位于南京城西南长江之中,隶属于南京市建邺区,距市中心6.5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近1.45万人。全洲基本呈南北走向的长条形,状若青梅,故又称梅子洲。现在,农业文明的江心洲又有了个新名字——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规划:从休闲旅游过渡到“生态科技岛” 据了解,2010年-2012年这3年里,南京将投入1200亿元全力打造10大功能板块,以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人居环境。其中,江心洲板块将从休闲旅游度假转向“生态科技岛”的发展方向。据悉,这是南京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整体对外合作项目,由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团、盛邦新业集团、胜科工业园、建邺区国资公司和河西国资集团联合投资,总投资将超1000亿元,2020年建成后将新增就业人口近10万人。 10月20日上午,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安置房等首批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江心洲盛大举行。同时,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概念性规划和产业规划也首次亮相。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项目定位为建设一个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产业园区;高新项目、国际资本与高端人才有效对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交融的国际化示范社区。这一高端化、国际化定位及项目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中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新苏双方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社会各界人士的期待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现在正有序地步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预计将通过宁新投资方先期投入并接受后续项目、入驻企业等投资共计1000多亿人民币,倾力打造一个以“智慧”为引领,体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准的生态科技岛。 早在2007年,南京市规划局公布的《南京市江心洲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策划报告》中,江心洲曾被定位为南京市最大的特色公园。突出“田园风光、滨江生态、人文旅游”特色。但在2008年下半年,上述规划发生了较大改变。江心洲的定位从侧重休闲旅游,变更为“生态科技岛”。 首批将陆续启动安置房项目、规划展示中心项目、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岛上的首批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宣告启动,其中,安置房项目将于2013年内建成。届时,世代生活在岛上的原村民将全部实现原岛安置。

遂川生态园规划概念设计

遂川生态园旅游规划概念设计 摘要:以遂川生态园的旅游规划为例,讲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开发的原则和旅游市场的趋势,提出对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 关键词:生态;旅游;分析;评价 一、项目概况 遂川生态园原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镇盆珠街道西垄农场,占地约250亩。 遂川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典型的山区县。县内峰峦叠嶂,河流纵横,溪涧密布,山清水秀,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其自然资源丰富,林地面积众多,森林覆盖率达75.8%,还盛产木竹、茶叶、粮食、多种名贵中药材等,为本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先提条件,开发前景广阔。 二、现状资源开发价值评价 项目选址所在的垄西农场,四周群山起伏,自然植被生长良好,植物生机勃勃,至今还有着百年含笑、桂花等名贵树种。门前有宛然流动的遂川江,后有青葱苍翠的山体环抱,山后有天然山泉水潺潺流入,整体上呈现出中国传文化中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场地内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主要以山、水、林、草等自然资源为特色,景色清新、优美、宜人,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目前,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较少,其未来的开发潜力不容忽视。 该处的气候比较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加上山环水抱的自然环境,能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夏天气温比县城平均气温低4°C左右,十分适宜作为夏季的避暑的场所。 此外,政府对遂川的基础建设日趋完善,全县公路四通八达,815县道就从垄西农场门前经过,距离县城也只有10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区内水、电、通讯、邮政、金融、等各项基础设施健全,这对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较好的配套条件. 三、旅游市场分析 1、总体走势 1.1大众旅游时代来临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正发生改变。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的普遍需求。而另一方面,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酒店网上预定等电子商务的发展等使旅游的需求转变为旅游行为,团体和自助旅游日趋繁荣。 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持续增长,黄金周旅游持续火爆。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过21

建设生态文明 创造美好生活——在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建设生态文明创造美好生活 ——在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0月24日) 梁保华 这次生态省建设土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全省生态建设取得的进展,分析生态环境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建设生态文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既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又关系到人民生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会议讲话时,就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真正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转变观念、工作落实、制度保障上下功夫,在建设生态文明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就建设绿色江苏、加强化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管理创新力度,全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生态环保投入大幅增加。各级财政生态环保支出比重上升,去年达到24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达到64.6亿元,引导和

带动了全社会投资。“十一五”期间,全省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累计约4500亿元,相当于“十五”时期的近3倍,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去年销售收入达到22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严格管理三管齐下,坚决打好节能减排硬仗。“十一五”前四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7.3%;“十一五”确定的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近三年共关闭小化工生产企业4685家。三是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重要进展。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之态、铁腕治污”,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转为轻度,蓝藻发生面积和频率明显下降。长江、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进展顺利。水源地保护得到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提高到99.1%。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所有市县都建成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率从75.45%提高到83.8%,农村“六清六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0%以上,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四是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绿色江苏”建设,七年来全省新增造林855.5万亩,去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9.2%,每年提高一个多百分点,以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铁为重点的沿路防护林建设、徐州山地植树造林、城市绿化成为生态建设的亮点。深入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生态市6个,占全国的1/2;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占全国的1/4。

