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沟域经济介绍(简要稿)
门头沟发展规划介绍文章

门头沟发展规划介绍文章门头沟位于北京西山脉腹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头沟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门头沟区发展规划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加大生态环保力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门头沟的发展规划围绕“生态门头沟、文化门头沟、宜居门头沟、健康门头沟、美丽门头沟”五大发展目标,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划项目,包括生态旅游、特色农业、科教文化、民生福祉、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项目。
同时,门头沟区还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门头沟区的发展规划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促进全体市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随着发展规划的不断落实,门头沟区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在生态门头沟的发展规划中,区内大力推动森林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养生、绿色产业等项目,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门头沟区还注重传承和保护本地文化遗产,通过挖掘和宣传门头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宜居门头沟的规划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包括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提升供水和供暖系统、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此外,门头沟还将注重发展公共文化和娱乐设施,提供更多社区文化活动和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为了实现美丽门头沟的目标,区内加强城市环境改善工作,包括城市绿化、城市清洁、城市亮化等方面。
积极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
同时,门头沟还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工作,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门头沟调研总结(王平镇、王平旷、韭园、京西古道)

门头沟调研总结(一)王平镇2011-12-8一、王平镇简介王平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中东部,地处北京西山中山区向低山区的过渡地带,是永定河官厅山峡下段大拐弯地段的起点。
东距北京城40公里。
从地质的角度看,处于九龙山向斜和清水尖向斜的过渡带上。
王平镇地处京西门头沟山区中部,109国道和丰沙铁路穿越而过,曾是北京重要的煤矿基地,农村经济主要是以果树种植业为主。
随着北京城市经济发展,京郊地区传统产业面临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
据北京市生态保护建设要求,王平镇传统煤矿相继关停并转,矿工下岗,失业严重,区域经济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首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也需要京郊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如何充分利用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合理规划未来发展格局,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是王平镇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通过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战略构思,定位发展空间格局,是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
根据北京市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构思,门头沟山区未来发展将定位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保护区,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形成北京市坚实的生态屏障、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和水源保护地。
王平镇作为门头沟山区的重要部分,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
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全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是王平镇重塑产业发展辉煌和建设新型农村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
二、行政区划王平地区原辖7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色树坟居委会、河北居委会、南涧一居委会、南涧二居委会、西王平村一居委会、西王平村二居委会、河滩居委会、安家庄村、吕家坡村、西王平村、东王平村、南涧村、河北村、色树坟村、西石古岩村、东石古岩村、西马各庄村、东马各庄村、南港村、韭园村、桥耳涧村、西落坡村、东落坡村。
三、资源优势1、储量丰富的矿业资源。
王平镇以出产煤炭著称,地质上属于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杨家屯煤系,除已开采的不计,仅保有的地质储量就达七千万吨以上,且均为优质无烟煤。
门头沟休旅农业规划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门头沟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一)门头沟区自然地理状况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0.7平方公里。
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是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境内总面积的98.5%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5%。
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160余座。
西北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有“京都第一峰”之称,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
东部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山体较小,山势渐缓。
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列,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黄花梁一黄草梁一棋盘山复背斜;百花山一清水尖一妙峰山复向斜;铁坨山一九龙山一香峪梁复向斜。
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
