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一、孔子的求学事迹

孔子本身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孔子15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他就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是他问礼于老子。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老子对古代的学问和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看得很透彻,所以他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孔子还学音乐。他学音乐的故事可以说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他找到师襄学习音乐。师襄是古代的乐师,他是一个瞎子,古代人说,瞎子看不到,所以他会注意去听,所以他的音感就比较好,但是也未必如此。但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他演奏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好了,老师都主动给他说你弹得不错了,你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他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他弹。他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你换一首曲子吧,我教你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老师只好让他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现在知道他的心意了,但是还不够,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老师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人长得瘦瘦的,高高的,黑黑的,眼睛望得很远,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是周文王,还会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文王操》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他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学生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他可以提早毕业了,他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自己担任老师。

二、孔子收徒典故

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天他走到曲阜附近的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一看就有点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和别人决斗,那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他说,你看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是一个人才,孔子并未放弃,就对他说,那么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前面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孔子意思,先天的特长加上后天的磨练,就可以有更杰出的表现。立刻拜师。

但是子路拜师之后,孔子增加了烦恼,这个学生除了所谓的作战,基本的政治之外,对于艺术方面不太有兴趣,孔子教学生是全方位的。子路弹瑟,孔子都听不下去,说怎么会有这种学生呢?我收这种学生真是倒霉,居然讲这样的话,害得门人不敬子路。由这段话知道,门人本来很尊敬子路,一方面他是老大哥,另一方面,他很凶。门人不敬子路,孔子一看,同学之间还是要维持伦理,所以就说子路不错了。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先进》),这就是“登堂入室”的由来。孔子收了子路作学生之后,在很多方面对他不是很满意,但是至少有一点孔子非常开心,觉得自从子路当孔子学生之后,没有人敢公开批评孔子,因为子路非常敬爱老师,谁要批评孔子,子路就过来问你,你说什么?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能够因材施教,从这个例子看得出来。但是你收了这么多学生,你到底要怎么教,这不是一两个个案就行了,你需要整套理论的。否则的话,你每天应付个别的同学,那是非常辛苦的事。

三、有关“学习”的三个特色

●第一个,学习五经六艺叫做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对于传统,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已经存在了,我们任何人讲一句话,你学中文,他学英文,文字里面就有传统。只有把这些都学会之后,你才能把传统转出新的力量,再面对新的时代的挑战,所以第一个就是要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学好。

●第二个,学习思考相配合。

【案例】

我自己在学习儒家的过程,有少数有趣的经验,提醒我要珍惜这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我在耶鲁大学,同寝室有个日本人,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因为都是从亚洲去的,放假的时候也没有人找我们,我们当然自己聊天。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孔子。他听到孔子居然很兴奋,我觉得很奇怪,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人,听到孔子会很兴奋,我就问他为什么他忽然变得那么开心,他说我知道孔子,我说你知道什么呢?他就讲一句日文,那时候我还没学日文,我听不懂,我说,我们用英文讲得好好的,你怎么突然讲日文呢?他说我在讲孔子的话,我说孔子也不懂日文啊,他就拿一张纸,就老老实实的写上我们的文言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这句话。所以我每次念到这句话,我就想到我的日本朋友,当时我心里很震撼,好像我们家的宝贝被人家偷走了,我说你怎么会这句话呢?他就很骄傲的跟我说,他说我们日本人,在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我这一生第一次看到有人公开这样说,居然是以很自豪的神情说,我们中学时代就要背论语。当时,我实在是难以想象,在台湾,他们把论语放在教科书,要考试,只要是要考试,没有人会喜欢。一面念,一面批评。我记得我女儿念高一的时候,开学一个星期给我抱怨说,说那个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呢,他一讲话我们就要背了。所以我当时看到一个外国人,对我们的儒家这么珍惜,对孔子这样的推崇,所以我们也要特别珍惜自己的传统。

学习跟思考,要同时注意,学习而不思考,学了半天就忘记了,也不能实践。光思考而不学习也不行,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学习一定要讲究知识的系统,所以学习和思考配合的话,就有一种主观的觉悟。了解了以后,你才愿意去实践,所以学跟思,可以使古人的生活与今天重新结合。

