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b68453669.html,)〔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56个民族共商国是,共议国计民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建言献策,彰显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情力量,诠

释着各个民族间血浓于水的至深情感,昭示着国家繁荣昌盛

的光明前景和广阔前途,洋溢着中国崛起的豪迈与自信。站

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首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民族

团结的意义更加凸显、更加重要、更加伟大。

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

民族的统一国家,从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统一封建帝国以降二

千余年来,凡是强盛的朝代莫不把民族团结作为重中之重的

国策来抓实抓好,甚至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边疆民族事务、

促使民族和睦、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为国家繁荣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民族政策实际上成了影响历朝历代兴衰成败

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民族关系也成为了强盛朝代重要标志和

精彩篇章;恶劣的民族关系则成为朝代败亡的导火线。重视

第1页共2页

论中国各民族团结的现状

论中国各民族团结的现状 汤睿智 内容提要: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非常注重对民族关系的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团结、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范畴,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表现。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受社会政治制度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历史发展表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长期密切联系,频繁交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其中,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并进的关系。”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从而促进民族互助,最终达到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 为了保障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中国宪法规定: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同时,国家还在全体公民中广泛开展各民族大团结思想的宣传和教育。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一次会议上也提出,要让全体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在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新闻报道、学术研究中都大力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特别是反对大民族主义。为了防止和杜绝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民族主义和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有关部门还专门就严禁在新闻出版和文艺作品中出现损害民族团结内容等事项作出了规定。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多次举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对维护各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共同进步繁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使民族团结成为强大的社会舆论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进一步推动了团结事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多样化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五个自治区,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这些自治区中,都存在着多民族杂居的现象。所以,为了促进这些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处理好自治区内的民族团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建国以后,中国千百年来的压迫制度,是内蒙古的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实现了真正的民族解放,开始了蒙、汉等民族平等、团结、友好合作的新时代。 “蒙古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彻底消除了历史上由于反动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分割统治而造成的蒙汉各民族人们之间的矛盾、隔阂,为增强民族团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内蒙古境内的蒙汉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互相帮助,密切合作,结束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实行了土地改革,并且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此外,区内还定期召开全区的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现在,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已经形成了民族平等、亲密团结、友爱互助、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竹文化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 千里之外ing 摘要:竹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已经是潜移默化,通过对竹的研究,也可窥见现代人生活的一角而审视现代人的生活也可了解竹之文化。关键词:竹,现代人的生活,影响 史学家陈寅格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既然中国文化浸润在竹之文化当中,那么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充满了竹之气息。竹文化在几千年成型的过程中,已经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当中,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了竹之文化的熏陶。窥竹,不仅可以看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还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竹,已经融入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一、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衣 作为传统衣料的尼龙,棉,涤纶等早已是世人皆知,但是以竹为材料的衣服却是鲜有人知。不过,以竹为衣却开始在世界上兴起一股潮流。 竹衣,其实是以从竹中提取的竹纤维为材料制成的。竹纤维做得衣服具有七大特性: 抗菌性:竹纤维中含有“竹琨”抗菌物质,对贴身衣物有防臭除异味之功效 保健性:竹元素中的抗氧化物能有效的清除体内的自由基,竹纤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抗紫外线:竹纤维的紫外线穿透率为万分之六,抗紫外线能力是棉的417倍,竹纤维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抗静电,止瘙痒 吸湿排湿性:在所有的纤维中,竹纤维的吸收湿性及透气性是最好的,被专家美誉为“会呼吸的纤维”,毛巾久用擦汗不留异味。 舒适性:冬暖夏凉,又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热气和水分 美观性:竹纤维具有天然朴实的高雅质感 环保性:竹纤维是真正的环保绿色产品,无任何化学成分无污染,竹纤维100%可生物降解。 竹制品价格不比棉麻产品高,且天然健康,生态环保,具有传统衣料所没有的性能,虽因技术问题尚未普及却大有取代棉麻及其它产品之势。 二、竹对现代人生活影响之食 竹食品是以竹本身为材料制成,其嫩芽———竹笋,可食,用其炒肉、炒鳝丝,烩肉、煲鸡煲鸭皆可,其味清香,脆而不腻。尤其是冬天采挖的竹笋,又叫冬笋,其味特鲜;竹叶可泡茶饮,别具风味,竹笋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C,尤其富含膳食纤维,是现代人喜爱的美味佳肴和保健食品。另外,竹也是一种中药材: 竹叶,用竹叶泡茶饮,或同其它药合用,能解暑、清利小便。可治浮肿、腹水和急性肾炎。 竹茹(嫩竹刨成的丝状物),有镇静除烦的功效,常同其它药合用治高血压,或其它热性病。

