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文化漫谈

合集下载

俄罗斯文化——精选推荐

俄罗斯文化——精选推荐

俄罗斯文化关键字:俄罗斯文化历史;文化特征;启示处于东北亚文化圈的俄罗斯文化比较特殊,他是加入到东北亚文化中最晚的一个类型,并且是东北亚中唯一的一个非东方型文化。

那么我们来对俄罗斯文化进行剖析和探讨,发现它的精髓和伟大。

一、俄罗斯的历史如今的俄罗斯经历了1000年的历史,在这1000年中,他经历了基辅罗斯时期、蒙古时期、莫斯科公园时期、帝国时期、苏维埃时期和后苏维埃时期,共六个时期。

古代的俄罗斯文化被称为是中世纪的传统文化——基辅罗斯文化,它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发展速度极慢,同时在自然经济的条件影响下各地之间相会孤立,并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的很强影响。

自从鞑靼人入侵之后,股俄罗斯文化逐渐消失,拜占庭的先进文化极大得粗促进了落后的俄罗斯文化发展,尤其是基督教完整的理论体系,逐渐融会到俄罗斯民族精神之中。

二、俄罗斯的文化特征俄罗斯是一个包含100多个民族100多种文化的国家,同时文化本身又包含着不同的层面和现象,所以其文化具有极强的复杂性。

那么我就按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和总结。

(一)中世纪的文化特征这个时期是由基辅罗斯时期、蒙古时期、莫斯科公园时期组成。

1、基辅罗斯时期主要的文化是口头诗歌、“桦皮文学”、编年史、拜占庭风格的宗教建筑和绘画等等为代表。

我们就宗教建筑来说,这个时期最为出名的是基辅城内的多神教万神殿,万神殿是古罗斯多神教时期最早的木建筑物,是基辅罗斯大公符拉基米尔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权便于统治东斯拉夫人而为其专门设置的祭祀她的神灵的庙宇。

万神殿复杂的组合形体,轻巧的户外楼梯和平台,经过匠师们的精心安排,活泼而又亲切,体现了俄罗斯人的热烈性格。

2、蒙古时期是文化衰落的时期,各个文化类型的作品并不突出。

但征服者蒙古不仅仅以东方习俗影响了俄罗斯的表面生活,还以自己的一套制度改变了俄罗斯内部的秩序。

3、莫斯科公国时期的建立标志是有了统一的俄罗斯文化,主要的文化类型是拜占庭文化和蒙古文化的混合体。

俄罗斯礼仪文化漫谈

俄罗斯礼仪文化漫谈

俄罗斯礼仪文化漫谈摘要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不同的民族有着语言,不同的民俗风情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各民族礼仪的千差万别。

俄罗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中,由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了它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礼仪。

礼仪是一个民族、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传统和教养形成的结果。

关键字:礼仪;文化;饮食一、俄罗斯礼仪文化简述俄罗斯的礼仪文化源自欧洲,主要受法国影响。

俄罗斯礼仪发展历史比欧洲其他国家晚,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4世纪到17世纪中叶的前礼仪时期;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彼得大帝改革时期;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叶的后彼得大帝时期;19世纪下半叶的近代礼仪。

二、俄罗斯人的礼仪俄罗斯人非常重视个人的仪表,举止。

在社交生活中,俄罗斯人有站相,有坐姿。

站立时保持身体正直;他们在社交场所忌讳剔牙等不良动作。

1.服饰礼仪俄罗斯人讲究仪表,注重服饰。

穿衣整洁,衣扣要扣得完整。

2.相见礼仪俄罗斯人注重礼貌。

与自己的亲人、同事、学生、邻居、熟人等每天见而时,总要相互问好。

问候时面向对方,态度友好。

其实在我们国家也是相同的3.问好礼仪俄罗斯人握手礼跟中国还是有些相似的,握手时要脱手套站直.或上体微前倾。

不能用力摇晃对方的手。

在遇到上级或长辈时,不先伸手。

与不熟悉的人只能轻轻地握。

用力握手表示亲近的关系。

遇到妇女时,要等对方先伸手。

4.亲吻礼仪俄罗斯的吻礼是有一定讲究的,久别的好朋友相见时,常用亲吻拥抱礼;但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区别:在比较隆重的场合,男人弯腰亲吻妇女的左手背,表示尊重;长辈亲吻晚辈的面颊三次,从左到右,再到左,表示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亲吻两次;女性之间好友见面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互相拥抱。

