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第一节

视觉

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

教具

木制圆柱体4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和10个圆穴。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体。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直径以Ocm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

a.——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

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让小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小朋友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

4继续完成其余各个圆穴的操作。

b.——找出相同的圆柱

1把四组圆柱体的圆柱全部取出来,将四组插座拿开。 2从全部圆柱中找出相同的配合成对。

e.f伴随记忆的练习_MP)——在插座与圆柱之间保持相当距离,然后进行P的操作 1准备一组圆柱体和两张桌子。 2在张桌上放插座另一张桌l&~10个圆柱。

3记住插座上圆穴的大小,然后由另一张桌子找出适当的圆柱嵌上。也可以不用另一张桌

子或地毯,而把圆柱散置在工作室内进行练习。因为空间加大,难度也相对高。 L——在圆柱和圆柱之间保持距离,进行G的操作

1不使用插座。把10个圆柱散置在工作室中。

2选取一个圆柱,放在桌子上作为基准,再顺次排出其他的圆柱。本练习是在基本提示№2之外加上记忆的因素。圆柱之间因为有距离,所以必须记

忆大小。

2.——从顺序排列的圆柱中抽出一个,找出它原来的位置

1准备一张桌子及一组圆柱,不用插座。首先请小朋友在桌子上依序排好10个圆柱。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t或者使用眼罩)

3老师从10个圆柱中取出一个,把剩余的圆柱调整好间隔。

4把取出的圆柱放在其余圆柱的旁边。

5请小朋友张开眼睛。

6老师问:“这一个圆柱是从那个位置上拿出来的呢?”请小朋友排回去。

+跳过第4步骤,把取出的圆柱藏起来,将会增加本练习的困难度。t让小朋友指出那里少了一个圆柱)

+本提示比较困难,所以在前项的记忆练习之后进行比较妥当。

名称练习

·名称练习时使用的词条:

。圆柱体A…···高、低

。圆柱体B……粗、细

。圆柱体c……大、小

。圆柱体c?……粗而低、细而高

·普通名称练习

。在基本提示№l之后,对圆柱体有充分的P练习经验再进行。

。使用对比性质非常极端的圆柱L2个)进行练习。

·G的名称练习

。在基本提示№2后,有了充分的序列练习经验进行。

。以两极端的圆柱及另一个居中间性质的圆柱共3个进行对照练习。

错误的订正

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

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

.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t列应、顺序)

备注

·在充分作过P的变化练习后,再戴上限罩进行配对会让小朋友觉得很有趣。这时让小朋友尝试用手去感觉圆穴的周围大小和圆柱,并用手指测探圆穴的深浅。·充分地完成个人练习后可进行小组游戏。

·假如小朋友对某个提示不够了解时,可重新进行前一个练习。

·每个提示期和所需的时间都须考虑到小朋友的思考能力。

粉红塔

适用年龄

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约从两岁半开始。但须先具有

圆柱体c的充分练习经验。基本提示

№.1——垂直积成塔型

1引导小朋友,介绍粉红塔,并准备地毯。

2示范立方体的拿法。用右手拿最小的立方体。同样地,将教具台上其余的立方体一个个拿到地毯上。大一点的立方体用左手托住底面,两手搬运。10个立方体不依顺序散放在地毯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示范立方体的积高的方法。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小朋友之间。再请小朋友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5按照顺序依次积高一直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堆高时要看清楚,每边所留的间隔必须相等。)

6排完后,欣赏一下整体的调和感。

7问小朋友:“要不要试试看?”让小朋友清楚地看到塔的除掉方法。一个一个慢慢地取下来,不须按顺序放置。给小朋友练习的机会。

8从最大的立方体开始,依顺序放回教具台上。

提示的变化

a.——改变序列的放置方式

完成基本提示之后几天,可以改变放置方法进行序列练习。有时请小朋友主动发现排法的不同。

·对正立方体的两面及其夹角,垂直向上堆高。

·10个立方体呈水平的序列排法。·

适用年龄

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大约二岁半到四岁。

基本提示

关于圆柱体的基本操作——

Pairing……因为圆柱体的圆柱与圆穴是成对的,故作为以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相合圆柱的练习。

Grading……作为圆柱体的高度与粗细的渐次性识别,而依高低或粗细排列顺序的操作。

※以下其他教具的基本操作皆以此为准。并以Paring~P,Grading~G为代表符号。

№.1——圆柱体B以圆柱找圆穴的练习

1.引导孩子,介绍圆柱体,并准各桌子。

2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B端到桌子上。在此时教小朋友教具的搬运方法。

3老师坐在小朋友的右侧。

让主朋友看圆柱体的圆柄部分,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圆柄。

5将最粗的圆柱抽起,放在插座的前面。慢慢地把其余的圆柱体放在最粗圆柱的同侧,不按顺序随意放置。

6提示找出和圆柱相同的圆穴及嵌进圆柱的方法。随意

抽起一个圆柱,倒转过来底面朝上,然后找出插座上大小相同的圆穴,将圆柱轻轻地嵌进去。

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感官操作。

2、粉红塔

提示:认识最大、最小。进行强化游戏、巩固辨别认知最大、最小。

请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排序。

3、粉红塔

提示:教师先做示范,再请幼儿参与互动。

4、完成自上作业

棕色梯

1、棕色梯

提示:感知长方体的外形、及体积变化。感知序列进行错空对比。

延伸游戏:准备玻璃球、波波球各一个,引导幼儿观察序列及两种球的滚动音质变化,及球在滚动时的速度变化 2、棕色梯

提示:认识最粗、最细。进行强化游戏、巩固辨别认知最粗、最细。

请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排序。

3、棕色梯

4、棕色梯与粉红塔的结合延伸

提示:了解其中一个面的相等,并进行创意拼摆。

5、纸上作业

长棒

1、长棒

提示:取出教具散放观察相同与不同点数数量,进行触觉感知排序

取最短的一根做错空对比,三阶段教学认知长短。请个别幼儿进行序列

2、长棒

3、纸上作业:

彩色圆柱体

1、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粗细。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2、圆柱体红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3、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大小。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4、圆柱体黄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5、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名称。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6、圆柱体绿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7、彩色圆柱体

提示:同上

8、圆柱体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9、四组结合进行自由创意拼摆

色板

1、色板1

提示: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小年龄孩子不能一节课学完。

延伸:按颜色将珠子分类。纸上练习见DIY用书感官颜色一书。

2、色板2

提示:每节课只认识三个颜色,学习新的之前复习旧的。

延伸:可认识花或水果蔬菜的颜色,结合DIY书中的颜色一书做复习。

3、色板2的颜色进行配对与创意拼摆。

几何图形嵌板橱

1、示范橱

提示:认识三个基本图形并进行配对

2、几何嵌板橱——圆形

提示:认识圆形的特征,掌握大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见过的哪些东西也是圆形。

进行图形与图形框配对

延伸:与三段卡结合做配对练习、图形与图形框无序到有序配对。

纸上作业:小鱼吐泡泡。拓印圆形、画花朵、结合DIY 做纸上作业

3、几何嵌板橱——四边形

提示: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大小。数边。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像什么。

进行图形与图形框配对

延伸:与三段卡结合做配对练习、图形与图形框无序到有序配对。

4、几何嵌板橱——三角形

提示: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数边。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像什么。

进行图形与图形框配对

延伸:与三段卡结合做配对练习、图形与图形框无序到有序配对。

可以配合F氏教具7做延伸学习与创意拼摆。

5、纸上作业:见DIY书感官形状一书。

几何立体组

1、几何学立体组

提示:认识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

2、几何学立体组

提示:认识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

3、几何学立体组

提示:认识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

4、几何学立体组

5、投影板与几何学立体组结合

提示:说出名称

构成三角形盒

1、长方形盒

提示:感知各种三角形构成长方形的过程。认识四边形的构成及名称。

请个别幼儿进行拼摆组合。

2、长方形盒

提示:巩固四边形的构成用各种三角形进行拼摆创意

请幼儿做拼摆

3、蓝色长方形盒

提示:进行三角形构成四边形的拼摆,详见培训笔记

操作。

与幼儿互动进行巩固认知

4、长方形和与蓝色盒结合创意

提示:老师先进行创意的引导再请幼儿进行。

5、三角形盒

提示:进行正三角形构成的拼摆,详见培训笔记操作。

与幼儿互动进行巩固认知

6、三角形盒

提示:老师先进行创意的引导再请幼儿进行

延伸:与F氏教具7结合进行创意

触觉板

提示:触觉板的教具不可一节课教完,根据本班孩子的掌握情况来定。

1、先认识粗糙、光滑概念。说出对应的物体

2、掌握粗糙程度的变化,增强触觉感知与分辨力。

3、进行粗糙程度的配对。游戏——蒙眼游戏

延伸:制作触觉板,沙子、小米、玉米等等。

纸上作业:见DIY书感官触觉一书。

温觉板:

1、温觉板

提示:掌握温度的词汇,进行触觉配对

请幼儿说出吃过或摸到过的哪些东西是与词汇相应

的。

纸上作业:见DIY书感官触觉书中天气及食物作业

重量版

1、重量板

提示:可做重量分类。请幼儿来做感知

延伸:做天平的实验、延伸——掂掂看

纸上作业:见DIY书感官触觉重量相关书。

2、延伸——对物品进行轻重分类

听筒

1、听筒

提示:不同音质的配对

2、静寂游戏

3、听乐器对声音进行配对

4、音乐游戏

嗅觉瓶

1、嗅觉瓶

提示:先使用固体的嗅觉配对与辨别

在使用液体的进行配对

纸上作业:见DIY书感官中嗅觉有关作业

2、延伸——对生活中各种味道的辨别及对味道的形容

味觉瓶

1、味觉瓶

提示:味觉配对说出名称

延伸:蒙眼尝东西的味道说出名称

纸上作业:见DIY中感官味觉一书

2、各种味道的调配

备注:

1、延伸的教学可做为一节课,纸上作业为课后和家庭的练习

2、可依据本班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中班:

教具

1、带插座圆柱体B组

提示:引导幼儿观察认知圆柱体的特征并点数数量,发问圆柱体像什么、和你见过的什么东西是一样的呢。在幼儿说出名称之后老师要追问对杯子也是?互动认知后放回圆柱体。

2、带插座圆柱体B组

提示:认识最粗、最细、比较粗、比较细。并请个别幼儿进行排序。

强化游戏:谁不见了、在序列中任意取出一个圆柱体请幼儿观察取出圆柱体对应的位置。

3、带插座圆柱体C组

提示: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的渐变,感知序列,巩固圆柱体的外形特征。配对放回圆柱体。

可请个别幼儿进行配对放回。

4、带插座圆柱体C组

提示:认知最大、最小、比较大、比较小。。请个别幼儿完成序列。

5、带插座圆柱体C`组

提示:同上

6、带插座圆柱体C`组

提示:同上

7、带插座圆柱体A组

提示:同上

8、带插座圆柱体A组

提示:同上

9、两组进行结合

提示:任意两组进行结合练习巩固概念并进行创意拼摆。

注意事项:不能一节课教完。

10、三组进行结合

提示:同上

11、四组进行结合找出相同的圆柱体

提示:同上

12、教师提供和圆柱体相同的生活延伸教具进行强化认知。

13、完成纸上作业。

备注:可依据本班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粉红塔

1、粉红塔

提示:感知正方体外形、及体积的变化。进行错空对比,发问像什么?

