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史

合集下载

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

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

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田洪芳(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江苏常州213164)摘耍:本文从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和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现收两方面研究英国高等教育制度。

阐述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历史发展现状本文对高等教育制度的理解遵循《教育大辞典》的精神。

将高等教育制度界定为一个国家或政府与高等学校或者说高等教育机构的关系.其具体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制度的类型、层次、人学制度、教学制度、学位制度等。

一、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一)英国高等教育立法从牛津、剑桥大学创立起至今,英国高等教育制度在立法上走过一段从教会控制教育(公元l世纪到15世纪)到国会议会作用扩大和运用法律干预高等教育(16到19世纪),再到高等教育法规的完善与发展时期(20世纪至今)。

分析英国高等教育法规体系及其内容.可以窥见其基于英国国家体制和高等教育传统而形成的高等教育法规特点。

第一,英国历史上的高等教育制度包容着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立法体制。

从教育方面看.有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相互独立、又各具特点的法定公共教育制度。

四个教育制度分别由不同的议会法案来管理,经费和行政也各自为政。

如1944年《教育法》规定每一个地方当局都必须“在它认为方便时建立教育委员会。

以充分履行它在教育方面的职能”。

喋二,英国主要高等教育法律内容全面.各补充修正法多而专一。

英国目前称得上教育总法的是1944年的《教育法:》和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

作为教育法的修正与补充,相关法案主题专一。

例如。

英国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大学考试法》、《教师退休法》、《大学与学院资产法》等。

‘端三.教育立法及其内容明显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

教育立法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可由1988年《教育改革法》为例来说明。

第四,以法律手段保护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一直是被称作为英国高等教育的基石之一。

(二)高等教育机构类型和层次英国高教史上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重文法、重学术、重特权的古典大学。

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历史

英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历史

领 域 第 一 次 明确 出现 了 与高 等 教 育 效 率相 关 的 陈述 。 1 8 95年 , 贾勒 特 报 《 告 》(art eot 建 议 大 学 以及 整个 教 育 系统 都 应该 为 明晰 的 目标 、 JratR pr ) 发
展绩效指标以及实现经费价值 而努 力工作。同年 , 林多普报告 》 Lno 《 ( id p

0 l
5 _ 费 葶I 窑 数 艿 萄
i 蠹 _ 。 _ | |
究 资 助 中存 在 的选 择 性 问题 ,03 20 年《 白皮 书 》 议 应 该 进 一 步 完 善 提 高 等教 育 的选择 性 。政府 也 表 明非 常关注 提升 学 术标 准 ,强调 持 续关 注教学 质量 的重 要性 。 1 年 后 《 5 绿 皮书 》 再次 公布可 雇佣性 绩效 指 数 ,
的计 划 是 维 持 和 提 高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 证 扩 招 时 期 高 等 教 育 与 学 生 保
英国大 致描绘 出 了除大学 以外 的 高等 教 育部 门财政 拨 款 的方 法 。拨 款有 两 个 组 成 要 素 : 于 去 年 已 有 基
皮书》 中再次提到了这~主题。18 年 《 95 教育绿皮书》 已经预先警告一些研
编 译 自 L e re. ioyadC iq eo at E a ao e e vy A H s r n riu f Ha t t Quly v ut ni t i l i n h UK Ⅱ 】
同时也 建议 在外 部代 理 机构 所 做 的 比较 判 断 之外 , “ 以通 过 学 生 还 可 成功 找到 工作 、 学生 的薪 水 、 们在 他
技 术 学 院 和 其 他 学 院 以及 大 学 部

英国教育发展历史

英国教育发展历史

英国教育发展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崇拜大学教育,轻视劳动技术教育,优秀人才只有进大学才算是正途;职业技术教育似乎只是为那些准备当工人或低级技术员的人而设立的,那么接下来一起看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769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首先在棉纺和煤铁的生产方面取得进展,从而带动了机械制造业及其他如造船、采矿、冶炼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在苏格兰,很早就创办了机械工人学院。

到19世纪20年代,像格拉斯哥、曼彻斯特、里兹、伦敦等城市也已陆续办起机械工人学院。

这些学校的办学目的是对工匠和熟练工人进行科技教育,课程大多数在业余进行。

到1850年,苏格兰已有600所文化和机械工人学院,共有学生10万名。

到19世纪60年代后期,这些学校已名不符实,因为大量白领职员怀着不同的兴趣和目的来到这类学校学习,到19世纪末这类学校陆续变成了技术学院。

19世纪后期英国的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和工程学已处于劣势。

在1827年伦敦大学创办以前,当时惟一的两所大学,牛津和剑桥,深受宗教束缚,其课程设置死抱住古典学科,忽视理论,与社会需要脱节。

19世纪后50年,美国、德国崛起,世界资本主义竞争加剧。

美国流水装配线、电气化,均早于英国;德国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到1913年规模超过英国一倍。

