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志摩的话题作文

关于徐志摩的话题作文
关于徐志摩的话题作文

关于徐志摩的话题作文 最早接触到徐志摩 是从他的那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 的云彩”当时只觉得这首诗很美,很有意境,对于其中的咬文嚼字和情感抒发一 概没有深究。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徐志摩的话题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其实后来我对他也没有很深的认识,只知道他是我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 大诗人之一,是的作者。对于他的其他作品也只有一点了解,如,如。 想要写一写徐志摩完全是因为他的,在上网查阅资料的时候看见一篇关于他 的文章,文章里将他生命中的三个女人分别作了比喻,我觉得很贴切。 一把秋天的扇子——张幼仪 一把秋天的扇子,意味着可以随手拿来驱热,也可以随手放或扔。 在徐志摩所 有落册的女人中,原配张幼仪便是这个角色。 他与张幼仪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也使 得徐志摩对于这桩婚姻始终心存疑虑,进而在遇见后无法自拔的爱上她。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她恪守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 ,即便在她心里 很清楚的知道他爱的不是自己。 很难想象当她看见自己的丈夫与共伞并肩站在康桥上谈笑时会是怎样的心 境。 或悲伤,或凄凉,或自嘲?很难想象当她决定成全他去追求自由时,自己仍旧照 顾着他的家人,或许这是爱情?她真的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一生耗费在一 个眼里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男人身上 ?她明明知道在徐志摩看来,她就是一个“乡 下土包子”、她明明知道,他形容他们的婚姻是“小脚与礼服” 当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时 , 她的回答是——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 “我爱你”。如果把照顾徐志摩和他家里人叫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 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她是徐志摩最看不上眼的女人,却又是最爱他的女人,这就是爱情的不等式。 一朵别院的玫瑰——林徽音 24 岁的徐志摩开始写诗便是因为她——他眼中的“唯一之”——。是她开 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条天河 ,她也自然成了诗人河里的那条水草,终其一生在心中 荡漾。 在我看来,她恰似一朵娇艳的玫瑰,却开在了别人的园里。 徐志摩也只好徘徊 在花园的院门外,探着头向里张望,这一看就是几年。
1/6

可以说,徐志摩的是林徽因,当然后来他也爱。 但是因为林徽因让他伤得很深, 而最终他们又错过,这就造成了徐志摩对林徽因始终怀有深刻的印象。不是有句 话说“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嘛。 他为了她背弃无爱的婚姻、 反驳自已的老师、 放弃家庭的支持,也得罪了不少朋友。 他对林徽因的爱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林徽因十七岁左右的时候, 另一段是徐志摩遇难前,林徽因在香山修养的时候。 前一个阶段就像是热恋,充满 激情与狂热; 而后一个阶段已经失去了狂热,取而代之的是理智,是爱情的蜕变升 华。 再来说说林徽因,我相信她是爱过徐志摩的 ,但是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她又 怎会不顾一切和徐志摩再一起呢!况且那时候的她还小,对于爱情她了解的夜不 会很深,那时候的她,没有思想也没有胆量反抗家里,反抗社会,和一个大她 7 岁 并已结婚生子的男人共度一生; 后来的她变得成熟,理性,对于爱情也有了更深的 理解,但那时她已有了,他也有了,此时的他们才真正相互理解,相互惜存的。 她在徐志摩去世后对写信说: “他若没死,我待他是仍不能改的,这可能是他 说的我爱我的家我的丈夫胜过爱他的缘故。”可见林徽因承认对徐志摩的感情, 曾经也略微后悔过没有选择他,但是即使重新来过,林徽因仍会理智地选择。 一束璀灿的烟花—— 徐志摩完美的现实追求终落在社交名媛陆小曼身上,可以说他们是志同道合: 同样有着对爱情的共同追求。 徐志摩把对林徽的那份爱和盘托给了陆小曼,陆小曼也最终获得丈夫给她的 自由,两人突破层层阻力终于走进了婚姻。如果故事 到此为止,就像童话 故事一般“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下去”也算是老天对徐志摩的一点点恩 赐。 但是宿命里的爱情有时往往弄错方向,当身体近了爱情却远了。婚姻并没有 按徐志摩的推算在理想中落定,而是似烟花般在空中漫散,美丽了,也沉寂了。婚 后的陆小曼抛弃了原本非常丰厚的物质生活,婚后却又始终得不到徐志摩家人的 认可,精神上十分忧郁。 她沉浸在各种社交活动中,真正做到了“视金钱为粪土”, 而徐志摩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讲学,写诗,此时的他已经疲惫不堪。 在他们作了最后一次激烈的争吵 ,徐志摩搭乘邮机飞往北京 ,为的是去赶一 场林徽音的重要演讲,因飞机遇上大雾坠毁在山东上空。 至此,这场恩怨宛若在黑 夜里燃放的烟花的样子,一片一片飞散,一簇一簇坠落。他也跟着烟消云散 徐志摩,他的生命被热爱他的三位女性用不同的方式延续:张幼仪自立、自 强,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 务也相当发达,直到 56 岁才再次结婚,得享天年;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
2/6

