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需慎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禁忌_阿司匹林肠溶片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肠溶片禁忌_阿司匹林肠溶片注意事项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禁忌,供大家阅读!阿司匹林肠溶片禁忌下列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出血体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与氨甲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阿司匹林肠溶片注意事项下列情况时使用阿司匹林应谨慎:·对止痛药,抗炎药,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它过敏反应。
·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包括慢性溃疡、复发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史。
·与抗凝药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肾功能或心血管循环受损的患者(例如,肾血管性疾病、充血性心衰,血容量不足、大手术、败血症或严重出血性事件),乙酰水杨酸可能进一步增加肾脏受损和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对于严重葡萄糖-6-确酸脱氢酶( G6PD)缺乏症患者,乙酰水杨酸可能诱导溶血成者溶血性贫血。
可增加溶血风险的因素如高剂量、发热和急性感染。
·肝功能损害;·布洛芬可能干扰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
如患者合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应咨询医生。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啮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
危险因素包括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
这也适用于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例如皮肤反应、瘙痒、风疹)。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能导致手术中或手术后增加出血。
·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成份主要成份:阿司匹林化学名称:2-(乙酰氧基)苯甲酸。
哮喘为何要慎用阿司匹林

哮喘为何要慎用阿司匹林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原因是支气管平滑肌与气管痉挛,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发热、不能平卧、哮喘音以及烦躁不安等,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是由于支气管痉挛与气道炎症引起的。
有一种哮喘类型被称之为阿司匹林哮喘,主要是由于哮喘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之后诱发的哮喘发作,因此哮喘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
本文主要分析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以及老年哮喘患者除了阿司匹林之外还需注意哪些药物的使用。
一、哮喘患者慎用阿司匹林的原因在人体的呼吸道当中,支气管扩张作用需要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与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共同参与,其中,前列腺素反应系统不但能够对支气管平滑肌表现出强大的松弛作用,还能稳定肥大细胞,促使肥大细胞不易释放出组胺等活性物质。
而阿司匹林的应用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能产生抑制作用,促使局部前列腺素生成减少,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而前列腺素的合成被抑制,会影响到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从而令内源性支气管收缩物质处于优势状态,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与收缩失衡,就会出现喉头水肿、哮喘发作、荨麻疹等过敏反应,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阿司匹林引发的哮喘被称之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对于哮喘患者来说,不但要慎用阿司匹林这一药物,还要慎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
阿司匹林应用于止痛、退烧等疾病当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且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对抗血小板治疗有重要价值。
基本上大部分的哮喘患者都会阿司匹林比较敏感,因此哮喘患者最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避免引起过敏反应。
同时患有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也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消化道溃疡患者也要警惕阿司匹林引起出血,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要慎用阿司匹林。
二、哪种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应用从上文可知,患者鼻窦炎、慢性鼻炎以及鼻息肉的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制剂,因此同时合并以上疾病的哮喘患者需要高度警惕阿司匹林的使用。
使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

14 使用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其防范马春生301900天津市蓟县卫生学校阿司匹林用于临床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发现它有很多新用途,临床使用更为广泛。
随着较大剂量和长疗程的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国内外文献屡有报道。
不良反应的类型(1)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对消化道有刺激性,用量较大时(抗风湿治疗),易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
若每日服用3~6g,约有70%患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失血量2~6m l/日)。
胃镜检查40%服用者有散在性胃黏膜溃疡、水肿和出血性损害。
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水杨酸离子被胃黏膜吸收,产生局部刺激作用;②抑制凝血酶原的形成及降低血小板凝集;③干扰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硫糖蛋白,减少了保护胃壁的黏液形成,使胃黏膜失去屏障,引起氢离子逆向弥散增加,在胃酸、胃蛋白酶及细菌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溃疡;④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由于前列腺素E 和A 有抑制胃液分泌和增强胃黏膜血流量的作用,当合成受抑制时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因而加重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害。
(2)血凝障碍:小剂量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大剂量或长期使用能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抑制肝脏凝血酶原形成,引起出血。
利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脉和脑血栓疾病,但大剂量应用则可增加出血倾向。
因此,对于术前病人、行经期妇女、妊娠末期、严重肝损害、血小板减少症及其他出血疾病患者应慎用和不用。
(3)水杨酸反应:大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恶心呕吐、耳鸣、重听、眩晕、视力减退等所谓水杨酸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应立即停药。
过敏反应:①局部反应。
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使病人发生窒息。
