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除害 合理开发利用珠江水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释义:第十二条

第⼗⼆条国家对⽔资源实⾏流域管理与⾏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资源的统⼀管理和监督⼯作。
国务院⽔⾏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使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政主管部门授予的⽔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县级以上地⽅⼈民政府⽔⾏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政区域内⽔资源的统⼀管理和监督⼯作。
【释义】本条是对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规定。
⼀、⽔资源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资源的组织体系和权限划分的基本制度,是合理开发、利⽤、节约和保护⽔资源以及防治⽔害,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的组织保障。
改⾰和完善⽔资源管理体制,进⼀步强化⽔资源的统⼀管理,是这次《⽔法》修订的⼀个重要内容。
⼆、国家对⽔资源实⾏流域管理与⾏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是⼈类赖以⽣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资源与⼟地、森林、矿产等资源不同,它是⼀种动态的、可再⽣的资源。
流域是⼀个以降⽔为渊源、⽔流为基础、河流为主线、分⽔岭为边界的特殊区域概念。
⽔资源按照流域这种⽔⽂地质单元构成⼀个统⼀体,地表⽔与地下⽔相互转换,上下游、⼲⽀流、左右岸、⽔量⽔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对⽔资源只有按照流域进⾏开发、利⽤和管理,才能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等地区间、部门间的⽔事关系。
⽔资源的另⼀特征是它的多功能性,⽔资源可以⽤来灌溉、航运、发电、供⽔、⽔产养殖等,并具有利害双重性。
因此,⽔资源开发、利⽤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统⼀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才能兴利除害,发挥⽔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前,以流域为单元进⾏⽔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的《⼆⼗⼀世纪议程》指出:⽔资源的综合管理包括地表⽔与地下⽔、⽔质与⽔量两个⽅⾯,应当在流域⼀级进⾏,并根据需要加强或者发展适当的体制。
水利系统宣传口号

水利系统宣传口号(供参考)一、拟采用口号:1、解放思想??打响水利项目建设攻坚战顽强拼搏??开创水利三年发展新局面2、同心同德??谋龙江发展大计决战三年??兴水利建设伟业3、拓宽思路??完善制度??提升管理??统筹规划4、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5、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努力实现我省水利更好更快更大发展6、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撑龙江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7、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8、农业要发展????水利要先行9、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实现灌区建设新跨跃10、加强水利建设????服务现代农业1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展灌区建设新局面12、加强灌区建设??打造战略粮仓13、坚持人水和谐????建设生态龙江14、以水富民??以水兴业??造福龙江15、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16、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水和谐17、兴利除害????惠泽民生18、发展现代水利??造福龙江人民19、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关心水??节约水??保护水??爱惜水??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1、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2、节水渠??生态渠??环保渠23、生命之区??经济之区??和谐之区??廉政之区24、绿化带??景观带??旅游带??生态带工程建设类:1、向管理要时间??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2、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3、把水利工程建成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4、加快大型灌区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灌溉潜力5、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大型灌区工程建设6、铁骨铸就嫩水渠????丹心引来幸福泉7、精品与人品同在????诚信创新永恒8、科学发展????打造水利项目精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文明工程9、百年大计????质量第一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3.推动水利跨越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4.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5.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乡用水安全??? 6.落实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8.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9.优化配置、厉行节约、有效保护??? 10.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 11.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12.合理开发利用,重在节约保护??? 13.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14.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湖健康??? 15.科学防御水旱灾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6.保护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17.加强农村水利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8.营造水景观、弘扬水文化、传承水文明??? 19.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水??? 20.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22.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3.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

