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7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累计第27课时

共享备课(设计者:孙晓)审验签字:

同意使用)

教案内容:教科书第49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教材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乘法笔算经验尝试用竖式计算,初步感知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再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

1、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动用知识迁移、类推算理和计算方法。教法学法:一我

教具学具:课件

教案过程:

一、设疑自探(13分钟)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笔算: 4X 12= 11 X 23= 45 X 12=

152X2二231 X4= 321 X 5=

3、口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二)、创设情境,导入导课:

1、课件出示例1。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M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M

2、要求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M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145X12)

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补充,形成自探提示:

1、145X 12估算一下积大约是多少?

2、请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试计算145X 12。

3、说一说:(1)先算什么?积的末位应该与因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2)再算什么?积的末位应该与因数的哪一位对齐?为什么?

(3)最后算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探提示,自学课本第49页内容,并思考以上

问题。)

二、解疑合探(12分钟)

1、让学生充分在全班交流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遇到自探有困难的问题,小组讨论。

3、师强调: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应注意的问题:(1)、用两位数的哪一位去乘三位数,积得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2)每次记住要把进位的数加上。

(3)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4、反馈练习:49页“做一做”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学了这节课,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究。(问题预设:三位数乘三位数应该怎样计算?)

2、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五、巩固拓展(10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自编习题。

2、填空:

(1)笔算:213X 32应先算()X()得(),再算

()x()得(),最后算()+ ()得()

(2)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和()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3、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改正过来。

134 152 246

X16 X 23 X 34

804 156 964

134 104 638

938 1196 7344

4、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

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5、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例1.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 小时约行145千M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M?

145X12=1740 (千M

145

X 12

290 —2X145

145 —10X 145

1740

答: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740千M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计算题200道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题 66x804= 38x894= 366x16= 944x77= 258x61= 47x926= 26x613= 19x447= 89x877= 362x14= 262x76= 603x59= 927x22= 933x55= 225x47= 326x14=

25x291= 29x509= 847x58= 931x23= 929x89= 455x68= 45x370= 84x250= 15x533= 91x743= 25x200= 854x59= 563x85= 80x125= 61x411= 68x881=

239x33= 93x435= 342x88= 22x549= 232x14= 91x655= 80x675= 27x596= 53x887= 40x655= 902x80= 293x78= 230x39= 23x560= 552x83= 866x64=

540x14= 935x83= 49x341= 241x10= 777x90= 51x794= 357x25= 78x613= 21x445= 398x35= 985x89= 318x72= 74x164= 915x39= 849x47= 95x577=

71x693= 390x42= 487x96= 401x91= 320x32= 82x720= 623x75= 63x531= 67x116= 33x251= 787x18= 14x715= 878x12= 83x616= 854x72= 340x25=

784x76= 590x50= 46x709= 24x838= 84x391= 937x60= 76x914= 485x56= 891x75= 427x48= 931x41= 92x883= 33x646= 52x597= 52x743= 627x59=

公开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 出示课件,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地方?(广州长隆乐园) 师问:想不想去玩一玩? 如果今天你们表现好,老师答应你们有机会带你们去玩? 2. 出示口算题; ①. 130×2= 140×4= 410×2= 230×3= ②. 44x15= 78x32=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上台板演) 3.出示例题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让学生理清题意,找出题中的已知量和所求量。 (2)、根据已知量和所求量列出算式 (3)、全班齐做,然后指名板演并说说其计算过程。 4.由学生列出式子,师板书:145×12 5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45×12与145×12什么不同?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估算 师:那你认为城市距离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呢?现在同学们来估算一下(学生动笔算)师:你是如何估算的?谁愿意把你的估算过程和想法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让学生说说,教师随机板书学生的估算方法。 2、笔算 师:现在我们已经估算出来了,145×12大约是在1500至1800之间,那么如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呢?同学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好不好? 学生动笔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如果有用竖式算的就指名板演,并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教师试着提示。)师:用竖式计算也就是笔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补充板书) 教师讲解,板书 145×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你认为三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和笔算的顺序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有联系吗? 3、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十位的数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4、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分组完成,集体订正) 三、仔细琢磨,细心计算,巩固新知 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寒亭外国语小学 于丽华 一、设计思想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本节课主要学习有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通过前期学习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列举出解决新问题的若干方法,总结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整个设计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结论,再通过层次练习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创设了“我为奥运种棵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三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四、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理解,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两点:意识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观察对比等活动,自主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要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 性化思维,对学生的合理估算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种 方法中选择一种合理的,简洁的方法进行估算,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七、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三位数乘整十数口算方法。 2、教师准备:我为奥运种棵树的情境图和相应例题、练习题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为了办好奥运会,全青岛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连小同学也不例外,想知道青岛的小同学做了些什么吗?请看大屏幕。(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我为奥运种棵树”几个字。 生2:我看到很多人在植树。 生3:育才小学有18个班,平均每班发223包树种。 生4:光明小学有12个班,平均每班发340包树种。 3、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美化青岛,青岛市政府向全社会发出了倡议书,还免费向市民发放树种呢,人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植树造林。根据两位小同学的介绍,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 生3:我想知道哪个学校发的树种多? 生4:我想知道两个学校一共发了多少包? 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研究前两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以倍受全民关注的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为学习素材,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教师的一句“青岛的小同学做了些什么呢?”极大地激发了同龄人的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积极投入到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计算题 200道 竖式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题 974x93= 96x605= 34x621= 965x24= 27x994= 40x373= 79x232= 19x528= 73x499= 352x96= 845x14= 837x52= 53x292= 753x67= 952x75= 296x41=

