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调研报告

人机交互调研报告
人机交互调研报告

人机交互

调研报告

题目智能手机最新发展现状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

学号

班级

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日

智能手机最新发展现状

本文分别以iPhone5s、三星GALAXY Note 3 N9006、诺基亚Lumia1020为例,浅谈IOS、Android、Windows phone不同操作系统旗舰手机的发展现状。

调查一:iPhone5s:参数并不代表体验

iPhone5s 灰、金、银背面图

一:颜色——金色加入阵营

“土豪金”一词,近日特火,源于苹果公司发布的iPhone5s(金)。但是,金色iPhone 5s 看上去并没有想象中的“恶俗”,更加显得时尚感。而且,会有一大部分“土豪”,会因金色而把其入手。

二:配置——参数并不代表体验

iPhone5、5C、5S配置图

iPhone5s无论是机身重量还是机身尺寸都和iPhone5保持一致,不过处理器升级到了64位A7,内存升级为LPDDR3,但容量还是1GB。摄像头方面,苹果维持了和之前iPhone5一样的800万像素,但是工艺却有所提升,像素尺寸增加到1.5微米,光圈增加为F/2.2,

同时配备了双LED TrueTone闪光灯。此外在电池容量方面,iPhone5s则采用了1570mAh 容量电池、要比iPhone5c的1507mAh以及iPhone5的1440mAh略高一些。

参数不代表体验。如今Android旗舰智能手机都已经步入了1080p时代,因此无论是屏幕尺寸还是参数,苹果iPhone5s都不具备优势。但对于用户来说,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只要眼睛看的舒服,根本就没必要追求所谓的高参数,这点苹果算是做得不错。

三:系统——苹果公司最大的变革设计

说到iOS7,每个人的关注点可能略有不同。如果让笔者来评价,首先要说的就是扁平化设计了。对于苹果采用这种风格,其实我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意外,这算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改变,也是此前Windows Phone在诠释的风格设计。不容否认的是,扁平化现在正成为一种UI设计的新方向。越来越为众多消费者所接受。

四:指纹识别功能从此爱护你的手指

iPhone5s的指纹识别功能主要是被用在解锁设备、iTunes以及AppStore应用支付上,未来肯定还会应用在更多交易软件上。苹果开发Touch ID功能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用户在使用智能iPhone5s手机时的安全性以及简易性。

五:硬件:首款64位ARMv8架构A7处理器

苹果iPhone5S配备A7处理器

64位处理器的位数是指通用寄存器的数据宽度是64位,这意味着A7处理器一次运行的数据是64bit。64位A7在内存读写、寻址能力方面更强,而目前主流手机产品的芯片都是32位的。

六、拍照:做最好的800万像素手机

咋一听800万像素手机,很多人会皱眉头。因为联想的七、八百块钱的手机也能配上800万像素摄像头。而摄像头方面,苹果维持了和之前iPhone5一样的800万像素,但是工艺却有所提升,“更大像素=更好照片”所以苹果从像素尺寸1.4μm提升到1.5μm真正意味着像

素区域增大14.8%。

总结:或许你的米3安兔兔轻松一跑32000;或许你的N8000屏幕是10.1吋;或许你做到了1080P全高清屏;或许你拿了一个八核手机;或许你搞影响革命做到了4100万像素。但是,手机是拿来用的,良好的操作体验才是用户最想要的!

调查二:三星GALAXY Note3 N9006比iPhone5s懂创新

一款出自三星的旗舰首先就让我们对产品的性能有了绝对的信心。三星对于自家的旗舰级产品从来不会吝啬,最强的硬件配置都会在三星的旗舰产品中有所体现,更何况是三星GALAXY Note系列这种与iPhone同台争锋的产品。每一年的Note系列新品都会通过配置、功能、创新这几方面来与iPhone全面抗衡,今年的三星GALAXY Note 3也自然不会例外。一:屏幕:

或许是就连三星本身都认为,6 英寸以下屏幕已经是手机的极限,因此 Galaxy Note 3 并没有单纯地增加屏幕尺寸的大小,这不禁让人们为这个大屏手机开创者和领导者感到惊讶。虽然 Galaxy Note 3 采用了 5.7 英寸屏幕,比上一代 Galaxy Note 2 的 5.5 英寸大出 0.2,但是这 0.2 几乎是在不改变机身三围的情况下完成的。而解决的办法是降低手机屏幕边框的厚度。据此前流出的 Galaxy Note 3 前面版谍照了解,Galaxy Note 3 边框厚度仅为 2.2 毫米,屏幕厚度更是只有 1.8 毫米。

参数上,Galaxy Note 3 采用了一块 5.7 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 1920×1080,使用材质为低功耗的 Super AMOLED,色彩显示浓烈,而且由于显示面积更大,占据整块屏幕面板更多占比,因此视觉冲击效果更富。

二:处理器:

了解 Galaxy S4 的朋友应该知道,Galaxy S4 在处理器型号上拥有多个不同版本,而 Galaxy Note 3 同样地,也继承了这一个先例。

Galaxy Note 3 届时将有 2 个版本,其中美国地区销售的版本采用高通 Snapdragon 800 处理器,主频为 2.3GHz,其特点是支持 4G LTE 网络;另外一个版本则采用三星自家 Exynos 5 八核处理器,主频 1.9GHz,不过目前尚未清楚是采用 5410 型号还是 5420 型号。

三:存储方面:

Galaxy Note 3 运行内存方面配备了惊人的 3GB 储存空间,既是全球首款采用 3GB RAM 的机型,又是目前 Android 系统中,配备运存最大的手机,没有之一。可见这

款将三星在储存系统方面的领先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或许也是三星为了提高自家存储出

货量,有意期望引起的下一轮硬件比拼。而这也能很好解决 Android 系统饱受诟病的运存占用过大的问题。

四:相机

三星表示,Galaxy Note 3 配备了一枚性能极佳的 1300 万像素摄像头,由于采用索尼传感器,因此成效效果极佳,不仅能够自动对焦,智能防抖,而且支持拍摄 4K 视频,影像效果出众。不过,之前传闻的光学防抖功能并没有出现,因此,相应地,会减低某些特殊环境下的成像效果。

