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综合检测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 ( )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

A.①② B.③⑤ C.②④ D.①③

2.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 )

A.EY B.YR C.Dd D.Ab

3.下列关于自交和测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通过自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是否是纯合子B.通过自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D.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4.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黑羊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羊

B. F1黑羊的基因型与亲代黑羊的基因型相同

C.F2黑羊的基因型都与F1黑羊相同

D.白色是隐性性状

5.人们发现在灰色银狐中有一种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很漂亮,称白斑银狐。让雌雄白斑银狐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银狐体色有白斑对无白斑为显性B.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D.白斑银狐只有一种基因型

6.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

中新表现型个体占的比例为 ( )

A.l/3

B.l/4

C.l/9

D.l/16

7.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

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3/4

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 )

A.2红:1蓝B.2紫:l红C.2红:1紫D.3紫:1蓝

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A.4种.9:3:3:l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10.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这些红花豌豆自交,后代红花豌豆的比例( )

A.5/8

B.3/8

C.3/16

D.9/16

1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灰身雌蝇与黑身雄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交配得F2,淘汰F2中的黑身果蝇后,其余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则F3中黑身果蝇占 ( )

A.l/4

B.l/6

C.l/9

D.l/16

12.纯合的黄色(YY)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选取F2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受粉,则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 )

A.1:1

B.3:l

C.5:l

D.6:l 13.某种鼠中,毛色黄色基因A对灰色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都会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只黄色短尾雌鼠和一只灰色短尾雄鼠交配,理论上其所生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

A.3/4 B.5/6 C.7/8 D.8/9

14.某基因型的植物个体甲与基因型为aabb的乙杂交,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以甲作为父本为正交)。则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交的结果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可以通过甲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否是9:3:3:1判断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原因可能是甲为父本产生的AB雄配子一半没有活性

D.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不同是由于乙产生的配子类型的差异

15.某种鸟类的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仅根据第1组的实验结果即可确定黄色、有纹为显性性状

B.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2种类型的卵细胞

C.出现第3组杂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基因纯合致死

D.第2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

16.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白花( AABBDD)x黄花(aaBBDD),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只有2种

B.黄花( aaBBD D)×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基因型有9种

C.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 AaBbDd的个体自交

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17.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不包括()

A.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

C.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进入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一定能形成受精卵并遗传给后代

18.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以下杂交实验能判断性状间显、隐性关系的亲本组合有几种

杂交类型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值

父本母本AaBb : Aabb : aaBb : aabh

甲乙 1: 2: 2: 2

乙甲 1: 1: 1: l

表现型白花乳白花黄花金黄花

基因型AA Aa

aaB 、aa D aabbdd

()

①高茎×高茎→高茎②高茎×矮茎→高茎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④高茎×高茎→高茎+矮茎⑤矮茎×矮茎→矮茎

A.1B.2 C.3 D.4

3.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

A.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B.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C.短毛兔与长毛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D.红眼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绳,又有白眼果蝇

4.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5.(2017·安徽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A.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B.雌配子∶雄配子=1∶3

C.A雌配子∶a雄配子=1∶1D.雌配子∶雄配子=1∶1

6.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1显隐性之比为1∶0 B.F2显隐性之比为3∶1

C.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7.(2017·江苏江阴四校高一期中)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兔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杂交、自交、测交B.杂交、杂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自交8.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9.(2017·浙江温州九校高三期末)以下为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D、蓝色d各10个),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为DD∶Dd∶dd =7∶6∶7。下列对实验改进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B.每次抓取后,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

C.重复抓50~100次,统计最终结果D.将某一个桶内的2种颜色积木都减半

10.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DD和乙图中的dd,丙图中的Dd都是等位基因

B.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理论上图丙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D.基因分离定律可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11.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4∶4∶1 B.3∶2∶1 C.3∶5∶1 D.1∶2∶1

