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溴苯甲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

对溴苯甲酰氯化学品安全技

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溴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称:p-bromobenz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2:对溴苯酰氯 英文名称2:4-bromobenzoyl 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2194CAS No.:

586-75-4 分子式:

C 7H 4BrCIO 分子量:219.4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蒸气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炎、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接触后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咳嗽、气短等。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具有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氢、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对溴苯甲酰氯 586-75-4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 AC (m g /m 3):未制定标准TLVT N:未制定标准TLVW N: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熔点(℃):40~41沸点(℃):174(13.6kPa)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 /mol ):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闪点(℃):>112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上限%(V /V):无资料爆炸下限%(V /V):无资料溶解性:易溶于乙醇、苯、乙醚。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禁配物:氧化剂、强碱、水、醇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潮湿空气。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LD 50:无资料L C50: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控制焚烧法或安全掩埋法处置。若可能,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81637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禁止使用金属制容器包装。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 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急性毒性:

中试试验方法

浙江大为药业有限公司中试试验方案 方案编写人: 时间: 目录 1 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 2 试验目的 3 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 4 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5 试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 6 产品试制场所选址 7 试验项目环境、安全性论证 8 产品试制方案变更 9 产品试制项目相关文件编制计划 10 中试车间生产装置的设计与设备安装 11 产品试制项目进度安排 一、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 1 组长:王具明 2 副组长:、汪部长、慕龙治、朱立荣、柴志善顾正辉 3 组员:操作工人10名

NO 2 COOCH 3 CH 3OOC CH 3 CH 3 N CH O NO 2 + 2CH 3COCH 2COOCH 3+NH 3二、 试验目的 1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获得产品有关工艺、设备相关技术参数及中间产品质量可控的检验标准,为今后公司申报药品批文及商业化大生产以及药政部门的现场核查做好基础技术工作。 2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为保证今后该品种的商业化大生产在安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今后该品种商业化大生产装置能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安全、环保评价。 三、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 本次中试品种为硝苯地平、苯酰甲硝唑,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尤其近几年来,市场上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销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原料药硝苯地平供需量也在上升。苯酰甲硝唑是治疗抗滴虫和抗感染的药物,其国内市场生产厂家不多,通过调研发现,南非等第三世界国家需求较大,有一定市场价值。 四、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 1 硝苯地平工艺技术方案 1.1 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 1.1.1 化学反应过程 邻硝基苯甲醛 乙酰乙酸甲酯 氨水 硝苯地平 151.1 116.1 17.03 346.34 1.1.2 .工艺流程图

聚氨酯

聚氨酯 聚氨酯的工业生产主要是由多元有机异氰酸酯和各中氢给予体化合物(通常如含端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反应制备。选择不同数目的官能基团和不同类型的官能基,采用不同的合成工艺,能制备出性能各异、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聚氨酯产品:泡沫塑料,弹性橡胶,油漆、涂料,合成纤维、合成皮革、胶黏剂等。应用范围从航空飞行器到工农业生产,从文体娱乐器械到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 聚氨酯化学中的最基本反应:含活泼氢的醇类化合物所含的羟基与异氰酸酯进行亲核加成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 异氰酸酯 氨基甲酸酯基团是内聚能较大的特性基团,空间体积较大,在聚合物中具有硬链段特征。而聚氨酯实际上就是由刚性基团(链段)和软链段构成的嵌段共聚物。 异氰酸酯中常见的R基的吸电子能力的基本顺序为:硝基苯基>苯基>甲苯基>苯亚甲基>烷基。 异氰酸酯与聚醇低聚物反应:1 异氰酸基>羟基,端基为异氰酸基,主要用于PU弹性体、黏合剂、涂料以及二步法合成PU泡沫塑料等; 2 异氰酸基=羟基,主要用于泡沫塑料和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备; 3 异氰酸基<羟基,端基为羟基,使用情况较少,主要用于便于贮存的生胶、黏合剂和某些中间体的制备。 小分子醇类主要用作扩链剂、反应润滑剂等参与反应并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 异氰酸酯与苯酚反应的过程可逆,利用这种可逆反应制备封闭型异氰酸酯衍生物从而应用于单组份聚氨酯黏合剂、涂料、弹性体等产品的合成中。 异氰酸酯与水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水因此被用作为最廉价的化学发泡剂,但该反应放热量大且会产生脲基。 异氰酸酯与羧酸反应的反应活性较低,远低于伯醇或水与异氰酸酯间的反应活性,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很少能参与反应。 异氰酸酯与胺的反应,胺类化合物大多都呈现一定的碱性,反应速度远快于异氰酸基与羟基的反应速度,即胺类化合物与异氰酸酯的反应速度要比其他含活泼氢化合物高得多。 异氰酸酯与脲基、胺酯基等的反应,能在生成的聚合物中提供一定支链结构,改善了聚氨酯制品的力学性能。 异氰酸酯的自聚反应,异氰酸酯二聚体的生成反应仅局限于芳香族异氰酸酯,而异氰酸酯三聚体在芳香族和脂肪族异氰酸酯中都可以由反应制备。三聚体的碳氮原子六节环结构热稳定性好,使得聚氨酯具备更好的耐热性能,可用于硬质泡沫塑料的制备。 异氰酸酯的自缩聚反应,二异氰酸酯在加热和有机磷催化剂的存在下发生自缩聚反应生成碳化二亚胺,可用于制备抗水解稳定剂;制备液化MDI;提高聚氨酯材料的耐水解能力。 在聚氨酯工业中主要使用的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异氰酸基的有机二异氰酸酯和有机多异氰酸酯。按分子结构:芳香族异氰酸酯、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按功能特点:通用型多异氰酸酯、非黄变型多异氰酸酯、“无机”元素型多异氰酸酯及异氰酸酯三聚体衍生物、屏蔽型异氰酸酯衍生物等。 通用型有机异氰酸酯主要有TDI、MDI和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PAPI)等,制备工艺成熟,但存在光照黄变的缺点。 聚氨酯黄变机理:芳香族异氰酸酯形成的芳香族胺酯键受紫外线照射后分解生成芳胺并与苯环产生共振重排,生成共轭醌式结构的生色团。