青海创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青海创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这篇《青海创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是聘才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欢迎浏览,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一: 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国富民强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作为一个青海人应有的一份责任心,上对国、下对家。需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首先,我们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反分裂,坚定不移抓稳定,不断推进藏区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不断推进小康青海、平安青海、和谐青海建设。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反分裂斗争摆在维护稳定工作的首位,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理直气壮地揭批“分裂分子”集团大肆歪曲历史事实、企图搞乱人们思想、模糊人们视线的险恶用心;要高举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进一步加深对宗教的本质和“分裂分子”集团利用宗教分裂祖国图谋的认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正确判断和处理宗教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同时,要继续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揭露“分裂分子”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真实面目,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加大正面舆论引导力度,积极营造安定团结、遵守法律、和谐向上的良好舆论氛围。 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长期以来,“分裂分子”集团一直处心积虑地破坏藏区的发展与稳定,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稳定的坚定意志、正确思路、实际能力、政策措施和自觉行动,以更好地把握人民的意愿,把握藏区发展进步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2018关于维护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精选5篇

2018关于维护民族团结心得体会精 选5篇 第一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大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建设。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无穷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已一年多了,之前从不知道在新疆上学会有这么多民族问题,比如随处可见的警察安检措施,和到处张贴的民族团结标语,铺天盖地,难道新疆民族问题这么严重吗?学校少数民族比汉族同学还多,民汉合宿合班。不过,见到她们开朗明媚的笑容,就觉得,比起弯弯绕绕的有些人,她们好相处多了 。新疆民族多,民族问题尖锐,但我经历不多,说起来都是假大空,不如就讲身边的人和事,但真找不到民族问题,偶尔有小摩擦,那也不是民族问题,纯粹就一习惯不同,你中午不睡,我睡,你习惯早睡,我习惯晚睡。大家在一起说明白了就好了,就算是同一民族,也会有这样的小摩擦。 我始终觉得,不管民族汉族,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那么多,每个人思想都不同,那种贴标签的行为是极愚蠢的。 过分强调民族意识,而实际上大家都一样的是中国人,是华夏民族,哪个民族都有好人坏人,不是说我觉得民族学生怎么怎么不好,因为你指的是个体,不是一个群体,就像之前内地的说新疆人都是小偷一样,不负责任的话。

而极端宗教主义从前从不曾知道,现在了解许多,这是新疆不安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学们说,古兰经明明是很好的书,却被这些人歪曲得不成样子,只为达到恐怖分子险恶的用心,我深以为然。我希望我的同学们都一直这么好下去, 如此,新疆的未来,才会生生不息,霞光披露,满照大地。 第二篇 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与结对亲戚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只有与结对亲戚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聊在一起,才能体验到结对亲戚真实的生活,深入了解结对亲戚的实际困难;才能将各项惠民政策给亲戚讲深讲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播撒到每个百姓的心田;才能使党员干部与各族群众之间心贴得更近,团结的情深意浓像一家人;才能使各族群众像石榴子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在这次入住到结对亲戚家活动中,我真实的感受到,你对百姓付出了多少真情,百姓会回馈你多少实意,有了真情实意,我们很自然地就成了一家人。 这次“结亲周”活动入住到亲戚家里,是自治区党委推动各民族间融情活动的有效载体,也是一次对自己做群众工作的检验,更是自己与亲戚之间是否真的建立起亲情关系的检验。 每天晚上,家里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姐的一句不太标准的国语,让我深刻的记在了心里,“家里来亲戚了,家里就热闹了”。是的,家里来了亲戚,而且亲戚之间能够发自内心的说说心里话,这样的氛围才融洽,这才是和谐的大家庭。和大姐家一起生活的、让他们最犯愁的二女儿和小儿媳的工作问题解决了,家里的收入多了,日子过得好了,笑脸自然会洋溢在脸上。 大姐在学习培训班上观看完《南京大屠杀》这部影片后,让我帮助她完成一篇心得体会,我问她看完片子的感受,她说:“日本人狠。”“的确,日本人狠,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是在中国积贫积弱的情况下,现在的中国强盛了,任何外辱我们都有能力抵御。然而,在中国繁荣昌盛的今天,三股势力却企图分裂新疆、分裂祖国,他们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哪一桩不是血淋淋的罪恶,哪一件不给新疆的各族群众家庭带来灾难,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一心,新

