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

亚里士多德提倡()

A.和谐教育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ABCD

正确答案:A

2.

“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A.《文艺对话集》

B.《诗学》

C.《诗艺》

D.《判断力批判》

ABCD

正确答案:C

3.

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A.“熏”

B.“浸”

C.“刺”

D.“提”

ABCD

正确答案:C

4.

《局外人》的作者是()

A.加缪

B.萨特

C.卡夫卡

D.昆德拉

ABCD

正确答案:A

5.

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观点的是()

A.王国维

B.李泽厚

C.宗白华

D.朱光潜

ABCD

正确答案:D

6.

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A.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思维系统

ABCD

正确答案:B

7.

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A.学习

B.工作

C.游戏

D.锻炼

ABCD

正确答案:C

8.

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A.民族性

B.时代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ABCD

正确答案:D

9.

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A.知识教育

B.审美教育

C.道德教育

D.通识教育

ABCD

正确答案:B

10.

“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这一论断出自()

A.雨果

B.桑塔耶纳

C.歌德

D.席勒

ABCD

正确答案:B

11.

认为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的是()

A.比德说

B.畅神说

C.比情说

D.解放说

ABCD

正确答案:B

12.

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A.心灵美

B.语言美

C.行为美

D.相貌美

ABCD

正确答案:A

13.

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

A.自然美

B.艺术美

C.社会美

D.科技美

ABCD

正确答案:B

14.

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

A.审美发展

B.道德发展

C.精神发展

D.心智发展

ABCD

正确答案:A

15.

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它既无强制性也无()

A.惩罚性

B.鼓励性

C.反射性

D.象征性

ABCD

正确答案:A

16.

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

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

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

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

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

ABCD

正确答案:A

17.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这句话体现了()

A.求美先求真的观点

B.美善统一的观点

C.美的内在规律的观点

D.真美合一的观点

ABCD

正确答案:B

18.

人体美的体现是()

A.形、神、美的融合

B.健、力、美的融合

C.健、形、美的融合

D.力、神、美的融合

ABCD

正确答案:B

19.

美的事物是()

A.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B.合目的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C.合目的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D.合多样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ABCD

正确答案:A

20.

培养创造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

A.体育

B.德育

C.智育

D.美育

ABCD

正确答案:D

21.

音乐的表情性决定了它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是()

A.培养少儿的创造力

B.发展少儿的听觉感受能力

C.陶冶少儿的情感

D.激发少儿的思维发展

ABCD

正确答案:C

22.

少儿能够从一幅画中直接把握色彩、线条、形状及其结构特征,表明他此时具备了()

A.审美态度

B.审美知觉

C.审美想像

D.审美趣昧

ABCD

正确答案:B

23.

下面不属于儿童自身发展内容的是()

A.道德发展

B.道德发展

C.审美发展

D.智力发展

ABCD

正确答案:D

24.

下列不属于小学美育的内容的是()

A.知美

B.爱美

C.护美

D.创美

ABCD

正确答案:C

25.

学校美育的实施首先是在下列哪种活动中进行的?()

A.教师教学

B.课外活动

C.课堂教学

D.学生学习

ABCD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共10题,共10分)

26.

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中,包含了美育的因素的有()

A.“礼”

B.“乐”

C.“射”

D.“御”

E.“书”

ABCDE

正确答案:BE

27.

哲学家康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

A.知

B.情

C.意

D.心

E.思

ABCDE

正确答案:ABC

2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美育的形象是美育活动基础

B.美育的形象是美育活动的目标

C.美育的形象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形象

D.美育的形象是一种蕴含着意味的形象

E.美育的形象是一种活的形象ABCDE

正确答案:ABCDE

29.

就形态而言,美的事物可分为()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科技美

E.形式美

ABCDE

正确答案:ABCDE

30.

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

A.艺术兴趣教育

B.艺术情感教育

C.艺术知识教育

D.艺术创作教育

E.艺术欣赏教育

ABCDE

正确答案:CDE

3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闲暇就是无事可干

B.闲暇与审美没有关系

C.闲暇的产生有其社会的和物质的基础

D.审美是人度过其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

E.闲暇对人生无足轻重

ABCDE

正确答案:ABE

32.

下面属于学校环境美育的有()

A.校园建筑协调统一

B.建设花园式校园

C.在教室悬挂伟人或科学家的肖像

D.校内各建筑距离适当

E.学校校服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ABCDE

正确答案:ABCDE

33.

