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穿着热湿舒适性测试与评价
服装热湿舒适性标准的比较_黄建华

装热阻的估计提供了快速的方法,
但其在理论上未被证实, 也不能用
于 防 护 服 装 。如 果 一 个 人 穿 着 一 件
冬装, 只露出头在外面, 接下来在
头上戴上圆形带子, 因为头部散热
量的减少会导致套装热阻明显增
加, 如果同样的带子加在上臂处的
衬衣上, 全身散热量的减少就不明
显。也就是说, 任何单件衣服对配
暖体假人是国际公认的研究 服装热阻的先进技术, 它能模拟人 体、服装和环境间的热交换过程, 科学地评价服装整体的热学性能, 从而避免了人体试验中个体差异 的 影 响 。根 据 暖 体 假 人 测 量 服 装 热 阻的基本原理, 将着装的暖体假人 置于人工气候室内, 以一定的功率 加热暖体假人本体, 使其平均体表 温度稳定在设定水平, 当暖体假人 与环境之间处于热平衡状态时, 加
阻Icl的计算式, 还 列 出 了 常 用 防 护 服装的面 积 因 子 , 而ASTM F1720
仅给出睡袋总热阻的计算式。因
EN 342 套 用 ISO 15831 的 测 试 程
序 , EN 342也 用 Icle表 述 有 效 热 阻 , 但对于配套服装, 除用动态暖体假
人测量外, EN 342还提供了不同的
结 果[12-15]。 另 外 , ISO 15831给 出 了
有效热阻和基本热阻的计算式, 同
公 式( 2) 和( 3) 。 如 果 在 动 态 下 测
试, 则用Itr、Iclr、Icler分别表示综合总 热 阻 、综 合 基 本 热 阻 和 综 合 有 效 热
阻。ASTM F1291不 仅 给 出 基 本 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服装的功能已不再仅 仅 局 限 于 保 暖 、新 潮 , 人 们 对 服 装 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热湿 舒适性是影响服装穿着舒适性的 重 要 因 素 。在 人 体 、服 装 、环 境 这 一 复杂系统中, 人体的热湿舒适性取 决于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向环境散 失 的 热 量 之 间 的 平 衡 。人 体 除 了 通 过 传 导 、对 流 、辐 射 方 式 向 周 围 环 境散热外, 还通过人体皮肤表面汗 液 的 蒸 发 散 失 热 量 。水 蒸 气 及 时 通 过服装系统扩散到周围环境, 人才 感到舒畅, 但若服装阻碍水蒸气的 通过, 使人体皮肤与服装之间的微 气候中的湿度增大, 水蒸气将积累 到一定程度而冷凝成水, 则使人感 到 不 舒 服 。当 人 体 进 行 剧 烈 活 动 或 处于炎热的环境中, 汗液的蒸发成 为人体散失热量的重要途径, 此时 更加要求衣服具有足够的水蒸气 传递能力。由此可见, 服装的热阻 ( 即隔热值) 和蒸发阻力在人体和
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与研究

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与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舒适性也越来越重视。
热湿舒适性作为衡量服装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穿着服装时的舒适感受具有重要影响。
热湿舒适性是指人体在穿着服装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能否保持体温平衡,并保持相对干燥的感觉。
对于服装的热湿舒适性评价与研究,既包括了对服装材料本身热湿透湿性能的研究,也包括了对人体穿着服装后的热湿适应能力的研究。
在对服装材料热湿透湿性能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透湿性能,即材料对水蒸气的传输能力。
透湿性能好的材料能够快速将人体排出的汗水转移到外界环境中,保持人体相对干燥的感觉。
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即材料对热能的传导能力。
热传导性能好的材料能够有效地将人体产生的热量转移到外界环境,保持人体的体温平衡。
在对人体穿着服装后的热湿适应能力的研究中,一方面需要考虑人体的热感受,即人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热感觉。
人体会根据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调节自身的热产生和散热,以保持体温平衡。
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人体的湿感受,即人体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湿感觉。
人体会根据周围环境的湿度,调节汗液的分泌和蒸发,以保持相对干燥的感觉。
通过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与研究,可以为服装设计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合不同环境条件下穿着的材料,以提高服装的热湿透湿性能。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服装的结构设计,以提高人体穿着服装后的热湿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与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穿着服装的舒适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服装材料热湿透湿性能和人体热湿适应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服装设计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
服装舒适性调查报告

