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走向研究

合集下载

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的种族、文化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对美国中小学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20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究的问题、现状、原因和影响,以及未来的研究 方向。
关键词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究涉及了许多关键词,包括多元 化、教育机会均等和种族歧视等。多元化指的是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包括种族、 文化、社会经济背景等方面。教育机会均等则是指每个学生都应获得平等的教育 资源和机会,不受其背景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种族歧视则是指因为学生的种族 或肤色等原因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现象。
结论与展望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 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如教育机会 均等和种族歧视等。
未来研究方向之一是深入探讨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虽然一些学校已经采取措 施提高教育机会均等,但全美范围内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未 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教育 公平性。
谢谢观看
另一个未来研究方向是种族歧视的消除。虽然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种族歧视 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但全美范围内种族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未来研 究可以进一步了解种族歧视的表现形式、影响及根源,并探讨如何从制度和个人 层面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小学校多样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 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更 多学校实现多元化、教育机会均等和种族歧视的消除,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包 容的教育环境。
在学术自由方面,英国高等教育也经历了很大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之前, 英国高校的学术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管控。然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高校的学术自由逐渐得到了保障和提高。教师和学生 在学术研究、教学、发表言论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主题、动力、制约因素

战后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变迁:主题、动力、制约因素

教育的同时牺牲大学的人文学科 ,所 以建议大学通过扩招而
学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 对技术教育影 响深远的要数 15 9 6年
二战后到 2 0世纪 9 0年代初期 ,英 国共颁布与高等教育相关 实现科学类 学生 的增长 。 巴罗报告成为二战后 l 年 内英国大 5 的技术教育白皮 书。 它采纳珀西报告的建议 , 成立能够设置学 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 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从象牙塔 到社会服 位级技术课 程的高级技术学院( A s, C T )并对技术教育机构和 务站的转变 、 从单一 的传统大学向包含大学 、 多科技术学院和 培养功能进行定位 , 是系统发展技术教育 的重要指导文件 。 总 教师教育学院在内功能各异的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变 、从中央 之 , 这个 时期是科技教育的“ 充实和发展期” 由于此时 的大学 , 和地方伙伴式管理向中央政府 的集权管理 的转变。作者将对 处于巩 固时期 ,所 以整体的高等教育仍旧停 留在二战后重建 这一阶段的高等教育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 。 的阶段 。 不过 , 上述的政策 已经表明政府扩张高等教育 和发展
技术教育的决心。
扩 张 和科 技 教育 是二 战后英 国高等 教 育政 策 的双 主题


2 世 纪 6 年代被历史学 家称为乐观主义的年代 。经济 O 0
的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 、二战后出生 的人 口进入 高等教育 的 招势在必行 。16 年成立的罗宾斯委员会就是保守党政府决 91 招的重要里程碑 。 罗宾斯委员会就高等教育在 2 内的扩招 O年 提出 了详细建议 , 日制大学生要从 16~ 93年 的 2 .万 全 9 2 16 1 6 人扩大到 1 8 ̄ 9 1 的 5 9 0 18 年 6万人 , 使适于受 高等教育年龄组 中的大学生所 占的比例由 8 %提高到 l%t 7 。在报告发表 的第

英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张宁珊:英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英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5坎丁堋摘要:英国近二十年来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儿童入园率位居世界前列,本文针对英国近二十年的学前教育政策进行了整合与分析,充分研究了其中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实现学前教育目标的手段。

从研究中发现对我国的启示是:进一步细化政策文本,改善政策内容;推进托幼机构发展,建成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学前教育普惠;改进教师选拔方式,提升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方法,提高保教质量3多措并举,逐步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数量和质量。

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教育政策改革作者简介:张宁珊/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伦敦W C1E 6B T)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切开端的开端”,是一个公民乃至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石。

然而 我国对学前教育战略意义长期认识不足,导致学 前教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存在 着很多亟待解决的困惑与难题。

随着国家二胎政 策的放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又面临新的挑 战。

我国学前教育当前正处于从快速成长到规范 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如何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中提出的2035年前“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 育”这一目标,成为当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 重点。

英国作为老牌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历史 悠久,己经形成相对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积累 了相对丰厚的学前教育发展经验。

由于较早地认 识到“幼年奠基阶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YFS)的战略意义,英国将学前教育置于 国家教育政策重点。

布莱尔在1997年上台之后更 是提出了“教育公平就是社会公平”的口号。

此种 公平无论种族语言、智力水平与家庭条件,平等、包容、普惠是其精神内核。

2007年英国政府颁布的 《社区凝聚力促进责任法案》中强调:“学校有责任 消除非法的种族歧视,同时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在 不同的种族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英国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和进步。