苯甲酰氯残液无害化处理技术

苯甲酰氯残液无害化处理技术 一、国内苯甲酰氯生产工艺 1、化学反应方程式 苯甲酰氯联产三氯苄 甲苯+氯气 三氯苄+氯化 三氯苄+苯甲酸 苯甲酰氯+氯化氢 CH 3C +Cl 23Cl 3+3HCl C C C ++Cl 3OOH HCl OCl 2碱液吸收三级吸收 苯甲酸 三氯苄甲苯储槽计量槽氯化釜合成反应 精 馏苯甲酰氯灌装HCl 液氯气化器缓冲罐 三级吸收三氯苄灌装 碱液吸收 图4-13 苯甲酰氯联产三氯苄流程框图 2、流程简要说明: 甲苯和氯气在反应釜内发生氯化反应,一定条件下生成三氯苄,分离出一部分三氯苄产品,另一部分三氯苄和苯甲酸通过有机合成生成苯甲酰氯和氯化氢,最终通过精馏得到苯甲酰氯产品。生成的氯化氢采用三级吸收制取盐酸。

3、苯甲酰氯用途 苯甲酰氯是苯甲酸中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6H5COCl。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197.2℃,相对密度1.2120。溶于乙醚、氯仿和苯。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苯甲酰氯可用作有机合成和医药原料,制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等。苯甲酰氯是重要的苯甲酰化和苄基化试剂。大部分苯甲酰氯用来生产过氧化苯甲酰,其次用于生产二苯酮、苯甲酸苄酯、苄基纤维素和苯甲酰胺等的重要化工原料,过氧化苯甲酰用于塑料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生产的催化剂、玻璃纤维材料的自凝剂,硅氟橡胶的交联剂,油脂精制、面粉漂白、纤维脱色等。另外苯甲酸与苯甲酰氯反应还可以生产苯甲酸酐,苯甲酸酐的主要用途是作酰基化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和助焊剂中的一个组分,还可用于制备过氧化苯甲酰。 二、苯甲酰氯生产过程中残液产生的原因 1、氯化 (1)原料的影响 A、原料甲苯有石油甲苯和焦化甲苯,石油甲苯分国产和进口(主要是韩国),石油甲苯含量高,品质好,而进口甲苯加工工艺水平高、杂质少,焦化甲苯含量90-95%,杂质多、焦油高,选择好的石油甲苯能有效地减少苯甲酰氯的残液,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汪小兰第四版)-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12.1 写出分子式为C4H11N 的胺的各种异构体,命名,并指出各属于哪级胺。 NH 2 butan-1-amine NH 2 2-methylpropan-1-amine NH 2 2-methylpropan-2-amine NH 2 * butan-2-amine H N * N -methylpropan-1-amine N H diethylamine N N ,N -dimethylethanamine 12.2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a. CH 3CH 2NO 2 b. NO H 3C c.NHC 2H 5 d. H 3C N 2+ Br - e. Br NHCOCH 3 f. CH 3CH 2CH 2CN g. NHNH 2 O 2N h. H 2NCH 2(CH 2)4CH 2NH 2 i. NH O O j. (CH 3CH 2)2N--NO k. C 6H 5CH 2 N CH 3CH 3 C 12H 25 + Br - l.胆碱 m. 多巴胺 n. 乙酰胆碱 o. 肾上腺素 p. 异丁胺 q. 胍 r. CH 3CH 2N(CH 3)2 答案: a. 硝基乙烷 b. p —亚硝基甲苯 c. N -乙基苯胺 d. 对甲苯重氮氢溴酸盐或溴化重氮对甲苯 e. 邻溴乙酰苯胺 f. 丁腈 g. 对硝基苯肼 h. 1,6-己二胺 i. 丁二酰亚胺 j. N-亚硝基二乙胺 k. 溴化十二烷基苄基二甲铵

