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影像诊断
气管支气管疾病的影像学

X 线表现
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 “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
继发感染时可见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 缘模糊,囊状阴影内可见液平。
10% 病人胸片无异常,需经支气管造影或 C T 检查发现。
支气管造影可以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 示其大体病理类型和分布范围。
诊断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根据异物吸入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诊 断不难。气管内金属异物有时需与食道 异物区别,要点为气管异物位于气道的 透明阴影内,而食道异物偏后。对于密 度较低异物, CT 优于 X 线。
慢性支气管炎
chronic bronchi tis
病理与临床
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和气喘为 三大主要症状,好发于中老年,冬季常 见。临床诊断标准为:慢性咳嗽、咳痰 、连续 2 年,每年 2 个月以上;或一年 内有连续咳嗽,咳痰 3 个月以上可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
X 线表现
不透 X 线的异物可显示其形态、大小和 停留部位。
密度较低异物可通过高千伏正位、斜位 摄片或断层显示气柱的不连续。
纵隔摆动。 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
不张。
CT 表现
可显示高密度异物、 X 线平片不能显示 的密度较低异物。
由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如阻塞性肺炎 、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CT 表现
病例同前。 小叶中央 型肺气肿 ,左上肺 广泛 纤维 化陈旧病 灶。
CT 表现
病例同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下肺渗 出病灶。
慢支肺气肿 合并肺动脉 高压、肺源 性心脏病。 右下肺动脉 干增粗、右 心室增大。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

支气管扩张诊治指南简介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炎症。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和纤维沉积或纤维化修复使支气管壁毁损,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变形。
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支气管,病变可以广泛,也可以局限; 左肺下叶最为常见。
支气管扩张症,可伴有支气管大量萎陷,支气管萎陷部位远端的所有气道及肺泡均出现不张,使肺叶呈现无气状态。
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为多见。
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是支气管一肺脏反复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使支气管壁的炎症和破坏进一步加重,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感染灶,可触发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异常将造成局部组织的进行性损害,支扩的管壁组织内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同时亦有体液免疫异常。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支气管一肺感染百日咳、麻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或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2. 支气管阻塞吸入异物、肿瘤、黏液填塞、肺门淋巴结肿大、获得性支气管疾病。
3. 遗传性缺陷纤毛缺陷(如纤毛不动综合征、Katagener综合征等) α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囊性纤维化。
4. 免疫缺陷状态如先天性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
5. 先天性解剖学缺陷如支气管软化、软骨缺陷、支气管囊肿等。
6. 其他反复吸入性肺炎、Yasung综合征、吸入有害物质等。
流行病学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新西兰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为3.7/10万,而美国成人总体患病率为52/10万,英国的患病率约为100/10万,美国18~ 3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2/10万,但7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高达272/10万。
这些研究均为多年前的文献,与时尚未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等检查手段。
过去曾认为近50年来支气管扩张症的患病率逐年下降,但这一观点并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证据。
在我国支气管扩张症并非少见病,长期以来对这一疾病缺乏重视,同前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诊断与治疗

终末细支气管、1级 呼吸性细支气管狭 窄
(2)全小叶型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狭窄
(3)远端腺泡性肺气 肿(旁间隔肺气肿)
[病理生理]
小气道病变 动态肺顺应性↓ 大气道病变 RV↑
肺泡、毛细 血管网破坏
生理性无效腔 生理性动静脉分流 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1.症状 (1)原发病表现 (2)逐渐加重的呼 吸困难(气促)
疾病 相似点
鉴别
慢支
中年后起病,长期吸烟史 COPD为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
哮喘 支扩
慢性咳嗽
幼年、青年发病,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发作性哮喘,缓解后可无症状
慢性咳痰
可逆性的气流受限 大量脓痰、咯血史
喘息、气促
固定湿罗音、杵状指 X线、支气管造影、CT
肺结核
慢性病程、结核中毒症状
结核多形性病灶(X线)
痰抗酸杆菌(确 诊)
(3)呼吸衰竭表现 (缺氧、CO2潴留)
2.体征 (1)肺气肿征
(视、触、叩、听)
(2)呼吸衰竭表现 (3)肺心表现:
剑突下搏动、心 音增强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 胸部X线、CT 肋间隙增宽 膈肌下降 双肺或局限性透
亮度↑ 肺纹理(外/内带) 心影
2.呼吸功能: FEV1/FVC%<60% MVV<预计值的80% RV↑、RV/TLC>40%
3.心电图 低电压
4.血气分析
PaO2↓,PaCO2↑,PH↓ 5.血液和痰液检查
[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突发胸痛、气促加重
2.肺部急性感染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呼吸衰竭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病史 肺气肿症状体征 胸片及肺功能检查 2.临床分型
支气管扩张

