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与死活鉴定

合集下载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_百替生物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_百替生物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

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天左右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试剂:O.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去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约0.5h后再次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2.水-碘浸片观察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观察

实验程序 Ⅱ1
(测定微生物数量)
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盖 玻片。
2. 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一 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气泡。
3. 静止5min后,用低倍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 野中央。
4. 在高倍镜下计数:随机计数五个中格的平均值, 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乘上16(或25)就 得出一大格中的总菌数,最后再换算到每mL菌 液中的含菌数。
实验五
结束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观察; 微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
• 目的要求 • 实验材料 • 实验程序 • 思考题
目的要求
• 观察酵母形态,加深理解酵母的形态特征 • 美蓝染色鉴定酵母的死活 • 学习使用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在显微
镜下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 学习使用血球记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
法。
实验材料
• 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血球 记数板、酵母菌悬液、盖玻片、美蓝、无 菌滴管、吸水纸、擦镜纸、香柏油、擦镜 油。
实验程序
• 5- 1 :测定微生物的大小 • 5- 2 :测定微生物数量 • 5- 3 :酵母的形态特和美蓝
染色鉴定酵母的死活
实验5-1:酵母的形态特和美蓝染 色鉴定酵母的死活
• 菌体大小的测定:取下镜台测微尺,将细菌染色标本置于载物 台上,然后在油镜下用目镜测微尺测量菌体的长和宽。
实验5-2:测定微生物数量
实验5-2实验程序 (测定微生物数量)
• 方法:活菌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总菌计数法——血 球计数板或霍瑟(Peroff Hausser)细菌计数板(二者原 理和部件相同,只是厚薄不同而已)。
• 测定的工具: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活性鉴别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活性鉴别

微生物及应用技术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活性鉴别
1.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通过高倍镜观察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有明显分化,个体比细菌大得多。

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有芽殖、裂殖;酵母菌的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酵母菌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如果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并不
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

普通光学镜下的酵母菌细胞电子显微镜下的酵
母菌细胞
1.菌种:酵母菌标准片、酵母菌菌悬液
2.染色液或试剂:革兰氏染色用碘液、0.1%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3.仪器和其他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

(一)酵母菌细胞的形态观察
1.酵母菌样片制作:取一洁净的载玻片,用滴管取一小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将其滴于载玻片中央,然后滴加酵母菌悬液放入其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小心将其一端与菌液接触,然后缓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2.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时注意酵母菌细胞的形状和出芽情况,并绘制视野中看到的酵母菌形态结构图。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其他酵母菌标本片。

(二)死活酵母菌细胞的染色鉴别
1.涂片:视频
2. 染色:视频
3.镜检:视频
课程思政
生产中区分酵母菌活性的方法大家要多多练习,你会有许多不同感受与发现,科学的精神只有通过反复实验,不断的探索才能缔造,希望在微生物世界的探索者中有你们在座的身影。

谢谢观看。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第3组: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基100ml: 蛋白胨3g,氯化钠1.5g,水100ml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5ml,每管加5ml,共15管,内装倒置 小管,121℃灭菌20min。
第4-5组: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发酵培养基700ml:P244 蛋白胨7g,氯化钠3.5g,水700ml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2ml, 每管加7ml,共45管,内装倒置小管 每管加10ml,共35管,内装倒置小管,121℃灭菌20min。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与死活细胞鉴别
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 2、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方法
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其大小为常见细菌的几倍至几 十倍。大多数酵母采用出芽方 式进行繁殖。 美蓝是一种弱氧化剂,其氧化 态呈蓝色,还原态呈无色。用 美蓝对酵母细胞进行染色时, 由于新陈代谢,活细胞具有较 强的还原能力,可使美蓝由蓝 色的氧化型转变为无色的还原 型,染色后细胞呈无色。死细 胞或代谢能力弱的衰老细胞其 还原能力弱,染色后细胞呈蓝 色。
• 第8组:蛋白胨水培养基:250ml,p244 蛋白胨2.5g,氯化钠1.25g,水250ml,每管7ml, 121℃ 灭菌20min
实验材料
• 1. 培养2d的面包酵母斜面培养物 • 2. 0.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实验方法
美蓝染液水浸片法
1. 滴一滴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于载玻片中央,无菌操作取酵母培 养物置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2. 取盖玻片,将盖玻片一端与菌液接触,缓慢将盖玻片倾斜并 盖在菌液上。 3. 3min后,镜检。观察酵母菌形态及出芽情况,并根据细胞 颜色区别死活细胞。 4. 30min后,再次观察。
• 第6组:固体淀粉培养基:600ml,P243 蛋白胨6g,氯化钠3g,牛肉膏3g,可溶性淀粉1.2g,水 600ml,琼脂10g, 121℃灭菌20min。 • 第7组:明胶培养基,500ml,P243 蛋白胨5g,氯化钠2.5g,牛肉膏1.5g,明胶80g,水500ml ,每管7ml, 121℃灭菌20min。