12.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

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

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

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比例为

1

16

13.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9∶7 D.15∶9

1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

A.18,6,

1

32B.27,8,

1

32C.27,8,

1

64D.18,6,

1

64

15.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B.④⑤C.①③D.②⑤

16.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颖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F2中非黑颖有六种基因型,纯合体占

1

6

C.F2

中黄颖自交后代中杂合体占

1

2D.F1测交,后代表现型为2∶1∶1

17.(2017·河南南阳高一期中)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

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

18.番茄的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用紫茎马铃薯叶与绿茎缺刻叶杂交,F1表现型一致。取F1与某番茄杂交,其后代的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1∶1∶3,则某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①aabb②aaBb③AaBB④Aabb

A.①B.②C.①或③D.②或④

19.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是()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20.玉米籽粒黄色对无色为显性。现用无色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现无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②外来花粉授粉③多倍体不育④未受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22.(2017·湖北孝感七校联盟高一期中)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④⑤C.③⑥D.④⑤

23.(2017·成都九校高一期中联考)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基于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玉米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则必须选用纯合子作为亲本

B.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等位基因

C.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比为9∶3∶3∶1的条件之一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4.种皮圆滑豌豆和皱缩豌豆杂交,F1全是圆滑,F2中皱缩的有1 815株,圆滑的有()

A.925株B.5 445株C.3 702株D.1 815株

25.(2017·全国卷Ⅱ)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26.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发育成新个体27.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

其中哪两个图代表的生物的杂交可得到两种表现型、六种基因型()

A.图1、图4B.图3、图4 C.图2、图3 D.图1、图2

28.玉米的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随机取非甜玉米和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其中一定能够判断甜和非甜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29.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B.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

1/2为紫花植株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30.(2017·上海徐汇区高三模拟)瓢虫是二倍体生物,决定某种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因有多种,但效应最为显著的是TA、TB、TC、t四种复等位基因,且TA、TB、TC相对t为显性,TA、TB、TC之间互为共显性关系。若以此四种复等位基因为计算依据,则该瓢虫种群中的表现型种类是()

A.4种B.5种C.7种D.12种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下表是大豆的花色四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若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D、d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组合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白花

一紫花×白花405 411

二白花×白花0 820

三紫花×紫花 1 240 413

(1)

(2)组合一的交配类型是________。

(3)组合三中的F1显性类型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组合三中,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32.(12分)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基因型

D、H同时存在

(D_H_型)

D存在、H不存

在(D_hh型)

H存在,D不存在(ddH_型)

D和H都不存在

(ddhh型) 花纹

颜色

野生型(黑色、

橘红色同时存在)

橘红色黑色白色

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

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

(3)让丙组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理论上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有________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

18.(9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

是。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

是;丁的基因

型是。(3)F1形成的配子种类

有哪几种?。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4) 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

(5)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

(6)写出F2中抗锈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

19.(10分)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待雌蕊成熟时,。

(2)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3)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如果后代,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后代,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20.(12分)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遗传因子A、a与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该遗传遵循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

和。

(3)6号和7号的后代出现了三种表现型红色、沙色、

白色,其比例为。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

为,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概率为,生出红色狗的概率为。

玉米是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也可以落到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选择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

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

断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

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此亲本所表

现的性状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一代性状,请帮助其预测实验现象并分析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纯合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一代植株的性状,子一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以该果穗为实验材料,写出科学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A__B

b

A__b

b

A__BB aa___

表现型粉色红色白色

(1)推测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位于________上,并且该蛋白质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____有关(2)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

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综合检测

1-5:BCCCB 6-10:BCBCA 11-15:CCBCD 16:B

17.参考答案 5分

(1)三紫

(2)Aa aa

(3)Aa 1/3

18.参考答案 9分

(1)毛颖、抗锈

(2)PPrr ppRR ppRr

(3)PR、Pr、pR、pr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1/8 3/8

(5) 1/2

(6)RR:Rr=1:2

19.参考答案 10分

(1)套上纸袋授以父本花粉再套上纸袋

(2)MmFf、Mmff 雌性:雄性:两性=5:5:2

(3)两性植株(mm个体)没有单性植株(全为两性植株)出现单性植株( M_)