亲兄弟姐妹久别重逢或分别时,拥抱亲吻。

在宴会上喝了交杯酒后,男方亲吻女方嘴。

5.待客礼仪俄罗斯人用“而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以表示最高的礼节和热烈的欢迎。

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有哪些不可逾越的奇妙之处

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有哪些不可逾越的奇妙之处

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中有哪些不可逾越的奇妙之处俄罗斯,这个广袤的国度,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它的奇妙之处,是不可逾越的,让人惊叹不已。

一、斯拉夫民族走向辉煌俄罗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当时,斯拉夫民族开始兴起,他们陆续建立了许多城市和国家。

俄罗斯是斯拉夫民族最大、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历史和文化一直是这个地区的中流砥柱。

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辽阔的平原,这使得它成为被各种不同民族入侵的目标。

但是,这些入侵者从未打败俄罗斯的斯拉夫民族,从而使这个古老的民族逐渐走向辉煌。

二、宏伟壮观的宫殿和教堂俄罗斯的文化遗产之一就是它的宫殿和教堂。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有许多宏伟壮观的建筑物,它们展示了俄罗斯艺术的精髓。

结合了欧洲和亚洲文化的影响,俄罗斯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圣彼得堡的冬宫、赫尔米塔日博物馆和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都是世界闻名的宫殿。

这些宫殿和教堂汇集了奢华装饰和雕刻精致,是俄罗斯灿烂文化的缩影。

三、瑰丽华美的绘画和雕塑俄罗斯的艺术受到欧洲和亚洲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展示了俄罗斯的独特文化特色。

俄罗斯的艺术具有灵性和浪漫主义的气息,这种艺术风格通过油画、雕塑和其他各种艺术形式传承至今。

奥斯卡特·凯辛斯基是俄罗斯艺术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俄罗斯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绘画作品极具特色,其中包括《鸟》和《舞蹈》等,这些作品都极具美感和深度。

四、文学的辉煌成就俄罗斯文学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其中包括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的作品。

俄罗斯文学具有强烈的人性主义特色,作者们透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出人性的弱点和美好。

普希金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深情地反映出俄罗斯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也是世界文学的巨作,远非普通读者可以想象的。

五、音乐的升华俄罗斯的音乐史同样令人瞩目。

作为古典音乐的重镇,俄罗斯的音乐家们对音乐的升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体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体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体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了解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体验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俄罗斯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其风土人情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揭示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以及如何体验俄罗斯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俄罗斯的独特风俗文化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众多的风俗文化和传统习俗。

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俄罗斯的宗教信仰。

东正教在俄罗斯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1. 传统节日俄罗斯的传统节日是人们体验风俗文化的好时机。

以复活节为例,俄罗斯人庆祝复活节的方式独具特色。

他们会在复活节前夕走进教堂,参加独特的复活仪式。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互相赠送彩蛋与礼品,举行各种大型庆祝活动。

此外,俄罗斯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节日,如圣彼得堡的白夜节、圣巴西尔日等。

这些节日不仅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也融入了俄罗斯人特有的风俗习惯,让人仿佛置身于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2. 饮食文化俄罗斯的饮食文化同样独具特色。

在俄罗斯,人们以肉类和谷物为主食,一些传统的俄罗斯美食如酸奶、红菜汤、煎饺等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

此外,俄罗斯人喜欢喝茶,茶具和茶文化在俄罗斯有着重要的地位。

人们常常会邀请朋友家人来家里喝茶,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

品尝俄罗斯特色的茶,不仅能品味到浓郁的口感,还能深入了解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3. 艺术与文学俄罗斯以其丰富的文学和艺术作品而闻名于世。

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一系列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展现了俄罗斯人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俄罗斯的艺术也是世界级的,如莫斯科的红场、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殿堂。

在这些地方,您可以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博大精深的艺术和文化底蕴。

二、体验俄罗斯的深厚历史底蕴俄罗斯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底蕴深厚且丰富多样。

以下是几个体验俄罗斯历史底蕴的方式:1. 参观历史古迹俄罗斯境内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古迹,如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圣彼得堡的冬宫等。

浅谈俄罗斯文化

浅谈俄罗斯文化

浅谈俄罗斯文化经济学院11届投资2班学号:20114166姓名:杨琪琪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横跨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延伸到北太平洋,还包括内陆海和里海,广袤的面积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俄罗斯文化。

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十分漫长,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孕育的是一个古典神奇的文明,提起俄罗斯,人们往往想起的是那古老、优雅的俄罗斯式古堡与农庄,令人向往。

