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环境生态论文

以绿色消费引领生活方式绿色化——《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解读

文/周宏春

摘要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要在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消费观念,形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应该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公众意识,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将绿色化融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少成多、变小为大,生活方式绿色化将成为人们的社会风尚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生活方式绿色化: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据此,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生活方式绿色化与绿色消费

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涵

生活方式绿色化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

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在“衣”的方面。人诞生以来,“衣”的功能不断变化,从遮羞、保暖到美观。追求美观成为现代服装的重要功能,“人靠衣裳马靠鞍”就是经典表述。在西方,炫耀性消费已不受待见,逐步向保暖功能回归;而我国的少数人仍在追逐奢侈性、炫耀性消费。不少国人出国旅游的兴趣之一是购买奢侈品和顶级时装。鉴此,应倡导勤俭节俭意识,避免过度消费;倡导将自己已经不用但质量仍好的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减轻生态足迹。

在“食”的方面。食乃“果腹”也。在“吃不饱”年代,“画饼充饥”是人们的口头禅,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营养过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每年“大吃大喝”带来的餐桌上的浪费超过2000亿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方面的治理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事实上,人胖了再“减肥”是多重浪费,因而应当以营养结构合理的食物代替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坚决不吃珍禽异兽,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住”的方面。“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动员口号和国人的努力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广大群众“住有所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迅速提高,现已达到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应理性认识住房大小,毕竟“睡觉只要一张床”。人均居住面积和人口数量直接关系土地占用面积、建筑材料和能源、水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也密切相关。我们应当自觉承担环保责任,不能只考虑“安乐窝”而不管不顾生态环保。

在“行”的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2014年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堵车”成为一些城市的“常态”,由此带来的油品进口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攀升以及城市大气污染

严重等问题凸现。如果我国人均小汽车保有量与美国一样,4个人3辆车,届时中国私人小轿车数量将达11亿辆,比目前世界上的汽车总量还要多;所修建停车场和道路需要的土地面积,大约相当于我国水稻田总面积;每天耗费的汽油比目前世界汽油总产量还要多;再考虑产生的污染和交通堵塞,这样的消费模式带给中国人民的将不是幸福而是灾难。因此,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应多骑自行车,不能一味追求汽车数量。

在“游”的方面。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不仅在于“行万里路”,也是丰富业余生活、打发闲暇时间的不错选择。然而,少数人在旅游中,随手乱扔垃圾、踩踏草坪,乱刻乱画、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这些有失东方文明的举止必须改变。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素质,在旅游中自觉做到“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大小便,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实施“黑名单”制度,将不文明的人和行为记入“黑名单”,以树立中华民族保护环境、爱好文明的良好形象。

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支撑

国际上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选择没有受到污染或有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除人们理解的绿色低碳及资源效率高外,绿色消费还包含人类健康、不降低生活水平及方便舒适性、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内涵。可持续消费10年框架计划列入了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峰会的成果文件中,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绿色就业,推动生产和消费的资源消耗最小化,不欠子孙后代的资

源环境“账”,让子孙后代享受到绿色生活。

绿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体现了人类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国际消费者联合会从1997年起,开展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999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启动了以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为主的“三绿工程”。中国消费者协会把2001年定为“绿色消费主题年”。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先后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绿色消费模式专列一章,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我国存在一些绿色消费误区。有人将绿色消费当成了“消费绿色”。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但珍稀动物也照吃不误:非绿色产品不用,但一次性塑料袋随手乱扔;有些家庭装修时非绿色建材不用,但装修起来却热衷于相互攀比。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各地建了很多高尔夫球场,不仅占用大片土地,还耗用大量水资源,这是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娱乐方式,对生态文明建设很不利。此外,我国没有开展绿色消费的统计、核算和评价。将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新能源汽车、有机食品等归入绿色消费并非好事;如果这些产品消费“方兴未艾”,恰恰反映我国的“绿色消费”任重道远。

推动绿色消费,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意义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人类消费正在给地球带来挑战。WWF出版的《世界生命力报告2014》数据显示,在40年时间里,全球海洋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9%,淡水物种的生命力指数下降了76%。全球范围内90%的野生渔业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或完全开