民族团结论文

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 乌鲁木齐市第89中学陈佳琳 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三心合一心,黄土变成金”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 60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建立了一大批各级各类民族学校,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成就显著。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医疗卫生人才得到积极培养,民族医药得到重视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面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日益巩固。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和民族团结观念逐渐扎根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选拔工作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日益壮大,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被选拔进县级以上各级领导班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将打乱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造成国家动荡不安;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在矛盾、冲突、动荡和不安中进步;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民族问题处理得好,民族团结和睦,就会天下大定、国家大治、社会快速进步,人民安局乐业。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把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列为我国五大关系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国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

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浅析 李世东颜容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 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二、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

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期中论文 论文题目: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学生姓名:李阳 学生学号: 01003038 所在院系: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任课教师:赵丽华 完成日期:2011年6月7日

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与途径 内容提要:文章针对民族问题的现状,从民族团结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对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国家统一、繁荣昌盛六个方面论述了当下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实际从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落实民族优惠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五个方面探讨了维护民族团结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民族团结;重要性;各族人民;政策。 2009年9月14日,十四根高近十四米的民族团结柱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精神抖擞地竖起。。每一根民族团结柱代表着不同的民族。在东侧已安装好的柱子中,离天安门最近的柱子代表的是汉族,其他还有回族、维吾尔族、彝族、布依族、满族、瑶族、土家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最引人瞩目的是柱身,正面刻画一对相应民族的青年男女,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歌舞相伴的情景。而背面是金色的各民族代表图案,如代表汉族的龙图案、代表回族的清真寺图案等。这个创意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寓意着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代表大会,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建设民主政治、共同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近年来对民族团结问题的重视,那么民族团结究竟对我国统一与发展有哪些重大意义,我们又将怎样促进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呢,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一)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0年。6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佛教对中国思想文化有哪些影响 三江学院佛教文化选修期末论文 12011041063 其实,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佛教文化的影响远远没有对我们祖辈的影响大了。相信大家的祖宅里基本上都供奉了观音的瓷像,要按时上香的,可见佛教文化早已渗透进了中国的每家每户,直到现在,就算是不信佛教的我们,考试之前还是会默念几句“菩萨保佑”之类的“咒语”,仿佛说了之后考过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由此看来,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已不局限于一个宗教产生的影响,而是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入了华夏文化,形成了带有中原特色的中式佛教文化,并渐渐与其他主流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明。 说起佛教,是由两汉时期传入中原,被当时的统治者大加赞赏,其缘由在于,佛教提出了因果报应的理念,指出只有多行善事,死后进入地府轮回可以有个好的转世,而行恶事之人会转世为畜甚至打入地狱受尽折磨不得翻身,这就为统治者实行专制统治找到了一个漂亮的借口。在正统思想中,天子是上天指定的,若是推翻天子或违背天子的命令无异于逆天而行,绝对是天大的恶事,死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这样,信奉佛教的平民百姓们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安守本分,从不敢生出一丝造反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传入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也维护了中原的稳定,更大的意义在于佛教创造的信仰鼓励人们多行善事,心中有神佛的人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凡是尚存一点畏惧之心的人都不会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治安。 不光是对推动历史进程有重大意义,佛教在人们生活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人信奉佛教,讲究不杀生于是吃斋念佛,不亚于现在正流行的健康素食主义,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生活中还有很多节日也与佛教有关,每当到了某个佛或者菩萨的圣诞日,也就是生日的时候,人们便成群结队前往庙里参拜。印象中每年观音菩萨圣诞日的时候便会有非常多的人去观音山拜菩萨,还有烧香礼敬的,似乎观音圣诞日一年还不止一次,上网查过才知道据说观音菩萨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说起观音菩萨,他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慈悲,其他三位菩萨分别是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原来观音菩萨是男子形象,但是在传入中原以后,人们便将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想象为女子形象以加深他的亲切感和慈悲的印象,这便是佛教传入中原之后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了。 佛教传道的主要载体是佛经,而佛经内含哲理和禅意,由此也创造了很多的文化潮流和文学灵感。在唐宋,习禅乃是一种文人的时尚。禅的思想渗入到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与生活情趣中,由此也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饱含禅意,充满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李白在《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何人也》一诗云:“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运用了金粟如来,也就是过去佛的典故,信手拈来,可见对佛文化研究之深;王安石罢相后写下《读〈维摩经〉有感》:“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有看破红尘之意,也运用了维摩居士的典故,将其看作是自己的典范。中国文化的瑰宝《红楼梦》中也多次用富有禅意的话来预示结局,比较有名的是宝黛参禅——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东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黛玉低头不语。此处将宝玉对黛玉的痴心一片,黛玉的多疑敏感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他们一个去世一个出家的结局暗示了出来,

