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类意象
古诗词中植物意象

古诗词中植物意象
以下是三条关于古诗词中植物意象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哎呀,你想想看,陶渊明在东篱下悠然地采摘着菊花,不经意间抬头就望见了那远处的南山,这是多么惬意的画面呀!这“菊”在这里可不单单只是菊花哦,它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呢。
就好比当你结束了一周忙碌的工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坐在自家的小花园里,泡上一杯茶,静静地享受着那份宁静,这不就是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嘛!
2.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是唐代贺知章的《咏柳》里的诗句呀。
哇塞,你瞧那如同碧玉装扮起来的高高的柳树,千万条柳枝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绦一样,多美呀!这里的“柳”可不仅仅是一棵普通的柳树哦,它常常被用来表达送别、留恋的情感呢。
就好像毕业的时候,大家在校门口那排柳树下合影留念,那柳树不就承载着大家对校园时光的不舍和留恋吗?
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这是王安石的《梅花》里的名句哟。
想想看,在那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多坚韧呀!这“梅”在这里代表着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呢。
好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有的人就像那梅花一样,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依然坚强地绽放,努力克服困难。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勇敢面对挫折的朋友,不正是有着梅花一样的品质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古诗词中的植物意象真是太有意思啦,它们让诗
句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内涵,也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寓意。
楚辞中的植物意象

《楚辞中的植物意象》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东西,那就是楚辞里的植物意象。
你们知道什么是意象吗?其实呀,就是用植物来代表一些特别的意思。
比如说兰花,在楚辞里,兰花代表着高洁、美好的品质。
就好像我们班的班长,总是帮助同学,学习又好,大家都觉得他像兰花一样美好。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楚辞中的植物意象》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
还有荷花,在楚辞里,荷花象征着纯洁和优雅。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有个古代的大诗人,他看到池塘里的荷花,就想到了自己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管周围环境怎么样,都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和善良。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荷花一样哟!
《楚辞中的植物意象》
小朋友们,再来讲讲。
楚辞里还有香草,香草代表着忠诚和正直。
比如说,有个勇敢的将军,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不怕困难,就像香草一样,永远忠诚,永远正直。
小朋友们,虽然楚辞有点难懂,但是这些植物意象是不是很有趣呀?。
古诗词中常见植物类意象涵义的集释(全文)

古诗词中常见植物类意象涵义的集释(全文)一、考题呈现⒈(2013年江西省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辛弃疾壬子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以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⑴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⒉(2012年江西省高考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⑴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二、意象集释古诗词中植物人格化的特点始见于楚辞。
楚辞中有很多象征作者不屈不挠、人品高洁的花草,而楚辞又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后世诗人便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并发扬了这种植物人格化的传统。
下面对诗词中常见的花草类意象内涵作一总结,以方便大家复习备考。
1.梅花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内涵: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例子:①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人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作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形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此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姿态优美,将其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理解与赏析(植物类)有大量的诗词实例和详解0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理解与赏析(植物类)一、什么是意象?•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的结合。
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诗讲究含蓄,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景、物——客观之“象”;情、志——主观的“意”。
(意象分类详见《常见意象集锦大全》)三、典型意象的理解与赏析——植物类(一)、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招隐士》萋萋,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三)、梧桐——表示凄苦、寂寞、惆怅离情别绪风吹落叶,雨滴梧桐,凄清景象,梧桐又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意象。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位亡国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
重门深锁,顾影徘徊,只有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好不凄凉!过去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已成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
亡国之恨何时了?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秋夜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
植物类意象

