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再生术的双瓣切开设计
hto截骨手术要点

hto截骨手术要点HTO截骨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膝关节内侧病变引起的膝关节内翻畸形。
本文将介绍HTO截骨手术的要点。
1.手术适应症HTO截骨手术适用于膝关节内侧病变引起的膝关节内翻畸形,常见的病因包括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侧副韧带损伤等。
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评估,确保手术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2.手术目的HTO截骨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下肢骨骼的力线分布,减轻膝关节内侧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延缓膝关节退变的进程。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强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3.手术步骤HTO截骨手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方式。
开放式手术需要在膝关节内侧切开骨皮质,将骨骼截断并进行矫正,然后使用骨钉或钢板固定。
闭合式手术则通过小切口或穿刺技术进行,无需切开骨皮质,直接使用特殊器械进行骨骼截断和矫正。
4.手术风险HTO截骨手术虽然在治疗膝关节内侧病变方面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血栓形成等。
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风险可控。
5.术后护理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石膏或外固定器一段时间,以保护截骨处的骨骼。
术后还需要进行理疗和康复训练,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术后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6.手术效果HTO截骨手术的效果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内侧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注意,手术并不能完全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结构,仍需要患者合理活动,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
7.手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饮食上应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和骨骼的修复。
术后还需定期复查,如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8.手术的替代方法除了HTO截骨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病变的替代方法还包括膝关节镜手术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等。
膝关节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清理内侧软骨损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第2掌骨背侧皮瓣移位虎口开大术(标准版)

第2掌骨背侧皮瓣移位虎口开大术【适应证】
虎口挛缩者。
【禁忌证】
1.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2.局部有感染灶,术后可能发生感染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麻醉及体位根据年龄及病情采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平卧。
上肢外展位。
2.手术操作
(1)于虎口部做纵切口,切开皮肤并切断挛缩之拇内收肌,使虎口充分开大,量取虎口皮肤缺损形状的布样。
(2)于相邻第2掌骨自创缘桡侧向尺背侧设计形状与布样相似的局部带蒂皮瓣,切开掀起皮瓣,彻底止血后向桡侧移位修复虎口。
(3)供区创面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
1.注意皮瓣长宽比例,保证移位皮瓣血液供应。
2.掀起皮瓣时要注意保护伸指肌腱腱周组织。
3.第2掌骨背侧皮肤有损伤者应慎用本手术。
手术讲解模板: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步骤:
4.在皮瓣远端将桡动脉、桡静脉及头静脉 分支结扎并切断。含有头静脉、桡动脉及 桡静脉的血管蒂皮瓣被掀起,供应肌肉的 血管结扎并切断(图8.1.7-4)。 5.放松止血带,动脉搏动良好说明血液循 环正常,皮瓣及其蒂部用湿生理盐水纱布 垫包起来,待离断。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1)血运障碍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血运障碍是皮瓣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者可大块组织坏死或导致手术完全失 败。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2)血肿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并发症:
皮瓣下出现明显的血肿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拆除部分缝线,予以清理,必要时可用生 理盐水冲洗,如有括跃的出血点应设法结 扎,然后放置橡皮片、半胶管或负压引流。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概述:
发出2~3皮支;在下1/3处发出3~7皮支。 这些细小皮支构成丰富的血管网,供应整 个前臂皮肤。皮支都较小,不适于面部血 管吻合,但将桡动脉与皮支一起迁移,同 颌下动脉或颞浅动脉吻合则不仅可行而且 操作容易。因桡动脉发出桡侧返回动脉支 后,没有其他较大分支,故桡动脉切除的 长度,最长达20cm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护理: 4.术后8~10d拆线,局部弹性压力敷料3 周。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术后护理: 5.游离皮瓣移植术成活后半年,根据外观 对称性的要求,可进一步进行修整,切除 过多的脂肪。
谢谢!
双带蒂皮瓣移 植术
手术资料: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双带蒂皮瓣移植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手臂 麻醉:全身麻醉
腓骨瓣

