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无毒蛇介绍(图文版)

合集下载

鄂西北有哪些蛇类?我们该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鄂西北有哪些蛇类?我们该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鄂西北有哪些蛇类?我们该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鄂西北、鄂西南、鄂东北、鄂东南都是湖北省的一部分,其中鄂西北主要是指汉江中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北襄阳、十堰以及神农架林区,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素有“四省通衢”的美誉。

而且神农架林区原本就是我国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其植被覆盖率高达69.5%,襄阳市以及十堰市的自然环境也非常的优越,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了40.18%和64.72%。

在如此好的自然环境下,这些地区自然也孕育了许多野生动物,其中让人比较害怕的就属毒蛇了。

那么,鄂西北地区有哪些毒蛇分布呢?该如何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类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

鄂西北的蛇类蛇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世界上仅仅是已知的蛇种类就超过了3000种,在我国约有220种不同的蛇类,其中无毒蛇类占大多数,约有155种,毒蛇约有65种,其中在湖北有48种蛇类分布,毒蛇约有11种,由于种类比较多,所以下面我们选几种比较常见且有代表性的蛇简单的介绍一下。

钩盲蛇:钩盲蛇无毒,是现存最小的蛇,它们成年后的平均体长只有12厘米左右。

这是一种我们很难分辨它首尾的蛇,因为它的身体非常的均匀,头部的眼睛高度退化,只留下了两个很小的黑点。

这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蛇,在我国它们广泛的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大省份内,喜欢栖息在市区和农田之中,由于它们身体细小,而且喜欢洞栖,所以许多人会把它们当成蚯蚓,在我国它有着“铁丝蛇”、“地鳝”等俗称。

翠青蛇:翠青蛇是游蛇科下的蛇类,无毒。

从外观上看,它的体背呈鲜绿色,腹面呈黄绿色,体长平均在85厘米左右。

喜欢栖息在潮湿的森林和农田之中,习性偏树栖,经常在树木上捕食昆虫。

从分布上看,翠青蛇在我国的分布也很广,北至河南、南至海南,在湖北全省内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

既然说到了翠青蛇,就不得不提一下竹叶青蛇了,因为翠青蛇总是让人误以为是竹叶青蛇,而竹叶青蛇有剧毒,恰好在湖北也有竹叶青蛇的分布,所以,我们一块介绍一下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是蝰蛇科下的毒蛇,从外观上看,它们与翠青蛇都是绿色的,但其实它们是有一定区别的。

养蛇技术:怎么养殖大王蛇

养蛇技术:怎么养殖大王蛇

养蛇技术:怎么养殖大王蛇怎么养殖大王蛇?大王蛇又名王锦蛇,是一种在温带很常见的大型蛇,无毒,靠自身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缠绕力来猎物。

因为头上有像王字的花纹而得名。

蛇体大,有着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它作为无毒蛇的养殖对象,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大王蛇的养蛇技术吧!大王蛇的生活习性大王蛇食性广,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生,在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