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 青年;陆小曼终身素服,绝足社交场所,编辑出版《徐志摩全集》成为她唯一 的心愿,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愿望到 1965 年她辞世也没能实现。
3/6

4/6

5/6

6/6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1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美 中文摘要:徐志摩的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动向和艺术表现、艺术趣味,其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探索等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了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对中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主张诗应该表现作者的“性灵”。真挚的感情、亲切的抒怀是徐志摩诗歌中“性灵”的流露。在语言风格上追求华丽的夸饰,把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还通过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性灵”,丰富的想象、象征的比喻、反复、排比等一系列艺术手法大量灵活的运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其诗作增添了无限魅力。` 关键词:诗歌,艺术表现,个性特征,美学价值,性灵,语言风格。 Discusses the Xu Zhimo poetry shallowly the beauty of art Abstract: The thought and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Xu Zhimo’s poem reflect Chinese Bourgeis’s thinking trend , art istic expression and art interest. His creation has vivid characteristics’ art style. Most of poem reserve precious enlightenment for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 It expresses his special aesthetic values. He asserts that poem should display the author’s “spirit” . The true feeling is Xu’s spirit. In the language style, he persues euphuism, displayes his art sentiment. Meanwhile, through various artistic expression to display spirit and rich imagination. He used lots of symbol and analogy on his poem to give us deep impression .It increases the poem’s fascination. Key words: Xu Zhimo, poem, artistic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 aethetic values, spirit, language style。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硖镇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诗人,作家;新月诗派的盟主,他一生是短暂的,只活了三十六年;文学生涯更是短暂的,只有十余年。但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的文坛上,他却是活跃的人物。他的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动向艺术表现、艺术趣味,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他的大量诗作在感情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探究诸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了其特殊的美学价值,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茅盾对徐志摩一生曾作过颇高的论断,指出他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诗人,“是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因而“志摩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并驾齐驱”的,半个世纪后,茅盾又评论说:“我认为在‘五四’以后的诗人中,徐志摩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诗人,是很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 文艺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感受的艺术表现。因此,对作品的科学评价就离不开对作家的思想把握。同样,对徐志摩诗歌的研究,首先我们应对诗人的生活经历,理想追求有所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

徐志摩经典爱情诗歌九首

徐志摩经典爱情诗歌九首(一)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袁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六日作 (二)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四)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一九二六年五月中旬作(五)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有关徐志摩的诗歌5篇

有关徐志摩的诗歌5篇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行年会、灯会,也有吟诗作画,徐志摩出于对印度诗人泰戈尔一本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徐志摩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要寻一个明星1 我骑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著黑夜里加鞭;—— 向著黑夜里加鞭, 我跨著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著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著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古怪的世界2 从松江的石湖塘 上车来老妇一双, 颤巍巍的承住弓形的老人身, 多谢(我猜是)普渡山盘龙藤: 青布棉祆,黑布棉套, 头毛半秃,齿牙半耗: 肩挨肩的坐落在阳光暖暖的窗前, 畏葸的,呢喃的,像一对寒天的老燕; 震震的乾枯的手背, 震震的皱缩的下颏: 这二老!是妯娌,是姑嫂,是姊妹?——紧挨著,老眼中有伤悲的眼泪! 怜悯!贫苦不是卑贱, 老衰中有无限庄严;—— 老年人有什么悲哀,为什么凄伤? 为什么在这快乐的新年,抛却家乡? 同车里杂遝的人声, 轨道上疾转著车轮; 我独自的,独自的沈思这世界古怪——是谁吹弄著那不调谐的人道的音籁?