少儿未特定化特征包括()

A.人的感官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对象

B.人在形态学上有缺陷

C.人靠本能生活

D.人本身包含巨大发展的可能

E.有相对稳定的审美趣味

ABCDE

正确答案:AD

34.

游戏对少儿审美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

A.发展少儿的艺术才能

B.发展少儿想像力

C.发展少儿自发精神

D.培养少儿的审美趣味

E.发展、强化少儿情感体验

ABCDE

正确答案:BCE

35.

小学美育对高年级学生应着重于培养的能力是()

A.感知能力

B.情感体验能力

C.审美理解能力

D.审美创造能力

E.逻辑思维能力

ABCDE

正确答案:CD

三、问答题(共11题,共65分)

36.

人格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人格作为一个心理学范畴,主要指人不同于任何其他动物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人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

37.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38.

自然美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美。

39.

社会美育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社会美育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借助于各种专门的美育设施和机构以及环境的美化对人实陁的美育。

40.

美感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美感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像、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心理过程。

41.

审美趣味其有哪些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1)审美趣味具有感性品格。(2分)

(2)审美趣味具有精神属性。(2分)

(3)审美趣味具有生命活力。(2分)

42.

如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正确答案:

(1)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2分)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2分)

(3)批判与抵制错误的审美观。(2分)

43.

音乐在少儿审美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特殊作用?

正确答案:

(1)发展少儿的听觉感受能力。听觉感受力是进一步产生审美知觉(审美感受力)的必不可少的基础。(2分)

(2)培养少儿的创造性想像力。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对于想像力都是一种激发、强化和发展。(2分)

(3)净化和陶冶少儿的情感。音乐的表情性使少儿在观照与感受音乐过程中,逐渐学会领悟、体验到情感的人性内涵,从而丰富、深化自身情感。(2分)

44.

教师审美素养的培养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实事求是。(2分)

(2)内外平衡。(2分)

(3)自觉持久。(2分)

45.

通过实例分析美育形象的意睐陛。

正确答案:

(1)美育的形象不仅是一种“象”,而且是一种融合着主体之“意”的象,是具有意味的象,意味性实际是主体与对象两方面共同结合的产物。(5分)

(2)从审美对象来说,构成对象的某些具体可感性的特点,某些形式因素都可能富有某种意味性。(4分)

(3)对象本身的形式因素所包含的意味,同样需要审美主体的发现与创造。(4分)

46.

试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

正确答案:

(1)性质不同。美育注重情感感染,德育注重以理服人。(3分)

(2)功能不同。美育主要功能是协调,德育强调规范、秩序。(3分)

(3)范围不同。美育范围比较广泛,德育主要适用于社会领域。(3分)

(4)方式不同。美育依靠展示吸引自愿接受的方式,德育则带有强加性。(4)

2023年美育基础自考题库及答案在线练习卷

美育基础自考题库及答案在线练习卷(1) 一、选择题 1、审美趣味是个体进行审美活动的参照系,它集中体现了() A.审美想像 B.审美偏爱 C.审美感悟 D.审美标准 E.审美抱负 2、美育的自由性主要表现为() A.直接性 B.非强制性 C.易变性 D.自主性 E.超功利性 3、哲学家康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 A.知 B.情 C.意 D.心 E.思

4、青少年审美直觉感受力的形成表现包括() A.语言表达力量的提高 B.审美知觉的成熟 C.审美偏好的形成 D.审美情感的成熟 E.审美抱负的成熟 5、荀子把美育的功能看作是() A.美景 B.美文 C.美人 D.美政 E.美俗 6、直觉的特点有() A.直接性 B.循序渐进性 C.图像性 D.非语言性 E.快速性 7、婴幼儿的艺术美育主要包括() A.讲童话故事 B.做嬉戏 C.绘画

D.音乐 E.舞蹈 8、学校美育的实施,一般要使用以下哪几种方法? () A.体悟法 B.老师诱导法 C.观赏法 D.活动法 E.实践法 9、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主见的美育内容包括() A.图画、音乐等艺术教育 B.制造美妙的学习杯境 C.留意仪表美 D.留意整沽 E.建立各种优良传统 10、美育的情感教育性质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A.价值教育 B.生命教育 C.感性教育 D.趣味教育 E.人格教育 11、下列选项能说明美育主要针对人心、人的情感而进行的是() A.乐动与内