发。在过去50年中,地球上约一半的原始森林消失了。目前,全球每分钟消失39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生态耗竭速度的增长源自人类碳足迹的增长。自1961年以来,人类碳足迹增长了11倍。2014年的地球超载日是8月13日,即人类在8月13日以后使用的都是借地球以后的可再生资源。我国生态系统退化严重,草原退化、湿地湖泊萎缩、地面沉降等问题十分突出,也导致物种的丧失。因此,把绿色生活方式的理念传递给公众,并吸引更多负责任的企业参与,以此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转型,让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模式成为新常态,十分迫切。

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措施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和矿产资源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从国别而言,美国比中国小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人口仅约为中国的四分之一,人均国土面积中国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中国不到美国的八分之一;因此,我国不能照搬美国的消费模式。在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能源和重要矿产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严重浪费能源资源的不良消费方式。因此,必须通过推动我国绿色消费,减少消费中的浪费;只有这样,才能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能源、水资源利用不当,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如煤炭等资源开采和地下水超采造成土地沉陷,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能源的不合理消费还会增加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家庭生活的过度消费则增加生活废弃物

的排放,导致一些城市周边堆放大量生活垃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甚至危害居民健康。大气污染问题突出也与汽车的尾气排放密切相关:雾霾天气多发,给群众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改善环境,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消费具有连带效应,减少消费可几何级数地减少资源投入。德国学者魏茨察克提出了生态包袱的概念,即每单位产品重量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总量;减少消费可以成倍地减少前端的资源投入。例如,一个10克重的金戒指,生态包袱是3500公斤;一件170克重的汗衫,生态包袱是226公斤等。在生态系统的末端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消耗,不但可以减少大量的资源投入,还可以减少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的污染排放。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

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带来诸多问题。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扩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我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改变不科学的消费习惯,提出并倡导适应我国国情的绿色消费理念尤为迫切。绿色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经济政策以增进消费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最终归宿.不但可以达到投资促进消费的作用,也有助于解决人口、资源、经济增长、农村发展、城镇化以及全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诸多问题,在转变消费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平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永续发展。

消费具有弹性效应,增加消费会抵消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事实证明,各

种工业产品都可以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和污染排放量。但如果消费数量增加,这种效果就会被抵消。如汽车引擎的改进可以使耗油量降低、污染排放量减少,但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却轻而易举地抵消了这种效果;住房设计及建筑材料的改进可以减少建筑材料消耗、节约能源资源,但人均住房面积的扩大会抵消这种效果。因此,控制盲目的、不顾环保的消费需求,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重要,也是实行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和中华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

由于绿色消费理念没有成为社会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尚未纳入到宏观决策的全过程,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尚未植根于群众,“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阻碍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人们适度消费、合理消费,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和全球意识。因此,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矫正我国当前存在的不正常消费行为,摒弃过度消费和用后即扔等的行为习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消费观念,形成良好风气和社会氛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面临多重制约

绿色生活方式尚未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绿色消费文化尚未形成:生产者在设计和提供消费品环节,没有考虑或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原料的再生料使用比例,以及节能、可回收性、可降解等特征;媒体对公众行为具有极大的引导和影响力,但在宣传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文化方面基本缺位;在这一大背景下,

绿色生活方式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虽然近年来以生活方式绿色化为主题的国内外活动不少,并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公众对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为什么要绿色消费,哪些是绿色产品,哪些品牌产品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等的认知度还比较薄弱。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意识不强,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虽然一部分人有了绿色生活的意识,但离转化为绿色行动还有很大差距。换句话说,绿色消费尚未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面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公众埋怨的多,从自身找原因的少,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因此,亟需采取措施,提高公众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度。

