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食管炎CT误诊为食管癌2例
食管癌影像表现PPT

05
食管癌影像表现的临床意 义与价值
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食管癌的影像表现有助于早期发 现肿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观察食管壁的增厚、异常强 化等影像特征,可以判断肿瘤的
良恶性。
食管癌的影像表现有助于鉴别肿 瘤与其他食管病变,如食管炎、
食管良性肿瘤等。
对食管癌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根据食管癌的影像表现,医生 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详细描述
MRI检查具有无辐射、无创伤的优点,可以多平面成像,有 助于全面观察食管癌的侵犯范围和程度。同时,通过MRI检 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核医学检查
总结词
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通过观察肿瘤组织对放射性物质的摄取情况,可以评估食管癌的恶 性程度和转移情况。
详细描述
在X线钡剂造影检查中,患者需要吞服含有钡剂的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通 过观察钡剂在食管内的流动情况,可以发现食管癌的异常表现,如食管狭窄、充 盈缺损、龛影等。这些异常表现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食管癌。
CT扫描
总结词
CT扫描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癌的形态、大小、浸润 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高度恶性食管癌
肿瘤可能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周围组 织,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 等。
04
食管癌影像表现与其他疾 病的鉴别诊断
食管良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食管平滑肌瘤
CT和MRI显示低密度肿块,边缘光滑,食管壁无浸润。
食管乳头状瘤
内镜下呈乳头状或息肉状,表面光滑,色泽与周围食管黏膜相似。
食管炎症性疾病的影像表现
医林改错治食道癌案例

医林改错治食道癌案例案例:食道癌的误诊与治疗错误的经历病人甲,男性,50岁,突发呕血及进行性吞咽困难,被送往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初步诊断为高度怀疑患有食道癌,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认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医院的内镜检查中,患者甲被发现有明显的食道狭窄及病变,但没有进行组织活检。
基于内镜所见,医生下结论为食道恶性肿瘤,并决定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
于是,甲接受了开腹手术切除食道的治疗。
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出来后,证实此次手术并非食道癌,而是一种名为腺瘤性息肉的良性病变。
由于医生在最初的内镜检查中未进行组织活检,误将良性病变误诊为恶性食道癌,导致了不必要的手术切除。
术后,患者甲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胸腔脓肿及吻合口瘘等。
不仅使患者甲的康复变得困难,还给他带来了痛苦和经济负担。
在术后的随访期间,患者甲意识到医生的错误诊断,感到愤怒和失望。
他决定寻求其他医生的意见,以获得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通过向其他专家咨询,并进行进一步检查,他最终得知原先的误诊结果,并被告知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相反,他开始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以缓解其食道不适和提高生活质量。
这一经历不仅让患者甲对医疗体系产生了质疑,也对他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患者甲决定将此事告知医院,并向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提起投诉。
案件当前正在调查中,希望能对该医院的医疗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深入的评估和改进。
这个案例强调了正确和及时的诊断对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
医院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内镜活检制度,尤其在肿瘤病例中,以避免因误诊而导致患者的不必要痛苦和并发症。
更重要的是,医生应该保持谦逊和学习态度,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不规则使用抗生素致真菌性食管炎89例分析

大关 6 7 0 54 0 云南省大关县 中医 院胃镜室 ,云南
【 摘
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 的病 因及 防治 。方法 :对我院 5年来 确诊的 8 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了 回顾性的研究与分析 , 9
其中男 5 例 ,女 3 例 ,年龄 2 — 3 。诊 断主要依据 临床表 现 ( 7 2 8 7岁 症状和体征 ) ,胃镜检查及 胃镜下细胞学刷片发现 菌丝或孢子 。8 例 全 9
部采取 口服氟康唑治疗。结果 :1服氟康唑治疗显效率 7.% ,有效率 2.% ,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真菌性食管炎 大多 数 口服氟康 唑治 3 59 41
疗疗效显著 ,其发病近年来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特别应重视医源性 的因素所致 的感染 。
【 关键 词 】 真菌性食管炎 ;胃镜 ;细胞学刷片 【 中图分类号】 R7 5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7— 57 (02 4 06 — 1 0 0 81 21 )0 — 01 0
真菌性食管炎是 指食 管感 染 以 白色 念珠 菌为 主的真 菌 所致 的炎症 。白色念珠 菌广 泛存 在 于 自然 界 ,是人 体消 化 道 的正常菌群 … 。近年来 由于各种 导致 免疫 力低 下的人 群 增多 ,长期大量使用抗 生素及皮质激素 等医源性 因素上 升 , 使真菌性食管炎 发病 率有所增加 。我 院收集 2 0 0 5年 1 至 月 20 09年 1 胃镜检查 诊断 的 8 真菌 性食 管炎 患者 的资 2月 9例 料进行分析 如下 。
1 9 : 2 0 98 1.
( 收稿 1期 :2 1 .2 2 ) 3 0 1 1 .5
[ ]张述基 ,刘兴光.现代消化 内科诊 疗手册 [ .北京 :北京 医科 大学 3 M] 中国协和医科 大学联合出版社 ,19 ,4. 98 8 [ ]于皆平 ,沈志祥 ,罗和 生.实用 消化 病学 [ .北 京:科学 出版 社 , 4 M]
霉菌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与鉴别诊断