另外,Galaxy Note 3 除了能够拍摄 4K 超高清视频之外,传统分辨率下,它也能够拍摄 1080p/60fps 视频,以及提供慢速拍摄和 120fps 超高速模式,可有效降低视频的拖影现象。

五:软件:

“浮窗指令”(Air Command)界面

说到软件方面,不得不提到三星配备了全新 S Pen 电容笔,该笔为 Galaxy Note 系列专属专配,一直是 Galaxy Note 不可或缺的配件,用户可用它更精确地操控屏幕。放置在 Galaxy Note 3,则进行了更深层面的软件优化。

在 Galaxy Note 3 上,S Pen 功能被整合到了“浮窗指令”(Air Command)界面当中,将 Pen 悬浮于屏幕之上并且点按机身按钮就可启动该界面。该界面拥有 5 个功能,其中包

括多种手势操作和搜索等快捷功能。

总结:

“大屏就是爽”三星带给大家的是超大的屏幕和出色的性能,拿在手中“倍儿有面子”“高富帅”的感觉。而三星众多的贴心功能才是我们追求的原因。

调查三:诺基亚Lumia1020 拍照能力出众瑕不掩瑜

一:配置

诺基亚Lumia1020的背面是相当有特色,摄像头部位格外的突出,你不用摸手机,只要看到这样的摄像头设计,就很容易了解到诺基亚Lumia1020是一款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机。

二:拍照

6块卡尔蔡司认证物理镜片

Lumia1020的摄像头采用了6块卡尔蔡司认证物理镜片,它的作用是帮助用户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手机同时拥有LED补光灯以及氙气闪光灯,LED补光灯的作用是用于辅助对焦,就是在黑暗环境中,LED灯亮起,帮助用户更好的完成对焦工作,最后按下快门键之后,手机的氙气闪光灯会工作,氙气闪光灯在闪光范围以及亮度上都要优于LED灯。

三:拍照手柄

为了让大家在拍照方面获得更好的体验,针对诺基亚Lumia1020这款手机,诺基亚推出了专属的拍照手柄,这款拍照手柄带有独立的拍照按键,手机戴上手柄之后,拿在手里就有相机的感觉,拍照的时候可以拿的更稳,当然体验更好。

在手柄下方可以连接三脚架,通过三脚架固定手机,可以让诺基亚Lumia1020在拍照方面发挥的更好。

超采样技术

如此高的像素,拍摄的照片也非常大,一般都在10-15M左右,虽然效果很不错,但是分享起来有些麻烦,流量是关键。所以诺基亚在手机中设置了500万像素的输出设置,选择500万像素输出,手机会通过超采样技术将4100万像素压缩为500万像素,这样照片的大小会变小,一般在1M-2M左右。

压缩并不意味着照片质量的降低,以普通拍照为例,标准的500万像素图像每个像素点都是独立的,这些独立的像素点对于光线、色彩等信息上也是有些许误差,所以最终的成像效果就会出现画面失真,模糊等。而诺基亚的超采样技术则是将4100万像素压缩,单个看像素的话也会有误差出现,但是经过超采样技术,压缩的时候会对多个像素点进行均衡处理,将误差变得最小,虽然同样是500万像素,但是在成像质量上会比传统的500万提升很多。

高分辨率变焦

如此高的像素值,可能给大家带来的最直观感觉就是可以让拍出的照片更加清晰。诺基亚Lumia1020支持高分辨率变焦,在拍照模式下,在不变焦的情况下,可以将诺基亚超采样技术发挥的最好,毕竟像素越多,平均下来的误差就会越小,当用户进行变焦操作的时候,超采样技术的效果也会随之下降,诺基亚的最大变焦像素就是500万,所以当达到最大变焦的时候,诺基亚超采样就没有效果了,当达到最大变焦的时候,拍照就与传统的500万像素相当。

四:系统

系统方面,WP8系统确实没有太多可说的

内容,界面大家也相当熟悉了,在诺基亚

Lumia1020这款手机上支持双击点亮屏幕,长

按拍照键(包括拍照手柄的拍照键)可以快速

进入到手机的拍照界面,这两点还是相当方便

的。

诺基亚Lumia1020在待机的时候会有时间

显示,觉得费电的用户可以到省电设置中将这

个功能关闭。

诺基亚1020再度刷新了人们对手机影像极限的认知。暗光拍摄能力的提升加上几乎未曾缩水的大底CMOS,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拍照强机的现身。

最后:附上几张国庆期间市场调查聊天记录

市场调查为:10月1号;

调查地点:泉城路国美电器、三联商厦、苏宁电器、泉城路冠芝霖等

市场调研三星专柜市场调研诺基亚专柜

以上就是我对iPhone5s、三星GALAXY Note 3 N9006、诺基亚Lumia1020为例,IOS、Android、Windows phone不同操作系统旗舰手机的发展现状简单分析。