居住区“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模式探讨

居住区“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模式探讨 章燕 陈宗军 夏胜国 【摘要】实行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交通与慢行交通之间的矛盾冲突,营造更具品质的生活环境。本文从城市空间利用角度介绍了人车分流的两种形式及适用区域,重点以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为例,详细介绍了传统居住区以及融合型路网居住区不同的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模式和策略,为创造人性化的居住区以及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交通管理措施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人车分流;居住区;交通组织模式 1、前言 随着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私人小汽车逐渐普及,人们的出行越发便利,车行交通成为城市主角,人车之间的冲突矛盾也日益严峻。受机动车交通的挤压和侵占,城市步行生活单调、封闭甚至消失,交通事故和交通污染等问题也屡见不鲜。城市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行为活动却被迫封闭在小区内部,街道空间缺乏活力和安全保证。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居住区交通设计模式不再能够满足需求,道路、汽车、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梳理组织,道路既要满足汽车和行人的通行需求,同时也不能破坏社区内居民的安全、交往需求和景观环境。在此背景下,最早在美国雷德朋居住区提出并应用的“人车分流”理念被逐渐引入,且已经成为国内住宅小区成熟度、品质度的衡量标准之一,如何把“人车分流”理念扩大到城市范围,在保证交通效率的前提下,让城市居民享受到安全宁静、和谐愉悦的生活感受,是今后交通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2、人车分流的形式 “人车分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目标,一是小汽车与行人的分离,保证慢行活动频繁的区域不被大量机动交通干扰;二是小汽车能够在适合行驶的环境中运行,避免行人的突然行为对行驶产生影响,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从人车分流手段落实到城市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分流形式包括两种,即立体分流、平面分流。 立体分流形式。通过在立体空间上建立多层次网络系统来实现人车分流,一般适用于人车冲突较大的区域以及地势存在高差的区域,如商业中心区的立体连廊、地下通道、地下车库联通,以及城市屋顶街道、步行平台等。

发展战略-绿谷科技城概念性发展规划(汇报版)

打造黔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区绿谷科技城概念性发展规划 红枫湖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 北京中设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3-10

绿谷—规划范围 结合提供的《红枫 湖国际生态文明体 验区》规划红线图,确定本次规划范围:西至行政区划界线;北邻麦翁河; 东接环湖路; 南至贵黄高速公路。规划面积:32.64 平方公里。

目录外部战略环境 发展特色及基础条件 案例借鉴 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产业体系构建 空间布局 城市建设发展 保障措施

1 part

宏观层面:全球由工业经济时代朝新经济时代转变 对比项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驱动要素?要素驱动发展模式 ?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的配置 和利用所带来的“要素租金”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知识创新,通过专业化人才培养与投入,实 现“创新租金” 产业特征?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主导; ?传统工业为主导,如电力、机械、石油、钢 铁、通信等; ?第三产业以面向日常生活的消费性服务业为 主。 ?产业结构“软化”、三产占据主导; ?高技术产业产业成为重点方向, 政府环境营造?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的政策条件和土地优惠 条件设置?营造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发展环境,完善城市配套环境

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市场需求驱动力 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交通联系 的日益紧密将加速旅游休闲业发 展;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拉动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 等产业的发展 人类对通信、娱乐等的需求提升: 对承载所需的通信电子设备及移 动互联网、数字内容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国务院新近出台40号文,支持健康服务业的 发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市场导向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城市设计)工作内容与资料清单 一、对特色小镇规划的思考 1、特色小镇规划的新趋势 (1)4.0版特色小镇的趋势:小镇空间形态+新经济体产业 (2)小镇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的主要手段 2、“特色”的两个维度: (1)一是特色的“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种新奇的特色; (2)二是特色的“深度”,即唯一性,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形态特色,是否具有本地区“唯一性”,还是具有全省、全国或全球“唯一性”?如果具有“全球唯一性”的特色,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3、判断特色小镇好坏的十个标准 (1)自组织: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 (2)共生性:弥补主城缺陷,发挥“三修”功能。 (3)多样化:特色种类多,如历史人文特色、建筑地域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 (4)强联接:网络的(能量)价值都是由节点质量、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成正比,特色小镇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 (5)产业集群:特色产业的企业相互之间高度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6)开放性:产业高度开放,能主动切入到全球生产链,并不断向上游移动。 (7)超规模效应:三生融合,强调空间的使用效率。 (8)微循环:生态优先,“三废”就地循环回用。