1. 腓血管蒂腓骨瓣(1)腓骨瓣的设计取小腿后侧Henry入路。
切口始自腓骨头,沿股二头肌腱斜向后上方5~6cm,再沿腓骨外侧向下延伸至所需长度,切口下段略呈弧形向后外侧。
切开皮肤及小腿筋膜,先在股二头肌腱后下缘分离腓总神经,并向远侧游离至腓骨长肌入口处,予以保护。
自上而下,钝性分离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向后拉开比目鱼肌,在姆长屈肌起始部的上缘,即可见腓动、静脉从后上方斜行向下进入该肌深面,锐性分离附着于腓骨外面的腓骨长、短肌,以腓骨滋养血管进入腓骨处为中心,按手术所需长度,在腓骨近、远端选好截骨平面,用线锯截断腓骨。
将腓骨按其长轴向后旋转,锐性分离腓骨前面的伸肌及骨间膜,继之将腓骨段改向前旋转以便清楚显露后侧组织,沿腓动、静脉切开部分姆长屈肌及胫骨后肌,使腓骨后侧保留厚约0.5~1.0cm肌袖。
先切断远端腓血管束后,在移植腓骨段已经充分游离的情况下进一步游离上端血管。
(2)临床解剖学要点①腓骨的供骨部位,腓骨上端不参加膝关节的组成,上3/4主要作为肌肉附着,因此,包括腓骨头在内的上3/4段尤以腓骨中段血供特别丰富,适宜作为供骨部位;②腓骨远端参与踝关节的组成,必须保存,以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③应避免损伤有关神经,腓总神经绕过腓骨颈,在腓骨颈下方锯断腓骨时,腓总神经行游离,妥善保护。
当切断腓骨长短肌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腓深神经及其分支;④切取含腓骨头的腓骨移植,离断胫腓关节时,要防止损伤胫前血管。
因为胫前血管正从胫腓关节稍下方的骨间膜孔穿出至小腿前面,术中可先显露出胫前血管,再离断胫腓关节。
(3)术式的优缺点①优点Ⅰ腓骨没有支持体重的作用,切取上段对小腿的负重功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Ⅱ腓骨是多源性的血供器官,以腓动脉为蒂,当不致影响残留腓骨段的血供;Ⅲ腓骨上段有多组血管蒂,临床选择自由度大,又是儿童带骨骺的良好供区;Ⅳ腓骨中段血供丰富,又有肌肉附着,是骨瓣、骨膜瓣、骨肌瓣和骨肌皮瓣的良好取材部位。
牙周病治疗翻瓣术