B.乐化其内 C.致乐以治心 D.声无哀乐 E.乐而不淫 1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以前全部的物质文明相比较而言()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要优越得多 B.后者始终将重心放在查看答案

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2022.4)_2

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2022.4)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解析(2022.4) 1.[单选题] 美育的实质是一种() A.伦理教育 B.情感教育 C.艺术教育 D.道德教育 2.[单选题] 在西方,提出“理想国”思想的哲学家是()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荷马 3.[单选题] 提出“心斋”说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4.[单选题] 《审美教育书简》的是() A.贺拉斯 B.席勒 C.朗基努斯

5.[单选题] 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说法的是() A.粱启超 B.朱光潜 C.宗自华 D.康有为 6.[单选题] 明确将美视为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美学家是() A.康德 B.马克思 C.黑格尔 D.歌德 7.[单选题] 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欣赏者偏重于() A.情感 B.热情 C.理解 D.意志 8.[单选题] 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时期是()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 C.婴儿时期 D.青年时期 9.[单选题] 汉族喜爱龙,蒙古族毂大雁;朝鲜族喜欢仙鹤,这说明审

A.地域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10.[单选题] 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是() A.知识教育 B.审美教育 C.意志教育 D.心理教育 11.[单选题] 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进行整体把握的是() A.审美知觉 B.审美直觉 C.审美感觉 D.审美思维 12.[单选题] 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美育中的精灵”的是() A.审美鉴赏能力 B.审美创造能力 C.审美判断能力 D.审美感知能力 13.[单选题] 画家把所看、所想的竹子通过艺术技巧表达出来,被清代的画家郑板桥称之为()

2022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美育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3

2022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美育基础考试真 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4小题 1、简述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育思想 二、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小题 1、如何理解“美学是美育学科的理论核心” 2、论述卢梭的儿童美育思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小题 1、《美育书简》 2、情感定向 3、艺术化的自然 4、社会美育的民族性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孔子总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人的修养必需从“诗”开头,通过“乐”来完成,把乐教看作是完成礼教的最终手段。也就是通过美育陶治性情,达到道德的境界,从而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形成完善的人格。这种观点在教育上有着不行抹杀的价值,开创了儒家重视乐教的先声。P35 【二、论述题】

1答:美育学科以美学为理论核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审美活动是艺术活动的基础。从发生学上看,审美活动早于艺术活动。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在人类的文化制造中进展到肯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其次,美学所论述的审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范畴等都是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的核心概念。首先,以审美为核心愿味着艺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设计始终放在引导儿童的感性生命朝着丰富健康的方向进展,始终为建构受教育者的感性(审美)主体服务。其次,以审美为核心,意味着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是美的合乎感性的。再次,以审美为核心,意味着艺术教育课程中的艺术观赏与制造必需升华到审美范畴(审美价值类型)的高度。P542答:卢梭提倡的教育是自然教育,或称自然主义教育,其核心是“回归自然”。由于卢梭认为和善的人性存在于纯净的自然状态之中,而社会的文明特殊是城市的文明使人性扭曲,回归自然就是要远离喧器的城市。所以15岁前的教育必需在远离城市的农村中进行,让人回到“自然的状态”,即保持着人的和善天性的状态。这是卢梭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 卢梭提出了按年龄特征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是从诞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这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体育,为使其身体得到健康的发育,要求把婴儿充分而自由的活动放在第一位;接着是2到12岁儿童期的教育,这个时期儿童的理智还没有开化,在熟悉上是以接受形象为主,因此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学问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数育,进行视觉、触觉、味