[(CH3)3N+CH2CH2OH]OH-m.HO HO CH2CH2NH2n. l.[(CH3)3N+CH2CH2OCOCH3]OH- o.HO HO CH(OH)CH2NHCH3p.(CH 3 )2CHCH2NH2r.N,N--二甲基乙胺 q.H 2 N-C-NH2 NH 12.3 下列哪个化合物存在对映异构体? a.CH 3NHCH2CH2Cl b.(C H3)2N +(C H 2 C H2C l)2C l- c.N CH 3 d.CH2CHCH3 NH2 答案: a, d存在。但a 的对映异构体在通常条件下很容易相互转化。 12.4 下列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氢键: a. 二甲胺的水溶液 b. 纯的二甲胺 答案: O H H O H H N H3C H3C H N H3C H3C H H3H3 H3H3Ⅰ Ⅱ Ⅲ a中有ⅢⅡⅠⅠ 三种氢键 b.中只有一种氢键 H H 12.5 如何解释下列事实? a.苄胺(C6H5CH2NH2)的碱性与烷基胺基本相同,而与芳胺不同。 b.下列化合物的pK a为 O2N NH2NH 2 H3C NH2 pK b=13.0pK b=9.37pK b=8.70 答案: a. 因为在苄胺中,N未与苯环直接相连,其孤对电子不能与苯环共轭,所以碱性与烷基 胺基本相似。 O2N NH2--NH2 H3C NH2--NH 2 中,硝基具有强的吸电子效应。中N上孤对电子更多地偏向苯环,所以与苯胺相比,其碱性更弱。 b. 中,甲基具有一定的给电子效应,中N上 而 所以与苯胺相比,其碱性略强. 使电子云密度增加, 12.6 以反应式表示如何用(+)-酒石酸拆分仲丁胺? 答案:

年产xxx2,4,6-三甲基苯甲酰氯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申请参考)

年产xxx2,4,6-三甲基苯甲酰氯项目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参考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该2,4,6-三甲基苯甲酰氯项目计划总投资2654.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81.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43%;流动资金 572.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57%。 达产年营业收入436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459.73万元,税金 及附加47.54万元,利润总额902.27万元,利税总额1074.26万元, 税后净利润676.7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7.56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33.99%,投资利税率40.47%,投资回报率25.49%,全部投资回收期5.42年,提供就业职位73个。 本报告是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或报告编制人员实地调查获取的素 材撰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的要求,依照“科学、客观”的原则,以国内外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 为前提,大量收集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和前沿技术等重要信息,全面预 测其发展趋势;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 具体要求,主要从技术、经济、工程方案、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 能及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对项目建成后可 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提出投资项目是否

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因此,该报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为项目决策及审批提供科学依据的综合性分析报告。 本2,4,6-三甲基苯甲酰氯项目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

苯甲酰氯的合成与应用_赵美法

第27卷第3期辽 宁 化 工Vol.27,N o.3 1998年5月Liao ning Chemical Industry M ay,1998苯甲酰氯的合成与应用 赵美法① 李丛宝② 刘文武③ 徐 华④ (青岛胶南化工厂 青岛266400) 摘 要 叙述了苯甲酰氯的性质、合成工艺路线、实验室和工业制法,产品规格及其分析 方法。并对其深加工产品及其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苯甲酰氯 合成 应用 1 前 言 苯甲酰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香料和助剂等的合成中。我国的苯甲酰氯主要用于生产过氧化苯甲酰、二苯酮类化合物、苯甲酸苄酯等重要化工原料。 2 物理性质 苯甲酰氯是一种无色的辛辣气味的透明液体,在空气中发烟。熔点-1.0℃,沸点197.2℃,相对密度1.2120(20℃),折光率1.5537(n20D),偶极矩3.28,燃烧热3279.9kJ/mol,生成热分别为-103kJ/mol(气态)和-157.7kJ/mol(液态),蒸发热54.8kJ/mol,等张比容289.8,介电常数(0℃)为ε=29,闪点81℃,自燃点519℃,燃点88℃,爆炸温度极限81~99℃。苯甲酰氯在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如表1所示。 表1 苯甲酰氯的饱和蒸汽压 t(℃)32.1497173.882.3100103.8128172.8197.2 P(kPa)0.1330.4001.2001.3331.9994.6665.3013.33253.328101.325 苯甲酰氯能够燃烧,遇水、氨水或乙醇逐渐分解成苯甲酸、苯甲酰胺或苯甲酸乙酯和盐酸。能与乙醚、氯仿、苯和二硫化碳相互溶。 3 苯甲酰氯的化学性质 苯甲酰氯较脂肪族酰氯稳定,但由于其中含有较活泼的氯,故决定了其化学活泼性很强,主要用作苯甲酰化剂。 ⑴ 水解作用:用沸水和碱类易使苯甲酰氯水解,用冷水则缓慢地水解,水解产物为苯甲酸或苯甲酸酐,常用此反应制备不含对氯苯甲酸杂质的高纯苯甲酸。 COCl+H2O COOH+HCl 2COCl+H2O COOOC+2HCl ⑵ 还原反应:苯甲酰氯加入钯催化剂加氢还原生成苯甲醛: COCl+H2CHO+HCl ⑶ 胺化反应:苯甲酰氯与含活泼氢的胺类物质反应,苯甲酰基可将氢置换掉(Schotten-Baumam n反应) COCl+RNH2+NaOH CONHR+NaCl+H2O ⑷ 酯化反应:苯甲酰氯和含活泼氢的醇反应,苯酰基置换氢而成酯。 COCl+ROH+Na OH COO R+NaCl+H2O ⑸ 缩合反应:苯甲酰氯加入三氯化铝与等 ①男,29岁,工程师;②男,34岁,工程师;③男,44岁,工程师;④男,27岁,技术员。