流经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其中属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面积最大,为1368.03平方公里;属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流域的面积次之,为73.2平方公里;属北运河水系的流域面积最小,仅为13.82平方公里。
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100余公里,主要支流有刘家峪沟、湫河、清水河、下马岭沟、清水涧、苇甸沟、樱桃沟、门头沟等,大小支流共300余条。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建议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概述 •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分析 •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
议 • 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01
CATALOGUE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概述
山区沟域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山区沟域经济指的是在山区沟壑地带,依托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通过优化产 业布局、提升产业链价值,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
04
CATALOGUE
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
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 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阶段任务和具体措施,为沟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根据沟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合作
建立健全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 展的领导机制,明确各部门的 职责与协调关系。
加强市区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 ,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政策措 施的落地实施。
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 民众共同参与的沟域经济发展 平台,促进多方合作与共赢。
完善政策体系与监督机制
建立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各项政策的有 效执行和及时调整。
• 综上所述,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进一步推动其 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山区沟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02
CATALOGUE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经济增长持续稳定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在近年来呈现 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GDP增 速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不
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门头沟山区沟域经济十年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目录一、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5)(一)“沟域经济”理念的提出 (5)(二)沟域经济的概念 (5)(三)“沟域经济”给北京的贡献 (6)(四)各国“区域经济”的典型模式 (6)1、加拿大科罗娜山谷 (6)2、意大利嘉华山庄 (6)3、法国波尔多 (6)二、北京市沟域经济规划及现状 (6)(一)北京市“沟域经济”资源 (6)(二)北京市沟域规划模式 (7)三、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及“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调查 (7)(一)门头沟区概述 (7)(二)门头沟自然资源特点 (8)1、多山 (8)2、两寺 (8)3、一水 (8)(三)门头沟“沟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8)四、门头沟“沟域经济”态势分析(SWOT分析) (9)(一)优势分析 (9)1、区位优势 (9)2、定位优势: (9)3、势位优势: (10)(二)劣势分析 (10)1、基础设施薄弱 (10)2、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11)3、产业项目雷同 (11)4、缺乏土地流转方面的长效机制 (11)5、科技支撑不足 (12)(三)机遇分析 (12)1、矿区的停采为沟域经济规模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12)2、北京发展规划已经门头沟现在产业政策看现在是发展沟域经济 (12)(四)威胁分析 (13)五、门头沟“沟域经济”产业定位分析 (13)(一)产业定位分析 (13)1、总体定位: (13)2、项目主旨: (13)3、需求规模: (14)4、需求特征: (14)(二)产业组合分析 (15)1、产业甄选结果 (15)2、产业甄选依据 (15)3、产业组合分析 (15)六、门头沟“沟域经济”的主题 (16)(一)永定河谷葡萄酒走廊 (16)1、永定河谷题外简介 (16)2、本区域对于环境的有效支撑 (17)(二)酒店项目 (17)1、背景第一山景餐厅 (17)2、经济辅助效应预估 (18)(三)玫瑰酒庄园 (18)1、现有条件准备 (18)2、玫瑰酒庄园的建设模型 (18)3、收益预估 (19)(四)葡萄酒庄园 (19)1、战略定位 (19)2、总体品牌的包装规划 (19)(五)战略目标 (19)1、总体目标 (19)2、阶段目标 (20)(六)发展思路 (20)1、强调特色,紧扣需求 (20)2、适度超前,推进国际标准 (20)3、高端集聚,树立区域品牌 (20)4、持续运营,稳步推进运营机构建设 (20)七、门头沟“沟域经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20)(一)经济效益分析 (20)1、自身经济效益 (20)2、辐射经济效益 (21)(二)社会效益分析 (21)八、门头沟“沟域经济”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21)(一)组织架构措施 (21)1、培育期 (21)2、发展期 (21)3、成熟期 (21)(二)品牌措施 (21)1、培育期 (21)2、发展期 (21)3、成熟期 (21)(三)优惠政策措施 (21)1、培育期 (21)2、发展期 (21)3、成熟期 (21)(四)招商引资措施 (22)1、培育期 (22)2、发展期 (22)3、成熟期 (22)(五)运营体系保障 (22)九、门头沟“沟域经济”规划理论依据 (22)1、国外经验 (22)2、自身条件 (23)十、门头沟“沟域经济”规划思想23一、沟域经济概念的提出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一)“沟域经济”理念的提出“沟域经济”理念源于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
北京市门头沟区数字沟域建设研究