由于大王蛇有吃蛇的习性,有的地方就此叫他王蛇,虽然大王蛇没有眼镜王蛇那样专吃蛇类,但在饲养的时候需要注意,及时的分栏饲养,以免大蛇吃小王蛇的悲剧。

我们在日常管理的时候,需要学习他们的食物,及时的给大王蛇添加食物,保证其食饵的充足与多样化,这也是人工养殖王锦蛇必须单养,不能与其它无毒蛇类混合养殖的主要原因。

蛇的牙齿一般长在上颌骨、腭骨和下颌骨的齿骨上,低等蛇类的前颌骨上也有牙齿,一般为圆锥状态,有助力咬食物的作用。

无毒蛇生长着二排或四排尖细的实心牙,咬住食物后能钩挂住,并配合下颌骨的转动,将食物送往咽部。

所有的蛇类都不具备咀嚼的功能,而是直接吞咽。

有毒蛇除有实心牙外,在上颌骨的前端或后端,各生有一对或数对长大的管牙或沟牙,这类蛇在捕食时,将毒液注入被咬物体的伤口里,待被咬物中毒死亡后再慢慢吞咽。

除了较低等的穴居蛇类外,大多数的蛇类具有吞食比自身直径大几倍或比头部大四五倍食物的本领。

如蟒蛇可以吞食整只小猪、小羊或小牛。

原来蛇的下颌是借可以活动的方骨,加之左右下颌骨在颏部以韧带相连。

所以,蛇的口不仅能上下张得特别大,可以达到130。

(人的口只能张得30。

),还能把下颌骨向左右分别扩大,这是其他众多动物所没有的特殊功能。

大王蛇的养殖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对王锦蛇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刚刚出壳的幼蛇个体较小,体长在25~35厘米之间,活动能力较差,这时的饲养密度可大一点,每平方米蛇房可以放养80~100(条左右;在饲养15天后,拣出幼蛇总数量的1/5,将密度适当降低至60~80条;当幼蛇蜕皮三次后,可以将密度减小到每平方米为45~55条左右;当幼蛇生长到50克左右时,放养密度可以再降低到每平方米10条为宜;对于一些生长速度很快的蛇,体重达80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以5条左右为宜。

乌梢蛇的常见种类有哪些?乌梢蛇常见种类介绍

乌梢蛇的常见种类有哪些?乌梢蛇常见种类介绍

乌梢蛇的常见种类有哪些?乌梢蛇常见种
类介绍
乌梢蛇是蛇目、游蛇科、乌梢蛇属中体形较大的一种蛇,俗称乌蛇,乌风蛇。

乌梢蛇分布范围很广,是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市场畅销、很适宜人工养殖。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很多种类的乌梢蛇。

那么,乌梢蛇的常见种类有哪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乌梢蛇的常见种类有哪些?乌梢蛇常见种类介绍
1、普通乌梢蛇:普通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鼻间鳞宽大于长,前额鳞大,额鳞前大后小,眼上鳞宽大,鼻孔椭圆形,体鳞16~14行,腹鳞186~205片,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和湖南、湖北、山西、河北等地。

2、黑网乌梢蛇:黑网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全长可达2.5米,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栖息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带,常在农田、河沟附近,分布于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

3、黑线乌梢蛇:黑线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体长120~200厘米,雄大雌小,头背黄绿色,两侧各有两条黑线纵纹,幼体纵贯全身,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前部逐渐消失,腹面浅黄色,两侧黑色纵纹,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西藏、贵州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普通乌梢蛇、黑网乌梢蛇、黑线乌梢蛇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乌梢蛇种类,这些蛇类不仅品种不同,而且它们的分布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普通乌梢蛇是乌梢蛇种类中最常见的品种,同时也是分布最广的品种。

以上内容由本人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北方无毒蛇介绍(图文版)