20.参考答案 12分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aaBB AAbb

(3)9:6:1

(4)Aabb 0 2/3 0

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单元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兔的长毛与猴的短毛 C.豌豆的黄粒与圆粒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性状分离是指 A.染色体的分离 B.遗传因子的分离 C.杂合体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D.A、B、C均是 3.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下了4只小豚鼠,这4只小豚鼠的表现型是 A.全部黑色 B.黑白各一半 C.黑白之比为3︰1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4.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5.基因型为Dd的植株产生的配子间的关系是 A.雌雄配子间的比为1︰1 B.D雌配子、D雄配子、d雌配子、d雄配子之间的比是l∶1∶1∶1 C.D配子与d配子之比是3∶l D.雌雄配子间无确定的比例 6.高粱有红茎和绿茎,把红高粱上结的种子播种后,长出760株红茎和240株绿茎,那么这株红高粱的双亲基因型是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7.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 A.①④⑦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8.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 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 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 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 9.某生物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遗传因子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遗传因子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是A、a、B、b 1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碗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 B.5∶1 C.9∶6 D.l∶111.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l比例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类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2.如图是某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请推测Ⅱ-2与Ⅱ-3这对 夫妇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9 B.1/4 C.l/36 D.l/18 13.下列各组杂交子代中,只能产生一种性状的是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14.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的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l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5.下列对等位基因的概括中,阐明其本质作用的是 A.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C.在杂合子体细胞中呈杂合状态 D.属于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 16.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某种豌豆杂交,所得的种子中黄色圆粒有281粒,黄色皱粒有270粒,绿色圆粒有95粒,绿色皱粒有90粒,则该豌豆的基因型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 17.用高秆抗病小麦(DDTT)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ddtt)为原始材料,培育矮抗小麦,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想在F2中获得90株“矮抗”小麦,应至少从Fl植株上选取多少粒种子点播A.1140粒 B.480粒 C.360粒 D.270粒 1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产生基因型为aB卵细胞的同时,3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a、aB、aB C.aB、Ab、Ab D.aB、AB、AB 19.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A.4种B.6种C.8种D.9种 21.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A.1/4 B.1/8 C.l/16 D.l/32 2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各产生两种配子 B.后代有四种基因型 C.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D.后代基因型之比为1∶1∶1∶1 23.按自由组合定律,一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与另一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为YYRR、YyRR、yyRR。那么,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是

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docx

·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第 1 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决定,用表示(高 茎用 D 表示),隐性性状由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决定,用 1、豌豆的特点表示(矮茎用 d 表示)。 (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 2 )体细胞中因子( 2)有的性状。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因子为,纯种矮茎免外来花粉的干扰)→→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3 )在形成时,成 P 表示,♂表对因子发生彼 示,♀表示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表示产生下一代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F1 表示 F2 表示(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Word 资料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测交: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 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 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 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五、分离定律示。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示。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4、个体类 六、相关概念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1、交配类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测交:让 F1与。(可用来测定 F1 的基因型,纯合子(如 AA 的个体)纯合属于杂交)子(如 aa 的个体)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甲♂×乙♀为。(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2、性状类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 表现型 第3页共10页第4页共10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传粉、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交,一般为。 (2)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开花之前)→(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说明 P表示,♂表 示,♀表示 ↓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 F2表示 ×表示 ×表示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 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显性性状由 决定,用表示(高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定,用表示(矮茎用d表示)。 (2)体细胞中因子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纯种矮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对因子发生彼此,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配子的结合是的。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