屋顶风机摘要:“沟域经济”是从北京市门头沟区提出的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对解决北京市的山区农村建设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其中的“数字沟域”建设在中有重大作用。
从“数字沟域”的提出、数字沟域建设的几个方面等做出了对“数字沟域”建设的一些研究分析。
关键词:沟域经济;数字沟域;新农村建设1数字沟域建设的提出及目前状况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生态涵养带,根据北京市对区域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确定了发展沟域经济的方向,并编制完成了《门头沟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规划(2008年-2015年)》。
如何落实促进沟域经济发展,是摆在农委面前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工作,因此,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与资源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具体工作与决策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21世纪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经济高度信息化的时代。
实施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大举措。
农业信息化是指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通过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信息获取进行优化处理,向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其生产经营、科学管理决策水平的过程。
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农业自动化生产;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实时监测,指导农业生产、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提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决策水平,实现科学化管理;科学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加快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和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根据信息技术在农业应用领域的不同主要分为气象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自动化技术等。
2009年末,门头沟区农委启动了“农村经济决策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作。
(包括:“门头沟区新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和“门头沟区农村资源管理决策平台”的建设)。
基于一期建设的基础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后期项目中有重点的从管理平台和信息平台这两个方面打造“数字沟域”。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门头沟区位于北京西南,境内山地面积为98.5%。
历史上,这里曾是中国五大无烟煤产地之一,黑色的煤炭、白色的石灰、黄色的砂石,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像金子一样从大山深处滚滚流出,“黑、白、黄”产业兴旺发达。
被市政府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以来,门头沟区加快了对煤矿等资源开采型企业的关闭和整治步伐,开始了艰难的过渡与转型。
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门头沟区政府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先行”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全区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兄弟区县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沟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的总体布局是:以108、109国道为轴线,把其建设成为一条生态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快捷的旅游观光生态走廊,辐射带动十八条次沟域产业发展,形成“走廊带沟域、沟沟有特色”,旅游景区、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等多种生产元素镶嵌期间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在“一廊十八沟”的总体框架上,根据108、109国道沿线村镇和不同的地段特色,将走廊结构划分为七段,分别是清水镇的自然山水观光带、斋堂镇的古村落文化展示带、雁翅镇的特色林果采摘带、妙峰山镇的休闲农业及民俗风情观光带、王平镇的古道商旅文化展示带、潭柘寺镇的宗教寺庙文化展示带和军庄镇的商务运输服务带。
按照每条沟域的不同资源条件,重点打造自然风光旅游、民俗文化展示、都市农业发展、生态治理示范四种类型沟域经济。
近几年,在发展沟域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实施沟域的生态治理。
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开始为青山疗伤,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等四大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展开,到2009年共完成治理300多平方公里,提高雨水年利用量500万方,减少土壤流失29.86万吨。
曾经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开始绿色葱茏,曾经污水横流的河道沟壑开始清澈。
生态修复让这里很多昔日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的地方彻底改变了模样。
二是大力推进沟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妙峰山玫瑰谷、斋堂爨柏沟域、煤窝沟域等重点沟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
门头沟 沟域经济发展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门头沟区从服务首都的大局出发,基本关闭了全区所有的乡镇煤矿和非煤矿山,结束了地区上千年的小煤窑开采史。
传统资源型产业全面退出后,在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上面临较大压力。
我们结合地区实际,将沟域经济作为促进产业转型、拉动农民就业增收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近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沟域经济符合山区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生态涵养发展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沟域经济发展现状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85.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27.3%,年均增长4.9%。