珠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珠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流域之一,其地处岭南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气温高,降雨充沛,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经济区域。
然而,近年来,珠江流域的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珠江流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流经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季风性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珠江流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但由于降雨集中于夏季,部分流域区域极易发生洪涝灾害。
此外,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中国仅次于黄河流域的第二大地下水资源区域。
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可达2,400亿立方米,地表水的年出水量可达1,872亿立方米。
然而,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水资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亟待提高。
加之气候变暖、降雨不均等影响,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缺口日益加剧。
珠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珠江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水质恶化。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在珠江流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建设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过程中,环境破坏和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江河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排放污染的影响,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微污染物、氨氮和磷等。
第二,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中富含养分(氮、磷等)而导致的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使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
水生态富营养化的危害主要是:①钝化了水体,影响溶解氧的含量,导致水体缺氧和鱼类死亡;②大量水草和藻类覆盖了水体表面,影响了河流的正常流速,同时也影响了日渐减少的水中氧气含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三,生物多样性下降。
水污染和其他人类活动对珠江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生动物和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减少,导致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下降。
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一、水利工程概论1. 水利工程的根本任务是()。
A. 防洪B. 灌溉C. 兴利除害D. 发电答案:C2. 以下不属于水利工程分类的是()。
A. 防洪工程B. 灌溉工程C. 交通工程D. 水力发电工程答案:C3. 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B. 灵渠C. 郑国渠D. 京杭大运河答案:A4. 水利枢纽一般由()等建筑物组成。
A. 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B. 挡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河道整治建筑物C. 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D. 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等答案:D二、水工建筑物5. 重力坝的主要依靠()维持稳定。
A. 自身重力B. 水压力C. 扬压力D. 摩擦力答案:A6. 拱坝是()结构。
A. 静定B. 一次超静定C. 多次超静定D. 不确定答案:C7. 土石坝按施工方法可分为()。
A. 均质坝、分区坝、人工防渗材料坝B. 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冲填坝、水中填土坝C. 土坝、堆石坝、土石混合坝D. 心墙坝、斜墙坝、面板坝答案:B8. 水闸主要由()等部分组成。
A. 闸室、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B. 闸墩、闸门、启闭机C. 底板、闸墩、闸门D. 上游护坡、下游护坡、护坦答案:A9. 溢洪道按位置可分为()。
A. 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井式溢洪道、虹吸式溢洪道B. 河床式溢洪道、岸边溢洪道C. 开敞式溢洪道、封闭式溢洪道D. 实用堰溢洪道、宽顶堰溢洪道答案:B三、水利工程施工10.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的方法主要有()。
A. 分段围堰法导流、全段围堰法导流B. 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C. 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分期围堰导流D. 以上全是答案:D11. 土石坝施工中,坝面作业的主要工序包括()。
A. 铺料、整平、压实B. 铺料、洒水、压实C. 铺料、整平、洒水、压实D. 铺土、整平、压实答案:C12. 混凝土坝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主要有()。
贵州省水利发展规划

贵州省水利发展规划前言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规划[2004]79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04年“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文件“水规计[2003]652号”《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黔府办发[2004]76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我厅即进行贵州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依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贵州水利发展要求,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从贵州水利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出发,以解决贵州省工程性缺水为核心,从城乡供水、城镇防洪、节水、水土保持、水环境保护、中小水电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专项规划是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政府组织实施为主的规划,对指导“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水利发展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贵州省水资源状况(一)降水、径流贵州省各地降水量在800~1700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1179mm。