2021年04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育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苏格拉底说:“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这一论断出自(A) A.《理想国》 B.《诗艺》 C.《美育书简》 D.《母育学校》 2.卢梭美育思想的核心是(B) A.回归城市 B.回归自然 C.回归社会 D.回归生活 3.“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一论断出自(A) A.马克思 B.列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马卡连柯 4.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学说,主张美育救国的是(A) A.蔡元培 B.王国维 C.李大钊 D.梁启超 5.美育作为一门科学具有(D) A.观念性 B.理论性 C.抽象性 D.实践性 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体现出美育的基础任务是培养人的(B) A.心灵 B.感官 C.身体 D.精神 7.维系美育学科的灵魂和理论核心的是( A ) A.美学 B.艺术学 C.教育学 D.心理学 8.一般来说,艺术作品首先会具有(C) A.社会美 B.自然美 C.外在形式美 D.内在意蕴美 9.从教育性质上看,美育注重创新,偏向于发展(A) A.个性人格 B.群体人格 C.单一人格 D.多元人格 10.德育作为-种教育倾向于(C) A.情感 B.形式 C.理性 D.内容 11.在家庭美育的各项内容中,注重人在社会活动以及人际关系交往中所体现出的合乎伦理道德的内容的是(B) A.仪表美 B.行为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12.通过视觉、听觉、身体动作等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来发掘、认同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内涵,这一显著特点属于(B) A.学前美育 B.小学美育 C.中学美育 D.大学美育 13.审美总是按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进行,因此社会审美教育必然带有强烈的(C) A.广泛性 B.多样性 C.民族性 D.传承性 14.“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主要指人的(D) A.服饰美 B.道德美 C.表情美 D.形体美 15.孔子说,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主要体现了艺术的(A) A.认识价值 B.教育价值 C.交际价值 D.宣传价值 16.作为更深入的审美活动,同时作为美的产生过程的深切体验的是(D) A.审美欣赏 B.审美激情 C.市美灵感 D.审美创造 17.通常儿童开始出现混合情绪和自我意识情绪是在出生的(B)

美育基础历年试题-含答案

2009年10月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儒家学派的美育思想具有明显的() A.道德主义倾向B.自然主义倾向 C.神秘主义倾向D.个人主义倾向 2.提出“法天贵真”这一美学观念的学派是( C ) A.儒家B.法家 C.道家D.墨家 3.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育思想具有鲜明的( C ) A.唯心主义倾向B.空想主义倾向 C.唯物主义倾向D.封建主义倾向 4.“以美育代宗教"这一主张是______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 ) A.王国维B.梁启超 C.蔡元培D.鲁迅 5.美育在健康人格的塑造中( D ) A.可以替代其他所有教育B.可以被其他教育替代 C.无法与其他教育相辅相成D.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6.下列关于趣味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 A.与后天培养无关B.有高下、美丑之分 C.与人生有很多重要联系D.对青少年阶段尤其重要 7.弗洛伊德所创造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个术语______,是指被压抑于无意中的本能冲动,转向社会所许可的活动中去求得变相的满足。(C ) A.格式塔B.原型 C.升华D.转喻 8.人们通常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心理愉悦特点之中的( A ) A.意会性B.稳定性 C.和谐性D.差异性 9.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______始终处于自主的地位.() A.施教者B.受教育者 C.家长D.学校 10.古人庄子所提出来的“心斋”、“坐忘”两个概念可以用来描述审美的( A ) A.超功利性B.自主性 C.非强制性D.世俗性 11.下列各艺术类型中,不属于视觉艺术的是( C ) A.建筑B.绘画 C.音乐D.雕塑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艺术美育的是( A )审美想象力、情感力与理解力的培养以及艺术表达力的培养上。A.形式感知力的培养B.审美想像力的培养 C.审美情感力的培养D.艺术表达力的培养 13.技术美的特征不包括( D )易变性;人性化;功能美。 A.易变性B.人性化 C.功能美D.超功利性 14.在幼儿1岁—2岁时出现的游戏是( A )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 (总分:110.00,做题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25.00)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分数:1.00) A.“爱” B.“仁”√ C.“忠” D.“孝” 2.下列选项中,关于柏拉图说法正确的是(分数:1.00) A.唯物主义哲学家 B.立场是封建地主阶级 C.重视幼儿学前教育√ D.不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美育问题 3. “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 这句话出自(分数:1.00) A.《荀子》 B.《淮南子》 C.《吕氏春秋》√ D.《庄子》 4.在西方,“趣味” 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的是(分数: 1.00) A.审美意志力 B.审美批评力 C.审美鉴赏力√ D.审美理解力

5.“健康人格” 作为一个范畴,是由下列哪个心理学流派提出来的?(分数:1.00)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格式塔学派 D.人本主义心理学√ 6.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这说明了自然美形象的什么特点?(分数:1.00) A.雄伟壮观性 B.惊心动魄性 C.生动丰富性√ D.奇特迷人性 7.审美愉悦是一种(分数:1.00) A.求真活动 B.情感体验活动√ C.向善活动 D.功利性活动 8.“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说这句话的是(分数:1.00) A.康德 B.柏拉图 C.黑格尔√ D.马克思 9.“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这几句出自(分数:1.00) A.钟嵘 B.司空图√ C.刘勰

