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

2、质量基准实施与评价
制定好质量基准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施和评价。具体包括:
(1)在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严格执行质量基准,确保教育质量的稳 定性; (2)定期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建立学生 评教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和建议,并合理采纳; (4)对师资 队伍和实践环节等关键要素进行定期审查和调整,
结论
本次演示对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质量基准的 概念、内涵和重要性,并探讨了制定和实施质量基准的方法。本次演示还分析了 质量基准在质量控制、项目管理和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应用,为提高工程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进一步质量基准的持续改进和完善,以及如何更好地 与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相契合,推动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持续发展。
1、质量基准制定
在制定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 性原则。具体步骤包括:
(1)成立由教育专家、企业代表、校友等组成的质量基准制定小组; (2)对 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3)参考国内外同类院 校的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标准和做法; (4)制定初步的质量基准,包 括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具体标准; (5)将初步的质量基准公 开征求意见,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参考内容二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学位论 文的质量问题逐渐受到。如何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学位论文的 质量,是当前教育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1、论文选题:选题是学位论文的关键环节,应充分考虑研究领域的热点、 难点和疑点,确保选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34期摘要: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建立有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测体系,有利于发现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改革培养方式,以期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34-0017-06Abstract: The quality of dissertation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analyzing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dissertations,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monitoring system forthe quality of graduate dissertations is conducive to discovering the problems in each link of graduate training,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hesi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training.Keywords: master's thesis; quality evaluation; monitoring system哈爾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校科研教学传统主体院系之一,是学校规模最大、学生数最多、科研总量最大的学院。

基于SEM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SEM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研究

在 现有 的各 类学 位 与研 究生 教育 评估 中 , 学位
与研究 生教育 自我 评 估是 重 要 评估 方 式 , 也是 国家
单 的记分法 和评 阅法 进 行评 价 , 结 果往 往 难 以横 其
向 比较 3。最后 , 重要 的是无 论 是 定性 评 价 还是 更
评 估 和社会评 估 的基础 , 各学位 授予单位 科学 、 是 合
约束 、 自我发展 机 制 的关键 环 节 。教 育部 也 提 出 相


问题 的提 出
研究 生学位 论文质量 是学位 与研究 生教育 质量
应要求 “ 培养单 位应开展 经 常性的 自我评估 工作 , 及 时发现 和解决培 养 工作 中出 现 的问 题 , 建立 起 具 有 自我 完善功 能的质量 保证和 监控机 制” 。因此 , 中 从
理规 划学科 建设 的主要手 段 , 是建 立 自我管理 、 自我
收 稿 日期 :O8 0 -0 2O —5 1
定量评价 都没有 对评价 指标体 系 的科 学性 问题 引起
足够 的重视 , 而这 个 问题 却 是研 究 生 学位 论 文 质量
作者简介: 孔祥沛(98 , 江苏沛县人, 16 一) 男, 副研究员 , 博士研究生, 事高等教育评估管理与研究 。 从
研 究生学 位论 文质量评 价指标 体系是 合理 的 , 能够有 效 、 可信 地对研究 生学位 论文质 量进行 评估 。
关 键词 : 研究 生学位论 文 ; 量评价 ; 质 结构方程 模型
中图分 类号 :,4 . C 38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6 147(080 —00 0 17 —90 20)4 07 。 4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控制策略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阶段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硕士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也是硕士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综合运用的展示。

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应该严格控制,这不但是对硕士研究生负责,也是对高校负责,更是对用人单位选拔人才负责,因此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学位论文无创新。

硕士生学位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总结和提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试。

硕士生学位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论文内容没有创新之处,只是借鉴多篇文章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后当作自己论文的创新点,甚至还有的同学直接把别人的创新点拿来进行论证。

长此以往,研究生培养质量很难提高。

(二)论文选题不当。

选题是论文的核心,整篇论文都要围绕这一议题进行讨论研究。

部分学生的论文选题题目过大,论文依据根本无法支撑选题的论证。

还有部分学生论文选题偏离本专业研究。

虽然我们在研究问题时可以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但前提是必须主次分明,必须是围绕本学科发展,或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选题。

例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论文选题为会计和税务的学科交叉,但是论题论到最后反而变成了解决税务方面的问题,这样偏离议题的选题最终也是无法通过答辩的。

(三)论文排版无秩序。

规范的写作格式是硕士学位论文最基本的要求,答辩组成员在审议学生学位论文时发现,部分学生的硕士论文层次不清、逻辑不通,甚至出现文法错误。

有些语法错误是学生为了通过论文重复率检测而明知故犯的,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论文准备时间不充分,临交论文时匆忙准备,没有对论文反复进行修改推敲所致。