面对上述形势,人才的培养更加迫切。

大学教育需要有新发展,不仅数量要增多、规模要扩大,而且教学内容要对口,学制要灵活。

19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大学正是按照这样的方向改革的,这要归功于纽曼、斯宾塞、赫胥黎、派铁生等开展的两场大辩论:真正的知识是通用知识(liberalknowledge)还是专业职业性知识(profeionalknowledge)。

辩论的意义在于:提高并确立理科在大学中的地位;大学不单是理论教学,而且是科研的中心。

这两点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望。

这次辩论将伦敦大学建立以来的大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

外教史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制度及法案

外教史关于高等教育方面的制度及法案

17-18世纪的英国——近代教育中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大学,牛津和剑桥大学。

特点:只有上流社会的青年才能进入这两所大学学习,教学遵循古典教育的传统,以古典学科和神学为主。

19世纪的英国——近代教育新大学运动1、19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伦敦大学的带动下,在英国许多工业繁荣、文化集中的城市出现了新的大学。

2、学院的共同特点: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

与古典大学相比,新大学不进行宗教教学,重视自然学科,入学的门槛低,学费低廉。

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大学推广运动——英国近代19-20世纪教育最早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在加强大学与社会的之间的联系,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子有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推动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9世纪法国教育——近代教育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建立帝国大学。

主要特点:1、专门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管理事物的团体应以帝国大学的名义建立。

2、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负责学校各项事宜。

3、下设30人组成评议会,协助总监管理全国教育事务。

4、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各区射总长一人,负责管理大学区各级学校。

5、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6、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官吏。

但是最有名的影响最大的不是帝国大学,而是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这是一所专科、军事学校。

该学院创办于1795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直接隶属于法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研究部,有着一流的研究机构和辉煌的学术成就,大批优秀的顶级人才从这里走出,曾为法国培养了几任总统与总理。

培养了11位诺贝尔奖得主,10位菲尔兹奖得主。

人文社科领域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德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260)新式大学如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

简述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简述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简述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
英国教育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中世纪,教育主
要设施是由教会和贵族掌控的教堂学校和私塾。

直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英国开始崛起一批新的学校,如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等,以培养
贵族子弟。

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需要更多高素
质的工人和管理人才,这促使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1833年,英国通过
了工厂法,要求一定数量的工人子女接受教育。

1844年,教育公约成立,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经费,并提高了管理水平。

到了20世纪,英国教育经历了更大规模的变革。

1944年,英国
通过了教育法案,实行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制度。

这一改革推动了大规
模的学校建设,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给工人阶级和农村地区的孩子们。

20世纪后期,英国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改革。

1988年,通过了
《教育改革法案》,引入了学校选择制度,允许家长选择他们子女就
读的学校。

1997年,实行了全面的国家课程,并设立了教育标准局来
监督和评估学校的表现。

到了21世纪,英国教育继续不断发展和改革。

2002年,推行了
普遍的高等教育制度,使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大学教育。

此外,数字
技术也在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创新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的来说,英国教育发展经历了从教会和贵族垄断到普及化的历
史演变。

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学校制度的改革,英国的教育系统不断完善,为更多人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和更高的教育质量。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回顾、现状分析与反思

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回顾、现状分析与反思

教 育 阶段 。


英 国高等教 育的发展历史
2 近代大学的创立时期 .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 , 国的社会与经济得 英
人们 通常把 l 纪 以来 牛 津 大学 和剑 桥 大学 2世 的先后创 立看作是 英 国高等教 育的开端。迄今 为
到了飞速发展 。与此相对应 , 1 在 9世纪 2 O年代后 , 英 国掀起了兴办近代大学的“ 新大学运动” N wU ( e — n e i oe et , i rt M vm n) 典型 的如伦敦 大学、 v sy 达莱姆大 学、 曼彻斯特大学等近代大学先后在 1 世纪得 以成 9
的发 展 。10 9 0年 时英 国在校 大学 生 人 数 约 为 2万 人 , 13 到 9 8年 已经 达到 5万人 。 4 .大 学 的持续 增长 时期
的主要 特征 。
1 .组 织机 构 的设 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英国大学 的发展进入了持 续增长期。诺 丁汉大学 、 基尔大学 、 艾克斯特大学等 相继建立。到 2 O世纪 6 O年代初期 , 大学 已经超过
维普资讯
20 0 6年 5月
Ma 0 6 y2 0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社 J U N LO IN I N V R IY (O I LS IN E ) O R A FTA JNU I E ST S CA CE C S
) 男, , 教授. 该论文为天津市教卫工委 、 津市教委选 派的天津 市高等学校 赴英 国考察 项 日小组 专项研 天
究报告 , 执笔人为韦福祥 、 李翔海.
维普资讯