叫化活该3 「行善的大姑,修好的爷,」 西北风尖刀似的猛刺著他的脸,「赏给我一点你们吃剩的油水吧!」一团模糊的黑影,捱紧在大门边。「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 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红玉杯; 「可怜我快冻死了,有福的爷,」 大门外西北风笑说,「叫化活该!」 我也是战栗的黑影一堆, 蠕伏在人道的前街; 我也只要一些同情的温暖, 遮掩我的剐残的余骸—— 但这沈沈的紧闭的大门:谁来理睬; 街道上只冷风的嘲讽,「叫化活该」! 在那山道旁4 在那山道旁,一天雾蒙蒙的朝上,初生的小蓝花在草丛里窥觑, 我送别她归去,与她在此分离, 在青草里飘拂她的洁白的裙衣。 我不曾开言,她亦不曾告辞, 驻足在山道旁,我暗暗的寻思;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小编搜集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特点,欢迎阅读。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渐渐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适宜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开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浅

薄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其实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规范。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无穷,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构造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构造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妙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具有了很高的美学价值。本文就其意境美谈谈拙见。 一、情景交融之美 古人云:“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情景交融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景中藏情式 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然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月下雷峰影片》“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彩云,纤纤的波粼--假如你我荡一只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造一个完全的梦境!”仅短短八句,其浓郁的诗意表现出了他卓越的构思手法。由于诗人自我的切入,写景不再成为复制或呈现,写景即写诗人之景——“完全的梦境。”在切入之时,现实的我抽身离去,自我的情感看不见了,个人的经历、思想看不见了,闪耀于读者眼前的是自然之美的形体和光辉。整首诗的韵律就是情感和思想的旋律。这首诗在写景但更是在写情。 (二)情中见景式 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为要寻找一颗明星》是比较纯粹的抒情诗之一,这首诗歌不是现实世界的誊写,而是感觉领域的探索。在这首诗里,拐腿的瞎马、骑手、明星、荒野、天空、黑暗,这些具体的意象全不指向实在的生活内容。凡是这些景物总会在被理解后消失,然后被诗人的某种情感替代,这使得诗歌情中见景,景中有情,使诗歌达到了通常文字难以达到的境界,这也是徐志摩诗歌的独到之处。 (三)情景并茂式 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再别康桥》可谓是这一意境类型的力作:“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

徐志摩诗歌代表作是什么

徐志摩诗歌代表作是什么 作为现代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作品却很多,那么徐志摩诗歌代表作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是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流畅洒脱,比喻奇特,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徐志摩的创作时期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1922年至1927年间,徐志摩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等,其中《再别康桥》《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偶然》《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最为著名。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代表作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也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是诗人在1928年重游剑桥大学后所做的,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作者以虚实相间的手法,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和一处处美妙的意境勾勒出来,将诗人细致入微的爱恋徐徐的展现出来,同时又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和面对现实的困倦与无奈,感情真挚、浓郁、隽永,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偶然》是徐志摩代表作中的又一首经典。徐志摩的这首《偶然》语言清新简洁,韵律流畅,既朗朗上口,又让人回味无穷。选择“偶然”这样一个抽象的词作为题目,却又只用短短几行文字就把它形象

化的置入象征性的结构,既有情趣哲理,又意溢于言外,实在是现代诗中别具一格的作品。 除此以外,徐志摩代表作品还有很多,而且他的作品大多感情细腻丰富,形式简洁明快,既有对于情感的捕捉和描摹,又有对于人情世事的感怀和追思,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非常亮丽的一笔。 徐志摩的经典语句徐志摩在1897年1月15日的时候出生在浙江嘉兴海宁,是一个现代的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的派别是新月派,他也是新月派的代表,他的作品更是新月派中的经典。徐志摩从小就喜欢文化,到了青年的时候还去了国外留学,国外的浪漫情怀深深地感染着他,因此也奠定了他作品中浪漫的风格。 徐志摩的代表作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要属《再别康桥》和《翡冷翠的一夜》了,这些都是人们口中朗朗上口的作品。在人们对徐志摩作品反复品读的情况下,有很多的经典语句应运而生。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几乎是童叟皆知的话,它就是徐志摩《再别康桥》里的诗句。在这句诗里人们感受到了清新与朗朗上口,它也成了徐志摩的经典语句之一,除此之外徐志摩还有很多的经典语句,比如《再别康桥》的最后一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被后人所传唱与模仿。 徐志摩的诗大多都是充满浪漫色彩的,所以他的经典语句也大多充满着浪漫,比如“如果你忘了苏醒,那我宁愿闭上眼睛”、“世界充满了我们相遇的几率,我却始终无法遇见你”等,这些语句都成了人们感同身受的话,人们也在此中认识、品读着徐志摩。