第三个特色,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除了学传统之外,把古代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学的时候要去思考,反省之后有一种自觉的觉悟。

孔子教学的时候提到,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鲁哀公是鲁国的国君,他问孔子,你学生那么多,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渊,并总结了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一个是知,一个是行,一定要配合。很多时候都是不停地迁怒造成很多复杂的情况,而人的过失来自于他的性格。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看到一个人的过失就知道他的这一生该往哪里走,所以不要怕看到孩子的过失,孩子如果没有过失,你反而要担心,因为不知道该从何教起,有的孩子看起来好好的,忽然之间就有一种可怕的举动。就是因为你平常没有注意到他有什么过失,他的过失正好显示出来,他的生命有什么特质,你才可以去帮他的忙,所以孔子教学生的时候希望他们把“知”跟“德行”配合。这六个字完全是德行方面的修养,所以作为孔子的学生就一定要记得这些观念,学习的三个重点,这三个掌握住了以后,就看孔子怎么做老师了。

四、孔子为师的独到之处

孔子能够学不厌,教不倦,他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也是最好的老师。活到老,学到老,这些常听的话,在孔子身上完全实践。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三代表多数,在一起走路,一定可以让我效法,怎么做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别人有优点,我就跟他学,别人有缺点就要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一样,叫做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要避免跟他一样。

1.孔子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比如孔子有很多学生常常会比来比去。他有两个学生,都是在政治方面有成就的。子路的个性非常的刚健进取,非常的直爽,做事情,该做就做,毫不考虑后果。而冉有就比较内向,很多事情都要想,有点畏缩不前。结果,有一次子路就问他,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否立刻就做?孔子说:不行,有父兄在,有父亲,有哥哥在,听到该做的事不能立刻做,考虑家庭的情况,父亲跟哥哥是不是同意。后来冉有就问:老师,听到该做的事是不是立刻就做?孔子说,立刻就做。旁边有个学生公西华在旁边听,听到过后,该怎么写答案呢?就问孔子说,两位同学问老师,同样的问题,老师的答案正好相反,这怎么回事呢?孔子说,子路的个性太过于胜过别人,就要“由也兼人,故退之”。他说子路个性太强就要让他缓慢一下,至于那个冉有,就是求,他太懦弱了,故进之,就要推他走快一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学生当然是有他性格上的特质。有的学生像子张,理想很高,叫做过,子夏比较保守,叫做不及。那学生就问他,那子张比较好了,因为他过,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度和不够都不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如果说过度好的话,每个人都矫枉过正,那也不是办法。如果说不及好的话,每个人都退缩保守,所以过跟不及都不够理想。最好是中庸之道。所以他教学生的时候按照学生各自的条件去设法提出指导。

2.性格各异的四位学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

●第一位柴,孔子说柴愚笨,高柴为什么愚笨?因为他是很孝顺的学生。妈妈过世以后,他哭得眼睛流血。所以孔子说这样是愚笨的行为。孝顺归孝顺,身体还是要保重。你还要照顾下一代。所以孔子教学生,孝顺很好,但是任何情感都要“发而皆中节”,不要忘了生命还有其他方面要照顾。

●第二位曾参。“参也鲁”的“鲁”代表他反应比较慢,人比较老实,称为鲁钝,曾参年纪很轻就去上课。聪明的学生,容易有自己的花样,把老师教的那一套都忘记了。越是老实的学生,就把他全部学会,后来传《大学》传《孝经》的,都是曾参。

●第三个由就是子路,是位勇士,喭就是粗野。任何事情都比较大而化之,比较粗糙,这个学生当然有他可爱的地方,孔子到处讲学,很多时候都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帮助百姓。他也很感叹,他曾经两度想移民,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前面木筏做比喻,后面就是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因为一般的木材你无法去度过大海,这样讲的话,就比喻推到比喻,这对子路这个学生来说也是非常的宽容。孔子很有幽默感的,

●第四个叫做子张,子张的特色是特别年轻,在《论语》上场的这些学生里面,最年轻就是子张,曾参比孔子小46岁,子张比孔子小了48岁。但是他虽然年轻但是志气高,年纪小,志气高,就是子张作代表。动不动,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奋斗,他人又长得高大漂亮,所以同学们都对他不是很满意,他人缘比较差,像这些学生,孔子说,子张,太高傲了。

