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3.微元法

2020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3.微元法
2020高中物理高考总复习3.微元法

三、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赛题精讲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

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

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Δt (Δ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C 点到达C ′点,

由于ΔS AA ′= v Δt 则人影顶端的移动速度:

v C =CC t 0S lim t '?→??=AA t 0H S H h lim t '?→?-?=H H h -v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 。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在铁链上任取长为ΔL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Tθ + ΔTθ = ΔGcosθ + Tθ,ΔTθ = ΔGcosθ = ρgΔLcosθ

由于每段铁链沿切线向上的拉力比沿切线向下的拉力大ΔTθ,所以整个铁链对A端的拉力是各段上ΔTθ的和,即:

T = ΣΔTθ = ΣρgΔLcosθ = ρgΣΔLcosθ

观察ΔLcosθ的意义,见图3—2—乙,由于Δθ很小,所以CD⊥OC ,∠OCE = θΔLcosθ表示ΔL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ΔR ,所以ΣΔLcosθ = R ,可得铁链A端受的拉力:T = ρgΣΔLcosθ = ρgR

例3:某行星围绕太阳C沿圆弧轨道运行,它的近日点A离太阳的距离为a ,行星经过近日点A时的速度为v A,行星的远日点B离开太阳的

距离为b ,如图3—3所示,求它经过远日点B时的速度

v B的大小。

解析:此题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行星的向心力求解。

也可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用微元法求解。设行星在近

日点A时又向前运动了极短的时间Δt ,由于时间极短

可以认为行星在Δt时间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为v A,半径为a ,可以得到行星在Δt时间内扫过的面积:

S a =12v A Δt ?a

同理,设行星在经过远日点B 时也运动了相同的极短时间Δt ,则也有:

S b =12v B Δt ?b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S a = S b 。即得:v B =

a b v A (此题也可用对称法求解。)

例4:如图3—4所示,长为L 的船静止在平静的水

面上,立于船头的人质量为m ,船的质量为M ,不计水

的阻力,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问:船的位移为多

大?

解析:取人和船整体作为研究系统,人在走动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可知系统动量守恒。设人在走动过程中的Δt 时间内为匀速运动,则可计算出船的位移。设v 1 、v 2分别是人和船在任何一时刻的速率,则有:mv 1 = Mv 2 ①

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极短的时间Δt , 有:mv 1Δt = Mv 2Δt ②

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认为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人和船的速率是不变的,所以人和船位移大小分别为Δs 1 = v 1Δt ,Δs 2 = v 2Δt

由此将②式化为:m Δs 1 = M Δs 2 ③

把所有的元位移分别相加有:m ΣΔs 1 = M ΣΔs 2 ④

即:ms 1 = Ms 2 ⑤

此式即为质心不变原理。其中s 1 、s 2分别为全过程中人和船对地位移的大小,又因为:

L = s 1 + s 2 ⑥

由⑤、⑥两式得船的位移:s 2 =m M m +L 例5:半径为R 的光滑球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圆环状均匀弹性绳圈,原长为πR ,且弹性绳圈的劲度系数

为k

,将弹性绳圈从球的正上方轻放到球上,使弹性绳圈水平

停留在平衡位置上,如图3—5

R ,求弹性绳圈的劲度系数k 。

解析:由于整个弹性绳圈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弹性绳圈不能看成质点,所以应将弹性绳圈分割成许多小段,其中每一小段Δm 两端受的拉力就是弹性绳圈内部的弹力F 。在弹性绳圈上任取一小段质量为Δm 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但是Δm 受的力不在同一平面内,可以从一个合适的角度观察。选取一个合适的平面进行受力分析,这样可以看清楚各个力之间的关系。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分别画出正视图的俯视图,如图3—5—甲和2—3—5—乙。

先看俯视图3—5—甲,设在弹性绳圈的平面上,Δm 所对的圆

心角是Δθ ,则每一小段的质量:Δm =2?θπ

M Δm 在该平面上受拉力F 的作用,合力为: T = 2Fcos 2π-?θ= 2Fsin 2

?θ 因为当θ很小时,sin θ≈θ ,所以:T = 2F

2?θ= F Δθ ① 再看正视图3—5—乙,Δm 受重力Δmg ,支持力N ,二力的合力与T 平衡。即:T = Δmg ?tan θ

现在弹性绳圈的半径为:

R 所以:sin θ =r R

,θ = 45°,tan θ = 1 因此:T = Δmg =2?θπ

Mg ② 将①、②联立,有:

2?θπMg = F Δθ ,解得弹性绳圈的张力为:F =Mg 2π 设弹性绳圈的伸长量为x ,则:

R -π

1) πR

所以绳圈的劲度系数为:k =F x

=21)Mg 2R

π

例6:一质量为M 、均匀分布的圆环,其半径为r ,几何轴与水平面垂直,若它能经受的最大张力为T ,求此圆环可以绕几何轴旋转的最大角速度。

解析:因为向心力F = mr ω2 ,当ω一定时,r 越大,

向心力越大,所以要想求最大张力T 所对应的角速度ω ,r

应取最大值。

如图3—6所示,在圆环上取一小段ΔL ,对应的圆心角

为Δθ ,其质量可表示为Δm =

2?θπM ,受圆环对它的张力为T ,则同上例分析可得: 2Tsin 2

?θ= Δmr ω2 因为Δθ很小,所以:sin

2?θ≈2?θ,即:2T ?2?θ=2?θπM r ω2 解得最大角速度:ω

例7:一根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铁链条,被竖直地悬挂起来,其最低端刚好与水平接触,今将链条由静止释放,让它落到地面上,如图3—7所示,求

链条下落了长度x 时,链条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解析:在下落过程中链条作用于地面的压力实质就是链条对地

面的“冲力”加上落在地面上那部分链条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这个冲力也就等于同一时刻地面对链条的反作用力,这个力的