农民人均纯收入12672元,比“十五”期末增长67.7%,年均增长10.9%。
目前,我区全面淘汰资源开采业,五年累计关闭煤矿66家、非煤矿山82家,水泥厂、煤矸石砖厂基本关停,结束了地区上千年的小煤窑开采史。
沟域经济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吸引京投银泰等大型企业参与开发,总投资约900亿元,全区九个镇都有一个或者多个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基本形成了“一镇一企、一镇多企”的合作模式。
通过国际合作打造一批高端生态项目,例如:中芬生态谷项目与芬兰合作,总投资100亿元,通过建设九大研发基地、产业基地,在妙峰山废弃矿区内打造一座数字低碳生态谷,实现矿区产业转型;中瑞生态谷项目与瑞士合作,总投资80亿元,将引入瑞士先进的清洁发展及健康休闲生活理念,将王平镇从产煤镇转型为休闲运动生态示范镇。
目前,这批沟域项目正在加快办理手续,将尽快实现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每条沟域都有一家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开发建设,确保社会资本、集体、个人等不同经济成分在沟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共同发展。
在引入社会资本的过程中,我们还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放在首要位置,支持农民采取土地入股、优先就业等多种形式,参与合作开发。
在重点沟域建设中,我们还将采取镇中心集中建楼方式对农民进行先行安置,实现潭柘寺、斋堂、军庄三个镇5000户农民“就地上楼”,腾退土地用于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头沟区沟域经济发展情况介绍沟域经济是门头沟区在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推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我们对在山区推进沟域经济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发展沟域经济的起因(一)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体现了山区发展的基本规律。
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区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长期以来,资源开采业一直是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区域功能定位确定以后,以采矿业为主导经济结构与区域功能定位的要求发生矛盾。
为落实区域功能定位,我们坚决主动关闭了254座煤矿和采砂企业、87%的非煤矿山。
传统采矿企业迅速退出以后,由于新型替代产业发育相对不足,地区经济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挑战和困难。
特别是山区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格外凸显。
为寻求新的替代产业,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区委、区政府根据区域功能定位的总体要求探索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的工作部署。
(二)沟域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符合集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山区建设的资源特点。
门头沟区山多地少,全区98.5%的面积是山,大部分耕地和村庄主要集中在以108、109国道为轴线的36条小流域之内。
小流域、小气候、小地质相互作用,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独具魅力的沟域文化、多种多样地方物产。
这种资源特点使单一品种和单一产业很难形成规模。
只有把那些零散的生产要素正合在一起,才能共同进入市场,才能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特殊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门头沟区特殊的发展模式。
特别是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我区丰富多样的资源类型,更能体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示范和文化展示功能。
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就是要把沟域内的旅游景点、文化村庄、观光园区、特色产品等经济元素组合在一起,融合了现代农业、都市工业、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多种元素一体化发展。
(三)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机制。
是新形势下发展山区,富裕农民的新机制,符合城乡统筹的要求,特别是社会资本、国家、集体、个人实现了不同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
二、发展沟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一)总体定位。
发展沟域经济是引入社会资本,项目与资源相结合,坚持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为方向,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内部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加强项目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把这一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人文内涵丰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快捷的休闲旅游胜地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和展示窗口。
(二)主要目标。
利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全面规划、大力扶持和重点建设,把该地区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产业发达的现代都市型山区农业生产基地和展示窗口,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其发展指标包括生态环境、农业发展、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五项指标。
(三)规划布局。
总体布局是以108、109国道为轴线,把其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快捷的旅游观光生态走廊,带动与其相连的18条沟域发展相适宜的产业,形成“走廊带沟域、沟沟有特色”,旅游景区、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等多种生产元素镶嵌其间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1、休闲农业走廊建设建设范围是以108、109国道为轴线,东起门城新城,西至灵山之巅,全长100多公里,穿越9个乡镇,是整个区域的交通主动脉,也是集自然风光、观光农业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百里风景线。
根据走廊沿线的村镇布局及不同地段的特色,可划分为七段,分别是自然山水观光沟域(清水镇)、古村落文化展示沟域(斋堂镇)、特色林果采摘带(雁翅镇)、生态谷民俗风情观光沟域(妙峰山镇)、古道商旅文化展示沟域(王平镇)、宗教寺庙文化展示沟域(潭柘寺镇)、健身休闲养生沟域(军庄镇)。