3.孔子的教学态度

●第一个,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性格的倾向。

●第二个,给他一个明确的指导。人活在世界上,往往需要几个字做座右铭,你只要有好的老师,因材施教,一点就通。这一生就不会绕圈子,走冤枉路。孔子就是这样的老师。

4.孔子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

孔子最好的学生颜渊就认为老师做到四个字:循循善诱。循循善诱就是慢慢来,一步步我带你,他说我跟了老师这么久,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颜渊是一个很好的学生,老师上课的时候说,有问题的请举手,颜渊从来没有问题。孔子对于这种情况不是很满意。他说,颜渊对于我上课教的东西,从来没有违背过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但是下课之后,发现他把老师讲的东西全部消化了。消化了之后实践,并且每天都在进步。

道家的《庄子》里面有一段话,是颜渊描写孔子的。颜渊就说,老师,你慢走,我跟着慢走,你快跑,我跟着快跑,但是你奔逸绝尘,跑到最后,灰尘停下来看不见,因为有灰尘的话还可以跟着跑,但是,灰尘都停下来了,说明孔子跑得太快了,颜渊说我还是跟不上了。“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博代表广博,要我增广见识,用文化,用文学,用文艺。约我以礼,就是要我做人处事要用礼来规范。文让你增广见闻,礼让你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

5.孔子的教学方法:当头棒喝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有人用我们出来做官,没有人用我们,就藏起来,只有我跟颜渊做得到。这时候,子路在旁边,立刻上前去说,老师,如果让你统率三军,你要带谁去?他希望孔子说的是他。但是孔子说空手打老虎,徒步就要过河,不会跟他去,意思是说子路太过于莽撞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非常的谨慎,好好去谋划,把他做成。不要到时事情没做好再去反悔,已经来不及了。遇到任何事都要谨慎,因为人生不能重来。下一次又是另外的机会,不一样的情况了。

6.孔子的教学方法:以不教为教

孔子有个学生叫孺悲,(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孺悲想见老师,老师不见,说我生病了。传话的人,刚刚走出房间,孔子立刻把瑟拿出来,立刻弹瑟,还唱歌,他还怕孺悲不知道他可以唱歌,他身体好得很他就是让你知道,我不教你就是教你。因为你犯的错,自己去改,你也知道错就改,你不要找借口,那你改了之后不就没事了,现在没有人帮得上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你找老师,找上级,找朋友都没有用,重要的是应该怎么去改,怎么去改善,而不是找很多人支持我,把坏的变好的。错的变对的,这不可能的。

7.孔子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不到学生想懂而懂不了,快生气了,我不去开导他,因为很多学生,上课就坐在那边,老师你给点启发吧,事实上他根本就不用心。什么都没有准备,启发也启发不了。不到你想说而说不通,脸都涨红了,悱就是脸红的意思。比如我现在想表达我的心得,急得要命,讲不出来,脸都涨红了。不到这种情况,我不来给你一些引发。

启发的条件:学生想学,不太会,拼命学,老师来启,学生想把心得说出来,说不出,很痛苦很难过,老师来开导,这样一来,他的学习效果,立刻出现了。

五、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事实上真正要注意的还是在智育上,因为你升学,也要考试,比如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这只是一部分。现在很多人强调除了智商之外还有情商,情绪的调和更重要;逆境智商,你碰到困境,失败了该怎么办,这三种智商都可以受到强调。

孔子的全人教育理想包括:

●人才教育:用之于外

●人格教育:求之于内

●人文教育:“二三子,何不学诗,学了诗之后,可以怎么样。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兴、观、群、怨这四个字都和情感有关。“兴”就是真诚的情感引发出来了。“观”就是真的了解自己,我们年轻的时候都很有理想,有抱负,经过社会几年的磨练之后,就心狠手辣了,好像不太有什么丰富的情感,损失的不是别人,是我们自己,所以“观”是观察自己的志节。群,跟别人情感可以沟通,讲“礼”,只能区分,讲“乐”的话,大家情感打成一片,叫做群。最后是怨,不要忽略“怨”这个字。《论语》里谈到情感的字眼,只有“怨”这个字出现了20次,最多。所以我们不要说,孔子教学生说不要抱怨,人谁不抱怨,每个人都怪,他怎么有贵人相助,我怎么就命犯小人。其实别人对你已经很好了,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那你往往只看到自己所没有的,只看到别人比你好的部分,所以抱怨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读读诗以后才发现,谁不抱怨,你比起别人来已经幸运多了。怨恨需要抒解,不能压抑,压抑久了之后就会有精神官能的问题。