绿色消费的促进政策尚不完善

我国绿色消费的鼓励性政策不完善,绿色消费品认证的政策体系尚未建立,生产者没有义务生产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绿色产品,消费者无法识别哪些产品是绿色产品。一方面,关于绿色产品认证名目繁多,缺乏统一的绿色标准、认证认可机制,导致绿色产品市场鱼目混珠,难分真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政策支持,生产和市场出售的绿色产品,成本高、价格贵,而那些不顾环保、浪费资源的产品,则价格相对较低,绿色产品成了有钱人才能享受的“奢侈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浪费型、奢侈型消费的惩罚性政策相对缺失:政府尚未制定财政支出应采购绿色消费品的约束性制度、对非绿色消费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惩罚性财税措施等。政策的不完善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氛围形成。

缺乏绿色生活方式的联动机制

与绿色生活方式的管理机制缺失,相关制度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工作推动,人们在生活中在一些领域已经树立起环保意识,由于一些制度不尽完善,配套设施还跟不上,导致相关工作推动缓慢。涉及部门众多,

统筹协调形成合力难度较大。生活方式绿色化涉及面极广,需要环保、发改、工商、工信、商务、财政、教育等众多部门联动,携手推进。

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重点和保障措施

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社会转变过程,需要统筹安排,需要多方面协调推进。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也需要全社共同行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完善。

一是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顶层设计。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需要合理制定远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规范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职责和义务,明确分工。依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出台“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细则”,使之与“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等相呼应,与中央下发的意见精神相配套,广泛凝聚全社会力量。

二是规范绿色消费市场。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制定统一的绿色认证标准,加强绿色产品的标识管理。企业应在生产过程中,以节能、降耗、减污、降碳为目标,通过有效管理和技术手段,实施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达标排放。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对绿色产品的监测、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大力推动绿色产品生产和绿色基地建设,扶持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产品营销体系和追溯制度,对假认证伪绿色产品予以严厉打击。

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应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完善经济政策,按行业、领域制定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标准,对绿色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政策和技术支持;开展绿色信贷,对积极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有利于绿色消费的项目,给予专项资金补助、税收减免。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新能

源汽车发展、支持城市发展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租赁系统等。运用市场化机制,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等,用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促进人们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

四是培育生态环境文化。文化对公众的影响是无形的、久远的。应培育环境文化,做大做强环境文化产业,创作出一批倡导生态文明、反映环保成就,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电影、电视、戏剧、公益广告、图书、书法、绘画、摄影等环境保护宣传品。大力开展以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为主题的环境文化活动,鼓励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文化产品,利用影视、戏曲、音乐及图书漫画等形式传播绿色生活科学知识和方法,使生活方式绿色化由无意识、下意识上升为行为习惯。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推行绿色消费,增强绿色理念,营造绿色氛围。建立生活方式绿色化宣传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宣传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持续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人们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自觉形成以践行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为荣,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开展绿色生活教育活动,制定公民行为准则,增强道德约束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发挥新媒体优势,开发面向公众的绿色生活APP,让公众随时可以关注绿色生活指数。

六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率先垂范。在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应率先垂范,带动全社会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同时,要用好名人效应,倡导公众人物履行社会责任,适时推出绿色生活形象大使,激励他们做好示范,积极参与环保公益行动,力戒炫耀性消费。

中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消费行为学 论文题目: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姓名:陈旭峰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签名: 年月日注:请将该封面与论文装订成册。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层次、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但是由于不少消费者习惯于传统的消费方式,缺乏环保意识,在消费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大量使用对环境构成污染及高耗资源的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未意识到过度消费对他人、对子孙后代健康和安全所构成的威胁。如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随意使用和丢弃塑料袋,使用含磷洗衣粉,随意丢弃电池等。这些行为使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化,同时,社会也将负担过度消费或不合理消费引起的负效应。这种消费造成并加速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退化,使人类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基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压力和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就应运而生了。与之相适应的,一种以“绿色”为核心的消费浪潮在全球迅速掀起,这就是“绿色消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符合人的健康和保护环境为标准的绿色消费浪潮正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 一、绿色消费的涵义、特征及意义 绿色,代表生命、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 (一)绿色消费的涵义 绿色在五彩斑斓的花花世界中,给人一种清晰、自然、脱俗的感觉。人们读书学习劳累时,抬头凝视远方的绿地、树叶也可消除疲劳。人们外出旅游度假都喜欢到山清水秀的自然风景区甚至原始森林,去呼吸那里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安逸、宁静与和谐,使全身心放松,达到消除疲劳、有益健康的目的。可见绿色对人类身心健康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功能,人们从内心都喜好并接纳。因此社会学家将这种绿色引申到经济领域就有了绿色消费的概念。 国际上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况成5R原则,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再循环(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2001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绿色消费的三层含义:一是在消费内容上,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食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对垃圾的处置,尽量减少环境的污染;三是在消费观念上,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 以上定义都从一定角度和方面分析和概括了绿色消费的内容和实质,笔者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兼顾人类的整体利益、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是指人们在选购和使用物质产品和劳务时,既要求对自身健康有利,又要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绿色消费的特征 1