信息组织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是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技术机制。通过机器的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简单的方式实现用户与机器的互动。所以人机交互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设备,也可以是计算机程序化的软件与人之间的交流机制。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系统方便,简易地实现对复杂程序,软件和系统的运用和操作控制(人机交互系统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操作)。传统的交互设备一般都是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例如:鼠标,键盘,触摸屏,显示器等。总之,人机交互是指用户与机器之间通过一定方法和语言交流信息以完成指定任务的过程。实现人机交互需要一定的交互设备。用户如何使用机器,怎样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指定工作,需要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而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需要设计形象生动的人机交互界面。何为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就是系统面向用户的部分,用户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沟通,是计算机向用户提供的综合操作环境,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人们可以与计算机传递,交换信息。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应当从多个学科角度来进行。首先,设计人机界面应当了解用户的需求,要知道用户想实现什么功能,想怎样实现特定的目的,想怎样简单,准确地控制系统完成指定的任务。然后,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和经验补充和扩展界面的功能。再可以考虑界面的风格,可以通过图形进行人机交互,用工业设计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实现人机交互的智能化。通过研究计算机技术,用户心理,社会经验,图形设计,工业设计等,人们可以改进人机交互的环境(人机交互界面)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和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理论体系方面,人机交互需要从人的心理出发,更加强调认知心理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需从人机交互接口扩展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 其实,实现有效的人机交互还是需要借助优秀精良的人机界面。那么如何设计优良的人机界面呢首先,设计人员应当分析可用性需求。管理人员通过精选人员准备时间表和目标,建立和使用指导文档以及参与测试,可以促进大家对用户界面问题的重现。而设计者可以提出多个可供参选的备选设计方案,并对较好的备选方案进行下一步的开发和测试。设计者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哪些用户要完成什么任务以及用户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理解得十分透彻。明确目标有利于设计者实现这些目标。设计者设计人机界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①满足操作,控制和维护人员对性能的需求; ②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知识要求和训练时间都降到最低; ③达到人与设备,软件组合所要求的可靠性; ④在系统中和系统间逐步建立一种设计标准; 倘若人机界面设计的好的话,人机界面就好像消失了一样,从而使人机之间可以像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一样方便简单。 其次,人机交互界面需要标准化,一致性和可移植性。所谓标准化就是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共同的用户界面特征。一致性指应用程序中的通用操作语言,序列,术语,组件,布局,颜色,排版,样式等的统一。可移植性指在多个软件环境中转换数据和共享用户界面的潜在能力。 第三,可用性度量。如果已经选择了充分的需求,保证了可靠性,提出了标准化报告,完成了时间进度和预算计划,那么开发者就可以将精力集中于设计与测试过程,多个备选的设计方案必须通过对多个特定用户群和多个特定的基准任务

人机交互软件界面评估

人机交互技术软件界面评估 学号: 姓名:

手机设计的人性化已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硬件的外观,手机的软件系统已为用户直接操作和应用的主体,它应以美观实用、操作便捷为用户所青睐。用户界面设计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俞之强大,基于手机系统的相关软件应运而生,手机设计的人性化已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硬件的外观,手机的软件系统已成为用户直接操作和应用的主体,它应以美观实用、操作便捷为用户所青睐。用户界面设计的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一、界面效果的整体性、一致性。 手机软件运行于手机操作系统的软件环境,界面的设计应该是基于这个应用平台的整体风格,这样有利于产品外观的整合。 1、界面的色彩及风格与系统界面统一 软件界面的总体色彩应该接近和类似系统界面的总体色调,例如:系统色调以蓝色为主,我们的软件界面的默认色彩最好与之吻合,若使用与之大相径庭的色彩,比如大红、柠檬黄,色彩的强烈变化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情绪,假想你买了一款从外观到系统界面都很满意的手机,操作的时候突然发现内置的应用软件和系统界面不统一,你会有何感想呢?第一感觉不好的东西我们的用户还会去用它吗?所以我们要知道手机的外观和系统界面已经是由手机制造商根据用户审美习惯定制的,它应该有他们的审美群体,我们要给这款手机做软件就应该有效地利用制造商基于此款手机的审美特征,以赢得喜爱此款手机的用户,使他们对系统界面的肯定和喜爱有效的转移到我们的产品上来。当然合理地结合系统界面进行设计还包括图标、按钮的风格及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视觉效果。 2、操作流程的系统化 手机用户的操作习惯是基于系统的,我们的界面设计在操作流程的安排上,也得遵循系统的规范性,让用户达到可以使用手机就会使用我们的软件,简化用户操作流程! 二、界面效果的个性化 是不是我们追求整体性和一致性,就忽略软件界面的个性化呢?整体性和一致性是基于手机系统视觉效果的和谐统一而考虑,个性化是基于软件本身的特征和用途而考虑。因此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1、特有的界面构架

人机交互的未来论文(精)

虚拟的现实 ----人际交互的未来 序言:回顾人类的历史,人类生存空间中的信息最开始是存贮在纸张、大脑、物体等介质上。是计算机构建了一个01空间,它像一个有强大引力的黑洞,将人类生存空间中的各式各样的信息都逐渐吸进去变成010101,黑洞用这些010101通过一些基本运算产生新的010101, 并可将这些010101组成一些虚构的图象呈现在人们面前,甚至将人类生存的世界也开始建成010101的代码. 人机交互研究已经历了两个界限分明的时代,第一代是以文本为基础的交互, 如菜单、命令、对话等,难用且不灵活。第二代则是直接操作界面,它引出更自然的视觉通信交互。是交互多媒体集成方法,需要大量使用语言,自然语言和高级图形,也可使用其它交互媒体,如人的动作、手势和三维图像等. 随着虚拟技术的发展,在某一天图形用户界面也会被新的虚拟界面淘汰,新一代的用户界面将向用户提供身临其境和多感觉通道体验,在你烦恼的时候,想吹海风、听海浪、看雪山、小桥流水、将卧室的窗户推开,而不论你在哪里!计算机都将会为你完成这一切,计算机模拟人类感觉的世界而生成一种世界,这里的“世界”是指具有真实感的立体图形,它既可以是某种特定现实世界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纯粹构想的世界。操作者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力觉等与之交互,从而能产生“身临其境”场景. 简介:这种虚拟的现实是以用户对界面的需求变化为出发点,使用户界面的外在形式和内部机制能符合不同用户的需要,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非特定人的连续语音识别技术将使计算机能理解人们的要求,是一种重要的输入界面和手段。现在我们已经有的鱼眼技术使屏幕观察(或光标位置附近的内容被放大,便于用户观察。在传统的人机系统中,人被认为是操作者,人去适应机器;在一般的人机系统中,人被称为用户,能与机器对话,但无主动控制能力;而在虚拟现实系统中,人才是主动的参与者,机器将对人的各种动作做出反应。

