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高中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 试题总体评价:这次高一数学质量检测试题能依据《数学大纲》、《命题说明》和教材,从试题题量、试卷结构、知识覆盖、“三基”检测、“四能”要求、难度指数、等五方面基本能达到要求。做为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有较好的方向性和指导性。 一、试题试卷特点 检测试题以它的知识性、灵活性描写了一个多姿的数学世界,充分体现了考素质、考基础、考方法、考潜能的测试功能。题目中无偏题、难题、怪题,起到了引导高中数学向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方面发展的作用。 1、基础知识考查的力度加大,重点突出,题目更接近课本。 数学质量检测试题有很多试题紧扣概念,定义、定理源于课本的基础知识,侧重了考通性、通法和数学思想的运用。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通过很简单的计算推理,分析判断,便能得出正确结论,试题注重了对“三基”的考查,强调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具体来说:(1)对选择、填空题来说:第1题,本题是一道算法语句题,注重算法中赋值语句的把握,但学生粗心,没有把握赋值语句的特征,是本题的失分点。第2、3、6题考查统计中的样本估计分析和抽样方法,学生基本无错。第4题是对程序语言的理解应用。第5、7、12题是对随机事件概率求解的考察。第8题是对直线回归方程的理解、应用。第9题是对频率直方图的理解应用.第10题是对事件关系的把握考察。第11题是对进位制间转化的应用。对填空题来说,总体上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的记忆、理解情况。(2)解答题都是算法初步、统计及概率部分常见题型:试题中的第17题考查了算法和程序间的转化;第18考察了算法案例的理解把握;第19、20题考察应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第21、22题是概率的求解和应用,是概率部分较为常见题型;试题突出了知识主干,不回避知识的重点,可谓是常考常新,重点内容试题中多次出现。 2、突出能力,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这次质量检测试题的又一特点,其中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各种不同层次融入试题中,通过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来对考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区分。试题中第7、12、16、21题涉及了正难则反思想方法的考查,第9、20题中考察学生读图能力、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等;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贴近高考考试模式,采用题卷分离式考试。 这次检测考试,采用近年来高考考试模式,防止部分考生,错位答卷,作图不规范,答卷超出指定位置等多种多样不合要求的做法,使考生失去了不该失的分数,是考生的一个新失分点。 二、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或建议 1、知识点重复或遗漏。 如第6题与第19题都考察了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稳定性,第8题与14题都考察了直线回归方程。作为典型的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尤其几何概型没有涉及到考察。 2、作为新课改下的模块检测考试,分值应用百分值测量比较方便,150分分值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充分的说明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训练不够。根据这些情况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期改正学生粗心、不检验的不良习惯。 1、强化口算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教师对口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要在每节课上渗透一些口算练习,并逐步提高口算的难度,为笔算和竖式计算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 2、重视检验(验算)习惯的培训,逐步减少粗心的出现几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强化学生的验算意识,要求每道题都必须进行验算或检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 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

二、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1、多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经常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取长补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尽管学校杂事比较多,但也应抽出时间多与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 2、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分析问题的来源,多做反思,及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做到让学生“多说、多做”。同时要注意改正自身一些不好的教学行为,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明等问题,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准确。 3、多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选择,切合本班学生实际,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合理搭配,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步利用自学完成认知系统的补充和重建,为终身学习打下最基本的保障。

六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本次为了真实了解毕业班教学质量情况,帮助毕业班教师了解到自己课堂教学的问题,找到与兄弟学校的差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补缺补漏,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4月24日,根据六年级工作计划安排,组织了全镇六年级统一期中考试,为了了解近半个学期来全镇六年级教学情况,重点找差距、寻对策,现对期中考试成绩简单分析如下: 一、整体成绩分析 表一: 学校教学质量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平均分和双及率,平均分最高81.39.最低72.75.有的学校后进生多,语数成绩发展不均衡,偏科现象非常严重。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内容范围考得较广,涵盖五个单元,题目难度不大,以课本知识为主。有些题目考的基础但灵活。取得较好成绩的班级,主要在优秀率和及格率方面较好。 