北方无毒蛇介绍(图文版)
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全长约 0.5m。背面褐绿色,自额部沿脊梁 至尾端有一条明显的浅黄色纵带。是黄河以北的优势种蛇类之一,往南可达长江 下游各地,大多以蜥蜴和鼠类为食。
背面绛红色,背脊正中有一条镶黑边的鲜明黄色纵线,其前端起于额鳞,后 端通达尾未;体侧由于鳞片边缘色黑,缀成几条深色纵线或点线;腹面淡黄色。
此外,箱内应放 2~3 段比蛇身粗一些的数枝段和 1~2 块破损了一半的大钵子 或瓦缸,倒扣在纸上,树段供蛇盘在上面休息和玩耍,破缸供蛇在里面藏身隐蔽, 使它生活得更舒服。
开始饲养最好从幼蛇养起。养幼蛇的方法很简单,把它关在饲养箱内,只要 每天供应新鲜的食用水就 行了。初生的仔蛇不吃食,因其腹中的卵黄可维持 6~7 天,随着卵黄等体内积蓄的营养素耗尽,经过 8~12 天第一次蜕皮后蛇开始进食, 此时活动能力逐渐加 强,开始投喂小昆虫的幼虫、小鱼虾及蝌蚪等活食,再经 几天之后喂一般成蛇的食物,不要每天都喂,隔 3~5 天喂 1 次就行。
红点锦蛇
红点锦蛇 Elaphe rufodorsata 分类地位: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iformes 游蛇科 Colubridae 锦蛇属 Elaphe 中文俗名:水蛇、水长虫、白线蛇 拉丁别名:Red-backed rat-snake 红点锦蛇,俗称水蛇。全长在 l 000mm 以内,体重 100-200 克。背鳞平滑, 头有 3 条“^”形黑斑,一条在吻背,穿过眼沿头侧向后,另 2 条在额部沿枕部 向后,分别延续为躯尾背面的 四条黑褐色纵纹。体前有 4 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 渐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上海地区为广布优势种,南汇、 奉贤每年捕获量在 2t 左右。 红点锦蛇为半水生性无毒蛇类,常见于河沟、水田、池塘及其附近。上海地 区在 3 月上旬即出蛰,常在水域附近草丛中晒太阳。它们捕食泥鳅,鳝鱼及蛙类。 卵胎生。一般在 7-8 月份产出仔蛇,每产十余条不等。 建议不要饲养,爱咬人。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文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无毒好玩的

中国境内蛇类110种图⽂介绍,有剧毒的,也有⽆毒好玩的多数⼈都知道,中国境内存在的,具有剧毒的⼗种蛇类,分为银环蛇、眼镜王蛇、⾈⼭眼镜蛇、原⽭头蝮、⽩眉蝮、⽩唇⽵叶青、灰蓝扁尾海蛇、圆斑蝰、尖吻蝮、⾦环蛇。

今天⼩编为⼤家介绍中国境内110种蛇。

仅供参考和赏玩。

1、美姑脊蛇美姑脊蛇体细长,全长约0.5⽶。

上唇鳞6(3-2-1)枚;⽆眶前鳞,眶后鳞1枚,极⼩,位于眼后下⾓,眶上鳞1枚;⽆⿐间鳞;颊鳞1枚,⼊眶;前额鳞很⼤。

背鳞21(23)-21(19)-19(21)⾏;腹鳞雄性146~155枚,雌性160~173枚;尾下鳞雄性53~60枚,雌性39~49枚;肛鳞1枚。

体背⾯紫蓝⾊,具⾦属光泽;腹⾯⼟棕⾊,腹鳞两侧游离缘灰⽩⾊。

2、紫砂蛇紫砂蛇⽆毒蛇。

没有危险性的。

⼤者全长471毫⽶。

有后沟⽛;头⼤,吻棱显著;眼⼤,颊部略凹。

背⾯紫褐⾊;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纵纹,向后⽅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纹。

体中部背鳞17⾏;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

3、⿊链游蛇⿊链游蛇⼴泛分布于我国南半部的⼀种游蛇。

全长700毫⽶左右。

头背暗棕⾊,枕部两侧各有⼀黄⾊的椭圆形枕斑;躯⼲及尾背⾯⿊褐⾊,背侧部有⼆⾏浅黄⾊纵线,系由许多铁锈⾊点斑缀成;腹⾯淡黄⾊,腹鳞及尾下鳞外侧有⼆条窄长⿊点缀成的纵链纹。