可请个别幼儿进行感官操作。认识正方体的外形。

2、粉红塔

提示:点数数量。认识最大、最小、比较大、比较小。进行强化游戏、巩固辨别认知。

请个别幼儿进行排序。

3、粉红塔

提示:教师先做示范,再请幼儿参与互动。

4、完成自上作业

棕色梯

1、棕色梯

提示:感知长方体的外形、及体积变化。感知序列进行错控对比。了解长方体的构成

延伸游戏:准备玻璃球、波波球各一个,引导幼儿观察序列及两种球的滚动音质变化,及球在滚动时的速度变化

2、棕色梯

提示:认识最粗、最细、比较粗、比较细。进行强化游戏、巩固辨别认知名称。

请个别幼儿进行排序。

3、棕色梯

4、棕色梯与粉红塔的结合延伸

提示:了解其中一个面的相等,并进行创意拼摆。

5、纸上作业

长棒

1、长棒

提示:取出教具散放观察相同与不同点数数量,进行触觉感知排序

取最短的一根做错空对比,三阶段教学认知最长、最短、比较长、比较短。请个别幼儿进行序列。可以作为测量工具、用长棒与教具或幼儿进行比较。

2、长棒

3、相等化的对比

4、纸上作业:

彩色圆柱体

1、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名称。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2、圆柱体红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3、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4件名称。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4、圆柱体黄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5、彩色圆柱体

提示:直接取出散放教具,进行序列,巩固认知名称。

幼儿可说出与圆柱体特征相同的物体名称

6、圆柱体绿色组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7、彩色圆柱体

提示:同上

8、圆柱体与卡片的配对或与相应的插座圆柱体进行配对与创意

9、四组结合进行自由创意拼摆

色板

1、色板1

提示: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

延伸:按颜色将珠子分类。纸上练习见DIY用书感官

颜色一书。

2、色板2

提示:每节课只认识三个颜色,学习新的之前复习旧的。

延伸:可认识花或水果蔬菜的颜色,结合DIY书中的颜色一书做复习。

3、色板2的颜色进行配对与创意拼摆。

几何图形嵌板橱

1、示范橱

提示:认识三个基本图形并进行配对

图形的构成。

2、几何嵌板橱——圆形

提示:认识圆形的特征,掌握大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与思考见过的哪些东西也是圆形。

进行图形与图形框配对

延伸:与三段卡结合做配对练习、图形与图形框无序到有序配对。

与F氏教具7、9结合了解圆形的切分及了解曲线图形。

纸上作业:小鱼吐泡泡。拓印圆形、画花朵、结合DIY 做纸上作业

3、几何嵌板橱——四边形

提示: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大小。数边。教师引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电子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 容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另外,基于教学需要,本书收录了“书写前的感官准备”一节。)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 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 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长棒—长-短 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 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 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明亮度) 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

样,就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最后增加到64块。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 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辨别与组合) 其他 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二、触觉教育 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 触觉 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 温度觉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

蒙台梭利感官教案 科目:数学 名称:砂数字板 目的:培养幼儿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是写前的预备。 教学准备:工作毯、0到9数字单板10块 操作过程: 一、取工作毯 二、现在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砂数字板 取工作材料,放在右下边; 分别把数字1、2、3拿出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边,展示空盒。 把数字1拿出,放至工作毯中间,左手按住板,右手两指抚摸数字一次,并说1,这是数字1,沿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 以此类推,找出数字2和3。 进行三阶段教学。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收工作毯。 色板第一盒 科目:感官 名称:色板第一盒

目的:培养幼儿分辨颜色并对颜色进行配对 教学准备:工作毯、色板第一盒 操作过程: 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色板第一盒 取工作毯,沿边铺放; 取工作材料; 打开工作盒,将盖子放于盒子的底部; 两指捏色板白边,有序散放于右下角。展示空盒后放于工作毯外。 按红、黄、蓝从左向右沿边摆放; 依次取蓝、黄、红进行颜色配对;色板都配对好了, 进行三阶段教学; 取回空盒子放工作毯上,收色板,边收边说相应颜色。 工作完毕,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 收工作毯。 粉红塔 科目:感官 名称:粉红塔 目的:培养幼儿立方体的概念,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教学准备:工作毯、粉红塔 操作过程: 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粉红塔;

取工作材料,将最小的捧在手心,放在工作毯中间,第2、3、4个用三指捏,第5个开始四指捏。按左右顺序摆放。 划指说两遍,粉红塔、粉红塔。 感知两遍; 找出当中最大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找出当中最小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小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进行三阶段教学。 接下来我们依次找出当中最大的进行排序,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说,最大的,然后把它沿边放在左下角。前三个要说最大的,第四个开始不用说了。 剩下两个时,要说“大的”、“小的”。 接下来我们进行检验,将最小的放在最大的旁边,然 后用右手食指往左边抚摸。 我们将粉红塔垒高。请问像什么? 粉红塔还可以这样摆:平放。请看这像什么?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按从大到小还原。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通过