这份试题内容全面;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具体从拼音、生字、笔画、找错字、修改病句,关联词、日积月累、原文填空及内容分析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内容侧重于课内知识学习。第二部分阅读理解。题型灵活,由浅入深,从词语到句子。第三部分习作表达。作文书写形式为记叙文,内容开放,贴近学生。 二、基本情况: 1、平日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只顾教材上的词语,辐射面不广,学生没有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拓宽视野,学生只应付考试了。 2、学生的阅读分析存在问题。给短文取四个小标题失分多。 3、课文积累方面,写错字,导致这次某些题目失分很严重。 4、作文审题不清、中心把握不准、缺乏细节描写,差生错别字多,标点不能正确使用。 三、答题分析及典型错误分析: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9分):这一大题共11个小题,着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道的掌握和运用。总体上说,这一部分我们平常训练的很多,题型不陌生,尽管如此,还是出现了不该有的错误。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题目类型多样,本试卷是对本册所学的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的除法,复试统计表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内容的检测。考题内容基础知识覆盖面很大,突出了平时的教学重点,提高了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既贴近学生的训练实际又贴近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色。本试卷题量、难易都很适中,既有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对能力的考查。使学生通过本次考试,对自己有了一个全面检测自己学习情况的机会。。 二、答题情况: 全班77人参加考试,实考人数77人。优秀率779%,及格率987%,平均分864分,从这次的考试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下滑趋势,粗心大意是学生的通病。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看: 1、基础知识方面。 平时我们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本次检测着重点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一个全面调查,通过这次考试,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很好,像第二大题填空题,1、2、3、6小题基本上没有失分的现象,第9题失分严重。第三、四、五大题掌握也很好。第六题计算学生失分严重,不会改写。第八列竖式计算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方法,也有个别的因粗心而错误。第9大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完成得比较好,还有个

别学生算式列对了,计算却错了。 2、能力的拓展有待加强 本次考试不仅检测了基础知识,也对学生的能力拓展有了很好更进上步的检查,但通过本次考试,发现学生的独立应用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第一大题第4、小题学生失分较多,这两道题其实就是两道乘法题,但是改变了以前堂训练中简单的计算形式,学生做起就找不出头绪。还有第六大题,第小题,部分同学按照准确数计算,而没有估算。所以本题失分也较多。 3、堂效果有待提高。 有些题目,在复习时已经讲过并多次讲过,但是类似的题目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说明堂效果不佳,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今后的堂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堂效果。 三、存在问题: 1、学生对于基本概念虽然能熟记,但不会运用。 2、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低,准确率不高。 3、学生对于判断题、选择题的答题习惯于只用眼睛看,不能通过计算、画图操作寻找答案,完成起准确率不高。 4、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未能提高,学生的理解题意的能力较低,每次考试出错较多,甚至有的学生准确率为0 四、改进措施。 从试卷的答题情况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

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班成绩统计 参加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38 78.1 32 84% 12 31% 二、本次试卷中最突出的问题: 1.操作题。 画线段及用给出的顶点画直角和画钝角。本题中出错较多的是画钝角,很多孩子把钝角和锐角混淆了,因此出错丢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图形的操作应用能力。

2. 解决问题。共有4道题,其中第3小题需要两步运算,多数学生搞错了运算顺序,导致答案错误。第4小题由于给出的条件多,问题又非常相似。导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正确的理解题,进而错误丢分情况严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教学中应对的措施: 1、针对作图题出现的问题,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枯燥乏味,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擅长画画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图,原生态的图形,生动有趣,再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与图形结合,以画促思,最终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能更好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树立画图意识。 2、解决问题方面,老师要做到选择典型例题,精讲多练,教给学生解题思路。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许多数学问题多以文字形式呈现,语言表述上比较言简,枯燥乏味,至使他们常常读不懂题意。利用小学生喜欢画画,擅长画画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画图,原生态的图形,生动有趣,再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与图形结合,以画促思,最终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直观,能更好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树立画图意识。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抓住前半学期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题样丰富,知识的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能力;注重考查思维能力,检查孩子们是否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试卷上看,题目考察的知识面也比较广,灵活的题目也能够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可以说试卷的题目设计和难易程度是比较合理、适宜的。 