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滤过血浆置换不良反应及处理(研究运用)

合集下载

双重滤过血浆分离置换法的应用及疗效

双重滤过血浆分离置换法的应用及疗效

双重滤过血浆分离置换法的应用及疗效
张兆权;张凌
【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年(卷),期】1995(009)003
【摘要】应用双重滤过血分离置换法治疗为数尚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和高脂血症。

结果显示:DFPP对清除血液中大分子量蛋白形成的病因物质如与SLE发病有关的抗体、HL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醇和载脂蛋白B等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可使MM患者的血尿酸下降和骨痛等症状明显减轻。

而且DFPP的补液量少,减少了副作用,表明DFPP比标准血浆置换有较大的优点。

【总页数】4页(P137-140)
【作者】张兆权;张凌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9.5
【相关文献】
1.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间隔周期的研究 [J], 徐萍;赵建勇;卢伟伟;杨文静;于笑霞;李振彬
2.用血透机进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成分分离的临床应用 [J], 李宝顺;徐显章
3.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 [J], 李彦珊
4.用血透机进行双重滤过膜式血浆成分分离的临床应用 [J], 杨维忠;李宝顺
5.血浆分离器与血浆成分分离器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治疗研究 [J], 白岩;郭瑞敏;陈静;李向红;石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1 方 法 . 2
换 治疗 , 发生不 良反应 5 次 , 2 . 其 中血 浆过敏 反应 2例 占 95 %,
最为常见 , 经过 对症 处理 , 发生因不 良反应引发 的严重后果 , 未 说 明人工肝治疗重 型肝 炎是 安全的。现将 5 2例次不 良反应的 发生及处理分析如下 : 31 血浆过敏反应 . 共 出现 2 6例次 , 1.%, 占 4 8 血浆置换 治疗重型肝炎最为常见 。 以瘙痒为首发症状 , 面部 、 颈部 、 上肢 、 胸部 明显 , 继而 出现淡红 色丘疹或风 团 , 少数伴有畏 寒 、 发热 、
危 险病 例 。 论 结 人 工 肝 支持 系统 治 疗 重 型肝 炎 的 不 良反 应 是 可 以预 防 的 , 理 及 时 整 个 治 疗过 程 安 全 可 靠 。 处
16例次治疗 中发 生不 良反应 5 7 2例次 , 2 . 其 中血 占 95 %, 浆过敏反应 发生 2 6例次 ,占 1.%,低血压发生 1 例次 , 48 1 占 63 %, . 0 体外循环血流不 畅发生 5例次 , 28 畏寒 发生 4例 占 . %,
所 以存在一定 的危 险性 , 预测 和处 理人 工肝治疗不 良反应就显 得特别重要 。我们 对 9 5例重 型肝 炎进 行 16例次单纯血浆置 7
中发生的 5 2例次不 良反应进行分析 ,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资料 . 1
选 择病 例为 2 0 0 6年 1 2月—2 0 0 9年 1 2月住
性对 医患双方都有一定 的影 响。 本文对 16例次血浆置换治疗 7
人工肝支 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越来越受 到临床的重视 , 目 前主要 治疗方 式有血 浆置换 、 胆红 素吸 附 、 血液灌 流 、 液滤 血 过、 分子吸附再循环等多种非 生物治疗方法口 生物人工肝 和生 l , 物非生物混合 型人工肝正在研制 阶段 。 由于人工肝支持 系统治 疗是 建立 在体外循 环基础上的血液净化手段 , 加之重型肝炎发 病机 制复杂 , 患者全 身状 况较差 , 本身病 死率高达 7 %以上 , 0

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

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

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发表时间:2016-03-29T11:04:48.44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肖乐宇 1 肖声宇2 马振芳1 张鹏 1 史海琴1 [导读] 新乡市中心血站新乡供电公司职工医院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是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到体外。

肖乐宇 1 肖声宇2 马振芳1 张鹏 1 史海琴1 赵新艳1 (1. 新乡市中心血站,河南新乡 453000;2. 新乡供电公司职工医院摘要:目的通过对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对本市某医院以往在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枸橼酸盐中毒、心血管反应、反跳现象、出凝血异常及过敏反应等。

结论熟练掌握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术;血浆置换术;不良反应;分析;处理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是一种体外血液净化技术,是运用血细胞分离机将患者的血液引到体外,经离心法或膜分离法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含病理性物质的血浆或病理性细胞成分,回输正常血液成分,补充患者需要的血液成分或其它胶体、晶体溶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为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我们对本市某医院以往在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和置换术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枸橼酸盐中毒1.1 原因当抗凝剂滴速过快或进入体内的量过多时容易引起枸橼酸盐中毒。