12・ 6
天 津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20 年 5 06 月

英国大学发展史——牛津剑桥篇

英国大学发展史——牛津剑桥篇
——《1662年英国统一法》
结果:150名大学教师被驱逐并创办自己的学园。
大学与工业革命
微弱的世俗化:课程改革
一、12~17世纪
七艺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 中世纪保持一致的书单和课程
形而上学、物理学、数学、宇宙学;取消宗教法系修 改神学课程
二、17~18世纪
植物学化学实验哲学临床医学解剖学诗歌盎格鲁-萨克 逊语言等教席,自然图书馆和天文台
无几;这大大有损于它作为学问中心的性质, 从而也有损于他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望” 2、技工讲习所的奠基:格拉斯哥技工讲习所 3、政府对科技的干预:
科学艺术署(1853年);皇家委员会对科 技教育的调查;1889年颁布《技术教育法》等
宗教宽容政策:
1858年牛津—非国教教徒可攻读学士学位 1868年牛津—大学领导职位和学院院士职位对所有申
20世纪上半叶的牛津&剑桥
剑桥大学 1、课程的调整:经济学单独列为荣
誉学士学位;数学—实用方向; 采矿专业;实验场所和博物馆 2、学位制度的完善:1921年—哲学 博士学位 3、成就:在自然科学、哲学、经济 学上取得辉煌的成绩
20世纪上半叶的牛津&剑桥
牛津大学
1、以医学为主,做出了诸 多贡献
请人开放 1856年剑桥—学生入学不必进行信仰宣誓,发表声明
或签名
大学管理职能加强:
1874年后,改变大学和学院的财政关系,要求学院承 担大学的部分职责,为教授提供资金
1878年剑桥—废除“只有学院院长才能被提名为副校 长侯选人的规定”
考试制度改革:
1853年牛津—自然科学荣誉学院 1849年剑桥—自然科学荣誉学位考试
自然科学实验室的成立:
1872年牛津—克莱伦敦实验室(英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 1873年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 标志着高等科技教育真正进入传统大学,是传统大学的新