通过阅卷,我觉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审题不清,对题目的意思没有弄清楚,其中最突出的是应用题的第二三小题,题目要求是求出这块布原来有多长,好多同学却算的是用去的布有多长;而第三题要求求出的是一个月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能节省多少电费,好多同学却算的是一天能节省的电费。 二是学生粗心的毛病太严重,没有养成验算(检验)的好习惯,最突出的则是计算题,有不少同学把小数位数移错了或者把加减法算错了。 三是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牢固,尤其是填空题的小数点移动上面。 四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充分的说明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训练不够。根据这些情况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期改正学生粗心、不检验的不良习惯。 1、强化口算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教师对口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要在每节课上渗透一些口算练习,并逐步提高口算的难度,为笔算和竖式计算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 2、重视检验(验算)习惯的培训,逐步减少粗心的出现几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强化学生的验算意识,要求每道题都必须进行验算或检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 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 二、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重视教学能力的提升。 1、多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方面的问题,经常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取长补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尽管学校杂事比较多,但也应抽出时间多与同学科教师进行交流。 2、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分析问题的来源,多做反思,及时改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做到让学生“多说、多做”。同时要注意改正自身一些不好的教学行为,如语速过快、表达不明等问题,让学生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准确。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一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六年级上册数学前5个单元的内容。本次考试,我班应考46人,实考46人。总分4138分,平均分89分;优良率80.43%;及格率91.30%。 一、试卷题型和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22分)共有13个小题,错的最多的是第4、7、8、9小题,这几小题比较抽象,大部分学生理解的不够清楚。从整体上讲,大部分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的基础部分掌握还是较好的。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得糊里糊涂的,解决问题过于死板。比如第11小题,一条公路长72千米,已经走了4/9,还剩()千米没走。根据平时的练习,一般是让学生求走了多少千米,而这次要求学生求出还剩多少千米没走,粗心的学生没有好好好审题就算成走了多少千米了。其他各题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但比较零碎,有的粗心,有的分析理解不够。但大多数还是小范围的。 第二大题:判断题(10分)每小题2分,共5个小题。学生错多的是第4小题,把一段木材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1/5。学生粗心的打了勾,其实仔细一看,它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平均分。

第三大题: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这个题同学们选择的比较准确,错误少。个别学生错就错在第5小题上,是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搞糊涂了。 第四大题:计算题(共25分)。成绩比较理想。从考卷看出,大多数学生不但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而且计算合理、灵活、简便。这充分说明:加强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经。但是学困生一旦碰到灵活性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简便算法既看不出来,又不会运用。 第五大题:操作题(3分)。此题考查学生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做的都不错。 第六大题:解决问题(37分)第1、3、5小题同学错的最多。第1题,学生没有仔细读题,误将第二次运走剩余的3/4看成了运走总量的3/4,导致错误。第三题是列方程解决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有些学生没找准单位“1”,导致方程错误。第5题其实很简单,学生却把问题复杂化了,画蛇添足,最终失分了,此题做错有点可惜。 二、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主要由填空、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四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内容难易适中,考查角度灵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对学生解题思维过程和计算能力的检测。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23人,大部分学生能认真答卷,个别学生不能完成试卷。这次考试成绩总分有1548分;平均分是67、5分;及格率百分之78、3;优秀人数5人;低分有2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抓好中等生成绩的提高工作,努力帮助优等生提高或保持成绩,注意督促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试卷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辨析是非真假。主要以基础知识为考试内容,题的难度不是很大,有部分学生比较粗心导致做错题。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分析题。丢分率不是很高。 第二部分:为填空题。共24分。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至五单元的内容都有涉及。学生出错较多的是第4题和第7题。如第4题;6除一个数,商是37,没有余数时,这个数是()。有余数时余数最小是()。