冲量,使得链条落至地面时的动量发生变化。由于各质元原来的高

度不同,落到地面的速度不同,动量改变也不相同。我们取某一时

刻一小段链条(微元)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将变速冲击变为恒速冲击。

设开始下落的时刻t = 0 ,在t 时刻落在地面上的链条长为x ,未到达地面部分链条的速度为v ,并设链条的线密度为ρ 。由题意可知,链条落至地面后,速度立即变为零。从t 时刻起取很小一段时间Δt ,在Δt 内又有ΔM = ρΔx 落到地面上静止。地面对ΔM 作用的冲量为:

(F -ΔMg) Δt = Δ

I

因为ΔMg ?Δt ≈0 ,所以:F Δt = ΔM ?v -0 = ρv Δx ,解得冲力:

F = ρv x t ??,其中x t

??就是t 时刻链条的速度v ,故F = ρv 2 ,链条在t 时刻的速度v 即为链条下落长为x 时的即时速度,即:v 2 = 2gx

代入F 的表达式中,得:F = 2ρgx

此即t 时刻链对地面的作用力,也就是t 时刻链条对地面的冲力。

所以在t 时刻链条对地面的总压力为:N = 2ρgx + ρgx = 3ρgx =3Mgx L

例8:一根均匀柔软的绳长为L ,质量为m ,对折后两端固定在一个钉子上,其中一端突然从钉子上滑落,试求滑落的绳端点离钉子的距离为x 时,钉子对绳子另一端的作用力是多大?

解析:钉子对绳子另一端的作用力随滑落绳的长短而变化,

由此可用微元法求解。如图3—8所示,当左边绳端离钉子的距

离为x 时,左边绳长为12(l -x) ,速度为12(l+x)

又经过一段很短的时间Δt 以后,左边绳子又有长度12

v Δt 的一小段转移到右边去了,我们就分析这一小段绳子,这一小段绳子受到两力:上面绳子对它的拉力T 和它本身的重力1

2v Δt λg (λ =m l 为绳子的线密度) 根据动量定理,设向上方向为正,有:(T -12v Δt λg ) Δt = 0-(-12v Δt λ?v) 由于Δt 取得很小,因此这一小段绳子的重力相对于T 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有:T =12v 2

λ = gx λ

因此钉子对右边绳端的作用力为:F =12(l + x)λg + T =12mg(1 +

3x l ) 例9:图3—9中,半径为R 的圆盘固定不可转动,细绳不可伸长

但质量可忽略,绳下悬挂的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 、m 。设圆盘与绳间

光滑接触,试求盘对绳的法向支持力线密度。

解析:求盘对绳的法向支持力线密度也就是求盘对绳的法向单位长度所受的支持力。因为盘与绳间光滑接触,则任取一小段绳,其两端受的张力大小相等,又因为绳上各点受的支持力方向不同,故不能以整条绳为研究对象,只能以一小段绳为研究对象分析求解。在与圆盘接触的半圆形中取一小段绳元ΔL ,ΔL 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Δθ ,如图3—9—甲所示,绳元ΔL 两端的张力均为T ,绳元所受圆盘法向支持力为

ΔN ,因细绳质量可忽略,法向合力为零,则由平衡条件得:

ΔN = Tsin 2?θ+ Tsin 2?θ= 2T 2

?θ 当Δθ很小时,sin 2?θ≈2?θ,故ΔN = T Δθ 。又因为 ΔL = R Δθ ,则绳所受法向支持力线密度为: n =N L ??=T R ?θ?θ=T R

① 以M 、m 分别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定律有:

Mg -T = Ma ②

T -mg = m a ③

由②、③解得:T =2Mmg M m

+ 将④式代入①式得:n =2Mmg (M m)R

+ 例10:粗细均匀质量分布也均匀的半径为分别为R 和r 的两圆环相切。若在切点放一质点m ,恰使两边圆环对m 的万有引力的合力为零,则大小圆环的线密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若要直接求整个圆对质点m 的万有引力比较难,当若要用到圆的对称性及要求所受合力为零的条件,考虑大、小圆环上关于切点

对称的微元与质量m 的相互作用,然后推及整个圆

环即可求解。

如图3—10所示,过切点作直线交大小圆分别

于P 、Q 两点,并设与水平线夹角为α ,

当α有微

小增量时,则大小圆环上对应微小线元:

ΔL 1 = R ?2Δα ,ΔL 2 = r ?2Δα

其对应的质量分别为:

Δm 1 = ρ1Δl 1 =ρ1R ?2Δα ,Δm 2 = ρ2Δl 2 =ρ2r ?2Δα

由于Δα很小,故Δm 1 、Δm 2与m 的距离可以认为分别是:

r 1 = 2Rcos α ,r 2 = 2rcos α

所以Δm 1 、Δm 2与m 的万有引力分别为:

ΔF 1 =121Gm m r ?=12G R 2m (2R cos )ρ??αα,ΔF 2 =222Gm m r ?=22

G R 2m (2r cos )ρ??αα 由于α具有任意性,若ΔF 1与ΔF 2的合力为零,则两圆环对m 的引力的合力也为零, 即:12G R 2m (2R cos )ρ??αα=22

G R 2m (2r cos )ρ??αα 解得大小圆环的线密度之比为:

12ρρ=R r 例11:一枚质量为M 的火箭,依靠向正下方喷气在空中保持静止,如果喷出气体的速度为v ,那么火箭发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解析:火箭喷气时,要对气体做功,取一个很短的时间,求出此时间内,火箭对气体做的功,再代入功率的定义式即可求出火箭发动机的功率。

选取在Δt 时间内喷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火箭推气体的力为F ,根据动量定理,有:F Δt = Δm ?v