在2023年,英国教育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讨论。

英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现状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英国政府一直积极探索新的改革模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0年国民教育计划——“过去时间、现在世界、未来人类”课程。

该计划旨在将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学习。

此外,英国教育制度改革也着力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培训质量。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培训措施和计划,督促教师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此外,英国政府还注重加强学科和教学质量的监管,引导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英国教育制度改革也在不断革新教育资源和教育工具。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政府还在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得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英国教育制度改革将会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

首先,政府将会着重调整教学资源的分布方式,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最大化利用。

此外,在学生培养方面,英国教育制度将会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市场的变化。

其次,未来的英国教育改革还将关注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

数字技术将会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学习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同时,英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在线教育服务的提供和盘活社会资源的利用,以扩大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普及范围。

最后,在未来教育改革方案中,英国政府将更加关注国际教育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国教育需要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求和文化背景。

因此,英国将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方法和理念,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范围与深度。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产业财经 Industrial Finance8摘 要:英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英国经济由繁荣到衰退过程中,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从UGC、UFC到HEFCE的演变,体现了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变化,由全面支持到不得不削减再到鼓励、帮助大学自主融资,融资渠道多元化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经费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经费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教学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互惠式捐赠以前,英国高等教育经费近乎全额由政府负担的同时英国大学却并未收到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和干扰,教学及科研仍具有自主权,这种自治的传统,成为了英国大学过去的最鲜明的特征一直持续到1988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普及,高等教育经费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幅削减,高等教育经费的缺口加大,高涨的学费给英国的学生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高等教育形势严峻,英国大学不得不积极拓宽经费渠道、开展经费自筹活动,资金创收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大学财政自主权也被激活。

一、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沿革1.以UGC(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为“缓冲器”,政府全额负担大学经费的特权时期。

英国大学最初在公共资金分配上享有特权的地位。

在传统的英国大学自治制度中,英国政府一方面资助高等教育负担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另一方面却并不干涉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高校进行自主管理,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辅助职能与监督职能上。

1963年以前,UGC主要负责把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经费分配给各个大学,同时就大学的需求向政府提出正式建议。

此时,政府拨款与大学自治达到了平衡,形成了短暂的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

UGC并非一个官方组织,它成立之初隶属于财政部门,作为大学与国家间“缓冲器”,具有自身独立性和自治职能。

UGC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拨款分配不会依据政府的意愿。

1952年,英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UGC的职能增加了搜集、整理、分析国外大学教育相关信息,推进、执行国家大学发展计划。

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

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

2021年第5期高教探索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冯磊摘要:缘于深厚的大学自治传统,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经历了从“惰性政治”到“绅士政治” 再到“利益政治”的缓慢而独特的演变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英国高校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一直是引发高等教 育行政机构重大转折的关键原因。

随着时代转折,英国高等教育行政机构设置越来越专业化,行政授权越来越 明晰化,权力运行刚性不断增强,行政决策从依靠学术人员到依赖牛桥精英圈的私人关系网络再到由政府各部 门复杂利益网络驱动,而学术人员影响力不断减弱,引发我们对当代高等教育治理的深思。

关键词:高等教育治理;行政机构;历史演变;制度变迁;英国高等教育治理离不开政府参与,政府高等教育 行政机构的发展决定了整个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演 化。

[1]英国一直有其独特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为世 界贡献了诸多高等教育治理经验,其高等教育治理 模式的发展同样与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演变联 系密切。

英国大学自治传统深厚,长期警惕政府行 政介入,因而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发展极为缓 慢,形成了独特的演变历程。

推进政府高等教育行 政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是完善国 家行政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 重要基础。

本文意在通过分析英国政府高等教育行 政机构的演变,为我国推进高等教育行政机构设置 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提供更多 实践参考。

政府在某一公共领域的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运行 规则塑造了政府在该领域事务中决策活动的形态,构成了该领域的政治基本要素。

[2]本文根据英国政府 高等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运行规则的典型特征变 化,将其演变过程分为惰性政治、绅士政治和利益 政治三个时代。

为了揭示演变过程,本文将解决以 下三方面问题:第一,针对每个时代,探讨是怎样 的社会背景变化引起怎样的新冲突,继而引发英国 政府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重大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研究题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研究研究背景:英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在英国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全面实施了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的政策改革,旨在促进英国成人教育的整体发展。

这些政策改革包括行动计划、资助政策、课程改革、工作场所学习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成为推动英国成人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

研究目的:通过对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研究,探究其背景、内容、实施过程及成果,分析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民众素质的作用,为我国的成人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背景、内容、政策实施、成果及其中的创新点和亮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国家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2. 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内容和主要特点。

3. 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实施过程:行动计划的制定、政策推行的措施和监督评估。