托班蒙氏感官教案

托班蒙氏感官教案 【篇一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一、日常生活教育(一)基本运动1.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 运动的方向调整。 4.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 肌肉运动的调整。 5.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l 4.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1.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1.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蒙氏三项式教案

蒙氏三项式教案 活动名称.:蒙氏感官—三项式 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指示小朋友从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度后的模样相同。 6、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 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放完后,再

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小朋友练习。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 适用年龄:3-5岁 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 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适应年龄:2—4岁 操作过程: 一、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 二、集体展示活动: 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圆柱体教案 第一节 视觉 1(大小识别)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11(颜色识别1色板 111(形状识别)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项式卜(三项式)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这里所介

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 教具 木制圆柱体4组(A,B, C,c',)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 和10个圆穴。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2 5cm),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 体。(最高5 5cm 一最低lcm)

圆柱体B圆柱高度一定(2 5cm),直径以O 5cm 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 体。(最粗5 5cm 一最细1cm)。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最大直径5 5cm 一最小1cm;最大高度5 5cm 一最d,1cm)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最粗直径5 5cm一最细Icm;最低高度1cm 一最高 5 5cm)。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 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 a. --------------------- (P的变化)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 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让小 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

小班蒙氏感官教案

小班xx感官教案 【篇一: xx感官教学进度表】 xx感官教学进度表 小班: 一延伸教学 1、节节棒 2、双色鱼(形式排列) 3、动物配对——认识动物 4、珠子分类(排除颜色干扰,进行颜色分类) 5、积木分类(颜色分类) 6、瓶子配对(瓶子和瓶盖的配对) 7、动物拼图 8、物体形态与卡片的配对 二、教具(插座圆柱体组) 1、带插座圆柱体b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提示: 引导幼儿观察认知圆柱体的特征并点数数量,发问圆柱体像什么、和你见过的什么东西是一样的呢。在幼儿说出名称之后老师要追问对杯子也是?(圆柱体)互动认知后放回圆柱体。 2、带插座圆柱体b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

认识最粗、最细。并请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排序。 强化游戏: 谁不见了、找找最粗的在那里、任意两个进行辨别。 3、带插座圆柱体c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提示: 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的渐变,感知序列,巩固圆柱体的外形特征。配对放回圆柱体。 可请个别幼儿进行配对放回。(可点数圆柱体的数量) 4、带插座圆柱体c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 提示: 认知最大、最小。(强化游戏: 谁不见了、最大或最小在哪里)任意两个进行对比认知。幼儿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序列。 5、带插座圆柱体c`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提示: 同上 6、带插座圆柱体c`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 提示: 同上 7、带插座圆柱体a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

同上 8、带插座圆柱体a组(序列展示,自由创意图形) 提示: 同上 9、两组进行结合(例: b+c、b+c`、c+c`等) 提示: 任意两组进行结合练习巩固概念并进行创意拼摆。 注意事项: 不能一节课教完。 10、三组进行结合(例;b+c+c`、a+b+c等) 提示: 同上 11、四组进行结合(例: a+b+c+c`)找出相同的圆柱体 提示: 同上 12、教师提供和圆柱体相同的生活延伸教具进行强化认知。(例:水杯、化妆瓶、饮料瓶) 13、完成纸上作业。(见diy感官相应延伸书)

托班蒙氏感官教案

托班蒙氏感官教案 【篇一: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 一、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 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 坐、立。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 搬椅子。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 端盘子。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 倒固体(倒饭豆)。目的:运动的调整。 6. 倒液体(倒有色水)。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 用手灵巧地倒水。 7. 舀固体(豆类、大米)。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 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 门的开关。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 打招呼。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 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 应答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 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 递交物品的方法。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 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 衣服的穿脱。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 穿鞋、脱鞋。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 洗手。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 动的调整。 4.衣饰框(按扣、拉链)。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 折叠毛巾。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感觉教育 1. 圆柱体组。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 粉红塔。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 棕色梯。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 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 长棒。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 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 色板。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 几何图形嵌板。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日常生活练习

蒙氏感官教案重量板

蒙氏感官教案重量板 吴莉 教学对象:3-5岁幼儿 教学日期:2012年12月12日 教学目标: 1、培养触觉的敏感度。 2、感受温度间的差异。 3、认识物品可传导不同的温度。 4、培养配对的概念。 5、认识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 走线 音乐名称:《秋日私语》 走线方式: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琪琪蒙氏课堂,我是吴老师。我是谁呀?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脚下,有一条红色的线,它叫“蒙氏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蒙氏线”。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蒙氏线上活动活动。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在老师的身后,我们要开始走线了。把手伸平,调整前后的距离,两个小朋友之间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太远。现在我们把手打开,保持身体平衡,,像小飞机一样??下面呀,我们把小手放在放在腰上,抬头,挺胸,好神气的小士兵呀。.好的,小朋友们走得非常不错。 听一听,音乐的声音慢慢变小了,我们的走线结束了,

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坐下来吧。 静寂游戏 活动准备:小白下楼梯 活动过程: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拔出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上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来到肯德基,汉堡呀汉堡,薯条呀薯条,可乐呀可乐,咕噜咕噜吃饱了! 教具示范 教具名称:温觉板 教学准备:一个木箱内装有:大理石、木板、毛毡板、钢板各一对,眼罩一个。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温觉板。 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取工作毯,铺工作毯,整理工作毯,取教具。用托盘装教具,向学生介绍,这是“温觉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温觉板”。取一块毛毡,以整个手掌触摸后说:“这是毛毡,摸起来暖暖的。请你来摸一摸!”请幼儿触摸后放在工作毯上。 取一块钢板触摸后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木板触摸后说:“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的。”请幼儿触摸。