孔子教学生的时候,“诗”跟“乐”是不能忽略的,常常读《诗经》情感就会很真诚,“乐”让你生命产生一种和谐,愉快。孔子本身很喜欢唱歌。他也很喜欢演奏。所以唱歌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演奏是把古人的乐曲演奏出来,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它的作用是不太一样的,在论语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生活,充满着审美的情操。他一个人在家没事就弹弹琴,唱唱歌。《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他不

哭就可能唱歌。“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老师跟别人唱歌唱得快乐,一定坚持别人再唱一遍,然后孔子和他唱和声。“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述而》)申申夭夭就是很自在很轻松,好像没什么事一样。春秋时代天下大乱,是一个危机时代,孔子每天照样安顿在自己的生活里面,不要做杞人忧天。

孔子教学生,他自己也一样,这个目标是成为“君子”。君子在这里是指人格完美的程度。“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彬彬,就是我们说的斑马线,一条黑一条白。就是要调节得适当,孔子说人的生命有它原始的力量,叫做淳朴的本质。这个淳朴的本质,很直爽,但是也可能比较粗糙,而另一方面你要受文化的熏陶。跟别人来往,如果你要用礼用乐,来互动。看起来很文雅,人如果不能文雅,见面不能礼让,客气的话,那人跟其他动物有什么差别呢。所以,这个文质彬彬形成的君子,是孔子跟他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这种君子不是只为自己,他是希望为天下人服务的,除了说本身有能力、有这个机会之外,你还有这样的思想。儒家主张的不是人性本善,是人性向善。“向”就是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让你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这就是“向”,善就是该做的事。

六、“一贯之道”

两千多年以来,大家都在争论孔子的一贯之道是什么。孔子作为一个老师,他有许多委屈。《论语》里有一句话是孔子自己说的,他说,没有人了解我,“莫我知也夫”(《宪问》),两千多年前很少有人注意这句话,孔子跟这么多学生,讲这么多话,难道没有人了解他吗?他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我,难道他还有什么秘密没有说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师可以这样子发出他的感慨。并且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讲,孔子在卫国做过一段时间的官,“子击磬于卫”,磬是一种石头做的乐器,他在卫国独自击磬时。学生也不知道老师在弹的是什么,结果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宪问》)孔子真正的知音,居然是一位隐士,挑着竹篓子经过的人。不过孔子没办法跟他进一步沟通,但他智慧奇高,这种叫做世外高手,然后又说没有人了解你就算了。代表他听出孔子的磬声是抱怨没有人了解他。这就是两个证据了,一个是孔子自己说没有人了解我,一个是荷蒉者听出来的。曾参解释孔子“一贯之道”的是,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这是曾子的想法,曾子比孔子小46岁,曾子的反应又特别的慢。所以,如果说曾参说的是标准答案的话,对孔子来说,并不见得公平。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为人处世名言,希望能帮助到您! 孔子为人处世名言 1、人有三知就可以立世,你可知否? 人这一辈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常常让人感到累得慌。那么这些繁杂的知识中有没有最为主要和核心的东西呢?也就是说,即使不太了解其他的知识,只要了解它们就足以立身处世?有!说来倒是简单,只有三个字:礼、命、言。 2、享不了洪福就享清福。 一个人如果实现了俗世理想,成为达官显贵,那么自然可以享洪福;如果没有实现俗世理想,那么也要安心享受清福。没有人能同时既享洪福又享清福的,智慧的人从这两种福中都能享受到超然的乐趣。 3、善于提问是金钩,能钩出令你惊喜的答案。 世事复杂,对任何事都得多留几个心眼。凡事多问必多益,因为任何疑难问题都招架不住三个以上问号的敲打,只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题的症结必定会水落石出。 4、可以让人帮你买鞋,不可让人代你走路。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别人的脚步注定是别人的去处,自己的双脚走出的是自己的路。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立自强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5、良药苦口,喂药时别被对方喷到你脸上。 朋友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关键时能提个醒儿,走错了路时能帮着扳扳道