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浅析徐志摩的艺术特征 2010-09-02 22:27:15| 分类:论文 | 标签:徐志摩诗人意象创作诗歌|举报|字号订阅 内容摘要:新月诗派作为现代中国新诗的一个流派,对新诗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具有较高的文学史地位。作为新月诗派最有成就的代表诗人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典型地体现了新月诗派的创作风格与追求,又具有自己的特性。本文主要从徐志摩个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风格影响、徐志摩诗歌的丰富意象与独特意境以及浪漫主义主调下蕴含着的现实批判性这三个方面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徐志摩、意境、意象、抒情性、风格 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才情的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作的艺术魅力却没有因为其生命的消逝而消逝。徐志摩生前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三部诗集,他逝世后又由陈梦家编写陆小曼作序出版了诗集《云游》。徐志摩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充分展现了他超俗的想象力和不凡的艺术才华。读他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在诗歌中创造各种美。徐志摩通过对诗歌各种艺术美的创造,使他的诗歌作品的风格独树一帜,并因此具有了一定的美学价值。①徐志摩诗歌所体现出的艺术特质又与他的性格特征和个人经历密切联系在一起。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徐志摩的传奇经历及其浪漫气质对其诗歌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徐志摩的个人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徐志摩生于1897年,于1931年坠机身亡。虽然只有短短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徐志摩所取得文学创作成就不俗,尤以诗歌创作成绩最为突出。徐志摩辉煌的诗歌创作成就,除了得益于他充沛的才情和自觉的诗歌创作意识之外,还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徐志摩出身封建富商家庭,其父徐申如在镇上开办各种实业,又是当地一个镇的商会会长,在当地是个有钱有势的人物。徐志摩是长孙独子,从小受到家里宠爱,过着优裕舒适的生活。读高中时,他学习成绩优异,对文学很感兴趣。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教育条件对徐志摩的成才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918年,怀着“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的爱国壮志,赴美留学。但他违背了其父让他学习金融的初衷,放弃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的诱人荣

精选十五首描写失恋的诗词

一、西贝《路人》 不知为何,明明想和你说话, 却骗你说,风雨正好, 该去写点诗句。 不必嘲讽我,你笑出声来, 我也当是天籁。 不必怀有敌意,你所有心计, 我都当是你对我的心意。 我的宿命分两段; 未遇见你时,和遇见你以后。 你治好我的忧郁,而后赐我悲伤。 忧郁和悲伤之间的片刻欢喜, 透支了我生命全部的热情储蓄。 想饮一些酒,让灵魂失重,好被风吹走。 可一想到终将是你的路人, 便觉得,沦为整个世界的路人。 风虽大,都绕过我灵魂。

二、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三、马东写的,郭德纲经常用的一首镇场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四、陆游、唐婉《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五、无名氏《失恋》 不得不分手 我们的誓言 一文不值 不管你怨不怨