提起俄罗斯文化,那么便不得不说俄罗斯宗教,在俄罗斯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宗教对其影响甚巨,东正教被定为国教,在意识形态甚至文化领域成为统治力量,所以,多少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提供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有56%的国民信奉东正教,3%的国民信仰基督教其他派别,5%的国民为穆斯林,1%的国民信仰其他宗教。

东正教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社会影响上,都属于全国第一大宗教,俄罗斯的东正教徒遍布全国89个行政主体。

东正教神学家认为,圣传是那些虔信上帝的人以其自身的榜样或语言世代相传的传统。

东正教要求把《圣经》和圣传的基本教理联系在一起,互相印证,并强调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神启的深刻奥妙。

东正教是非常严格的一神教,主张上帝是绝对的独一无二的存在,认为上帝无可比拟,敬拜和尊崇不能归于任何别人,也不能归于那些不存在的神及其偶像。

因为十字架是圣物,是“公义的天平”,是“对抗魔鬼的兵器”,所以东正教要求教徒必须去教堂,并戴贴身的十字架;必须虔诚地履行圣、保持守斋戒。

所以,东正教要敬拜神,并要在圣像前祈祷。

根据东正教神学家约翰所提出的物质变化说认为,放在祭坛上的饼和酒在祝圣之后,已发生质的变化,变成耶稣真正的、能给予生命的体和血。

如果领受者吃喝了经过祝圣的饼和酒,他也就分享了主耶稣的生命,就会感到主耶稣还在活着 并与自己同在 自己将永远得到耶稣的“恩宠”。

俄罗斯文化漫谈

俄罗斯文化漫谈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专业:旅游英语年级:10级学号:104050463 姓名:赵晓果从早期俄罗斯文学到苏联文学摘要俄罗斯文学同欧洲文学、亚洲文学和世界其他文学一样,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它独特的光彩。

它起源于10到11世纪之交。

12世纪,古代俄罗斯文学达到最高成就。

18世纪统一的民族国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受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加之阶级矛盾加剧,文学中兴起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新流派。

19世纪初,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加之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地位。

从1825年起,至19世纪40年代,是俄国现实主义萌芽、形成到完全确立时期,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苏联文学流派繁多。

关键词:俄罗斯早期文学、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苏联文学及其代表人物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源,起源于10到11世纪。

初期主要是民间口头创作,如勇士歌、童话歌谣、谚语等。

这一点就像中国等其他民族一样,由口头创作发展而来。

谚语童谣是一种不错的文学传播形式,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主义时期的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那时候是通过说书的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成为了文学传播的一种方式。

再说早起俄罗斯文学,当时,拜占庭、保加利亚文化对书面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早期文学作品用古斯拉夫问和古俄文撰写,往往同宗教、历史等融为一体,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领域,内容多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偏重纪实。

古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是12世纪末佚名诗人所写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这让我想到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荷马史诗》,好多民族都通过史诗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15到16世纪的文学宣扬提高莫斯科地位的思想。

16世纪中叶莫斯科开始有了印刷业,客观上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发展。

17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全国市场形成,国际文化交流逐渐展开,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的格局。

俄罗斯教堂文化漫谈

俄罗斯教堂文化漫谈


怖沙皇” 。 2 圣母 升天大教堂 ( cec , oo) . Y namt 6p 。它是一座东 正教教 堂,  ̄c
位于莫斯科 克里姆林 宫 内大教堂 广场 ( ooH an oa 的北 侧。 C 6p au z ) a u ,
公元 17 年, 45 意大利建筑师亚里斯托捷利・ 费奥拉万吉指导修建了
掠夺 走 的 3 0公 斤 黄金 和 5吨 白银 而 0 建的。 3 基督复 活教堂 ( pMB C I A I X rrm a pB) . X a OK6 ̄4 pco H K 0I 。它是 ] H¥  ̄ W : I  ̄ 圣彼得 堡 为 数 不 多 的传 统 式 东 正 教 堂 , 于 圣 彼 得 堡 涅 瓦大 街 位 ( Bm noIK) Hec  ̄ pceT不远处的格里鲍耶陀夫运N( a a p6eo I 'K m.FHo ̄m) 旁。公元 18 81年, 亚历山大二世乘 马车途经格 里鲍耶陀夫运河河堤 时, 遭遇“ 民意党” 极端分子的暗杀。第 一 枚炸弹炸伤 了亚历 山大 二世 的卫兵 和车 夫 , 不顾 左右劝 阻 , 意下 车查看卫 兵 他 执 的伤势 , 料被第 二枚 炸弹击 中 , 回冬 不 送 宫( H }葫 ̄ oe) 小时后便 去世 。亚 3 M珊 , pt 几 B t
历 山大三世继位后 为了纪念父王 , 公元 于 18 年下令在其父遇 害地 点修建 了这 座 83 教堂 , 因而又得 名“ 喋血大教堂” 。 ( 本栏 日编 辑 : 丽娜 ) 郭
■ 。在加 为被吊 也教正 科部里 冕伊n 上)a 这后时 大,历 座凡z 了它世 长拿灯 (堂教 “分给 沙教e K俄o 庆破据 眠内总 教四代 主堂沙 o就r p罗莫 皇世) 教成己 o仑军 堂的说 祝斯斯 于。皇 r银教 ”为是 m(队 此这 和H 头同 夺东 u制 ,了 H后 衔o 大, ‘i 。自 回 自 主 a ’ 的