聚氨酯泡沫材料及成型方法总结

聚氨酯泡沫材料 一、概况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NHCOO-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聚氨基甲酸酯。一般聚氨酯系由二元或多元有机异氰酸酯(通常为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与多元醇化合物(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相互作用而得。由于聚氨酯的结构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利用这种性质,聚氨酯类聚合物可以分别制成塑料、橡胶、纤维、涂料、胶粘剂等。近二十年来,聚氨酯在这几个方面的应用都发展很快,特别是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涂料发展更加迅速。 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较小,质轻,隔热隔音,比强度高,减振等优异特性。根据所用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可制成软质、半硬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几种。 图1 聚氨酯泡沫合成主要原料 聚氨酯原料 异氰酸酯 脂肪族 脂环族芳香族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其它多元醇扩链剂 胺类扩链剂 醇类扩链剂催化剂 叔胺类催化剂 金属有机催化其它助剂 阻燃剂抗氧剂 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增塑剂

1.1聚氨酯泡沫形成的化学机理 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生成聚氨酯的反应,是所有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中都存在的反应。发泡过程中的“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因为泡沫原料采用多官能度原料,得到的是交联网络,这使得发泡体系能够迅速凝胶。基团反应如下: —NCO+—OH→—NHCOO— 在有水存在的发泡体系中,例如聚氨酯软泡发泡体系、水发泡聚氨酯硬泡体系,多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不仅生成脲的交联(凝胶反应),而且是重要的产气发泡反应。所谓“发泡反应”,一般是指有水参加的反应。 —NCO+H 2O+OCN—→—NHCONH—+CO 2 ↑ 上述几个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可促使反应体系温度迅速增加,是发泡反应在短时间完成。并且,反应热为物理发泡剂(辅助发泡剂)的气化发泡提供了能量 二、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一类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聚氨酯软泡的泡孔结构多为开孔的。一般具有密度低、抗氧化老化、耐油耐溶剂、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性能,主要用作家具垫材、交通工具座椅垫材、各种软性衬垫层压复合材料,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保温材料 2.1发泡原理及工艺 2.1.1预聚体法发泡工艺原理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通常应用于聚醚型泡沫塑料。而聚酯型泡沫塑料因聚酯本身粘度较大,生成预聚体后粘度更大,在发泡时不易操作,一般都不用此法。 预聚体法发泡工艺既是将聚醚多元醇和而异氰酸酯先制成预聚体,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水、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其他添加剂,载高速搅拌下混合进行发泡。固化后在一定温度下熟化即软质泡沫塑料。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解答

有机化学习题册习题 解答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习题解答 第1章绪论 1.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关于分子如何构成的理论。价键理论主要关注于σ键和π键的形成,通过研究受成键情况影响的轨道形状描述分子的形状。分子轨道理论研究电子在整个分子中的运动状况,用成键轨道、非键轨道和反键轨道来描述分子的形成。 2.u=78/12+1=6, C6H6 3.均裂,发生游离基型反应,异裂,发生离子型反应。 第2章烷烃 1.(1)3-甲基戊烷(2)3-甲基-3-乙基己烷 2. 3.(1)CH 3 C CH 2 CH 3 CH 3 CH 3 2,2- 二甲基丁烷 (2) CH 2 CH 3 C 2 H 5 C CH CH 3 CH 3 C H 3 2, 3- 二甲基3-乙基戊烷 (3) CH CHCH 3 CH 3 CH 2 CH CH 3 CH 3 (CH 3 ) 3 C 2,2,3,5,6-五甲基庚烷 4.(1) CH 3 C CH 3 CH 3 CH 3 (2)CH2CH2 C H 3 CH 3 CH 2 (3) CH 2 CHCH 3 3 C H 3 (4) CH 3 C CH 3 CH 3 CH 3 5. (1)

第3章烯烃与红外光谱 1.答: (1) 1-己烯(2) 2-己烯(3)己烯 (4) 2-甲基-1-戊烯(5) 3-甲基-1-戊烯(6) 4-甲基-1-戊烯(7) 2-甲基-2-戊烯(8) 3-甲基-2-戊烯(9) 4-甲基-2-戊烯 CH3CHC=CH2 CH3 CH3CH3CCH=CH2 3 CH3 CH3C=CCH3 CH3 CH3 CH3CH2C=CH2 CH2CH3 (10) 2,3-二甲基-1-丁烯(11)3,3-二甲基-1-丁烯 (12) 2,3-二甲基-2-丁烯 (13) 2-乙基-1-丁烯 其中(2)、(3)、(8)、(9)有顺反异构。 2.答:(1)(2) (3) (4) (5) (6) (7) 3.答:无顺反异构 4.答: 5.答: 1)Cl I 2)500 Cl ClOH ℃ 3)OH 4) or 5) Br 第4章炔烃与共轭双烯 1.答: (1)2,2,5-三甲基-3-己炔 (2)1,3-己二烯-5-炔