反酸是指胃酸反流到食管,引起烧心、胸痛等症状
添加 标题
反酸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
添加 标题
反酸可能是由于食管黏膜受损,导致胃酸反流到食管引起的
恶心、呕吐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尤其是进食后。 原因:霉菌性食管炎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引起恶心、呕吐。 鉴别诊断:与其他食管炎、胃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根据病情,可能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血清学检查:检 测血清中的霉菌 抗体,判断是否 感染霉菌性食管 炎
基因检测:检测 霉菌基因,判断 是否感染霉菌性 食管炎
免疫荧光法:检 测霉菌抗原,判 断是否感染霉菌 性食管炎
其他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观察食 管黏膜病变情况
影像学检查:X 线、CT、MRI等 检查食管病变情
况
活检:取食管组织 进行病理检查
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细 胞、组织、病毒等微观结 构
基因检测:检测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等遗传信息
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病原 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生化检查:检测组织中的 酶活性、代谢产物等生化 指标
微生物学检查
培养法:通过培 养霉菌,观察其 生长情况,判断 是否感染霉菌性 食管炎
显微镜检查:观 察霉菌形态,判 断是否感染霉菌 性食管炎
轻,持续时间较短
食管狭窄:吞咽困难、 胸痛、反酸、烧心等 症状,但程度较轻,
持续时间较短
食管异物:吞咽困难、 胸痛、反酸、烧心等 症状,但程度较轻,
持续时间较短
检查结果差异
食管炎患者可能出现 吞咽困难、胸痛、反 酸等症状,而霉菌性 食管炎患者则可能伴 有咳嗽、咳痰、呼吸 困难等症状。
霉菌性食管炎患者 在食管镜检查中可 能发现食管壁有白 色或黄色斑块,而 其他食管炎患者可 能没有这种表现。
真菌性食道炎病因及治疗临床分析

真菌性食道炎病因及治疗临床分析作者:王允野王菲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相关发病因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经胃镜与细菌学检查确诊的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62例患者中,相关发病因素有:糖尿病12例、因慢性支气管炎等感染原因长期应用抗生素18例、恶性肿瘤8例、化疗治疗3例、长期应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史7例、肝硬化8例、尿毒症2例,艾滋病1例,合并消化性溃疡或糜烂性胃炎26例,反流性食管炎21例。
经氟康唑、康复新液、铝镁加混悬液抗真菌、保护黏膜治疗后,2 周复查胃镜45例痊愈,11例好转,6例未复查胃镜,但症状都得到改善。
结论真菌性食管炎相关发病因素较多,易发生在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和局部防御机能下降的患者。
临床治疗上以去除病因,抗真菌及保护黏膜治疗为主,疗效显著。
【关键词】真菌性食道炎;病因;临床分析作者单位:13201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真菌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感染真菌所致的炎症,以条件致病菌酵母菌,尤其白色念珠菌为主。
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体正常菌群,各种原因导致免疫低下,包括长期滥用抗生素、糖尿病、肿瘤晚期应用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反流性食管炎等人群易出现真菌感染。
真菌性食道炎发病逐年增加。
本文收集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真菌性食道炎病例62例,确诊后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确诊62例真菌性食管炎进行临床分析。
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23~ 77岁,平均476 岁。
62例患者中,相关发病因素有:糖尿病12例、因慢性支气管炎等感染原因长期应用抗生素18例、恶性肿瘤6例、化疗治疗3例、长期应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史7例、肝硬化8例、尿毒症2例,艾滋病1例,合并消化性溃疡或糜烂性胃炎26例,反流性食管炎21例。
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胸骨后疼痛12例,烧心,反酸16例,吞咽困难、异物感6例,无明显食管不适症状27例。
食管癌误诊食管异物伴脓肿1例