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商务部将重点推进绿色消费,组织开展试点,采用“互联网+回收”的模式,鼓励“绿色兑换”。例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以废旧报纸、电池换取绿色植物、毛巾等物品。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 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②创造消费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③能够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许多网民将自己闲置不用的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然后等待其他网友来交换。这些时尚网民被称为“换客”。“换客”的这种做法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的行为④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3.201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元。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②能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 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汽车销量 ④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4.目前在许多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这种营建支出 ①是绿色消费②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违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④有利于人的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题文)共享单车的出现及地铁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早晨上班,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材料体现了 ①手机与共享单车是互补品 ②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 ③租赁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④商品被多次利用,增加了商品的价值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绿色消费分析及企业对策

我国绿色消费分析及企业对策 摘要:通过对我国绿色消费现状的分析,指出绿色消费营销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现状分析提出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从企业层面,提出相应营销对策。 关键词:绿色消费影响因素营销对策 一、引言 我国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物质产品,也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商业利润。但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在遭受破坏,资源被大量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平衡正在受到失衡的威胁,人类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寻觅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绿色产品越来越感兴趣,热衷于绿色消费。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开始实施绿色生产策略。一改过去那种只图眼前利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做法。走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开拓绿色市场。这已成为21世纪企业绿色生产发展的新趋势。 二、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现状 (一)绿色消费的含义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三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得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二)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众化的绿色消费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绿色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地区积极推行绿色消费的活动,许多地方政府注意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来发展绿色经济,以求在未来的绿色竞争中抢先一步。虽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绿色消费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国绿色消费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意识 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只考虑质量、价格等因素,很少考虑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更不会考虑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并未产生购买欲望,绿色消费者甚少。 2、绿色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尽管大多数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意识,但还是有少数消费者对诸如绿色食品的绿色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没有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使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风险大,最终导致企业普遍缺乏绿色产品的开发力度,从而使有限的绿色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3、绿色产品价格偏高 绿色产品中包含着绿色成本,因为它要求企业从技术的选择、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包装方式的采用、运输仓储方式的选用、废弃物的处理,直到产品消费过程都必须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安全、卫生、无公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一般要比生产传统产品多支付成本费用。因此绿色产品的成本较高,售价也比一般产品高出30%~100%,这就会直接制约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4、绿色产品流通渠道不健全 目前在我国,绿色产品流通中还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关卡、收费,运输中缺乏统一标志和标准,在途污染时有发生;

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怎么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想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倡导民众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总之,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让生活无污染的方式。 想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你必须从你的生活方式改变,树立起绿色生活的意识,才能能动改变你的生活。 有些人说,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是政府的事,跟我们没关系。的确,为了让人们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督促。行动密不可分,上面需要起好带头作用,给我们指明方向,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路。但是,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只有人人参与,才能更好地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的衣食住行的生活,融入一体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参与进去,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习惯,融入我们的生活。简而言之,我们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把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意识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日常无时无刻不为绿色生活尽力。 我在这里给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绿色生活方式的例子: 1.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 2.不追求过度的时尚 3.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 4.使用节约型水具 5.拒绝过分包装 6.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 7.一水多用 8.随手关闭水龙头 9. 节约粮食 10.垃圾尽量分类入箱 11.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2.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13.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 。。。。。。 这样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能在生活中想着绿色生活方式,就能形成这样的意识,能动地促进你维持着这样的举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这样的意识,绿色生活就能蔓延全世界,让世界充满绿色,远离污染。