像这些章节不分、标点乱用、错别字误用等现象,都说明学生写作态度不够严谨。

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的对策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控制需要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制度支持,需要研究生导师的大力配合,需要研究生同学的自身努力,三方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学生学位论文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论文逐渐成为了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然而,针对研究生论文的评价体系并不完善,现有评价标准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现状目前,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的重要性、研究内容的严谨性、创新性以及语言表达和论理结构等方面。

这些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研究生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

然而,现有评价标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标准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的框架和体系。

各高校、各专业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缺乏标准化的指导。

其次,评价标准的数量过多,缺乏重点突出和层次清晰的设计。

在学生和导师对论文质量的评估过程中,难以把握评价标准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二、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改进。

1、建立标准化的评价指标在研究生论文的评价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分类,使得评价体系更为具体、可操作和层次清晰。

同时,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各专业的差异和学科特点,制定对应的评价标准。

2、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估研究生论文的撰写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该加入针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以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专业素养。

例如,可以引入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创新性思维等指标。

3、强化导师的评价和指导作用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评价和指导,直接关系到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该充分考虑导师的评价和指导作用。

例如,可以引入导师评价成绩的权重,设置导师评价专栏等。

4、鼓励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发表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不仅体现在论文本身,还应该体现在学术成果和学术交流上。

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发表学术成果。

例如,评价体系中可以增加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占比等。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

但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同时也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一些影响,给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就有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或下滑的问题。

文章从教学资源、学生素质及师资条件等多方面分析影响因素,并结合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给出了一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和招生规模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但与此同时,也给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高增长速度,大大提高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而我国目前教育的规模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国家采取扩大招生规模的方式来加速培养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就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水平不高这一问题就制约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论文质量实际上综合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1]。

据了解,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尽管出现大量优秀学位论文[2],但整体上看学位论文的质量的确不容乐观,因此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目前硕士研究生群体中不乏自强不息,获得重要成果的创新型人才,有的撰写出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但也有报道表示,和以前相比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水平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论文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创新性和前沿性,创新性要求是论文应探索有价值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或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前沿性要求是从事学位论文前,了解某一学科领域新的学术信息,掌握学术脉搏[3]。

但目前的学位论文普遍缺乏创新性,不仅如此,不少学位论文实质性工作内容很少且重复过多。

以第三方评价机制——学位论文全盲评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以第三方评价机制——学位论文全盲评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以第三方评价机制——学位论文全盲评保障研究生学位
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研究生的
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有些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
问题,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也会影响研究生的学术声誉和学历价值。

为了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其中全盲评是一
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方式。

全盲评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其次,全盲评可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在全盲评过程中,评阅人没
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只能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

这样
可以更加准确地发现论文的不足之处,促使研究生在论文的选题、研究方
法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进而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最后,全盲评可以提高学术界的诚信度和声誉。

学术界是一个基于学
术诚信和学术道德的社群,而全盲评机制的引入可以有效遏制一些不诚实
的行为,提高学术界的诚信度和声誉。

只有通过客观评价机制,才能真正
反映出学术界的学术水平,推动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素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并通过全盲评来保障研究生学位论
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全盲评可以避免主观评价、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保护知识产权和提高学术界的诚信度。

然而,全盲评机制的实施需要技术
支持和管理措施的配合,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质量监控实施办法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质量监控实施办法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是提高我校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保障,为此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学位论文评阅前资格审查学位论文评阅前应进行申请学位资格审查和学位论文TMLC系统检测。

(一)申请学位的资格审查1、申请学位者应根据当年工作通知的具体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有关材料进行当次申请学位的资格审查。

2、资格审查先由二级学院组织进行,而后由研究生院进行复查。

3、资格复查结果合格者,方可提交论文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以下简称为TMLC检测)。

(二)、学位论文TMLC检测1、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必须参加TMLC检测。

2、申请学位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等有关材料参加TMLC检测。

研究生院负责组织盲审论文的检测,其余由各学院组织开展检测。

3、硕士学位论文(不含实验材料与方法)重复率(重合字数比例)低于20%、博士学位论文(不含实验材料与方法)重复率低于10%为合格,检测结果合格者,方可将学位论文送评阅。

4、TMLC 检测结果不合格处理办法:学位论文检测不合格的,应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改,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论文检测1次;若仍不合格,退回论文,再次修改,并在半年后再次提交论文检测1次。

若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位论文经检测仍达不到评阅要求,按肄业处理。

二、学位论文评阅(一)论文评阅采取二级学院送审和研究生院双盲送审两种方式。

(二)评阅的学位论文包括:论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综述。

盲审论文内一律不得出现申请人、研究生导师、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

(三)“双盲”评阅1、以下对象的学位论文由研究生院组织进行“双盲”评阅,“双盲”均送3名同行专家评阅。

(1)所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导师的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论文。