这世界少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请把你所有的东西都带走 消失消失 不见不见 已没有退路 我的心好痛好痛 不送不送 六《惊觉》黄灿然 就像当你出门时大雨滂沱, 知道打伞在街上走三分钟也会浑身湿透,就转身走进附近茶餐厅坐下, 喝一杯咖啡,抽一根烟, 如此愉快如此舒服,当你推门出来 回到街上时看见雨已经停了, 街上被清洗得一干二净, 才惊觉你刚才避过雨。 七、普希金《致凯恩》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论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徐志摩是近代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思想丰富,情感饱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塑造出独特且丰富的意象,音韵优美、和谐,是学术价值、美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标签:徐志摩诗歌;性灵;意境;意象;情感;韵律 一、徐志摩的“詩和远方” 徐志摩是浙江嘉兴海宁砍石人,出生于一个富饶的商人家庭,然而舒适优裕的贵公子生活并没有把他变成一个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反而使他有了接收更好教育的条件,在他留学剑桥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他的浪漫主义诗风,并于1923年成立了新月社。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西方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深刻的体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解放个性的渴望,他的诗大多颂扬自由、纯美的爱情、美好的自然景物和肆意的青春。他把自己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全部倾注在自己的诗作中,他用精巧的构思,优美的韵律、朦胧的意境和意象、独特的想象,展现出藏在心底的他那向往的远方。 二、诗歌中的“性灵” 徐志摩曾亲眼目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中国的封建政治感到失望,这也使他在比较中发现了英国人民主主义的优势,他更加坚定地在自己的诗歌中高扬爱与自由的旗帜,主张抒发自己的个性,在诗歌中把“性灵”发挥到极致。 何谓性灵?关于“性灵”众多先贤,文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袁宏道认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商隐曾说“人禀五行之秀,备七情之动,必有咏叹,以通性灵”,而现在我们所说的“性灵”是文学艺术中的一种美学价值,它与徐志摩的情感有相通之处,例如徐志摩对当时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封建制度的痛恨就与李贽宣扬“童心说”,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情,不应写“伪情”有相似的地方。 在《云游》中,徐志摩用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写下“那天你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他用自己的想象和空灵的意境向大家表达自己对“爱、自由和美”的信仰,他渴望“惊醒并将你的倩影抱紧”,他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徐志摩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也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性灵”之美,他在《我有一个恋爱中写道“我有一个恋爱,他爱天上的明星,我爱他们的晶莹,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他将自己的恋爱对象比作“天上的明星”,这“明星”曾使他“尝味、容忍、心伤甚至泪零”,但他依然不顾艰难险阻,坚定地“坦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这与他对纯爱的追求相契合,在这具有自然与情感双重属性的“明星”中,他寄托了自己对冲突封建礼教、包办婚姻的极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朦胧美、意境美、节奏美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自由,他的一生创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就在于他将意境、意象、韵律共同组成的诗歌整体之中,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朦胧美、意境美、韵律美、意象美之中。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朦胧美。徐志摩善于选择使用具有空灵色彩的自然现象,无论是在他的创造早期还是在后期,他的诗歌中都采用了许多来自大自然的意象。例如:“清风”、“云草”、“雪花”、“明星”、“大海”、“浪涛”、“秋叶”、“青松”、“幽谷”、“田野”、“卷烟”、“云彩”、“橹声”等等。这使诗歌对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诗中的意象都具有朦胧美,这些意象使读者深深的迷恋这种朦胧之美,感受诗歌的美妙。“那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花,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美的忧愁”——沙扬娜拉! ”这首《沙扬娜拉》在一开始便以一个构思巧妙的比喻,描摹了一个少女的娇羞之态, 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娇羞, 两个并列意象贴切的重叠在一起, 人是花, 花亦是人, 已经很难让人分辨清楚, 但却可以使人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沙扬娜拉”也因此成为日语“再会”一词最美丽和富有诗意的解释。这首诗简单, 但也美丽,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 执手相看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徐志摩诗歌的意境在这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深化和升华的基础上, 同时又输入了心灵暖处的情感才变得充满轻柔、动态、朦胧之美。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意境美。徐志摩的很多诗歌都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之美,他的诗歌讲究诗情画意,既有发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又有如景似画的生动美妙的自然环境。他诗歌中的意象蕴涵着新颖而鲜明的美学特征。徐志摩诗歌意象丰富,“飞”、“水”、“云”、“花”、“月”、“星”等意象经常出现,有丰富的思想内函。这些意象新颖别致,内蕴丰富。徐志摩诗歌中,有很多“飞”的意象,比如《雁儿们》“雁儿们在云空里飞”, 《雪花的快乐》里“雪花”的“飞扬,飞扬,飞扬”,《黄鹂》里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但它一展翅,/冲破密云,化一朵彩云……”。徐志摩用“飞”来象征他追求的“自由”,“飞”的意象是他浪漫气质的体现,是他灵动个性的写照,以无拘无束、轻盈飘逸展示了生命自由的本质。诗歌意象总是同诗人独特的感受相关,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偶然》、《乡村里的音籁》、《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涡堤孩新婚歌》等诗中出现形式多样的“水”的意象,如波心、漪绒、银波、清露、轻波、清泉、大海等。在徐志摩的诗歌当中,“云”的意象也反复出现,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云的外形轻盈飘动,蕴含着“自由、潇洒”的内在神韵,同作者潇洒自如的个性,自由浪漫的理想契合的天衣无缝。徐志摩的诗歌是真正以白话形式传达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他把握住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节奏美。徐志摩曾说: “一首诗是有机整体, 整体与部分想关联, 一首诗的关键就是它内含的音节的匀称流动, 明白了诗的生命在于它内在音节的道理, 我们才能领悟到诗歌的韵律的波动性。”谈到徐志摩诗歌的节奏

