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障碍治疗仪YS7004说明书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YS7004说明书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YS7004说明书

十分感谢您购买我公司的产品。

● 小心地从包装箱中取出治疗仪和附件,保存好包装材料以备以后运输或保存之用。

●按随机附件清单清点附件,检查治疗仪和附件是否有任何机械性损坏,如有问题请立即与本公司或经销商联系。

按医用电气设备分类:本治疗仪属Ⅱ类 BF 型应用部分 IPX0 非AP/APG 设备。

警告警告::在使用仪器前在使用仪器前,,请您认真阅读本说明书请您认真阅读本说明书,,边看边做边看边做。。它将有助于更好地使用本治疗仪。谨防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和损坏仪器。

图形图形、、符号符号、、警告性声明和缩写的含义警告性声明和缩写的含义:: Ⅱ类设备

BF 型应用部分

IPX0

IPX0 对进水造成有害影响的防护级别:无防护 非AP/APG 设备

设备 不能在有与空气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或与氧或氧化亚氮混合的易燃麻醉气情况下使用的设备

Φ5×20mm 20mm 33A F A F

保险丝型号 注意!查阅随机文件 接通(总电源)

向上

易碎物品

怕雨

目录

1 产品简介及随机附件清单 (3)

2 治疗原理 (4)

3 适用范围 (4)

4 禁忌症 (4)

5 治疗时间与疗程 (4)

6 产品使用 (4)

6.1 使用环境要求 (5)

6.2 仪器部位图 (5)

6.3电极线、治疗帽的使用及电极片的粘贴方法 (6)

6.3.1治疗电极线和治疗帽的装接和拆卸 (6)

6.3.2 电极片的粘贴方法 (7)

6.3.3 治疗帽的使用说明 (9)

6.4治疗仪操作说明 (10)

6.4.1准备工作 (10)

6.4.2操作说明 (10)

6.4.3严重注意事项 (14)

6.5 维护与保养 (15)

6.5.1日常维护 (15)

6.5.2电极片的替换 (15)

7 产品技术参数及原理 (15)

7.1主要性能指标 (15)

7.2结构与电气原理方框图 (16)

8 产品售后 (17)

8.1售后服务 (17)

8.2 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17)

8.3保险丝的更换方法 (18)

8.4 包装、储存及运输 (18)

8.5 产品报废处理 (18)

1 产品简介及随机附件清单产品简介及随机附件清单

YS 系列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以下简称治疗仪)是我公司生产的采用磁疗和电疗两种治疗方式的医疗设备。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它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无创、方便、安全等优点,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理疗科、急诊科等常备的先进医疗设备。

随机附件清单随机附件清单 名称名称

数量数量 治疗帽

2副 主电极线

2组(2对) 辅电极线

2组(4对) CM2542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

1包 CM4040理疗电极片(辅电极用)

2包 60cm 牛筋带(固定主电极用)

2根 40cm 绑带(固定辅电极用)

4根 70cm 绑带(固定辅电极用)

4根 电源线

1根 使用(技术)说明书

1本 产品合格证

1张 产品保修卡 1张

主电极线 辅电极线 CM2542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

CM4040理疗电极片(辅电极用) 绑带 治疗帽

2 治疗治疗原理原理原理

1、磁疗部分:以脑生理学、磁生物学和临床脑病治疗学为基础,通过特制的治疗发生体输出特定规律交变电磁场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以改变病灶区代谢环境,使参与代谢的酶活性增高。试验证明,使用治疗仪能扩张脑血管并有促进血循环和建立侧枝循环的作用;对损伤的脑细胞可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其修复能力的作用;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

治疗帽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不同头围的人均适用、配戴舒适的特点。

2、电疗部分: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小脑顶核进行电刺激的方式来达到扩张大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同时可对条件性中枢神经源性神经起到保护机制;通过对患肢(上肢及下肢)肌肉神经系统的电刺激,起到肢体功能的模拟主动运动,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以达到促进萎缩肌肉及神经系统康复的效果。实验及临床证明,能明显起到改善脑局部血流量,缩小脑梗死体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抗毒性物质损害,降低神经元电兴奋性的作用。

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磁疗部分: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衰弱(可用于改善睡眠质量、消除脑疲劳

等症状)、脑损伤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2、电疗部分:通过治疗电流刺激小脑顶核或肢体的神经,以起到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

作用,适用于以下疾病的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损伤性疾病、

小儿脑瘫及由上述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头痛。

磁疗部分与电疗部分既可同时使用磁疗部分与电疗部分既可同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亦可单独使用。。

4 禁忌症禁忌症

1、 全身及颅内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患者;

2、颅内感染、颅内肿瘤患者;

3、孕妇;

4、重症心脏病及使用心脏起搏器者。

5 5 治疗时间与疗程治疗时间与疗程治疗时间与疗程

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情况,每日1次或上、下午各1次,每次20分钟,每个疗程12天,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一般情况下,每日治疗次数较多,则治疗效果较明显,疗效巩固也较持久。或遵医嘱。

6 产品使用产品使用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治疗仪的操作步骤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治疗仪的操作步骤,,并做到动作轻柔并做到动作轻柔、、准确准确,,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对第一次接受仪器治疗的患者对第一次接受仪器治疗的患者,,应耐心解释应耐心解释,,说明治疗仪的原理说明治疗仪的原理、、作用及使用方法作用及使用方法,,还可

让接受治疗后的病友谈体会让接受治疗后的病友谈体会、、谈疗效谈疗效,,使其能积极地配合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愉快地接受治疗愉快地接受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操作者应经常巡视病房过程中操作者应经常巡视病房,,及时听取病人的反映及时听取病人的反映,,随时调整治疗强度随时调整治疗强度,,并认真仔细地做好治疗效果的评估做好治疗效果的评估、、记录和分析记录和分析。。

6.1 6.1 使用环境要求使用环境要求使用环境要求

1、治疗时易磁化的物品(如手表、磁卡等)应远离治疗区。

2、使用时应避开强电磁干扰(如短波或微波治疗设备)。

3、治疗仪应放置在洁净、通风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确保治疗仪的四周至少有5厘米的空隙,保证机箱后侧的散热风扇不被阻塞。

6.2 6.2 仪器仪器仪器部位图部位图部位图

图1 YS-7004型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前面板示意图

按键功能说明:

1、“设置/停止”按键——包括进入模式选择界面、进入已选定治疗模式的参数设置界面、在治疗状态下停止治疗并返回模式选择界面等;

2、“选择”按键——包括在模式选择界面下选择所需的治疗模式、在相应治疗模式下选择要设置的参数项目等;

3、“启动/暂停”按键——包括参数设置完成后的确认并进入治疗状态、在治疗状态下暂停治疗、暂停后继续恢复治疗等;

4、“+”按键和“-”按键——包括对需设置参数的调整,增加数值或减少数值。

图2 YS-7004型脑功能(障碍)治疗仪后侧示意图

插孔及其他简要说明:

1、 主电极输出插孔——主治疗电极线的专用插孔。

2、 辅电极输出插孔——辅治疗电极线的专用插孔。

3、 磁疗输出插孔——治疗帽的专用插孔。

4、 电源插座(带保险丝)——电源的输入接口,接AC 220V 电源,若保险丝熔断请及

时更换(更换方法见8.3)。

5、 风扇——用于治疗仪的散热,注意风扇不能堵塞。

6、 产品铭牌——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仪器名称、产品型号、执行标准、产品编号、 联系方式等。

6、电源开关——使用随机附带的电源线接通并检查后开启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开启后电源开关会有指示灯亮。

6.36.3 电极线电极线、、治疗帽的使用及电极片的粘贴方法

6.3.1 治疗电极线和治疗帽的装接和拆卸: 表1

插孔插孔

电极线电极线 电极片电极片 治疗帽治疗帽 主电极输出插孔

主电极线 CM2542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 不用 辅电极输出插孔

辅电极线 CM4040理疗电极片(辅电极用) 不用 磁疗输出插孔 不用

不用 使用

注:请用户请用户严格按照表严格按照表1所列出的对应关系使用治疗电极线所列出的对应关系使用治疗电极线、、电极片电极片和治疗帽和治疗帽和治疗帽,,否则将对患者造成不适并对治疗仪造成损坏患者造成不适并对治疗仪造成损坏。。