841x33= 959x51= 83x539= 30x614= 45x622= 257x87= 27x652= 927x83= 651x14= 892x24= 213x10= 824x48= 832x58= 74x422= 67x518= 313x17=

93x219= 40x563= 829x85= 585x58= 869x67= 53x553= 728x37= 310x40= 826x41= 942x69= 11x456= 877x36= 28x671= 72x738= 844x12= 876x95=

281x64= 242x87= 524x34= 658x65= 298x67= 13x622= 516x53= 596x85= 63x294= 28x127= 524x43= 22x746= 238x21= 653x53= 445x82= 82x649=

38x171= 33x995= 45x825= 55x750= 37x594= 261x46= 719x93= 73x491= 86x351= 773x23= 98x309= 594x50= 741x64= 471x82= 87x128= 66x722=

312x61= 21x902= 725x99= 649x89= 687x89= 57x365= 94x586= 527x14= 956x70= 391x33= 659x32= 206x93= 39x193= 75x566= 870x21= 970x67=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计算题 竖式 200题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题 784x76= 590x50= 46x709= 24x838= 349x94= 56x785= 76x468= 452x31= 452x31= 85x915= 822x91= 875x96= 320x32= 82x720= 623x75= 63x531=

469x32= 77x846= 790x83= 202x35= 929x89= 455x68= 45x370= 84x250= 369x10= 304x30= 682x16= 50x109= 33x978= 609x43= 19x343= 364x25=

78x551= 919x94= 11x413= 74x813= 563x85= 80x125= 61x411= 68x881= 17x556= 92x810= 26x941= 548x93= 15x533= 91x743= 25x200= 854x59=

891x75= 427x48= 931x41= 92x883= 927x22= 933x55= 225x47= 326x14= 25x291= 29x509= 847x58= 931x23= 68x614= 696x85= 262x29= 90x469=

18x835= 768x58= 35x542= 111x17= 66x804= 38x894= 366x16= 944x77= 998x76= 208x61= 324x91= 656x77= 248x13= 600x83= 241x19= 282x94=

266x54= 91x724= 831x60= 576x75= 74x164= 915x39= 849x47= 95x577= 67x116= 33x251= 787x18= 14x715= 21x445= 398x35= 985x89= 318x7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对应的课堂活动,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实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水平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12l×2=12l×10=216×1=216×40=304×20=304×1=112×30=112×4=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实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能够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教师:不过题中不是要求我们算大约有多少千克,而是要算出它的精确值。这就要涉及笔算的问题了。同学们在前面学习过哪些笔算呢?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教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是把12分成10和2来分别和21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这样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不能够用同样的方法来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能够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三年级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计算练习

计算练习(一) 1、求未知数 43X+21X=420 6÷32-3.5X=6 5 3 :X=23-4.2×5 5X-1.6=109 54×(X-5 2 )=8 5X-20%X=19.2 81X-12.8×50﹪=0 8X -4.5+5.5=10 x ∶1.2 =3∶4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63.8×101-63.8 157﹣117﹢158﹣114 8 23﹣(45﹣163)÷21 43)2165(1615++? 107 625.0413.3?+? 25×12.5×32 1.2-7.2÷985? 2.25×4.8+77.5 ×0.48 1110÷[56×(73-8 3 )]

