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是一个关于美的哲学分支,研究美的本质和审美经验的理论学科。
作为哲学的学科,美学必然有其哲学基础,也就是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都必须符合哲学的基本原则和逻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探讨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一、本体论本体论是哲学的一个学科,研究存在的本质、属性、关系和结构等问题。
美学的本体论是指美的本质问题,也就是美到底是什么。
美学的本体论争议激烈,无法统一。
但是,美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存在的。
美的本质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有些人认为美是客观的存在,有些人则认为美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还有一些人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判断,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美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产物。
美学的本体论之争依然存在,但是强调本体论问题有助于加深对美学的理解。
二、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一个学科,研究实在世界的本性和本源,包括本质、存在、实体等诸多问题。
对于美学而言,形而上学的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对美的本源和存在的探讨,也就是寻找美的存在必然性。
形而上学的研究也分为不同的流派,如实在论、主义、唯心主义等。
不同的形而上学观点会对美学研究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美学而言,形而上学既是其哲学基础,也是其理论框架。
三、伦理学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学科,研究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等问题。
伦理学对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伦理学提供了一种从道德角度评价美的方法。
美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审美的问题,而是也涉及到价值观念的问题。
美学研究的艺术品、文学作品、音乐等等,都有其深刻的道德寓意。
美学必须在道德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评价。
伦理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视角。
四、语用学语用学是哲学的一个学科,研究言语使用和交流中的语言学现象和规律。
对于美学而言,语用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正确地表达和传达美的体验和观察。
美学需要通过语言的有效表达和传递,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美的意义。
因此,语用学在美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语用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更能够传递美的体验和感受,引导人们更深地思考美的问题。
自考美学 00037 简答 论述题整理 1-7章全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汇总:一、美学的研究对象[易考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因为审美现象、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发生关系,即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和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审美关系中间现实地存在和生成,所以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而审美活动则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它们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总之,审美现象的背后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作为审美关系现实展开的审美活动。
因为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形态,最能够体现审美活动的性质,所以,美学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来研究的。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
其包括四个方面:①艺术美,比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比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比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比如服饰的美。
二、美学的学科性质[易考单选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包括三个层面:1.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方法上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都有所不同,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
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这是因为它最初依附于哲学,而与艺术又有紧密的联系,而自然科学的影响(比如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影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对于美学的成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美学自身不断丰富。
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面对的物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的生命感受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
也不同于社会科学面对的客观物化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即审美现象。
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围。
(完整版)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目录摘要关键词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
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
(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
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
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
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
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
对立是为了统一,否定是为了再否定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的肯定。
这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启示,矛盾存在并不是消极的,矛盾的存在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升华,而升华即要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完整版)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

黑格尔美学思想梳理目录摘要关键词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二:黑格尔美学的基本思想三: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意义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一: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辩证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要更清晰的理解其美学思想,首先应了解其哲学体系。
可以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在接受与批判康德的哲学而建立起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体系。
从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可以看出他受康德范畴说所得到的启发,并且肯定了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统一。
黑格尔从康德的范畴说得到以下观点:(1)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通过哲学以一些普遍的范畴而推演出来;从此可见万事万物都是理性的存在的。
(2)范畴与感性的事物结合就产生了人的认识与现实世界。
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即是人的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通过这个观点,黑格尔进一步得出真实的世界的演变即是思想的演变、哲学的演变。
从这两个观点可以窥探黑格尔是如何走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正是在于其认识现实世界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过分的拔高了范畴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他所说的“理念”。
黑格尔在《美学》的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中就给出了理念的定义: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体,以及这二者的统一.对于黑格尔哲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范畴“理念”,是由概念与概念所代表的实在所统一的产物,这个统一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概念是理念处于抽象的状态,只涉及物的普遍性,所以还是片面且不真实的,它是在于理性应存在而实际未存在的抽象物,它具有理念的潜在性,而作为概念的反面,实在只是概念所代表的个别的事物,这就否定了概念的普遍性,即概念存在自身“设定”了它的对立面来“自否定”,但这种对立不是永恒的,不是消极的.对立是为了统一,否定是为了再否定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的肯定。
这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启示,矛盾存在并不是消极的,矛盾的存在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升华,而升华即要经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美学)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在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A.黑格尔B.鲍姆加登C.莱辛D.康德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鲍姆加登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鲍姆加登的《美学》是美学独立的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解析: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唯物史观,具体说来,我们认为,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精华,来确立自己的哲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马克思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这里注意“物质”具有混淆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础,而非本质。
4.马克思认为,美感产生于A.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B.动物向人的自然进化过程C.人的本能的升华过程D.人的自我表现的过程正确答案:A解析:此题考核马克思的观点。
他认为,美感是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是主体力量在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确认的。
5.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体现的环节不包括A.惊异B.领悟C.体验D.澄明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其包括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6.审美发生的基础是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正确答案:C解析: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劳动的过程,美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
因此,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7.提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的是A.席勒B.索绪尔C.王国维D.巴赫金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核索绪尔的观点。
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这个观点。
3.1-2 美学的哲学基础与基本问题