4. 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成果和影响。

5. 英国成人教育政策创新点和亮点的分析和总结。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英国成人教育政策改革的全貌和内在规律,通过对英国政策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模式的研究,为我国的成人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这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提高民众素质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作用。

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及其走向

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及其走向

文章编号:100723051(2004)03200692068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背景及其走向朱镜人(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安徽 合肥 230061) 收稿日期:2004-06-22 作者简介:朱镜人(1949—),男(汉),上海市崇明县人,安徽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主任,教授.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响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背景因素主要有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教育人口统计学、平等主义思想、责任制和质量问题等;高等教育政策继续朝着注重效益、扩大规模、强化质量、加强科研资助的选择性和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政策;背景;走向中图分类号:G 649.1 文献标识码:APolicy B ackground and T rend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UK Since 1980sZHU Jing 2ren(A nhui Education College ,Hef ei ,A nhui 230061)Abstract :Major policy factors impact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 K since the 1980s include new theories of public management ,educational demography ,egalitarianism ,responsibility sys 2tem and quality issues.The trends in higher education have continued to be emphasis on bene 2fits ,enlargement of scale ,enhancement of quality ,heightened selectivity in research fund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integ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industries.K ey w ord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background ;trend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二十年英国高等教育政策走向研究教育学院张志博 2015212031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作为世纪之交的二十年,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二十年是各种教育思潮相互激荡、新的教育课题不断涌现的二十年。

作为世界上的教育强国之一,英国的教育研究在这二十年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上:在21世纪之前英国政府出台的高等教育政策中,重要的有1963年的《罗宾斯报告》、1966年的《关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白皮书、1987年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1991年的《高等教育的框架》白皮书、《1992年继续与高等教育法》、1997年的《迪尔英报告》、2003年《高等教育的未来》白皮书。

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这三十余年的发展与变迁中,可以发现英国政府极其重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发展,重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评估,重视高校资金解决方案的设计。

直至21世纪初,规模、质量、经费这三个主题依然贯穿于政府的研究报告中。

如《2004年高等教育法》、2010年《布朗尼报告》和2011年《将学生置于系统中心位置》白皮书。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两党政治在高等教育政策起到了引导作用,例如两党政治的博弈促使高等教育政策渐进式的变革;两党政党文化传承促进高等教育政策持续性发展。

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政策发挥了调节检验作用,如市场经济调节英国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市场经济检验英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绅士文化对高等教育政策起到了隐形把控作用,如绅士教育文化无形中制约着英国高等科技教育政策精英教育文化隐形中制约着英国公平入学政策。

以及国际因素和政策决策者等也都对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发挥了影响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在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只是程度的深浅不同罢了。

由于英国教育制度的典型性,也由于英国教育制度的历史影响,在世界教育这块舞台上,英国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许多革新和试验一直是较为引人注目的,而教育革新和试验的前提和结果,以及其过程,都是依靠教育研究来形成和推动的。

正因为如此,关注英国所进的教育研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对本国教育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经验和教训。

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内研究成果国内关于英国教育的文献很多,但是针对于英国教育研究本身的文献较少。

涉及到英国教育研究的书籍有伍振蔫著的《英国的公学》、英国马尔科姆?泰特著,侯定凯译的《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王承绪、徐辉主编的《战后英国教育研究》、王承绪著的《英国教育》、祝怀新著的《英国基础教育》、刘晓明著的《人本的教育:英国的教育考察》以及吴松弟著的《英国教育亲历记一素质教育在英国》等。

同时由于英国高等教育制定与实施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两党政治在高等教育政策起到了引导作用,例如两党政治的博弈促使高等教育政策渐进式的变革;两党政党文化传承促进高等教育政策持续性发展。

所以也分别有从布莱尔执政时期还有卡梅伦联合政府时期对于教育政策研究走向的分析。

当前国内的研究都是选取某一项教育基本政策或者某一领域的政策作为研究对象的,潘发勤的《英国高等教育:优势,挑战与对策》,高云和张民选的《第三条道路与英国高等教育改革》都是对布莱尔执政时期高等教育领域政策进行的研究。

在《外国中小学教育》杂志2010年第12期中,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授程晋宽及其硕士生李平共同撰写了《英国联合政府自由、公平、责任的基础教育政策》一文,较为详尽地向我们介绍了卡梅伦联合政府的基础教育政策。

还有部分学者将自己的关注点置于卡梅伦联合政府某一具体的教育政策上,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卡梅伦联合政府所主张的自由学校计划的研宄上。

这一方面的论文包括:《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苗火才发表的《创建自由学校》,《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发表的华东师大教育系杨光富撰写的《卡梅伦政府教育新政:创建“自由学校”,确保教育公平》2011年第5期发表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周全、王政撰写的《英国自由学校教育政策改革述评》等文章。