五、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相关概念 1、交配类 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测交:让F1与。(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则甲♂ ×乙♀为。 2、性状类 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花的颜色、茎的高矮等。 相对性状:的的。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后代中,遗传性状出现和的现象。 3、基因类 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的基因,用来表示。 等位基因:控制的个基因。 4、个体类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组成。 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遗传,后代性状分离): 纯合子(如AA的个体)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遗传,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表现型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 1. 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 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 基因型为AA 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为 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A. 雄牛 B. 雌牛 C. 雌、雄牛都可能 D. 无法确定 5.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要一致 B. 抓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C. 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共进行多次即可 D. 每次抓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6. 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 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 株上所产生的 冋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 : 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7. 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 律。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为了选育纯种的无 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 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 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亲本是杂合子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3 8. 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的性状 B. 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 C.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 D.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R 中不能表现的性状 9.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将纯合的 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 F1,取R 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理 遗传因子的发现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2. 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 3. 遗传学中表示自交符号的是( C. 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 D. P aa 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 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F 1×隐性类型→检测F 1的基因型 B .通过测定F 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 .测F 1的基因型是根据F 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 .测交时,与F 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 ) A .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B .杂种F 1中未显现的性状 C .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5.某种基因型为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 = 1︰1 B .雌配子︰雄配子 = 1︰3 C .A 雌配子︰a 雄配子 = 1︰1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 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产生的两类配子 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长毛与卷毛 B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 .兔的长毛与短毛 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 原因是( ) A .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 .避免小球的丢失 C .避免小球损坏 D .小球可再次使用 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 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 A .全部是患者 B .全部是正常 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 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 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完整版)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及答案

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 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 .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3:1:3:1 ;基因型 6种 B .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3:1 ,基因型 3 种 C .表现型 4 种,比例为 9:3:3:1 ;基因型 9种 D .表现型 2 种,比例为 1:1 ,基因型 3 种 2. YyRR 的基因型个体与 yyRr 的基因型个体相杂交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为 A.1 ∶1 B.1∶ 1∶1∶1 C.9∶3∶3∶1 D.42 ∶ 42∶ 8∶8 3. 人类多指基因 (T)对正常指 (t)为显性,白化基因 (a)对正常基因 (A) 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 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 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3 /4、1/4 B.1/2、1/8 C.1/4、1/4 D.1/4、1/8 4. 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 A 和B 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 AaBb 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 .4种, 9∶3∶3∶1 B .4种,1∶1∶1∶1 C .2种,3∶1 D .2种, 9∶7 5. 番茄高茎 (T) 对矮茎 (t) 为显性,圆形果实 (S) 对梨形果实 (s)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现将 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 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 形果 120株,高茎梨形果 128株,矮茎圆形果 42株,矮茎梨形果 38株。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TTSS × ttSS B.TTss ×ttss C.TTSs × ttss D.TTss × ttSS 6. 3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 YYRR)豌豆与纯种的绿色皱粒( yyrr )豌豆杂交。得 F2 种子 556粒(以 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 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140粒 140粒 315粒 140粒 7. 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 F 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 F 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 4 000 株,则纯合的 8. 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 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9. 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 黄色盘状南瓜有( ) A.1 333株 B.2 000株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测试卷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 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B.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2.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就是不同的性状B.相对性状受一对非等位基因控制 C.控制圆粒和皱粒豌豆的基因不同D.控制圆粒和皱粒的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3. “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属于“演绎”过程是()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子二代植株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F1测交,后代植株会出现1:1的比例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4. 下列有关纯合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形成多种配子B.连续自交,后代性状能稳定遗传 C.自交后代可能有杂合子D.含等位基因 5. 现在有一闭花受粉植物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作为亲本),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3代后,子三代(即F3)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比例为() A.9/16B.15/16C.9/10D.3/8 6. 家鼠的灰毛和黑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毛对黑毛为显性。现有一只灰毛雌鼠(M),为了确定M是否为纯合子(就毛色而言),让M与一只黑毛雄鼠交配,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子代出现黑毛鼠,则M—定是杂合子 B.若子代全为灰毛鼠,则M—定是纯合子 C.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3:1,则M—定是杂合子 D.若子代中灰毛雄鼠:黑毛雌鼠=1:1,则M—定是杂合子 7. 下列有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DD和乙图中的dd、丙图中的Dd都是等位基因 B.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甲和乙 C.理论上图丙可产生数量相等的D、d两种配子 D.基因分离定律可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8. 某生物种群中的隐性个体没有繁殖能力,现已知亲代的基因型只有Aa,则经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之比为 A.8 : 1B.7 : 1C.3 : 1D.15 : 1