6.3.1.1 治疗电极线和治疗帽的装接:

a) 治疗电极线:将主电极线插头芯的凸起部分对准治疗仪上的主电极插孔(如图2所示相关插孔位置)定位,辅电极线插头芯的凸起部分对准治疗仪上的辅电极Ⅰ、Ⅱ插孔(如图2所示相关插孔位置)定位,手持插头略用力推入即可。

b)治疗帽:将治疗帽输出线的插头芯的凸起部分对准治疗仪上的磁疗插孔(如图2所示相关插孔位置)定位,手持插头略用力推入即可。

6.3.1.2 治疗电极线和治疗帽的拆卸:

a) 治疗电极线:握持主电极线或辅电极线插头上的活动外壳往外拉,即可将插头拔出。 b) 治疗帽:握持治疗帽输出线插头芯上的活动外壳往外拉,即可将插头拔出。

注:① 治疗仪主电极线带有两个红治疗仪主电极线带有两个红色色固定器固定器,,辅电极线上的两根白色插针为辅电极

Ⅰ,两根黑色插针为两根黑色插针为辅电极辅电极Ⅱ。

② 主电极线两个红色电极必须同时使用主电极线两个红色电极必须同时使用,,不可单独使用不可单独使用;;辅电极线的一对白色电极线和一对黑色电极线必须同时使用线和一对黑色电极线必须同时使用,,不可单独使用不可单独使用。。

③ 主、辅电极线既可同时使用辅电极线既可同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亦可单独使用。。

④ 辅电极线上的辅电极Ⅰ(两根白色插针两根白色插针))治疗的输出和辅电极Ⅱ(两根两根黑色插针黑色插针黑色插针))

治疗的输出是相同的治疗的输出是相同的,,均可用于上肢或下肢均可用于上肢或下肢。。

⑤ 主电极线主电极线、、辅电极线辅电极线和治疗帽输出线和治疗帽输出线和治疗帽输出线不能承受外来拉力不能承受外来拉力不能承受外来拉力,,严禁拉扯严禁拉扯。。人为拉扯是造成治疗电极线造成治疗电极线和治疗帽和治疗帽和治疗帽连接失效连接失效连接失效,,导致治疗信号传输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治疗信号传输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敬请用户重视!

6.3.2 电极片的粘贴方法:

本粘贴方法仅供参考本粘贴方法仅供参考,,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粘贴方法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粘贴方法。。

6.3.2.1 CM2542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

a) 粘贴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第一步:备皮。在需粘贴电极片的部位(在患者两耳后侧乳突表皮,参照图3,位于两耳后和耳道平行的突出区域,主治疗电极通过小脑顶核区,过分偏离会影响治疗效果)用棉球蘸无刺激的水(如:蒸馏水、生理盐水等)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的残留角质层。禁用酒精清洁皮肤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大阻抗,,影响治疗效果

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步:连接电极片。将主电极线的两只红色固定器分别夹在两个C M2542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的钮扣上即可。

b) 粘贴方法图示以及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图3 主电极治疗线使用示意图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失眠及偏头痛治疗、小儿脑瘫痪的康复、颅脑的损伤性疾病”的四种情况下均可使用主电极治疗,将CM2542电极片(主电极用)贴于耳后乳突穴,粘贴时注意将电极片的内弧朝耳朵方向,贴好后用60cm 牛筋带(固定主电极用)辅助固定。

注:CM2542电极片电极片((主电极用主电极用))为一次性使用电极片一次性使用电极片,,当电极片上的导电胶粘性不够时,应及时更换电极片应及时更换电极片,,否则会影响治疗否则会影响治疗。。

(电极片的更换方法见“6.5.2 电极片的替换”)

6.3.2.2 辅电极片的粘贴方法

a) 粘贴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第一步:备皮。在需粘贴电极片的部位用棉球蘸无刺激的水(如:蒸馏水、生理盐水等)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的残留角质层。禁用酒精清洁皮肤禁用酒精清洁皮肤,,酒精清洁后会给皮肤造成很成很大阻抗大阻抗大阻抗,,影响治疗效果

影响治疗效果。 第二步:连接电极片。辅电极线上的辅电极Ⅰ和辅电极Ⅱ治疗线的使用应成对选择,或单独使用辅电极Ⅰ治疗线(两个白色治疗线),或单独使用辅电极Ⅱ治疗线(两个黑色治疗治疗线),或同时使用辅电极Ⅰ、Ⅱ治疗线,但是辅电极Ⅰ和辅电极Ⅱ治疗线必须分别构成治疗电流输出回路。连接时将辅电极线的两个黑色插针或两个白色插针插入CM4040电极片(辅电极用)即可。

b) 粘贴方法图示以及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图4 辅电极治疗线使用简图(仅供参考)

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小儿脑瘫痪的康复、颅脑的损伤性疾病”这三种情况下均可采用辅电极治疗。CM4040电极片(辅电极用)连接好之后将其贴于肢体或人体其他部位,用绑带辅助固定,按治疗需要用于患肢肌肉组织运动神经点(参照图4)。

注:CM4040电极片电极片((辅电极用辅电极用))为一次性使用电极片一次性使用电极片,,当电极片上的导电胶粘性不够当电极片上的导电胶粘性不够,,请及时更换及时更换。。

6.3.3 治疗帽的使用说明:

6.3.3.1 治疗帽的佩戴:(参照图5)

1) 两个后治疗体之间有固定带调节扣;

2) 连接两个后治疗体的输出动力线较长;

3) 前治疗体在眉间略上方(前额正中);

4) 两侧治疗体在两耳前上方(双侧颞部);

5) 两后侧治疗体在两耳后略下方(双侧枕部)。

图5 治疗帽佩戴示意图

6.3.3.2 使用磁疗(治疗帽)时的注意事项

a)强、弱挡的选择:

需要较长期治疗的和老年、体弱的患者可用弱档适应几天后再用强档。也可通过治疗时

间的长短调节所接受的治疗剂量。

b) 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的选择:

以患者的舒适度为原则进行调节。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在患者感到对微振功能有所不适时在患者感到对微振功能有所不适时,,可将微振功能关闭可将微振功能关闭。。当微振功能关闭后,治疗剂量会有所减弱治疗剂量会有所减弱,,但不会影响正常的治疗效果但不会影响正常的治疗效果。。

c) 对于有些患者治疗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头痛、头晕、乏力;

2) 心悸、气短。

出现症状后无需特殊处理,停止治疗后症状将自然消失,第二天可再次尝试复用。

6.46.4 治疗仪治疗仪操作说明操作说明(请对照6.2 仪器部位图阅读)

6.4.1 6.4.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1、备皮,贴电极片(使用主电极时应选用CM2542电极片(主电极用),具体粘贴方法见“6.3.2.1”中所述;使用辅电极时应选用CM4040电极片(辅电极用),具体粘贴方法见“6.3.2.2”中所述;使用磁疗时应按“6.3.3”中所述使用方法佩戴好治疗帽。)

2、告诉患者治疗时的各种感觉、治疗进展以及预期的效果;

3、刺激需维持20~60分钟。

6.4.2 6.4.2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6.4.2.1 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a)a) 开机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开机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本说明书。。操作者必须熟知使用和操作方法操作者必须熟知使用和操作方法,,治疗仪必须由专人负责专人负责。。

b)b) 治疗仪应放置于治疗床附近治疗仪应放置于治疗床附近,,保证治疗电极能方便地放置于患者治疗部位保证治疗电极能方便地放置于患者治疗部位。。

c)c) 在通电前在通电前,,请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良好请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良好,,保险丝是否完好保险丝是否完好。。此时为避免开机瞬间治疗仪程序的不确定性而引起患者不适疗仪程序的不确定性而引起患者不适,,在按在按““6.3.26.3.2””操作步骤粘贴好电极片操作步骤粘贴好电极片或者佩戴好治或者佩戴好治疗帽疗帽之后不应先把主电极线之后不应先把主电极线之后不应先把主电极线、、辅电极线辅电极线或治疗帽或治疗帽或治疗帽输出线分别输出线分别输出线分别插入插入插入““主电极主电极输出输出输出插孔插孔插孔””、“辅电极电极输出输出输出插孔插孔插孔””或“磁疗磁疗输出输出输出插孔插孔插孔””后再开启电源开关后再开启电源开关,,正确的做法是按步骤粘贴好电极