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皆是自由学校计划,其论文框架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自由学校计划实施背景;二、自由学校政策内容;三、自由学校政策改革的影响及发展趋势等。

国外研究成果国外关于英国教育研究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英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者们试图通过这些批评性的文章来反映自己对教育研究的独特理解。

如米勒布瑞恩(Miller Brian)在2010年《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杂志》32卷第1期(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上发表的《英国高等教育学费政策的合理性如何》(The Price of Higher Education; How Rational is British Tuition Fee Policy)。

该论文考察了英国高校“差额学费”政策的起源,论述新工党政府在学费政策制定过程中展现了何种程度的理性,最后总结得出“差额学费”政策是渐进式变革的结果;再如哈里森内尔(Harrison Neil)在2011年《教育政策杂志》26卷第3期(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上发表的《<2004年高等教育法>能否使英国高等教育参与率更公平、入学覆盖面更广》(Have the Changes Introduced by the 2004 Higher Education Act Made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s in England Wider and Fairer)。

该研究介绍了《2004年高等教育法》为使英国高等教育参与率更公平、入学覆盖面更广而釆取的几项措施,如多样化的收费政策,增加学生资助金额,成立公平入学办公室等。

并且该研究根据相关统计资料,论述《2004年高等教育法》实施后,英国低收入群体高等教育参与率、入学覆盖面虽然有所提高,但扩大名牌大学的公平入学率并不是成功的。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本文主体上是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理清其发展脉络。

其次通过具体分析在两党不同时期执政的不同背景下英国发布的重要相关政策,归纳分析出英国髙等教育政策基本走向,进而判断和推论英国高等教育政策未来走向。

最后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现实情况,借鉴比较英国成绩与经验,思考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未来走向。

研究方法文献法:本文以文献资料分析法为主,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删选,力求做到选材的客观性、代表性。

在对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时,笔者特别关注到文献资料之间的互证性,竭力要求自己所著文章的全面性。

比较法: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两个不同政党执政背景下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归纳总结英国高等教育政策基本走向,并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作了简要回顾,希望可以提出了可供我国参考的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

摘要: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两党政治在高等教育政策起到了引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国在教育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只是程度的深浅不同罢了。

由于英国教育制度的典型性,也由于英国教育制度的历史影响,在世界教育这块舞台上,英国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的许多革新和试验一直是较为引人注目的,而教育革新和试验的前提和结果,以及其过程,都是依靠教育研究来形成和推动的。

正因为如此,关注英国所进的教育研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对本国教育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重要经验和教训。

本文将介绍2010至2015 年间卡梅伦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在一些关键领域所推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并将之与1997至2010 年间布莱尔和布朗领导下的“新工党”高等教育改革进行比较。

从历史背景以及政治背景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英国教育研究,教育政策,教育改革一、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人们通常认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从十二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建立开始计算的。

这两所古老的大学至今也已经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风雨雨。

分析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精英教育阶段(十二世纪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今)。

同时,英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在不同的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紧紧跟随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有非常大的影响,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也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多重影响,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英国在自然科学,哲学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了十分显著的发展,而这一切又影响到它教育的发展。

164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邀请到英国,他的著名的“泛智”教育理论曾引起英国资产阶级的极大重视,不仅影响到英国教育制度的发展,也启发了英国学者对于教育问题的探讨。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在非国教派老师和开明学者的努力下,英国兴起了建立现代大学的“新大学运动”。

这一时期建立的现代大学和之前的古典大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们基本是由各个地方创办,和地方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会受到教会的干扰和控制,在教学上高度重视科技和应用知识方面的研究。

新大学运动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英国的高等院校对教学内容、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调整,专业技能和科学技术知识成为了主要的目标课程,不受教会控制和放宽招生条件更是有力地推动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和平民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出现了所谓的“婴儿高峰期”,受教育人数急剧增加,由此成立了大批新大学和技术学院,标志着英国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张,大学进入了一个持续增长的时期。

尽管这一时期成立了不少的新大学,英国的高等教育仍然保持着“精英教育”的模式,“重质量、轻数量”,使得英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现实,英国政府在1963 年公布了《罗宾斯报告》。

这份报告对于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大大加快了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该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认为国家应该为那些能力和成绩都合格的并且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

虽然它提出了能力和成绩两方面的条件限制,但该报告的实施仍然是英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真正开端。

在进入大众化阶段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就读于多科技术学院,因此这些学院也开始要求取得和“自治”大学相同的权利和地位。

双轨制在对英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来的教育结构也开始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比如高等教育缺乏活力;管理体制不够协调;教育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