亲子蒙氏感官班A班教案

28-30个月宝宝身心发展特点(A班)这一时期的宝宝,随着走、跑、跳平衡等能力的发展,在钻圈时,会估量高度,懂得把头低下,或弯腰弯膝部,用双脚走过去而不碰到器材。由于对距离有所估计。到27个月时基本上能接住反跳球,约有20%的宝宝能接住从1米远处抛过来的球。骑三轮车时,由于双手双脚进一步协调、灵活,很快宝宝就掌握“驾驶”技术了。 在双手精细运动能力发展方面,能玩泥塑、拼插造型。由于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提高使宝宝观察、归类概括等思维动作得到提高。能够理解左右、高矮、多少等概念。特别到2.5岁左右,宝宝进入计算能力的关键期,这时期宝宝已经掌握口头数数、点数、按数取物等能力。抓住关键期,并进行科学系统地训练宝宝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地开发。 艺术方面,以成人引导下,能画直线,横线,自然画圆卷,为画简单的添画、点画,印画、折纸等活动。能随着音乐做模仿操,并能根据情景做简单的音乐游戏等。 感官班A班第一周亲子活动方案 (一)主题活动:认“大小” (二)教学目标:1、,过实物比较借以视觉观察,触觉触摸来认知、理解物体 “大”与“小”的概念。 2、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材料准备:1、套盒、套桶、套碗、套娃中大小对比比较强烈的两个分别装 在托盘里 2、工作毯一块。 (四)活动过程:

一、接待工作(开课前2分钟) ◆配班教师:在亲子活动开始前2分钟站在主活动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家长 和宝宝。如:.“欢迎小宝宝和家长们来到XX亲子园,感官A 班,我们马上要开始今天的活动了,请到主活动室里面准备上 课。” ◆主班教师:放优美舒缓的音乐并在蒙氏线上等待家长宝宝到来 二、走蒙氏线(5分钟) 目标:1、安抚宝宝情绪,使宝宝和家长能够尽快进入活动氛围。 2、在走线的过程中锻炼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及注意力。 准备:节奏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世界名曲或传统的民乐为好。 过程:1、主班教师在前面带领已经来到主活动室的家长和宝宝走蒙氏线。主班教师双手叉腰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在走线的过程中,向家长说明 走线的目标及要求(目标略,:要求家长让宝宝脚跟顶脚尖缓慢行走 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宝宝注意力),宝宝情绪稳定后,教师可变化身 体动作让宝宝模仿。如学小鸟飞等!~。 2、配班教师看好时间,时间到了要逐渐减弱背景音乐,直到最小,主班 教师引领家长和宝宝坐在蒙氏线上,配班教师坐在电子琴前准备下一 环节。 四、引导展示工作(5-10分钟) 1、取工作毯:主班教师双手拿工作毯两端,要求四指在内拇指在外。 2、铺工作毯:教师呈跪姿把毯子放在左侧水平铺开,毯子展开后,分别触摸 四边整理平整即可。 3、取教具,进行主题活动(1)认“大小” 过程: ◆师:“今天我带来了来了好多好玩的东西跟小宝宝们玩,大家高不高兴呀?好,那现在老师就把这些玩具宝宝拿出来给宝宝们看,”。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取来放在工作毯上,(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向宝宝介绍大与小的概念,发展宝宝对大小的知觉)。

蒙台梭利教案

砂数字板 科目:数学 名称:砂数字板 目的:培养幼儿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是写前的预备。 教学准备:工作毯、0到9数字单板10块 操作过程: 一、取工作毯 二、现在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砂数字板 (1)取工作材料,放在右下边; (2)分别把数字1、2、3拿出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边,展示空盒。 (3)把数字1拿出,放至工作毯中间,左手按住板,右手两指抚摸数字一次,并说1,这是数字1,沿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 (4)以此类推,找出数字2和3。 (5)进行三阶段教学。 (6)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7)收工作毯。

色板第一盒 科目:感官 名称:色板第一盒 目的:培养幼儿分辨颜色并对颜色进行配对 教学准备:工作毯、色板第一盒 操作过程: 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色板第一盒 (1)取工作毯,沿边铺放; (2)取工作材料; (3)打开工作盒,将盖子放于盒子的底部; (4)两指捏色板白边,有序散放于右下角。展示空盒后放于工作毯外。 (5)按红、黄、蓝从左向右沿边摆放; (6)依次取蓝、黄、红进行颜色配对;色板都配对好了,(7)进行三阶段教学; (8)取回空盒子放工作毯上,收色板(最后摆放的先收),边收边说相应颜色。 (9)工作完毕,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 (10)收工作毯。

粉红塔 科目:感官 名称:粉红塔 目的:培养幼儿立方体的概念,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 教学准备:工作毯、粉红塔 操作过程: (1)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粉红塔; (2)取工作材料,将最小的捧在手心,放在工作毯中间,第2、3、4个用三指捏,第5个开始四指捏。按左右顺序摆放。 (3)划指说两遍,粉红塔、粉红塔。 (4)感知两遍; (5)找出当中最大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6)找出当中最小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小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7)进行三阶段教学(归位,后拿的先收)。 (8)接下来我们依次找出当中最大的进行排序,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说,最大的,然后把它沿边放在左下角。前三个要说最大的,第四个开始不用说了。 (9)剩下两个时,要说“大的”、“小的”。 (10)接下来我们进行检验,将最小的放在最大的旁边,然