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全集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在今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时,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 ①拒绝能耗商品,创新绿色发展 ②提倡绿色发展理念,搞好宏观调控 ③坚持勤俭节约,拒绝奢侈浪费 ④坚持节能减排理念,提倡共享消费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LOHAS(乐活族)是西方一个新兴生活型态族群,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列消费现象,符合“乐活”消费观的是 ①吃喝玩乐,快乐生活 ②注重锻炼,远离烟酒 ③抑制消费,节约为本 ④旧物捐赠,变废为宝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3.上班期间可骑共享单车,外出旅游可租汽车、户外旅行装备……这种“租一用一还”的消费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列对这种消费方式分析正确的有 ①绿色低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②让租赁的商品被多次利用,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③属于贷款消费,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 ④体现求实消费心理,契合环保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在A市地铁站,王女士将矿泉水瓶放在站口“饮料瓶回收机”中,随后,在“手机话费、卡通充值、优惠券”等“返利”方式中,王女士选择了“手机话费”,0.1元就到账了。饮料瓶回收后会实现“瓶到瓶的循环”即加工为再生瓶,进入市场流通。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5.很多东西所有权归自己但使用权却闲置。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沟通和撮合,因对方的需求而赋予你东西使用权,达成了分享经济背景下的服务交易。“分享经济”这一交易形式 ①根本上缓解了资源与需求间的矛盾 ②有助于降低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

专题一(节能环保,绿色消费)

专题一节能环保,绿色消费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同时也是“贡献者”。这就要求我们 ①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②践行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 ③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手段“向污染宣战” ④为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低碳生活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 ④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新《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据此回答3-4题: 3.践行这些条文,启发人们在生活方式上要 ①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②求实消费,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保护环境,提倡绿色消费 ④艰苦奋斗,倡导节约消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 ④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一直以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在环保领域长期存在,法律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执法也必须要加强。这就要求政府部门 A.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B.自觉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2020年中国居民绿色消费发展情况

2017年中国居民绿色消费发展情况 绿色产品是指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对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环境友好的产品。扩大绿色产品消费规模、提升绿色产品消费水平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产品供给不断扩大,绿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产品市场逐步规范,绿色产品消费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一、绿色产品消费发展态势良好 (一)绿色消费品种不断丰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消费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注重量的满足逐步转向追求质的提升,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绿色消费品种不断丰富,节能家电、节水器具、有机产品、绿色建材等产品走入千家万户,空气净化器、家用净水设备等健康环保产品销售火爆,循环再生产品逐步被接受,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时尚,共享出行蓬勃兴起。 (二)绿色产品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在促进绿色消费有关政策措施推动下,绿色产品供给逐步优化,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据保守估算,2017年,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热水器等5类产品国内销售近1.5亿台,近5000亿元;有机产品产值近1400亿元;新能源汽车销售77.7万辆;共享单车投放量超过2500万辆。

2012年至2016年,我国节能(节水)产品政府采购规模累计达到7460亿元。阿里零售平台绿色消费者人数在2012-2015年间增长了14倍,占活跃用户数的16%。 (三)绿色产品消费政策不断健全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文件,国务院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循环发展引领行动》《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等文件,对强化绿色健康消费理念、促进绿色产品供给和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促进绿色产品消费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国家正在实施节能(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能效水效标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制度,北京、上海等部分地区采用财政补助的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四)绿色产品消费生态环境效益逐步显现 据估测,2017年国内销售的高效节能空调、电冰箱、洗衣