不少学生审题不认真,不能很好的计算出这个数,做题不灵活导致计算错误。 第三部分:选择。共10分。学生失分较少。本题难度不大,很多学生能很好的分析题,做到对号入座。 第四部分:计算。共23分。 1、口算或估算。(15分)主要考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比较基础的估算知识。出错较多的是“899÷9”,部分学生把899看成900再除于9“80×15”计算结果时忘了0的补充。 2、列竖式计算。 这一题计算正确的人数很多,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题型比较容易接受。计算时只要细心都能做对。 第五部分:解决问题(共31分)第1题,第2题,第3题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理解题,会分析这一类题型。丢分率很低。而第4题。王老师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题来源 1---2年级的试卷由学校出题,3~5年级的试卷由教研室提供。 2、试卷得分情况: 一年级年级均分:88.85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92.85分,最低的班级均86.03分,相差6.82分,二年级年级均分:88.81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91.47分,最低的班级均86.58分,相差4.89分;三年级年级均分:82.3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86.6分,最低的班级均76.76分,相差9.84分;四年级年级均分:90.31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96.2分,最低的班级均86.4分,相差9.8分,五年级年级均分:82.13分,其中最高的班级均89分,最低的班级均73.4分,相差15.6分。 二、试卷评析 从我校小学数学试卷的质量分析看,我认为这次小学数学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难易适中,基础题和爬坡题的比例适中,少量题目灵活,兼顾了好中差各类不同学生的答题需求,注重对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考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检测。 三、卷面答题情况及质量分析 1-3年级大部分同学计算能力较强,出错率较低。四年级数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例如简便计算、选择题、还有基本的动手操作都掌握的较熟练,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年级数学,学生对计算题及解方程、统计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熟练。从卷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有一定爬坡度的题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第5题:两摞规格相同的碗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附图,一个碗的高度是多少厘米?通过计算说明。大多数同学没有认真理解叠放一词得意思,结果把算式列错了。五年级数学,计算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方法,能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虽是如此,这部分知识得满分的人还是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粗心所致,其次是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下来掌握不十分好。 从各个年级的卷面答题情况看有这样一些共性,一是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对其它方面的能力普遍要强,而学生失分较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灵活的题目,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特别是要让学生感悟、体验,不断完善,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改进课堂教学。新课引入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和已有知识。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们要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思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感到数学不再枯燥、抽象,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3、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缩小同年级之间的差距。 4、练习设计多样化。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提高部分,练习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多样化上。

学校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形式 按照镇教委统一安排我校于11月9日进行了期中知识检测。本次检测由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调配监考,阅卷采用流水线作业,学校统一筹算分数,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现将我校本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二、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学质量还有待于大力提高,各年级基本上都存在不及格的现象,而且两级分化现象严重,有近乎满分的,也有个位数的。 纵向比,低段优于中段,中段优于高段。中高段的语数两科科目的及格率、优秀率几乎没有达到眉县教研室《关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常规要求的通知》里规定的标准要求(及格率为80%,优秀率为25%),仅只有五3班的数学(及格率为87%,超出2%,优秀率为31%,超出6%)、三3班的语文(及格率为89%,优秀率为38%)达到县室要求。低段:二年级语数成绩均超出县室要求,而且不差上下,一年级数学优于语文,及格率几乎达到100%,一二三班分别为100%、98%、97%,优秀率一2班超出58%,达93%。 (说明:本次检测虽然调换监考,但由于是教师自己阅卷,每个人的评分标准不一,因而统计的结果也不是十分科学、公平,咱只公布纵向比,而不公布横向比,目的就是为了督促教学工作) 横向比(两率)略。 语文:六3、六1、六2;五3、五2、五1;四3、四1、四2; 三3、三1、三2;二4、二3、二1、二2;一1、一2、一3。 数学:六1六3、六2;五3、五2、五1;四1、四3、四2; 三2、三3、三1;二4、二2、二1、二3;一2、一3、一1。 三、试题分析 1、语文 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技能运用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阅读、习作题的检测比较灵活;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各年级均注重了课外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拼音写词语,照样子写词语,组词、成语填空、课文默写和据课文内容填空这几项,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一般得分率都在80—90%以上;而分析运用能力题即阅读分析、习作,学生的得分率低于70%;有关课外知识的拓展得分率较低,四年级作文写世园会,五年级第九题“根据观的三个不同意思,分别写出三个词,并用这三个词各写一个句子”既考察了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以后各年级都要加强课外阅读。 2、数学 本次试卷所出的试题能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