如果置换液以新鲜冰冻血浆为主,则在血浆置换量较大时更易发生中毒。

这是因为大量的枸橼酸盐进入患者体内,结合患者血液中的钙离子,使血浆游离钙降低所致。

轻者表现为畏寒、口唇麻木,严重者可以出现不自主的肌肉震颤、心动过速,甚至心率不齐。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行业运用)

血浆置换及临床的应用(行业运用)
故单次置换总血浆量的1-2倍为宜,其置换的效率 最高。以体重60Kg,血细胞比容为0.42的成年男性 为例,单次置换2000血浆,即相当于单倍血浆量。
医疗医学
6
机制
PE对大多数疾病都并非病因性治疗, 只是比药物更迅速、更有效的降低致病 因子浓度,终止由此导致的损害,使疾 病得以暂时性缓解,故不能忽视针对性 的病因治疗。
医疗医学
7
机制
②补充血浆因子
PE治疗通过输入正常的新鲜血浆,可补充 正常血浆中含有的生理因子,如白蛋白、免疫 球蛋白、凝血因子、调理因子及其他重要的生 物活性因子。
医疗医学
11
血浆分离的方法
膜式血浆分离器的特点
①面积相对较小,为0.2-0.5㎡,纤维较为粗短,直 径为 270-370um,长13.5-26cm,使得在血流量较小 的情况下,避免血细胞过度浓缩导致纤维堵塞。
②膜的通透性高,孔径可达0.2-0.5 um,对白蛋白 (66kD)的筛选系数大于0.95,对IgG(150kD)的筛 选系数大于0.9,对IgM(970kD)的筛选系数大于 0.8,但对分子量较大的免疫复合物和冷球蛋白的通 透性差。
医疗医学
8
机制
③免疫调节作用
通过去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的抑制因子,可暂时达到恢复 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T细 胞亚群恢复正常比例。输入的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Fc段可暂时 性封闭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Fc受体,减少单核细胞和巨噬 细胞对结合有特异性抗体的靶 细胞的结合和损伤。同时,通 过排除肿瘤细胞的封闭因子, 可以恢复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 疫。
医疗医学
18
血浆置换技术
②新鲜血浆:对缺乏凝血因子和其他血浆
蛋白(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的患者,需 要以新鲜血浆为置换液,其钾和钠等电解 质浓度正常,含补体、凝血因子、免疫球 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是最

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
一.血浆置换概述
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是一 种常用的血液净化方法。经典的血浆置 换式将患者的血液抽出,分离血浆和细 胞成分,弃去血浆,而把细胞成分以及 所需补充的白蛋白、血浆和平衡液等回 输体内,以达到清除致病介质的治疗目 的。
放血疗法也许是最古老的血浆置换 1914年,Abel等提出血浆清除法。是把患 者血液收集在一个抗凝袋里,经过自然 沉淀,收集血浆弃去,其余部分回输患 者体内,重复几次既可有效地清除致病 因子
五.血浆置换的并发症
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与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如穿刺部 位血肿,气胸,导管血栓形成,感染等 ⒉与抗凝剂有关的并发症:抗凝剂过多 可引起出血,不足可发生体外循环凝 血,枸橼酸盐的输入还可导致代谢性 酸中毒,低钙血症等
⒊与置换有关的并发症:低血压(体外循 环容积过大或回输胶体液不够)、出血 (血浆凝血因子丢失过多)、水肿(血 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成分丢失 (如血小板)等等
第一次滤过时(也可离心),血浆中 的全部蛋白被分离出来 第二次滤过时,该滤器膜孔较小,致 病因子(大分子免疫球蛋白)被滞留并 除去,而白蛋白和小分子物质可顺利通 过滤膜,与细胞成分一起回输体内
一般致病因子的分子量大于白蛋白10倍 时,可采用双重滤过法去除 巨球蛋白血症(IgM分子量为970kd) 家族性高脂血症(β脂蛋白分子量为 2400kd)可用此方法清除
(5)抗凝剂 ①肝素 常用于膜式血浆分离。由于大部分肝素 会随分离的血浆弃去,所以肝素的用量 为常规血液透析的两倍。推荐首次剂量 为40~60U/kg,追加剂量为1000U/h。必 要时监测凝血时间
②枸橼酸盐(Acid citrate dextrose,ACD) 有两种不同的配方, ACD-A 含 2.2g/dl 枸 橼 酸 钠 和 0 . 7 3 g/dl 枸 橼 酸 ; ACD-B 含 1.32g/dl枸橼酸钠和0.44g/dl枸橼酸。前者 常用于持续性离心(如Cobe离心系统), 后 者 则 常 用 于 间 断 性 离 心 ( 如 Heamonetics离心系统)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降低高群体反应性抗体的研究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降低高群体反应性抗体的研究
· 176 ·
四川医学 2013年 2月第 34卷 (第 2期 ) SichuanMedical Journal;2013,Vo1.34,No.2
论 著
双 重滤 过血 浆 置换 降低 高群 体反 应性 抗体 的研 究
, 张智敏 ,钟 汉生 ,余 洋 ,张志 强 ‘ (1.解放军第 309医院肾脏 内科 ,北京 100091;2.解放军第 309医院旃坛寺门诊 部 ,北京 100034)ion plasmapheresis can decrease the hi gh PRA level,and reduce the risks of acute rej eetion before a n g a fter renal transplanting.
PRA waiting for kidney transplanting and 3 kidney transplanting patients with acute rejection combined with high PRA in 309 Hos—
pital were selected to receive double filtration plasm apheresis treatments. PRA 、immune globulin,hemoglobin,and creatinine level
ZHONG Han—sheng , Yang ,et a1.1. e 309 Hospital ofPLA,Being 100091;2.Out Patient Department in Zhantansi o f the 309 Hospital ofPLA,Be ng 100034。China
【摘 要】 目的 与单纯血浆置换对比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仅 需少量 白蛋 白即可以对致病性抗体进行 清除 ,包括 高群 体 反 应 性 抗 体 (PRA)。方 法 选 择 在 309医 院拟 行 肾移 植 手 术 高 PRA 患者 13例 ,肾 移植 术 后 急性 排 异 合 并 高 PRA 患 者 3例 ,进 行 双 重 滤 过 血 浆 置换 治 疗 152例 次 ,每 例 患 者 治 疗 前 后检 验 PRA等 指 标 。 结果 与 治疗 前 PRA(56.72±4.53)% 相 比 ,治 疗 后 PRA(<10% )显 著 下 降(P<0.05),7例 高 PRA 患者 接 受 肾移植 手术 未 出现 急 性排 异 ,3例 肾移 植 术 后 急 性 排 异 合 并 高 PRA 患 者 脱 离透析 。结 论 双 重 滤 过 血 浆 置换 能 降 低 高 群 体 反 应 性 抗 体 水 平 ,减 少 肾移 植 术 前 及 术 后 急 性 排 异 反 应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血色病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血色病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血色病*导读:1998年10月在国内首次用选择性血浆置换中的一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1例血色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998年10月在国内首次用选择性血浆置换中的一种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法(DFPP)治疗1例血色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2岁。