一、植物类意象:柳1.意象与诗歌的联系:“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留恋等情思。
2.关于“柳”的古诗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雄《寒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关于“柳”的整首古诗。
1) 东溪种柳【唐】白居易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2) 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 苏州柳【唐】白居易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4) 长安新柳【唐】陈光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5) 五月水边柳【唐】崔护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6) 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7) 新柳【唐】崔橹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8) 堤上柳【唐】戴叔伦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9) 赋得长亭柳【唐】戴叔伦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2024年《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响》范文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影响》篇一《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深远影响一、引言《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诗经》中,植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世界,更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
本文将探讨《诗经》中的植物意象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诗经中的植物意象1. 植物种类与特点《诗经》中涉及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草木、花卉、果实、树木等。
这些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香气等特点,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描绘场景的重要手段。
例如,柳树、杨树等树木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荷花、牡丹等花卉则常被用来表达爱情的美好和纯洁。
2. 植物意象的分类根据植物在诗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将植物意象分为象征性意象、描绘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
象征性意象如松柏,常被用来象征坚贞不屈的品质;描绘性意象如芳草,用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比喻性意象如芙蓉,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三、植物意象在诗经中的运用及其意义1. 表达情感植物意象在《诗经》中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例如,通过描绘柳树的柔美,表达对爱人的思念;通过描绘荷花的纯洁,表达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这些植物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2. 反映社会文化观念《诗经》中的植物意象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观念。
例如,松柏的坚韧不拔,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忠诚、勇敢等品质的崇尚;芳草的繁茂,体现了人们对生命力和繁衍的渴望。
这些文化观念通过植物意象得以传承和发扬。
四、《诗经》中植物意象对后世的影响1.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诗经》中的植物意象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后世诗人常常借鉴《诗经》中的植物意象,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植物意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2.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诗经》中的植物意象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植物意象分类及意义分析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植物意象分类及意义分析陶渊明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植物意象广泛出现,并被用于表现人物心情、描绘自然风景、传递思想观念等多种用途。
下面是关于陶渊明诗歌中植物意象分类及意义分析的一些观点。
一、植物意象分类花卉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花卉意象常用于表示女性的美丽和柔弱,也常用来描绘自然风景。
例如,在《春望》中,陶渊明写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君何不带绿鬓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暮苏州城外愁,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中的"绿鬓"指的是陶渊明的妻子李白鬓间缠绕的茉莉花,表示李白的柔美和美好的性格。
果实意象:果实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用来表示美好的生活,也常用来描绘自然风景。
例如,在《山中》中,陶渊明写道:"西山千里见,果熟梅子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首诗中的"果熟梅子黄"描绘了陶渊明所在的山中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
草木意象:草木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常用来表示自然的生命力和繁茂,也常用来描绘自然风景。
例如,在《赠汪伦》中,陶渊明写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谁解冰肌骨,肝胆欲裂开。
白发三千丈,青史一百年。
嗟余听鼓,起舞落日间。
如此多情,岂敢倾城来!",这首诗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谁解冰肌骨"等句子描绘了自然的生命力和繁茂。
二、植物意象的意义分析描绘自然风景: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植物意象常用来描绘自然风景,表现自然界的美好和繁茂。
表示人物心情:植物意象在陶渊明的诗歌中也常用来表示人物的心情。
例如,在《绝句》中,陶渊明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千岁平生,不见秋风,只无肠断处,有感于落花",这首诗中的"落花"意象表示人物心情的凄凉和悲伤。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

语文古词诗中常见的意象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1一、植物类(比喻或象征):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兰花、菊花、牡丹、桃花、扬花。
1、芳草:(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3、梅花: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 《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松柏:象征孤直顽强、坚贞不屈。
《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竹:苍翠挺拔、蒸蒸日上、不屈不挠。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柳”的意象(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7、黍离: 《诗经·黍离》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过西周故都,看到故都长满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植物类意象:柳 1.意象与诗歌的联系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留
恋等情思。 2.关于“柳”的古诗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3.关于“柳”的整首古诗。 1) 东溪种柳 【唐】白居易 野性爱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2)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3)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4)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5)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6)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7)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8)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9)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10)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11)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12)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13)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14)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15)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16)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17)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18)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19)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20)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2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2)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23)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24)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25)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26)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27)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28)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29)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30)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31) 柳 【唐】李商隐 为有桥边拂面香,何曾自敢占流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 32)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33) 谑柳 【唐】李商隐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34) 春池柳 【唐】李世民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35) 咏柳 【唐】李咸用 日近烟饶还有意,东垣西掖几千株。牵仍别恨知难尽, 夸炫春光恐更无。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
36) 柳 【唐】李冶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苹。东风又染一年绿, 楚客更伤千里春。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浙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
37) 柳二首 【唐】李中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
38)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39) 柳 【唐】罗绍威 妆点青春更有谁,青春常许占先知。 亚夫营畔风轻处,元亮门前日暖时。 花密宛如飘六出,叶繁何惜借双眉。 交情别绪论多少,好向仁人赠一枝。
40) 柳 【唐】罗隐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41)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42)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五株斜傍渊明宅, 千树低垂太尉营。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43)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44) 柳二首 【唐】司空图 谁家按舞傍池塘,已见繁枝嫩眼黄。 漫说早梅先得意,不知春力暗分张。 似拟凌寒妒早梅,无端弄色傍高台。 折来未有新枝长,莫遣佳人更折来。
45) 垂柳 【唐】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46) 柳 【唐】唐彦谦 春思春愁一万枝,远村遥岸寄相思。西园有雨和苔长, 南内无人拂槛垂。游客寂寥缄远恨,暮莺啼叫惜芳时。 晚来飞絮如霜鬓,恐为多情管别离。
47) 杨柳 【唐】汪遵 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48) 题柳 【唐】温庭筠 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香随静婉歌尘起, 影伴娇娆舞袖垂。羌管一声何处曲,流莺百啭最高枝。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49)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50)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4.关于柳的散文 柳 张晓风 所有的树都是用“点画成的,只有柳,是用“线”画成的。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 柳树不是匠人的树,这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柳是愈来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会神经紧张的屏息凝视——我怕我有一天会忘记柳。我怕我有一天读到白居易的“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提”,或是韦庄的“睛烟漠漠柳毵毵”竟必须去翻字典。 柳树从来不能造成森林,它注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没用的,怎么的注释才使我们了解苏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着春风,隋堤的柳怎样茂美如堆烟砌玉的重重帘幕。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
杨柳 丰子恺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喜欢柳树;因为有人说我喜欢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树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甚么喜欢杨柳?到底与杨柳树有甚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原来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