岔子。可要注意的是,当一再规劝仍然不被朋友接受,甚至还误会我们的用意时,我们明智的做法是“差不多就行了”。 6、变通,是人生的万向轮。 “兵地常势,水无常形”,我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都要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格,甚至逢大势不践小诺,处大事不拘小礼,从而达到变则通,通则灵,灵则达,达则成的理想效果。 7、慷时间之慨的人,命运会对他很吝啬。 慷时间之概的人,命运之神会对他很吝啬。只有惜时如金的人,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挤干时间这头奶牛最后一滴乳汁的人,才会成为人生的阔佬。 8、不要做自己心灵的绑票者。 我们的一切烦恼都源于欲望,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能得到满足的欲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一生烦恼不断。减少烦恼的秘诀是限制自己如蛇的欲望,解救被功利之魔绑架的心灵。 9、自己发达时,莫忘帮助他人发展。 先行登上崖顶的人,不要只顾自己极目四望看万壑风光,而应该向崖底扔下一根绳子。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些在下面苦苦攀爬的后进者向你仰望时,会像看一尊山神。 10、太极般的处事技巧:虚与周旋。 虚与周旋是一种表面顺随,实际上是敷衍应付的态度。对于有些人胡搅蛮缠,我们既跟他讲不清道理,也犯不着与他针锋相对,于是便采取这种虚与周旋的态度。虚与周旋是一种有用而又有效的处事技巧。 11、宽容是互赠的礼品,苛求是对刺的尖刀。 宽容是互赠的礼品----你能宽容别人,别人也不会难为你;苛求是对刺的尖刀-----你苛求别人,别人也不会饶了你。在宽大平和之中,认识这世

孔子的交友之道1

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孔子交朋友,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第二个考虑礼仪,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还没有做到。他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不断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不断的求知,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说是志趣相近。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你们的志趣不相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我要打球你要下棋,不能结合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所以我们这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志趣相近。 2.真诚相待 交朋友一定要真诚,所谓的“忠告而善导之”,忠告就是忠言逆耳,你有毛病,别人都不好去讲,我作为你的朋友要像镜子一样来照鉴你,善导就是好好的引导你,用好话设法好好的劝你,又能够用些方法来引导你。那么后面还有话要说,“不可辄止,毋自辱焉”。如果劝你你不听,那就算了,朋友之间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成了老师和学生,老师一说学生就要听,不然考试过不了关,朋友的话大家如果不平等,志趣不相投,那么改变的越多,

5.《孔子的为官之道》

傅佩荣 《孔子的为官之道》 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 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 孔子的第一个职位: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 孔子的第二个职位: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 鲁国国内四天天下:鲁国国君、孟氏、叔氏和季氏。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组织和产业,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起先孔子负责仓库里面的账跟货,能不能平衡,有点类似会计,他说我只要把进出货都掌握清楚就好了。一年下来,成效斐然。接着,季氏派他去担任乘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一年下来,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得特别多。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只是尽忠职守。 2.孔子没有收束脩 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他要养家活口啊。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收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他是不收学费的。经过研究发现,东汉郑玄他说的很有道理,束脩仅仅指的是十五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他后来自己要回馈社会。古人很喜欢用一种礼来代表年龄,譬如说,在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的年、月、日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那他去年呢?他答比前年多一岁。讲不清楚。通常他用一种礼来代表生命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

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孔子交朋友,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第二个考虑礼仪,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还没有做到。他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不断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不断的求知,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说是志趣相近。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你们的志趣不相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我要打球你要下棋,不能结合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所以我们这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志趣相近。 2.真诚相待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 正人。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 “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 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 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