②全身反应。
如诱发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特别是有鼻息肉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哮喘,有哮喘过敏史病人应忌用。
(4)肝肾损害:肝脏损害作用与水杨酸的血药浓度是平行关系,而以25mg/100m l 为损肝阈值。
哪些人应慎用阿司匹林

哪些人应慎用阿司匹林
刘传芳
【期刊名称】《家庭医学:上半月》
【年(卷),期】1998(0)18
【摘要】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家庭常备药物,它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胃肠反应、过敏反应、肝肾损害、凝血异常等。
因此,下面几种人应该慎用或忌用。
一、有人报告,患病毒感染的小儿,应用阿司匹林可并发Reye氏综合征,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且很快死亡。
幸存者如果未及时治疗,也有脑部损害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生长缓慢、运动障碍等。
因此,儿童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使用。
【总页数】1页(P26-26)
【关键词】阿司匹林;应慎用;过敏反应;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老年人;神经系统症状;病毒感染;婴幼儿;胃肠反应
【作者】刘传芳
【作者单位】副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1
【相关文献】
1.服阿司匹林小心引起关节肿/老胃病应慎用哪些药/正柴胡散寒,小柴胡退热 [J],
2.哪些人应慎用手机 [J], 高国起
3.哪些人应慎用康泰克 [J], 陈全欣
4.哪些人要慎用阿司匹林 [J], 刘传芳
5.哪些人应慎用阿司匹林 [J], 白寒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

阿司匹林用法与用量详解阿司匹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血栓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司匹林的用法与用量。
一、阿司匹林的适应症阿司匹林适用于以下情况:1. 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等轻度至中度疼痛;2. 退烧;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二、阿司匹林的用法阿司匹林有口服和外用两种常见用法。
1. 口服用法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口服阿司匹林的推荐剂量为每次325-650毫克,间隔4-6小时,但每24小时总剂量不应超过4000毫克。
老年人或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减少剂量,具体应遵医嘱。
2. 外用用法将阿司匹林片倒在手掌中,加入适量水或者维生素E油调成糊状,然后涂抹于疼痛部位轻轻按摩,每次使用约5-10分钟,每天2-3次。
三、阿司匹林用量注意事项在使用阿司匹林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用量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来进行,不可自行超量使用或延长使用时间。
2. 阿司匹林片应整片吞服,不可咀嚼或咬碎。
3. 儿童、青少年患者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是发热期间,因为可能增加患Reye综合症的风险。
4.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慎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 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抗凝药物、利尿药等。
四、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在使用阿司匹林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和不良反应。
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气道收缩等。
2.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胃肠出血、消化道溃疡和肝肾损害的风险。
3. 阿司匹林不适合与酒精混合使用,因为可能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4.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禁用。
5. 存放阿司匹林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结语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根据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按照正确剂量进行口服或外用。
同时,需注意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疑虑,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哪些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推荐下载】

哪些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推荐下载】导语阿斯匹林的应用,要因人、因病、因时而易,如不知禁忌而滥加施用,将招来很多麻烦。
阿司匹林使用注意:阿斯匹林(包括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药物,如APC)是解热镇痛的良药。
有些人只注重它解热、镇痛、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的神通,一有头痛脑热或骨关节不适就不加选择地滥用,这是不正确的。
阿斯匹林的应用,要因人、因病、因时而易,如不知禁忌而滥加施用,将招来很多麻烦。
1、服阿斯匹林不能饮酒。
因为酒精能够加剧阿斯匹林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造成胃出血,特别对于有胃病或胃溃疡的人,后果更为严重。
研究发现,正常人饮酒加服阿斯匹林可使大便失血每天增加4.9毫升。
2、肝病患者不可服用阿斯匹林。
非肝病患者如果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可引起药物性肝炎,谷丙转氨酶升高,严重者还可导致肝功能损害,血氨升高。
已有肝病的人服用阿斯匹林,对肝病来说是雪上加霜。
故慢性肝病者最好是忌用或禁用阿斯匹林。
3、妇女和孕妇要避免使用。
阿斯匹林有稀释血液粘度的作用,可使妇女行经期延长,造成非生理性的失血。
孕妇妊娠后期服用,可延长妊娠的周数,增加分娩的持续时间,带来不必要的痉。
产前服用,可延长产后出血时间,造成失血过多,使产后虚弱的体质变得更加虚弱;引起婴儿皮肤和眼睛出血;还增加早产儿脑出血的可能性。
4、儿童禁用。
孩子感冒发烧或患猩红热,都不要服用阿斯匹林,否则将会受到雷耶斯综合症(一种常见的致命病)的巨大威胁。
这种由阿斯匹林引起的综合症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高和肝功能异常,死亡率可达30%。
5、胃病患者慎用或忌用。
口服阿斯匹林在胃肠道内被分解成水杨酸。
水杨酸对胃粘膜有直接腐蚀作用,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发生胃出血或胃穿孔。
虽然现在的阿斯匹林已多制成肠溶片(如维体舒),可暂时减轻对胃粘膜的刺激,但在肠内吸收后,仍能通过胃腺分泌到胃内引起胃部疾病,出现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阿斯匹林副作用

阿斯匹林副作用阿斯匹林,也就是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
它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退烧和抗炎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然而,尽管阿斯匹林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我们注意和避免。
阿斯匹林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胃部不适。
乙酰水杨酸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胃痛、消化不良、溃疡等问题。
因此,如果你有胃溃疡或敏感的胃部,最好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另外,乙酰水杨酸还可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从而导致出血问题。
如果你正在接受手术或有出血倾向,应该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除了胃部问题和出血倾向,阿斯匹林还可能引发哮喘。
有些人可能对乙酰水杨酸过敏,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喘息和肺炎等问题。