人机交互的方式与种类

人机交互的方式与种类 初步看到这个课题,并不清楚人机交互的概念,经过老师的讲解和个人的搜索资料,才明白人机交互是一门研究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关系的学问。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系统和软件。用户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并进行操作。小如收音机的播放按键,大至飞机上的仪表板、或是发电厂的控制室。 从学习中了解到,人机交互这个科研项目已有近百年历史,早在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自此,人机交互的概念被提出,时至今日,人机交互已有自己的方式,如:命令行方式、图形化界面,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在操作和使用时感觉方便,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目前,人机交互系统已发展成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汽车领域。该系统实现了人与车之间的对话功能。车主可通过该系统,轻松把握车辆状态信息(车速、里程、当前位置、车辆保养信息等)、路况信息、定速巡航设置、蓝牙免提设置、空调及音响的设置。 再有多媒体与虚拟现实系统,与传统用户界面相比,引入了视频和音频之后的多媒体用户界面,最重要的变化就是界面不再是一个静态界面,而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时变媒体界面。 还有窗口系统。窗口系统是控制位图显示设备与输入设备的系统软件。它所管理的资源有屏幕、窗口、象素映象(pixmap)、色彩表、字体、光标、图形资源及输入设备。 人机交互还在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脸部追踪等多个领域中实现着它的价值,人机交互技术是目前用户界面研究中发展得最快的领域之一,对此,各国都十分重视。美国在国家关键技术中,将人机界面列为信息技术中与软件和计算机并列的六项关键技术之一,并称其为"对计算机工业有着突出的重要性,对其它工业也是很重要的"。在美国国防关键技术中,人机界面不仅是软件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与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并列的11项关键技术之一。因此,保持在这一领域中的领先,对整个智能计算机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以发展新的人机界面交互技术为基础,带动和引导相关的软

淘宝网人机交互的分析与评估

淘宝网人机交互的分析与评估 淘宝网是国内领先的个人交易网上平台。淘宝网是隶属于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站,是阿里巴巴推出的一个个人交易C2C网站。致力于成就全球最大的个人交易网站。 一、用户问卷调查 1、您的专业是() A、理工科 B、文科 C、其他 2、您上网的频率是() A、偶尔 B、每月上几次 C、每周上几次 D、每天都上 3、您已经有多时间的上网经验了() A、1年以内 B、1-3年 C、3-5年 D、5年以上 4、您以前是否访问过淘宝网? A、未访问过B访问过 5、您觉得淘宝好用吗? A、很好用 B、好用 C、一般 D、不好用 E、难用 6、您访问淘宝的频率是? A、每天都访问 B、一周几次 C、一月几次 D、几月一次 7、您觉得淘宝网可以满足你的购买需求吗? A、完全可以满足 B、大部分可以满足 C、小部分可以满足 8、您觉得淘宝的物品搜索如何:( ) A.很方便,很准确 B.方便但是不准确 C.不方便,不准确 D.不清楚

9、您觉得淘宝网的产品信息量详细吗,产品分类全吗:() A.很详细很全面 B.详细,但是不全面 C.不太详细,不太全面 D.不详细,不全面 10、您觉得淘宝的栏目设置清楚吗? A、很清楚 B、清楚 C、一般 D、不清楚 11、您觉得从淘宝的栏目名称是否能容易知道其中的内容? A、很容易 B、容易 C、一般 D、不容易 12、您觉得淘宝的美工设计是否令你满意?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13、您觉得是否易于找到所需要的商品? A、很容易 B、容易 C、一般 D、不容易 14、您觉得淘宝哪些方面做得好<多选>? A、版面设计 B、导航系统 C、网站内容 D、网站功能 E、栏目设置 F、内容更新 G、其他(请写明) 15、您觉得网站哪些方面做的让您不满意<多选>? A、版面设计 B、导航系统 C、网站内容 D、网站功能 E、栏目设置 F、内容更新 G、其他(请写明) 16、除了淘宝网,您还关顾哪些网站〈多选〉:( ) A.没有 B.拍拍网 C.当当网 D.卓越网 E.易趣 F.其他(请填写): 17、您选择其他网站的原因是〈多选〉:() A.网站的娱乐项目多 B.网站设计风格吸引人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 二.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 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也指通过电极将神经信号与电子信号互相联系,达到人脑与电脑互相沟通的技术,可以预见,电脑甚至可以在未来成为一种媒介,达到人脑与人脑意识之间的交流,即心灵感应。二.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 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着,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着,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变成了Interaction(交互)。人机

谈谈自己对人机交互的认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论文谈谈自己对人机交互系统的认识 注:对号:正确、完整、详细、合理 半对号:部分正确、不完整、不详细、基本合理 错号:错误、缺失、较差 抄袭一票否决