六年级英语期中质量分析

六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应馨乐 一、试卷分析 1、本次考试内容为六年级上册的Unit1到Unit3。整套试题分为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其中听力占30分,笔试占70分。试卷排版清晰,题量适中,题型灵活、丰富,难易恰当。整套试题知识点把握准确,关键词汇与句型、语法点考察全面,重点突出,并且有一定的层次性。整套试卷大部分内容考的都是基础,全部来自课本,并且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 既从多个角度考察了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掌握情况,又充分体现了六年级英语考试的特点。听力部分题型包括:听句子,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听对话,判断句子正误;听音,选择相应的答句。笔试部分题型包括:找出不同类的一项、单词拼写动词短语搭配、单项选择、连词成句、根据问句找答句、阅读理解。总而言之,整套试卷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前段的英语学习情况。 二、学生考试成绩分析 A:100分 B:98分 C:92.5分 D:58分 E级及以下 六一班:A:7人 B:11人 C: 12人 D:7人 E:2人均量值:1.3974 六二班:A:5人 B:4人 C:20人D: 6人 E:2人均量值:1.1315 六三班:A:3人 B:13人 C:17人 D:3人 E:2人均量值:1.3026 三个班各有两个E级,属于智力问题,没办法抓。一班有7个D级的,都是七八十分的,是今后重点补差对象。二班这次A级B级人数太少,所以与其他班级相比有点落后,其中6个D级也会在今后重点补差。三班D级的有三人,重点在提升A档人数,以及补差工作。 三、存在问题 笔试部分的第一大题,选出不同类的单词。很多学生对单词的归类、词性的区别比较模糊,对动词、名词、形容词、介词、代词、疑问词等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做题时特别容易出错。 笔试第三大题,语法综合题。发现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差。很多固定搭配学生由于平时不去实记,导致学生失分比较多。学生对于目前学过的过去时的定义、句型结构、时态特点、具体用法等几乎都很模糊,导致放在一个大题里时,不能很好地去分析题目从而去选择正确的答案。具体表现在:第一不会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27人参加考试,优秀18人,及格25人, 最低分8分 ,最高分46.5分,总分1106分,平均分40.96. 二.试卷分析: 从试卷的内容来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关注科学新成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知识难度来看,难度适中,没有偏、难、怪题,符合本册教材的教学意图,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本试卷共有四个大题,第一大题讲科学关键词填入科学思维导图中,第二大题是选择题,第三大题是实验对对碰,第四大题是我有问题千千问。 三、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科学推测问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2.试题亮点: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在有限的时空,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掌握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现有水平,力求内容充实,既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严格控制“送分题”,充分发挥了试卷的评价性。考察知识点虽有叠加而不越纲,一题多考而不超标,确保难易适度,基本适合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作答。 3、得失分原因分析: (1).回顾科学知识.由于时间紧,没有给学生回顾总结每一单元所学知识,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灵活记忆力好的学生做的还好. (2).观察提出问题,第一小题做的还可以,平时讲过,第二小题学生做的不好. (3).分析实验现象,失分较少. (4).解释自然现象, 属于发挥题,看学生平时对知识点掌握情况。部分学生答的不好。四.今后的措施 1.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加强复习,提高理解力。 3.多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4.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只有亲身做过了实验才能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光凭教师的讲解演示是不够的. 1 / 1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我们五年级在考试结束后,我们老师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客观、详细的质量分析,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挖掘学生错误背后潜藏着的学习行为、思维品质等问题,并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就本年级的答题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刻地分析,总体看,五年级存在的共性方面是:(一)、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从卷面看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还是较好地达成了目标。尤其是计算,普遍正确率都在80%以上,说明学生对计算方法能很好理解,计算技能也已经基本形成。总结成绩的取得原因有四点: 1.自主活动,意义建构 数学课上,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2.精练少做,减轻负担 注重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很少采用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我们对每周、每月的练习设计都有生活、实践、综合的要求,希望能在练习的过程中实现再学习、再发展。 3.正确导向,建立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 从概念部分的答题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容乐观的。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文字、图表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能力;根据最初的问题情境证实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都急需提高。 (三)、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质量分析