服装舒适性调查报告关于G2000品牌服装舒适性的调查调查品牌:G2000 (无锡百盛)调查时间:1020年11月14日调查人:。
G2000品牌市场定位为时尚潮流的男仕及女仕职业装,其风格年轻而深沉,在白领的精致品位中加入了一点反叛色彩。
以下我将从运动舒适性、触觉舒适性、热湿舒适性等方面分析G2000某些款式服装的舒适性能。
服装的舒适性能是指服装这种客观物质在生产、选择、穿着过程中,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从而产生舒适感觉的特性。
1,热湿舒适性热舒适性能主要是衡量服装保护体温的保暖性和散发体内热量的散热性,保持人体热量平衡。
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热舒适环境的因素很多,如人体心理、生理因素,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环境因素(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辐射热强度)、服装因素(保温程度、透湿性能)等。
1.1面料成分比热容J/(g·℃) 导热系数W/(m (℃) 公定回潮率%羊毛 1.36 0.052—0.055 15.0粘胶纤维 1.26—1.36 0.055—0.071 13.0涤纶 1.34 0.084 0.4 G2000的面料成分为65%羊毛.、30%粘胶纤维和5%聚酯纤维(涤纶),为针织服装,里料100%涤纶。
导热系数越小,表示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差,保暖性能好。
由上表可知,相对其他纤维面料,羊毛和粘胶纤维的导热系数较小,比热容较小,所以这种混纺面料保暖性能总体良好。
关于吸湿性,公定回潮率越高,吸湿性能越好,羊毛和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较高,总体来讲,这种混纺面料的吸湿性较强,但是放湿过程缓慢,透湿性不佳。
里料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缺少亲水结构,因此回潮率很小,吸湿性能差,作为里料穿着有闷热感,1.2款式结构G2000西装颜色基本是黑色系列,深色材料反光小、吸热多,适合秋冬季,女装为单排扣西服套装,两粒纽扣,属于流行的款式。
男装为黑色暗竖纹西服(双扣带西裤),后面侧开双叉,整体效果笔挺。
针织运动面料热湿舒适性的测试

针织运动面料热湿舒适性的测试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和运动意愿的不断提高,运动衣服已成为现代人衣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针织运动面料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热湿舒适性是人们关注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针织运动面料热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及其意义。
一、热湿舒适性的定义和重要性热湿舒适是指人体在环境温湿度条件下感到的舒适程度。
人体汗液的蒸发是人体降温的主要方式,而穿着服装则会对汗液的蒸发有着一定的影响。
因此,衣服的热湿舒适性直接影响着穿着者的舒适度和运动效果。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运动强度下,衣服热湿舒适性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针织运动面料的热湿舒适性进行测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针织运动面料热湿舒适性测试的方法1. 热湿度传感器测试法这是一种通过测量人体周围空气的温湿度和人体表面温度湿度来评估衣服热湿舒适性的方法。
测试时需要将传感器安装在模拟人体的模型中,然后将模型穿上要测试的衣服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测试结果较为真实可信,但需要专业设备和高昂的成本。
2. 人体生理测试法人体生理测试法是通过测量穿着者的皮肤温度、皮肤湿度、心率、呼吸等参数来评估衣服热湿舒适性的方法。
测试时需要让测试对象穿上要测试的衣服进行各种体制活动,然后使用专业仪器记录测试数据。
这种方法需要在实验室或者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测试,测试成本相对较高。
3. 反应模型测试法反应模型测试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测试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模拟人体的汗液排出行为来评估衣服的吸湿性和透湿性能。
测试时需要将衣服平铺在平整的工作台上,然后使用具有特定压力的吸水纸条在衣服表面压制,记录吸水时间和吸水量。
接着将带有汗液的试纸放入衣服内部,记录相对湿度和水份传递速率。
这种方法测试成本低,易于操作。
三、针织运动面料热湿舒适性测试的意义针织运动面料的热湿舒适性是评估一款运动服装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的结果可以指导面料的生产和设计,以提高其热湿舒适性能。
此外,测试结果还可以为针织运动面料生产厂商制定销售策略提供依据,让客户更好地了解产品特点,提高客户满意度。
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的研究现状

