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4届甘肃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甘肃省高三月考试卷(4月)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中国考古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体现出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极大地塑造了全民族的历史认知。
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始终只能依靠神话和传说来勉强支撑;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早在19世纪之前,通过考古学的介入,就已经有了5000年前后有关文字、城郭、金属等考古发掘资料作为实证。
相比之下,一部中华文明史似乎整整比人家少了1000年。
知识上的困境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让中国处于被动挨打、任人欺凌的境地。
时人不仅对中华文化丧失信心,甚至对中国人种的来源和“种族优劣”,都持种种怀疑、悲观的论调,“动言中国不如各国之文明”。
曾经在西方学者中早已流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此时也再度泛起,影响甚烈。
如何改变国人的文化弱势心态,为中华文明正本清源,重树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成为解放全民族思想桎格至关重要的一步。
20世纪初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考古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1926年李济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标志着近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重建国史”成为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历史使命。
2023-2024学年初中政治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有()A. 人口数量越来越大、素质越来越低B. 人类的过度消耗C. 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D. 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答案】B【解析】根据教材知识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口素质随着教育的提高会越来越高 C说法错误人类正常的生产活动不会造成环境问题 D说法错误人类需要依靠自然资源生存和发展.故选B.2.目前我国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矛盾影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④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由题干描述得知面对我国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矛盾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③.故选A.3.河北碣石山脚下的矿坑公园曾经是山岩裸露植被系统损毁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岩石崩落汛期山洪暴发为重塑碣石山山体外貌和生态系统我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系统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和深度改造使其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我县的这一做法()①有利于促进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②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我县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系统对这一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和深度改造使其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有利于促进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①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排除④故选A4.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A. 全盘学习的态度B. 客观、平等的态度C. 全盘否定的态度D. 闭关自守防止祸水涌入的态度【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面对中华文化的态度的认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所以B是正确的选项不能全盘否定全盘接受也不能闭关自守排除ACD.故选B.5.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需要相互尊重下面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本身B. 人类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可以使用科技手段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C. 小彤给校园草坪放置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D. 我们要积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本题中的ACD三个选项都是对其他生命的正确态度只有B选项是对其他生命的错误态度不利于保护环境因而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B.6.如图漫画所示我国之所以要开征环境保护税是因为()①我国不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②能彻底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③有利于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④有利于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A. ①②B. ③④【解析】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资源形势题干中开征环境保护税旨在提高税收手段教育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②说法错误过于绝对7.央视的热播节目《经典咏流传》结合现代传媒手段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该节目()①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②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④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经典咏流传》结合现代传媒手段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诗词之美走进了千家万户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时俱进发展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观众喜闻乐见说明这种电视节目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②③④说法都正确①错误此档文化栏目有利于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故选D8.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应该()①以实际行动自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减少或制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③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和污染环境可耻”的观念④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社会生活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青少年要树立保护自然的观念以实际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人类需要依靠自然资源来生存和发展应该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故选D.9.桂林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湘江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研学活动下列是几位同学的感悟观点正确的是()①爱国主义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②爱国就要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爱国就只要接受学习红色文化教育A. ①②③B.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正确据教材知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④“只要”表述绝对接受学习红色文化教育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但爱国的表现还有很多方面故选A10.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③先进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这表明先进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片面④与题意无关故选B11.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D.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所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观点A正确观点B涉及传统美德与题干不符合观点C涉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题干不符合观点D涉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题干不符合所以选A12.(6)乐乐所在中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校本课程这一做法有利于()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②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A. ①②B. ②③C. ①③【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乐乐所在中学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校本课程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干无关④说法错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的继承故选B.13.