D.王夫之 10.“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提出这一经典论断的是(分数:1.00) A.罗丹√ B.巴尔扎克 C.狄德罗 D.别林斯基 11.社会美的核心是(分数:1.00) A.交际美 B.实用美 C.人的美√ D.境界美 12.语言艺术传达审美经验主要依靠(分数:1.00) A.语法 B.书写 C.语词√ D.印刷 13.席勒提出作为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是(分数:1.00) A.劳动 B.美√ C.游戏 D.使用工具 14.对胎儿进行美育的主要方式是(分数:1.00) A.讲故事 B.做运动 C.听音乐√ D.与胎儿对话 15.家庭美育的第一任美育施教者是(分数:1.00)

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

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亚里士多德提倡() A.和谐教育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A.《文艺对话集》 B.《诗学》 C.《诗艺》 D.《判断力批判》 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A.熏” B.浸“” C.刺“ D.提“” 4.《局外人》的作者是()

A.加缪 B.萨特 C.卡夫卡 D.昆德拉 A.王国维 B.李泽厚 C.宗白华 D.朱光潜 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A.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思维系统 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 A.学习 B.工作 C.游戏 D.锻炼

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A.民族性 B.时代性 C.地域性 D.阶级性 9.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A.知识教育 B.审美教育 C.道德教育 D.通识教育 10.“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这一论断 出自() A.雨果 B.桑塔耶纳 C.歌德 D.席勒 11.认为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的是() A.比德说

B.畅神说 C.比情说 D.解放说 12.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A.心灵美 B.语言美 C.行为美 D.相貌美 13.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 A.自然美 B.艺术美 C.社会美 D.科技美 14.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 A.审美发展 B.道德发展 C.精神发展 D.心智发展

2022年4月自学考试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美育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不包括(B) A、艺术创作 B、动物觅食 C、烹饪美食 D、建筑房屋 2、“移风易俗”的美育思想出自(A) A、荀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孟子 3、在中国,第一次把美育提高到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位置的是(A)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朱光潜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D) A、恩格斯 B、列宁 C、高尔基 D、马克思 5、从施教手段来着,美育是一种(C) A、快乐教育 B、情感教育 C、形象教育 D、科学教育 6、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是(A) A、审美 B、艺术 C、科学 D、理性 7、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美照亮了我的道路。”这说明美育能提升人的(C) A、道德实践能力 B、运动能力 C、想象力 D、逻辑运算能力 8、《诗经·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主要是描绘了庄姜的(B) A、动作美 B、表情美 C、体态美 D、风度美

9、儿童审美体验、审美传达、审美接受与欣赏产生的条件是(A) A、情绪的客观化 B、情绪的产生 C、情绪的主观化 D、语言符号 10、古代“六艺”教育中的“射”“御”属于现代的(B) 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智育 11、在对自然美的赏析中,黄山七十二峰、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属于(A) A、自然景观 B、人文景观 C、人造自然 D、美化自然 12、“宁穿破,不穿错”主要指人的(B) A、体貌美 B、服饰美 C、风度美 D、姿态美 1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感知发展的关键时间点是(C) A、三四岁 B、八九岁 C、十一二岁 D、十三四岁 14、在儿童的审美发展中,想象的出发点是(C) A、父母中心 B、世界中心 C、自我中心 D、他人中心 15、儿童的感知变得理性化、系统化,具有对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的推理能力,能够处理纯粹的假设和抽象的概念,是在 (D)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在儿歌的所有审美要素中,占据绝对地位的是(D) A、歌词 B、内容 C、意义 D、节奏 17、在小学生观察了一幅图画后,教师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小学生自己去想一想,比一比,使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分辨美丑和优劣。这体现了小学美育实施中的(B) A、循序渐进的原则 B、启发诱导的原则

自考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 亚里士多德提倡() A.和谐教育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ABCD 正确答案:A 2. “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A.《文艺对话集》 B.《诗学》 C.《诗艺》 D.《判断力批判》 ABCD 正确答案:C 3. 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 A.“熏” B.“浸” C.“刺” D.“提” ABCD 正确答案:C