俄罗斯墓园文化漫谈

俄罗斯墓园文化漫谈

俄罗斯墓园文化漫谈人们对墓园怀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这恐怕首先归于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因为除了个别民族的特殊风俗,凭吊墓园是最普遍的寄托哀思、维系家族的一种方式。

墓园文化作为整体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民族性格和历史密不可分。

而受儒道佛思想浸染的中国墓园文化和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墓园文化也是相差甚远。

中国普通的墓园是逝者冰冷的世界,墓碑和坟茔上除了死者的名字和祭奠死者的亲人名字外就没有什么了,有种孤单、悲凉而萧瑟的感觉。

加之上香、烧纸、烟雾缭绕,给人以乱糟糟的感觉。

而我们所熟悉的著名陵墓差不多有着相同的格局——长长的墓道,高大、对应着的石人石马、隆起的如同小山包似的坟头。

它们虽极有气势,然而这些极具儒家人伦哲理的陵墓却少了死者与生者亲近的沟通感,显示的仅是一种差序格局。

这种差序格局,至今还表现在我国的墓园文化中。

而在俄罗斯的一些著名公墓里,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墓葬,都饱含着浓浓的文化艺术韵味。

这里的许多墓碑都是由著名的雕刻家和建筑师创作与设计的杰作,是集历史、人物、文学、雕塑、建筑于一体的结晶。

看着这些形状各异,质地、色彩不同的墓碑和各种雕塑,有时我们会觉得不是在墓园里,而是到了高品位的大型雕塑园。

这种墓园文化深受欧洲东正教人文思想的影响,对人自身的重视、对人生的肯定已融入他们的陵墓建筑与陵墓雕塑中。

艺术家们通过这么一种特殊的、凝固而无声的语言,向凭吊者们表述了墓主人人生最美好的一面。

在俄罗斯的大地上,这些墓园就像地图一样,诉说着俄罗斯民族和人民的历史和文化。

一、新圣女公墓Новодевичьекладбище最为著名的当属位于莫斯科城西南部的新处女公墓,也叫新圣母修道院公墓。

起初是教会上层人物和贵族的安息之地。

据说,当时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娅公主在这里被囚并葬身于此,因此,有些中国人干脆就把它叫做“俄罗斯的公主坟”。

到19世纪,新圣女公墓才成为俄罗斯著名知识分子和各界名流的最后归宿。

该公墓占地7.5公顷,埋葬着2.6万多位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名人,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专业:旅游英语
年级:10级
学号:104050463 姓名:赵晓果
从早期俄罗斯文学到苏联文学
摘要
俄罗斯文学同欧洲文学、亚洲文学和世界其他文学一样,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它独特的光彩。

它起源于10到11世纪之交。

12世纪,古代俄罗斯文学达到最高成就。

18世纪统一的民族国家促进了文学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受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加之阶级矛盾加剧,文学中兴起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新流派。

19世纪初,特别是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加之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地位。

从1825年起,至19世纪40年代,是俄国现实主义萌芽、形成到完全确立时期,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苏联文学流派繁多。

关键词:俄罗斯早期文学、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苏联文学及其代表人物
俄罗斯文学和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同源,起源于10到11世纪。

初期主要是民间口头创作,如勇士歌、童话歌谣、谚语等。

这一点就像中国等其他民族一样,由口头创作发展而来。

谚语童谣是一种不错的文学传播形式,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封建主义时期的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那时候是通过说书的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成为了文学传播的一种方式。

再说早
起俄罗斯文学,当时,拜占庭、保加利亚文化对书面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早期文学作品用古斯拉夫问和古俄文撰写,往往同宗教、历史等融为一体,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领域,内容多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偏重纪实。