试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试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世界政治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 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的保障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统一,才有希望和前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民族团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民族团结是增强综合国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没有民族凝聚力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国内各民族团结,则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否则就会导致矛盾激化,经济倒退。因此,我们必须把民族团结纳入到提高综合国力的范畴,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建设更加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愿景。

益阳竹文化

浅论益阳竹文化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史上,竹文化始终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中国人自古就有悠久的爱竹、种竹、养竹、赏竹的文化传统。竹子的产生有3500 多万年的历史,比人类的起源早很多。竹子对于人类的起源生存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苏东坡曾经说过,“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数千年来,厅堂、窗外、阶前、路边……被称为“四君子”和“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美化着人们的生活。置身于竹的世界,一派蓬蓬勃勃、苍苍翠翠;心生一种透体的清凉,令人心旷神怡,忘却一切烦恼。所以《世说新语》言,“居必有竹”。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益阳地处洞庭湖平原。境内土质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楠竹之乡”的桃江县竹林种植面积就达3.5万公顷。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文化氛围熏陶下,在对竹资源不断开发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益阳人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益阳人使用竹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用竹制造交通工具、生产、生活用具、兵器、文具等。益阳人的繁衍发展始终与竹息息相连,孩子出生,躺在竹摇篮中,新娘出嫁,坐在竹花轿中。日常生活中更是触目皆竹,住的竹屋,睡的竹床、竹席,用的竹柜、竹桌、竹椅、竹伞,吃的竹笋,穿的竹衣、竹鞋……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勤劳智慧的益阳人依托丰富的竹资源,创造出巧夺天工、美不胜收的竹工艺,益阳竹艺在2000多年的发展长河中,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而且以工艺全面、实用性强见长。竹编、竹郁、竹雕、竹饰各种工艺品达800余种。今天,益阳人凭借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和世代承传的竹工艺,树起了竹制品加工产业,建立了10多个竹器专业市场,活跃了地方经济。 竹编工艺采用水竹和楠竹为原料,根据不同器物特点加工成宽窄厚薄不一的蔑丝,采用不同技法、工序编织出不同花色、形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竹郁作为益阳传统竹工艺的精华,广泛运用于竹家的制作中。竹雕工艺根据竹蔸和竹根的天然、形状与艺术表现特点,进行雕琢、修饰而成。此外,竹装饰作为一

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联合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统一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