最新《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遗传因子的发现 一、选择题 1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 存在的;④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基因型为AA 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有角,杂种母牛与基因型为 aa 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 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A. 雄牛 B.雌牛 C.雌、雄牛都可能 5?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彩色小球大小、形状、质地要一致 B. 抓小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C. 每次抓小球,统计的小球不必放回桶内,共进行多次即可 D. 每次抓小球以前必须摇动小桶,使彩球充分混合 6?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纯合显 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 i 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 : 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7?猫的无尾和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分离定律。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为了选育纯种的无 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 正确的是( ) A. 猫的有尾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 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因为亲本是杂合子 C. 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 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 1/3 8?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的性状 B. 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 C. 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 D.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 F 1中不能表现的性状 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呈橙红色。将纯合的 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 F 1,取F 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花粉的微粒,理 论上蓝黑色与橙红色的比例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遗传学中表示自交符号的是( A.: B. X C.早或S D.P D.无法确定

2.1遗传因子的发现训练卷(一) 学生版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第一单元训练卷 生 物(一) 一、单选题(本小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下列对紫花和白花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一种性状 B .两种性状 C .两种表现型 D .一对相对性状 2.杂合子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已有15株高茎,第16株豌豆的表现型 A .一定为矮茎 B .一定为高茎 C .是矮茎的可能性大 D .是高茎的可能性大 3.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4.两只白羊交配,其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两种表现型,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 .显性遗传 B .隐性遗传 C .性状分离 D .相对性状 5.已知A 与a 、B 与b 、C 与c 3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B .表现型有4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C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8 D .表现型有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1/16 6.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 ② ③ 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 1的遗传因子组成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F 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 .F 1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R 的雌配子和遗传因子组成为YR 的雄配子的数量之比为1∶1 C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1产生的4种类型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可以自由组合 D .F 1产生的雌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R 和遗传因子组成为yr 的比例为1∶1 8.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 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9.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和圆形三种,受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F 、f ,T 、t)控制。现用纯合的卵圆形植株与纯合的三角形植株杂交,所得F 1全为卵圆形,F 1自交产生的F 2中,卵圆形∶三角形∶圆形=12∶3∶1。综上可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A .FFtt×fftt B .ffTt×Fftt C .ffTT×FFtt D .FfTt×fftt 10.下列性状的遗传现象,属于完全显性的是 A .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 B .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子一代都为半透明金鱼 C .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D .多对血型分别为A 型和B 型的夫妇,所生孩子都是AB 型 11.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遗传因子控制(如A 、a ;B 、b ;C 、c......),当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每对遗传因子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根据 杂交结果判断,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至少受几对遗传因子控制?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础巩固 1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孟德尔发现问题依据的现象是( ) A.成对的遗传因子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B.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表现型之比为 3∶1 C.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答案:B 2利用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组成未知)进行遗传学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让杂交Ⅳ中的亲本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的亲本灰色雄鼠杂交,后代最可能是( ) A.都是灰色 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答案:A 3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答案:B 4根据右下图实验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纯合子 B.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子 C.白花是隐性性状 D.F1中的红花中有1/3是纯合子 解析:根据题意,红花自交得白花,可知白花为隐性性状,亲本均为杂合子,A项错误,C项正确;隐性性状出现即为隐性纯合子,B项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中,杂合子比例为2/3,纯合子比例为1/3,D项正确。