食管癌误诊食管异物伴脓肿1例朱金龙;赵礼君【摘要】@@ 资料患者男性,49岁.因咽痛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1个月前不慎误咽鱼刺后出现咽部疼痛,在当地卫生院予头孢呋辛针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1周前咽痛再次加重,吞咽时明显,伴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伴颈部疼痛、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1(011)003【总页数】3页(P152,后插2,封3)【作者】朱金龙;赵礼君【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绍兴,312000;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资料患者男性,49岁。
因咽痛1个月、加重1周入院。
患者1个月前不慎误咽鱼刺后出现咽部疼痛,在当地卫生院予头孢呋辛针治疗后症状稍有好转。
1周前咽痛再次加重,吞咽时明显,伴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伴颈部疼痛、畏寒发热,无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体温37.7 ℃,呼吸19次/min,脉搏76次/min,血压94/53 mm Hg(1 mm Hg=0.133 kPa)。
专科检查:咽部未见新生物;右侧梨状窝有少量积液;右侧颈部肿胀,触压痛阳性,未及明显包块。
初步诊断为食管脓肿、纵隔脓肿、食管异物。
食管CT扫描检查显示:下颈部可见低密度肿块,突入胸腔,至纵隔周围,边界清(附2页图1和图2)。
B超检查显示:颈部可见4.0 cm×5.0 cm大小低密度暗区,考虑脓肿可能性大。
血常规示: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8.9×109/L。
颈部B超引导下介入穿刺,未能抽出脓液。
请放射科、B超室、胸外科、肿瘤科医师会诊:①患者症状、体征支持食管脓肿的诊断;②影像学检查考虑为液性肿块可能;③介入穿刺未能穿出脓液,考虑脓液可能较黏稠。
遂行颈部切开探查排脓术。
颈侧切开,暴露气管食管沟,见有肿块突出食管,呈鱼腩样改变(封三图3),质地较脆。
食管已穿孔,未见异物。
取少量肿物做冷冻切片显示为鳞状细胞癌。
真菌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表现与治疗

真菌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表现与治疗陈浩军;林树洪;邝杰思;邓辉【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临床和内镜表现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238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门诊患者166例,住院患者72例.结果 2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3.2岁,男女之比为2.84:1.临床表现多样,有吞咽异物感、吞咽疼痛、吞咽不畅、烧心及胃灼热.真菌性食管炎分布范围最多在食管中下段,占40.8%.72例住院患者中58例用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2周,12例用制菌霉素治疗,2例用伊曲康唑治疗,停药一月后均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为76,39%(55/72),有效率为19.44% (14/72),无效率为4.17%(3/72).氢氧化铝凝胶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食管炎的效果优于制菌霉素.结论真菌性食管炎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分布于食管中下段,抗真菌能有效地治疗真菌性食管炎.【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2(017)003【总页数】2页(P168-169)【关键词】真菌性食管炎;临床特征;内镜表现;治疗【作者】陈浩军;林树洪;邝杰思;邓辉【作者单位】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511400 广州市番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真菌性食管炎是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侵犯食管黏膜造成的伪膜性溃疡性食管炎,为最常见的食管感染性疾病[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抑酸剂、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为了解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治疗特点,对我院确诊为食管真菌感染的患者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食管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一、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广州番禺中心医院接受消化内镜检查并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的病例238例,其中门诊患者166例,住院患者72例。
放射性食管炎诊断与治疗PPT