0.65×14+87×65%-2013 (32-21+61)÷241 74 1-2.17-1.83+2.75 3.5×54+5.5×80%+0.8 (51-91+154)×45 723×0.25×23 21 ×0.8 3、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51比4.5的1.6倍少3.6, 求这个数。 2)甲数的1.5倍与乙数的5%相等,已知甲数是3.5 求乙数是多少。 3)、甲数的20%等于乙数的3 2 ,乙数是75,求甲数。 4)、8.85与43的和除以2.8的7 3 ,商是多少? 5)100比80多百分之几? 6)比一个数的5 4 少32的数是28,求这个数。

计算练习(二) 1、解方程。 43x -2.25=34 3 x- 40%x=0.375 7 X -3.5 X =10.5 2X +3×0.9 = 24.7 8.4 -4x =3.6 26-135 2 x 2、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81+43)×(1-31)+31 32×0.75+31×43 -3÷4 4÷74+74÷4 152÷[1-(51+31 )] 4.6-0.6×1.8-0.8 85×43+41×8 5 13.8― 79 + 6.2 ― 119 ( 23 - 34 × 13 )÷ 98 1112 ÷[(35 +13 )×57 ]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练习题 145×12= 135×12= 176×46= 325×26= 237×83= 322×35= 54×145=36×254=83×217= 28 ×153=43×129=32×164=25×328= 12 ×124=85×215=85×142=16×134= 34×246160×30= 220×40= 160×60= 1 80×50=290×30= 460×80=360×12= 390 ×14= 350×15=320×16=280×15= 43 0×26= 36×120=18×230=26×320= 23×340= 27×150=87×410= 806×30= 206×40= 208×30=305×50= 108×90= 209×60= 73×207=26×108= 25×306= 18×103= 69×105=19×302=236×43= 208×56=720×42=407×35= 480×50= 305×30= 24×220=27×142= 306×24= 703×50=260×14= 480×70= 65×390= 42×102= 34×72=28×25=41 2×21= 157×43=315×17=124×35= 408×36= 120×24= 230×40= 450×30=135×24= 500×45= 638×19= 221×16= 307×26= 183×15= 58×912=

408×25= 315×47= 508×15= 236×43= 208×56= 162×21= 64×321= 713×15= 308×21= 130×24= 1 35×12= 306×24= 703×50= 260×14= 480×70= 208×36= 65×390 = 42×102= 720×42= 480×50= 32×987=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同学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局部内容,有利于同学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以今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个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和同学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同学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准确实行计算。 2、水平目标:使同学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和分析,概括水平,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使同学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胜利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保守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和技能训练,同学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自身是有很强的笼统性,但其反映的内容经常是实际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法指导上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促感悟

《数学课程规范》强调,要让同学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创设了计算“李师傅的行程”的实际情境,让同学使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自身的体验,感悟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同学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游戏能很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单纯的计算容易让同学感到乏味,所以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小岛闯关”、实践应用环节设计了“计算诊所”等活动,让同学适当的“玩一玩”既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应用水平。 3、自主探索体现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同学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指出“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同学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同学的思维方式,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同学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时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笔算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Teach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ree digit m ultiplied by two digit multiplication estimatio n"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 分析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 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 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 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 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 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 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 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 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 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 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 [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 一、口算 (1)仔细观察,并计算 12×5= 13×6= 27×3= 52×8= 12×50= 13×60= 27×30= 52×80= 120×50= 130×60= 270×30= 520×80= (2)你一定能够快速算一算 250×80= 300×60= 500×22= 400×80= 650×20= 800×60= 900×11= 270×20= 700×21= 700×80= 400×25= 800×12= 730×40= 250×44= 125×80= 107×90= 350×40= 420×50= 43×200= 550×20= 450×30= 150×60= 380×20= 210×60= 308×70= 75×400= 89×100= 64×300= 140×40= 150×60= 125×40= 500×40= 二、估算 603×21≈ 399×42≈ 538×48≈ 798×82≈ 301×38≈ 98×221≈ 151×19≈ 79×502≈ 713×49≈ 321×18≈ 208×47≈ 375×19≈ 248×42≈ 126×79≈ 150×39≈795×51≈ 三、笔算 (1)列竖式计算 783×45= 146×58= 456×37= 752×14= 256×33= 196×19= 542×32= 756×21= 789×35= 753×15= 139×64= 378×23= 524×26= 375×53= 615×34= 369×56= 269×45= 547×12= 695×89= 362×45= 552×13= 453×27= 743×164= 486×54= 468×74=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34页信息窗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能比较正确的进行估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过程,培养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估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应用意识。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红旗小学的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分成了28个组,平均每组有22名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的大约有多少名学生?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利用知识的迁移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做好铺垫。) 2.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在我们山东省的青岛市举行的,为了办好奥运会,整个青岛市民都积极行动起来,就连青岛市的小学生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看看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的学生都做了些什么。出示课件:34页的情景图。