• 支气管扩张患者施行体位引流排痰,下列 哪项不正确? • A、病变部位应处于高处 • B、每日应引流2—4次,每次15—30分钟 • C、可用生理盐水先作雾化吸入,便于排痰 • D、痰量多的患者,应尽快把痰排出 • E、排痰时,同时配合深呼吸,用力咳痰, 可提高排痰效果
HRCT
• 高分辨率CT,可确诊支气管扩张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1.慢性支气管炎
2.肺脓肿
3.肺结核 4.先天性肺囊肿
1.慢性支气管炎
• 多发于中老年人,多有吸烟史 或有毒有害气体接触史,在气候多 变的冬春季节发作,慢性咳嗽,咳 痰,多为白色粘痰,很少脓性痰。 咯血不多见。听诊二肺底湿罗音。
2.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
概 念
是指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因 反复慢性化脓性感染,导致支气管壁平滑 肌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管腔不可逆的异 常扩张与变形。
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
咯血。
• 正常支气管形态分布 如树枝状,气管(0级) 自隆突分为左、右主 支气管(1级),后分为 叶支气管(2级) 、段 支气管(3-4级)逐级分 支,管腔变细,最终 至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20-25级)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常由 细菌感染、支气管内膜结核、 曲霉菌感染等引起。婴幼儿 期支气管-肺组织反复感染是 最常见的原因。
发病机制
• 支气管较细,发育尚未完善,易遭受破坏 和阻塞。 • 反复感染破坏支气管管壁平滑肌层及弹性 组织,加重阻塞。
• 支气管炎致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 而引流不畅,加重感染。
辅助检查
• 一、影像学检查
•
• •
X-Ray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概述】支气管扩张症( bronchiectasis)是指支气管树的异常扩张,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化脓性炎症。
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和纤维沉积或纤维化修复使支气管壁毁损,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变形。
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支气管,病变可以广泛,也可以局限;左肺下叶最为常见。
支气管扩张症,可伴有支气管大量萎陷,支气管萎陷部位远端的所有气道及肺泡均出现不张,使肺叶呈现无气状态。
引起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继发性支气管扩张为多见。
引起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的基本因素是支气管一肺脏反复感染和阻塞,两者相互影响,使支气管壁的炎症和破坏进一步加重,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感染灶,可触发局部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异常将造成局部组织的进行性损害,支扩的管壁组织内有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发生,同时亦有体液免疫异常。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支气管一肺感染百日咳、麻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支气管炎或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2.支气管阻塞吸人异物、肿瘤、黏液填塞、肺门淋巴结肿大、获得性支气管疾病。
3.遗传性缺陷纤毛缺陷(如纤毛不动综合征、Katagener 综合征等)ai -抗胰蛋白酶觖陷症,囊性纤维化。
4.免疫缺陷状态如先天性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慢性肉芽肿病。
5.先天性解剖学缺陷如支气管软化、软骨缺陷、支气管囊肿等。
6.其他反复吸人性肺炎、Yasung综合征、吸人有害物质等。
【临床表现】(一)大多数支气管扩张起源于幼年期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随病程延长症状明显化口个别患者症状一直不显著a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为:1-咳嗽和咳痰,痰常为脓性,清晨为多,缓解期脓痰亦多不消失,未治者痰量可达100~500ml/d,可有异味和恶臭。
2.咯血大多数病人反复咯血,约占57~6~75%,咯血量大小不等,可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
与病变范围和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
部分病人仅有咯皿而无咳嗽及咳痰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3.反复继发感染其时痰量增多可伴发热、无力、食欲减退和贫血等全身症状。
支气管扩张