谈谈自己对人机交互的认识 人机交互界面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受到了世界各计算机厂家的关注。并成为90年代计算机行业的又一竞争领域。从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来看,人机交互界面技术还引导了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是新一代计算机系统取得成功的保证。80年代已来,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的使用者也从计算机专家迅速扩大到了广大未受过专门训练的普通用户,由此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界面在系统设计和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强烈地刺激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进步。人-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是通过用户界面来实现的。 我国在人机界面方面的设计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研究仅仅着重于支持界面的软件和硬件,对界面本身还缺少深入的研究,用户界面的设计还没有成为软件设计中独立的一部分,也缺少新的人机界面设计技术。而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却对人机界面的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进入九十年代计算机软件开发已进入了以开发软件工具和建立软件开发环境为目标的时代。作为支持人机交互软件开发环境的用户界面管理系统UIMS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今后UIMS将有可能进入各类实际软件开发环境,成为继DBMS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 根据当前发展情况,大概有一个现状和一个趋势能看得到,拿来和大家分享一下。HCI是偏向应用的,本质上还是多学科交叉的工程应用技术领域。从商业应用来看,HCI能做的方面有:软件、硬件、交互环境、互联网、生活应用、集成交互系统等。简单举例:软件,包括优良综合(功能)应用体验和用户界面硬件,包括脑波仪器、眼动仪、感应器(sensor)、移动通讯设备、信息终端、通用电子数码产品、等交互环境,如虚拟现实、三维模拟场景、民用交通工具驾驶环境、军用飞行器/车辆/设备操纵环境、等互联网,包括网站的设计和功能,用户体验的提升和评估,网络产品的用户体验,互联网与通讯网与人际网络的重合研究,等生活应用,包括智能住宅(Smart Home),以及一些家用装备的交互功能和体验设计集成交互系统,如车站港口机场的信息导航设计、功能和体验设计评估与监控,大型复杂操作环境的体系交互设计与评估等其实能做的特别多,当然成就与否在于我们有怎样的思路和做法,这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来检验。 一个趋势就是,在未来的HCI领域,有可能会分化出这样几个主干方向:1.硬件设备,包括眼动仪、脑波仪、感应仪器、评测仪器、以及能够参与和辅助HCI研究与实践的装备 2.人文研究,毕竟HCI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好的体验最大化,所有的分支和应用都离不开对用户的研究,所以研究使用者以及文化影响,甚至包括在三重网络(互联网、通讯网、人际关系网)逐渐重叠的趋势下一些新的演变和背后的本质等等 3.还一个就是设计方向,这主要集中在综合的用户体验设计,以及应用产品、服务的具体设计,还包括对设计的理论研究、与HCI其他因素的结合、框架体系、监测评估、流程方式、工具和方法等等。 在一个交互系统中,由于操作者的个人原因,经常会产生误操作,包括键入错误、数据输入错误等。同样,在用户编制的程序或设备连接时也可能会

人机交互系统中期考试试题(西南交大版)

人机交互中期试题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和人机界面有何区别联系? 答:人机交互是有关交互式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评估、实现以及与之相关现象的学科,主要研究在设计、评价和实现交互式计算机系统时的相关技术和问题。人机界面也称为用户界面或用户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用户与计算机通信的软、硬件部分的总称。人机交互比用户界面的涵义更广泛。人机交互关注人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当然无论用什么方式交互,都必须透过用户界面来完成。 2、说明什么是交互活动中的语义距离和联想距离? 答:语义距离是指:界面元素的含义与人们希望完成的工作之间的差距离; 联想距离是指:界面元素的物理表现和它实际的含义之间的距离 3、简述交互框架构成中4个组件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4个组件分别是系统、用户、输入和输出; 系统指的是使用系统的内核语言关系到系统状态的计算属性; 用户是指使用用户的任务语言关系到用户状态的心理属性; 输入就是使用输入语言;输出就是使用输出语言。 二、分析题 4、在软件设计中“以用户为中心”就是一切都听从用户,试辨析 其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答: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具有片面性和绝对性。“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为了解决“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所带来的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有4种基本原则,即及早以用户为中心;综合设计、代代设计和及早并持续的进行测试。“以用户为中心”的目的只是将用户的某些建议和思想揉合到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而具体用户的某种思想到底能不能真正加入到软件开发的实践中,还要考虑其他综合因素,如软件开发费用、实现难易等,进行可行性测试和评估,而一切都听从用户的说法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毕竟用户一般都不是开发者。 5、说明交互设计中认知模型、系统模型、实现模型的概念、相互 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可用性的影响。 答:认知模型是指:基于用户通过感觉和认知与外界事物进行信息交互而建立的模型;系统模型:是指在认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因素对软件系统进行编码,原型设计和相关测试得到的模型。 实现模型:指的是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测试评估和改进最后得到的软件模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都是进行软件开发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都对可用性的测试和评估有一定的帮助,通过模型的设计,可以直观的评断该软件开发的效率以及可能的满意

人机交互系统概述

人机交互系统概述

随着国家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和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大,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质量要求的提高上,培养具有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已成为许多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这些,足以说明人机交互在我们的发展中开始占据一定的地位了,我们应该开始逐渐重视人机交互带给我们的影响。 以往对计算机软件的研究,较少关心人的因索问题。重点就在如何最有效地使用两种宝贵的资源——计算速度和存储空间。程序的效率是最高目标。现在,由于硬件价格急剧下降,越来越强的适用于图形的个人计算环境的出现,我们可以首要考虑如何使用户的使用效率最高,而不是着重于计算机的效率。许多功能相似的图形交互式系统已经走入市场。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该系统使用起来是否方便。如何使系统在使用时变得方便已经成为设计中越来越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用户与计算机接口的实际计算机科学。感性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且人的因素对一个成功的设计者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建立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目的就是使系统对它的用户来说既易于理解又易于使用。 但是,什么是人机交互呢? 所谓人机交互就是指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并围绕相关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狭义的讲,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主要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刀刃的信息交换两部分。对于前者,人们可以借助键盘、

鼠标、操纵杆、数据服装、眼动跟踪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压力笔等设备,用手、脚、声音、姿势、或身体的动作、视线甚至脑电波等向计算机传递信息;对于后者,计算机通过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头盔式显示器、音箱等输出或显示设备向人们提供可理解的信息。人机交互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与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密切相关。其中,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是人机交互技术的理论基础,而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是相互交叉渗透的。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很广泛。涵盖了很多方面,如建模、设计、评估等理论和方法,以及在Web、移动计算、虚拟现实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人机交互的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 友好的交互界面的开发离不开好的交互模型与设计方法。因此,研究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可用性人机交互关系到人机交互能否达到用户期待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效率和便捷性。对人机交互系统的可用性分析与评估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和可用性的评估方法等。 3.多通道交互技术 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