预设: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 的学生都参加了种树活动。 3.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发了 多少包树种? (2)我想知道光明小学发了 多少包树种? (3)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哪个学校发的树种多? (4)我想知道育才小学和光明小学两个学校一共发了多少包树种? (以青岛两个小学的学生参加种树活动为奥运添光彩,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社会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绿化意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入课题。 师:要求育才小学发了多少包树种?怎样列式?(223×18),这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这个算式?(学生可能说用竖式计算、估算、口算、用计算器算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课件出示: 师:这个问题应该选用哪种方法计算?(学生会说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课题板书完整。) (在对比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估算,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增强学生的估算的意识) 2.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先自己想一想以前学过的乘法估算方法,估一估这道题的结果,如有困难再同位合作,然后把你们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乘法》是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会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教法设计:本节课拟采用情趣教引入、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为背景,通过探索卡通人物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3.学法设计:课堂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探究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特别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计算的学习和两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分别乘三位数时算理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小组内充分探讨,让知识内化。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加深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进位计算。 2、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行程问题解答的基本理念。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说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方法。 难点为行程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课件(卡通图片、口算题、水果图片)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一) 一、口算 (1)仔细观察,并计算 12×5=1 3×6=27×3 = 52×8= 12 ×50=13×60= 27×30= 52×80=120×5 0= 130×60= 270×30=520×80= (2)你一定能够快速算一算 250×80 =300×60= 500×22= 400×80= 650×20= 800 ×60=900×11 = 270×20= 三、笔算 列竖式计算 783×45=146×58

= 456×37= 752 ×14=256×33= 196×19= 542×32=756×21= 789×35= 753×15= 139×64 = 378×23=

四、脱式计算 408×(327-269) 75×4× 63 825×(144÷6) 五、一块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要增加到24米,长不变。这块绿地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二) 一、你一定能够快速算一算 700×21=700 ×80=40 0×25=800×12= 730×40=250×44

= 125×80 =107×90= 350×40=420 ×50=43×20 0= 550×20= 二、估算 603×21≈399×42 ≈538×48 ≈798×82≈ 301×38≈98×221 ≈151×19 ≈79×502≈ 三、笔算 列竖式计算 139×64=378 ×23= 524×26= 375×53=615×34= 369×56=

269×45= 547×12=695×89= 362×45 = 552×13= 453×27= 四、脱式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教案)

第一课时(新授课) 教学设想: 本课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积小于100)、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选取了青岛东西快速公路的情景,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知识基础,三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体会积得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 教学突破: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过程的探究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所以,本教学设计采用旧知迁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方式,以此来突出学习过程和教学的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信息窗3的情境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

14×3= 12×5= 200×30= 25×3= 50×300= 100×70= 16×4= 60×400= 40×99 ≈301×38 ≈79×502≈151×19≈ 2、想一想,算一算。(笔算) 17×13= 30×87= 师:谁来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学生回答) (1)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乘数的个位数去乘两位数,再用乘数的十位数去乘两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在用竖式笔算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看来,同学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还不错。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知识,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师:青岛是奥运的伙伴城市,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东西快速公路。从火车站到石老人现在仅需25分钟左右,能节约一半时间。我们一起去施工现场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为迎奥运,青岛市要新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历时15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二期工程历时12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2、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问题1: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板书) 问题2: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板书) 问题3:东西快速公路全长多少米?(板书) 3、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那用什么方法解决?又如何列式呢?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尝试解决。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位数乘两位数立竖式计算练习题300道65390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300道(列竖式计算) 姓名: 286 ×25 = 463 ×30 = 856 ×49 = 524 ×36 = 275 ×55 = 702 ×36 = 183 ×33 = 300 ×29 = 645 ×91 = 164 ×55 = 106 ×54 = 737 ×64 = 604 ×38 = 464 ×14 = 571 ×13 = 660 ×93 = 205 ×63 = 902 ×93 = 423 ×95 = 152 ×42 = 120 ×24 = 454 ×45 = 634 ×34 = 449 ×64 = 138 ×76 = 135 ×13 = 381 ×13 = 234 ×81 = 754 ×89 = 717 ×51 = 464 ×32 = 177 ×22 = 582 ×35 = 169 ×48 = 645 ×11 = 850 ×65 = 911 ×13 = 166 ×73 = 809 ×52 = 262 ×76 = 145 ×11 = 905 ×90 = 928 ×40 = 168 ×92 = 562 ×75 = 709 ×92 = 984 ×22 = 244 ×87 = 901 ×12 = 180 ×71 = 967 ×39 = 304 ×33 = 967 ×63 = 149 ×83 = 519 ×49 = 740 ×65 = 556 ×60 = 195 ×61 = 347 ×58 = 501 ×36 = 810 ×31 = 431 ×22 = 995 ×16 =