蒙氏感官教案 温觉板

蒙氏感官教案 吴莉教学对象:3-5岁幼儿 教学日期:2012年12月12日 教学目标: 1、培养触觉的敏感度。 2、感受温度间的差异。 3、认识物品可传导不同的温度。 4、培养配对的概念。 5、认识各种质地不同的材料。 走线 音乐名称:《秋日私语》 走线方式: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琪琪蒙氏课堂,我是吴老师。我是谁呀?(吴老师)请小朋友们看看你们的脚下,有一条红色的线,它叫“蒙氏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蒙氏线”。(好的,说的很好)以后我们每天都会在蒙氏线上活动活动。 现在就请小朋友站在老师的身后,我们要开始走线了。把手伸平,调整前后的距离,两个小朋友之间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太远。现在我们把手打开,保持身体平衡,(走得真不错),像小飞机一样……下面呀,我们把小手放在放在腰上,抬头,挺胸,好神气的小士兵呀。.好的,小朋友们走得非常不错。 听一听,音乐的声音慢慢变小了,我们的走线结束了,请小朋友们按顺序坐下来吧。 静寂游戏 活动准备:小白下楼梯 活动过程:小白小白上楼梯,打开电视机,拔出小天线,电视不好看,关上电视机。小白小白下楼梯,来到肯德基,汉堡呀汉堡,薯条呀薯条,可乐呀可乐,咕噜咕噜吃饱了! 教具示范

教具名称:温觉板 教学准备:一个木箱内装有:大理石、木板、毛毡板、钢板各一对,眼罩一个。 教学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温觉板。 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取工作毯,铺工作毯,整理工作毯,取教具。 用托盘装教具,向学生介绍,这是“温觉板”。跟老师一起说一遍:“温觉板”。 取一块毛毡,以整个手掌触摸后说:“这是毛毡,摸起来暖暖的。请你来摸一摸!”请幼儿触摸后放在工作毯上。 取一块钢板触摸后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木板触摸后说:“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的。”请幼儿触摸。 取一块大理石触摸后说:“这是大理石,摸起来比较凉的。”请幼儿触摸。 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小朋友摸摸看,这是什么,摸起来是什么感觉(触摸毛毡和钢板,教师在幼儿操作时注意语言指导,如:“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小朋友们真不错,一下就分出来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请幼儿触摸木板和大理石,并说如“这是木板,摸起来比较暖。”) 刚才小朋友的记忆力都很不错,都能分辨我们的教具,你把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的小朋友的反应能力了,请告诉我哪个是钢板?(幼儿指出钢板,并说“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以下同上)好,请告诉老师这是什么? 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带上眼罩,我们要看是了。请摸一摸这是什么,感觉怎么样?(这是钢板,摸起来凉凉的。教师将其配对,其他三个教具同上。)好了,请你摘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自由操作 我的工作做完了,我把它放回教具柜,如果你喜欢这项工作,请自己去取。 收教具,送教具。(东西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 整理工作毯,送工作毯。 接下来,是小朋友们自由操作的时间,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进行操作。先到这边来领取工作毯,然后去教具柜前选取教具。 课程回顾

蒙台梭利拧的工作教案

蒙台梭利拧的工作教案 科目:数学 名称:砂数字板 目的:培养幼儿认识0到9的数字,练习书写数字,是写前的预备。 教学准备:工作毯、0到9数字单板10块 操作过程: 一、取工作毯 二、现在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砂数字板 取工作材料,放在右下边; 分别把数字1、2、3拿出放在工作毯的右下边,展示空盒。 把数字1拿出,放至工作毯中间,左手按住板,右手两指抚摸数字一次,并说1,这是数字1,沿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方。 以此类推,找出数字2和3。 进行三阶段教学。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 收工作毯。 色板第一盒 科目:感官 名称:色板第一盒

目的:培养幼儿分辨颜色并对颜色进行配对 教学准备:工作毯、色板第一盒 操作过程: 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色板第一盒 取工作毯,沿边铺放; 取工作材料; 打开工作盒,将盖子放于盒子的底部; 两指捏色板白边,有序散放于右下角。展示空盒后放于工作毯外。 按红、黄、蓝从左向右沿边摆放; 依次取蓝、黄、红进行颜色配对;色板都配对好了, 进行三阶段教学; 取回空盒子放工作毯上,收色板,边收边说相应颜色。 工作完毕,从哪儿拿的,放回哪儿去? 收工作毯。 粉红塔 科目:感官 名称:粉红塔 目的:培养幼儿立方体的概念,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教学准备:工作毯、粉红塔 操作过程: 今天我要示范的工作是粉红塔;

取工作材料,将最小的捧在手心,放在工作毯中间,第2、3、4个用三指捏,第5个开始四指捏。按左右顺序摆放。 划指说两遍,粉红塔、粉红塔。 感知两遍; 找出当中最大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找出当中最小的,感知一遍,指着最小的,拿到左下角沿边放。 进行三阶段教学。 接下来我们依次找出当中最大的进行排序,感知一遍,指着最大的说,最大的,然后把它沿边放在左下角。前三个要说最大的,第四个开始不用说了。 剩下两个时,要说“大的”、“小的”。 接下来我们进行检验,将最小的放在最大的旁边,然 后用右手食指往左边抚摸。 我们将粉红塔垒高。请问像什么? 粉红塔还可以这样摆:平放。请看这像什么? 工作完毕,从哪拿的放回哪去。按从大到小还原。 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