答案:A 5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辨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11高茎+105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105高茎+97矮茎 解析:B选项中,亲本为高茎×高茎,子代高茎和矮茎比例接近3∶1,则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答案:B 6已知一种生物的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1), 在F1个体只能自交的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 ) A.2/3 B.1/9 C.8/9 D.5/6 解析:F1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是1/3AA、2/3Aa,自交时,F2中A_个体所占比例为1/3+2/3×3/4=5/6。 答案:D 7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B.个案研究—综合比较—提出假说—归纳结论 C.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观察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D.个案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归纳综合 解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首先,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最后,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正确;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答案:A 8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 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出现黑翅的概率是( ) A.33% B.50% C.67% D.100% 解析:假设相关遗传因子为A、a。由灰翅交配产生的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值约为1∶2∶1,可知灰翅遗传因子组成为Aa。灰翅(Aa)与黑翅AA(或aa)交配,后代中黑翅∶灰翅=1∶1。答案:B 9水稻的非糯性(W)和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前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变蓝,后者花粉(含w遗传因子)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种下去,长大开花后取一个成熟的花药,挤出全部花粉,滴上碘液,显微镜下看到颜色有,比例是,原因是。这株水稻穗上所结米粒的

笔记(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一遗传因子的发现 I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 A.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B .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红眼和果蝇棒眼D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 YR B 、Dd C 、BV D 、AB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 ①紫花X紫花T紫花②紫花X紫花T 301紫花+ 101白花 ③紫花X白花T紫花④紫花X白花T 98紫花+ 102白花 A. ①和② B.③和④ C .①和③D.②和③ 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 1 : 1 B . 1 : 2 C . 2 : 1 D . 3 : 1 6. 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杂交B .回交C .测交D .自交 7. 卷舌(A)对不卷舌(a)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孩 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A . aa 和AA B、AA和aa C、aa 和Aa D、Aa 和aa &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山7和山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8 B . 3/8 C . 1/4 D . 1/6 I —pO ] ] ? D i-r-U a O J Tit lA 9 .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 1/8 B 、7/8 C 、7/16 D 、9/16 10.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岀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 AAbtiXaaBB B.AABb X aabb C.AaBa X AABB D.AaBB X AABb II .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 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 AABB、aabb B . aaBB、AAbb C. aaBB、Aabb D . aaBb、Aabb 12 .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 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YyRr X yyrr B . YYRr X YYRr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题(含答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 ) A .杂交 B .测交 C .检查染色体 D .观察性状 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一定是黑色的 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 .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4.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 A .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 .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 .豌豆是闭花传粉自花授粉的植物 D .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 ( ) (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 .杂交、自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 C .测交、测交、杂交 D .杂交、杂交、杂交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 A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7.水稻的非糯性(W )对糯性(w )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 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 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 和ww 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 ) A .全部变蓝 B .全不变蓝 C .1/2变蓝 D .3/4变蓝 8.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 ),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 A .50% B .25% C .75% D .100% 9.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 A .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 .F2性状分离比是3:1 C .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0.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 A .41 B .43 C .8 3 D .100 % 11.基因型为YYRr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 ) A .YR 和YR B .Yr 和Yr C .YY 和Rr D .Yr 和YR 12.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 的比例为 ( ) A .1/3 B .1/4 C .1/2 D .1/5 1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 A .A 与b B .Y 与y C .E 与E D .f 与f 14.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 ) A .YyRrCc B .Aabbcc C .aaBBcc D .aaBBCc 15.黄色圆粒豌豆(YyRr )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后代的 ( ) A .1/16 B .1/4 C .1/8 D .3/16 16.现有AaBb 与aaBb 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中个体的比例为 ( ) A .1/8 B .1/4 C .1/3 D .1/2 17.落花生的厚壳对薄壳,紫种皮对红种皮为两对相对性状,现有厚壳紫种皮与薄壳红种皮落花生杂交,F1全为厚壳紫种皮。在F2中,纯种薄壳紫种皮落花生为3966株,则能纯种厚壳红种皮落花生的株数大约为 ( ) A .1322 B .1983 C .3966 D .7932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要求) 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研究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A.染色体的传递规律B.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C.基因的传递规律D.基因型的传递规律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C.果蝇红眼和果蝇棒眼D.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 A、YR B、Dd C、BV D、AB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 )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 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1∶1 B.1∶2 C.2∶1 D.3∶1 6.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A.杂交 B.回交C.测交 D.自交 7.卷舌(A)对不卷舌(a)为显性,某三口之家中,母亲及其独生女儿不能卷舌,则该女孩的母亲和父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8.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Ⅲ 7和Ⅲ 10 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B ) A.1/8 B.3/8 C.1/4 D.1/6 9.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 3 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 10.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a╳AABB D.AaBB╳AABb 11.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 B、aabb B.aaBB、AAbb C. aaBB、Aabb D.aaBb、Aabb 12.黄色(Y)圆滑(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 C.bbCc D.bbcc 14.人的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因子B控制,但只在男性表现。一个非秃顶男性和一个其父是非秃顶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该男孩后来表现为秃顶,则该男孩的母亲的遗传组成是() A、BB B、Bb C、bb D、b 15.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 小羊,其毛色()