因此,如果你有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最好在使用阿斯匹林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另外,乙酰水杨酸还有一些少见但可能严重的副作用。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阿斯匹林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和肾衰竭。
此外,阿斯匹林还可能导致可逆性听力损失,尤其是在年长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所以,如果你有肾脏问题或听力损失的风险,最好避免滥用阿斯匹林。
除了这些明显的副作用,还有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例如,使用阿斯匹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此外,乙酰水杨酸还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或降低其疗效。
因此,在使用阿斯匹林之前,最好告诉医生你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胃部不适、出血倾向、哮喘、肾脏损伤和听力损失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
此外,阿斯匹林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在使用阿斯匹林前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使用该药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一、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1、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二、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mg(大多推荐每日75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
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
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需慎用阿司匹林需慎用2008-01-06 00:19 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编辑部自2004年以来以“关注血栓关爱生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3届8场全国血栓会,在会上我们对于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使我国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掌握国际血栓研究动态,加深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了解,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编辑部自2004年以来以“关注血栓关爱生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3届8场全国血栓会,参会总人数约5000人次,参与的主讲(主持)专家约242人次,涉及到临床10个学科,在学术内容上,从基础到临床、从动脉到静脉、从外科到内科,构筑了一个面向广大临床医师的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继续教育的交流平台。
在会上我们对于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常识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也是中国第一大致残原因、第二大死亡原因。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卒中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卒中的防治成为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为什么脑卒中的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血液凝固形成血块,堵塞了脑的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没有血液供应,进而发生坏死,又称为脑梗死。
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血小板(血液中的一种成分)起着关键的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死的作用。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万人参与的300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每天100(75~15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所有的血栓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发病和死亡危险。
比如去年发表的女性健康研究,美国近4万名女性医务工作者亲自参加试验,每日口服阿司匹林长达10年,最终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首次脑梗死发生率下降24%。
因此,阿司匹林是目前卒中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
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剂量是多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的剂量是每天100(75~150)毫克。
许多人知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应该使用小剂量,但是“小剂量”到底是什么范围?2002年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全世界287个试验结果,显示每天75~150毫克阿司匹林效果最好,每天低于75mg 是否有效不能确定,而剂量高于每天325mg副作用增加,疗效反而降低。
因此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一致,“小剂量”阿司匹林指每天75~325毫克,而长期使用的最佳剂量为每天75~150毫克,每天150~325毫克主要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
阿司匹林需要服用多长时间?如果没有禁忌证,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
阿司匹林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在于抑制血液中的一种成分血小板的功能,其作用能够持续血小板的终生,而人体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10天左右,因此每天坚持服用1次阿司匹林就足够抑制新生成的血小板,对人体产生持续保护作用。
一般人停用阿司匹林48小时后该保护作用即丧失。
这也是为什么阿司匹林标准的服用方法是每天1次的原因。
阿司匹林有消化道副作用,怎么预防?对于本身具有消化道疾病(如溃疡病等)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时需谨慎并咨询医师。
在药物方面,首先要服用肠溶片,因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者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肠溶片只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溶解。
肠溶片的质量也很重要。
质优的肠溶片在胃内完全不溶解,质差的即使符合标准,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
其次是服药时间,如果是肠溶片,则最好在饭前服用,药物会迅速进入肠道。
剂量也很重要,每天100(75~150)毫克是合适的剂量,剂量过高副作用增加,过低则不能产生治疗效果。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常识?心血管疾病是我国民众的头号杀手,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为300万人。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重中之重。
阿司匹林由于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充足的证据和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全世界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最近,美国公布的临床试验CHARISMA再次验证对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病情稳定的患者,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优于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为什么说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30年前,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解热镇痛和抗风湿。