蒙氏三项式教案

精品文档 蒙氏三项式教案 活动名称. :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指示小朋友从上 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 度后的模样相同。 6 、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 、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 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放完后,再

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 、小朋友练习。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适用年龄:3-5 岁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 活动时间:2012 年9月3日 活动名称:洗手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 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间接目的:秩序 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适应年龄:2—4 岁 操作过程: 一、线上活动: 1、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 二、集体展示活动: 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2、工作展示: 1) 2)

小班蒙氏课程教案

小班蒙氏课程教案 【篇一:小班蒙氏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鲍峡镇中心幼儿园蒙氏小班教学工作计划 班主任龚世仙 一、班况分析 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 经过几周的学习生活 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 孩子们经过了一学期在园 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 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 各项活动;在生活自理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会自己动手吃饭, 并注意将餐具轻轻放,午 睡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穿脱衣服;在学习游戏方面也形成了一 定的常规。上课时,能安 静坐下来,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动脑;游戏时能听教师的指示进行 游戏,主动参与活动;在 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都会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应该说,上学期 经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如孩子们的 午餐习惯还需要加强;在 生活自理方面,还要给孩子们以机会,让他们多锻炼,同时注意提 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语言 表达能力等。 二、本学期主要目标 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学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上学 期的基础上,继续抓 好幼儿的一日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能尊敬父母、长辈,能为集体服务, 形成集体观念,使幼儿以此为基础,促进全面发展。 三、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幼儿养成有 礼貌,讲卫生的好习惯。同伴之间能团结友爱,互相谦 让,形成一定的集体观念。并教育幼儿尊敬长辈,在园在家一个样。巩固加深幼儿在生活自

理方面的内容,学习自己独立穿脱衣服、叠衣服等,在平时注意让 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开发幼儿的智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幼 儿用普通话与教师、同伴交流,说话完整,培 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创造游戏内容,组织幼儿进行各种创 造游戏。利用散步,游戏 的时间,启发幼儿观察周围的变化,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并逐步丰富幼儿的词汇, 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新的词汇及含义。利用 音乐游戏,及课间休息, 播放音乐或进行游戏,培养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增强幼儿体质,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以发展体质。根据天气变化, 及时为幼儿穿脱衣服,午睡时,注意增减被子,养成幼儿良好的午 睡习惯。抓好进餐习惯, 鼓励幼儿不挑食,提高午餐速度,形成较好的午餐习惯。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幼儿有要端 正的坐、立、行的姿势,并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五官。教育幼儿 早睡早起,在家少看电视, 多运动,养成一定的作息习惯。美育方面通过语言故事中的不同形象,体验善与恶,让幼儿做个心灵美的人。让幼儿通 过美术活动,创造美的作品,让幼儿体验其中的乐趣。通过身边的 各种好人好事,让幼儿了 解及时表扬鼓励,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密切联系,主动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情况,同时从交谈中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2、每周写好“家园联系册”,搞好它的桥梁作用。 4、利用下班时间家访,及时反馈幼儿在家情况。 五、各项常规教育 1、礼貌常规 引导幼儿在园主动与教师、阿打招呼,离园时主动说“再见”;在幼 儿园与小朋友团结友 爱,互相帮助,不抢夺东西,不打人,做错事要道歉,主动说“对不起”。 2、卫生常规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圆柱体教案 第一节 视觉 I (大小识别)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颜色识别1色板 III(形状识别)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项式)、(三项式)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 教具 木制圆柱体4组(A,B,C,c’),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 和10个圆穴。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2 5cm),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 体。(最高5 5cm一最低lcm)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2 5cm),直径以O 5cm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 体。(最粗5 5cm一最细1cm)。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最大直径5 5cm一最小1cm;最大高度5 5cm一最d,1cm)

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蒙氏感官教育长棒教案 第一节 视觉 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度。使用精致的色板当教具。 在辨别形状方面,因为有了辨别大小的知觉经验基础,和肌肉——触觉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教育。因此与触觉教育的关联密切。几何图形嵌板及构成三角形两种教具不但能学习认识平面几何图形,进而能引导相等的概念之理解。 圆柱体组

教具 木制圆柱体4组,外形类似枕木,上面有连着小圆柄的10个圆柱和10个圆穴。圆柱与穴的大小及高度有一定的规则变化,每一组圆柱体内I-111T 所述。 圆柱体A…·?圆柱直径一定,高度以渐减的序列排成。属次元的高度变化圆体。 圆柱体B 圆柱高度一定,直径以Ocm渐减。属二次元的粗细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和高同时渐减。属三次元的粗细和高度同时变化圆柱体。 圆柱体c...…·圆柱的直径渐减而高度渐增。属三次元的直径和高度呈相反比变化圆柱体。。 1其次将插座拿开,把10个圆柱的次序弄散乱之后,鼓励他再试试看,按照它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好。 2把圆柱嵌回插座中放回教具架。 提示的变化 a.——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圆穴相合的圆柱 1以曾经练习过的一组圆柱体进行提示。让小朋友从插座上抽出所有圆柱。 2老师以指示棒任意指插座上的圆穴说:“请找出跟这个圆穴相配合的圆柱。”小朋友找到后把圆柱嵌进去。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感官教学内容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另外,基于教学需要,本书收录了“书写前的感官准备”一节。)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比如完成诸如阅读和书写等复杂的动作,为进一步的数学和语言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视觉教育 视觉,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的感觉,视觉教育即培养儿童形成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等视觉能力的教育。蒙台梭利设计了一套关于大小、形状、颜色的视觉区别的教具。 大小 插座圆柱体组—高-低、粗-细、大-小粉红塔—大-小棕色梯—粗-细长棒—长-短 彩色圆柱—和插座圆柱体同 在教室里,幼儿可以在一张桌子上玩,并互相交换以增加多样性。粉红塔、插座圆柱体组对3岁幼儿最有吸引力。 颜色 色板—颜色的种类、明暗(明亮度) 最初,蒙台梭利用3种鲜明的颜色,如将两套红、蓝、黄6块色板摆在幼儿面前的桌子上。从中拿出一种颜色的色板,请幼儿从混杂的色板中找出与此相同的另一块。把这两块并排摆在一起,这样,就

