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身体形态

合集下载

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特征研究

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特征研究

2018年(第8卷)第01期运动人体学DOI:10.16655/ki.2095-2813.2018.01.013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特征研究麻文慧 曾令飚(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2)摘 要:网球运动是以技能主导类的隔网竞技项目,具有极强的对抗性,比赛时间持续比较长,对抗激烈,网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

因此,研究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特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网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进行分析,为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网球运动员 身体形态 身体机能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1(a)-0013-02目前网球运动竞技正朝着技术全面性、大力、旋转、高速的方向快速发展。

网球运动在西方发展速度很快,虽然中国近些年来网球运动也发展较快,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球运动员基本功较差、打法单一、力量较差、技术不全面、体能跟不上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1],与国外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差距。

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身体机能和网球运动项目训练要求达到一致,需要系统分析其身体形态和机能的特征[2]。

探索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基本特征与方法理论,寻找身体形态和机能的最佳模式,为科学训练与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3]。

1 对网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研究1.1 身高特征研究身高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重要因素,它是评定运动员生长发育水平、健康状况的主要形态指标,反映的是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与身体形态结构的关系[4]。

纵观国内外的优秀网球运动员无论是男子选手还是女子选手身高都偏高,呈现出上肢长、下肢长和小腿长的外观形态,上肢较长可以加大自己的控球范围和更好的回击球,可以减少自己的移动步伐,有更充分地时间调整战术。

相关研究发现,世界前100名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74cm左右,而101~200名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在172cm左右。

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

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

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张 波1,胡昌领2(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064;2.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12~19岁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特征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位置排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征不同,运动员专位技术表现得更加全面,但主攻、副攻、接应3个位置运动员的位置特征相对模糊化。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性,在不同位置、专项身体素质方面,助跑摸高更能体现出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运动智能、心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尤其排球运动有主攻、副攻、接应、自由人等明显的位置之分,且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职责不同。

随着竞技排球的高度发展,运动员的专位化程度越来越高。

因此,对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要求也不同。

本文主要对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等进行研究,以期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借阅《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选材学》和《中国青少年排球训练教学大纲》等相关书籍,并进行文献整理;以“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了解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现状和前沿动态,为本文提供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对参与全国青年男女排集训、全国少体校的男女排球运动员训练组专家,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的教师进行访谈。

同时,笔者在担任全国青年男排集训训练组成员期间,与相关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交谈,观摩运动员训练,深入了解排球项目特征及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不同位置、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特征。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部分

《体育与健康》理论部分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一)人体与运动提出问题:人体是如何运动的?解决问题: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关节)和肌肉组成。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调节以及其他各系统的配合下,能使身体在空间移动或使身体各部分相互位置发生变动。

骨骼骨骼肌:凡是用与行走或使身体各部位移动的肌肉。

运动系统(人体)肌肉平滑肌:通常都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食管壁、胃壁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食物通过消化道。

心肌:是组成心脏的一种特殊肌肉,24小时都在收缩、舒张。

球窝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旋转和转动。

(髋、肩)关节(骨连接)滑车关节:只能向前或向后转动。

(肘、指关节)微动关节(平面关节):只允许平面或往返的运动。

(脊椎骨间、腕骨间、脚也含有微动关节)骨骼:运动的动力。

收缩时,通过肌腱拉动相应的骨骼。

肌肉:运动的杠杆。

在肌肉的拉动下,围绕相应的关节转动。

关节:运动的枢纽。

骨骼就是以相应的关节为轴来转动的。

(二)体育与身体的形态提出问题:什么是身体形态?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解决问题:1、身体形态:就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由长度、围度、重量及其相互关系来表现的)通常用克托莱指数评价身体形态的发展状况。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2、初中阶段身体形态发育特点:身高的增长:13岁前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体重的增长:在11—12岁时,女生增长幅度大于男生,13岁后男生增长幅度大于女生;胸围的增长:在12—13岁时,女生增长幅度普遍大于男生,14岁后男生增长幅度普遍大于女生。

3、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身体形态的发育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但初中生的身体都处于快速发育期,可塑性较大,因此积极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良好发育。

(1)适当锻炼,可使骺软骨细胞正常增殖,促进骨骼的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身体长高。

(2)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长高,还可以使肌肉发达有力。

中学生身体形态问题的探究

中学生身体形态问题的探究

中学生身体形态问题的探究作者:周渊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3年第06期【关键词】中学生身体形态影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13-02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内部与外部的形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是体质测试的一个重要指标。

反映身体外部形态的指标主要有长度、宽度、围度和充实度。

身高与体重是观察人身体形态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我们应该帮助中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形态。

下面,笔者在分析影响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因素的基础上,从体育教师的角度,提出使中学生保持良好身体形态的策略。

一、影响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因素分析影响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因素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

1.生活环境对身体形态的影响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体,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环境所组成。

本文所提到的生活环境特指自然环境,可将其分为农村和城镇。

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城镇与农村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某些农村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与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生活质量、饮食结构等方面。

有研究表明,城乡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营养素的摄入,农村居民的膳食质量与城市居民的膳食质量的差异较大,国内外的调查均表明,城区儿童的发育水平高于近郊区儿童的发育水平,近郊区儿童的发育水平高于远郊区儿童的发育水平,这是城乡差别在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反映。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地区学生的营养素摄入情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然而,仍有不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其营养素摄入远远达不到标准。

针对这部分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发放营养餐、帮助其申请补助等措施,尽量帮助其改善生活条件,补充营养素的摄入。