古代俄罗斯文学的最高成就是12世纪末佚名诗人所写的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这让我想到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荷马史诗》,好多民族都通过史诗的方式来记录历史,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15到16世纪的文学宣扬提高莫斯科地位的思想。

16世纪中叶莫斯科开始有了印刷业,客观上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发展。

17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全国市场形成,国际文化交流逐渐展开,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的格局。

出现了大量描述社会生活,带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和反对教权的政治讽刺文,而18世纪统一的民族国家。

30年代在彼得一世改革基础上兴起的古典主义,是此后将近半个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流派。

18世纪下半期,受英、德、法等国文学的催化,加之阶级矛盾的加剧,文学中兴起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新流派。

感伤主义代表运用流畅的口语,注重描写普通人的细腻感情,对扩大俄国文学题材。

发展文学语言做出了重要贡献。

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家是冯维辛,他在自己的讽刺喜剧《纨绔少年》中,深刻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和寄生性,指出农奴制是万恶之源。

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步。

19世纪初,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加之西欧浪漫主义的影响,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上升到主导地位。

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是早期的普希金、莱蒙托夫和十二月党人雷列耶
夫。

说到普希金,他无疑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的重要地位可以与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相齐名。

他是俄国伟大大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规范的创始人。

以他名字命名的“普希金”山,圣彼得堡曾被誉为“普希金之城”等,足以证明他在文学史上和人民大众心里的地位之高。

他是俄罗斯永不断的诗魂,莫斯科还建有普希金博物馆。

1999年,俄罗斯举国上下隆重的纪念了普希金诞辰200周年。

如今,这位俄罗斯文学的麦加的墓安详的坐落在莫斯科新圣母修道院公墓里。

其实,中国介绍俄罗斯文学始于普希金,因此,在他200周年的诞辰之际,中国人民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规模空前。

可见,普希金不仅深受本国人民的尊重与喜爱,也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至今,我都还记得他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上中学时,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那是第一次接触到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是喜欢。

读他的这一类抒情诗,很让人想起海子、徐志摩、顾城等诗人的一些抒情诗,心灵上很是享受。

当然,除了这一类诗,他还有政治抒情诗《致恰达耶夫》《自由颂》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还有《我记得那美秒的一瞬》、《我又重新造访》等爱情诗和田园诗,其中最著名的长诗有《高加索的俘虏》和《青铜骑士》等。

他的描写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至今仍是青少年的必读书。

他虽然与世长辞,但他的思想却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再回到19世纪40年代。

这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从萌芽、形成
到完全确立时期。

克雷洛夫反映俄国现实生活的预言,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贵族青年“多余的人”第一个典型。

而果戈理在确立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上起了特殊的作用,他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篇小说《死魂灵》以辛辣的讽刺和幽默的嘲笑鞭挞了专制农奴制俄国的腐朽和没落。

19世纪中叶,尤其是俄国在1853到1856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挫败后,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这一时期,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废除农奴制,这段历史在世界史上也有提及。

他们的代表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前后的社会生活。

屠格涅夫在《罗亭》、《前夜》和《父与子》中描写了贵族和贫民知识分子的思想面貌,而冈察洛夫的小说则描写了农奴制解体的画卷。

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俄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这一时期的作家加深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的心灵的观察,创作技巧也更加成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进入巅峰时期。

代表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

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苏联文学流派繁多,文学斗争错综复杂。

最有代表性的应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最读这本书是中学时期,后来又读了高尔基的《母亲》,还有一本《青年近卫军》,记不得作者是谁,不过描写的都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后来,我还曾一度迷上了苏联小说,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我仿佛跟着他们去到了广袤而又寒冷的西伯利亚大平原,也被卓娅的爱国献身之情所感动,读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就像再读狄更斯的小说一样,虽然有种灰色调。

但却有一种感人的力量在里边。

苏联文学伴着我度过了我的中学时代,以至于到今天我都对俄罗斯这个国家充满着一种憧憬向往之情。

盼望着有一天能有机会去到这个国家,去新圣母公墓瞻仰普希金、果戈理,去看托尔斯泰那最朴实无华的土坟,去西伯利亚找寻卓娅的足迹……
参考文献:
《列国志之俄罗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
社会科学院《列国志》编辑委员会
《灵魂的归宿—俄罗斯墓园文化》群言出版社
高莽著
《俄罗斯》大众文化出版基地李景贤、王佩蒂、
朴扬帆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