年产xxx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申请参考)

年产xxx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参考模板,仅供参考

摘要 该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计划总投资6383.33万元,其中:固定 资产投资5604.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79%;流动资金779.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1%。 达产年营业收入6467.00万元,总成本费用4918.93万元,税金 及附加105.66万元,利润总额1548.07万元,利税总额1867.26万元,税后净利润1161.0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06.21万元;达产年投资 利润率24.25%,投资利税率29.25%,投资回报率18.19%,全部投资回收期7.00年,提供就业职位111个。 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 项目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 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 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做好节能减排;从而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本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 估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 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

年产xxx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实施方案目录 第一章 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绪论 第二章 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 第四章 3,5-二氯苯甲酰氯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五章总图布置 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七章建设及运营风险分析 第八章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 第九章实施进度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CN109880059A】一种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2563.3 (22)申请日 2019.03.05 (71)申请人 浙江德清昂沃泡沫塑料有限公司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 长虹东街417号 (72)发明人 费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杨乐 (51)Int.Cl. C08G 18/76(2006.01) C08G 18/48(2006.01) C08K 3/04(2006.01) C08J 9/14(2006.01) C08G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 聚氨酯海绵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聚醚 多元醇90-11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0-65份、硅油 1.5-3份、胺0.1-0.5份、辛酸亚锡0.22-0.6份、二 氯甲烷5.5-6.5份;本发明采用发泡工艺制备聚 氨酯海绵,在恒温条件下将原料混合输送通过发 泡通道过程中,使得反应生成的发泡体受发泡通 道的钢质外壳包裹的外轮廓束缚作用逐渐固化 成型至熟化,由于发泡通道密封效果较好,从而 保证了较高的发泡、固化成型及熟化质量;该聚 氨酯海绵的回弹率达到42%,既具有一定的硬 度,又具有清凉凉爽的舒适性, 并且成本较低。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880059 A 2019.06.14 C N 10988005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80059 A 1.一种聚氨酯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以下重量份数准备原料组分:聚醚多元醇90-11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50-65份、硅油1.5-3份、胺0.1-0.5份、辛酸亚锡0.22-0.6份、二氯甲烷5.5-6.5份、竹炭粉37.4-44.2份、清凉粉37.4-44.2份; 步骤二:将液态的聚醛多元醇、竹炭粉和/或清凉粉在小桶中混合并进行搅拌形成预混料,然后分别通过泵将预混料与甲苯二异氰酸酯输送至恒温间进行混合并形成混合物A; 步骤三:分别将恒温温度为25℃的混合物A和水、硅油、辛酸亚锡经PLC控制装置抽送至高效搅拌器机头并在高效搅拌器机头内混合形成混合物B,然后将混合物B均匀注入发泡通道,混合物B在发泡通道内反应、发泡、膨胀,随着后续混合物B物料的不断注入连续反应、发泡、膨胀形成发泡体,发泡体从发泡通道开始端的进口沿发泡通道向前伸展至发泡通道末端的出口,发泡体在经过发泡通道过程中受发泡通道的外轮廓束缚作用逐渐固化成型至熟化,熟化的发泡体从发泡通道末端的出口连续涌出; 步骤四:发泡通道末端的出口设有切割装置,通过切割装置将发泡通道末端的出口连续涌出的熟化的发泡体按预先设定的长度逐段切割,得到聚氨酯海绵粗产品; 步骤五:将步骤四得到的聚氨酯海绵粗产品放置于与室温温度相当的自然环境中约24小时,再对聚氨酯海绵粗产品进行熟化、冷却、收缩、定型处理并制得聚氨酯海绵产品,然后将定型处理之后的聚氨酯海绵产品切割成聚氨酯海绵成品。 2

聚氨酯软泡海绵的抗黄变解决办法

聚氨酯软泡海绵的抗黄变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 5/29/2007 ??来源: ??点击数: 2445 IRGASTAB? ), IRGANOX? BHT 引起的黄变与引起的织物污染。 以下,我们将就这四类黄变,探讨抗氧剂的效能与影响: 1.?评价海绵发泡/加工过程中,不同抗氧剂体系对于高温引起的热氧老化黄变抑制的功效 汽巴选用的是动态加热法,试验条件如下: 首先,选用不同的抗氧剂,固定以下条件,进行样品海绵制备: 多元醇 100 ppt TDI 8061.1 ppt 水 5 ppt