片、佩戴好治疗帽佩戴好治疗帽之后先打开治疗仪的电源开关之后先打开治疗仪的电源开关之后先打开治疗仪的电源开关,,等待2~3秒到治疗仪稳定后秒到治疗仪稳定后,,再按“6.3.1.16.3.1.1””的操作方法将主电极线的操作方法将主电极线、、辅电极线辅电极线和治疗帽输出线和治疗帽输出线和治疗帽输出线插入对应插孔插入对应插孔插入对应插孔。。

d)d) 如果治疗仪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不亮如果治疗仪的电源开关指示灯不亮,,请检查供电电源是否有电或治疗仪的电源保险丝是否熔断丝是否熔断,,如果熔断请及时更换保险丝如果熔断请及时更换保险丝((见8.3保险丝的更换方法保险丝的更换方法))。。

e)e) 在上次关机至下次开机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5秒,否则易导致治疗仪程序出错否则易导致治疗仪程序出错。。 f)f) 各按键的使用请参考各按键的使用请参考““6.2 6.2 仪器部位图仪器部位图仪器部位图””中有关按键的说明中有关按键的说明。

6.4.2.2 开启电源开关键,治疗仪呈待机状态,液晶显示屏亮,此时屏幕显示:

a) a) 磁疗部分磁疗部分磁疗部分:: 1) 按“设置/停止”键,此时屏幕显示:

2) 按“选择”键,选择要改变的选项,按“+”或“-”增加或减少相应参数。

① 时间设置:默认值为20分钟,可在1分钟~99分钟之间任意设置,按“+”键或

“-”键,设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

② 强度设置:按“+”

或“-”键,可选择所需的输出强度。

0,按“+”或“-”键,可选

择所需的输出振幅。

0,按“+”或“-”键,可选

择所需的输出振频。

注:振频振频、、振幅任一为零时振幅任一为零时,,治疗帽的微振功能即关闭治疗帽的微振功能即关闭。。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振动的幅度和频率力选择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3) 参数设置完成后,按“启动/暂停”键,治疗仪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倒计时。

在工作状态下,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随时调节振动的幅度和频率。

治疗过程中,按“启动/暂停”键,治疗仪进入暂停状态,再次按下“启动/暂停”键,返回到工作状态,继续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若要停止治疗,按“设置/停止”键,返回到初始待机状态。

当时间至0时,治疗完成,主机蜂鸣器发出提示声音后,治疗仪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b) b) 电疗部分电疗部分电疗部分::

1) 治疗选择状态 按“设置/停止”键进入治疗模式选择,此时屏幕显示:

有四种治疗模式供选择,差别在于输出电流的波形和频谱。按“选择”键,选择治疗模式。再按“设置/停止”键进入相应治疗模式的参数设置状态。

①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小儿脑瘫痪的康复”、“颅脑的损伤性疾病”三种治疗模式,按“设置/停止”键进入后,屏幕显示:

②对于“偏头痛治疗及预防”治疗模式,按“设置/停止”键进入后,屏幕显示:

注:“偏头痛治疗及预防偏头痛治疗及预防”” 治疗模式治疗模式不需要使用辅电极来治疗不需要使用辅电极来治疗不需要使用辅电极来治疗。。

2) 参数设置状态

按“选择”键选择要更改的参数。

① 辅强Ⅰ、Ⅱ设置

辅强Ⅰ、Ⅱ设置是分别调节辅治疗电极Ⅰ、Ⅱ输出电流的强度。

治疗强度为1~60可调,调节步长为1。按“+”键可增强输出电流(显示值增大);按“-”键可减弱输出电流(显示值减小)。从1到10增加时,可连续按“+”键;从10

向上增加,只能点按“+”键(即按一下放一下);从高向低调节,可连续按“-”键。

注:显示值越大显示值越大,,强度越高强度越高,,患者的刺激感越强患者的刺激感越强。。由于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刺激强度

感受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感受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在治疗时在治疗时,,辅强辅强ⅠⅠ、辅强辅强ⅡⅡ的设置通常以患者的自我感受为参考,由弱到高逐步调节至患者所能承受的刺激电流由弱到高逐步调节至患者所能承受的刺激电流。。对感觉功能障碍或无法表达感受的患者以患者肢体产生肉眼所见的微动为准则来调节者以患者肢体产生肉眼所见的微动为准则来调节((每上调2个数值停顿5秒,以观察患者肢体是否有微动肢体是否有微动))。。辅强设置的总体原则辅强设置的总体原则辅强设置的总体原则::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刺激感越强治疗效果越好。

② 辅频Ⅰ、Ⅱ设置

辅频Ⅰ、Ⅱ设置是分别调节辅治疗电极Ⅰ、Ⅱ输出电流的频率。

分1~8档,按“+”键或“-”键,改变档位,根据病况选择频率档。辅治疗电极Ⅰ、Ⅱ各频率档的选择见下表。 病 况

感觉功能障碍或无法表达感受的患者(如儿童、昏迷者、哑语者等) 感觉功能正常且可以表达感受的患者 轻度失神经

1 5 中度失神经

2 6 重度失神经

3 7 极重度失神经

4 8

表中的频率档选择仅供参考,可根据患者病情自主选择。

③ 主强设置

主强设置是调节主治疗电极输出电流的强度。

治疗强度为1~9可调,调节步长为1。按“+”键可以增强输出电流(显示值增大);按“-”键可以减弱输出电流(显示值减小)。

注:显示值越大显示值越大,,强度越高强度越高,,患者的电刺激感越强患者的电刺激感越强。。由于个体差异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刺激强度感受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度感受和承受能力不尽相同,,在治疗时在治疗时,,主强的设置通常以患者的自我感受为参考主强的设置通常以患者的自我感受为参考,,由弱到高逐步调节到高逐步调节。。具体强度的设置可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具体强度的设置可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主强设置的总体原则主强设置的总体原则::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在患者能承受的前提下,,刺激感越强治疗效果越好刺激感越强治疗效果越好。。

④ 主频设置

主频设置是调节主治疗电极输出电流的频率。

分1~9档,按“+”键或“-”键,改变档位,根据病况选择所刺激电流的频率值。 注:显示值越大显示值越大,,频率越高率越高,,患者的电刺激感越强患者的电刺激感越强;;显示值越小显示值越小,,频率越低频率越低,,患者的电刺激感越弱电刺激感越弱。。治疗时一般设置为5即可即可。。具体频率的设置可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建议建议::Ⅰ) 对于新生儿对于新生儿::主强设置为2~3,主频设置为1~4;

对于儿童对于儿童::主强设置为2~4,主频设置为1~4;

对于成人对于成人::主强设置为3~7,主频不限主频不限;;

Ⅱ) 对于感觉功能障碍或无法表达感受的患者对于感觉功能障碍或无法表达感受的患者::

————新生儿和儿童新生儿和儿童新生儿和儿童::主强设置为2,主频设置为2;

————成人成人成人::主强设置为5,主频设置为5。

⑤ 时间设置

时间默认值为20分钟,可在1分钟~99分钟之间任意设置,按“+”键或“-”键,

设定所需要的治疗时间。

3) 参数设置完成后的操作

① 参数设置完成后,按 “启动/暂停”键,液晶显示屏上设定的时间后面有“>>>>>”滚动闪烁,治疗仪进入工作状态,开始倒计时。

② 在工作状态下,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随时调节主治疗电极输出电流的强度和频率、辅治疗电极输出电流的强度。

③ 治疗过程中,按“启动/暂停”键,治疗仪进入暂停状态。再次按下“启动/暂停”键,返回到工作状态,继续进行治疗。

④ 治疗过程中若要停止治疗,按“设置/停止”键,返回到初始待机状态。

⑤ 当时间至0时,治疗完成,主机蜂鸣器发出提示声音后,治疗仪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治疗结束后,应先取治疗线的固定器,再取下粘贴电极,并在患者粘贴电极处擦无刺激的水做洁净处理。