4、尖尾两头蛇尖尾两头蛇⼩型蛇类,全长约360mm。

⽆⿐间鳞,亦⽆颊鳞及颞鳞;眶前、眶后各1鳞,额鳞长⼤于宽,上唇鳞4(1-2-1)。

背鳞光滑,通⾝13⾏;腹鳞155-192;尾下鳞13-23对。

背⾯红棕⾊,有暗⾊纵线纹或点状条斑,或⽆斑纹。

颈部有黄斑,尾部有两对黄⾊点状斑纹。

5、平鳞钝头蛇平鳞钝头蛇头⼤,体⼩,吻端宽钝,头颈区分明显,躯⼲略侧扁。

全长491.5mm,尾长109mm。

背⾯浅棕黄⾊,其上有由⿊点缀连形成的横纹;腹⾯⾊浅,⿊点⽆规则星布;顶鳞,额鳞,眶上鳞,前额鳞有⼤量⿊斑块,⿐间鳞上有少许⿊斑;头背⾯⾃颊鳞有⼀⿊粗线纹,延伸⾄头后与由顶鳞后端起始向后延伸的⿊粗线相会合成粗⿊线;头侧⾃眼后眶后鳞⾄⼝⾓有⼀⿊⾊细线纹。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说明文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说明文

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说明文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说明文篇1蛇是一种令人闻风丧胆、不寒而栗的动物。

最小的无毒蛇——盲蛇只有蚯蚓大小,而较大的有毒蛇——眼镜王蛇却有六米长。

蛇是爬行动物。

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毒蛇,像蟒蛇一样有锋利的牙齿,但没有毒腺,不能分泌毒液;另一类是毒蛇,毒蛇具有毒腺和毒牙。

毒牙还分为两种,前沟牙和后沟牙。

前沟牙毒蛇的毒牙向外弯曲,而后沟牙毒蛇的毒牙则向内弯曲。

毒蛇不像鳄鱼那样是古老的爬行动物。

如果把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史拍成一部2小时的电影,那么最后5分钟才会有蛇出现,最后3分钟才会有毒蛇出现。

无毒蛇和有毒蛇的捕食对象虽然都是鼠,但它们的捕食方法截然不同:无毒蛇把身体的前三分之一弯成“S”形,看到老鼠进入攻击范围就迅速出击,将老鼠卷住,使老鼠窒息,然后吃掉;毒蛇也会耐心等待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在1秒钟内注入60毫克的毒液,然后松开。

一般情况下猎物都会逃跑,可跑不了多远,就一命呜呼了。

这时,毒蛇会循着气味,找到老鼠,然后吃掉。

听了这些,你也许想说,蛇一定没有天敌,那你就错了。

蛇有三大天敌:一是蛇鹫,它能用喙攻击蛇的要害部位;二是刺猬;三是箭毒蛙,蛇吃掉箭毒蛙后,箭毒蛙会释放毒素,毒死蛇。

蛇,虽然不能受到所有人的喜欢,但它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蛇有益于人类。

比如,经过驯化的蛇,可以为人类做些看家护院甚至照顾孩童等事情;蛇的全身是宝,即使蛇毒也是很宝贵的药品原料;蛇是灭鼠能手,对保护农作物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蛇,一个长得丑,但对人类有着巨大益处的动物。

我们应当像保护所有野生动物那样保护蛇!介绍一种事物作文500字说明文篇2“全身弯弯黄又黄,又甜又酸又很忙,果子只在树上长,榨成果汁人人尝。

”这个谜语说的是一种什么水果呢?你猜出来了吗?对,它就是芒果。

芒果是典型的热带水果,为漆树科植物。

品种有桂七芒、青皮芒、台家一号、贵妃芒等多种。

芒果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鹅卵石,有的像弯弯的小船,有的像象牙,有的像牛角……它有一层软软的外皮,轻轻地剥开,就见金黄色的果肉,果肉里有一个又大又扁的核。

中国常见毒蛇图鉴

中国常见毒蛇图鉴

中国地区毒蛇图鉴全世界有蛇类270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219种,隶9科62属,其中毒蛇近57种,危害较大的有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烙铁头、蝰蛇、五步蛇、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海蛇等10余种。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诸省(区)。