全省降雨地区差异大,降水量的分布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大于河谷地区,迎风面降水多,背风面降水少。
贵州省各地年径流深在200~1200mm之间,全省平均径流深602.8mm。
径流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与降雨大致相同,枯水期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4月,丰水期出现在5~10月。
(二)河流水系省内河流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长江流域面积115747km2,包括乌江水系、洞庭湖(沅江)水系、牛栏江和横江水系、赤水河和綦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洪州河等。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
董德化;陈军强;姚章民;李继平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珠江流域片包括珠江水系、韩江、海南岛诸河流域、西南境内国际河流,蕴含丰富的水利、水能资源,近期水质受到大中城市点源污染严重.目前,全片已建立蓄水、引水、供水工程体系,基本满足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但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供水工程老化、不够完善,水质污染问题严重.要保证珠江流域片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就要重视水资源长远规划及大中小水源工程管理建设,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开辟新水源,节约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依法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总页数】5页(P14-18)
【作者】董德化;陈军强;姚章民;李继平
【作者单位】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52.1+1
【相关文献】
1.珠江流域片省界缓冲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研究 [J], 王申芳;王丽;杨晓灵;马海涛
2.扬起风帆保护珠江——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30年的成长与发展 [J], 刘晨
3.珠江流域片西部开发三省区的水资源保护 [J], 李智华
4.珠江委组织召开珠江流域片水利监管工作座谈会 [J], 吴怡蓉;张媛
5.珠江流域湿地保护优先格局构建与保护空缺识别 [J], 梁晨;穆泳林;智烈慧;梁芳源;李晓文;†白军红;李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生活用水量比较少,只占8%,但是对水质要 求比较高。
• 对用水总量影响不大。
• 地下水占有重要位置:水质好、数量稳定。
P15
世界部分城市居民用水水平
2.2.2 面临的问题
•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0.1*108m3。 • 有限的水资源也很难再分配,巴西、俄罗斯、中 国、加拿大、印度尼西亚、美国、印度、哥伦比 亚和扎伊尔占全世界水资源的60%。 • 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自然界所能提 供的水资源又有一定的限度。
年降雨量 径流深
1600
800-1600 400-800 200-400 <200
>900
200-900 50-200 10-50 <10
时间分布
• 年际,南方最大最小降雨量差2-4倍,北京达 到3-6倍。 • 年内,南方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北方则是70-80%。
• 北京与伦敦、巴黎等地的对比,p20,下图。
(一)-全球水量平衡PL EL
Land
R
EL PL R SL
式中:
EL——陆地蒸发量; PL——陆地降水量; R——入海径流量;
Δ SL—陆地在研究时段内蓄水量变化
Δ SL短时间内可正可负,但多年平均近于零。 则多年来平均的水量平衡为:
EL PL R
式中:
E L ——陆地多年平均蒸发量; P L ——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R ——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
长的历史时期。
• 1. 古代——适应水环境的变化;
• 2. 近代——兴利除害;
• 3. 现代——密切协调社会与自然关系,注重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珠江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珠江是我国内流最长、最丰富、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其流域范围涵盖了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七个省份,总面积达到44.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珠江流域承载着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和人口密集区,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在珠江流域的多个城市,水质已经被污染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甚至已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因此,珠江流域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一、水污染的现状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珠江流域的主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众所周知,工业生产会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和废水,而这些物质和废水大都会排放到珠江流域中,导致水污染。
2、农业污染:农业是珠江流域的另一大产业,但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肥料、农药等也会带来水污染。
此外,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也是一个难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水质的一个因素。
3、城市污染: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城市污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