硅 1.1 ppt 胺 0.3 ppt 辛酸锡 0.2 ppt 在20 x 20 x 20 cm的箱子中进行发泡 然后,将含不同抗氧剂海绵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通过海绵的黄变程度,来表征抗氧剂的性能高低,以及抗烧芯能力。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说明:图中有四组抗氧剂配方,IRGASTAB? PUR 68是一种不含BHT,不含胺类抗氧剂的复合型抗氧剂;IRGASTAB? 而PUR55 和 ,而酚噻氰接触氮氧化物后,则会变粉红。唯有IRGASTAB? PUR 68,颜色保持得最白。 3在评价抗氧剂海绵引起的织物污染方面,我们进行的试验如下: 说明:我们用白色的棉布包覆不同抗氧剂配方的海绵,经过氮氧化物气熏处理后,测量棉布本身的颜色改变,Delta E越低,则气熏变黄程度越低。从图中可以看出,BHT是沾染纺织面料的罪魁祸首!而这种类型的黄变,却是一种长期困扰胸罩,垫肩海绵发泡厂家的问题。而IRGASTAB? PUR 68由于不含BHT,在气熏变黄方面,表现非常出色。 4在评价抗氧剂海绵接触紫外线而引起的黄变方面,我们进行的试验如下:

13-14-1有机化学B复习-答案

2013年有机化学B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环烷烃中加氢开环最容易的是: ( ) (A) 环丙烷 (B) 环丁烷 (C) 环戊烷 (D) 环己烷 2.下列化合物酸性次序由强至弱排列正确的是() ①Cl2CHCOOH ②CH3COOH ③ClCH2COOH ④ClCH2CH2COOH (A) ②>①>③>④(B)②>④>③>①(C) ①>④>③>②(D) ①>③>④ >② ROOR 3. (CH3)2C=CH2 + HCl 产物主要是: ( ) (A) (CH3)2CHCH2Cl (B) (CH3)2CClCH3 (C) CH3CH2CH2CH2Cl (D) CH3CHClCH2CH3 4.(CH3)2CHCH2CH3最易被溴代的H原子为: ( ) (A) 伯氢原子 (B) 仲氢原子 (C) 叔氢原子(D) 没有差别 5.下列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列,它们的优先次序是() ①–CH2CH(CH3)2②-CH2CH2CH2CH3③-C(CH3)3 ④-CH(CH3)CH2CH3 (A)②>①>③>④(B) ④>①>③>②(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6.光照下,烷烃卤代反应是通过哪种中间体进行的:( ) (A)碳正离子(B) 自由基(C) 碳负离子(D) 协同反应,无中间体 7.下列化合物是内消旋体的是()

8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有顺反异构体? ( ) (A) CHCl =CHCl (B) CH 2=CCl 2(C) 1-戊烯 (D) 2-甲基-2-丁烯 9.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①>③>④(B) ①>④>③>②(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10.实验室中常用Br 2的CCl 4溶液鉴定烯键,其反应历程是:( ) (A)亲电加成反应 (B)自由基加成(C)协同反应 (D)亲电取代反应 11.下列化合物进行硝化反应的速率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苯 ②硝基苯 ③甲苯 ④ 氯苯 (A )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12.威廉森合成法可用于合成:( ) A 混合醚 B 卤代烃C 伯胺D 高级脂肪酸 13. 某烯烃经臭氧化和还原水解后只得CH 3COCH 3,该烯烃为: ( ) (A) (CH 3)2C =CHCH 3 (B) CH 3CH =CH 2 (C) (CH 3)2C =C(CH 3)2 (D) (CH 3)2C =CH 2 14. 分子式为C 7H 14的化合物G 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4-甲基戊酸,并有一种无色气体逸出, G 的结构式是: ( ) (A)(CH 3)2CHCH 2CH 2CH =CH 2(B) (CH 3)3CCH =CHCH 3 (C) (CH 3)2CHCH =C(CH 3)2(D) CH 3CH 2CH =CHCH(CH 3)2 15. 丙炔与H 2O 在硫酸汞催化作用下生成的主要产物是: ( )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 OH (C) CH 3 CHCHO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OH (C) CH 3CHCHO (D) A) CH 3CH 2CHO (B) CH 3COCH 3(C) CH 3CHCH 2OH (C) CH 3CHCHO

苯甲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总结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benzoyl chloride;benzene carbonyl chlor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苯甲酰氯用作有机合成、染料和医药原料,制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农药除草剂等。在农药方面,是新型的诱导型杀虫剂是异恶唑硫磷(Isoxathion,Karphos)中间体。苯甲酰氯是重要的苯甲酰化和苄基化试剂。大部分苯甲酰氯用来生产过氧化苯甲酰,其次用于生产二苯酮、苯甲酸苄酯、苄基纤维素和苯甲酰胺等的重要化工原料,过氧化苯甲酰用于塑料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生产的催化剂、玻璃纤维材料的自凝剂,硅氟橡胶的交联剂,油脂精制、面粉漂白、纤维脱色等。另外苯甲酸与苯甲酰氯反应还可以生产苯甲酸酐,苯甲酸酐的主要用途是作酰基化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和助焊剂中的一个组分,还可用于制备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酰氯为制备染料、香料、有机过氧化物、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苯甲酰氯也被用于摄影和人工鞣酸的生产之中,也曾在化学战中作为刺激性气体而使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可燃液体; 可能引起皮 肤过敏性反应.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 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很多金属尤其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4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 经皮,类别4*急性毒性-吸入,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 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 生物毒性非常大;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可燃 液体;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 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 毒的腐蚀性气体。很多金属尤其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 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 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醇类接触。尤其 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 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 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 物。 事故响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 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 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 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 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安全储存:避免日照。在通 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 源。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持容器 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