(9)自适应: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新的创新栖息地。 (10)协同性: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 二、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1、根据政府的政策指导要求和业主的开发战略目标,首先针对本特色小镇及周边类似项目进行竞合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相似成功案例,明确小镇的发展概念与策略、总体定位、产业导向、项目策划、功能配置等。 2、在对接上位规划和现状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在规划范围内合理选择开发建设用地,确定开发建设规模总量。同时以项目策划研究成果为依据,在空间上将策划内容一一落位,并重点针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研究,同时合理确定项目内的地块控制指标与分期建设步骤,做到总体协调、分期实施、统一发展。 3、项目的设计深度和图纸内容参照国家《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概念规划的编制标准,同时注重形象展示效果,其成果可向政府全面展示项目的未来总貌,并利于项目推广、招商引资或吸引合作伙伴。 三、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的设计图纸: 1、现状分析 (1)区位分析(含宏观区位、中观区位、微观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分析(含地形地貌、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绿地景观、开发动态等)(4)现状分析结论及项目初步选址意向

江苏2017年重大项目(210项)

第一部分实施项目(210项) 一、重大创新载体(20项) (一)研发平台 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 2、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综合体 3、中科院苏州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 4、中科院苏州电子所技术研究中心 5、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真空互联实验站

6、中科院工热所连云港能源动力研发设施 7、华为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 8、启东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 9、盐城金风科技风电实验中心 10、泰州中国医药城华创医药产业研发服务中心(二)科创园区 11、南京中新生态科技岛科创园 12、常州科教城“科创走廊”

13、南京芯艾科集成电路移动智能产业园 14、苏州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化基地 15、宿迁激光设备科技创业园 16、苏州汾湖新型半导体材料科技园 17、太仓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 18、扬州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 19、句容清华启迪科创园 20、句容南京大学创新创业示范园

二、重大产业项目(110项)(一)战略性新兴产业(50项)Ⅰ、新一代信息技术 1、南京台积电12吋晶圆 2、南京紫光存储器芯片一期 3、德科码集成电路芯片 4、南通通富微电智能芯片封装测试 5、无锡长电科技集成电路封装

6、江阴中芯长电3D集成芯片 7、淮安时代12吋相变存储器芯片 8、无锡SK海力士12吋集成电路生产线六期技术升级 9、徐州鑫华晶硅半导体 10、常州恒益大通芯片超微电路载带 11、常州瑞声声讯微型精密元器件 12、常州信维通信射频模组及零部件 13、昆山国显光电第5.5代有源矩阵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14、如皋中铟纳米电子陶瓷半导体 15、徐州汉睿高效能芯片及服务器 Ⅱ、高端装备 16、常州今创轨道交通装备 17、扬州中航工业航空与轨道交通液压装备 18、海门振康工业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部件 19、徐州中信开诚抢险救灾特种机器人 20、海安巨人智能机器人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Singapore-Nanjing ECO High Tech island)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为长江中的一个洲岛,全洲呈南北走向,西隔长江主航道与江北相望,东隔夹江与主城相邻,,距市中心6.5公里,面积15.21平方公里,因四面环水,又自成体系,是长江沿线各大城市中唯一位于主城范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江中洲岛,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该项目由新加坡仁恒置地集团、胜科集团,与南京市及建邺区按照50%:50%股比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是继苏州工业园之后,江苏与新加坡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南京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整体合作项目。项目突出以生态、低碳、智慧产业为主导,定位于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产业园区;顶级人才、高新项目和国际资本有效对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交融的国际化示范社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其中科技产业载体占45%、生态住宅占45%、公共配套载体占10%。预计总投入规模在千亿元以上,力争打造为世界级的“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 2012年,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省级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管委会挂牌成立。新纬壹国际生态科技园展示中心开工建设,江苏地理信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正式签约。 到2014年,力争完成项目一、二期开发建设和待开发及保留区域的整体环境提升,生态科技岛建成并投入使用产业载体20万平方米以上,集聚科技企业150家以上,实现税收3亿元左右。到2018年左右项目基本建成,年均税收贡献可达30亿元以上,带动约10万人就业,成为南京及建邺发展的又一个亮点和增长极。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由中方投资主体南京江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新方投资主体新加 坡智慧生态岛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设,被誉为“智慧之舟”的航母型生态科技项目正式启航。 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预计总建筑面积为600万平方米,总投入约9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建设期间年均税收贡献约为15亿元,建成后年均税收贡献可达20亿元以上,将带动近10万人就业。该项目将在着力保护和提升江心洲现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突出以高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生态开发建设,主体定位是:建设科技研发、创意智慧和高端总部高度聚集的国际化产业园区,顶级人才、高新项目和国际资本有效对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相互交融的国际化示范社区。其开工建设对南京城市品位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和高端生态科技产业的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促进南京“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1]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 说明书 专家评审稿 东莞生态园管委会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前言 (1) 第 1 章. 规划背景及范围 (1) 第 2 章. 现状概况 (2) 第 3 章. 园区发展策略 (4) 第 4 章. 发展定位与规划规模 (6) 第 5 章. 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7) 第 6 章. 产业发展策略 (13) 第7 章. 用地布局规划 (19) 第8 章.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23) 第9 章. 综合交通规划 (24) 第10 章. 景观系统规划 (28) 第11 章.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29) 第12 章. 环境保护规划 (34) 第13 章. 环卫工程规划 (36) 第14 章. 给水工程规划 (38) 第15 章. 雨水工程规划 (39) 第16 章. 污水工程规划 (40) 第17 章. 电力工程规划 (42) 第18 章. 通信工程规划 (46) 第19 章. 燃气工程规划 (49) 第20 章. 近期建设规划 (51) 第21 章. 开发模式 (53)