请严格按上述顺序取下治疗线的固定器请严格按上述顺序取下治疗线的固定器,,否则极易造成治疗线的损坏或输出不良否则极易造成治疗线的损坏或输出不良。。

6.4.2.4 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a) a) 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电极片粘贴良好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电极片粘贴良好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电极片粘贴良好,,如果没有粘贴好可能会造成粘贴部位局部承受较强的电流较强的电流,,从而感到有较强烈的刺痛感从而感到有较强烈的刺痛感,,此时只需按住电极片使它保持粘贴良好即可缓解刺痛感解刺痛感。。

b) b) 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小儿脑瘫痪的康复小儿脑瘫痪的康复””、“颅脑的损伤性疾病颅脑的损伤性疾病””三种治三种治疗模疗模式下式下的的辅频Ⅰ、Ⅱ,辅强Ⅰ、Ⅱ,主频主频、、主强主强以及以及以及在在“失眠及偏头痛治疗失眠及偏头痛治疗““模式下的主频模式下的主频、、主强主强可以根据患者的感受反复可以根据患者的感受反复可以根据患者的感受反复、、穿插调节穿插调节,,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c)c)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应先拔下治疗电极线的插针应先拔下治疗电极线的插针或钮扣或钮扣或钮扣,,再取下电极片再取下电极片,,并在患者粘贴电极片处擦无刺激的水做洁净处理极片处擦无刺激的水做洁净处理,,请严格按上述顺序拔下治疗电极线的插针请严格按上述顺序拔下治疗电极线的插针或钮扣或钮扣或钮扣,,否则极易造成治疗电极线的损坏或输出不良极易造成治疗电极线的损坏或输出不良。。

d )治疗仪不使用时治疗仪不使用时,,请关闭电源请关闭电源,,拔去电源线插头拔去电源线插头。。在治疗仪在治疗仪治疗治疗治疗过程中过程中过程中,,不要强行关闭电源关闭电源,,否则否则易造成治疗仪的损坏易造成治疗仪的损坏易造成治疗仪的损坏,,并在关闭电源前在关闭电源前,,请先将治疗电极线从患者治疗部位取下位取下,,然后再关闭电然后再关闭电源开关源开关源开关。。

e )治疗仪在启动前治疗仪在启动前,,磁疗部分磁疗部分::全部参数可以调节全部参数可以调节;;电疗部分电疗部分::辅频辅频ⅠⅠ、辅频辅频ⅡⅡ、主频、时间可以调节时间可以调节,,辅强辅强ⅠⅠ、辅强辅强ⅡⅡ、主强不可以调节主强不可以调节。。启动后启动后,,磁疗部分磁疗部分::振动幅度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可以调节振动频率可以调节,,治疗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强度不可以调节治疗强度不可以调节;;电疗部分电疗部分::辅强辅强ⅠⅠ、辅强辅强ⅡⅡ、主强主强、、主频可以调节主频可以调节,,辅频辅频ⅠⅠ、辅频辅频ⅡⅡ、时间不可以调节时间不可以调节。。

f)f)在模式选择界面在模式选择界面在模式选择界面、、参数调节界面等参数调节界面等,,只要治疗仪没有处于启动治疗状态只要治疗仪没有处于启动治疗状态,,等待一分钟没有任何操作钟没有任何操作,,治疗仪将自动进入开机欢迎界面治疗仪将自动进入开机欢迎界面。。

6.4.3严重注意事项严重注意事项

1、把高频手术设备和本治疗仪同时连接到一个患者时把高频手术设备和本治疗仪同时连接到一个患者时,,在电疗电极处可能引起在电疗电极处可能引起烧伤并烧伤并可能损坏本治疗仪可能损坏本治疗仪。。

2、靠近短波或微波治疗设备使用电疗部分靠近短波或微波治疗设备使用电疗部分,,可能引起电疗部分的输出不稳定可能引起电疗部分的输出不稳定。。

3、靠近胸部使用电极会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靠近胸部使用电极会增加心脏纤颤的危险。。

4、治疗仪的辅电极输出电流密度可能超过2mA(r.m.s)/cm 2,操作者应特别注意操作者应特别注意,,操作

时输出幅度值请从最小逐步调节至患者能承受的输出值时输出幅度值请从最小逐步调节至患者能承受的输出值。。

6.5 6.5 维护与保养维护与保养维护与保养

6.5.1日常维护日常维护

1、治疗帽的有关说明:

——在无人治疗时,避免空载;

——放置阴凉处,避免接触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

——禁止液体浸泡消毒及高压熏蒸灭菌;

——戴治疗帽前可戴上一次性帽,以保证治疗帽的清洁。

2、主、辅电极治疗线可采用医用酒精棉清洁、消毒。

3、治疗仪应定期进行保养。清洁治疗仪之前,必须关掉电源开关并断开电源线。清洁治疗仪时,用柔软的干布蘸一点水擦拭。不要让任何清洁液流在治疗仪的任何部位。

4、治疗仪不使用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5、治疗仪应防潮、防高温,尽量减少搬运,避免强烈振动。

6、治疗帽、主电极治疗线、辅电极治疗线需要更换时必须从本公司或者本公司授权的经销商处购买。

7、无论何种情况下,如需打开治疗仪机箱,请先切断供电电源,以防电击引起人身事故。

8、如治疗仪不能正常工作,只能由经过本公司特别培训的人员才可维修,切勿自行开箱维修。

6.5.2电极片的电极片的替换替换

本治疗仪使用的电极片为一次性使用的随弃式电极片,用完即丢弃,使用时注意有效期,不能选择替代品,更换电极片必须从本公司或在经本公司授权的经销商处购买。如采用无证产品,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害或者因导电性能差,影响治疗效果。

7 产品技术参数及原理产品技术参数及原理

7.1 7.1 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性能指标

1、运输和贮存条件:

a) 环境温度范围:-40℃~50℃;

b) 相对湿度范围:10%~80%;

c) 大气压力范围:500hPa~1060hPa。

2、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30%~85%;

c) 大气压力:860hPa~1060hPa;

d) 电源要求:AC 220V±10%,50Hz±2%;

e) 输入功率:150VA。

3、磁疗输出部分基本参数:

a) 治疗体数量: 每个治疗帽有5个治疗体。

b) 治疗体磁感应强度:Ⅰ档(弱档):3mT~9mT;

Ⅱ档(强档):10mT~17mT。

c) 治疗体磁场频率: 50Hz±2%。

d) 微振功能: 档位

振频(Hz) 振幅(脉冲幅度V) Ⅰ

0 0 Ⅱ

2 10 Ⅲ

5 1

6 Ⅳ 10 27

e) 治疗帽的各导线连接部位能承受20N 拉力。

4、电疗输出部分基本参数(标准负载阻抗500Ω±1%):

a) 四种输出模式可供选择。

b) 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仿真生物电治疗电流,恒流输出特性。

c) 主频谱≤20KHz。

d) 主电极:输出开路最大电压峰值<50V,输出最大电流≤30mA,电流可调。

e) 辅电极:两路输出。输出开路最大电压峰值<150V,输出最大电流≤100mA,电流可调。

5、时间选择:

治疗仪具有定时功能,可在1min~99min 范围内设定所需时间。

6、治疗仪可连续运行。

7、外形尺寸:长:550mm 宽:500mm 高:940mm。

8、重 量:主机:20Kg 治疗帽:2×0.5Kg。

7.2 7.2 结构与电气原理结构与电气原理结构与电气原理方框图方框图方框图

7.2.1 7.2.1 结构组成结构组成

治疗仪由主机、治疗帽和治疗电极(包括主电极和辅电极)组成。

7.2.2.2 电路原理方框图电路原理方框图

8 产品售后产品售后

8.1 8.1 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售后服务 1、治疗仪在使用前操作者应得到专业人员的使用指导。

2、一年内免费维修;三年保修(保修期内只收取材料成本费,免人工费);终身维护。

下列原因所造成的故障将不在保修范围之列:

——产品遭到误用、事故、运送或其它实质性损伤,疏忽、水淹、水灾或其他液体侵入; ——产品缺陷或问题是由于使用非本公司的产品或配件的;