这些废弃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输入到珠江流域中,进而污染水质。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造成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一些人为因素,如水产养殖、旅游开发等,都带来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风险。
总而言之,在工业、农业、城市、个人等多个方面,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珠江流域的水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二、治理对策为了有效治理珠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
这些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基础。
合理使用能源,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都是治理珠江流域水污染的有效手段。
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强制实施减排标准。
2、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产业结构上,我们需要促进珠江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少传统工业企业的数量,大力发展以绿色生产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利除害 合理开发利用珠江水资源朱士康(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 广州 510611)摘 要:全面介绍珠江流域片的水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水旱灾害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水法的主要精神提出对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认识与建议。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珠江流域片中图分类号:T V213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9235(2002)S -0011-04收稿日期:2002-08-031作者简介:朱士康,男,江苏张家港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规划管理工作。
1 流域片概况111 河流水系珠江流域片是珠江流域、华南沿海诸河(含韩江流域、海南岛及南海诸河)和云南、广西国际河流的总称,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湖南、江西等8个省(自治区),总面积79163万km 2。
珠江是流域片的主要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流域面积45137万km 2(我国境内面积44121万km 2)。
其中西江是珠江的第一大水系,集水面积35131万km 2,占流域总集水面积的77183%,干流长2075km;北江是珠江的第二大水系,集水面积4167万km 2,占流域总集水面积的10129%,干流长468km;东江是珠江的第三大水系,集水面积217万km 2,占流域总集水面积的5195%,干流长520km 。
西、北江在广东省三水市的思贤、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的石龙镇分别进入珠江三角洲,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注入南海,流域面积26820km 2,/三江汇流,八口出海0形成了珠江的自然特色。
韩江发源江西省紫金县的上嶂,流经福建和广东,在广东省的潮州市进入了韩江三角洲,然后分东、西、北溪注入南海,流域面积3101万km 2,干流长470km 。
南渡江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是海南省的第一大河流,流域面积7033km 2,干流长334km 。
112 社会经济珠江流域片涉及滇、黔、桂、粤、湘、赣、闽、琼等8省(自治区),总人口1168亿。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广东省,其中又以珠江三角洲为最大。
流域内共有5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次为壮族。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少数民族有壮、苗、布依、毛难族等,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13193161亿元,工业总产值17237103亿元。
113 自然资源珠江流域片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
多年平均气温在14~22e 之间,最高4218e ,最低-918e ,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2300mm,年内降水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水量的80%。
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为6230亿m 3,水资源总量(含地下水)为6820亿m 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059m 3/人。
珠江片山地丘陵较多,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0%,1998年总耕地面积为803万hm 2,其中水田34518万hm 2,有效灌溉面积47213万hm 2。
珠江流域片水力资源丰富,其中珠江流域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512万kW,年发电量1168亿kW #h 。
珠江流域片内河航运发达,自古便有/舟楫之利0。
其中珠江流域现有通航河道1088条,通航里程14156km,约占全国通航里程的13%,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而居全国第二位。
珠江流域片亦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珠江流域已探明的矿种有58种,储量亿吨以上的有25种,主要有煤、锡、锰、钨、铝、磷等。
另在珠江口外的南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现正在进行勘探开发。
114 自然灾害自古以来,洪水灾害是珠江流域片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自汉以来,在珠江流域发生的流域性洪水约400多次,在1915年至1998年的84年间,受灾耕地超过6167万hm 2以上的洪灾有30次。
112002年增刊#PEAR L RI VER 人民珠江其中1915年7月的洪水之大、历时之长为历史所罕见,洪水几乎冲决了西、北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所有堤围,广州市受淹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耕地4312万hm2,灾民378万人,死伤10余万人,若按1998年水平估算,洪灾损失高达1103亿元。
1994年6月的洪水,仅广东、广西两省受灾人口就有近1800万人,受灾耕地12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82亿元。
1998年6月的洪水,受灾人口1782万人,受灾耕地9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84亿元。