老师学习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老师学习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老师学习民族团结心得体会吧。 老师学习民族团结心得体会篇1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老师学习民族团结心得体会篇2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传统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探索 2011年第25卷第1期 总第104期 图1汪田明、陈艳球等“归安德化”黑茶包装我国的传统观念,赋予了竹无尽的文化内涵,使其具备了 各种高尚的人格品质,借以寄托我们高洁、 清远、虚静、挺拔与宁折不弯的情怀。宋代诗人徐庭筠有“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的佳句;清代郑板桥亦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 凌云仍虚心” 的感慨。竹成为我们民族道德理想和文化观念的象征之一。中国悠久而灿烂的竹文化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积极而重要的引导与启示。 一、现代包装设计中“竹”材质的应用 竹这一纯天然材质是我们应用最普遍,成本低且没有化 学污染的材料之一。竹包装不仅坚固耐用,可反复使用,而且 绿色环保,还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不论是竹编、竹板材,还是原竹做的包装,都是非常不错的“艺术品”,是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竹相对于木材、纸、金属、塑料等包装材料,更加绿色环保、经济实用,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包装材料。而且由于竹的生命力强、生长周期短、生长范围广、资源可再生、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在缓解资源紧缺、保护森林资源的问题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用天然竹编及原始竹节来作为包装已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采用竹木材料制作较高档的漆 器包装了。传统的竹包装 (多为竹篓、竹筐)主要是解决小包装问题。而现在的竹包装采用最新技术,通过压合、胶合等工艺实现了高效高速制版成型的自动化生产技术,也即竹胶合板生产已趋成熟。用现代技术生产的竹胶板与其他材质的框架组合,可用于大中型产品的运输包装。它们在重量、性能及价格等方面均优于纯木材包装,可满足各类运输条件,达到出口包装要 求,适于海运、空运及其他运输方式。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竹” 精神的体现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包 装设计不可避免地体现出 一个国家、民族的人们的审 美倾向、民俗风尚和社会心态,等等。现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始终认为内在精神之美才是美的至高境界,艺术作品也不可避免地以其为追求。在包装设计中,这种内在精神之美通过包装外在形态的象征意义表现出来。 中国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民族特征以及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决定了“竹”这一天然的包装材料必然比金属、塑料等让人感觉更亲切,更贴近大自然,更具有人情味。竹的形象特质不但能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领悟到自然之美,同时也满足了 人们的审美需求,使人们在情感上与商品产生共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包装设计作品是竹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此外,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竹”除了它在物理上的实际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 “竹”这一符号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我们正是从它所要表达的意义中获得情感需求的满足。当然,这种意义则是来自于社会和文化的灌注。 三、传统竹文化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特征(一)古朴与传统之美 我们与大自然一直有着难解难分的淳朴感情,传统的审美理想更是以“和”为核心,将自然、人、艺术、道德视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人具有朴素、平和的审美追求。在我们眼中,竹有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又有虚而有节、不争 艳丽之品德,这与古代贤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情操相契合。竹这一自然包装材料始终给我们以朴素、 简洁、自然之感,并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古朴与传统之美。如在包装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会采用竹木等来表现具有粗糙原生态的茶叶包装,这样就能把产品包装表面的肌理、触感建立在自然的视觉环境中,使产品产生一种原始的亲和 力。 如图1的“归安德化”黑茶包装,其制作材料为经过蒸煮处*基金项目:“传统竹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0C0702)。 [摘要]中国悠久而灿烂的竹文化,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积 极而重要的引导与启示。传统竹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包装设计具有古朴与传统之美、艺术与意境之美,寄托着怀古与思乡 之情。将竹文化应用于包装设计,要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在传统的“竹”包装形态基础上改良与创新,使包装设计的艺术性与商品性得以统一。[关键词]竹文化;包装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53(2011)01-0136-02[收稿时间]2010-11-27[作者简介]林军(1976~),男,湖南株洲人,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品牌形象策划。 传统竹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林军(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 艺术探索ARTS EXPLORATION 2011年2月第25卷第1期 Feb .2011 Vol.25No.1 136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下的民族团结 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世代生活着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3%,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特殊的省情特点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全省大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各民族团结进步始终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一项重大任务。 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意义深远。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活动,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已蔚然成风。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形势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科学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营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海晏县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诚信、公民素质、干部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排难而上,以更大的力度和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共同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局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推进海晏县的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