——擅自拆装、改装产品而造成的故障;

——因缺乏合理的保养和未达到环境使用要求而造成的故障;

——在使用、搬运过程中不慎摔打、跌落造成的故障;

——没有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指示进行操作而造成的故障;

——未通过我公司的许可而进行维修造成的故障。

在要求提供保修服务时,请直接以电话、传真的形式与我公司联系。如果问题不在本公司有限保证的范围内,或者根据上述条款所导致的有限保证之不适用、作废或失效,将向客户收取维修或产品更换的成本以及所有维修或产品更换所导致的其它相关成本。

8.2 8.2 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排除方法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排除方法可能出现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治疗仪是一种电子产品。在用户长期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某些故障。由于用户的维修能力和检测设备所限,有的故障不一定能修好,需要报修。有些故障,用户可以修好,下面列举几种故障现象及产生的可能原因,仅供用户维修时作为参考。

故障分析与排除示例表 故 障 现 象 原 因 分 析

排 除 方 法 备 注 液晶显示屏不亮 1.电源未接通。

2.电源保险丝熔断。

1.检查有无AC220V 供电电源,治疗仪的电源插头与插座是否连接良好。

2.更换新的电源保险丝。(见保险丝的更换方法) 治疗帽不工作

治疗帽与主机未接通。 检查输出接插头是否与输出孔接牢。 治疗电极无治疗电

流输出(无刺激感

觉)

1.治疗电极与表皮接触不良。

2.治疗线插头未插到位,接触不良。

3.治疗线断线。 1.按紧治疗电极。 2.重新插治疗线。 3.更换新的治疗线。 治疗仪推行不灵活

或无法自由移动 1.脚轮内有异物。 2.脚轮刹车被按下。 1.用工具取出卡在脚轮内的异物。 2.向上抬起全部脚轮刹车。

说明:维修用资料如电路图、元器件清单、图注、校正细则等,只提供给经厂方培训合格的

维修人员和单位。

8.3保险丝的更换方法保险丝的更换方法

电源保险丝更换方法:拔出电源电缆后,将位于电源插座中的保险丝夹持件撬出,取出熔断的保险丝,插入新的保险丝(型号为φ5×20mm 玻璃管 快速熔断型 3A),再将保险丝夹持件推入。

8.4 8.4 包装包装包装、、储存及运储存及运输输

治疗仪外部运输包装采用木箱,箱内有防雨套和软性衬垫。包装后的治疗仪,应储存在常温、干燥、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内。可用一般交通工具运输,运输中应防止剧烈振动、冲击及雨水淋溅,并避免暴晒。

8.5 8.5 产品报废处理产品报废处理产品报废处理

治疗仪是一种物理理疗设备,不具有传染性及放射性材料,属一般的电子设备。主要由外壳、显示器件和线路板构成。外壳采用的是ABS 材料可回收再生。显示器件及线路板按《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处理。

※本说明书说明书根据根据GB/T 9969GB/T 9969--2008200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总则》》、GB9706.1GB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YY0607YY0607--2007《医用电气设备医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部分::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要求》》及《医疗器械说明书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制订制订。。本公司产品如发生某些细微改进司产品如发生某些细微改进,,有可能在本说明书上未作更改或说明有可能在本说明书上未作更改或说明,,敬请谅解敬请谅解!!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 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1. 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2. 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3. 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1. 临床表现 (1)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 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溃疡、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4) 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时漏尿。 2. 辅助检查 (1) 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I 度轻型: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v 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I 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n度轻型: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n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川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 P0P-Q分类法。子宫脱垂的POP-Q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鉴别诊断】 1. 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 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l) 支持疗法。 (2) 子宫托:适川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注意事项: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 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3) 盆底肌训练。 2. 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证:适用于n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 手术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3) 手术前注意事项: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禁手术;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 手术方法:①曼氏手术;②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③使用生物网片的骨盆重建术;④阴道闭合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 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及时结扎血管止血。术后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2. 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3. 术后盆腔感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4. 排尿困难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清洁导 尿多可恢复。如治疗无效,则术后 3 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5. 网片外露或侵蚀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6. 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二节阴道前后壁脱垂 【定义】阴道前后壁脱垂是指阴道前后壁接近或脱出于处女膜外。 【病因】多产、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及腹压增加。 【诊断】 l. 临床表现 (1)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 排尿困难、尿潴留、排便困难、阴道出血等,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子宫脱垂和(或) 压力性尿失禁、大便失禁。 (4) 妇检时可见阴道口松弛伴有陈旧性会阴裂伤,阴道前、后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如为后壁脱垂可在肛检时指端向前进入凸向阴道的肓袋内;脱垂部位黏膜变薄、透亮,黏膜表面硬化、皱襞消失。

生物反馈治疗仪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功能组织重建仪)生物反馈治疗仪就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 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得运动功能障碍及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原理: 生物反馈治疗仪就是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并结合多种电刺激模式进行肌肉训练治疗,以达到改善肌肉功能,帮助病人重建并恢复肌肉正常运动功能,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得运动功能障碍及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仪结合生物反馈与神经功能重建得最新康复理念,集肌电、直肠、盆底得评估、治疗、训练于一身得康复专家。 什么就是生物反馈 生物反馈 (biofeedback) 又称生物回授。它在不同得场合下具有不同得涵义,既可以指有机体内发生得一种过程;又可以表示一种方法;还可以表示一种特殊得治疗手段。 生物反馈疗法 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就就是把求治者体内生理机能用现代电子仪器予以描记,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号,因而使其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遂意得内脏机能及其她躯体机能、达到防治身心疾病得目得,由于此疗法训练目得明确、直观有效、指标精确,因而求治者无任何痛苦与副作用。据国内有关报道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得身心疾病都有较好得疗效。运用于生物反馈治疗得设备有:肌电反馈仪、皮肤湿度反馈仪、脑电反馈仪、脑电反馈仪及脉搏反馈仪等。仪器得操作者需经过专业训练,以保证结果得可靠性与科学性。

生物反馈治疗仪得作用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就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发展起来得,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用于临床。生物反馈就是用电子仪器测定神经-肌肉与自主神经得正常或异常活动情况,并把这些信息放大成视觉与听觉信号,反映给受试人。医生帮助受试人了解原来不能感觉得机体得变化,通过学习控制这些反映信息,学会调节心理生理变化,来治疗与预防特定疾病。 治疗焦虑障碍 用脑电生物反馈等治疗后,多数人能控制焦虑与惊恐发作,不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能更好地平稳发挥脑功能。 治疗睡眠障碍 生物反馈疗法,使失眠伴紧张情绪病人控制全身肌肉松弛水平,快速进入睡眠。可增加失眠不伴焦虑病人睡眠波,产生强烈得困倦感。 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可作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综合性治疗措施,能改变患者得慢波活动。 治疗慢性疼痛 生物反馈治疗紧张性头痛与偏头痛,使患者得肌肉放松,头痛得症状减轻或消失。 治疗高血压病 用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比药物治疗合并放松训练治疗效果好。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技术参数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技术参数 一、磁疗参数: 1、磁疗:治疗强度分为2档,强度范围3mT~17mT;磁场频率50Hz±2% 2、振动按摩功能: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均四档可调 *3、磁疗发生器数:9个 二、电疗参数: *1、具有多种治疗输出脉冲波形,主要为低频锯齿波、正弦波和三角波 2、主极基本频率: 23.81Hz 、15.87Hz 、15.87Hz、11.90Hz。辅极基本频率:4000 Hz 3、输出电流:主极最大电流峰值≤45mAp-p、辅极最大电流峰值≤82mAp-p;主极有效电流强度≤3mA 4、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峰值Vtop≤120v 5、恒流输出特性:在改变负载试验中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5% *6、输出模式:11种治疗处方,分别对应11种不同电流模式 7、输出的电流强度随时间有涨落变化 8、治疗强度显示及设定范围为1~80,可调,调节步长为1 9、频谱范围:0~4.6KHz,频率主谱线范围1Hz~4KHz *10、输出线为专用抗干扰屏蔽线 三、辅极---肢体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 *1、采用低频调制中频电流,兼有低、中频两种电疗的特点。 *2、具有10种治疗处方,操作方便,不需对频率、脉宽、电压进行调节。 *3、采用三角波作为主要的调制脉冲波,7~10号处方采用多脉冲组合波,在脉冲周期中加入刺激强度较大的短脉冲刺激,治疗效果更佳。