韩江流域平均每8年发生一次灾害性洪水,本世纪的1911年和1960年大水,受灾人口超过100万人,受灾农田超过6167万hm2;1996年的汀江大水,受灾人口85万人,受灾农田3万多hm2,死亡238人。
南渡江下游约每5年发生一次灾害性洪水,2000年10月,南渡江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受灾人口122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9亿元。
珠江流域片地处华南沿海,风暴潮灾害较为严重,且破坏性极大,往往造成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据统计,广东省平均每年登陆的热带气旋就有315个,历史上的1862年珠江口风暴潮和1922年的潮汕风暴潮分别造成了8万余人和314万余人死亡;1969年的/69030号台风,造成粤东沿海受灾农田818万hm2,受灾人口93万人,死亡1554人;1983年的/83090号台风,造成珠江三角洲受灾农田2213万hm2,受灾人口120万人,死亡45人;1993年的/93160号台风,造成广东省11市37县(市)受灾,受灾农田2014万hm2,受灾人口569万人,死亡25人。
广西约每2年遭受一次风暴潮袭击,1986年9月发生的一次风暴潮灾害,造成54万人、412万hm2耕地受灾。
与此同时,流域片的旱灾也十分严重。
据统计,仅珠江流域平均每年受旱面积就大于6617万hm2,其中1963年和1977年的旱灾最为严重,受灾面积分别达到22012万hm2和17213万hm2。
一般而言,旱灾主要发生在流域西南部上中游水资源不足地区。
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珠江流域片已建江海堤防12000多km,水库15547座,总库容775亿m3,其中大型水库63座,库容449亿m3,中型水库608座,库容174亿m3;已建引水工程40163万处,提水工程813万处,工程设计供水能力为1120亿m3,实际供水能力908亿m3,水利工程灌溉耕地面积47313万km2,解决边远山区2300万人和1118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2000年流域片总供水量909亿m3,其中地表水86316亿m3,占总供水量的95%。
流域片总用水量89715亿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为5601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2%,其次为工业用水,为16514亿m3,占总用水量的18%,城乡生活用水量11816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
2000年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418%,其中珠江流域1911%。
流域片人均水资源量为3426m3/人,亩均水资源量为5153m3/亩,人均总用水量500m3/人,其中珠江三角洲人均水资源量为814m3/人,亩均水资源量为3824m3/亩,人均总用水量513m3/人。
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311防洪减灾能力较弱,洪水威胁依然存在珠江流域片受洪潮威胁的人口有2849万人(1998年统计数,下同),占流域总人口的17%;耕地8913万hm2,占流域耕地的11%;国内生产总值5991亿元,占流域国内生产总值的45%。
主要集中在流域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目前,流域片内的许多堤围尚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
存在着堤线长、隐患多、标准低,病险水库较多,防洪非工程措施不完善。
特别是珠江干流的西江、韩江和南渡江尚缺乏防洪控制性水库,流域防洪建设任务较为艰巨。
31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流域片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配不均。
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的80%,局部地区高达90%。
降雨量地区分布差异较大,明显呈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流域的东部、南部和西南部为多雨带,其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mm以上,中部湿润带多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600mm之间,南盘江上游为半湿润带,其多年平均降雨量在400~800mm之间。
据对1998年水资源供需分析,现状年在75%保证率条件下,全流域片有12个水资源缺水区,缺水总量达到113135亿m3;在90%保证率条件下,有16个水资源缺水区,缺水总量达到165121亿m3。
缺水较严重的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和南盘江地区等。
据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考虑供水能力的增加,全流域片供需矛盾仍然相当突出。
2010年75%和90%两个保证率条件下全流域片缺水总量分别为117198亿m3和134179亿m3;2020年75%和90%两个保证率条件下全流域片缺水总量分别为248195亿m3和268116亿m3。
流域片缺水的原因主要有三类:一是水质性缺水,如珠江三角洲与粤东的练江流域,二是工程性缺水,如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等西部地区,三是资源性缺水,如南盘江上游及沿海地区。
313水利基础薄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低a)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目前,珠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15%,低于全国水平,珠江中上游的云南、贵州、广西连片山区工程性缺水矛盾非常突出。
据统计,目前尚有650万农村人口、48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有待解决。
b)流域性枢纽工程设施不足,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低。
珠江蓄水工程总库容及兴利库容分别仅占年径流总量的11%与617%,低于全国水平。
缺乏流域性调控能力的枢纽工程,尤其是年径流总量达2400亿m3的西江,干流尚未建成调控能力强的骨干水库,不仅难以控制与减轻洪涝灾12害的威胁,对长年发生的干旱也显得无能为力。
据统计,珠江流域每年干旱面积约200万hm2,几乎占总耕地的1/2。
而且,由于枯水期江河调控水量不足,影响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冲污压咸。
314水污染日趋严重与全国大江大河相比,珠江的水质总体上说是比较好的,但局部污染比较严重。
据2000年珠江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流域片河流水质超过国家环境质量Ó类标准的河段占评价河长的26%。
以珠江三角洲、南盘江、北盘江等区域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据统计,2000年流域片废污水排放总量161186亿t,废污水日排放总量4434158万t,其中工业废污水日排放量3100160万t,占70%,生活废污水日排放量1333198万t,占30%。
而达标排放量仅占废污水总排放量的33%。
其中珠江三角洲废污水排放量71163亿t,达标排放量占废污水排放量的48%。
水质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它使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导致环境恶化,因水污染引起的区域间水事纠纷常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