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资料合集目录一、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二、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四、儿童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五、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六、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一种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常见的医院感染,特别是在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
本文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策略。
患者自身因素:老年患者、身体虚弱、免疫系统受损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均增加发生VAP的风险。
机械通气因素:机械通气改变了患者的正常呼吸生理,使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细菌易于进入下呼吸道。
气管插管和吸痰等操作可能直接将细菌带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护理因素:不规范的护理操作,如手卫生不严、无菌操作不规范等,均可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环境因素:ICU内的环境可能存在较多的细菌,加上患者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是导致VAP发生的原因之一。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并强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习惯,防止交叉感染。
呼吸道护理:定期为患者进行吸痰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和鼻胃管,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预防误吸:抬高床头30-45度,有助于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
适当控制进食速度和量,避免过饱,有助于减少误吸的风险。
口腔护理:每日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减少细菌向下呼吸道转移的风险。
环境消毒:定期对ICU环境进行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减少环境中的细菌数量。
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早期拔管: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拔除气管插管,减少VAP 的发生风险。
通过以上护理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风险。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吕佩源;李春岩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04(7)18
【摘要】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和通过有效治疗纠正其中一些危险因素可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因此,加强人群中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及监控,并进一步指导预防和治疗对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295-1296)
【作者】吕佩源;李春岩
【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市,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
【相关文献】
1.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 [J], 张振;张珂珂;张潇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对策 [J], 丁莉
3.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监控--关于脑血管病三级预防概念之临床应用 [J], 张葆樽
4.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J], 邰国峰
5.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J], 符鹏程;姚晓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triplevesselcoronaryarterydisease YangHui ,ChenChen,LiuZhaoping,HeJing,Wang Meng,ChenYongheng,FanBin,ChengZiping,ZhaoRen,WangBangning( DepartmentofCardiology,theFourthAffili atedHospitalofAnhuiMedicalUniversity,Hefei230012,China)
·202·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年 4月第 23卷第 2期 ChinJClinHealthc,April2020,Vol.23,No.2
原发免疫性血 小 板 减 少 症 的 临 床 应 用 价 值 [J].中 华 血液学杂志,2014,35(9):812815. [8] GASBARRINIA,FRANCESCHIF,TARTAGLIONER,et al.Regressionofautoimmunethrombocytopeniaaftererad icationofHelicobacterpylori[J].Gastroenterology,1998, 114(9131):878. [9] 王红,狄 亚 珍,吴 凌,等.幽 门 螺 杆 菌 感 染 对 免 疫 性 血 小板减少症患 儿 免 疫 水 平 的 影 响 [J].中 华 医 院 感 染 学杂志,2017,27(12):27222725. [10] 刘秀琴,于树红,曹红梅,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分 型与儿童过敏 性 紫 癜 相 关 性 分 析 [J].中 国 实 用 儿 科 杂志,2017,32(4):306307. [11] 罗洪强,封蔚莹,钟永根,等.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难 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Th1/Th2细胞因子及血 小板水 平 的 影 响 [J].中 国 卫 生 检 验 杂 志,2017,27 (1):4648. [12] 朱芸,卢巧.幽门螺杆菌根治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 癜 中 的 治 疗 意 义 [J].中 国 妇 幼 健 康 研 究, 2017,28(10):12231225. [13] CHENGYS,KUANGLP,ZHUANGCL,etal.Effectsof cytotoxinassociatedgeneA(CagA)positiveHelicobacter
高血压危象PPT课件

高血压危象的社区预防与管理案例
案例一
某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有效降低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率。
案例二
某社区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定期监测血压情况,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肌梗死
高血压危象可能增加心脏 负担,导致心肌缺血或坏 死,引发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长期高血压可能对心脏造 成损害,导致心脏肌肉肥 厚和功能减退,最终引发 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
肾小球动脉硬化
高血压危象可能导致肾脏血管损伤, 引发肾小球动脉硬化。
肾功能不全
肾结石和肾盂肾炎
高血压危象可能增加尿液中钙盐的沉 积和细菌的感染,引发肾结石和肾盂 肾炎。
就地急救措施
保持镇静
在处理高血压危象时,首先要保持冷 静,避免过度紧张或恐慌。
降低血压
如果血压过高,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 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硝普钠、硝酸 甘油等,以迅速降低血压。
控制情绪
情绪激动是高血压危象的常见诱因, 因此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 波动。
休息
让患者躺下休息,保持安静,避免过 度活动。
呼叫急救电话
在处理高血压危象时,如果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 疗救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相 关症状和体征。
告知急救人员病情严重程度和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以便急救人员更好地进行现场 救治。
转运与后续治疗
等候急救人员到场后,应配合急救人员进行转运,确保患 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救治。
季节与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如夏季高温会 导致人体排汗增多,血容量相对减少;冬季寒冷会使人体外 周血管收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血压水平,增加高血压危象 的风险。
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家系中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主要是分析在高血压家系里面高血压的一些危险的因素。
方法: 收集背景某地区的高血压的家族一共104 个, 一共是846 人,包含直系亲属517 人,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去分析高血压的一些危险因素。