4、可对肢体进行模拟主动运动训练。治疗时,肌肉/患肢会明显产生节律性收缩及舒张,直观可见。 *四、磁疗(电磁/按摩)和电疗(主极/辅极)可单独使用,亦可同时使用. 注:本参数无指向性、排它性,仅为满足医院需要。

脑脑功能障碍治疗仪操作常规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使用操作规程 (一)目的 磁疗:通过输出特定规律交变电磁场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改变病灶区代谢环境,使参与代谢的酶活性增高。达到扩张脑血管;促进血循环;建立侧枝循环;对损伤的脑细胞可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修复能力,干扰和抑制异常脑电、脑磁的发生和传播。 电疗:对小脑顶核进行电刺激方式来达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改善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二)实施要点 1、适用范围 磁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衰弱(改善睡眠、消除脑疲劳)脑损伤性疾病辅助治疗。 电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损伤性疾病、小儿脑瘫及上述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头痛。 磁疗部分与电疗部分既可同时使用,亦可单独使用 2、禁忌症 ⑴全身及颅内出血性疾病的急性期患者; ⑵颅内感染、颅内肿瘤患者; ⑶孕妇; ⑷重症心脏病及使用心脏起搏器 3、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 (2)评估患者皮肤状况。 (3)对清醒患者,告知治疗目的及方法,取得患者合作。 (4)使用环境要求 ①治疗时易磁化的物品(如手表、磁卡等)应远离治疗区。 ②使用时应避开强电磁干扰(如短波或微波治疗设备)。 ③治疗仪应放置在洁净、通风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确保治疗仪的四周至少有5厘米的空隙,保证机箱后侧的散热风扇不被阻塞。 4、操作要点: (1)粘贴电极片 ①CM2542 理疗电极片(主电极用) 第一步:备皮。在需粘贴电极片的部位(在患者两耳后侧乳突表皮,位于两耳后和耳道平行的突出区域,主治疗电极通过小脑顶核区,过分偏离会影响治疗效果)用棉球蘸无刺激的水(如:蒸馏水、生理盐水等)做皮肤清洁,以去除非传导类的残留角质层。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 如果您有下列症状,请选择影响程度。 1.经常体验到下腹腹压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2.经常感到盆腔坠胀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3.经常看到或感到阴道有肿物脱出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4.曾经需要推压阴道或直肠周围来协助排便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5.经常有膀胱排尿不尽的感觉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6.曾经不得不用手指托起阴道的膨出部分来协助排尿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7.便秘,排便困难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8.无法排尽大便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9.在大便成形的情况下,经常不能控制排便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0.当大便松散时,经常不能控制排便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1.经常不能控制肛门排气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2.经常在排便时感到疼痛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3.排便急迫,不得不奔向卫生间去排便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4.在排便时或之后感到有肠管从直肠脱出吗?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 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 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临床表现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 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 辅助检查 I 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 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度轻型: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V 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n 度轻型: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n 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川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POP-Q 分类法。子宫脱垂的 POP-Q 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表25-1 子宫脱垂评估指示点 表子宫脱垂分度 1. 3. 1. ⑴ (2) ⑶ 溃 疡、 时漏尿。 2. (1) l

【鉴别诊断】 1. 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 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 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 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 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 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 受手术的患者。 (1) 支持疗法。 (2) 子宫托:适川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 注意事项: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盆底肌训练。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适用于n 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 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 术后盆腔感染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 排尿困难 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 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 清洁导 3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二节 阴道前后壁脱垂 【定义】 阴道前后壁脱垂是指阴道前后壁接近或脱出于处女膜外。 【病因】 多产、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及腹压增加。 【诊断】 临床表现 ⑶ 2. ⑴ 无效者。 (2) 手术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 血压、凝血 功能异常的患者。 (3) 手术前注意事项: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 禁手术;③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 手术方法:①曼氏手术;②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③使用生物 网片的骨盆 重建术;④阴道闭合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 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 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 治愈。 2. 及时结扎血管止血。术后 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3. l. 4. 尿多可恢复。如治疗无效,则术后 5. 网片外露或侵蚀 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物理治疗仪器适应症

目录 一、直流及低频电疗法的适应症 (2) 二、中频电疗法的适应症 (3) 三、高频电疗法的适应症 (4) 四、超声波治疗US-750的适应症 (5) 五、DL2003V型压力治疗仪的适应症 (6) 六、CVFT-MG202型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的适应症 (7) 七、吞咽言语治疗仪的适应症 (8) 八、RECK MOTOmedviva(主被动)的适应症 (9) 九、颈牵的适应症…………………………………………………………… 10 十、腰牵的适应症…………………………………………………………… 11 十一、蜡疗仪的适应症……………………………………………………… 12 十二、MyoTrac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的适应症…………………………… 13 十三、电动起立床、直立架的适应症 (14) 十四、下肢机器人的适应症………………………………………………… 15

直流及低频电疗法 低频点刺激治疗仪ES-420 1.神经肌肉点刺激疗法(NMES): 适应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轻度偏瘫、儿童脑性瘫痪、产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多发性硬化瘫痪、脑脊髓外伤引起的痉挛性瘫痪(完全性截瘫除外)、帕金斯病 2.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TENS): 适应症:急慢性疼痛,短期疼痛,周围循环障碍,长期疼痛,用于小手术 致痛性操作过程中加强镇痛效果

中频电疗法 电脑中频治疗仪T99-B 1.音频电疗法适应症:术后粘连、瘢痕疙瘩、肠粘连、肩关节节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咽喉炎、声带结节、腰肌劳损、注射后吸收不良或结节 2.干扰电疗法适应症:习惯性便秘、肠麻痹、胃下垂、尿潴留、二便失禁、雷诺病、早期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废用性肌萎缩、肩周炎、颈椎病、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劳损、关节扭伤、各种神经痛、神经炎等。 3.调制中频电疗法适应症:神经痛、神经炎、胃下垂、肌萎缩、迟缓性便秘、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张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早起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软组织扭挫伤、骨关节退行性变、类风湿或风湿性关节炎等。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

盆底功能障碍问卷 (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 PFDI-20) 请回答以下调查问卷的所有问题,涉及最近3个月的膀胱、肠道和盆腔的症状,分列为POPDI-6、CRADI-8、UDI-6三个栏目。如果您有下列症状,请选择影响程度。每项选择的分值标在“□”后(0~4分),分数越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越大。请分别将术前、术后6个月、1年的分数填到相应的“”处。 Pelvic organ prolapse distress inventory 6(POPDI-6) 1.经常体验到下腹腹压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2.经常感到盆腔坠胀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3.经常看到或感到阴道有肿物脱出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4.曾经需要推压阴道或直肠周围来协助排便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 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5.经常有膀胱排尿不尽的感觉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6.曾经不得不用手指托起阴道的膨出部分来协助排尿吗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 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计算此栏目平均分为(各题分数相加/6):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Colorectal-anal distress inventory 8 (CRADI-8) 7.便秘,排便困难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8.无法排尽大便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9.在大便成形的情况下,经常不能控制排便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1,没有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10.当大便松散时,经常不能控制排便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 □0,没有;□有;如果有,对您的影响如何:

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

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 可 行 性 报 告

经颅磁脑病生理治疗仪的前景分析 由于社会的发展,脑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脑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日益提高,并已成为当前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于是1989年国会的一次会议上通过决议,将自1990年1月1日开始以后的十年,命名为“脑的十年”。 日本也宣布了一项“人类前沿研究领域科学计划”以加强脑的研究。中国于2005年9月25日,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倡,“中国脑健康工程”在京启动,中国脑健康工程将在十年内,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合作设立200个脑健康工程指导中心。 届时将由全国各医疗研究机构1000余名脑疾病权威专家组成志愿者队伍,走出科研院所,走向社会,面对面地为脑病患者提供脑健康的专业咨询服务,并向全民宣传防治脑病及延缓衰老的科普知识。我们要全民重视脑健康,今天我们就是中国倡导全民脑健康的开拓者。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活压力;社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加之空气的污染、粮食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等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脑性瘫痪发病率占人口的18.4‰,弱智儿童占22.3‰,老年脑病发病率占老年人口的10%.由此看来,仅这类病人应达5000多万.据统计,全球每十万人中有500-700人患脑血管病,而我国则高达每十万人中有1200人患病,按此计算,我国约有此类患者1300万,并且每年新患病人数高达350万. 无论世界哪一个地区或哪一个种族,脑血管疾病都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一个人如果发生中风,即使幸免于死,也多留下瘫痪、失语或疾呆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目前对疾病状态的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大杀手。中国每年有200万以上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全国有1亿多高血压病患者,每年新增患者350万人,患病率每十年增加50%。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品质在于健康。在全民奔小康的今天,不懂得健康就一定会拖时代的后腿,在中国70%的人把医疗费应用在人生的最后三个星期;在中国,一年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 热爱生命、崇尚健康,是人一生追求的全部内涵,今天,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是年长还是年少,不注重健康,将遗憾终生。富有的人,也许你是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但象征你成功的所有的圆圈,只有跟在你这个“1”的后头才有意义,否则“1”倒下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0”。贫穷的人,你更要注重保健,因为你没有生病的资格,你能一生病就去死而不治疗吗?一旦你走进医院,一家人就有可能被你拖跨,你留下的是高额的债务,你将成为家族中的罪人。 朋友们,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资本,你是让它增值还是让它贬值?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就在我们自己手上。让我们共同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走进健康之门,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必须要知道的真相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必须要知道的真相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和女性性功能障碍。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围生期出现PFD 症状是正常生理过程,在分娩后会自行消失,认为PFD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并不是“疾病”,所以,在中国PFD发病率高,就诊率很低,往往一经发现,就要手术治疗。我国是PFD第一大国,估计有近亿的盆底疾病患者。1997年统计发现,因尿失禁或者盆腔器官脱垂而接受手术的妇女,其终生手术风险是11%,而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风险上升至19%~20%。因此,在轻度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不典型时,积极开展盆底康复治疗,降低远期PFD手术风险。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恢复它的解剖位置、恢复它的功能、缓解症状。治疗方法根据它的严重程度,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慢性盆腔疼痛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是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PFME)即凯格尔运动、阴道康复器、盆底电刺激及盆底生物反馈等,盆底康复治疗至今已发展至基于云计算为核心以大悦盆底康复治疗仪为代表的第五代。 子宫托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唯一特异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果这些措施都没有得到完全的缓解,可以使用子宫托,托住它,这

样缓解盆腔器官脱出以后造成她行走不便,或者有异物感这些感觉。 手术是中重度 PFD 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PFD 手术历史悠久、术式繁多,随着医学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手术理念的更新,新的PFD 术式不断改进,从阴式手术到腹腔镜手术,从自体组织修补到合成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新的技术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并发症。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PFD的手术诊疗一直伴随着争议。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既往对盆底手术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的临床研究设计存在很多缺陷,观察指标不统一,缺少高证据等级的结论。 在美国,由于出现了一些盆底网片(TVM)重建手术后网片相关并发症的报道,使得FDA对网片使用连续发出警告,甚至强生及巴德公司先后退出了盆底重建网片市场。 这一事件是目前盆底手术治疗现状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患者有巨大的治疗需求;另一方面,目前的诊疗方案还不完善,很多问题尚不明确。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目前PFD手术存在较多争议,部分原因是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更多的原因是医生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妊娠、分娩是导致PFD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产后是预防和治疗PFD的有利时机,因此,要加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预防或者延缓PFD进入中重度阶段,尽可能避免手术方式治疗风险。

《现代脑科学理论与技术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项目简介

《现代脑科学理论与技术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项目简介立项背景:各种脑病(或脑损害)如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AD)及药物成瘾等,常会导致运动、认知、言语、精神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也带来沉重社会负担。常规康复手段大都是针对脑功能障碍本身进行“训练-再训练”,很少对导致功能障碍的原因如受损的脑神经环路和脑加工机制去促进其重塑和功能重组。申请人发挥兼具脑科学、康复医学学历背景优势,带领团队利用多模态脑成像、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认知神经心理评测等技术揭示导致脑功能障碍的根本原因即神经环路受损及脑加工(模块/路径)受损机制,采用基于机制的优化康复训练和精准协同神经调控方法,突破了常规康复方法的疗效瓶颈,在国内外康复医学界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主要贡献:1、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首次通过手动作观察训练促进镜像神经元激活,改善脑卒中失语症和偏侧忽略症,通过功能性磁共振(fMRI)证明其神经机制。2、神经调控技术的优化和改善药物成瘾的创新性应用:(1)整合经大脑皮质、经皮质-脊髓束、经外周支配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的同步/连续非同步多靶区电磁刺激,结合任务导向、核心运动与认知训练等康复技术,在脑功能障碍康复中取得明显效果。(2)首次发现0.25/0.5Hz的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较常规1Hz rTMS更能促进脑重塑和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3)5Hz rTMS刺激的同时进行肌肉最大收缩较单纯rTMS更能兴奋运动皮质;(4)连续θ节律TMS可引起双侧半球皮质抑制;(5)在国际上首次应用10Hz rTMS兴奋海洛因成瘾者左背外侧前额叶,应用tDCS阴极刺激左右半球“额-顶-颞”交界区,显著降低患者对药物的渴求度。2篇论文发表在Biological Psychiatry(IF>10),被Cell、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Brain等期刊正面引用。3、利用神经环路交互联接和相互促进机制,