因为火箭静止在空中,所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平衡条件有:F = Mg

即:Mg ?Δt = Δm ?v ,或者:Δt =m v Mg

?? 对同样这一部分气体用动能定理,火箭对它做的功为:W =1

2Δmv 2

所以发动机的功率:P =W t

?=2

1mv 2mv Mg

??=12Mgv 例12:如图3—11所示,小环O 和O ′分别套在不动的竖

直杆AB 和A ′B ′上,一根不可伸长的绳子穿过环O ′,

绳的两

端分别系在A ′点和O 环上,设环O ′以恒定速度v 向下运动,求当∠AOO ′= α时,环O 的速度。

解析:O 、O ′之间的速度关系与O 、O ′的位置有关,即与α角有关,因此要用微元法找它们之间的速度关系。

设经历一段极短时间Δt ,O ′环移到C ′,O 环移到C ,自C ′与C 分别作为O ′O 的垂线C ′D ′和CD ,从图中看出。 OC =OD cos α,O ′C ′=O D cos ''α

,因此: OC + O ′C ′=

OD O D cos ''+α ① 因Δα极小,所以EC ′≈ED ′,EC ≈ED ,从而:

OD + O ′D ′≈OO ′-CC ′ ②

由于绳子总长度不变,故:OO ′- CC ′= O ′C ′ ③

由以上三式可得:OC + O ′C ′=O C cos ''α,即:OC = O ′C ′(1cos α

-1) 等式两边同除以Δt 得环O 的速度为:v 0 = v(

1cos α-1) 例13: 在水平位置的洁净的平玻璃板上倒一些水银,由

于重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水银近似呈现圆饼形状(侧面向外

凸出),过圆饼轴线的竖直截面如图3—12所示,为了计算方便,

水银和玻璃的接触角可按180°计算。已知水银密度ρ = 13.6

×103kg/m 3 ,水银的表面张力系数σ = 0.49N/m 。当圆饼的半径很大时,试估算其厚度h 的数值大约为多少?(取1位有效数字即可)

解析:若以整个圆饼状水银为研究对象,只受重力和玻璃板的支持力,在平衡方程中,液体的体积不是h 的简单函数,而且支持力N 和重力mg 都是未知量,方程中又不可能出现表面张力系数,因此不可能用整体分析列方程求解h 。

现用微元法求解。

在圆饼的侧面取一个宽度为Δx ,高为h 的体积元,,

如图3—12—甲所示,该体积元受重力G

、液体内部作用

在面积Δx ?h 上的压力F ,则: F =P S =12ρgh ?Δxh =12ρgh 2?Δx

还有上表面分界线上的张力F 1 = σΔx 和下表面分界线上的张力F 2 = σΔx 。作用在前、后两个侧面上的液体压力互相平衡,作用在体积元表面两个弯曲分界上的表面张力的合力,当体积元的宽度较小时,这两个力也是平衡的,图中都未画出。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F -F 1cos θ-F 2 = 0 即:12ρgh 2?Δx -σΔx ?cos θ-σΔx = 0

解得:

×10-

由于0<θ<2

π,所以:1

2.7×10-3m <h <

3.8×10-3m 题目要求只取1位有效数字,所以水银层厚度h 的估算值为3×10-3m 或4×10-3m 。

例14:把一个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压强降为p ,容器上有一小孔,上有塞子,现把塞子拔掉,如图3—13所示。问空气最初以多大初速度冲进

容器?(外界空气压强为p 0 、密度为ρ)

解析:该题由于不知开始时进入容器内分有多少,不知它们

在容器外如何分布,也不知空气分子进入容器后压强如何变化,

使我们难以找到解题途径。注意到题目中“最初”二字,可以这样考虑:设小孔的面积为S ,取开始时位于小孔外一薄层气体为研究对象,令薄层厚度为ΔL ,因ΔL 很小,所以其质量Δm 进入容器过程中,不改变容器压强,故此薄层所受外力是恒力,该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由以上分析,得:F = (p 0-p)S ①

对进入的Δm 气体,由动能定理得:F ?ΔL =12Δmv 2

而 Δm = ρS ΔL 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最初中进容器的空气速度:

例15:电量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环上(如图

3—14所示),求在圆环轴线上距圆心O 点为x 处的P 点

的电场强度。

解析:带电圆环产生的电场不能看做点电荷产生的

电场,故采用微元法,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结合对称性

求解。选电荷元Δq = R Δθ

Q 2R π,它在P 点产生的电场的场强的x 分量为: ΔE x = k 2q r ?cos α = k 22R Q 2R(R x )?θπ+

?根据对称性:E = ΣΔE x

Σθ

?2π

由此可见,此带电圆环在轴线P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当于带电圆环带电量集中在圆环的某一点时在轴线P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方向是沿轴线的方向。

例16:如图3—15所示,一质量均匀分布的细圆环,其半径

为R ,质量为m 。令此环均匀带正电,总电量为Q 。现将此环平

放在绝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并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

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当此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轴以匀角速度ω沿图示方向旋转时,环中的张力等于多少?(设圆环的带电量不减少,不考虑环上电荷之间的作用)

解析:当环静止时,因环上没有电流,在磁场中不受力,则环中也就没有因磁场力引起的张力。当环匀速转动时,环上电荷也随环一起转动,形成电流,电流在磁场中受力导致环中存在张力,显然此张力一定与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有关。由题意可知环上各点所受安培力方向均不同,张力方向也不同,因而只能在环上取一小段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求出环中张力的大小。在圆环上取ΔL = R Δθ圆弧元,受力情况如图3—15—甲所示。因转动角速度ω而形成的电流:I =

Q 2ωπ

,电流元I ΔL 所受的安培力:ΔF = I ΔLB =R 2ωπQB Δθ 圆环法线方向合力为圆弧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