结果: 高血压家系中, 性别和文化程度以及年龄还有血糖和BMI 水平都和高血压有明显的关联( P < 001) 。
结论: 高血压家系是展开高血压预防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 家系; 危险因素; 多元Logisitic 回归【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476-01前言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在高血压家系中对高血压有关的一些危险因素所进行的分析, 能够更加的深入地去探讨环境中每个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的验证并且探索环境中高血压的有关危险的因素。
本研究通过北京地区的高血压家系的调查以及其对直系亲属资料的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的分析, 主要是为了去探讨环境里高血压的一些相关的危险因素,给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013~ 2014 年在北京地区的汉族人群里面所收集的高血压家系一共有104 个, 并对这个家系里面的15 岁以上的846 人去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本文主要对其中的517 例的直系亲属( 男273 例, 女244 例) 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2.方法(一)高血压家系主要入选标准(1)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 以及/ 或舒张压90 mmHg 或2 周中服用降压药。
并排除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以及恶性肿瘤和脑卒中。
(2)高血压家系的入选标准家族中父代至少有人, 子代至少有两人为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
(二)相关定义(1)直系亲属以家系中的父代作为基础, 包含父代中的配偶双方和子女以及孙子女还有外孙的子女。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

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目的分析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近年来我科加强对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排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以加强预防和控制血透室医院感染。
结果每月透析550余人次,到目前为止,透析患者未发生1例医院感染,医护人员也无感染发生。
结论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查找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就能够防患于未然,避免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标签:血透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干预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对维持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起到重要作用。
但随着血透患者的增多,血透室工作量大而繁重,人员活动性大,是一个医院感染高风险场所[1]。
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已成为医院血透室管理而临的首要问题。
我科对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排查,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1.1环境污染因素血透室建筑布局不合理,床间距小,陪护管理不到位,患者家属随意进出,病室内人员密度相对较大,造成空气流动性差,污浊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
1.2血透机自身因素血透室拥有血透机12台,使用年限均在两年以内,机器构造上存在缺陷,旁路及连接A,B浓缩液桶的管帽含金属结构,长期暴露在外,不易清洁消毒处理,很容易造成透析液污染。
1.3血透机消毒不彻底因素有研究表明回,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透析机表面受到的细菌污染会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对透析前后透析机表面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各班次透析后透析机表面菌落计数均显著高于透析治疗前,不合格样本也均为透析后产生,用消毒液擦拭后采样合格率从擦拭前的93.9%升至100%。
护理人员平时因工作繁忙,忽略了机身表面的擦拭消毒,在操作时经常频繁接触操作面板,病原菌有可能通过护理人员手传染给下一个患者,造成交叉感染。
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普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对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术前和手术因素是术后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术前体质不良、退化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
手术的时间和方式也会影响感染的风险,长时间手术及大切口手术风险较高。
术前高热、感染灶或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术后护理相关因素是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手术创面处理、引流管管理、伤口护理等关键环节的不合理操作或者护理人员的不当操作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术后患者需要适当的早期康复护理和营养支持,以加强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医院环境及感染防控措施也是影响术后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
医院内部空气质量、手术室操作规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状况等都会影响手术患者的感染风险。
合理规范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使用无菌操作和无菌物品等)能够很好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患者个人因素也是影响术后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包括患者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身体清洁等因素。
不良的个人习惯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如饮食不洁、长时间不洗澡等。
为了降低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术前评估。
及时发现患者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药物、加强营养支持等。
2. 术后护理规范化。
标准化手术创面处理,确保引流管畅通和安全、规范伤口护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等。
3.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和执行,规范手术室操作流程。
4. 定期进行医院环境监测。
定期检测医院内空气质量、手术室无菌条件和器械消毒灭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5. 患者个人卫生教育。
加强患者的个人卫生宣教,引导患者正确饮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大全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3.1.高钠、低钾膳食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膳食钠/钾比值与血压的相关性甚至更强。
我国14组人群研究表明,膳食钠盐摄入量平均每天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和1.2mmHg。
高钠、低钾膳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
在盐与血压的国际协作研究(INTERMAP)中,反映膳食钠/钾量的24小时尿钠/钾比值,我国人群在6以上,而西方人群仅为2-3。
1.3.2.超重和肥胖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
人群中体重指数(BMI)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每增加3kg/m2,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我国24万成人随访资料的汇总分析显示,BMI≥24 kg/m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 4倍。
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
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
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与人数均明显增加。
在城市中年人群中,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30%。
超重和肥胖将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
1.3.3.饮酒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
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
如果每天平均饮酒>3个标准杯(1个标准杯相当于12克酒精,约合360克啤酒,或100克葡萄酒,或30克白酒),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平均升高3.5mmHg与2.1mmHg,且血压上升幅度随着饮酒量增加而增大。