毒蛇的地理分布是以其垂直分布来划分的,以沿海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平原、丘陵和低山区较多。

1000米以上山区较少,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基本上没有毒蛇分布。

无毒蛇咬人后,在咬伤的皮肤上留下一排到两排均匀而细小的牙痕;而毒蛇咬人后,除了两排均匀而细小的牙痕外,还有一个以上(一般为两个)大而深的毒牙牙痕。

一、毒蛇按照蛇毒的作用机理,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

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

但是伤后数小时内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病人兴奋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颤抖,吐白沫。

神经毒中毒表现:头昏、嗜睡、恶心、呕吐、瞳孔散大、头昏、眼花、肌肉关节疼痛、吞咽呼吸困难、颈项强直、抽搐、呼吸肌麻痹、肢体瘫痪以至昏迷,最后窒息而死亡。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五步蛇、蝰蛇和龟壳花蛇等。

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血及心脏衰竭。

神经毒中毒表现: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常发生皮肤坏死,淋巴结肿大。

病犬战栗,体温升高,心动加快,呼吸困难,鼻出血,尿血,抽搐。

6-8小时可扩散到头部、颈部、四肢和腰背部,最后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混合毒素毒蛇:有蝮蛇、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不同的蛇咬伤后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蝮蛇咬伤,既出现神经毒素中毒症状,又出现血液系统中毒症状,而以后者表现较重;而被害人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咬伤,神经毒素的中毒症状要重于血液毒素的中毒症状。

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

优雅的杀手—蛇

优雅的杀手—蛇

第七名 白眉蝮
• 这种蛇在北方也常见,而 且颜色很多
第八名
灰蓝扁尾海蛇
第九名 圆斑蝰
• 俗称:百步蛇。
第十名:金环蛇
• 俗称:金脚带。这是一种粗细适中的蛇,身体的横 断面是极特殊的三角形。它的头很窄,并且和脖子 浑然一体,它的鳞片也是光滑的。金环蛇的中毒症 状都是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流诞、恶心、呕吐、 头晕、头痛、肌肉麻痹、运动不协调、呼吸微弱发 展至衰竭,最后死亡。
(三)、活动规律 • 休眠:休眠时间因气候的差异和蛇的种类 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气温的降低是蛇 类休眠的主要诱导因素。一般,5~35 ℃ 是大多数蛇类的适宜温度。当温度降至5℃ 以下时,蛇类进入冬眠状态,当气温达 40℃ 以上时,开始夏蛰。 • 趋光性不同:光照对蛇类的主要意义是升 高体温和借助于光线中的紫外线杀菌。 • 吸水性:一方面是为了捕食和饮水,同时 可以清洁体表,在蛇类蜕皮时,水可以浸 软体表的老皮,以利于顺利蜕皮。
(四)、食性 • 蛇为肉食性动物,喜吃活体动物,如昆虫、 泥鳅、小杂鱼、蛙类、蜥蜴、鸟类、鼠类 等。 • 蛇的食量大,一次可吞下自己体重两倍的 食物,一次饱餐后可以10d乃至半个月以上 不进食。蛇口可张大至130°,能吞食比自 己头大几倍的食物。蛇的消化能力和耐饥 饿能力都很强:被其吞食的鼠类、鸟类等 除毛以外,都能消化掉,在有水无食的情 况下,几个月不进食也不会饿死,但无水 无食耐饥饿时间大大缩短。
第四名 舟山眼镜蛇
• 俗称:饭铲头。是中国特有的眼镜蛇
第五名 原矛头蝮
• 俗称:烙铁头。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 非洲, 是体型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第名
白唇竹叶青
• 竹叶青的身体是绿色的,不仔细辨认会与无毒的 翠青蛇相混起来,但是它的尾巴焦黄,这正是与 翠青蛇相区别的地方。竹叶青有扑火和聚居习性。 昼夜活动,多在夜间寻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