第三,审美关系是在具体的人生实践里当下生成的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 • • • • •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一是自我向人生成—提升转化生物性;
• 二是自然向人生成—自然的人化 • 第三,人、世界、生存都具有一种非现成性、无 限性—故都位于一种永远的生成状态。
• 二、当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 1,哲学基础是什么 •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践论+存在论 • 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 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 流变性:
• 感性个体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爱情与分手
• 人类整体与世界的审美关系-时代、历史-肥胖与苗条
• 第五,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的自由关系 • 自由何谓: • 1,超越利害关系的计算
• 2,审美主体关注审美对象的意义形象-想像联想
• 3,审美是人与世界的心灵情感交流-一体境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第六、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 二者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即一体两面的关系 • 审美关系-内—向外展开-审美活动
• 第二,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存在 • 理由: • 1,审美关系之外之前,不存在审美主客体 • 2,审美主客体是审美关系里的审美主客体
• 王勃14岁著《滕王阁序》留下千古名句“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落霞、 孤鹜、秋水、天色只有在审美关系里才有审美的 意义
正确认识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正确认识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中国美学是一门在20世纪新生的人文学科,它是现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审美活动规律的重要学科之一。
对于中国现代美学我们必须认真认识其哲学的基础,抓住中国美学的本质和意义,并通过实践的总结建立正确的美学研究方法体系,为美学的研究找到正确科学的途径。
中国现代美学方法论应当确立体验-理解的方法论原则,同时,还必须借鉴形而上学的演绎方法,对于审美体验和反思的结果进行逻辑的推演和论证,以建立一系列美学范畴和命题,形成严整的美学体系。
在学习完了杨春时编著的《美学》第一章后,我对于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大致有了了解。
具体做一下总结和梳理。
具体会结合走进中国园林的感受去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一点点体验。
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点:生存是人的历史性的存在,生存具有自由性和超越性;审美活动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存体验方式。
美学研究方法。
现代中国美学的基础:审美活动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一种生存体验方式。
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般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而是体现着生存的自由性和生存体验的超越性的活动梦也就是审美是生存和生存体验的本质体现。
从生存和生存体验这个哲学基本范畴出发,进行逻辑的推演和历史的考察就会发现和证明审美的本质。
美学研究不但要有正确的哲学基础,而且还要有正确的研究方法。
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的研究必须确立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为建立现代中国美学体系找到正确的途径。
首先,要继承和改造现代美学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体验——理解的方法。
其次,体验——理解的方法只是发现审美的意义,这种发现虽然具有现象学所说的“证明性”,但仍然是个体的偶然的把握,它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还有待于逻辑的证明。
总之,在发现了审美的意义之后,应当进行理论的证明,即运用演绎方法,从更抽象、普遍的范畴中推导出被发现的结论。
同时,在论证审美的性质过程中,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美学原理论文2篇

美学原理论文美学原理第一篇导言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价值和美术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以泛指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美学原理,分析美的概念、特征和哲学基础,以及美学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
一、美的概念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人类对于感知对象的欣赏和审美情感的集合。
美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景观、人体的姿势、艺术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美的概念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和文化背景不同。
然而,美学研究追求的是寻找普遍适用的美学标准,以增进人类对美的理解和认知。
二、美的特征美具有多个特征,其中包括对称、协调、和谐、尺度、比例、变化、统一等等。
对称是指物体两侧相对称的特征,可以给人带来平衡和和谐的感觉;协调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谐,使整体产生一种统一感;尺度和比例是指物体的大小和比例关系,使人感觉舒适和协调;变化是指元素之间的变化和对比,增添刺激和吸引力;统一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整体性和内在连接,产生整体的和谐感。
三、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
美的本质是指美的本体属性,即使存在于感知对象中的特定属性。
美的价值是指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评价,可以从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形式主义等不同的价值观出发。
美学的哲学基础探讨了美的本质和价值的逻辑关系,为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四、美学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运用美学在绘画、音乐、舞蹈、电影和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绘画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等元素,表达画家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音乐通过音符、节奏和和声等元素,表达音乐家的情感和思想;舞蹈通过身体的动作、肢体语言和音乐的配合,表达舞者的情感和意义;电影通过摄影、剧情和音效等元素,表达导演的艺术观点和主题;文学通过文字的修辞、情节和人物形象等元素,表达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美学在这些艺术形式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结论美学作为研究美的学科,深入探讨了美的概念、特征和哲学基础,并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史上各种美学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古代的哲学基础油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康德美学、黑格尔美学、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作为美学的哲学基础。
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是现在美学的基础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哲学。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和生活,也包括精神生产和生活,艺术和审美活动理所当然是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其次,马克思的时间概念是生成性的。
人的个体感性与人的总体交融、统一的实践,造成了人生世界的日新月异。
再次,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他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美学归根结底也就是一种实践活动。
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人不是脱离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从事实际的生产生活的人。
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具有一定的自认意义,人要实现理想,必须通过变革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状态
没一门学术都是有一定的哲学基础的。
研究美学要从哲学的研究开始,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以哲学为基础对美学展开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