2.生活方式对身体形态的影响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运动训练学5

运动训练学5
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不同 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运动训练学 6
二、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形态特征
(一)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其共同特征是:体形匀称、身体健壮、肌肉丰满、膝 踝关节围度较小、骨盆宽度适中、臀部肌肉向上紧缩、足 弓明显、跟腱细长清晰。
(二)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群
其共同特征是:体重较轻、脂肪较少、身高中等、对 较长。
屈伸、俯卧撑等。
运动训练学 14
2、最大力量训练负荷量度的确定 (1)基本训练方法负荷量的确定 A.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的确定,应有利于改善运动员肌肉收缩时内协调性的 能力,即提高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有利于增加运动员肌肉的体积。 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的训练强度一般控制在75%左右。 注意:对于青少年,应先从40%负荷开始,每周穿插更大强度。
(二)力量训练的主要手段
1、负重抗阻力练习 2、对抗性练习 3、克服弹性物体的练习 4、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 5、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 6、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 7、电刺激:肌肉体积没有明显增加,脂肪减 少,力量提高。
运动训练学
26
四、力量训练的基本要素
(一)注意不同肌群力量的对应发展 (二)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 (三)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一个训练阶段,大中小负荷结合,并注意顺序。 不同性质的力量训练交替进行 注意组间的休息 注意肌肉的放松恢复 (四)注意激发练习者的兴趣 (五)少年儿童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2、不可用大强度 3、以动力性为主
4、不要过早与专项结合
运动训练学 28
第四节
速度素质及其训练
一、速度素质
(一)概念 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二)速度素质的分类 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声、光、接触等) 快速应答的能力。 动作速度——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 的能力。 移动速度——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快慢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

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学生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并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年级学生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对学生的益处。

一、户外活动1. 跑步:跑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

一年级学生可在操场上进行跑步训练,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耐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大肌肉协调性。

2. 踢球:足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通过踢球,学生们可以锻炼脚部肌肉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骑自行车:骑自行车是一种既有趣又能锻炼全身肌肉的活动。

学生们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骑自行车,提高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并享受在户外活动中的乐趣。

二、室内运动1. 跳绳:跳绳是一项简单而又容易上手的运动。

学生们可以在教室或运动场上跳绳,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还能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

2. 游泳:学生们可以在游泳池中学习游泳技巧。

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对身体形态和姿势的培养也有促进作用。

3. 瑜伽:瑜伽是一项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

通过学习瑜伽的姿势和呼吸法,学生们可以放松身心、增强专注力,并培养平衡感和柔韧性。

三、体育运动的益处参与体育运动对一年级学生的益处多多。

首先,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耐力。

其次,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取得成就。

此外,体育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不断进步和学会掌握新的技能,会让学生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最重要的是,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并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运动应该以户外活动和室内运动为主。

适当的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机会,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对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指标的分析[1]

对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指标的分析[1]
我国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一般说男子在12岁-13岁,女子在10岁 -11岁时开始。本文根据2004年出版的《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 纲》的要求,选取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中的身体形态指标做为分 析内容。
排球运动儿童少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员选材标准中的身体形态内容涉及5项指 标:①身高;②指距-身高;③下肢长A/身高×100;④跟腱长/小腿 长A×100;⑤骨盆宽/髋宽×100。
王琳琳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摘 要 本文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儿童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对其中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科学性的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身体形态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但缺少体型测量、身体成份测量的指标。
关键词 排球 选材 身体形态 指标
竞技排球运动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绩。随 着比赛竞争的日趋激烈,培养一个优秀的、高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不 仅需要科学的训练,而且也需要科学的选材,合理、科学的选材是成 功的一半。选材是指通过各种指标、数据,预测挑选高水平运动员的 一项工作。在进行初级选材时,一般要从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等三个方而进行测定,而身体形态是运动员先天运动条 件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如何选择出具有优秀天赋和 运动潜质的运动员尤为重要。
下肢长A/身高×100:肢体长度的变化,直接反映出骨骼系统生 长发育的情况。而身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下肢长。儿童少年处于青 春发育期的前夕或开始阶段,先长腿后长腰,在选材中此指数越大越 好,它是预测以后体形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这一指标也据有一定 的有效性。
跟腱长/小腿长A×100:排球项目对运动员弹跳要求较高,一般 说跟腱长、肌腹短有利于收缩速度,这一指标主要反映小腿肌肉的工 作能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选取这一指标作为身体形态指标也 有一定的有效性。

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第二讲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体育运动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体育是一门包括生理、解剖、运动医学、生物化学、卫生保健、营养学、体育美学、体育欣赏等的多种内容综合性学科。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幸福。

什么叫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身体上、精神上、处于更好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正确的含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

一、体育锻炼对人体机能系统的影响健康来自坚持不懈地体育锻炼。

生命来自于运动。

那么,进行体育锻炼究竟对人体机能系统有什么影响?1、神经系统: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主要器官,大脑皮质是人类神经活动的主宰,它的机能状态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病理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引导部分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

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与灵活性。

提高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保证了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同时促进了中枢神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作用。

如长期对中枢神经系统作恶性刺激,会使兴奋、抑制失去平衡,诱发心脏病、高血压、癌症等。

现代生活中对人们情绪影响最大的外因是:(1)紧张的生活节奏,(2)激烈的竞争,(3)复杂的人际关系(4)突发的灾难事件。

经常处于悲伤、恐怖、沮丧、悔恨、憎恶或厌食、抑郁等精神状态,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过度,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使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遭到紊乱。

体育活动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长期的体育锻炼促进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体育能使神经系统对人体各器官的调节更迅速、准确,经常锻炼者反应速度比一般人快0.2 - 0.3 秒。

人体在一次运动时其生理机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变化。

如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变深等,运动停止后这些变化又在短时间内消失,这种生理功能的暂时性变化较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