英国外国教育史

英国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对我国私立学校的借鉴意义 一、从政府的态度方面
二、从公学自身方面
外国教育史
公学和文法学校以其很高的教学质 量为英国中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一 定的贡献,但却因其积重难返的古典主 义和经院主义而未能适应英国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英国许多有 识之士,如科学家培根、波耳和文学家 弥尔顿等人的激烈批评,他们要求重视 自然科学的教学。
外国教育史
英国的双轨制
英国的文法学校、公学等中等学校与初等学 校是互不衔接、互不相干的两种体系。处于社会 下层的子弟只能进入初等学校而无法进入上述两 类中学学习,他们从初等学校毕业后,直接就业 。而进入公学与文法学校的社会上层的子弟,也 根本不进那样的初等学校。他们从文法学校或公 学毕业后,往往进入大学深造或担任政府部门的 要职。这就是英国的“双轨”学制。 不是英国独有的,在20世纪初叶以前的相当长 的时期里,法、德、俄等国普遍存在类似的“双 外国教育史 轨”学制。它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
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在外国教育史上,斯宾塞第一次明确地提
出了“教育预备说”。他指出,怎样生活 是我们的主要问题。
因此,怎样去过完满生活?
为我们的完满 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 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 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
外国教育史
第三节 二十世纪英国的教育改革
一、《1944年教育法》的实施
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
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
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
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
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
外国教育史
洛克像
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三、洛克的教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8世纪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 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政治 经济、 世纪 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政治、 的发展,使英国到 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工业国 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工业国。 的发展,使英国到19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强大的工业国。 英国政治和经济的强盛以及由此而来的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促进了教 育领域的变革,英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开始形成。就高等教育而言, 育领域的变革,英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开始形成。就高等教育而言,大 学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伦敦大学以及一系 学教育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列城市学院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概念, 列城市学院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高等教育的概念,开创了英国高等 教育的新纪元。伴随着新大学运动,英国高等科技教育开始兴起, 教育的新纪元。伴随着新大学运动,英国高等科技教育开始兴起,大 学推广运动逐步展开,同时,女性也开始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学推广运动逐步展开,同时,女性也开始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 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一直贯穿着维护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与提倡科 学的功利主义教育的激烈论争。 学的功利主义教育的激烈论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推广运动于 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推广运动于19世 年代出现, 纪70年代出现,到90年代成为一种全国 年代出现 年代成为一种全国 性的运动。 性的运动。
(二)大学推广运动
• 大学推广运动的奠基人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詹姆斯.斯 大学推广运动的奠基人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詹姆斯. 图尔特( Stuart)。 图尔特(James Stuart)。
城市学院的兴起
• 从19世纪50年代起,城市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英格兰北部和威尔士涌现:包 括曼彻斯特(1851年)、南安普顿(1862年)、纽卡斯尔(1871年)、伯 明翰(1880年)、诺丁汉(1881年)、利物浦(1881年)、里丁(1892 年)、埃克斯特(1895年)等地;威尔士自1822年创办了兰佩特学院后, 19世纪下半叶又先后出现了阿伯里斯威斯(1872年)、卡的夫(1833年)、 班戈(1884年)等城市学院。
(二)大学推广运动
• 大学推广运动在英格兰波及面很广,1878-1880年仅剑桥大学在各地的平均听 课人数就超过万人。1893-1894年间,学习大学推广课程的人数更是达到6万 人之众。大学推广运动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教师,如剑桥大学的莫尔顿,牛 津大学的肖。肖在奥德姆的演讲连续9年平均每周吸引650名听众,1895年的 听众人数甚至超过了1000人。 大学推广运动开设的课程非常广泛,主要涉及文学、历史、经济等,有时也 有哲学和科学。1891-1892年间,牛津、剑桥和伦敦大学开设了457门大学推 广课程,其中191门是关于自然科学的,159门是关于历史和政治经济学的, 104门是关于文学、艺术或建筑学的,3门是关于哲学的。每门课程的上课时 间都很短,约在6至12讲之间,但内容分量不轻,印发给学员课程提纲。除听 课外,学员与规定的阅读、书面作业,还有讨论课和总结课。通过结业考试 的学员可以获得结业证书。 大学推广运动的最大受益者是那些有一定普通教育基础的人,因此开始时吸 引的工人很少,很多是有闲阶级的人士,尤其是那些智力需求未能在女子学 校得到满足的妇女。但这丝毫不能贬低大学推广运动的意义。它虽然不是正 规的高等教育,但是通过它,以往与大学无缘的人们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 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使得大学的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和研究之外, 大学开始承担起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表 现Fra bibliotek二)独立大学运动
• 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城市学院经过年限 不同的“学徒期”纷纷升格为大学。这些 学校的出现不仅使英国大学数量和入学人 数有了很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它们立足 地方、服务全国的办学理念突破了传统大 学的局限,使英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二)独立大学运动
• 20世纪初,英国大学处于扩张性发展时期,其间诞生的大学或是由一 些机构改组而来,或是脱胎于原来的城市学院。这些大学由于其建筑 采用不同于牛津和剑桥的红砖而被称之为“红墙大学”。实际上这种 区别不仅表现在建筑上,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办学理念迥异。 • 红墙大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从1801年到1901年的100年 中,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从890万增加到3250万,苏格兰的人口从 160万增加到450万。人口的增加以及中等教育的扩展向高等教育提 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经过半个世纪的和平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增长,科技业有了明显的进步,美国和德国在很多 方面已经超过了英国。人们认识到要使大不列颠强盛,必须创建新大 学造就新型人才,这种认知在一些政治家和工业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因此红墙大学的出现更多的是源自于民间力量的推动。
(一)牛津、剑桥大学的发展 牛津、
剑桥:1903年讲经济学单独列为荣誉学士学位 剑桥:1903年讲经济学单独列为荣誉学士学位 课程;数学课内容在1906 1907年两度朝实用 1906课程;数学课内容在1906-1907年两度朝实用 性方向改进;1905年开设了采矿专业 年开设了采矿专业; 性方向改进;1905年开设了采矿专业;相继建 立了医学、化学、动物学、解剖学、 立了医学、化学、动物学、解剖学、工程和机 械科学、植物学、地质学、农学、生理学、 械科学、植物学、地质学、农学、生理学、考 古学和人类学实验室或博物馆。1921年设立哲 古学和人类学实验室或博物馆。1921年设立哲 学博士学位...... 学博士学位...... 牛津:注重医学研究,19世纪末设立解剖学 世纪末设立解剖学、 牛津:注重医学研究,19世纪末设立解剖学、 生理学系及相应的教授职位; 注重培养政治家, 生理学系及相应的教授职位 ; 注重培养政治家 , 18世纪起英国有13位首相出自牛津 世纪起英国有13位首相出自牛津。 从18世纪起英国有13位首相出自牛津。 牛津剑桥通过接受政府拨款与 牛津剑桥通过接受政府拨款与 政府建立了新型的关系, 政府建立了新型的关系,但依 然保持自治地位。 然保持自治地位。
新大学运动 城市学院的兴起
新大学运动