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

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7T11:19:15.7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5期作者:韦慧 [导读]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1%~73%[1],对患者营养摄取、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柳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30例: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吞咽功能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可作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083-02 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51%~73%[1],对患者营养摄取、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10月我院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年龄52~75(平均61)岁,男37例,女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常规治疗,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对照组 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2]:对患者进行寒冷刺激和口腔周围肌肉训练及反复有意识咳嗽、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进食训练。(1)指导患者进行唇缩回,如抿嘴、撅嘴;并用力闭唇和增加唇闭合时间。(2)指导患者快速圆唇及唇回缩,如抿嘴、撅嘴。但每个动作需保持1s,然后再进行张VI、闭口鼓腮吐气动作,再指导患者尝试咀嚼动作,并反复进行,3次/d。(3)指导患者学习舌操,并训练其舌向各个方向进行运动,如患者舌不能动,则可使用压舌板按摩其舌部或使用纱布缠裹其舌部,并轻轻进行被动运动。(4)将长柄喉镜放置于冰水中10s,然后取出轻轻拍打患者两侧咽柱前基底部。使用棉花沾少量凉开水或柠檬酸轻轻摩擦患者唇、牙龈、牙齿、舌根等处,以诱发患者干吞咽。使用压舌板或勺子轻轻按压其舌前1/3处。(5)指导患者进行加强呼吸力量及咳嗽反射能力训练。(6)指导患者进行进食训练时,可让患者身体保持直立,并稍微向前倾斜20°颈部稍微向前弯曲,以使其舌骨、舌肌张力增加及喉上抬,促进食物可顺利进入其食道内。本次训练所使用食物均选择糊状食物或半流质性食物,如果冻、菜泥等。每次需持续训练20min,2次/d,连续训练14d为1疗程,共训练2个疗程。 1.3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联合Vitalstim治疗仪治疗[2],吞咽康复训练与对照组一致,Vitalstim治疗仪参数:双向方波电流,波宽700ms,固定频率范围30~80Hz,波幅25mA(±10%),小电极,连续性收缩,1次/d,30min/次,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头部处中立位,口腔期:需将通道I电极A、B水平放置于患者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C、D需放置于瘫痪侧面颊部。咽喉期:需将通道I电极A、B水平放置于患者舌骨上方,通道Ⅱ电极C、D需沿着正中线垂直放置于患者甲状软骨切迹处。将电源打开,并增加Ⅰ、Ⅱ通道振幅,并要求患者及时反馈刺激感觉,电刺激强度需以患者自觉咽部肌肉存在震动感觉为宜。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采用藤岛一郎摄食一吞咽障碍评分表评价[3],其中基本痊愈:≥9分;显效:提高6~8分;有效:提高3~5分;无效:1~2分;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生活质量采用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4],分值为0~100分,其中1分为功能很差,100分为功能完全正常。由患者自己打分,分数越高说明吞咽状况和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t=17.65,P<0.05)。 3.讨论 吞咽困难影响患者进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本研究采用电刺激法,其主要是一种通过预设刺激程序来刺激患者咽部肌肉,从而诱发患者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自主运动,最终起到改善患者被刺激肌肉功能目的[5]。研究中发现,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因为电刺激,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增强,被动刺激患者进行吞咽动作,结合食物或水刺激,从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电刺激可作用于患者局部吞咽肌群,并激活其咽部肌肉,促使患者咽部肌肉可正常收缩,最终强化其肌肉协调性,促进患者吞咽反射能力及时恢复[6]。有效促进正常吞咽功能,利于分泌物排除,减少误吸或咳呛发生。 综上所述,Vitalstim治疗仪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可作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胜利.神经源性吞咽困难的评定和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4(4):17-18. [2]陈伟庆,白春梅,马丹.脑卒中吞咽障碍采用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其吞咽功能影响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4):614-616. [3]夏文广,郑婵娟,朱遂强,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评价[N].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9(5):614-619.DOI:10.3870/j.issn.1672-0741.2010.05.007. [4]黄臻,黄芬,颜海霞,等.针刺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2):969-973.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5-11-16T09:40:05.4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董礼全1 刘潇潇王鹏飞 [导读] 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威海市吞咽困难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及后遗症,它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董礼全1 刘潇潇王鹏飞 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194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饮水试验分级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吞咽功能治疗仪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中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吞咽功能治疗仪;吞咽功能障碍;洼田氏饮水试验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therapeutic apparatus in treating poststroke deglutition disorders.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after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Swallowing function therapeutic apparatus has a positive meaning after stroke. 【 key words 】Swallowing function therapeutic apparatus;Swallowing dysfunction;WaTian's drinking water test 吞咽困难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及后遗症,它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患者饮水呛咳,可引起误吸性肺炎[1]。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与卒中后肢体瘫痪同样重要,为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应用吞咽功能治疗仪对实验组患者行积极的康复治疗,以期促进患者吞咽功能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治疗组患者98例,男48例,女50例。其中脑梗死78例,脑出血20例,对照组患者96例,男50例,女46例。其中脑梗死74例,脑出血22例,均行洼田氏饮水试验。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神经电刺激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吞咽功能治疗仪康复治疗。在治疗2周及6月行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疗效评定标准结合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定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电刺激前后分级比较(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月 治疗组 98 3.8±0.2 2.8±0.1 1.8±0.1 对照组 96 3.9±0.3 3.2±0.2 2.2±0.4 p P>0.05 P<0.05 P<0.05 讨论 吞咽障碍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吞咽困难在19% 和81%之间不等[2]。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病情恢复[3]。吞咽功能治疗仪通过对咽喉部神经电刺激可以缓解卒中后神经元麻痹,阻止吞咽肌肉进的废用性萎缩,通过电刺激引起神经反射有利于吞咽反射弧恢复与重建,建立和恢复吞咽反射的皮质控制功能,从而改善吞咽功能[4]。 本研究选用神经康复科住院的急性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每天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通过研究发现,吞咽困难在卒中患者有很高的发病率,对吞咽困难患者行洼田氏饮水试验,发现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饮水试验分级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过程中,应用治疗仪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较快,2周后行饮水试验对比,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出院前可自行进食患者较多,较少了鼻饲的痛苦,6月后复查,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饮水试验分级均有较大改善,提示吞咽功能的康复潜能较大,实验组仍然由于对照组,较少了家庭护理的负担。 综上所述,卒中后吞咽困难是卒中重要的并发症,通过吞咽功能治疗仪的及时合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吞咽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是值得推广的卒中后康复方法。 参考文献: [1]Marik PE,Kaplan D.Aspiration pneumonia and dysphagia in the elderly.Chest.2003;124:328–336. [2]Meng NH,Wang TG,Lien IN.Dysphagia in patients with brainstem stroke:Incidence and outcome.Am J Phys Med Rehabil.2000;79:170–175. [3]Martino R,Pron G,Diamant NE.Screening for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in stroke:insufficient evidence for guidelines.Dysphagia.2000:19–30. [4]Ertekin C,Aydogdu I,Tarlaci S,et al.Mechanisms of dysphagia in suprabulbar palsy with lacunar infarct.Stroke.2000;31:1370–1376.

(完整word版)盆底功能障碍

二妇女盆底康复篇 第一章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包括一组因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 女性的盆底象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底器官,维持我们的性生活快感、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正常人在妊娠、肥胖、咳嗽、便秘、泌尿生殖感染、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轻度不适,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影响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 二、盆底肌肉是如何造成损伤的 1.怀孕时,随着胎儿的增大,子宫重量的增加,长期压迫骨 盆底部,造成盆底肌肉受压,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 2.妊娠时,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分娩时松弛激素的释放。产 道过度伸展、扩张及损伤,再次使阴道及盆底组织松弛,盆底肌张力下降,造成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影响各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即使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 3、随着年龄增长,盆底组织本身也有松弛老化倾向。 三、孕产期减少盆底肌损伤的保健措施

1、多喝水、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2、孕期避免持久增加腹压的活动,尽量不要憋尿,控制 体重增加,防止巨大儿。 3、如有咳嗽、便秘都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增加骨盆底的 压力,加剧盆底肌松弛,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4、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过剧的收缩腹肌。 5、产后要保证必要的营养支持,如果因为害怕产后肥胖 而过分节制饮食,会造成肌肉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而变薄,力量变弱,影响其对盆腔脏器应有的支持作用。 四、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系统保健措施 (一)充分监测评估 孕期和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并及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及治疗,是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首选办法。产妇在分娩后42天需对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做全面检查评估,如果盆底肌肉群恢复不良,要及时进行治疗。产后3个月是做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尿失禁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 (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 1、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纠正,解决解剖结构的异常,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其临

脑循环治疗仪操作流程

脑循环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脑循环治疗仪是一种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仪(非药物性治疗),它运用“数字频率”合成高科技技术,产生年轻的、健康的、正常的仿真生物电来取代患者自身病变的、残缺的生物电,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其技术是世界领先的。 【适应症】 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出血恢复期、中风康复、中风预防、头痛、偏头痛、头晕、脑外伤促醒、脑外伤恢复等脑血管与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脑出血急性期、凝血机制 障碍等); 2、严重心脏病或带有心脏起搏嚣的患者; 3、有颅内感染或颅内肿瘤患者; 4、有颅内血管金属支架植入者。 【用物准备】 脑循环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1、使用前准备和检查:接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处于准备状态;操作各按钮功能正常;装上输出线,准前完毕。 2、仪器使用: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患者两耳侧乳突后,贴上一次性体表粘贴电极。将输出主输出线的一对夹持器分别夹于两侧粘贴电极纽扣上,可用松紧绑带将两电极辅助固定。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设置各参数指标:模式、比率、强度、频率、时间。操作③④⑤⑥按钮可得所设置的参数。按下准备/启动钮②使机器处于启动状态,输出的信号通过输出线传输到患者,开始进行仿生电剌激,计时器进行倒计时,随后按患者反馈调整合适强度。当设定输出时间完成,主机蜂鸣器会发出呼叫声,主机自动回复到准备状态,此阶段仿生电剌激治疗结束,此时松下患者的绑带,取下主输出线的夹持器,取下粘贴电板,并在患者乳突处擦生理盐水作清洁处理。 输出线上除对主输出线(较短的一对,用于脑部仿生电剌激)外,另有一对辅助输出线(较长的一对,用于肢体或人体其它部位电剌激),具体操作方法与上相同。 3、体表粘贴电极:本仪器使用专用粘贴于体表的电极为一次性使用的一次性电极,用完即丢奔。本机采用的电极,其与皮肤接触的材料和粘合剂应附合生物相容性,必须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4、与患者接触部件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本仪器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