服装舒适度测试及评价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介绍了服装解构舒适度和热湿舒适性在测试盒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服装舒适度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测试;评价;服装1 前言:人类懂得穿衣蔽体已有几万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对纺织品和服装舒适性的科学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
服装的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具有满足人体要求并排除任何不舒适因素的性能。
人们对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是在初步形成了服装舒适性的某些基本定义,指标和获取了大量实验数据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后逐步开展的。
目前,对于杜庄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湿舒适性方面,其中包括织物导热,导湿性能的研究。
2 服装解构舒适性研究的发展现状所谓服装呀是指由服装垂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压力。
根据力的作用形式服装压可分为三类:重量压,即因为服装重量形成的压力;束缚压,指的是因为服装勒系过紧而产生的压力;面压,指人体运动时,服装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压力。
服装压是评价运动功能性的最重要的指标。
人们每一天都要从事不同的运动,如果服装结构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就会给人们日常的运动造成一定的阻碍。
因此要求服装要具有良好的运动舒适性,需要研究人体各种运动变形与服装变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织物割口法可以测得服装各个部位所需的最小放松量,这个最小放松量可以满足人体正常运动所需的服装运动变形量。
这样我们在设计服装时就必须要考虑它,以满足人体最基本的运动需要。
由于消耗于人体与服装之间的功没有任何作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无效功。
因此,通过测量无用功的方法可以测得人体运动过程中由于客服服装变形及滑动时所消耗的能量,简介评价服装的运动舒适性能。
3 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概况织物热湿舒适性研究与织物热湿传递性能密切相关。
对织物湿热传递性能呢个的研究最早见于Rubne的报告,他以Kriger圆筒作为人体局部简化模型,研究织物的含水量与环境相对湿度对其保暖性能的影响。
随后,美国人开始使用热欧姆作为隔热指标来评价服装的保暖性能,最终,业界对织物热传递性能的测试形成冷却,恒温和热脉冲三种方法。
织物湿舒适性的测试方法和综合评价

将半径为 1 I的布样 , 15c左 1T CI 在 0 c 右 的烘箱 内烘 干 ,称得布样重量 ,
然后 重新烘 干 1 5rn O 1 i,立 即悬 a
挂 到二 级标 准状态 的恒 温 恒湿 室
人 体 皮肤 表 面水 分 的散 失可 以分为无感 出汗 ( 称无感 蒸发 、 叉 非显 汗或潜 汗 ) 和有 感 出汗 ( 或显 汗) 两种方式 。所谓非 显汗是指与
a.
织物 的湿 舒适性 主要 取决 于
织物 的吸湿性 、 导湿性 和放湿性的 搭配[ 4 1 。 2 织物湿舒 适性能的测试方法
根据湿传递机理 , 拟人体穿 模 着汗汽与汗液 的传递特点 , 全面测
试织 物对 于气 态水 和液态 水 的吸
水 汽的传递
湿、 导湿和放湿性 。针 对人体穿着
导湿体积 ,m ; c3
() 6
G —— 导湿重量 ,o g
s H
式 中: —— 平衡后布样的重量 , g 。
22 透湿性测试 .
针织工业 。 0 ()12 2 2 4 :2— 0
式 中:
织物厚度 , m。 m
() 7
[ 于伟东 , 才元. 物理[] 2 】 储 纺织 M. 上海 : 东
的一般状态 , 即微汗状态 下对针织 物 的湿舒适性进行测试。
21 吸湿性测试 .
水汽可通过织 物中纱线 问 、 纤
能够准确地反映织物穿着时的湿
舒适性 。
维间及纤维内的空隙, 从分压高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面向分压低的一面扩散 , 同时水
本 文 通过研 究 织物 的湿传 递 机理 , 综合选择 了评价织物湿舒 适 性能的测试方法 , 对生产实践 和实
热湿舒适性实验