.
22
病例1
• 体征
–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背段可 闻及中粗湿罗音和吸气相干 鸣音。
• 胸片示:左下肺炎症
.
23
六、临 床 表 现
1、病史特点
慢性经过、年龄多在小儿或青年。幼 时有肺炎、麻疹、百日咳等病史。
2、症状特点
a. 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改变体位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粘膜
可引起咳嗽和排痰。
.
24
六、临 床 表 现
– 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受损或丢 失,并有微小脓肿,
– 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终末支的 扩张与吻合,有的毛细血管扩 张形成血管瘤。
.
16
.
17
.
18
五、病理生理
1、早期:病变轻,局限→肺功能正常。 2、病变范围扩大→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 碍。
.
19
3、病重而广泛→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 功能障碍→吸入气体分布不均(支扩部通 气减少)血流不受影响→通气/血流比值降
2、外科处理:急诊手术。
.
52
(五)手术治疗
适应症:
反复感染或大咯血,其 病变范围较局限,在一 叶肺或一侧肺组织,药 疗效差者,且常发生威 胁生命的大咯血者。
.
53
预防
1、防治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肺结 核等慢性呼吸道感染。 2、治疗慢性副鼻窦炎和扁桃体炎。 3、防止异物误吸。 4、提高免疫力。 5、改善生活条件和营养状态
.
10
三、发 病 机 制
① 感染→支气管管腔粘膜充血、水肿→咳嗽
↘分泌物→阻塞管腔 ↓
加重感染
↘管腔狭窄 ↓
结构破坏 引流不畅 气道高压
发育 障碍
②遗传
③
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1)

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1)】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症)的CT及HRCT表现,评价其在诊断支扩中的价值。
方法:56例临床及胸片疑支扩行CT检查,15例CT发现可疑区域加行HRCT检查。
其余6例CT或HRCT未发现支扩者行支气管造影。
结果:56例可疑患者发现53例支扩,普通CT诊断38例,HRCT诊断12例,支气管造影诊断3例。
常见CT表现为环状影、轨道征、印戒征、曲张征、粘液嵌塞征。
结论:CT 结合HRCT对支扩诊断有很高的价值,可替代大部分支气管造影。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CT;价值支气管扩张症(以下简称支扩症)的传统诊断方法依赖于支气管造影,它能很好地显示支扩的存在、分布范围及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然而,支气管造影是一种有创痛苦的检查方法。
近年来随着CT的逐渐普及,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的运用,给支扩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无创实用的诊断方法。
现将我院56例可疑为支扩患者的CT及HRCT的表现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56例临床症状及胸片怀疑支扩,有53例诊断为支扩。
男30例,女24例,年龄范围18岁~60岁,平均43岁,临床症状慢性咳嗽咳痰者35例,反复咯血者50例,发热10例。
CT检查:56例均行常规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 Esprit CT 机,患者取仰卧位,于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扫描,从肺尖到膈顶,常规扫描层厚、层距各10 mm。
15例CT发现可疑病变区加行HRCT,层厚2 mm,层距2 mm,连续扫描。
支气管造影:6例CT或HRCT未发现异常的患者行支气管造影检查,造影剂用76%泛影葡胺、羧甲基纤维素纳和磺胺嘧啶混合乳剂。
每例分别行左右两侧支气管造影,摄正斜位片。
2 结果56例可疑患者发现53例支扩,普通CT发现38例。
15例CT仅见局部肺纹理增多和或局限性肺气肿,于该区域加扫薄层HRCT,又发现12例支扩。
另6例CT或HRCT未发现异常者行支气管造影,发现3例支扩,其中2例为轻微柱状支扩,1例为轻度曲张型支扩。
《支气管扩张》PPT课件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 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 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
议而定。
手术方式
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和支气管动脉栓塞 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 病变范围、肺功能状况等因素综
合考虑。
手术风险及预后
手术治疗具有一定风险,如术后 感染、呼吸衰竭等。因此,在手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制 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并加强术后
鉴别诊断
需要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相鉴别。这些 疾病可能有类似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但通过详细的病史询 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03 治疗原则与药物 选择
保守治疗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通过物理疗法如胸部理疗 、雾化吸入等,促进痰液 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感染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 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控制感染。
血常规
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 及感染程度。
痰液检查
可发现致病菌,为抗感染 治疗提供依据。
肺功能检查
可评估患者肺通气和换气 功能,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 断。患者通常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等 症状,X线或CT检查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特征性改变。
排饮食等。
提醒家属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支气管扩张的定义、病因和病 理生理机制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 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