2012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略难,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 从考试结果来看,我班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 我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如位置与方向中的数对表示物体的准确位置;求比值和简化比两类,一是有少数学生分不清求比值和简化比,结果表达错误;二是计算方法不得当,不能化到最简,简便计算也有待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3.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熟悉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学生错误较多。原因就是我们平时训练的题型单一,问法单一,学生的应变能力差。虽然平时上课也注重让学生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但并没有人人要求过关,所以要求我们教师思维要活,题目要新,形式要多样。数学题型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知识点,是数量关系,对于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来说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找准单位“1”,好多同学对应用题不会分析理解,找不到正确的单位“1”,那就分不清用乘法还是除法。应该注意接触应用题就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对于不同的题目就可以自己分析,而不是盲目去做。 4.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5、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今后改进措施: 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 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 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反思 这次期中试卷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为阅读题,第三部分为写作。总分为100分。基础知识包括看拼音写词语、组词、形近字组词、补充成语,句子转换、判断题、课文内容填空。主要以课文的知识为主,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知识、突出各种能力。” 一.整体水平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大部分学生书写正确,得分率高。形近字组词完成得较好, 得满分的很多。补充成语这一题完成效果不错,选词填空也完成得可以。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对课文非常熟悉,满分率在80%以上。 2.句子转换方面完成得不是太好 3.大多数同学课外阅读完成得还可以,因为中年级学生阅读量增多,理解能力 较低年级时有所提高,对完成这样的题目不是太困难。 4.在写作部分,其实这个题目的内容我们已经训练过,唯一没有训练到的是补 充作文题目的做法,相当一部分同学题目是补充上了,但在写作过程中忘记了自己所补充的内容而写成了别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21人中,不及格人数是两人。 二.问题归因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复习得不扎实。“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持续发展。”说到底也就是要处理好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从现状来看,前部分的要求我们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从我们的“基础积累”这大块得分率便可以找到答案。可见,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较扎实,教师训练到位。但后者还是较薄弱的。如:读短文,回答问题,写话。可见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题目还没掌握好,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们的老师平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反思 1.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考试基础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掌握的最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期中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较好地体现了课标所规定学习要求,绝大部分试题的设计都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在数学主题学习中取得的成就。 ⑴整卷共25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⑵试卷重在考查《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置的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重在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⑶本次试卷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旋转这三章书的主要内容,对应分值比例大概是3:2:1,可见是重点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情况。 二、本次期中测试成绩 本次考试参考人数483人,平均分是45分,最高分120分,合格率大概是24%,达优率4%.从这些数据来看学生这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本套试题共三大题:选择题30分、填空题24分、解答题66分。学生的得分主要在试卷的第一面,部分学生第二面基本是空白的。从我所教的班级来看:失分最严重的是第9、16、25题,只有极个别同学做出,25题没有人得满分;失分较严重的还有第5、14、15、17、20、22、24题,这些题目还是有小部分同学能做出。 三、从学生的失分情况上分析教情与学情 1、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落实还应加强。比如,学生必会,应该拿分的一些中档题得分情况并不理想。如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的第 2、11题;考查方程的根第4、14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及最值问题的第5、6、7、13题;考查旋转中的中心对称第 3、15题。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题,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课堂密度小,双基的落实不到位,从而得分率不是很高。 2、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上还有待加强。 (1)审题不认真。如第22题,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看清所给的方程还不是一般形式;还有就是第7、10题,这两题主要审清题意应该就没多在问题。 (2)计算能力有待提高。阅卷中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比如,第17,22题,这是解方程及其应用。有不少同学22题方程能列出却不会解方程;还有就是23、24题,很多同学是因为计算不过关而导致失分。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比如:第9、16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二元方程之间关系的应用,失分较为严重;还有就是最后一题的压轴题,重点第二问要分情况讨论,很少同学能够想到。个人认为题目出得不够严谨,很多同学只写坐标没有过程。从这些题可以看出学生所学知识较死,应变能力也不好。这说明平时教学中,注重的只