前言 东莞生态园总体规划是在“东莞市东部快速路两侧(六镇)土地统筹规划”即生态园(新区)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修改完成。 六镇协调规划中主要从东莞市域甚至更大区域层面上,初步确定生态园的定位及“生态优先、以水为源”的规划构想,同时通过对六镇生态安全、用地布局、道路交通、市政配套、等的整合,解决了生态园同周边镇区的衔接。 东莞生态园将建成以生态为主的综合园区,打造成松山湖配套园区,成为东莞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优先、治水为前、以绿为基、以水为源为原则,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实施大项目带动策略。生态园的规划目标主要以东莞高端产业发展区。 东莞生态园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深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项目。 东莞生态园不是孤立地建设东部的“第七个镇”,而是以两级管理区的模式,统筹和集约六镇镇区各种发展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利用,实现东莞镇区高标准的城市化目标。“整合空间,调整城市结构”是城市转型的关键;服务职能中心、交通设施、公共物品的建设是“整合空间,调整城市结构”的重要手段。 东莞生态园的规划建设将会以全新的社会资源观,梳理、重组东莞东部地区的城市服务链和产业链,塑造东莞“第三代新城”。 第 1 章. 规划背景及范围 1.1 规划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很强的经济实力及城市魅力;另一方面,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及土地利用方式大量地消耗了土地资源,使自身的资源优势逐渐减弱,并且严重的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推进社会经济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坚持产业升级与城市升级相统一,实施“优化、整合、提升”,由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主导型经济转变,加快“东莞加工”、“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转变。 为了更好地推进双转型的战略思想,2006年6月,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统筹整合东部快速路沿线地区,包括中北部的石排、企石、横沥、东坑、茶山、寮步六镇的城市建设,并划定围合的35平方公里用地,整合周边镇区土地,实施统一开发,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均衡发展,并作为东莞新的经济增长点。随后展开“东莞市东部快速路两侧(六镇)土地统筹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7年1月东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松山湖大道两侧地区,推进四个街道、同沙、松山湖与东部快速两侧统筹地带‘四位一体’的融合,做大中心城市规模,聚集各种要素资源,增强对全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园区品牌建设、功能提升和资源整合,争取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尽快升格为国家级科技园区,并将东部快速路两侧统筹土地作为其配套园区统一开发。” 2007年5月31日,在市土地统筹办会议室主持召开了生态园建设工作会议,市政府领导提出加快推进生态园建设设想,要求2007年底尽快实现绿化、治水、道路三大工程启动。并明确提出由中规院统筹协调东莞生态园及相关近期实施项目。 2007年8月底,东莞市委市政府批准通东莞生态园管委会成立。 1.2 项目意义 1、珠三角地区----从竞次走向竞优 全球化发展程度的加深,将导致区域生产体系与世界城市价值链的局部重组,这为珠三角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发展有两个重要的方向,一是自主创新(研发模块、品牌模块、标准模块);二是高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服务业、商业贸易服务)。而这两个发展方向需要以竞优战略为基础。 松山湖的“高地效益”与生态园“集约重组”是最有效、最实在的竞优战略,力促东莞核心城市地区发展从城市产业链走向城市价值链。 在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四位一体”的东莞中心城区将形成面积400多平方公里的东莞城市核心区,集合多元的城市功能,产生更大的城市活力,成为东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