2Tsin 2

?θ-ΔF = Δm ω2R 当Δθ很小时,sin

2?θ≈2?θ,故有: T Δθ-R QB 2ωπ

Δθ = Δm ω2R ∵Δm =m 2πΔθ ,∴T Δθ-R QB 2ωπΔθ =2m R 2ωπ

Δθ 解得圆环中张力为:T =R 2ωπ

(QB + m ω) 例17:如图3—16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上放一

质量为m 的金属杆,导轨间距为L ,导轨的一端连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其他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

平面。现给金属杆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 ,然后任其运动,导

轨足够长,试求金属杆在导轨上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解析:水平地从a 向b 看,杆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如图3—16—甲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在变力作用下求位移的题,用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好像无法解决,其实只要采用的方法得当仍然可以求解。

设杆在减速中的某一时刻速度为v ,取一极短时间Δ

t ,发生了一段极小的位移Δx ,在Δt 时间内,磁通量的

变化为:

Δφ = BL Δx ,I =R ε=R t ?Φ?=BL x R t

?? 金属杆受到安培力为:F 安 = BIL =22B L x R t ?? 由于时间极短,可以认为F 安为恒力,选向右为正方向,在Δt 时间内,安培力F 安的冲量为:

ΔI =-F 安Δt =-22B L x R

? 对所有的位移求和,可得安培力的总冲量为:

I = Σ (-22B L x R ?) =-22

B L R

x ①

其中x 为杆运动的最大距离,对金属杆用动量定理可得:

I = 0-mv 0 ②

由①、②两式得:x =022

mv R B L 例18:如图3—17所示,电源的电动热为E ,电

容器的电容为C ,S 是单刀双掷开关,MN 、PQ 是两

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平行光滑长导轨,它们的电阻

可以忽略不计,两导轨间距为L ,导轨处在磁感应强

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轨所在的平面并指向图中纸面向里的方向。L 1和L 2是两根横放在导轨上的导体小棒,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且m 1<m 2 。它们在导轨上滑动时与导轨保持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摩擦,两小棒的电阻相同,开始时两根小棒均静止在导轨上。现将开关S 先合向1 ,然后合向2 。求:

(1)两根小棒最终速度的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的焦耳热损耗。(当回路中有电流时,该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忽略不计)

解析:当开关S 先合上1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当开关S

再合上2时,电容器通过导体小棒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导体小

棒受到安培力作用,在安培力作用下,两小棒开始运动,运动速

度最后均达到最大。(1)设两小棒最终的速度的大小为v ,则分

别为L 1 、L 2为研究对象得:

F i Δt i = m 11v -m 1v 1 ,有:ΣF i1Δt i1 = m 1v ①

同理得:ΣF i2Δt i2 = m 2v ②

由①、②得:ΣF i1Δt i1 + ΣF i2Δt i2 = (m 1 + m 2)v

又因为 F i1 = Bli 1 ,F i1 = Bli 1 ,Δt i1 =Δt i2 ,i 1 + i 2 = i

所以:ΣBLi 1Δt i1 + ΣBLi 2Δt i2 = BL Σ (i 1 + i 2) Δt i = BL Σi Δt i = BL(Q -q) = (m 1 + m 2)v

而Q = CE ,q = CU ′

= CBLv

所以解得小棒的最终速度:v =22

12BLCE (m m )CB L ++ (2)因为总能量守恒,所以:12CE 2 =12?2q C +12

( m 1 + m 2)v 2 + Q 热 即产生的热量:Q 热 =12CE 2-12?2q C -12

( m 1 + m 2)v 2 =12CE 2-

12?1C (CBLv)2-12( m 1 + m 2)v 2 =1

2CE 2-1

2[CB 2L 2-(m 1 + m 2)]

22

12BLCE (m m )CB L ++ =2122212(m m )CE 2(m m B L C)+++ 针对训练

1.某地强风的风速为v ,设空气的密度为ρ ,如果将通

过横截面积为S 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其电功率为多

少?

2.如图3—19所示,山高为H ,山顶A 和水平面上B 点的

水平距离为s 。现在修一条冰道ACB ,其中AC 为斜面,冰道光

滑,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用最短时间经C 到B ,不计过C 点

的能量损失。问AC 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θ多大?最短时间为多少?

3.如图3—21所示,在绳的C 端以速度v 匀速收绳从而拉动低处的物体M 水平前进,当绳AO 段也水平恰成α角时,物体M 的速度多大?

4.如图3—22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 和B 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带动C 球上升,某时刻连接C 球的两绳的夹角为θ ,设A 、B 两球此时下落的速度为v ,则C 球上升的速度多大?

5.质量为M 的平板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 0向左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h 处自由下落,与小车碰撞后反弹上升的高度仍为h 。设M m ,碰撞弹力N g ,球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小球弹起后的水平速度可能是( )

A

B 、0

C 、2

D 、v 0

6.半径为R 的刚性球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圆环状均匀弹性细绳圈,原长2πa ,a =R 2

,绳圈的弹性系数为k (绳伸长s 时,绳中弹性张力为ks )。将绳圈从球的正上方轻放到球上,并用手扶着绳圈使其保持水平,并最后停留在某个静力平衡位置。考虑重力,忽略摩擦。

(1)设平衡时弹性绳圈长2πb ,

,求弹性系数k ;(用M 、R 、g 表示,g 为重力加速度)

(2)设k =2Mg 2R

,求绳圈的最后平衡位置及长度。 7.一截面呈圆形的细管被弯成大圆环,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在环内的环底A 处有一质量为m 、直径比管径略小的小球,小球

上连有一根穿过环顶B 处管口的轻绳,在外力F 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度v 沿管壁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3—23所示。已知小球与管内壁中位于大环外侧 部分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而大环内侧部分的管

内壁是光滑 的。忽略大环内、外侧半径的差别,认为均

为R 。试求小 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F 做的功W F 。

8.如图3—24,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

经一加速电压为800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为

1.0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 = 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 。假设分布在质子源 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 和4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