期中考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由教研组命题的期中考试卷,基本上符合大纲要求,题量适当。试卷难度适中,高分学生占三分之一多。这份试卷基础题较多,无偏题怪题,基本涵盖各单元重点,基础知识题较多,在书本原句上进行适当修改又考查了学生的运用能力。试卷充分考虑了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困难,以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从学生们做的情况来看,平常扎实的学生考得都不错,本学期抓紧了单词记忆,大部分学生在词汇运用这块表现不错。但同时也暴露出部分学生学习不踏实,一些基本句型知识点仍没有好好掌握。下面我详细的讲解一下本次考试中各部分情况。 1.听力部分 这次听力为15分,十个题目,难度较低,大部分学生都能拿高分。 第I题听对话选图片。基本覆盖本学期期中部分各单元基本知识。此题的得分率达到95%。其中,第4小题相对错的多:How do most of Berry's classmates get to school? 听力过程中录音bus发音较快,且与take 连读,学生一时反应不过来,故会选错。 第II题听长对话,完成信息记录表。考查学生对语音材料的感知能力和对句型的感受、理解和运用。此题的得分率达到89.5%,全对的学生较多。 总体来说,听力题的得分率相对较高,个别学生之所以失分,主要注意力不集中,忽略主要的信息。 2.笔试部分 单项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在这半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15个题目,共15分,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基本覆盖双基知识。此题的得分率达到75.4%。 第13题:--Tom, 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your school? -- About ten minutes' walk. 该题答错的学生主要在于答题时没有看清问句和答句,特别是答句中的walk,表示路程,只看到ten m inutes,而误以为是对时间提问,事实上是对路程的提问。 第22题:--Today's homework is so difficult that it takes me two hours_____ it. --Me, too. 考查句式It takes +sb. + some time+ to do sth. 个别学生把take 和spend用法混淆,说明学生在平时没有注重对知识点的分类归纳。 完型填空 此题为完型填空,10小题,共10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试题基本覆盖了所学单元的语言知识,如形容词,频率词组,固定搭配词组等的用法以及考查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能力,并增加了对学生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第27题,部分学生在没有从文章上下文的语境中正确理解,或个别学生在many和 much运用混淆。 第30题,失分原因在于学生还是没有从文章上下文语境中去理解该句话,once a month; very often; twice a week; never的正确选择主要从后句话My parents usually go to work by bike,too.中的usuall y可看出30题的正确选择,这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从整体上把握。 第32题,该题之所以误选,错误率高,在于学生对丹麦的国情不了解,说明学生平时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等方面比较欠缺。 阅读理解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六年级学期已经过去一半,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通过考试了解学生这半学期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进行以后教学工作,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数学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二班共有学生xx人,参加本次xx人。及格人数人xx,及格率xx%,优秀人数xx人,优秀率xx%.平均成绩为xx。 二、试卷情况分析 整份试卷以现行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题型结构、试题内容分布全面,题量适中,部分题的难度一般,试题不仅考查了本册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有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分析 取得的成绩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看:

大题,计算题,包括口算,脱式计算以及化最简单的整数比。第1题,口算,只有两位同学得数写错了,得分率很高;第3题,化最简单的整数比,平均每题只有三位同学减分,所以这部分答题情况也比较理想。这部分考察同学们的是数学数与代数部分的知识。考察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平时经常训练,所以只是较为扎实。 第二大题,填空题。2.3.4.5.8.10题正确率接近99%。第4题考察的是位置的相关知识,这一单元较为简单,学生学起来没有难度,并且积极性很高,并且考察的知识较为基础,即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第2,6题考察的是分数的乘除法这部分内容,在考前对学生比较大小和分数的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复习,量关系的内容,10题考察同学倒数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难题。 第三题,判断题。2-5题,每题班上只有一到三名的同学出现错误,因此此题得分率比较高91%以上。此题,在考前训练过类似的题型,因此对同学们并不陌生。 第四题,选择题,第1题、4题。5题,正确率为接近98%。第1题考察的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在平时练习中,已经熟记于心。第5题,考察圆的认识,考察了圆的直径和圆的半径的关系,知识较为基础。因此,答题情况比较理想。 第五题,动手操作题。第2小题,画出各个建筑物的位置。此题在位置这一单元,作为侧重点经常练习,得分率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