徐志摩十五首经典诗歌

徐志摩十五首经典诗歌 他是剑桥大学咼材生; 他是著名的民国教授; 他是一代风流才子、抒情诗人; 他更是一代情圣。 他被鲁迅公幵骂作流氓”。 他是中国离婚第一人; 他是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他是徐志摩。 1931 年11 月, 徐志摩在飞往北平的飞机上不幸坠机遇难, 时年34岁。 他就这样离幵了世界。 他经纶满腹,洒脱自由,风流倜傥。 但他也纯真赤诚。 关于他和他诗歌的故事, 等待着我们去寻找,

等待着我们去感悟, 谨以此篇纪念才子徐志摩。 -01 -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02 -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03 -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 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04 -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 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 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 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 色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务必从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技巧,闻一多主张的“三美”来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1923年徐志摩与闻一多等人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徐志摩的白话诗技巧探索创新还是很有成就的。徐志摩也写过一些淳朴感人、乡情浓郁的抒情诗歌。面对恶毒的红尘世界,诗人也抱以利刃,感情奔放,多用口语,也是徐志摩诗歌的一艺术特色。 【关键词】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生于徐门长孙独子。自幼过着舒适优俗的公子哥生活。他曾与闻一多等人创办了新月社,也是新月社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志摩是20世纪让人难以忘怀的诗人。他的诗歌收集在以下集子中:《徐志摩的诗》这部诗集的大体内容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探讨生活哲理;以及写景抒情诗。《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部诗集可看作是记叙当时他和陆小曼之间的感情波折,他的热烈感情和无法摆脱的痛苦。在《翡冷翠的一夜》之后,作者还出过两本诗集,一是由他自己编选的《猛虎集》另一个是他人编写的《云游》这两个诗集中收录的诗歌,多数是徐志摩后期的作品。他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大部份与现实脱离,抒写他自己“微妙的灵魂和秘密”有的诗歌无呻吟,充满了悲观厌世的情调。而且,他的思想立场与进步的革命朝流抗衡。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其诗歌进行分析。 一.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描写贫富悬殊,人类苦难,表现作者对现实的深切关怀的诗篇。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但内容比较充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某一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如《先生!先生!》《谁知道》《灰色的人生》《叫化活该》等一些作品就深刻记录了诗人这时的思想轨迹。他清楚地看到:“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叫化活该》面对形容惨淡的底层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浅谈徐志摩诗歌的意境美 徐志摩善于成功而巧妙地将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鲜明跳跃和意境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互为映衬,共同营造了如山泉般叮咚、俊逸、清新的优美诗歌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意境美包括清新恬静美、情景交融美、空灵美。徐志摩善于选取富有空灵秀逸之美的自然意象和富有比喻、象征意义的美好意象,来营造情景交融、空灵宁静的意境美,来书写他不懈追求着的理想、爱情和灵性的自由。 一、清新恬静之美 徐志摩曾说:“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他还说:“要使我的心灵,不但消极的不受外物的拘束与压迫,并且永远继续的自动趋向创作,活泼无碍的境界是我的理想……领受到大自然一草一木的精神是我们的理想。”他认为只有大自然是最纯真、最自由、最美好的,大自然就是自由的象征,那么大自然所具有的秀逸空灵、清新幽雅的美就是生活中所要追求的真正的美。而且他还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生活得自由,生活得纯真。要实现这些理想,必须到大自然中去寻觅。当然徐志摩擅长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来抒发思想感情。 徐志摩最喜欢最常用的喻体有花、鸟、明星、水晶等等。他喜欢选择莲花最为诗歌意象。例如《她是睡着了》:“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她入梦境了,/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用“星光下一朵斜敬的白莲”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睡态的安宁祥和;用“香炉里袅起的一缕碧螺烟”这个意象来表现少女入梦后的幽静和谐;用“涧泉幽抑了宣响的琴弦”这个意象来比喻少女睡熟时轻柔的鼾声;用“晨曦下在荷盘中颤动的露珠”这一意象来表现处于欢欣梦境中少女酒涡的甜美;用欢快飞舞的彩蝶这个意象写少女入梦后的欢欣愉悦……这里的比喻意象绚丽多姿、摇曳多情、美妙绝伦。又如:”你我的心;像一朵雪白的并蒂莲,/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最后的一天》)“她脸上浮着莲花似的笑”(《爱的灵感》)。特别是短诗其代表作《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将莲花描写到极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以风中水莲的柔美姿态,来比喻心爱的日本姑娘那一低头的深情、温柔与娇羞,作者抓住美丽姑娘的那一瞬间的传神动作,写出了一位姑娘与朋友道别时的含情脉脉、楚楚动人的神态。在他的笔下,纯净无瑕的白莲成为抒情载体,它是那样的清丽绝俗、纤尘不染,这包含着诗人对圣洁美好爱情的真挚渴求和对情人的赞美之情。 二、情景交融之美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一切景物皆情语。在表现诗歌关于“情景交融”这一文学特征方面,徐志摩做得非常出色。 在创造意境的过程中,作者寓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表面上从不谈及情感,但情感寓于景中,并且更显得情意绵绵,情真意切。如《沪杭车中》一诗,徐志摩一连用了“烟、山、云影、水、桥、橹声、松、竹、红叶”九个意象,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山水相连,云烟弥漫,雾霭缭绕,松涛阵阵,修竹俊秀,红叶映衬,秋色绚烂。在自然景物中流露出“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的感叹。最后一句“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点题显意,道出了作者“人生几何”的感叹。这里绘出的影像是一幅山水画,但透出的神韵是抒情诗,