其中质子数分别为n 1和n 2,则n 1∶n 2 。

9.如图3—25所示,电量Q 均匀分布在一个半径为R 的

细圆环上,求圆环轴上与环心相距为x 的点电荷q 所受的 力的大小。

10.如图3—26所示,一根均匀带电细线,总电量为Q ,弯成半径为R 的缺口圆环,在细线的两端处留有很小的长为ΔL 的空隙,求圆环中心处的场强。

11.如图3—27所示,两根均匀带电的半无穷长平行直导线(它

们的电荷线密度为η),端点联线LN 垂直于这两直导线,如图所示。

LN 的长度为2R 。试求在LN 的中点O 处的电场强度。

12.如图3—28所示,有一均匀带电的无穷长直导线,其电荷

线密度为η 。试求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该点与直导线间

垂直距离为r 。

13.如图3—29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半球面,电荷

面密度为δ ,求球心O 处的电场强度。

14.如图3—3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垂直向下

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 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 (a <

L ),质量为m 的正方形闭合线框以初速v 0垂直磁场边界滑过磁

场后,速度变为v (v <v 0),求:

(1)线框在这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

(2)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后的速度v ′。

15.如图3—31所示,在离水平地面h 高的平台上有一相

距L 的光滑轨道,左端接有已充电的电容器,电容为C

,充

电后两端电压为U 1 。轨道平面处于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在轨道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当闭合S ,棒离开轨道后电容器的两极电压变为U 2 ,求棒落在离平台多远的位置。

16.如图3—32所示,空间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大小为B ,一光滑导轨竖直放置,导轨上接有一电容为C 的电容器,并套一可自由滑动的金属棒,质量为m ,释放后,求金属棒的加速度a 。

参考答案

1、1

2S ρv 3

2、θ = 60+s 2h )

3、v 1cos x

+ 4、v

cos 2θ

5、CD

6、(1(2)绳圈掉地上,长度为原长

7、2mgR + μm πv

2 8、6.25×1015 ;2∶1

9、k 223/2

Qqx (R x )+ 10、k

3Q l 2R ?ρ 11、

2k R λ 12、2k r

λ

13、2πR δ

14、12m(20v -v 2) ,v ′=0v v 2+

15、12CBL(U U )

m -16、a =22mg m CB L +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图示法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 1.甲乙两图中,某时刻绳子A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绳子上端以速度v 0匀速拉动,在两车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大小之比cos 1cos θ θ + B .甲车运动速度大小为 cos v θ C .相同时间t ?内乙车速度增量大于甲车速度增量 D .此刻若将速度v 0改成拉力F ,则两车加速度大小之比1:1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BC .由甲图可知,甲车的速度 11cos v v θ = + 乙车的速度 2cos v v θ = 所以,甲、乙两车运动速度大小之比cos 11cos θ θ <+,相同时间t ?内乙车速度增量大于甲车 速度增量.故AC 正确,B 错误; D .改成拉力F ,甲车所绳子合力沿两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汽车甲的合力大小为 22cos 2 F θ ,汽车乙的合力大小为cos F θ,因此合力不相等,加速度不相等,故D 错误. 2.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 ′处(O 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 点。已知容器半径为R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

B.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mg C.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弹簧原长为R+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对容器和小球整体研究,分析受力可求得半球形容器受到的摩擦力.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小球受到的轻弹簧的弹力及小球受到的支持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压缩量,即可求得原长.【详解】 由于容器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没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 错误;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是弹力,指向球心O,故B正确;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可知,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之间的夹角为120°,则由几何关系可知,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均为mg,故C错误;图中弹簧长度为R,压缩量 为,故原长为,故D正确。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应用,要注意明确共点力平衡问题重点在于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本题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两种方法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结论.同时注意几何关系的正确应用. 3.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流中央向岸边行驶.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甲)所示;河中各处水流速度相同,且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曲线 C.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 D.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 【答案】BC 【解析】

高考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 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 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 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大D.N变大,T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A重10N,B重20N,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 (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 滑动?(2)若A、B间μ1=0.4,B与地间μ2=0.l,则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 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 且A与B、A与C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θ角及F为已知,求 A与B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 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 力分别为 A.4mg、2mg B.2mg、0 C.2mg、mg D.4mg、 mg 【例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重为G 的球,两球与水平 A O B P Q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 1.超强台风“利奇马”在2019年8月10日凌晨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对固定建筑物破坏程度非常大。假设某一建筑物垂直风速方向的受力面积为s,风速大小为v,空气吹到建筑物上后速度瞬间减为零,空气密度为ρ,则风力F 与风速大小v关系式为( ) A.F =ρsv B.F =ρsv2C.F =ρsv3D.F=1 2 ρsv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t时间内吹到建筑物上的空气质量为m,则有: m=ρsvt 根据动量定理有: -Ft=0-mv=0-ρsv2t 得: F=ρsv2 A.F =ρsv,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F =ρsv2,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F =ρsv3,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F=1 2 ρsv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2.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唾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A.0.15Pa B.0.54Pa C.1.5Pa D.5.1P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设在△t时间内有质量为△m的雨水的速度由v=12m/s减为零。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有 () F t mv mv ?=--?=?