“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告诉我们( )A. 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要开发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C. 人与自然的关系难以平衡D. 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和理解A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故A说法正确B 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并不是一味开发和利用自然故B说法错误C 人类与自然可以实现平衡故C说法错误D 这与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无关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15分共计135分)14.(1)材料一中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表明了什么?14.(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网上交往具有什么特点?14.(3)面对网上交友的许多陷阱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答案】1【解析】1【答案】1【解析】1【答案】1【解析】115.(1)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对应的内容【答案】(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爱国主义【解析】(1)①本题考查体现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等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②仁者爱人体现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③本题考查孝敬长辈的名言警句符合题意即可④苏武牧羊的典故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据此作答【答案】(2)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解析】(2)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结合教材知识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角度组织答案16.(1)依据材料归纳我省为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16.(2)根据上述材料从政策角度谈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三点即可)【答案】①运用科技手段科学治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②加大资金投入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物质保障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调动民众参与环保工作积极性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人民收入【解析】本题考查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内容依据我省的实际措施可从因地制宜制定环保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考虑作答即可【答案】①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治理环境能力②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以髙质量经济发展为保障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③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或走群众路线)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⑤科学立法严格执法【解析】本题考查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结合给出的角度可从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等方面考虑作答17.(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仍然要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的原因17.(2)假如有去敦煌莫高窟研学的机会为了传承好敦煌文化使敦煌石窟艺术得以流传请你给同学们一些有益的提醒【答案】(1)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⑤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⑥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利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仍然要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的原因首先阅读材料提料材料主旨即保护中华文化并从中提炼民族精神再次审题设问属于原因类题目最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展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方面作答即可②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本民族文化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④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⑤发现破坏优秀文化的行为及时制止和举报(勇于同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做斗争等)【解析】(2)本题要求考生为了传承好敦煌文化给同学们一些有益的提醒根据所学知识可从中华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作答18.(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8.(2)我国资源的状况怎样?18.(3)针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国家制定了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答案】(1)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②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解析】(1)考查课本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答案】(2)我国资源的状况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解析】(2)根据课本知识作答即可【答案】(3)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解析】(3)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即可19.(1)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请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二 2019年8月19日在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又要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19.(2)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在资源、环境、生态系统方面应该如何做?材料三近些年来从将“生态文明”写进宪法到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些举措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19.(3)从推进我国生态建设的角度概括材料二中采取的举措【答案】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理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解析】本题考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一问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第二问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明理由【答案】①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②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③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确保生态安全【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应该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大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等方面来回答【答案】依靠法律保障行政手段推动利用科技手段【解析】本题要求从推进我国生态建设的角度概括材料二中采取的举措主要考查学生依靠法律保障“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 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依靠行政手段推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利用科技手段20.(1)结合材料一谈谈学校组织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20.(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20.