19世纪英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大学运动。“新大学”是指英国 从19世纪30年代起以伦敦大学的创建为标志而纷纷建立起来的一批城 市大学。这些新大学效仿苏格兰的大学模式,以市场为驱动,具有收 费低、入学要求低、不要求学生住校、排斥宗教教育、不注重知识的 整体性等特征。它对英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使英国由 传统的单一的牛桥教育而发展成为一个多样化的教育体系。伦敦大学 的创立和发展在英国高等教育改革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19世 纪英国新大学运动真正开始的标志。

特点: 在这些学院没有一所是政府创办的,它是由富商投资,或由公众捐办。 绝大多数城市学院都偏重工业和科学领域,而且大都成了所在城市的工业研究 中心。 培养企业经理、设计师、工业技术开发人员及推销员。 这些学院最初都没有学位授予权,学生只能攻读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20世纪 这些学院才逐渐升格为“城市大学”。
开设 “流 动课 程” 1878 年成立 地方讲 座委员 会 1876年伦 年伦 敦大学成 立了大学 教学推广 学会 1878年 年 牛津大 学建立 了类似 机构 1890 年覆 盖全 英格 兰
大学推广运动未影响到威尔士和苏格兰, 大学推广运动未影响到威尔士和苏格兰 , 一方面是由 于这些地方大学吸引了较多的学生, 于这些地方大学吸引了较多的学生 , 另一方面是由于 当地的教会承担了更多的民众教育任务。 当地的教会承担了更多的民众教育任务。


二、20世纪前半期英国的高等教育 世纪前半期英国的高等教育
• 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世纪上半叶英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 主要体现在: 一是独立大学运动导致大学的数量和学生人数有了较快增长; 二是国家与大学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19年政府成立了 大学拨款委员会(Uniwersity Grants Committee),开 始通过拨款的手段干预高等教育,此委员会在长达69年的 时间中对英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三是高等科技教育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不仅使政府 认识到发展高等科技教育的必要性,同时大学与工业界也 开始建立联系,使高等科技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 间。
意义
• 19世纪伦敦大学和众多城市学院的兴起开 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它们大多坐 落于工业中心,注重科技教育。随着这些 城市学院逐渐升格为城市大学,它的系科 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大学推广运动
背景:
传统大学对社会改革压力的一种应对反应; 19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重视技术教育的结果; 中下阶层民众对教育权利的争取。
伦敦大学
伦敦是英国中等阶级最集中的地方。 在诗人托马斯.坎贝尔的呼吁下 坎贝尔的呼吁下, 伦敦是英国中等阶级最集中的地方。1827 年, 在诗人托马斯 坎贝尔的呼吁下 打破宗教信仰的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 但是它未能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 打破宗教信仰的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 但是它未能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 1831 年, 英国教会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 但因为不信教人士的反对也未获取皇 英国教会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 家办学特许状。 家办学特许状。 1836 年, 英国国会颁发皇家特许状 伦敦大学学院及伦敦国王学院合并成伦敦 英国国会颁发皇家特许状, 大学, 成为英国的第三所大学。 大学 成为英国的第三所大学。 1849 年, 伦敦大学规定 学生可在英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读 再由伦敦大学进行 伦敦大学规定, 学生可在英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就读, 考试并颁发伦敦大学的学位, 这种校外学位制度是伦敦大学的首创。 考试并颁发伦敦大学的学位 这种校外学位制度是伦敦大学的首创。
英国高等教育史
主讲人:王莹 主讲人:
目录
新大学运动与城市学院的发 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