绿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1、前言 世界著名生态和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文化决定了生态文明的创建,公民生态意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现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的支撑。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赖于社会生产方式与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植根于人民日常生活实践当中。 随着对生产方式,产品与消费的关注,人们提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理念,一种以“绿色”为核心的消费浪潮在全球迅速掀起。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与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包括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可以说涵盖生产行为、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21世纪的消费模式与潮流,人类消费模式的转变必定会引起社会生产方式与经济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可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 2.2消费行为与绿色消费 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统称消费者行为。对消费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考察消费者选购某种消费对象的动机及其决策过程。消费者自身的欲望是驱策消费者去购买的主因。它既产生于消费者的内在需要,又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另外,还要取决于消费者个人的习惯、个性和家庭的收入总水平与财产额的高低,以及家庭规模与结构的特点,等等。 基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的不断枯竭的压力,以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

申论每周一练:生活方式绿色化

申论每周一练:生活方式绿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点击查看更多申论模拟训练题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一政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因此,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

(专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全集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 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从消费者角度看,实施低碳经济应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推动区域协调发展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3.分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该模式可让有需求者低价使用他人闲置的资源,同时让资源供应者获得收入。不仅车辆、房屋等物品可用于分享,劳务与技能、知识与创意等也可用于分享。分享经济兴起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②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③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④促进创业创新,代表了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4.共享单车成为一些城市靓丽风景。市民办理租车卡后就可以在市区任意网点租用公共自行车,既方便出行又低碳环保。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 ①体现了绿色消费的主旨②获得了该自行车的使用权 ③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④将减少对其互补品的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5.(题文)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的“换客”一族,崇尚“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以此交换自己所需求的物品。这样做既能享受返璞归真的“以物换物”的乐趣,又是一种物尽其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换客”的消费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实现 ③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行为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6.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服务方式。因此,发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 ①有利于引导社会人众绿色消费 ②可以引导人们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③可以优化居民的出行方式,提升出行质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R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 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运 输、消费、废弃的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 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 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样它就会逐 渐被淘汰或被迫转产为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如果每个消费者都能有意识地选择 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品那么这些信息就将汇集成一个信号引导生产者和销售者正确地走 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认“环境标志” 选购绿色食品 已经中国绿色标志认证委员会认 证的环保产品有低氟家用制冷器具、无氟发用摩丝和定型发胶、无铅汽油、无镉汞铅 充电电池、无磷织物洗涤剂、低噪声洗衣机、节能荧光灯等。这些环境标志产品上贴 有“中国环境标志”的标记。该标志图形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 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 10 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臭氧层 能吸收紫外线保护人和动植物免受伤害。氟里昂中的氯原子对臭氧层有极大的 破坏作用它能分解吸收紫外线的臭氧使臭氧层变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和动 物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和白内障会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1994 年人们在南极观测 到了至今为止最大的臭氧屋空洞它的面积有用 2400 平方千米。据有关资料表明位于南 极臭氧层边缘的智利南部已经出现了农作物受损和牧场的动物失明的情况。北极上空 的臭氧层也在变薄。目前最早使用 CFC 氟里昂是 CFC 物质中的一类的 24 个发达国家已 签署了限制使用 CFC 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 年的修订案将发达国家禁止使用 CFC 的时间定位在 2000 年。1993 年 2 月中国政府批准了 《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方
1/6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b511269521.html,)/心得体会/专题心得体会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 关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研讨材料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一场深刻变革,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了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难题。但也应看到,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针对存在的短板采取有效举措,形成内生动力机制,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绿色新动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体现出既求发展也求绿色、既要增长也要品质的价值追求,呈现出战略地位高、系统性强、变革程度深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说,生态环境污染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突出短板。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既要不断强化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进而引导民众绿色消费,也要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还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绿色文化,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大力推动能源供给革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培育和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产业,持续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个从观念到行为全方位转变的过程,同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践行者和推动者。绿色生活方式重在引导人们在追求生活方便舒适的同时,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一方面,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活动,促进人们在衣食住行游中形成绿色生活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完善公众参

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探析

河北金融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探析 教学系管理系 班级市场营销一班 学号 20100321033 学生姓名徐孟雪 指导教师孙娜 完成日期 2012 年 11 月 12 日