手术用物的整理: 将手术所用污染敷料及一次性废弃物放入医用垃圾箱,将利器刀片、缝合针等放入利器盒,被服放
入待清洗的被服箱。 吸唾管道用含浓度为5000mg/l有效氯的84液冲洗4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分钟,用75%酒精擦拭治疗
碘伏,以备含漱(对口腔进行消毒)。 给患者系好治疗巾。 调整椅位: 调整椅位,以医生坐位能直视口内,不采用强迫体位为宜,椅的靠背向后张开的角度>120°,头托
与地面呈130°~160°角,如果做上颌前牙角度要稍小。做下颌牙,椅的靠背在110°~120°之间。
术中准备:
口周皮肤消毒: 用物准备:碘酒棉球及酒精棉球或新洁尔灭。 方法:护士使用止血钳夹取消毒棉球,以唇部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做环状擦拭,为患者做口周
创面水分。 接下来龈瓣缝合,在医生对位缝合时,助手协助牵拉口角,持针及剪线。
第七步:调拌塞治剂 在即将手术要完毕时,护士要退下来调拌牙周塞治剂,递与医生备用。 待医生上完塞治剂后,助手将患者口周的血迹用湿纱布擦净。最后整理用物。向患者交待术后注意
事项。
术后指导: 嘱患者遵医嘱服三天抗生素,饭后使用漱口液漱口,对口腔进行清洁以防伤口感染。 指导患者术后用餐要偏软,以温凉清淡为宜,忌烟酒。避免术区咀嚼食物,用健侧咀嚼,刷牙时躲
准备:协助医生穿好手术衣;将吸唾管连与吸唾器并开启吸唾器;安装无菌涡轮机;准备完毕护士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牙周翻瓣术的基本护理流程 :
第一步:测量牙周袋深度及切口范围 医生坐位在10~12点之间操作,护士在1~3点之间操作,手术配合要点,以获得最佳的术野显露,最
便利的术者操作为最宜。按手术七个步骤配合:
手术禁忌症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一)术前管理1.手术适应证本手术方法适应于股骨头缺血坏死Ficat 分期Ⅱ–Ⅲ期,无股骨头塌陷及关节狭窄,年龄在60 岁以下。
Ⅰ期可行保守治疗及髓芯减压,在此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效果不佳时,宜尽早行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术。
2.手术禁忌证1)年老体弱或患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2)年龄> 60岁, Ficat Ⅳ期患者, 因股骨头关节面已塌陷变形, 手术效果差, 宜选择行关节置换术。
3.术前准备1)全面系统地检查病人,判断病人对于术耐受性。
2)多谱勒测反向血流部位或行血管造影。
3)备显微外科器械。
(二)术中管理1.麻醉方式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全麻2.手术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1)手术操作要点(1)体位:取仰卧位,患髋垫高;(2)切口及显露:作Smith–Peterson 切口;(3)显露血管:自髂嵴中点沿髂嵴经髂前上棘延至大腿中上1/3,于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距起点处切断,切断腹股沟韧带,将两肌分别向内外侧牵开、暴露并打开股动脉鞘,寻找由股动脉或髂外动脉向外上方发出的旋髂深动脉,沿腹股沟韧带的外侧半切开腹外斜肌及其下的腹内斜肌,解剖拉开精索或子宫圆韧带,切开腹横筋膜,顺行解剖旋髂深血管、结扎向腹壁肌发出的动脉分支,保留约腹肌与髂骨内侧面相连,旋髂深动脉向后上与腰升动脉吻合,予以切断结扎。
(4)切取骨瓣:从骨膜下剥离髂骨内外板上附丽的肌肉,注意保护与髂骨嵴内侧相连的骨膜及附着的肌肉。
分别于髂嵴内外板、髂嵴中段用骨刀切取大小约4cm×2cm×髂骨块,观察髂骨断面渗血流情况,骨块留在切口内备用。
(5)处理坏死股骨头:切断缝匠肌起点,显露髋关节囊,“+”字形切开关节囊,旋转患肢,观察股骨头、滑膜及关节活动情况,骨赘及病变增生的滑膜予以清除,于头颈交界处前方开槽,大小与植骨块相当,用长柄弯刮匙彻底清除头内硬化死骨,死骨质硬、色暗,缺乏正常松质骨的色泽及蜂窝眼状结构,直至刮除的组织为正常松质骨为止。
手术讲解模板: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步骤:
管进入髂骨的小 分支完好无损。用骨刀由髂骨外侧皮质骨 从前向后、向内凿取所需大小的骨瓣,依 下颌骨缺损大小而决定切取髂骨瓣的长度, 其宽度以2.5cm左右为宜。凿骨时 不可用力太猛,在保护髂嵴内唇及髂骨内 侧骨膜、肌肉附着的前提下凿骨,骨刀的 深度以刚能凿透内侧皮质骨为度。将凿断 的髂骨瓣连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概述: 收少;由于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依靠骨髓 供血,明显优于骨膜供血,因而其成活率 也明显高于带蒂复合骨瓣的移植。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概述:
髂骨有多条血管供血,根据下颌骨缺损的 不同部位和不同的骨缺损量,这里介绍: 第一,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髂骨肌皮瓣移植 的下颌骨重建术;第二,吻合髂腰血管髂 支或第4腰动脉前支及旋髂深血管(以下 简称吻合两组血管)的髂骨肌皮瓣游离移 植的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概述:
组织缺损,这也是传统植骨法难以解决的 问题。采用带蒂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由于 移植骨的营养仅通过肌肉附丽或有限的骨 膜血供而获取,加之受蒂的长度及移位方 向的制约,只能作近距离的转移,在技术 上的成功率也是比较局限的。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资料:血管化髂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
手术步骤:
腹横筋膜、髂筋膜连同腹膜一起推向内上,在骶髂关节平面的腰大肌外侧 沟显露髂腰血管髂支(图10.4.3.6.6.5-5)。当髂腰动脉髂支细小,并被粗 大的第4腰动脉前支所代替时,则要选用该血管,它可在髂嵴后份上2cm左 右的腰大肌外侧缘找到(图10.4.3.6.6.5-6)。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知识讲解

(伊里扎洛夫)
胡小军
2017-08-
张力-应力原则
张力-应力法则(LTS)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创立的肢体 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其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 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如 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 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 同步生长。 lizarov已经证明在皮质截骨和逐步牵引延伸的过 程中,骨和肢体的血管均发生明显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必须 首先依靠血管再生,在创伤导致的骨折患者,其骨折端均有明 显血肿,此血肿凝成血块,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新生的 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逐步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 目前已有实验证明,在创伤后,骨折端血肿中含有大量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其对血管再生、血运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病例3,男,42岁,Ⅱ型糖尿病,右足广泛坏疽a:术前 创面情况 b:术前X线片提示骨感染破坏,CTA显示动脉硬化 闭塞 c:术后7d外观 d:术后15d外观 e:术后40d外观 f: 术后40d动脉造影显示微循环大量绍
手术成功的要素: 1、股动脉、腘动脉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 关键。 2、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及骨髓的破 坏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术后处理: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减轻 水肿,术后第5~7d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视局部 伤口情况开始缓慢横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上搬移1mm, 分6次完成,21d后停止,再次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 片后,反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下搬移1mm,分6次完成, 21d后停止,将胫骨骨窗放回原位。1个月后复查X线片, 根据骨愈合情况,拆除骨搬移装置。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血 糖(糖尿病患者)、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溃疡创面定期 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