1993年患者因头昏、乏力,在华西医科大学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环状铁粒幼细胞贫血(MDS-RAS)”。

此后,回当地医院多次接受输血治疗,其输血量达20 000 ml左右。

1997年出现多饮、多尿、纳差、气促及水肿,性欲消失,皮肤广泛色素沉着,肝脏肿大,多次空腹血糖20 mmol/L,经胰岛素(40~50 U/d) 及对症支持治疗无效。

1998年10月查体:端坐位,全身皮肤呈青铜色,以面部、颈部、手背及生殖器为明显。

结膜苍白,巩膜黄染。

双肺闻及散在细湿?音。

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2次/分,心律齐。

腹微膨隆,肝肋下2 cm,剑下6 cm,质偏硬。

移动性浊音(-)。

睾丸明显萎缩,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象:Hb 48 g/L,WBC 1.7×109/L,血小板(BPC)80×109/L。

血糖18.33 mmol/L。

血清铁42.75 μmol/L。

肝功能:总胆红素(TB) 36.9 μmol/L,1分钟胆红素(BR)12.4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24.5 μmol/L;ALT 114 U/L,AST 108 U/L;碱性磷酸酶(ALP)236 U/L;GOT 148 U/L;血清总蛋白(TP)68.9 g/L,血清白蛋白(Alb)33.9 g/L,白蛋白(A)/球蛋白(G)0.97。

免疫球蛋白IgG 16.21 g/L,IgA 2.16 g/L,IgM 3.04 g/L,C3 0.8 g/L。

血清蛋白电泳:α1 1. 31 g/L,α2 4.09 g/L,β 3.72 g/L,γ-球蛋白21.15 g/L。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课件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课件

术中操作
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血管通路建立体外 循环,确保血液能够顺
利通过滤器。
血浆分离
将患者的全血通过血浆 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和细
胞成分。
滤过处理
将分离出的血浆通过滤 器进行双重滤过,去除 有害物质和异常成分。
回输血液
将处理后的血浆回输给 患者,同时补充适量的
新鲜血浆或晶体液。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概述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操作流程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的注意事项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的案例分享 •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的未来展望
01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护理概 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是一种通过过 滤血液中的致病因子,同时补充 正常血浆成分的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状 况、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双 重滤过血浆置换。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双 重滤过血浆置换的原理、 操作过程、风险和注意事 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准备置换设备
准备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所 需的仪器、管道、滤器等 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 状态。
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免疫性疾病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在免疫性疾 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如风湿性 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肾脏疾病
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
肝脏疾病
用于治疗肝炎、肝衰竭等肝脏 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