绿色消费行为的心理探析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作为当前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的一个新兴消费领域,也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首先对绿色消费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概述,然后对绿色需要产生的原因以及绿色消费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对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绿色消费概念一经问世便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花钱买健康就是这种消费需求的标志性反映。 一、绿色消费的含义 (一)绿色消费 所谓绿色消费,就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具体讲,绿色消费应包含健康安全、节能、环保、可持续性等要点。 绿色,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它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代表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和谐,有益于身体健康,环境优美。 绿色消费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二)绿色消费环境 就是指没有人为破坏,没有污染,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和谐一致,适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具体表现在大气、水质、土壤、植被、生物等各个方面,适合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本来就是“绿色”的,今天的环境问题,完全是由人类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绿色消费环境的建立,与其说是“建立”,不如说是恢复被破坏了的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疏通河流,消除污染,将山变绿,水变蓝。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 李玉滑《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2版)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既然我们都在盼望自己能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光靠国家治理是不行的,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履行社会成员应尽的环境责任。 “生活方式绿色化”首先需要理念上的认同。什么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要爱护自然和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再生利用的生活方式。其次,需要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要引导人们自觉在生活细节上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同时通过示范,让人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选择使用绿色产品,在衣着的选择和穿用上,在一日三餐的制作和食用中,在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在消费环节的习惯上,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要体现出绿色环保的行为和理念。以自身主动参与和践行,带动和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崇尚和践行绿色生活新方式。逐步让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成为大众化的主流选择。 “生活方式绿色化”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面对恶化的环境,与其抱怨,不如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绿色出行,餐后打包剩余食物,尽量少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论消费模式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人类与环境 1.物质资料的生产 马克思认为:劳动使人类与自然界的其它动物区分开来。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开始不断的适应和改造周围的环境。人类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他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的前进,这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即再生产。再生产包含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的性质和规模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性质和数量。【1】交换、分配和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加速或延缓生产的发展。 2.再生产与环境 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生产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使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被破坏,使无数的澄净的水资源遭到污染,使大量的矿藏被开采得千疮百孔,使纯净的空气变得充满了各种有毒的气体,使各种难以处理的垃圾充斥在我们周围,使大量的物种已经和濒临灭绝。然而,正是由于生产对人类存续的重要性和重复性,我们不可能因为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而以噎废食地放弃生产活动。 正是由于生产的不可逆转性,消费活动对生产的规制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美国学者迈克尔.所罗门认为,消费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欲望与需要,消耗各种资源的过程。消费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和方向,从而人们的消费模式的改变可以带动生产方向的变化,以引导再生产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中心内容所在。 3.当前生态环境状况 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生物灭绝、水污染、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原始森林资源的消竭、酸雨、土壤沙漠化、生活垃圾充斥等等。 【2】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二、当前存在的消费模式,主流的消费模式和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所谓的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下的人们的消费行为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他不仅反映人们消费活动的内容和主要特点,也反映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 1. 传统的消费模式 传统的消费模式包括原始的消费模式和线性消费模式。传统的消费模式伴随人类的历史而产生,从原始社会一直留存至今。 原始消费模式大致可以描述为:不管生产什么样的产品,人们就进行无差异的消费该产品,很少存在选择和对比。生产对消费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而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原始的消费模式主要源自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受制于科学和技术的限制,这种消费一直强调生活即是消费。由于物质资源的极度匮乏,人们没有能力去做出消费反面的选择。即使全部的产品都被消耗完,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 作者:李茜, 刘宁, 陆根法, 吴小庆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刊名: 环境保护科学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年,卷(期):2009,35(3)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2条) 1.易必武绿色消费问题及其绿色营销促进[期刊论文]-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2.朱成钢绿色消费驱动下的绿色营销策略及其启示[期刊论文]-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11) 3.董金松.陈通基于文化价值观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期刊论文]-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6(08) 4.Grob A A structural model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1995(15) 5.Barr S.Ford N.Gilg A Attitudes towards recycling household waste in Exeter,Devon: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外文期刊] 2003(08) 6.Roberts J A Green consumers in the 1990s:Profile and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1996(36) 7.Schwepker C H J r.Cornwell T B An examination of ecologically concerned consumers and their intention to purchase ecologically packaged products 1991(10) 8.Hines J M.Hungerford H R.Tomera A N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behavior 1987(18) 9.任国荣.霍金鑫.赵红杰石家庄市居民绿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期刊论文]-环境教育 2005(03) 10.韩艳宾我国绿色消费现状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理论界 2006(09) 11.青平.严奉宪.王慕丹消费者绿色蔬菜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6(06) 12.张小霞.于冷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基于上海市消费者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农业技术经济 2006(06)引证文献(1条) 1.门瑞雪绿色消费与消费者心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2010(2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511269521.html,/Periodical_hjbhkx200903012.aspx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生活方式绿色化