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即抗血小板聚集,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试验。
其中最着名的试验是“美国内科医师健康研究”。
该研究由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主持,2万2千多名美国内科医师亲自参加,坚持每天服用1片阿司匹林,5年后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44%,致死性心肌梗死下降66%。
试验结果的发表在美国掀起了阿司匹林使用浪潮。
其后每年都有数10个阿司匹林的研究结果公布。
2002年,着名的英国医学杂志对将近300个阿司匹林的临床试验作了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每天1片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三分之一,脑卒中减少四分之一。
加之阿司匹林价格低廉,人人都能负担得起,因此许多国家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推荐阿司匹林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cornerstone)。
“美国内科医师健康研究”结束迄今已20年,但当初参与试验的医师仍然每半年定期将自己的相关资料寄到哈佛大学医学院资料库,为人类探索心脑血管疾病作出贡献。
最近美国公布了CHARISMA试验,结果显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长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仍然是林ISMA 您对此怎么看?近年随着介入治疗的开展,人们发现对于血管内放置支架的患者或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数月中应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即除了使用阿司匹林之外,还要加用另外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就在医务界产生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即对于易患心血管病的高风险人群或者病情稳定的慢性心血管病人群,在进行长期的预防性治疗时,应该继续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还是也必须加用氯吡格雷呢? CAHRISMA研究就是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该研究涉及32个国家的1万5千例患者,历时2年多,结果显示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单一使用阿司匹林的疗效至少跟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一样好,而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低。
这些结果提示,单一使用阿司匹林仍然是大多数患者长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选择。
联合治疗仅局限于部分极高危风险人群的短期应用。
什么是“阿司匹林抵抗”?通俗地讲,“阿司匹林抵抗”就是指部分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以后仍然发生了心血管病事件。
最初人们认为,这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这部分人群无效。
但是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有局限性的。
我们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一个综合工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升高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服用阿司匹林等都是手段之一,指望其中任何一种手段,包括每天1片阿司匹林,就可以避免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是不现实的。
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有很好的疗效,即前面提到的每3例心肌梗死避免1例和每4例脑卒中避免1例发生等,已经是很好的预防效果了,得到全世界公认。
为了避免医师和大众的误解,欧洲心脏病学会在其公布的指南中特别强调不能因为所谓的“阿司匹林抵抗”而不采用阿司匹林。
中国的许多共识中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
当然,“阿司匹林抵抗”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可以存在、可以讨论的,讨论的目的是加强基础医学和综合预防医学的研究。
阿司匹林应该早上服用还是睡前服用?《卒中》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推荐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能疗效较好,理由是:(1)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在凌晨和上午,肠溶阿司匹林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上午8点服药,等到完全起效时可能已经错过了当天心血管病高发时段。
(2)晚上人体活动少、血液相对比较黏稠。
(3)有研究提示小剂量阿司匹林睡前服用具有极轻微的降压作用,对伴有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更合适一些。
当然,该建议只是基于理论上的分析,并没有经过临床试验验证。
由于阿司匹林服用后抗血小板作用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最重要的是坚持每天服用。
阿司匹林是一个非常便宜的药物,您能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谈谈它的作用吗?德国拜耳公司的霍夫曼发明阿司匹林,至今已有108年,阿司匹林不仅未被淘汰,而且使用越来越广泛。
我们知道,降压、降糖和降脂等也都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从经济效益学方面来看,在上述所有各种措施中,每预防1例心脑血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编辑部自2004年以来以“关注血栓关爱生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3届8场全国血栓会,在会上我们对于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使我国临床医师能够及时掌握国际血栓研究动态,加深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了解,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华医学继续教育视听杂志编辑部自2004年以来以“关注血栓关爱生命”为主题,成功举办了3届8场全国血栓会,参会总人数约5000人次,参与的主讲(主持)专家约242人次,涉及到临床10个学科,在学术内容上,从基础到临床、从动脉到静脉、从外科到内科,构筑了一个面向广大临床医师的血栓相关疾病防治进展继续教育的交流平台。
在会上我们对于阿司匹林药物的应用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的应用常识脑卒中是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也是中国第一大致残原因、第二大死亡原因。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的情况下,卒中的危害也日益突出,因此,卒中的防治成为卫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为什么脑卒中的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脑卒中最常见的病因是血液凝固形成血块,堵塞了脑的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没有血液供应,进而发生坏死,又称为脑梗死。
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血小板(血液中的一种成分)起着关键的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死的作用。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万人参与的300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每天100(75~15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所有的血栓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发病和死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