高中物理磁场专题讲解经典例题

磁场专题 7.【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底】如图所示,MN 是一荧光屏,当带电粒子打到荧光屏上时,荧光屏能够发光。MN 的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P 为屏上的一小孔,PQ 与MN 垂直。一群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相同的速率v ,从P 处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且分布在与PQ 夹角为θ的范围内,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圆形亮斑,其半径为mv q B B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条形亮线,其长度为 ()21cos mv qB θ- C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半圆形亮斑,其半径为mv qB D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条形亮线,其长度为()21sin mv qB θ- 10.【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底】如图,电源电 动势为E ,内阻为r ,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 ,开关闭合。 两平行极板间有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正好以速度v 匀速 穿过两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带电粒子的重力)( ) A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上滑动一点,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B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下滑动一点,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C .保持开关闭合,将a 极板向下移动一点,粒子将继续沿直线穿出 D .如果将开关断开,粒子将继续沿直线穿出 4.【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如图所示,一粒子源位于一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中点O 处,可以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出速度大小为v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整个三角形位于垂直于△ABC 的匀强磁场中,若使任意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均不能射出三角形区域,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 ( ) A .mv qa B .2mv qa Q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学综合测验题

A C D B 力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2两小题为多选题,其余的为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2.如图1-67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可能等于F 3.对于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若都在A 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球所受合力都为零 B .甲、乙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 C .只有甲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D .只有乙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4.如图1-61p 速下滑,则( ) A .Q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 .因未给出所需要的数据,无法对Q 是否运动 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5.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两个光滑轨道AB 和ACD 的总长度相同。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从A 由静止释放,分别沿两个轨道向下滑行,不计拐角C 处的动能损失,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AB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B.沿ACD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C.沿两个轨道下滑的小球同时到达水平面 D.不知道每个斜面的具体倾角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6.有些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还有一个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因此人类一直没有能发现它。按照这个推测这颗行星应该具有以下哪个性质( ) A.其自转周期应该和地球一样 B.其到太阳的距离应该和地球一样 C.其质量应该和地球一样 D.其密度应该和地球一样 7.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20m/s ,则在t =0.17s 时刻,关于图中P 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2

高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2 图象法能简明形象地反映某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规律,故图象法在物理有广泛的应用,在定性或定量讨论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应用图象比例解析方程求解,会容易、简明得多 不论是解图象问题或利用图象求解物理问题,都要求: 1 认识坐标轴的意义(包括其正、负号的意义),这是认识图象的开始,是区别图象性质的关键 2 会写图象所表示的函数(如: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会画已知函数的图象,这是解答图象问题或利用图象求解物理问题的关键 3 清楚图象斜率的意义 4 知道图象在坐标轴上截距的意义 5 理解图线下所围“面积”的意义 全面理解物理图象的意义,熟练应用图象处理物理问题,是同们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一、利用图象解题 例1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物体共用时间10s,总位移为20m,求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 解析:作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图1所示,根据图线下所围“面积”表示 位移,可得

图1 即 点评:本题还可以运用求解,若引入加速度分析求解会更麻烦, 借助图象,使物体运动过程更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简捷明快,有着曲径通幽之妙 二、利用图象解题 例2 质量为2g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所受恒力F与 位移s的关系是,那么,当位移为2m时,物体的速度多大? 解析:作物体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线下所围“面积”表示F做的功, 可知 由动能定理得 图2 点评:本题物体受力及运动加速度都是变化的,可以利用平均力计算F的功,也可以利用平均加速度求解,但显然没有利用图象求解得直接、直观 三、利用图象解题

(完整)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分析

╰ α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分析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 g a)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E m L · m2 m1 F B A F1 F2 B A F

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 B=R 2g ?mgR=2 2 1 B mv 整体下摆2mgR=mg 2 R +'2 B '2 A mv 2 1 mv 2 1 + ' A ' B V 2 V=?' A V=gR 5 3 ;' A ' B V 2 V==gR 2 5 6 > V B=R 2g 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若V0 V B=R 2g 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若V0

(完整)高中物理解题(微元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赛题精讲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 △t (△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 C 点到达C ′点,由于△S AA ′=v △t 则人影顶端的 移动速度h H Hv t S h H H t S v A A t C C t C -=??-=??='→?' →?00lim lim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 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 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 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 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 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 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 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 在铁链上任取长为△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θθθθT G T T +?=?+cos θρθθcos cos Lg G T ?=?=?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练习试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物理1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制,以简化运算 。 二、重点难点 重点:单位制及其应用。 难点:正确理解单位制在错误!链接无效。计算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物理量,大多数物理量都有单位,并且,有的是通过物理公式确定它们的单位 。一般说来物理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这样就会存在同一个物理量出现多个单位,与此同时存在多种单位制。那么,通用的单位制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建立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单位制 1、基本单位 :选定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阅读课文,明确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a :长度的单位——厘米(cm)、米(m)、千米(km); b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c :质量的单位——克(g)、千克(kg)。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举例说明: ( 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 t s v =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 2)再结合公式 t V -V a o t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 =ma 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牛。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三)、学生阅读课文: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及三个基本单位 a :长度单位——米(m) b :时间单位——秒(s) c :质量单位——千克(kg) (四)、巩固训练: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方法1

╰ α 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方法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 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情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决定 μ=tgθ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μ> tgθ物体静止于斜面 μ< tgθ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θ一μcosθ) 3.轻绳、杆模型 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任意方向的力。 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情况决定 只有θ=arctg( g a)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 若小球带电呢? 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 ?mgR=2 2 1 B mv V B=R 2g 整体下摆 2mgR=mg 2 R +'2 B '2 A mv 2 1 mv 2 1 + ' A ' B V 2 V=?' A V=gR 5 3 ;' A ' B V 2 V==gR 2 5 6 > V B=R 2g 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若V0