(3)响应材料二中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议列举出我们可以参加的亲社会行为【答案】(1)①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加强劳动教育的需要②有利于学生了解农村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③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砺意志④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实践能力【解析】(1)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从“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角度说说党和国家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结合材料一根据所学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识组织答案即可【答案】(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③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2)本题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如何养成亲身行为的知识作答即可【答案】(3)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给留守儿童补习功课到敬老院献爱心到街上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擦栏杆、帮交警维持交通秩序等【解析】(3)本题是主观发挥类题目围绕亲社会行为结合实际列举两个即可21.(1)图片中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什么?21.(2)中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1)友善和敬业【解析】(1)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图片中人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是什么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来分析【答案】(2)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②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认真做事踏实做人③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解析】(2)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问题指向是中学生应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来分析22.(1)打击黑恶势力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22.(2)益阳市打击黑恶势力掀开势力“保护伞”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有何警示?22.(3)在打击黑恶势力的斗争中青少年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答案】(1)文明、和谐、平等、公平、正义、法治【解析】(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以此分析材料可知益阳打击黑恶势力体现了公正、法治的那些内容以此作答即可【答案】(2)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权力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④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解析】(2)本题考查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答案】(3)①敢于与黑恶势力做斗争②善于与黑恶势力做斗争③正确行使监督权向有关部门举报④积极参与宣传活动扩大扫黑除恶的影响力【解析】(3)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积极举报各种黑恶势力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据此解答即可。
实用类文本敦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敦煌文化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处在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才使得其在千年的风云际会里,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
讲好敦煌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文化的自信力和包容性。
而善讲故事又是一种高明的对外传播手段,也是外界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
所以讲述好敦煌故事,对于支撑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非凡。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
对于大众来说,他们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方式。
所以文化传播和故事叙述要剥离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生态。
而文化的删繁就简,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摘编自陆玄同《让敦煌文化在自信和包容中更具活力》)材料二在敦煌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敦煌文物种类繁多,莫高窟更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世界艺术宝库”,虽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坚守,但长期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敦煌文物进行监测保护,让文物“延年益寿”;另一方面,要有效处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合理控制参观游客的人数,不断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被保护好了,才能更好地“诉说”曾经的沧桑和辉煌。
敦煌文化瑰丽奇特、博大精深,除了要加以保护,还要做好现代化的传承和弘扬。
讲好敦煌故事,需要继续挖掘整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不断满足群众需要和高标准的审美需求,开发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多彩融合的文艺作品,增强敦煌文化的艺术吸引力。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水稻是世界主粮作物,为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然而,水稻并不是大自然的馈赠,①____。
通俗地讲,水稻的驯化就是人类对野生水稻进行人工培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地选择产量高的野生水稻,将其保留下来,下一年接着种。
正因如此,②____。
据考证,③____,早在9000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率先种植水稻了,在水稻的驯化史上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魏晋之后,修建私家园林__________。
园林不仅是宴饮游乐、赏花作诗的场所,园中容纳自然山水于__________的造景美学也蕴藏着期求隐逸的情志,让士大夫兼得入世和出世,无须告别朝廷而得以享受__________之趣。
自此园林艺术中也就逐渐融合了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
A.如火如荼尺寸之间洗尘B.如火如茶瞬息之间超尘C.方兴未已瞬息之间洗尘D.方兴未已尺寸之间超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女排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标识。
B.进博会的成果说明去年以来中国致力于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的工作为主。
C.我们要充分利用2019年的PISA数据,对当前基础牧育中影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破解这些问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2《拿来主义》(同步习题)(解析版)

《拿来主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国粹.(cuì)仪.节(yí)自诩.(xǔ)残羹冷炙.(zhì)B.供给.(gěi)吝啬.(sè)脑髓.(suǐ)冠.冕堂皇(guān)C.摩.登(mó)鸦.片(yā)孱.头(càn)故弄玄.虚(xián)D.勃.然(bó)蹩.进(bié)譬.如(bì)礼尚.往来(shàn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本题要求选正确的一项。
B项,“给”应读jǐ。
读“jǐ”有以下几种情况:1.供应:供~。
补~。
~养。
自~自足。
2.富裕,充足:家~人足。
3.敏捷:言论~捷。
C项,“玄”应读xuán。
故弄玄虚,汉指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惑,无法捉摸。
D项,“譬”应读pì。
譬如,意思是比如。
故选A。
2.下列对《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表现,即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B.“闭关主义”的表现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C.“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D.“拿来主义”的正确做法是“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错误,“送去主义”是为了媚外,把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分类别统统送出去,文中主要是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应为“送来主义”。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陌上无穷树李修文(1)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两人互不相识。
(2)我只知道:他们一个是一所矿山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那所学校已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有踏足过。
(3)在病房里,两个不相识的病人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
岳老师虽说才四十多岁,但早已被疾病带来的伤痛、争吵、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
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苍白的脸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的输液结束了,一刻也不能等,她马上就要给小病号上课。
虽说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为了教好小病号,她甚至让她妹妹看她时带了一堆书来。
(4)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
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什么都考。