徐志摩经典诗句中取名

徐志摩经典诗句中取名 【徐志摩经典诗句中取名】赏析一首诗歌,要懂诗句的意思和诗人当时的创作背景,小编给大家推荐几点根据徐志摩经典诗句取名的小技巧。 【、徐志摩经典诗句取名要甜美】 一个带有甜美感觉的名字,就像是抹了蜂蜜一样,甜甜的,浸润心田,尤其是女孩子的名字,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给女孩子取甜美一点的名字,以符合女孩的整体形象和气质,根据徐志摩的经典诗句取名也可以很甜美。如当红女演员景甜的名字,取自于徐志摩的诗句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中的甜字,甜字的主五行为土,原义是指食物味道的甘美,用在名字里寓意生活幸福甜美。2006年景甜发行个人首张音乐ep《你是谁》,正式踏上演艺之路。2010年景甜凭借爱情片《我的美女老板》崭露头角。日前景甜出席某品牌活动,身穿黑色镂空装秀小蛮腰,搭配红唇玩转性感御姐风,时尚范十足。 【、利用独特性】 我国人口众多,重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跟孩子取一个独特的名字是很有必要的,独特一点的名字能够减少名字的重复率,不至于太大众化,还能够增加名字的新颖度,根据徐志摩的经典诗句取名一定要独特一点才好。如女演员唐嫣演过的《何以笙箫默》中的角色名字赵默笙,就取自于徐志摩的诗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笙指簧管乐器,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笙字的主五行为木,机智英敏,意志坚定,忍耐力佳。近日为了拍摄新剧《时间都知道》的唐嫣换了新造型,身穿蓝白细条纹吊带裙内搭白色上衣,配合齐刘海短发,清新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只有十八岁,造型整体看上去朴素简单,裙子上的蝴蝶结,内搭白短袖的娃娃领,无一不透露着甜美的气息。 【、用有特殊意义的字】 徐志摩的很多诗句里面用字都很考究,有其特殊的意义,如《再别康桥》里面的句子: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但用字却极其讲究,招摇二字把水滴的青荇的

论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论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是新月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从二十年代初开始,到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遇难为止的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涉猎多种文学体裁,其中以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尤其是他的诗歌创作,对白话新诗及其格律所进行的有益的探索,为我国诗歌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徐志摩的大部分诗作,收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这四个集子里,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代表他诗歌创作的全貌。徐志摩诗歌艺术形象鲜明,意境深邃;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腾挪自如;表现手法自由灵活,变幻无穷。然而最能体现徐志摩风格之妙的,还在于他诗歌中浓浓的音乐意味,即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关于诗歌的音乐美,闻一多先生在《冬夜评论》中这样说: 声和音的本体是文字里内含的质素;这个质素发之于诗歌艺术,则为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表象。寻常的言语差不多没有表现这种潜伏的可能性底力量,厚载情感的语言才有这种力量。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的充分的表现出来。 对这段话,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⑴诗歌的音乐美来自语言文字的内部,厚载情感的语言才能将这种潜在的美发挥出来;⑵语言文字内部潜在的音乐美须借助节奏、平仄、韵、双声、叠韵等语言形式才能表现出来;⑶只有厚载情感的语言才可能将诗歌内在的音乐美表现