【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 有机交流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

【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 有机交流 - 小木虫论坛 - 学术科研.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请教】氯化亚砜的酰氯化问题 我在做对硝基苯甲酸的进行氯化, 由于对硝基苯甲酸是固体, 而且产物对硝基苯甲酰氯也是固体反应时间特别长 主要有两个问题: 1. 不知道如何选择溶剂, 如果有合适的溶剂应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而且如果选用氯化亚砜作溶剂比较浪费反应时间达到40小时,不知道大伙有没有好的方法? 2. 氯化亚砜在做氯化的时候可不可以回收呀? 用二氯乙烷,60度反应,固体近全溶后再反应半小时,一般四小时即可。旋蒸出去一半左右溶剂(SOCl2基本已干净),后进行下步反应。 请问是不是做过这个物质呀?我们也是固体溶解就可以停止反应了, 不知道可以不? 这个反应不是用二氯亚砜回流,DMF催化么! 没有用他催化 我是用二氯亚砜80°回流反应一天,然后再减压蒸馏出二氯亚砜的。 二氯亚砜我都没有回收。二氯亚砜应该要蒸得很干吧,否则会影响下一步反应的呀。 80度的时候反应一天可能固体还没有完全溶解吧?我用的是甲苯回流过夜 ,用氯仿回流2小时就可以了 对硝基苯甲酰氯的合成 我想用对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合成,但是反应有氯化亚砜必须除干净,大家有什么方法吗?硝基苯甲酸不能用二氯亚砜酰氯化的,根本都上不去(一点不反应),不信你试一试。切记硝基对苯系物的邻对位的影响很大,不是一般的大。用五氯化磷才能做成酰氯,分子比为1:1.2,五氯化磷过量,生成物中有三氯氧磷。先把两种固体加入,加热融化后开搅拌,当然也能先开搅拌,反应完后蒸出三氯氧磷即可,最后蒸出对硝基本甲酰氯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加热?我做过一个间硝基的,直接用氯化亚砜作为溶剂,室温把羧酸加入其中是不反应的,升温至60℃左右反应开始,产生气泡。大约2h后气泡不再产生,反应停止。此时蒸除多余的氯化亚砜即可。 可用对硝基苯甲酸和草酰氯常温下反应,草酰氯沸点很低,也很好除去 用对硝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很好合成的啊文献也有我也做过 mixture of 4-nitrobenzoic acid 8 (150.0 g, 0.9 mol) and thionyl chloride (210 ml) was stirred under reflux for 5 h. The mixture was then condensed under reduced pressure, and a yellow solid (166.8 g) was obtained with a yield of 99.8%. The product was sufficiently pure to proceed to the next step. 本人参考资料,用二氯亚砜作为氯化剂,DMF一滴作为催化剂。回流反应一段时间后进行减压蒸馏处理,遇到以下问题:减压过程中,一直没有固体析出。请问这种情况正常吗?正常的

聚氨酯

1.概念 羟值:1克聚合物多元醇所含的羟基(-OH)量相当于KOH的毫克数,单位mgKOH/g。 当量:当量=56100/羟值 异氰酸根含量:分子中异氰酸根的含量 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 扩链剂:是指能使分子链延伸、扩展或形成空间网状交联的低分子量醇类、胺类化合物。 硬段:聚氨酯分子主链上由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反应所形成的链段,这些基团内聚能较大、空间体积较大、刚性较大。 软段:碳碳主链聚合物多元醇,柔顺性较好,在聚氨酯主链中为柔性链段。 发泡指数:把相当于在100份聚醚中使用的水的份数定义为发泡指数(I F)。 一步法:指将低聚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等同时混合后直接注入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成型的方法。 预聚物法:首先将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生成端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浇注时再将预聚物与扩链剂反应,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方法,称之为预聚物法。 半预聚物法:半预聚物法与预聚物法的区别是将部分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跟扩链剂、催化剂等以混合物的形式添加到预聚物中。 反应注射成型:又称反应注塑模制RIM(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是由分子量不大的齐聚物以液态形式进行计量,瞬间混合的同时注入模具,而在模腔中迅速反应,材料分子量急骤增加,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含有新的特性基团结构的全新聚合物的工艺。 发泡指数:即把相当于在100份聚醚中使用的水的份数定义为发泡指数(I F)。 发泡反应:一般是指有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取代脲,并放出CO2的反应。 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 凝胶时间:在一定条件下,液态物质形成凝胶所需的时间。 乳白时间:在I区即将结束时,在液相聚氨酯混合物料中即出现乳白现象。该时间在聚氨酯泡沫体生成中称为乳白时间(cream time)。 扩链系数:是指扩链剂组分(包括混合扩链剂)中氨基、羟基的量(单位:mo1)与预聚体中NCO的量的比值,也就是活性氢基团与NCO的摩尔数(当量数)比值。 低不饱和度聚醚:主要针对PTMG开发,PPG的价格,不饱和度降低到0.05mol/kg,接近PTMG的性能,采用DMC催化剂,主要品种Bayer公司Acclaim系列产品。 氨酯级溶剂: 物理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 化学发泡剂: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 物理交联:在高聚物软链中有部分硬质链,硬质链在软化点或熔点以下的温度具有与化学交联后的硫化橡胶同样的物理性质的现象。 化学交联:指在光、热、高能辐射、机械力、超声波和交联剂等作用下,大分子链间通过化学键联结起来,形成网状或体形结构高分子的过程。 2.常用的异氰酸酯从结构上看有哪几类? 答:脂肪族:HDI,脂环族:IPDI,HTDI,HMDI,芳香族:TDI,MDI,PAPI,PPDI,NDI。 3.常用的异氰酸酯有哪几种?写出结构式 答: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多苯基甲烷多异氰酸酯(PAPI),液化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氢化TDI, 4.TDI-100和TDI-80含义? 答:TDI-100是指全部由2,4结构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组成;TDI-80是指由80%的2,4结构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20%的2,6结构组成的混合物。 5.TDI和MDI在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中各有何特点? 答:对于2,4-TDI和2,6-TDI的反应活性。2,4-TDI的反应活性比2,6-TDI高数倍,这是因为,2,4-TDI中4位