F m 求水平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 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失)有能量损失(即v1突然消失),再v2下摆机械能守恒 例:摆球的质量为m,从偏离水平方向30°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理想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少? 4.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分量a y) 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m(g-a) 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 1到2到3过程中(1、3除外)超重状态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 铁木球的运动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 5.碰撞模型:特点,①动量守恒;②碰后的动能不可能比碰前大; ③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的速度不可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m1v1+m2v2=' 2 2 ' 1 1 v m v m+(1) '2 2 2' 1 2 2 2 1 mv 2 1 mv 2 1 mv 2 1 mv 2 1 + = +(2 ) ◆一动一静且二球质量相等的弹性正碰:速度交换 大碰小一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返。 ◆一动一静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子弹打击木块模型) mv0+0=(m+M)'v20 mv 2 1 ='2 M)v m ( 2 1 ++E损 E损=2 mv 2 1 一'2 M)v (m 2 1 += 2 2 0E m M M m 2 1 m) (M M M) 2(m mM k v v + = + = + E损可用于克服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E损=fd相=μmg·d相=20 mv 2 1 一'2 M)v (m 2 1 + “碰撞过程”中四个有用推论 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的特征, 设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速度分别为υ1、υ2,碰撞后速度分别为u1、u2,即有:m1υ1+m2υ2=m1u1+m1u2 2 1 m1υ12+ 2 1 m2υ22= 2 1 m1u12+ 2 1 m1u22 a θ v0 A B A B v0 v s M v L 1 2 A v0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 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 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 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 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 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A.0.3m/s2B.0.36m/s2 C.0.5m/s2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 30 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 10 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Δv v1-v36-18

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x AD=84.6mm,x AE=121.3mm 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

高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1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函数式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描述。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或读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线”、“面”、“形”四个方面体现,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 1、物理图象“点”的物理意义:“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入手分析其物理意义。 (1)截距点。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如图1,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当I=0时,U=E即电的 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电的短路电流。这可通过图象的数表达式 得。 (2)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如图2的P点表示电阻A接在电B两端时的A两端的电压和通过A的电流。

(3)极值点。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图3的D点表明当电流等于时,电有最大的输功率。 (4) 拐 点。通常反映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生能一眼看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如图4的P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暗拐点,生往往察觉不到物理量的突变。如图5P点看起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2、物理图象“线”的物理意义:“线”: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 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t图象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Φ-t图象的斜率为感应电动势(n=1的情况下),电U-I图象(如图1)的斜率 为电的内阻(从图象的数表达式也一目了然)等。 3、物理图象“面”的物理意义:“面”: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如v-t图象所围面积 代表位移,F-图象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图象所围面积为 气体压强做的功等。 4、物理图象“形”的物理意义:“形”:指图象的形状。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其隐含的物理意义。例如在v-t图象,如果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可根据其斜率变化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波的图象,可通过微小的平移能够判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在研究小电珠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在

高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集锦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力学部分 1、如图9-1所示,质量为M=3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 的小铁块,现给铁块一个水平向左速度V0=4m/s,铁块在木板上滑行,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水平轻弹簧相碰后又返回,且恰好停在木板右端,求铁块与弹簧相碰过程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 分析与解:在铁块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因此弹簧压缩最大时和铁块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的共同速度(铁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求出。在铁块相对于木板往返运动过程中,系统总机械能损失等于摩擦力和相对运动距离的乘积,可利用能量关系分别对两过程列方程解出结果。 设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和铁块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速度分别为V和V’,由动量守恒得:mV0=(M+m)V=(M+m)V’ 所以,V=V’=mV0/(M+m)=1X4/(3+1)=1m/s 铁块刚在木板上运动时系统总动能为:EK=mV02==8J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和铁块最后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总动能都为: E K’=(M+m)V2=(3+1)X1=2J 铁块在相对于木板往返运过程中,克服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 W f=f2L=E K-E K’=8-2=6J 铁块由开始运动到弹簧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损失为:fs=3J 由能量关系得出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P=E K-E K‘-fs=8-2-3=3J 说明:由于木板在水平光滑平面上运动,整个系统动量守恒,题中所求的是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解题时必须要用到能量关系。在解本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①是要知道只有当铁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即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才最大;弹性势能量大时,铁块和木板的速度都不为零;铁块停在木板右端时,系统速度也不为零。 ②是系统机械能损失并不等于铁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而等于铁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和摩擦力对木板所做功的差值,故在计算中用摩擦力乘上铁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距离。 2、如图8-1所示,质量为m=0.4kg的滑块,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A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 一、什么是微元法: 在所研究是物理问题中,往往是针对研究对象经历某一过程或处于某一状态来进行研究,而此过程或状态中,描述此对象的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而更多则可能是变化的。对于那些变化的物理量的研究,有一种方法是把全过程分割成很多短暂的小过程或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为很多的微小局部的研究而归纳出适用于全过程或整体的结论。这些微小的过程或微小的局部常被称为“微元”,此法也被称为:“微元法”。 二、对微元的理解:简单地说,微元就是时间、空间或其它物理量上的无穷小量,(注:在数学上我们把极限为“零”的物理量,叫着无穷小量)。当某一连续变化的事物被分割成无数“微元”(无穷小量)以后,在某一微元段内,该事物也就可以看出不变的恒量了。所以,微元法又叫小量分析法,它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础。 三、微元法解题思想: 在中学物理解题中,利用微元法可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如把物体分割成质点);将曲面转化为平面,将一般的曲线转化为圆弧甚至直线段;将变量转化成恒量。从而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使中学阶段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微元法的灵魂是无限分割与逼近。用其解决物理问题的两要诀就是取微元----无限分割和对微元做细节描述----数学逼近。所谓取微元就是对整体对象作无限分割,分割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几何体,得到“体元”、“面元”、“线元”、“角元”等;分割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时间或过程,得到“时间元”、“元过程”;也可以对某一物理量分割,得到诸如“元功”、“元电荷”、“电流元”、“质元”等相应元物理量,它们是被分割成的要多么小就有多么小的无穷小量,而要解决整体的问题,就得从它们下手,对微元作细节描述即通过对微元的性质做合理的近似逼近,从而在微元取无穷小量的前提下,达到向精确描述的逼近。 例1、如图所示,岸高为h ,人用不可伸长的绳经滑轮拉船靠岸,若当绳与水平方向为θ时,人收绳速率为υ,则该位置船的速率为多大? 例2、如图所示,长为L 的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立于船头的人质量为m ,船的质量为M ,不计水的阻力,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问:船的位移为多大? 例3、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匀质细圆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圆环以角 速度ω绕环心O 转动,试证明:(1)圆环的张力π ω22R m T = (2)圆环的动能2)(2 1 R m E k ω= 例4、一根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匀质铁链条,被竖直地悬挂起来,其最低端刚好与水平接触,今将链条由静止释放,让它落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求链条下落了长度x 时,链条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例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形绝缘细线上、下1/4圆弧上分别均匀带电+q 和-q ,求圆心处的场强. 例6、如图所示,在离水平地面h 高的平台上有一相距L 的光滑轨道,左端接有已充电的电容器,电容为C ,充电后两端电压为U 1.轨道平面处于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在轨道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当闭合S ,棒离开轨道后电容器的两极电压变为U 2,求棒落在离平台多远的位置. 例7、(1)试证明:质量为M 的匀质球壳,对放置在空腔内任意一点的质量为m 的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 (2)若将上述质点移至球壳外距球心O 距离为r 处,求此时系统具有的引力势能为多少?规定∞→r 时,系统引力势能为零