出来。因此,诗歌的音乐美是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它既是诗歌总体美的不可分割的侧面,又在强调形式美的基础上促进诗歌主题情感的表达,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不难看出,闻一多先生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诗歌音乐美的本质、表达途径和表现形态,可以作为我们解开徐志摩诗歌音乐美的“钥匙”。 一 作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象《雪花的快乐》那样,表现对爱情对理想热烈追求的狂热,也可以象《我不知道风——》那样,为理想幻灭和前程迷茫流露出郁郁哀愁;他可以在俄国公使馆的红旗下,为正义事业高歌颂赞,却又冷不防从“西窗口”扔出几片污言秽语。尽管诗人也认为,“感情不能不受理性的相当的节制和调剂,而实际上,他却又很少以理性来衡量自己的感情。他把自己比作是不到呕血不住口的“痴鸟”,凭着青年的血性,吟唱着多情的诗句,陶醉在所谓“诗化”的生活里。无怪乎梁启超要把他称之谓“多愁善感之人”。但这种太热烈的感情,对于徐志摩的创作来讲,倒是不无裨益的。他很少会煞费苦心地去经营那些艳丽的辞藻和雕琢的语句,而总是将心头“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直接喷入诗中,凝聚成明媚清丽的诗行。诗人追求的是“在梦的轻波里依回”的境界,他的诗歌常常是漫不经心地唱出来的,没有雕琢,没有造作,潇洒淡远,一片天籁: 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徐志摩,之美,白话文]浅谈徐志摩诗歌之美及对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浅谈徐志摩诗歌之美及对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是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五四运动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语言革命。这场语言革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语言革命中,涌现出了一个个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的知识分子。他们从语言的形式、韵律、表现方法等方而做出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在中国现代文学诗歌史上奠定了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开创性的创作倾向无疑折服了很多读者,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文学中难得的财富。 一、自由的创作态度 徐志摩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诗歌是诗人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微茫的低声细语。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徐志摩的诗学观念:诗歌是内心深处真实想法的再现;诗歌是情绪饱和之后的产物;诗歌的创作应该是自由的,没有约束的,不重雕饰的。 徐志摩在他的诗歌创作技巧中也充分表达了自由的观念,本来新月派强调诗歌的三美定律: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徐志摩在此基础上有所扬弃,注入了很多灵动的因素,使得他的诗歌更加浑然天成,活泼自然。徐志摩的诗歌很少讲究具体的章法、节式、句法、韵脚等等,不太拘泥于某些固定的模式,讲究诗歌的整体形态,但是却能做到不被其束缚,整伤中又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 例如《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每行的字数不等,但是很有规律地长短错落开来,使得诗歌整体显得整齐匀称。再如《沙扬娜拉》只有四句,《翡冷翠的一夜》一节74行,足见其章法、句法的变化多端。诗人的诗歌中意象新颖,构思巧妙,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显得活泼自然、艳丽悠肆。在用韵上,他多采用西方诗歌的押韵方法,和谐整齐,琅琅上口。同时,徐志摩又是一个特别有想象力的诗人,他会在诗歌中加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那些奇特而又巧妙的构思,那些新颖的意象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色彩,使得诗歌意蕴深远而涵义无限,充满了浪漫之美。他的诗歌充分宣扬了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真正的自然本性流露。 二、审美特质的体现 徐志摩诗歌不仅充分体现了新月派诗歌三美的创作主张,更在此基础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独特的审美特质,使得其诗歌抑扬顿挫,赏心悦目。 徐志摩抓住了诗歌的外在节奏与内在节奏。诗歌的内在节奏是通过内在的感情流动来体现的,诗歌外在节奏是利用语言节奏的音律来显示的。徐志摩的诗歌特别注重内在的感情流动,他认为纯真的情感是音节本身的起源,匀整而流动的抒情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雪花的快乐》匀整中又有变化,变化中又有匀整,飞扬、飞扬、飞扬在四段诗中固定的位置中重复出现,每一段都是三音步的节奏。 徐志摩大胆使用琅琅上口充满趣味的口语来表达情感的自然起伏。他诗歌中的北京口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