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孔子所推崇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为了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从而达到政治环境的安定有序。 孔子礼治思想的实质,就是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项关系,确定 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形成各种名分。按照名分,确定伦理 规范和行为准则,依据这些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的人都按照礼治规定,等差有序,贵贱有等,各处其位,各奉其事,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和政治角色,遵循礼的角色规范,规范 言行,履行义务。这在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下是十分必要的。 二、为政以德 孔子在为政中同样主张“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是说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其他行星自然而然地有序地环绕着它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和归顺。要用道德教化感化百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 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 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 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

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从孔子的观点延伸思考如何对待孝道

【论文关键词】孝道孔子《孝道》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

孔子的为官之道

《孔子的为官之道》 在古代,做官和念书几乎是很难分开的。古代大学的入学资格是限制在世袭封建贵族的子弟以及民间杰出人士的青年。所以孔子小时候,也没有念大学的机会,他靠自学,所以其它念书人经过大学的训练,就是要出来做官,因为做官才能够实现他们读书人的抱负。而另一方面,做官需要具备许多条件,如果这些条件有问题的话,社会就很难上轨道.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1.孔子在季氏的工作经历 根据历史资料,他小时候很穷,需要做各种家务。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成年了,真的需要有固定的收入,他就去做小公务员。古代的官和吏是分开的。他只能作吏,等于是基层的公务员。他在季氏手下做过两件事。 孔子的第一个职位: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吏) 孔子的第二个职位:乘田(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 鲁国国内四天天下:鲁国国君、孟氏、叔氏和季氏。季氏之家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组织和产业,孔子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到季氏的家。起先孔子负责仓库里面的账跟货,能不能平衡,有点类似会计,他说我只要把进出货都掌握清楚就好了。一年下来,成效斐然。接着,季氏派他去担任乘田,就是负责管理像牧场这样的地方。一年下来,牛羊长得非常茁壮,并且繁殖得特别多。孔子好像是很有办法,事实上他只是尽忠职守。 2.孔子没有收束脩 一个人要生存不容易,尤其孔子二十岁的时候要结婚,有孩子了。他要养家活口啊。他会怎么做呢?很多人都猜,说孔子大概是靠收束脩吧!在《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翻译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你自己带着肉干来找我,我是没有不教的。但这话听起来有点尴尬,好像是补习班老板的话。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孔子他是不收学费的。经过研究发现,东汉郑玄他说的很有道理,束脩仅仅指的是十五岁。所以遵从古代一位学者的见解,孔子的意思是说,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他这样说,是因为他自己十五岁立志求学,到处拜访老师教他,他后来自己要回馈社会。古人很喜欢用一种礼来代表年龄,譬如说,在春秋时代,你见到一位姑娘,你不能问她今年几岁了,因为古代人的年、月、日计算不像现在这样的精确,所以你问一个人今年几岁,他说比去年多一岁,那他去年呢?他答比前年多一岁。讲不清楚。通常他用一种礼来代表生命的一个阶段。所以见到一个女孩,要问她及笄了没有,及笄就是女子十六岁,把头发束好,代表成年了;见到男子,要问加冠了没有,加冠代表二十岁。你只要过了一定的礼的年龄,就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一、孔子的求学事迹 孔子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孔子15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她就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就是她问礼于老子。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老子对古代的学问与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瞧得很透彻,所以她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孔子还学音乐。她学音乐的故事可以说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她找到师襄学习音乐。师襄就是古代的乐师,她就是一个瞎子,古代人说,瞎子瞧不到,所以她会注意去听,所以她的音感就比较好,但就是也未必如此。但就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她演奏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好了,老师都主动给她说您弹得不错了,您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她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她弹。她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就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您换一首曲子吧,我教您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老师只好让她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现在知道她的心意了,但就是还不够,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老师就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人长得瘦瘦的,高高的,黑黑的,眼睛望得很远,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就是周文王,还会就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文王操》就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她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学生就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她可以提早毕业了,她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与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自己担任老师。 二、孔子收徒典故 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天她走到曲阜附近的街头,瞧到一个年轻人,一瞧就有点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与别人决斗,那就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她说,您瞧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就是一个人才,孔子并未放弃,就对她说,那么您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作为中国一代儒学大师,孔子其渊博的学识,广博的见闻,仁慈的爱心,是五千年历史人海中难以寻觅的。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人,而记载他光辉思想的《论语》更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时至今日,孔子的言行依旧是个传奇,圣人之名,绝非虚言。他的宝贵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为无数的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恰恰就是孔子思想在其行为中的集中表现,简短而精粹,却为万世师表,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什么是“仁”?按孔子的说法,就是要“爱人”,要“泛爱众”,即要关爱他人、关爱众人。孔子把“仁”看作是君子的标志,“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点。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真正的仁人君子时时刻刻不能违背“仁”,仓促匆忙的时候不能违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能违背。君子是仁者。 仁者乐,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乐观主义者。仁者为什么会快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坦荡,就没有忧虑,不像有些人说起来比唱歌还好听,做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做见不