人机交互论文

浅谈人机交互技术 一.概述 自计算机以一个庞然大物的笨拙体态出现直到现在,它已经越来越紧密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已经被公认为解决医疗、教育、科研、环保等各类重大社会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自然语言理解、多通道交互、笔式交互以及智能用户界面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由于计算机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计算机和人类之间还存在一条鸿沟。人机交互(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就是连接人和计算机的桥梁,它使人和机器的关系已从“人围着机器转”向“机器围着人转”的方向发展,变得更加自然、和谐。 人机交互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相互理解的交流与通信,在最大程度上为人们完成信息管理,服务和处理等功能,使计算机正真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和谐助手的一门技术科学。鉴于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如何实现自然,便利和无所不在的人机交互,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至高目标,也是数学,信息科学,智能科学,神经科学,以及生理、心理科学多科学交叉的新结合点,并将引导着二十一世纪前期信息和计算机研究的热门方向。 1.2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 人机交互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计算机的诞生之日起,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命令语言界面:这一阶段所使用的主要交互工具为键盘及字符显示器,交互的内容主要有字符、文本和命令,交互过程显得呆板和单调。图形用户界面:这一阶段所使用的主要交互工具为鼠标及图形显示器,交互的内容主要有字符、图形和图像。70年代发明的鼠标,极大地改善了人机之间的交互方式。应该说,鼠标和窗口系统的出现,是人机交互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自然人机交互:多通道用户界面;智能人机交互;感知人机交互;多媒体人机交互等。

人机交互的新进展

人机交互的新进展 刘强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地位,分析了当前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些进展情况。 关键词:人机交互;识别技术;感知;融合;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1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地位 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交流互动。两者之间有这样一个传导链:通过人机接口技术,使人能够与计算机发生联系;而计算机则通过一种界面,使人能了解联系后的效果。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计算机行业竞争的焦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可用性和效率。计算机处理速度和性能的迅猛提高并没有相应提高用户使用计算机交互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自然的人-机界面。人机交互是未来IT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机交互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2 人机交互的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人机交互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一模式的识别技术研究;多模式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多感知信息的融合机理研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多模式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和多感知信息的融合机理研究。 2.1 多模式人机交互 多模式人机交互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的模拟。它的目标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互方式移植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中,即将人的各种行为通过键盘、鼠标、麦克风及摄像机等转换成计算机能感知到的位置、运动及听觉、视觉等信息。感知过程是人机交互的基础,但其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视觉感知部分尚未很好地得到解决,在处理诸如人体感知、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感知行为时,目前的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多模式人机交互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1语音识别技术 通过语音与计算机交互是人机交互过程中最自然的一种交互方式,也是未来最被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目前,在此领域内可用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句的生成及自然语言对话等。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Audry系统,此后研究者们逐步突破了大词汇量、连续语音和非特定人这三大障碍。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产品,比如语音识别在身份确认上的应用,准确率已经达到99%,一句“芝麻开门”打开房门已经不是传说。 2.1.2手势识别技术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手势一般是伴着语音同时进行的。在语言交流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手势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大部分场合下,手势是对语言交互的补充。比如,我们在介绍一个物体的模糊的大小时,往往要利用手势。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手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笔输入的二维手势,另一种是真正用手作出的三维手势。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基于笔输入的手势,这是因为这种手势的识别处理相对容易一些。而三维手势,由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存在的困难,目前实用化的系统不多。有些系统虽然采用了三维手势技术,但大多是利用数据手套完成的。而这一方面系统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交互起来也不自然。最近,在ieee的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几篇有关三维手势的识别研究,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及彩色petri网模型。 2.1.3人脸识别技术 表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表情识别可以大大增强计算机的友好程度,提高其智能感知水平。另外,人脸的方向、人眼的跟踪都表达着交互的信息。视点的变化既能反映心理活动,又能反映注意方向,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视点跟踪,可以检测目光在屏幕上的所及之处,并作出恰当的响应。这尤其可帮助某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使用计算机。因此,有关人脸的研究,在新一代人机交互中非常重要。相应的

毕业论文视频终端人机交互界面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视频终端人机交互界 面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1.1 AVR单片机的发展背景 (1) 1.1.2 LCD液晶显示的发展背景 (3) 1.2课题的研究意义 (4) 1.3论文组织 (5) 第2章系统介绍及元器件选型 (6) 2.1系统总体介绍 (6) 2.2单片机选型 (6) 2.3液晶选型 (10) 2.4本章小结 (12)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3) 3.1整体结构设计 (13) 3.2AT MEGA16最小系统设计 (13) 3.2.1 ATmega16的复位电路 (13) 3.2.2 ATmega16的晶振电路 (15) 3.2.3 键盘译码电路的设计 (16) 3.3LCD液晶接口设计 (17) 3.4本章小结 (22) 第4章软件设计 (23) 4.1软件平台介绍 (23) 4.2软件部分整体设计 (26) 4.3矩阵键盘程序设计 (26)

4.4液晶程序设计 (27) 4.5交互窗口设计 (28) 4.5.1 如何开辟窗口 (28) 4.5.2 窗口信息控制 (29) 4.5.3 交互界面仿真结果 (29) 4.6本章小结 (31)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4) 附录1 (35) 附录2 (40) 附录3 (45) 附录4 (49) 附录5 (71)