四氟苯甲酰氯SOP

四氯苯甲酰氯生产记录 厂名:内蒙古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页码 产品名称:生产岗位:批号 一、生产前准备工作 内容结果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 1、检查是否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是/ 否 检查原料名称、数量是否相符是/ 否 检查各反应釜是否清洁是/ 否 是/ 否 检查水、电、蒸汽、冷冻、真空是否 正常。 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是/ 否 二、原辅料配比 名称(代码)批号配比实投量操作人/日期复核人/日期四氯苯酐1W Kg DMSO水溶液4W Kg 甲胺气体0.111W Kg 备注: DMSO水溶液:45-50%水分

操作名称操作指导操作记录 操作者/日 期 复核者/ 日期 投料 向胺化釜内打入DMSO 母液8000kg (水分: 45%--50%),搅拌下投入四 氯苯酐2000Kg.开冷却水, DMSO水分 ∶开始打DMSO,温 度℃,开搅拌,开始降温。 ∶,DMSO全部加入 釜内,共kg ∶开始投四氯苯酐。 ∶投四氯苯酐结束。 通甲胺气体 缓慢通入甲胺气 222KG,控制温度小于60度 (约1.5小时)。 ∶开始通甲胺气体 温度℃,开搅拌 ∶温度℃。 通甲胺气体kg ∶温度℃。 通甲胺气体kg ∶温度℃。 通甲胺气体kg ∶温度℃。通甲胺 气体kg,通甲胺气体结束。 保温反 开蒸汽缓慢升温至85 度,保温2小时。再于 112--114℃保温回流4小时, ∶开始升温。 ∶温度达到85℃,开 始保温。 ∶ 85℃保温结束, 开始升温。 ∶温度达到112℃,开始 保温。 ∶温度℃。

应取样测含量大于97%,则反 应结束,降温。 ∶温度℃。 ∶温度℃。 ∶温度℃。 ∶温度℃。 含量:反应结束,开始降 温。 离心 降温至50℃左右离心, 母液套用,滤饼用清水洗涤, 前100kg母液回收,滤饼洗 涤至中性 ∶温度达到50℃, 开始离心 ∶离心结束温 度℃ ∶,开始冲水洗涤,温 度℃ ∶,回收母液kg ∶,冲洗完成,pH= 离心机出料将离心机中滤饼取出,称重, 送进烘房。 ∶开始离心机出料, ∶开始离心机出料完 毕。 共出料湿料kg, 含量: 烘料干重:含量:收率: 备注

苯甲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甲酰氯安全技术 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甲酰氯 化学品英文名:benzoyl chloride;benzene carbonyl chlorid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苯甲酰氯用作有机合成、染料和医药原料,制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农药除草剂等。在农药方面,是新型的诱导型杀虫剂是异恶唑硫磷(Isoxathion,Karphos)中间体。苯甲酰氯是重要的苯甲酰化和苄基化试剂。大部分苯甲酰氯用来生产过氧化苯甲酰,其次用于生产二苯酮、苯甲酸苄酯、苄基纤维素和苯甲酰胺等的重要化工原料,过氧化苯甲酰用于塑料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生产的催化剂、玻璃纤维材料的自凝剂,硅氟橡胶的交联剂,油脂精制、面粉漂白、纤维脱色等。另外苯甲酸与苯甲酰氯反应还能够生产苯甲酸酐,苯甲酸酐的主要用途是作酰基化剂,也可作为漂白剂和助焊剂中的一个组分,还可用于制备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酰氯为制备染料、香料、有机过氧化物、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苯甲酰氯也被用于摄影和人工鞣酸的生产之中,也曾在化学战中作为刺激性气体而使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吞咽有害; 皮肤 接触有害; 吸入有害; 可燃液体;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 险。遇水或水蒸气反应放热并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很多金属特别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 别4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经皮,类别4*急性 毒性-吸入,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 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 类别1。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