125 ×25 = 667 ×99 = 154 ×68 = 451 ×24 = 691 ×15 = 247 ×65 = 300 ×55 = 189 ×54 = 895 ×56 = 173 ×49 = 577 ×61 = 514 ×56 = 758 ×10 = 964 ×32 = 516 ×94 = 129 ×98 = 463 ×85 = 856 ×17 = 466 ×80 = 667 ×30 = 252 ×61 = 861 ×64 = 463 ×89 = 630 ×13 = 994 ×14 = 167 ×69 = 739 ×30 = 387 ×99 = 174 ×29 = 734 ×39 = 247 ×74 = 117 ×27 = 916 ×55 = 552 ×11 = 738 ×83 = 691 ×16 = 775 ×58 = 835 ×18 = 640 ×80 = 931 ×86 = 329 ×62 = 968 ×96 = 759 ×59 = 605 ×32 = 406 ×82 = 865 ×78 = 947 ×69 = 182 ×37 = 550 ×22 = 699 ×91 = 236 ×47 = 633 ×50 = 680 ×89 = 673 ×53 = 441 ×50 = 370 ×84 = 232 ×74 = 394 ×56 = 309 ×24 = 124 ×10 = 538 ×84 = 558 ×93 = 347 ×98 = 602 ×99 = 942 ×96 = 830 ×25 = 983 ×46 = 233 ×28 = 496 ×25 =

三位数乘两位数地乘法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案例 蔡甸区永安中心小学王小红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节课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进行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思想的渗透。 (1)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吗?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注重的首要方面。”一些专家也对此作了很好的诠解。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计算时,他能否根据问题的情境合理地选择估算、心算、笔算、计算器计算等方法进行计算,这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的。因此,在买票的情境题中,当问题不再出现“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样指向性很明显的问题时,我提出:“‘准备'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学生们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一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时候用估算,以至于学生对后

面的“座位够不够坐”的问题,“一定时间能不能走到”的问题都能考虑用估算来解决。 (2)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吗? 在解决49×104的估算时,先安排学生独立估算,再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对比:一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估大的几种方法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来说是合适的,估小的几种方法是不合适的,并再次对估大的方法对比,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把两个因数都估大的方法对于此题更好一些,从而发现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二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的估算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二)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解决49×104的估算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小组和小组的交流到最后全班师生的集体交流使学生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性,既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在交流中达成对于最符合实际的估算方法的认可。 【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 计算题 200题 .

59×440=18×780=140×18=82×151=59×322=22×267=62×880=90×727=87×594=969×78=131×86=533×90=74×677=969×16=474×46=225×81=318×12=61×101=36×982=88×708=22×256=744×72=154×86=31×944=759×50=351×64=94×940=660×35=454×37=47×382=114×50=923×12=57×527=96×197=65×880=43×584=605×34=98×726=774×70=56×233=701×24=89×867=679×59=21×194=53×545=

87×841=519×92=864×76=996×68=527×68=605×99=718×26=69×937=30×142=23×492=245×27=80×620=34×746=21×568=47×435=180×27=47×833=246×37=530×10=521×30=225×59=41×434=69×951=520×44=139×56=235×52=394×54=383×89=214×89=88×554=19×709=81×857=940×15=674×12=98×484=64×810=91×402=56×869=227×35=56×217=36×895=911×81=448×57=32×552=614×47=

543×38=786×79=25×724=40×459=930×11=25×236=812×75=56×773=61×837=455×42=687×46=13×285=77×522=411×88=868×86=134×94=14×923=536×92=661×83=39×344=392×46=269×42=20×509=60×214=476×30=915×19=55×247=30×437=895×67=58×743=73×712=11×229=974×87=841×62=689×71=17×163=12×221=354×66=59×915=127×82=59×473=839×85=32×159=944×17=93×6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