现代人机交互技术最新情况

现代人机交互技术最新情况 普适计算 1.IBM研发的BlueBoard (蓝板)技术,BlueBoard是一片薄薄的屏幕板,使用者只用其胸前挂着的看上去与普通员工卡没什么两样的小卡片,对准蓝板一下,就可以显示出其个人主页及定制好的其它内容。其后的一切操作和任务都只靠使用者的手指在蓝板上指指划划就全部搞定了,包括查阅资料、共享文件、与同事实时互传信息、发送指令、布置任务、协同工作等。 2. Informedia 数字图书馆系统,Informedia采用了多模态输入方式,用户 可以用语音提出查询请求。当用户要求从数据库中查找指定的电视新闻资料时,系统将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的视频片段。In formedia集成了语音、图像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在目前的原型系统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分析视频数据,从中提取出摘要信息并编加索引。视频数据的分析过程结合了针对视频的镜头检测、 图像分析,以及字幕文本(Close Caption )和伴音信息分析。与仅采用单一模态数据的分析方法相比,这种合成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取视频的语义。 3. MIT的Galaxy系统,Galaxy系统向人们展示了系统如何与用户相协调, 从而提供对多种异构数据源的无缝访问。对于用户的请求,系统不仅仅是返回来 自各方面的答案,而且还尽可能地找出不同领域中的相关答案,并根据用户感兴趣的程度排序。随后,用户与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对话,最终获得尽可能准确的结果。这种带有联想性质的交互过程使得用户感觉不是在跟一个死板的计算机系 统打交道,而是与一个聪明的代理人交互。 可穿戴计算 从谷歌、苹果、RIM相继发布的智能眼镜系列产品,到Fitbit 、Jaw bone、耐克相继推出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逐步成为了IT界的热词。iwatch,可以 给智能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产品充电的太阳能比基尼,随行键盘牛仔裤,可以使聋人和盲人发送短信的移动框架手套,能更新Facebook状态的社交牛仔裤,能在衣服上呈现任何图案的内置电流回路K服饰,可以打电话的移动手套,电子鼓机T恤,乐器节拍手套,能通过行走的热能给智能手机充电的充电鞋,对饮食和睡眠状态进行跟踪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设备层出不穷,不断丰富着新一代IT产品市场。盛大、百度等企业也不甘落后,近期已相继出手,分别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咕咚健康手环等产品。 多点触控 1. 微软:Surface电脑,5月,《华尔街日报》的“ D:AII Things Digital ”会议上,微软演示了一种Surface Computing(表面计算)技术,并由此组建了一个

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 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及现状回顾,来揭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规律。人机交互技术伴随着计算机而诞生,它的发展与计算机息息相关,从70年代中后期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产生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系统的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历程和研究领域以及提出的主流技术,并提出自己对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各种观点 1.国外研究历史 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 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著,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著,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变成了Interaction(交互)。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高速处理芯片,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 Web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机交互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态(多通道)-多媒体交互,虚拟交互以及人机协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放在以人为在中心的人机交互技术方面。 2.国内研究历史: 国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比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世纪末

人机界面设计毕业论文中英翻译

良好的界面设计非常重要,因为与系统的其他特性相比,系统界面容易给用户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毕竟,用户往往会从系统的可用性角度来审视一个系统,而不是从它如何巧妙地执行了其内部任务这个角度。从用户的视角来说,他们可能会根据系统界面在具有竟争性系统之间做出选择。因此,系统界面的设计可能成为判定一个软件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最终决定因素。 由于这些原因,人机界面在软件开发项目的需求分析阶段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它发展为软件工程的一个子领域。事实上,有些人主张人机界面的研究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领域。 对人机界面设计的研究主要来自于称为人体工程学(ergonomic)和知行学(cognetic)的工程领域,人体工程学处理协调人类体能的设计系统,;知行学处理协调人类精神能力的设计系统。这两个学科中,人体工程学更好理解一些,主要是因为人类已经跟机器打了儿个世纪的交道。这些例子有:古代工具、武器和运输系统。这些历史大部分是不证自明的,但是有时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与直觉是相反的。一个经常被提到的例子就是打字机键盘(现在已经衍生为电脑键盘)的设计,其中键被有意排列,以降低打字员的速度,这样早期机器上使用的分层机械系统就不会卡住。 相反,与机器的精神交互是一个相对新的现象。因此知行学在富有成效的研究和洞察力启发方面拥有更高的潜力。通常这些研究成果更具有它们的精妙之处。比如,从表面上看人类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效率,但有些习惯也会导致一些错误,即使界面设计本意上是要解决问题的。考虑一下用户要求操作系统删除一个文件的过程,为了防.止误删,大部分系统都会要求用户确认一个请求,这可能会通过一个“你是否真的想删除这个文件”的信息加以确认。乍一看,!这个确认信息好像解决了误删的问题,但是使用了这个系统一段时间后,用户会养成习惯,自动回答这个要求为“是”的信息。这样,这个删除文件的任务就从包含删除命令和对问题思考后的响应的两步过程,变成了“删除一是”的一步处理过程,这就意味着当用户意识到提交了错误的删除要求时,这个请求其实已经被确认,文件也己经被删除。 当人们需要使用几个应用软件包时,习惯的形成也可能会带来问题。这些软件包的界面可能相似,但还是有些不同的。相似的用户操作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系统响应,或类似的系统响应可能需要不同的用户操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某种应用软件上养成的操作习惯可能会在其他应用软件上导致错误的发生。 另外一个与人机界面设计研究有关的人类特质就是人类注意力的狭隘性,也就是当集中度增加时,人类注意力往往变得更加专注。随着人类越来越专注于手头上的工作,打破这种专注也越来越困难。1972年.一架商务飞机因为飞行员太过专注于降落器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处理改变降落齿轮指示灯的过程中),尽管当时在驾驶舱里的警报已经很响了,飞机还是笔直地撞向地面,造成空难的发生。 个人计算机的界面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状况。比如,大小写灯是为了显示键盘处在大写键锁定模式下(即“大写锁定”键被按了)。但是,如果有人不小心按了大小写按键,直到 奇异的字符出现在屏幕_匕用户才会注意到灯的变化。即使如此,用户依然会迷茫一会才会发现问题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户看不到大小写灯的变化是很正常的,因为键盘的指示灯不在用户的视线范围之内。但是,通常用户不能注意到直接放置在他们视线中的指示灯。比如,用户会专注于他们的工作而无法发现显示器上光标的形状,即使观察光标是他们的工作之一。 还有另外一个在界面设计阶段必须预先考虑的人类特质就是并行处理多个事情时有限的思考能力。在195年《心理评论》的一篇文章中,George https://www.360docs.net/doc/b38580708.html,ler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在同一时间最多处理7个细节问题。因此,界面被设计成:当决定需要时,界面_L要呈现所有相关的信息,而不是依赖于人类用户的记忆,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地,要求人类记住先