可以把6块色板成对地摆成两行。游戏中,色板的数目可增加到8块或16块。最后增加到64块。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连3岁幼儿也能把64块的所有的颜色按层次摆出来。在此之后,可以让儿童进行记忆颜色的练习。 形状 几何图形嵌板—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这些嵌板的构想源于伊塔,塞贡也用过。蒙台梭利首先应用于缺陷儿童,进而经过创新应用于正常儿童。 几何学立体—基本的几何学立体(球体、立方体、长方体、三角柱、圆椎、四角椎等)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及三角形的组合(辨别与组合) 其他 二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三项式—颜色和大小的要素的应用 二、触觉教育 对幼儿各种触觉,如手接触的物品的皮肤觉(触觉)、温度觉、重量觉、压觉等教育的教具包括: 触觉 触觉板—物体表面的粗糙-光滑布盒—布的种类与触觉(手指)温度觉 温觉瓶—热的、暖的、温的、冷的温觉板—物体本身的温度

蒙氏粉红塔大小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教具介绍: 由边一公分至十公分的十块粉红色木块所组成。 直接目的: 1、凭视觉辨别大小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间接目的: 1、发展幼儿动作及视觉、触觉的协调 2、算术教育的准备 3、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提示方法 基本提示 1、G。序列、垂直造塔 ▲教师请幼儿看粉红塔,把最小的一块带过来放在桌上 ▲教师先用二指示范给幼儿 ▲请幼儿一块一块地拿。(不按顺序,混乱放置) ▲较大的木块,就利用左手托底,右手压上的方法 ▲教师坐右边,让幼儿找出最大的一块,依次类推、造塔 ▲每次拿时都比较 ▲反复练习之前让幼儿看,并认识由大到小(由上而下)的顺序 ▲教具归位时,注意最小的一块 应用提示 1、改变序列的方法 1)将木块的两边对齐造塔(此时拿最小的木块来比,可学会控制错误) 2)斜放法 3)水平法 2、MG。序列加记忆练习 1)准备一张桌子和一张地毯 2)准备十块木块散放在桌上 3)请幼儿由最大的木块开始,按大小顺序逐一搬到地毯上造塔,一次搬一块。

3、MG的变化 1)请幼儿照G的方法造塔 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 3)教师从中任意取走一块放在旁边 4)请幼儿睁开眼睛 5)问幼儿旁边这块应放在哪?把它归位;若将取出的藏起来,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较为困难的工作) 注意事项: 1、应用提示中,拿最小的一块比一比(控制错误)的练习,不可与基本提示同时做。 2、最小的木块易丢失,教师注意教具的保管。 3、分红塔只有序列没有配对工作,与棕色阶梯并用才能做配对工作。 4、分红塔可做纸形配对,即在纸面上画粉红塔每一木块同大的形状(细线比粗线抽象)给幼儿拿粉红塔的每一块纸形配对。 5、粉红塔可以让儿童辨别三度空间的大小。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蒙氏感官粉红塔教案 教具构成:粉红塔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辨别物体之大小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操作过程: 开始部分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项粉红塔的工作。 教学部分 1、从教具柜中取出粉红塔散放在工作毯上,从最小的一块开始取。 2、划定范围,从这些粉红塔中选出一个最大的。 3、左手托起粉红塔,右手整个手掌触摸粉红塔,上、后、前、左、右、下 4、触摸完粉红塔放在工作毯上,继续选中其余最大的一块触摸。 5、触摸完把它放在第一块的上面,左上角对齐。 6、右手触摸积高后塔的正面和侧面。 7、依次把其余粉红塔做完 8、最后用最小的一块粉红塔做错误控制,从上到下滑落。 9、把粉红塔一一放在工作毯上,从最大的开始送回去。

结束部分:我的工作做好了,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变化与延伸:谁不见了的游戏 适用年龄:2.5岁以上 错误控制:最小的一块 吸引力:教具本身 成果:能把粉红塔完整积高 蒙氏感官圆柱体教案 第一节 视觉 I 圆柱体组、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 II几何图形嵌板、几何学立体、构成三角形 、 感觉教育中第一个接触到的教育是视觉教育。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来的刺激时,反映最灵敏的是视觉,其它的感官则次之。我们从视觉和听觉上所获得的讯息、印象最普遍,因此在人体五种感官中视觉教育最受重视,训练时间也较长。 这里所介绍的视觉教具是为了帮助小朋友怎样辨别东西的大小、形状和颜色。首先在辨别大小的视觉教具如上所述,这些教具在构造上有双重的特征,因此教具有同时使用组合操作的可能性,而在进行练习时对大小辨别能再度加强。其次关于辨色方面,要学颜色名称及辨别色彩的明暗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