高一物理力学中的皮带模型人教版

高一物理力学中的皮带模型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力学中的皮带模型 “皮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物体在皮带上运动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判断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判断物体相对于皮带的运动。 [例1]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1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s m v /1=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kg m 4=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0=μ,(1(2(3)到B 解析: (1大小mg F f μ=2/1s m a =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s m v /1=,则at v =,代入数值得s t 1=。 (3)行李从A 匀加速运动到B 时,传送时间最短。则2m in 2 1at l =,代入数值,得s t 2m in =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m in m in at v =代入数值,解得s m v /2m in =。 [例2] 如图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倾角?=37θ,以s m /10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 放上一个质量kg m 5.0=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5.0=μ,已知传送带从A 到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θcos 设上述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分别为1a 、2a )cos (sin )cos (sin 1θμθθμθ+=+=g m mg a 2/10s m = 物体速度从零增大到与传送带同速所用的时间: s a v t 111== 物体下滑的位移:m t a s 52 12111== 接着物体下滑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此时加速度: 22/2)cos (sin s m g a =-=θμθ 余下部分满足:2222122 1t a vt s L s +=-= 解得s t 1=(s t 11-=负值舍去)所以物体下滑的总时间为s 2。 [例3] 如图3所示,AB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 ,末端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从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 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 点,轨道如图中虚线BC 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 点的水平位移OC=l 。 现在轨道的下方紧贴B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E 与B 端的距离为2 l 。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 再次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E 点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上的C 点,当驱动轮转动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 的落地点为D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P 滑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传送带轮半径为r ,顺时针匀速旋转,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小物体P 从E 端滑落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 。若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重复以上动作,可得到一组对应的ω值与s 值,讨论s 值与ω值的关系。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超强)及练习题 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分别为汽车甲的位移-时间图象和汽车乙的速度-时间图象,则( ) A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B .乙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C .甲在4s 内的位移大小为40 m D .乙在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0 m 【答案】B 【解析】 A 、在x t -图象中,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故A 错误; B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220/5/4 v a m s m s t = ==,故B 正确; C 、甲在4s 内的位移大小为20020x m m =-=,故C 错误; D 、由v t -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4s 内的位移大小为 204 402 x m m ?= =,故D 错误. 点睛:本题的关键要明确x t -图象与v t -图象的区别,知道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两种图象不能混淆. 2.一质点t =0时刻从原点开始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4s 时,质点在x =1m 处 B .t =3s 时,质点运动方向改变 C .第3s 内和第4s 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相同 D .0~2s 内和0~4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0?4s 内质点的位移等于0?2s 的位移,为12 2m 3m 2 x += ?=,0t =时质点位于0x =处,则4s t =时,质点在3m x =处,故选项A 错误; B 、在2s-3s 内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在3s-4s 内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下方,所以 3s t =时,质点运动方向改变,故选项B 正确; C 、第3s 内质点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合力做负功;第4s 内速度增大,动能增加,合力做正功,由动能定理知第3s 内和第4s 内,合力对质点做的功不等,故选项C 错误; D 、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则知0~2s 内和0~4s 内,质点的位移相同,但所用时间不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选项D 错误。 3.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在6s 末,质点A 的加速度大于质点 B 的加速度 B .在0-12s 时间内,质点A 的平均速度为 7 6 ms C .质点A 在0-9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质点B 在0-3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D .在12s 末,A 、B 两质点相遇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根据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可知质点A 在 6 s 末的加速度是 13 m/s 2,质点B 在6 s 时末的加速度是2431 a /1239B m s -= =-,所以A 的加速度较大,故A 正确; B 、在0~12s 时间内,质点A 的位移为1614 310.522 x m m m ?+= +?=,平均速度为10.57 //128 x v m s m s t = ==,故B 错误; C 、质点A 在0-9s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16 32 A x m m ?= =,质点B 在0-3s 时间内的位移

高考-高中物理-力学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 、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 量为ml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粗糙地面 对于三角形木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 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0B竖直向下,表面光 滑,A0上套有小环P, 0B上套有小环Q,两环质量均为m ,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0杆对P环 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A. N不变,T变大 B. N不变,T变小 C . N变大,T变大 D . N变大,T变小 【例3】如图所示,设 A 重10N , B 重20N ,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 .问: (1 )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 A -f F—-B-— 滑动?(2)若A、B间卩1=0.4 , B与地间"=0」,贝U F 多大才能产生相对滑动? 【例4】将长方形均匀木块锯成如图所示的三部分,其中B、C 两部分完全对称,现将三部分拼在一起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当用与木块左侧垂直的水平向右力F作用时,木块恰能向右匀速运动, 且A与B、A与C均无相对滑动,图中的0角及F为已知,求A 与B之间的压力为多少? 【例5】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 的四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 止不动,则左边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A . 4mg、2mg B . 2mg、0 C . 2mg、mg 12 3 4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