定期随访:患者应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 访检查,了解病情 变化
观察症状:患者应 注意观察自身症状, 如吞咽困难、胸痛、 咳嗽等
复查:患者应定期 进行食管镜检查, 了解食管炎的进展 情况
饮食调整:患者应 调整饮食,避免刺 激性食物,如辛辣 、油腻、过烫等食 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食管炎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临床表现:吞咽困难、胸痛、 反流性食管炎等
诊断方法:内镜检查、食管 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内镜 治疗、手术治疗等
临床表现:吞 咽困难、胸痛、 反酸、烧心等
诊断标准:内 镜检查、食管 造影、食管测
压等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内镜 治疗、手术治
疗等
预后: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和 治疗效果不同, 预后差异较大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 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安慰,帮助 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康复训练指导: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如呼吸训练、吞咽训练 等,帮助患者恢复吞咽 功能和生活质量
饮食指导:指导患 者合理饮食,避免 刺激性食物,保证 营养均衡
生活习惯指导:指导患 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酒等,提 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用于减轻炎症反应 抗感染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用于治疗感染 保护食管黏膜药物:如黏膜保护剂、抗酸药等,用于保护食管黏膜 促进食管蠕动药物:如胃肠动力药等,用于促进食管蠕动,减轻症状
适应症:放射性食管炎患者,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 禁忌症:患者身体状况不佳,无法耐受手术,或者存在其他疾病,不适合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食管切除、食管重建、食管扩张等。 术后护理: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饮食,避免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衣建农 , 王 德 杰 .先 天 性 膈 疝 误 诊 为 纵 隔 脂 肪 瘤 一 例 报 告
伤性膈肌破裂[ J ] . 中华放射学杂志 , 2 0 1 0 , 8 : 8 2 3 8 2 6 .
[ 1 O ] 李杰 , 杨光钊. 丁 忠祥 , 等. 螺 旋 C T 多平 面 重 组 在 膈 疝 诊 断 中 的价 值 [ J ] .临 床 放 射 学 杂 志 ,2 0 1 1 , 1 : 7 3 — 7 5 . [ 1 1 ] Er e n S ,C i r i s F .D i a p h r a g ma t i c h e r n i a :d i a g n o s t i c a p p r o c h e s w i t h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J ] .E u r o p e a n J o u r n a l o f Ra d i o l —
h e r n i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t h e e s o p h a g e a l h i a t u s :a c a s e r e p o r t[ J ] .
Ra d i a t M e d,2 00 1,1 9:3 0 7 — 31 1 .
he r n i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t h e e s o p ha g e a l hi a t u s: r e p or t o f a c a s e . S u r g To d a y,1 9 9 9 , 29 : 3 4 7 — 3 5 0 :
医学影像学杂志 2 0 1 4年 第 2 4卷 第 1期 J Me d I ma g i n g Vo 1 . 2 4 No . 1 2 0 1 4
me n t a l h e r n i a t i o n t h r o u g h t h e e s o p h a g e a l h i a t u s i n a y o u ng
p a t i e n t [ J ] .J Th o r a c C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 ,2 0 0 5 ,5 3 : 4 5 2 4 5 4 .
r 5 ] Ka t o N,1 wa s a k i H ,R i n o Y,e t a 1 .I n t r a t h o r a c i c o me n t a l
栓; MP R多 方位 观察 显示 腔静 脉裂 孔疝 一侧 与血 管 外脂 肪相连 即可与 腔静 脉脂 肪 瘤 和脂 肪 栓 鉴别 n 。
食 管 裂孔 网膜疝 主要 与后 下纵 隔脂 肪瘤 或局 限性 脂 肪沉 积增 多鉴 别 。 网膜 疝 囊 位 于心 脏 后 方 , 呈 双 侧 伸展 或双 叶特 征形 态 , 脂 肪 组 织 通 过 扩 大 的裂 孔 延 续 于 网膜 囊 , 胃左 动 脉末 梢 分 支 跨 越 裂孔 及 主干 被
牵 拉征象 ; 且 均为发 育 正常血 管 , 可与脂 , 多在前 内
侧 通过 裂孑 L 进入 胸 腔 , 局 限性 脂 肪 沉 积 增 较均 匀 分 布 于食 管周 围 , 多无 偏 侧 性 特 点 , 裂 孔 多不 扩 大 , 也 无 腹腔 血管 牵拉 征象 , 可 资鉴别 。
[ 61 Yu n o k i J ,Oh t e k i H,Na i t o k ,e t a 1 . Ome n t a l h e r n i a t i o n
t hr o u g h t h e e s o ph a ge a l h i a t u s mi mi c s me d i a s t i n a l l i p o ma t o u s
[ 8 ] 陶军 华 , 曹 和涛. MS C T 多 平 面 重 组 诊 断 非 裂 孔 性 膈 疝 价 值
[ J ] . 1 临 床放射学杂志 , 2 0 1 0 , 6 : 7 7 5 — 7 7 8 .
[ 9 ] 曹 和涛 , 戎艳 , 李 敏 达 ,等 . 多 层螺旋 C T 多 平 面 重 组 诊 断 创
o g y,2 0 0 5,5 4:4 4 8 — 45 9 .
[ 1 2 ] 曹和涛 , 陆健 , 赵金 莉 , 等. 膈 下 段 腔 静 脉 周 围 局 限 性 脂 肪 积 聚 多 层 螺旋 C T 多 平 面 重组 的 表现 _ J ] _ 中华 放 射学 杂 志 ,2 0 1 2 ,
r 7 ]
t u mo r [ J ] . J T h o r a e 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 , 2 0 0 4 , 5 2 : 5 8 0 — 5 8 2 .
Ku b t o a K,Oh a r a S ,Y o s h i d a S ,e t a 1 .I n t r a t h o r a e i e o me n t a l
是 B o c h d a l e k疝 有 “ 狭 颈 征” , 膈 肌缺 损 缘 呈 断 头状 改变 ; 膈 肌 衰老膨 升无 “ 狭 颈征 ” , 膈肌 缺损 缘逐 渐 移 行 变 薄 。MP R 多方 位 观 察 及 C T 值 测 量 不难 区分 医源性 膈 疝 与 术 后 粘 连 膈 肌 抬 高 及 局 限 性 包 裹 积 液 。充 分延 迟扫 描易 于 区分腔 静脉 裂孑 L 疝与假 性 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