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感觉稍好一点,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句古诗词,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5)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上百遍。
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在小病号的身体里就像打了个结,每次岳老师提问,他死活就背不出来。
最后连他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还背这些干什么?(6)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都是因为小病号。
文昌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文昌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鬼卡点张弛贺崇武看到前方那个卡点,看到那个像鬼魅一般在暗蓝夜色和浓重雾气之中挥舞着“停”字牌的警察时,他的心一下抽紧了。
一股冰凉的感觉瞬间贯注全身,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
他本能地松开了油门,任车子凭着惯性慢慢向那个警察滑过去。
混乱的头脑里浮起了一个念头,事不过三,他的报应日到了!他是在车子过黑水河的时候第一次浮起这个念头的。
车至河心时,他隐约听见外面传来咋察一声,似乎是冰面开裂的声响。
那一瞬间他心一哆嗦,本能地点了一脚刹车。
但很快反应过来,如果骤然停车,整个车体的重量瞬间压在一块局部冰面,只能加大那开裂。
他的脚颤颤地、悬浮着踏在油门上,使之保持适当的给油力度。
车子略慢一瞬,又开始匀速前进。
那是他第一次浮出这个念头,报应日到了!他在内心盲目地祈祷着。
两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河岸,岸边那鵝卵石密布的坡地和枯瑟悬的树木越来越近……车子上岸后,他略略松了一口气。
他就这么驾着这辆破车,做着心惊胆战的白日噩梦从冰河上蹚过来了。
噩梦又开始在头脑中翻涌……他想不明白,那一瞬间他咋就那么疯狂,狗日的再坏,也不能下这么狠的手……现在全完了,时间是无法倒流的……他用力地晃着脑袋,把各种绝望恐怖的念头像鸭子抖水似的从脑袋里抖出去,没有意识到高度的神经紧张已经蔓延到身体的每个角落,他的脚板已经不知不觉踩紧了油门。
邢婷婷《著名敦煌学者樊锦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自信的源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4题。
问1:敦煌研究院身处戈壁荒漠之中,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却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敦煌人扎根荒漠、默默守护。
请您具体谈谈“莫高精神”。
樊锦诗:我们谈到数字敦煌、谈到科技,但这些其实都只是手段,敦煌石窟能不能保护好,说到底还得靠人。
敦煌研究院成立70多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就是莫高窟人以智慧和汗水积淀下来的“莫高精神”。
谁都在坚守,可我们是在茫茫大漠中坚守,那种艰苦条件是难以想象的。
进洞没有楼梯,就是靠在一根长木头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短木条的“蜈蚣梯”攀登进洞。
洞里黑乎乎的,那时临摹壁画只能靠镜子和白纸反射洞外的日光。
甘于奉献,指的是敦煌研究院的人都是“自投罗网”,自愿来到这里的,是“打不走的莫高窟人”。
勇于担当,是讲敦煌研究院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以保护、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开拓进取,就是要讲科学,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敦煌文化保护好,守住这个文化宝藏。
我相信,一切工作都是人在做,有好的人,才能做出好的事。
文物事业始终要交托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中华文化能不能可持续地、富有创造性地传承下去,关键同样在人才。
我们必须热爱自己的文化。
当我们越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就越会觉得中华民族是非常伟大的。
咱们的中华文明,一代一代不断传承下来,博大精深,中国的年轻人都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不能让我们老祖宗优秀的东西丢失。
问2:教煌莫高窟及藏经洞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成果。
您说:“敦煌是一部千年的中华形象历史。
”请您谈谈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樊锦诗:敦煌有历史记载已2000多年,是古代丝期之路上的“咽喉之地”。
敦煌莫高窟是公元4到14世纪,历经10个朝代连续1000年的建造留下来的。
它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多尊彩塑。
所以这确实是个文化艺术宝库。
莫高的艺术主题是佛教,它是形象艺术的佛教,但它所承载的又不仅仅是一千年的形象的佛教史,还是一千年的绘画史、一千年的雕塑史、一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敦煌研究院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
大量的各类历史文物遗存,启示我们去认识敦煌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古代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
佛教文化的昌盛,不仅体现在中国大乘佛教的各个主要思想宗派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传译、抄写佛经以及开窟造像、举行法会等正统的宗教活动的频繁和规模,也体现在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岁时节庆和娱乐活动中所反映的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的佛教文化印迹。
同时,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也以它所特有的根深蒂固的多神崇拜的思想方法存在于古代敦煌。
另外,其他外来宗教如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也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圈内畅行其道。
敦煌文化这一现象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价值体系的和睦相处。
敦煌文献中还有大量非汉语文献,许多是已经消失的“死语言”,如回鹘文、于阗文和粟特文等。
这些文献对于相关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其与汉文文献以及多种宗教的共处、交流本身,展示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开放和包容并蓄。
在这样文化基础上的文化昌盛和博大精深,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种文化昌盛的因果逻辑,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价值取向,应该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敦煌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世文人诗文的抄本,属传统的文人士大夫的正统文学作品;一类是以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缘起故事、俗赋、曲子词、白话诗等为代表的俗文学作品。
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显然是指敦煌特有的俗文学,它鲜活、明快,具有浓郁的宗教、生活气息。
鸿篇巨制《维摩诘经讲经文》,已经孕育了后代章回体白话小说的雏形。
敦煌的文学艺术体现着兼收并蓄、自信创新的恢弘气度。
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壁画绘制积极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紧扣时代脉搏,深涵经义意蕴,致使画作美不胜收。
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的今天,敦煌壁画就成为我们认识中古时代中国绘画史的重要依据。
在南北朝时期,传自西域的画法逐渐被中国的画家所吸收,画史记载北齐画家曹仲达画人物衣纹稠叠如出水之状,被称为“曹衣出水”。
南朝张僧繇曾采用“凹凸法”在南京一乘寺绘制壁画。
曹、张的画法正是传自印度和西域的画法,在敦煌早期壁画中十分流行。
其中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我们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撑。
(摘编自樊锦诗《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佛教在敦煌宗教文化中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敦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B.敦煌文献中的大量非汉语文献,因为属于“死语言”,对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很大。
C.“敦煌文学”中的俗文学包括讲经文、变文、词文、话本等多种体裁,极具研究价值。
D.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和张僧繇的“凹凸法”,都属于那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具体分析了敦煌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
B.文章以……讲话开篇,同时作为全文的中心观点,既高屋建瓴又提纲挈领。
C.文章第四段举出《维摩诘经讲经文》,旨在论证敦煌文学的兼收并蓄自信创新。
D.文章基于“古为今用”的逻辑前提,重点论述了敦煌文物遗存、文献等三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古代敦煌,各种宗教都大体和睦相处,表现了敦煌文化的自信自由、包容并蓄。
B.敦煌曲子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敦煌文学”,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作品没有关系。
C.因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中原画家作品大都失传,敦煌壁画更显珍贵。
D.我们进行今天的文化建设,应该认真总结发扬古代敦煌的经验,扩大国际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
1. C。
A 项,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中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一重要限定;B 项,强加因果,依照原文,非汉语文献的研究价值大小与其是否为“死语言”,没有直接明确的关系;D 项,无中生有,“都属于那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没有明确依据。
故选 C 项。
2.A。
本文论述结构属于“总-分”,而非“总-分-总”。
3.B。
推断错误,根据原文表述,尽管对敦煌俗文学跟传世文人诗文抄本做了明确区分,但是没有提及两者之间存没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