2020年人机交互畅想

2020年人机交互畅想 一、人机交互的现状 自苹果公司推出装配有独特的iOS操作系统的iPhone、iPad、iPod touch系列高端电子产品之后,21世纪的不分国别和种族的人们得以亲身体验高科技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iOS系统正是采用了可支持更复杂姿势识别的多触点电容式触摸屏技术,以及基于传感器的捕捉用户意图的隐式输入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寓意着人机交互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IT行业的后起之秀,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将会是历史性和革命性的。因此,人机交互必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人机交互技术正处于多通道、多媒体的智能人机交互阶段。苹果公司推出的系列产品也足以说明该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多通道技术方面,“汉王笔”手写汉字识别系统、微软的Tablet PC 操作系统中数字墨水技术、广泛应用于Office/XP的中文版等办公、应用软件中的IBM/Via V oice连续中文语音识别系统、以摄像机、图像采集卡作为输入设备的手势识别技术等都是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多媒体技术方面,触摸式显示屏实现的“桌面”计算机、能够随意折叠的柔性显示屏制造的电子书、从电影院搬进客厅的3D显示器、使用红绿蓝光激光二极管的视网膜成像显示器等也都是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产品。 基于现阶段,人们在人机交互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人们对未来人机交互的高度期待,我们应该不难得到这样的论断:未来的更先进

的人机交互技术的可操作性将更加简洁,实用性更加完善,更易为普通用户接受以及熟练使用,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能给用户带来超越功能和形式的束缚,享受更积极、美好、和谐的生活乐趣。 二、人机交互技术畅想 首先,何为人机交互? 简单来说,人机交互就是人类与计算机的交流互动。如上所述,如今的人机交互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更普通的用户来说,其操作仍然是复杂难懂的,并且也还没达到很高的智能化。在我的畅想中,2020年的人机交互技术将在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体感交互、语音交互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视觉冲击: 2010年电影《阿凡达》上映接近尾声之时,索尼公司在中国首次展出了3D电视机,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它实现了将3D 技术从电影院搬进了客厅。随后,夏普公司也推出了裸眼3D手机,这使得3D技术得以通过移动设备加以普及和运用。但是,这些都还是局限于有形的设备上技术。2020年,人机交互不再是局限于有形的设备,而更多的是基于虚拟设备。可以想象一下,每天回到家中,当你想看电视节目的时候,你要做的只是说一句简单的口令:“我要看电视。”然后你的语音信息将通过传感器传递到智能家庭设备控制中心,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分析执行指令,并将下一步运行指令下达到

人机交互

1.1什么是人机交互(HCI)是指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并围绕相关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狭义地讲,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人到计算机的信息交换是用手、脚、声音、姿势或身体的动作、视线甚至脑电波等像计算机传递信息,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是用输出或显示设备向人们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1.2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1.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 2.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3.多通道交互技术 4.认知与只能用户界面 5.群件 6.Web设计 7.移动界面设计 1.3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1.命令行界面交互阶段 2.图形用户界面交互阶段 * 3.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2.1人的感知:1.视觉 2.听觉 3.触觉 2.2影响认知的因素: 1)情感(积极的情感会使人的思想更有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而消极的情感使人的思考更加片面,还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2)人的个性差异 2.3对概念模型的认知:1.思维模型 2.信息处理模型 3.外部认知模型 3.1输入设备 1.文本输入设备(键盘、手写输入设备) 2.图像输入设备(二维扫描仪、数码摄像头) 3.三维信息输入设备(三维扫描仪、动作捕捉器) 4.指点输入设备(鼠标、 光笔、控件杆、触摸板、触 摸屏) 3.2输出设备:显示器、打 印机、语音交互设备 *3.3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显 示器是计算机的重要输出 设备,是人机对话的重要工 具。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主 机发出的信息,经过一系列 的变换,最后以光的形式将 文字和图形显示出来。 3.4显示器的类型阴极射 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 等离子显示器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原理: 主要由阴极、电平控制器、 聚焦系统、加速系统、偏转 系统和阳极荧光粉涂层(前 四个组成电子枪)组成。CRT 显示终端的工作原理就是 将显像管内部的电子枪阴 极发出的电子束,经强度控 制、聚焦和加速后变成细小 的电子流,再经过偏转线圈 的作用向正确的目标偏离, 穿越荫罩的小孔或栅栏,轰 击到荧光屏上的荧光粉发 出光。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 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 点、线、面,并配合背部灯 管构成画面。液晶显示器依 驱动方式可分为静态驱动、 单纯矩阵驱动及主动矩阵 驱动三种。由于成像原理的 不同,LCD比CRT显示器具 有更好的图像清晰度、画面 稳定性和更低的功率消耗。 *4.1人机交互输入模式:请 求模式、采样模式、事件模 式 请求模式原理:在请求模式 下,输入设备的启动是在应 用程序中设置的。应用程序 执行过程中需要输入数据 时,暂停程序的执行,直到 从输入设备接收到请求的 输入数据后,才继续执行程 序。应用程序和输入设备交 替工作,如果要求进行数据 输入时,用户没有输入,则 整个程序被挂起。 采样模式原理:在采样模式 下,输入设备和应用程序独 立的工作。输入程序连续不 断地把信息输入进来,信息 的输入和应用程序中的输 入命令无关。应用数据在处 理其他数据的同时,输入设 备也在工作,心得输入数据 替换以前的输入数据。当应 用程序遇到取样命令时,读 取当前保存的输入设备数 据。这种模式对连续的信息 流输入比较方便,也可同时 处理多个输入设备的输入 信息。 事件模式原理:在事件模式 下,输入设备和程序并行工 作。输入设备把数据保存到 一个输入队列,也称为事件 队列,所有的输入数据都保 存起来,不会遗失。每次用 户对输入设备的一次操作 以及形成的数据叫做一个 事件当某台设备被置成事 件方式,应用程序和设备将 同时、各自独立地工作。从 设备输入的数据或事件都 存放在事件队列里,事件以 发生的时间排序。 4.2.基本交互技术:定位、 笔画、定值、选择、字符串 5.1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 想:桌面隐喻、所见即所得、 直接操纵 5.2桌面隐喻:隐喻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