4. 《局外人》的作者是() A.加缪 B.萨特 C.卡夫卡 D.昆德拉 ABCD 正确答案:A 5. 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观点的是() A.王国维 B.李泽厚 C.宗白华 D.朱光潜 ABCD 正确答案:D 6. 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A.生殖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思维系统 ABCD 正确答案:B 7. 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A.学习

B.工作 C.游戏 D.锻炼 ABCD 正确答案:C 8. 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 A.民族性 B.时代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 ABCD 正确答案:D 9. 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A.知识教育 B.审美教育 C.道德教育 D.通识教育 ABCD 正确答案:B 10. “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这一论断出自() A.雨果 B.桑塔耶纳 C.歌德 D.席勒 ABCD 正确答案:B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育基础】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西方美育与美育思想发源于(D) A、英国 B、古代罗马 C、法国 D、古代希腊 2、提倡教育是自然教育,其核心是“回归自然”的教育家是(B) A、培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康德 3、对创立中国近代的美育体系做出卓越贡献,被称为近代中国美育思想集大成者的是(B)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梁启超 D、胡适 4、美育以感性为内容,意味着在教育中充分促成感觉的(B) A、物化 B、人化 C、量化 D、异化 5、听《梁祝》乐曲时,欣赏者随音乐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悲痛万分,时而缠绵悱恻,时而哀怨激愤。这体现了美育的(C) A、形象性 B、理想性 C、情感性 D、崇高性 6、在我国教育制度中,美育呈现为三个学科的交叉,这三个学科不包括(A) A、文学 B、艺术学 C、美学

D、教育学 7、苏格拉底说:“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这一论断出自(A) A、《理想国》 B、《诗艺》 C、《美育书简》 D、《母育学校》 8、“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出自李泽厚先生的(A) A、《美的历程》 B、《美育书简》 C、《论教育之宗旨》 D、《美育历史》 9、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审美观的树立起着一定的(B) A、决定作用 B、导向作用 C、辅助作用 D、阻碍作用 10、家庭美育的主要特征不包括(C) A、以情动人 B、以身正人 C、以理服人. D、以德树人 11、德国哲学家康德将美分为自然美和(B) A、生活美 B、艺术美 C、景观美 D、心灵美 12、以提升人们审美索养,完善人格品质、实现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为主要目的的是(A) A、社会美育 B、学校美育 C、家庭美育 D、自然美育 13、艺术活动的基础是(D) A、形式创造 B、理念活动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压轴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压轴试题及答案 2017自学考试《美育基础》压轴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 5小题,每小题1分,共2 5分)在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B )的主张是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A.快乐教育 B.以美育代宗教 C.趣味教育 D.游戏的冲动 2.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是 ( A )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3.美育作为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 ( D ) A.只发展人的感性 B.只发展人的情感 C.只发展人的理性 D.既发展人的感性,又发展人的理性 4.从趣味的形成来看,趣味从来不是天生的,它是( A )的产物。 A.环境 B.自然 C.遗传 D.教育 5.审美愉悦是 ( D ) A.一种单一的刺激一反应过程 B.满足人的一种基本生理需要时产生的 C.只需要人的身体参与 D.是人全身心参与的结果 6.审美观是 ( A ) A.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的 B.无高尚和低俗之别 C.以“洋”、“阔”为美 D.以上都不正确 7.审美结构是指 ( D ) A.主体反映事物的性质、运动规律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的心理结构 B.人在’社会实践中,凝聚和积淀起来的一种由理性主宰、支配感性的心理结构 C.由知、情、意三种心理结构构成的人的总体心理结构系统

D.是主体内部反映客观事物的审美特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结构 8.审美情感是 ( A ) A.不要求立即付诸行动,而只是采取观赏的态度 B.要求立即化为符合某种道德准则的现实行动 C.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D.对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的情绪态度 9.工艺、雕塑、绘画、书法等是 ( A )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时间艺术 D.视听艺术 10.技术美指的是 ( A ) A.人类的技术活动和技术产品所体现的美 B.人通过探究活动揭示客观对象的形式美 C.具有简洁性、统一性、对称性特点的美 D.一种理论美 11.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2 H 6 O,凯库勒用以下结构形式表示 H H | | H—C—C一OH 这个分结构体现了科学美的 ( B ) | | H H A.简洁性 B.对称性 C.统一性 D.易变性 12.对婴幼儿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是 ( D ) A.讲故事 B.听音乐 C.绘 D.游戏 1 3.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是 ( C ) A.朱光潜 B.蔡元培 C.鲁迅 D.王国维 14.美育与德育联络的中介是 ( D ) A.审美心理过程 B.道德行为过程 C.教者的情感活动 D.受教者的情感活动 15.正是少儿的( B )特征为少儿的审美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A.开放性 B.未特定性 C.心理发展 D.审美意识 16.教师审美技能素养提高的关键是 ( B )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美育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试卷号:26