在我国饮酒的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应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和高血压发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高血压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它已经成
为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如果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医院感染,
将会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医院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医
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现有关于高血压医院
感染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对于高血压这个大人群的医院感
染研究较少。为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对某医院心血
管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为提出高血压患
者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
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高血压;感染;危险因素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高血压
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
2、分组依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标准,采用成组病例对
照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为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者,
对照组为住院期间未发生医院感染者。入选18周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排除入
院48h内已发生感染者。
3、研究方法。由经过培训且具有医院感染知识的医务人员查询病例,采集
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入院日期、入院科别、疾病诊断、感染日期、感染部位、
感染次数、出院日期、治疗效果、手术日期、高血压等级、高血压患病时间、血
压控制情况、合并症等资料。
二、结果
1、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与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不同年龄、住院时间、转
科情况、手术情况、高血压患病时间、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趋势检验结果得,年龄>80岁、住院时间>30d、有转科、
有手术、高血压患病时间>>5年、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
2、医院感染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未发生医院感染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
治愈率高于发生医院感染的高血压患者(P<0.05),说明医院感染对治疗效果有影响。
三、讨论
现如今,心血管疾病逐渐呈现出一个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很多患者年龄在四
十岁左右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数量不断增多。所以一旦发现患者有胸闷、气喘、头
晕甚至是胸痛等状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就诊,因为这些症状极有可能就是心血管
疾病的征兆。很多高血压患者在初期甚至就没有一点儿感觉,部分高血压患者则
表现为头昏脑胀、有的则出现精力不够用的情况,所以很多患者就会认为是自己
没有休息好所导致,其实根源则在于是高血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活动时会明
显感觉到胸口闷胀,运动时气不够,导致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一些患者根本不
在意,有些甚至认为是胃部出现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感染会对患者的治疗产
生极大的影响,没有出现医院感染的患者其治愈率远远比出现感染的患者要高,
所以为了提高治疗效果首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分析出现医
院感染的原因可得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染控制是进行干预的一个重点。所
以为了提升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明确冠心病的
危害,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则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其危害具体表现为如下几
点:
其一,因冠心病所造成的患者猝死。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发生硬化,从而无
法给心肌供应足够的氧和血液。出现冠心病其危害是非常致命的,冠心病起病时
比较隐逸,甚至出现有些病人在心肌缺血时根本没有任何症状,而且其发病非常
的迅速,动脉在硬化时需要很多年,然而心梗或者心绞痛却是几分钟内就会发生
的。所以导致很多患者根本没有充分的准备就出现死亡。
其二,由于血栓所导致的患者中风继而出现猝死。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出现
血管壁硬化的状况,这种状况所产生的危害也是格外严重的。当血管壁硬化的一
定程度时,上面的沉积物就会导致血液变得非常额粘稠,继而也就会导致血液凝
块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生,从而也就造成了血管堵塞的状况,患者也就会发生血栓,
血栓就会导致脑动脉破裂,大脑就会出现局部的坏死,患者出现中风的状况。中
风患者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同,有些出现嘴眼歪斜,有的则是半身不遂,有的严
重的则直接出现死亡。
其三,大量危险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由于心脏长期泵血不良,
全身器官都可能淤血缺氧而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肺部淤血造成易发肺部感染,
肝脏长期淤血缺氧可出现肝硬化,高血压造成肾衰。患者一般不会以单一高血压
病入院,经常伴随其他疾病入院病情较为复杂,机体功能降低,这就导致了高血
压患者的医院感染率较高。因此医务人员因特别注意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
与其接触时应严格按照手卫生操作规范,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降低高血压患者
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此外,高血压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这可能
是因为患者本身免疫力较差,侵入性操作等又破坏了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导致
呼吸系统感染较多。
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期间有转科的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未转科
患者。一般转科的患者是由于病情发生变化或治疗需要,本身免疫力较低,转科
过程中环境发生快速变化,再加上转入新科室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更多的操作,这
就可能导致患者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此外,本研究还表明,有进行手术的高血
压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于未手术者。这与国内研究报道的手术与医院感染有关联。
患者进行手术后身体机能会下降,对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会更敏感,所以医务人
员对转科和手术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医院感染的
发生。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80岁和住院时间较长是高血压患者医院感染
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医院感染率较高。老年患者机体器
官功能衰退,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一般较多,并且老年人的家属、
陪护较多,若不遵守手卫生规范,将会增大医院感染的几率。故应加强老年患者
病房的空气消毒和通风,并对老年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宣教,告知其家属和
陪护重视洗手,遵从手卫生规范。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病情一般较复杂,再加上
较多的侵入性操作,机体防御功能被破坏,病原菌入侵机体的机会也较多,而医
院感染又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二者易形成恶性循环。医院应合理规划入院流
程,高血压患者入院前可在门诊做好必要的检查,方便入院后进行治疗,从而缩
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张飞宁.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发生的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J].卫生职业
教育.2019(02)
[2]乔瑞.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物的选择及药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7(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