(完整版)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及答案

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周练 命题:刘梦奇审题:刘梦奇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 1.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3.绵羊的白毛(W)为显性,黑毛(w)隐性,一只白羊与黑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3白3黑,这2只亲本的基因型是() A. Ww×ww B. WW×ww C. Ww×Ww D. WW×Ww 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子代中具有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 0 B. 25% C. 50% D. 100% 5.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8 B.7/8 C.7/16 D.9/16 6.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A.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C.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D.自花传粉的个体 7.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白色基因)的约有() A.25 万 B.50 万 C.100 万 D.200 万 8.下列生物的基因型中,不属于杂合体的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Cc 9.如果用皮毛黑色(D)光滑(r)的豚鼠与皮毛白色(d)粗毛(R)的豚鼠杂交,其杂交后代是黑色粗毛 18 只,黑色光滑 15 只,白色粗毛 16 只,白色光滑 19 只,则亲本最可能基因型是() A. DDrr × ddRr B. DDrr × ddRR C. Ddrr × DdRr D. Ddrr × ddRr 10.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避免小球损坏 D.小球可再次使用 1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 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12.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1.1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总结(20210304122844)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 纯斡高萇SSU*她种離星瓏“ (1)1)}(ill)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豌豆杂交试验的优点 1、豌豆的特点 (1)_________ 传粉、__________ 授粉。自然状态下,豌豆不会杂 交,一般为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性状。 2、人工异花授粉的步骤:____________ (开花之前)T___________ (避 免外来花粉的干扰)TT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过程 P纯种高茎豌豆X细申璟茎豌豆 g 高菱豌豆 [自交 先高茎豌亶逵蔓豌豆 T87 277 说明 P 表示_________________ , 父表 示_________ , 辛表示________ J表示产生下一代 F1表示____________ F2表示______________ X表示 _______________ x 表示--------------- 配子中,配子中只有成对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遗传图解假说 (1 )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显 性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用_____________ 表示(高 茎用D表示),隐性性状由—决 定,用 表示(矮茎用d表示)。 (2 )体细胞中__________ 因子 在。纯种高茎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 为________________ ,纯种矮茎 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为。 (3)在形成时,成 对因子发生彼 此,分别进入不同的 因子中的个。 (4)受精时,___________ 配子的结合是_____________ 的。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