得人的事,就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祸从天降。“仁者不忧”。孔子是一个快乐的人。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开篇记的就是孔子说的几件快乐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是快乐的;会见远方的朋友是快乐的;人家不了解你,不赏识你,你也不要不快乐。 仁者寿,也就是说,君子比较长寿。古代人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但是,许多思想家寿命都比较长。排一张名单看看:孔子73岁,孟子、庄子84岁,墨子92岁,子思82岁,荀子75岁。究其原因,一是前面所说的乐观,快乐的人心理素质好;二是他们都注意修身养性。孔子不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物,而且吃饭适度,“食不过饱”,更不会暴饮暴食。他虽然出门有车,但却经常走路,而且步速很快。孔子还爱好射箭、驾车、打猎、登山等体育运动。孔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较符合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健康标准,这就是仁者之所以长寿的原因。 仁者和,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见解可以不同,但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小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却是餐桌上的酒肉朋友。《论语》中还有一句是“礼之用,和为贵”。胡锦涛同志说,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继承了“和谐”这个中华文

孔子为师之道

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如朋友般默契、如父子般情笃、符合教育规律的师生关系:孔子深爱着弟子,也深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孔子与弟子形成的师生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一、真诚欣赏学生的优点,全面具体,明察秋毫 对弟子的优点,孔子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而且经常表扬、激励。 1.孔子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孔子学说,以“仁”为主,最推崇道德修养。因而也就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这方面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和闵子骞。颜回,又称颜渊,出身贫寒,但勤勉好学,品德甚佳,屡受孔子赞誉: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孔子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孔子善于表扬弟子的品行,也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与孔子交往甚密的弟子子路、子贡等,都因为其才能突出而多次受孔子夸奖。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其才干也颇受孔子器重:“子贡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在当时,祭祀乃国家大事,“瑚琏”属于祭器,当为神圣之物,讲究礼仪的孔子用其比喻子贡,可以说明孔子多么欣赏子贡的才华,并且在适当场合给予褒扬。对弟子才干,孔子的表扬客观、准确。 3.孔子善于发现弟子细微的进步,及时肯定。认为子贡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子夏也是孔子弟子,当他能和孔子探讨《诗》的内容并互相启发时,孔子称赞:“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君子孝道交友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

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二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浅析孔子“孝”的思想 摘要:孔子“孝”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无违、孝敬父母。孝以仁为本,以礼为表现姓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孝”具有某些特殊的政治功能。孔子的“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礼仁 一、综述 (一)孔子“孝”的基本观点 “孝”的观念在西周时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最终形成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 1、“无违”谓之“孝” 《论语·为政》中有一章是孟懿子问孔子何者为“孝”,子曰:“无违。”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 维护父母家庭中的核心地位。“父母活着的时候, 按照礼节伺候他们;死了, 按照礼节埋葬他们, 按照礼节祭奠他们。” 一般认为,“无违”有两层含义:一是无违于礼,依礼行孝;二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 另外,不违背父母意志还表现为继承父母遗志。孔子提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对于这句话,有一种看法是孔子片面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个性和自由。比如陈国庆、何宏在书中是这样注释的:“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道”是指父亲的人生准则,他生前的愿望、志向。比如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父之道”解释为“父亲的途径、方向”,他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真正原因是保持氏族生存经验的重要性。 2、不使父母担心谓之“孝”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时,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唯其疾之忧”,是指子女非常关心和担忧父母生病呢?还是指子女使父母只关心自己的疾病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