2019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生活方式绿 色化 【练习题】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动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首次提出“绿色化”,并强调“加快推动生 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 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生活方式绿色化 可谓一个全新的话题,请你谈谈对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看法。 【参考答案】 曾几何时,“拯救我们的资源、拯救我们的环境”,成为社会各 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呐喊。作为生活在环境中的个人,生态环境的日趋 向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是每个人对生态 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义务和责任。 【开头表态:指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背景,从而肯定国家这个政 策的重大意义,提出观点,生态方式绿色化是个人根本的义务和责任。提出背景+观点的形式,是基本又常用的开头答方式。】 生态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价值观,只有良好的生态文化才能营 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能反作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我国 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理解,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公务员考试频道为大家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足不出户就能够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梦想助力!

★成功/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方法不对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原因!在这里,我们将提供:6大优势课程+线上线下集训教学+协议签约!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将给你一次成“公”上岸的机会↓ 【手机用户】→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分析部分,从历史文化的高度,提出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并无本之木。】 事实上,生态文明的建设最终将体现于人的行为方式。变革全社会的生活方式,对节约环保影响巨大,会产生难以估量的绿色效益。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承载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上限,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已是形势使然、民意所指、民心所向。 【分析部分,从现实生活出发,指出推出绿色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好的生态环境等不来、喊不来,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要切实树立“绿色化”的生活理念,着力解决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最深层次的生态文化问题。所以,大力倡导“绿色化”的生态文化,社会生活才能有良性氛围,生态环境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参加各种公益组织活动,通过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居住等行为,营造一个“绿色生活”氛围。 【提出对策措施,指出如何让生活方式绿色化:一方面倡导绿色生活文化,另一方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对生活在自然生态里的我们来说,“绿色化”就是我们每天呼吸的新鲜空气、必喝的净水和满眼的天蓝地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

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发展绿色消费,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两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转变传统消费模式。传统消费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耗竭型的消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济系统致力于把自然资源转化成产品以满足人的需要,用过的物品则被当作废物抛弃。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规模日益扩大,废弃物不断增多,造成了资源的耗减和环境的恶化。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发生这些环境污染事件,一个重要根源是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肆意掠夺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们又不顾及生态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对消费所带来的废弃物处理不当,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建设“两型社会”,应认真汲取历史上的教训,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使生产者放弃粗放型生产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逐步形成可持续生产模式;可以引导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人们注重保护自然,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包括:消费者在消费中,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利于自身和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注重资源节约,包括资源的节约和重复利用等;树立可持续消费观,使消费行为不仅立足于满足当代人的消费和安全健康需要,还着眼于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和安全健康需要。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和环境容量水平很低的国家。发展绿色消费,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化解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力发展绿色消费。一是提高全民绿色消费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应带头树立绿色消费观,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使人们认识到发展绿色消费既保护自身健康,又保护生态环境;既提高消费质量,又引导发展转型;既造福于当代,又造福于子孙后代。应将绿色消费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之中,以提高社会成员维护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与责任感。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是发展绿色消费的前提条件。应运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实惠的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产品基地,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扶持绿色产业。建立绿色产品营销体系,方便消费者购买。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监测、监督和管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三是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绿色消费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应加强国土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从源头上保护好空气、水、土壤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遏制环境污染;加强法制建设,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法制保障 绿色消费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继2008年“两会”期间中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包景岭建议以立法的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后,中消协又向中国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