织物热湿舒适性实验服装是织物的制成品, 它在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服装舒适性 是人们对服装舒适效果的综合评价,这一概念涉及面很广,着装后,人们是否感到舒适不仅 与衣料和服装的物理性能和特征有关, 还与人们的活动方式、 环境条件以及人们的生理、心 理因素有关。
服装舒适性包括三个方面:热湿舒适性、接触舒适性 和视觉舒适性,其中热 湿舒适性是服装最重要的舒适性指标。
服装面料的热舒适性能是指服装面料对人体与外界热 能交换的调节能力。
当外界气候寒冷时,需要服装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以御寒;当外界 气候炎热时,则需要服装面料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这些均与服装面料的热舒适性有关。
纺织品或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是指人体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穿着服装时 , 人体与环境间 不断进行能量交换 , 在这种能量交换达到平衡时人体感到舒适满意的服用特性。
1 织物的温湿度的客观测试在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领域,温度和相对湿度是2 项重要的测量指标。
现代研究表明, 人体与服装及环境之间热、湿方面的相互耦合作用是影响服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但多年来 使用的温湿度测量方法,主要是依靠简单的原始仪器进行测量,通常数据记录过程繁琐,精 度低,连续性差,给现场实时测量与分析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就有了 LabVIEW 这个虚拟仪 器的诞生和应用。
该温度、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应用数据采集、远程通讯、数据处理、数据 存储及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可以进行连续的数据远程采集和存储,实时显示波形和相应的 处理结果,并完成远程控制,其可代替多个复杂的硬件设备,节约了测试成本。
特别是该系 统运用于自然条件恶劣、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方,效果更为明显。
2 温湿度客观测试系统硬件结构组成温湿度客观测试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调理卡、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几部分组成, 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
外界的温湿度物理信号通过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调理卡进 行信号调理(隔离、滤波、放大),随即通过数据采集卡将调理后的电信号送到计算机内存 中,最后通过 LabVIEW 软件的设计达到对温湿度测量的目的。
衣服的舒适性测试与改进方案

衣服的舒适性测试与改进方案
一、测试
1. 评估标准:舒适性是衣服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标准来评估舒适性:透气性、吸湿性、柔软度、弹性、重量和尺寸稳定性。
2. 样本选择:选择不同材质、款式和尺码的衣服,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3. 测试方法:进行试穿,记录穿着者的感受,包括透气性、吸湿性、柔软度、弹性等方面。
同时,使用相关仪器进行尺寸稳定性、重量等客观数据的测量。
4. 结果分析:根据试穿和测量结果,对不同衣服的舒适性进行评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改进方案
1. 材质选择:选择透气性好、吸湿性强、柔软度高、有弹性的材质。
如棉、麻等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可以考虑使用。
2. 面料处理:对面料进行特殊处理,如柔软剂处理、抗菌处理等,以提高衣服的舒适性。
3. 剪裁设计:优化剪裁设计,减少穿着时对身体部位的束缚感,提高舒适度。
同时,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款式,如无袖、露肩、宽松等,以降低衣服对身体的压力。
4. 弹性材料的使用:在衣服中加入适当的弹性材料,如氨纶等,以提高衣服的弹性,减少穿着时的紧绷感。
5. 调整重量和尺寸稳定性: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面料和填充物的用量,以达到最佳的重量和尺寸稳定性。
同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衣服的尺寸精度和稳定性。
6. 品牌和生产工艺:品牌效应也能提高衣服的舒适度。
好的品牌往往有更严格的生产标准,对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有更高的要求,能够保证衣服的质量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通过选择优质材质、特殊处理面料、优化剪裁设计、加入弹性材料、调整重量和尺寸稳定性以及注重品牌效应等措施,可以提高衣服的舒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