实验七八酵母菌形态观察

实验七八酵母菌形态观察

四、操作步骤
1、装目镜测微尺 2、校正目镜测微尺 (1)放镜台测微尺 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放在 显微镜载物台上。 (2)先用低倍镜观察,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 移至视野中央,调节焦距,当清晰的看到镜台测微尺 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镜台测微 尺的刻度平行。利用移动器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 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分别数出两重合线 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所占格数。用同样的方 法换成高倍镜和油镜进行校正,分别测出在高倍镜和 油镜下,两重合线之间两尺分别所占格数。
实验七
酵母菌形态观察与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目的
• 1、了解自然界的酵母菌及其形态结构; • 2、掌握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的鉴定方法; • 3、学会计算成活率。
实验器材
1、菌种:酵母菌 2、仪器或其它用具: 0.05%美蓝染液和0.1%美蓝染液,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酵母菌的形状观察
1、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通常比 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用高倍 镜观察即可。
三、美蓝染色步骤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和0.0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 液滴不可过多或过少,以免盖上盖玻片时,溢出或留有气泡。 然后取酵母菌少许,放在吕氏碱性美蓝染液中,使菌体与染 液均匀混合。 2、用镊子夹盖玻片一块,小心地盖在液滴上。盖片时应注 意,不能将盖玻片平放下去,应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液滴接 触,然后将整个盖玻片慢慢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3、将制好的片子放置3分钟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 换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同时可以根据是否染上颜色 来区别死、活细胞。 4、30分钟后再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在接目镜内的隔板 上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的刻度, 有等分50小格或100小格两种,每5小格间 有一长线相隔。由于所用接目镜放大倍数 和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不同,目镜测微尺每 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就不同,因此, 目镜测微尺不能直接用来测量微生物的大 小,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 以求得在一定放大倍数的接目镜和接物镜 下该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相对值,然后才 可用来测量微生物的大小。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胞鉴定及血球计数法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胞鉴定及血球计数法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 胞鉴定及血球计数
(三)显微镜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盖上盖玻片,再 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将摇匀的酵母菌悬液由盖 玻片边缘滴一小滴,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 自动进入计数室,再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以 免菌液过多将盖玻片顶起而改变了计数室的 容积。加样后静置5min,使细胞自然沉降。
二、实验原理
以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 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
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4×B=50 000AB
以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设5个中方格中的 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则:
1ml菌液中的总菌数=A/5×16×104×B=32 000AB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 胞鉴定及血球计数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学 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2、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 的区别;
3、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以及使 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 胞鉴定及血球计数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 细胞鉴定及血球计数
五、实验操作 (三)显微镜计数 5、清洗 使用完毕后,先用自来水冲洗血细胞计数板及 盖玻片,再用95%的乙醇棉球清洗,吸水纸 吸干后,放回盒中,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七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 胞鉴定及血球计数
六、实验作业 1、将显微计数的结果记录于表1中,A表示5个中方格 中的总菌数,B表示菌液的稀释倍数。
二、实验原理 计数室的容积:
1mm(大方格的边长)×1mm(大方格的边长)×0.1mm(盖 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厚度)=0.1mm3(10-4ml)

实验三、霉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三、霉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二、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1、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 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芽殖 少数以裂殖 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数酵母以芽殖、少数以裂殖进 芽殖、 裂殖进 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则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 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则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 氧化型呈蓝色, 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 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 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 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 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 活细胞是 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和淡 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和 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分别呈蓝色 蓝色。 蓝色。
四、操作步骤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子挑取少许菌丝, 子挑取少许菌丝,浸于染液中 散开 盖上盖玻片 用镊 用解剖针将菌丝分 用高倍
低倍镜观察
镜观察菌丝局部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 挑菌和制片时要细心,尽可能保持霉菌自然生长状态。 • 尽可能将菌丝分开,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尽可能将菌丝分开,加盖玻片时勿压入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 挑取菌丝前镊子和解剖针要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 挑取菌丝前镊子和解剖针要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
实验三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 的鉴别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的鉴别和霉菌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2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定2
细菌形态观察简单染色法
一、目的要求:
1、显微镜下观察细菌个体的形态。
2、学习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查方法,并加 深对微生物分布广泛性的认识。
二、基本原理:
形态观察主要包括群体的形态和个体的形态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主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大类,近 年还发现星状和四方形细菌等。细菌形态受培养时间、培养 基成分、浓度、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发生变化。
死活细胞鉴定原理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 美蓝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状态。 氧化型为蓝色,还原型无色。 酵母活细胞由于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
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氧化型变为 还原型。 酵母死细胞或者代谢作用微弱的细胞,还原能 力弱,不能使美蓝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
实验步骤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美蓝染色液,染色 液过多会溢出,过少会在盖玻片下出现大量气 泡。
简单染色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环境中通 常带负电荷,碱性染料(解离时分子的染 色部分带正电荷)如美兰、结晶紫等易与 细菌结合使其着色。
操作方法
1、涂片—枯草芽孢杆菌 2、干燥:室温自然干燥 3、固定:有菌膜的一面向上,通过火焰2-3次,
细 胞质凝固
4、染色:滴加染液(美蓝或者番红或者结晶 紫)染色时间为两分钟
细菌菌落大多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一般菌落较小,质 地颜色均匀,同培养基结合不紧密。菌落特征与组成菌落的 细胞结构、生长状况、排列方式、好气性和运动性直接相关。
细菌个体微小,较透明,必须染色方可呈现。根据细菌个 体形态观察的不同要求,可将染色分为3种类型:简单染色、 鉴别染色、特殊染色。
简单染色法原理:
吸取少量酵母菌液,稀释后滴半滴在载玻片的 美篮染色液中,混合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