2023年自考专业(小学教育)《美育基础》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贰(答案参考)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50题) 1.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提倡() A.和谐教育 B.素质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正确答案:A 2. 【问答题】通过实例分析美育形象的意睐陛。 正确答案: (1)美育的形象不仅是一种“象”,而且是一种融合着主体之“意”的象,是具有意味的象,意味性实际是主体与对象两方面共同结合的产物。 (2)从审美对象来说,构成对象的某些具体可感性的特点,某些形式因素都可能富有某种意味性。 (3)对象本身的形式因素所包含的意味,同样需要审美主体的发现与创造。

3.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儿童自身发展内容的是() A.道德发展 B.道德发展 C.审美发展 D.智力发展 正确答案:D 4. 【单选题】人体美的体现是() A.形、神、美的融合 B.健、力、美的融合 C.健、形、美的融合 D.力、神、美的融合 正确答案:B 5. 【单选题】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 A.审美发展 B.道德发展

C.精神发展 D.心智发展 正确答案:A 6. 【问答题】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 审美创造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 7. 【多选题】就形态而言,美的事物可分为() A.自然美 B.社会美 C.艺术美 D.科技美 E.形式美 正确答案:ABCDE

8. 【多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闲暇就是无事可干 B.闲暇与审美没有关系 C.闲暇的产生有其社会的和物质的基础 D.审美是人度过其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 E.闲暇对人生无足轻重 正确答案:ABE 9. 【单选题】“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这一论断出自() A.雨果 B.桑塔耶纳 C.歌德 D.席勒 正确答案:B 10. 【单选题】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2022.10)_1

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2022.10)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解析(2022.10) 1.[单选题] 西方美育与美育思想发源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文艺复兴 2.[单选题] “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这一论断出自 A.贺拉斯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席勒 3.[单选题] 西方近代教育的奠基者是 A.培根 B.歌德 C.卢梭 D.夸美纽斯 4.[单选题]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一论断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5.[单选题]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教育在社会发展、社会实践层面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单选题]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一论断出自 A.《论语》 B.《中庸》 C.《礼记》 D.《乐记》 7.[单选题] 在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美育落地的主渠道是 A.语文课程 B.舞蹈课程 C.音乐课程 D.艺术课程 8.[单选题] 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内化为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的自觉行动,是 A.德育的核心

B.智育的核心 C.体育的核心 D.美育的核心 9.[单选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审美观的树立起着一定的 A.导向作用 B.规范作用 C.鼓舞作用 D.推动作用 10.[单选题] 家庭美育首先表现在 A.仪表美 B.行为美 C.语言美 D.心灵美 11.[单选题] 学校美育在当前教育状况下存在三个突出问题,除了学生审美能力缺失、校园文化活动单调外,还包括 A.基础设施不完善 B.领导不重视 C.美育师资匮乏 D.学生家长不支持 12.[单选题] 自然美除了包含自然景象、人化自然外,还包含 A.艺术化自然 B.审美化自然