京西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所承担的功能和建设进度直接决定整个项目的成效。
要做好统一规划,协调建设进度,做好交通疏解、生态治理、服务保障、景观建设、村庄整治、旧村改造等方面工作。
2、沟域发展沟域是衔接走廊干道与景点、观光园区、民俗村(户)等各类产业载体的纽带。
根据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18条沟域可以划分为自然风光旅游沟域。
、民俗文化展示沟域、都市农业发展沟域、生态治理示范沟域、健身休闲养生沟域五种类型。
在五类沟域的基础上根据各条沟域的不同特色体现出不同的发展特色。
(1)自然风光旅游沟域。
其特点是依托现有自然风光和相应景点,包括灵山生态山水体验沟域、百花山高山植物休闲观光沟域、龙门涧京西峡谷风光旅游沟域、珍珠湖休闲观光沟域、九龙山休闲度假沟域。
(2)民俗文化展示沟域特点是拥有民俗文化、寺庙文化、革命遗址等人文景观。
重点建设沟域包括爨底下民居文化休闲旅游沟域、妙峰山民俗文化休闲旅游沟域、赵家台佛教寺庙文化旅游沟域、韭园古商旅文化展示沟域、马栏革命历史遗迹旅游沟域、沿河城军事文化休闲旅游沟域、西峰寺民俗文化展示沟域。
(3)都市农业发展沟域特点是种植京白梨、核桃、香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干鲜果,重点建设沟域为田庄红头香椿种植沟域、大村薄皮核桃种植沟域。
(4)生态治理示范沟域特点是沟域具有大面积的裸露山体及矿山废弃地。
重点建设沟域为北岭山野素质拓展沟域、达摩工业转型示范沟域、煤窝生态修复示范沟域。
(5)健身休闲养生沟域特点是沟域内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适合养生,重点建设沟域为军庄东山沟域。
三、发展沟域经济的实践与探索(一)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沟域经济建设研究制定观光园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方面的配套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走廊建设和沟域开发。
截止2010年底,全区沟域经济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为16个,协议投资金额达877亿元。
1、潭柘寺沟域整体开发项目。
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00亿元,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名镇,实施旅游休闲产业培育、居民拆迁安置建设项目。
2、军庄沟域整体开发项目。
由中国五矿集团投资200亿元,实施旅游休闲产业培育、居民拆迁安置等项目,打造森林宜居小镇。
3、斋堂沟域整体开发项目。
由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与斋堂镇合作实施旅游开发项目,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村落修缮与利用等,打造国家级旅游名镇和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中匈养鹅项目,计划在中国建设匈牙利鹅业研发中心亚洲种业基地,目前经过匈牙利方面考察,项目地点确定在斋堂镇沟域内。
4、王平沟域开发项目。
中瑞生态谷项目由京煤集团、瑞士集团规划设计和投资100亿元,建设健康生态养生乐园、户外休闲度假中心、煤炭历史文化基地等项目。
瑞泰养老休闲中心项目,由中国大商集团有限公司、中建股份投资3亿元,在王平镇西马各庄沟按四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养老休闲中心。
5、妙峰山沟域开发项目。
北京门头沟国际健康城项目是由浙江中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开展五星级酒店、大型会议会展中心、大型综合体育场馆、体检康复中心、国际健康养生和科研中心、房车营地等项目建设。
中芬生态谷项目,由芬兰环境项目中国委员会规划设计,预计招商引资10亿欧元,在妙峰山沟域实施生态旅游、研发、商务服务等项目,打造中芬生态谷。
妙峰云鼎国际文化酒店度假村项目,由恒坤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山地体育等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度假休闲区项目。
6、永定北岭沟域开发项目。
门头沟健康谷项目由河南晟邦置业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在永定镇北岭沟域建设健康疗养中心,度假、旅游资源开发项目。
7、中门寺沟域开发项目。
由国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实施赵家洼整体开发,建设集高级休闲养生会所、山地度假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项目。
8、永定沟域开发项目。
五矿大厦项目,由中国五矿集团投资30亿元实施,在永定镇建设集高级会议中心、大型商业娱乐中心、高档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
影视文化基地建设项目。
由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在永定镇建设传媒及影视基地。
9、清水沟域新能源项目。
灵山风电场项目由京能科技投资20亿元,建设风力发电场。
光伏发电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光伏发电场。
10、八奇洞、马鞍山、担礼村旅游项目。
由国硅投资公司投资5亿元,在潭柘寺、永定镇、妙峰山镇沟域内投资建设旅游项目。
(二)完善和创新沟域开发和管理机制1、成立了区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建设领导小组。
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观光走廊建设的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监督指导,统筹协调观光走廊建设工作。
2、建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协调实施机制。
实施统筹管理,由职能部门分类实施。
3、各镇设立走廊及沟域建设组织实施部门,负责辖区内走廊及沟域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探索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为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我们将充分发掘现有政策空间,按照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要求,引导各项政策向走廊及沟域建设倾斜。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利用中央、市关于生态涵养和煤矿及非煤矿山关闭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一步增加土地复垦、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湿地建设、环境整治、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引导各种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沿走廊发展,向沟域集中。
积极争取走廊及沟域内废弃矿山土地开发利用政策,允许利用矿山废弃地及部分缓山坡地建设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设施项目,走廊及沟域内建设用地比例将严格控制在5%以内。
研究制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
研究和落实小城镇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政策,推进村庄集中连片建设,探索农民房基地流转办法,允许在旧村改造腾退土地发展旅游等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