2021年10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育基础试卷 (课程代码004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提出“游于艺”美育思想的是( A ) A.孔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老子 2.施行乐教美育的是( D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3.“充实之谓美”美育思想出自(D) A.荀子 B.墨子 C.孙子 D.孟子 4.“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一论断出自(B) A.傅里叶 B.马克思 C.席勒 D.康德 5.从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际存在状态而言,现代美育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是(A) A.感性 B.知性 C.悟性 D.理性 6.从受教者产生的受教效果来看,美育是一种(C) A.形象教育 B.情感教育 C.快乐教育 D.科学教育 7.实际上构成了美育学科的内容层,是美育的载体和途径以及美育实践的重要依据的是(C) A.教育学 B.美学 C.艺术学 D.心理学 8.我国上千年所追求的自然审美理想境界是(A) A.天人合一 B.物竞天择 C.人定胜天 D.物尽其用 9.“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之所以有这样的审美感受,是因为缺少(C) A.正确的价值观 B.高尚的品格 C.审美的习惯 D.审美的潜力 10.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A) A.艺术教育 B.科学教育 C.传统教育 D.技术教育 11.在《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胡适 12.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因此家庭美育的最大特点就是( B ) A.榜样引导 B.以情动人 C.和谐家风 D.相互关爱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这句古语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家庭教育要(B) A.以情动人 B.以身正人 C.以德树人 D.以理服人 14.学校美育的基本要求是(C) A.计划性 B.循序渐进性 C.科学性 D.集中性 15.人们生活中服饰的变化、色彩的流行、饮食的讲究、室内装饰的格调,都遵循着一种看不见的流行趋势,这就是(A) A.审美标准 B.审美期待 C.审美理想 D.审美境界 16.在对人的形象进行审美时,促使“化丑为美”的是(B) A.体貌美 B.人格美 C.服饰美 D.姿态美 17.《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全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主要指艺术的(B)

2022年10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育基础 (课程代码00409)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 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首次制定了 A. 三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 B. 四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 C. 五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 D. 六岁以下儿童详细的教育大纲 2. 亚里士多德认为7到14岁的儿童应 A. 以音乐教育为核心 B. 以体育为核心 C. 以智育为核心 D. 以德育为核心 3. 卢梭认为12到15岁少年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体育 B. 感官教育 C. 智育和劳动教育 D. 道德教育 4. 席勒主张 A. “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 美育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 页(共2 页)

B. “寓教于乐” C. “回归自然” D. “让美走在自由之前” 5.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认为在科学和生命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A. 个性 B. 知性 C. 理性 D. 感性 6. 将无趣的生活比喻成“沙漠的生活”的是 A. 王国维 B. 梁启超 C. 蔡元培 D. 康有为 7.“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这一论断出自 A. 李泽厚 B. 朱光潜 C. 蔡元培 D. 丰子恺 8. 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 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 B. 培养全科的艺术人才 C. 发展有艺术天赋的学生的审美能力 D. 发展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 9. 下列属于儿童混合情绪的是 A. 骄傲 B. 高兴 C. 恐惧 D. 愤怒 10.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提出这一经典论断的是 A. 扎克 B. 别林斯基 C.狄德罗 美育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2 页(共2 页)

2023年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重要特点是( D )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重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发明( B )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毕,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毕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毕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 A. ) A.感性的 B.快乐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发明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C )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主线因素是( A )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重要是( A )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 D ) A.毕达哥拉斯 B.爱迪生 C.托马斯。班纳特 D.博克 13.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D ) A.社会关系的解放 B.生活方式的变革 C.思想观念的自由 D.发明性的发挥 14.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主线的缺陷在于( C. ) A.脱离人的美感经验来谈美 B.脱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来谈美 C.脱离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 D.脱离人类的艺术活动来谈美 15.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从美学理论上阐明了美是快乐的一些美学家是( C ) A.毕达哥拉斯学派 B.伊壁鸠鲁派 C.英国经验派 D.精神分析学派 16.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应当是( C. ) A.鲍姆嘉登 B.鲍桑葵 C.维柯 D.康德 17.姚鼐“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所述的风格特性是( C ) A.喜剧 B.悲剧 C.优美 D.崇高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1】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 A.美在形式 B.美在关系 C.美在生活 D.美在距离 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 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B.维柯《新科学》 C.鲍姆加通《美学》 D.黑格尔《美学》 3、美感产生于 D A.游戏 B.摹仿 C.巫术 D.社会实践 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 A.席勒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尼采 5、美感开始于 C A.异性的吸引 B.游戏的冲动 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D.祭招的崇拜 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 A.精神产品 B.物质产品 C.人工制品 D.自然物 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 A.感性 B.感染性 C.愉悦性 D.规范性 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李大钊 D.李泽厚 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 A.优美 B.悲壮 C.滑稽 D.崇高 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 A.言志说 B.心生说 C.缘情说 D.表现说 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 A.自然 B.社会 C.人生 D.艺术 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 A.审美的非功利性 B.审美的非自觉性 C.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 1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17、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A )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1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1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