(3)在论文送审中,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学位论文被1个或1个以上专家评为“C”或者“D”者,其下一届学位毕业生的学位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从开题到定稿答辩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构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论文选题、开题与评审、答辩、抽检、导师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标签: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最直观的体现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可以说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和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它既可以使研究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融会贯通、理论体系得以完善,又可以指导实践、科研。

建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论文选题的原则(一)研究目的原则根据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目的,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三类。

“描述性研究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科学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通过对其科学发展现状的准确、全面描述,解答是什么的问题。

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科学发展现象做出普遍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

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研究,又可以为进一步周密深入研究做准备。

”[1](二)兴趣与知识构架原则研究生选题应以所学学科专业来确定研究方向,并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知识构架来选题。

选题应该基本符合研究生自身的研究兴趣,并与自己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研究经验相适应。

研究者要考量自己的知识积累、专业素养和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确认自己确实能够通过努力解决有关问题。

(三)选题忌“大”原则论文选题有大小,大到可以囊括一门学科,小到仅仅解决某个具体问题。

一般来说,论文选题不宜过大。

选题过大,容易使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一般更倾向于“小题大做”,忌讳“大题小做”。

往往小题目却可以写出大文章,而大题目容易空泛,文章没有价值。

(四)价值性原則选题的内容及范围能使论文研究有助于解决一定学术问题或某一现实问题,学位论文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一是应用性选题必须注意时效性,一般不能选已经有些“落后”的选题,更不能选已经过时的选题。

二是论文选题要着眼于理论和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应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选择在学科领域中具有理论性、新颖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选题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迫切、社会影响更大(表现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大)的选题。

必须强调的是,纯粹技术性的、实用性的课题,不适于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

(五)专业匹配原则首先,选题要明确专业定位,一般应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吻合,跨专业选题是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研究生与自己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般都是一致的,导师在该方向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相应的成果,所以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争取导师在学术和经费上的支持。

二、论文开题及过程监控论文选题是论文工作的关键,而开题报告则又是保证论文进度、质量的重要前提。

开题报告撰写及内容应在研究生查阅有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并交由自己的导师进行审订。

研究生所在院系以相关导师组为基础,组织开题报告专家组,并邀请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参加,一般不少于五人。

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确定报告时间,研究生进行报告及论证,由各位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批评和修改意见。

对硕士生学位论文进行前期监控,保证论文的进度,主要通过中期检查实现。

专家可依据研究生的汇报情况对研究生的论文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论文工作中存在较严重的问题,诸如进度问题、遇到困难等,应做出适当调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能正常进行和按时完成。

硕士生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就进入导师修订和评审阶段,导师评审结束之后再由其他机构及专家对已完成的学位论文进行评审。

这是学位论文进入答辩之前保证论文质量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一)导师评审与修订论文初稿完成后,首先应由导师进行修订与评审。

导师要对学生论文在框架、主题、论文的逻辑结构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审核,如有问题,需要提出相关修订意见,并交由学生进一步修改。

(二)其他专家评审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提高论文质量监控力度,应设置其他专家评审制度,即组织校外专家或其他非导师专家进行評审。

其他专家或外审单位专家评审一般采用双盲审制度,即评审人和被评审人双向匿名的评审制度。

论文双盲审正是为提高学位论文监控力度而采取的举措,通过盲审机制,学校和学科希望获得同行专家客观、公正的学位论文评价,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以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论文答辩质量评价(一)建立预答辩制度预答辩就是在学位论文成型之后正式答辩之前,以导师组成员为主,组成预答辩组,评议申请参加正式答辩的学位论文是否合格的一种答辩制度。

采取预答辩方式可以在正式答辩之前,对学位论文进行一次集体诊断,从论文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审查,对于有问题的学位论文应要求强制修改,直至合格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二)明确答辩程序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应严格、规范、严谨,并且要组建符合规定的答辩委员会。

正常的答辩程序不仅要对研究生的答辩资格、研究生所写的学位论文定稿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还应注重答辩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三)建立答辩评分体系为了使学位论文答辩的评分过程更加合理、科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的评定结果改为打分制。

分项目、分指标对论文写作水平及答辩水平的各要素进行量化评价,并且重视优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工作,并依据有关规定加大奖励力度。

四、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指导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导师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作用。

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到撰写的整个过程,导师都要全程认真参与指导并把关。

指导教师需及时把控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及进度,确保学位论文选题、框架、内容、学术观点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确保论文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

其操作要求是在论文工作的全过程中,研究生必须定期向导师报告进度,导师则应帮助答疑并帮助解决论文创作过程中所碰到的困难。

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研究生,导师应该给予特别指导和帮助。

五、建立事后抽检制度在学位论文评审方面要建立学校的事后抽检制度。

研究生处组织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及其他相关专家,组成抽检小组。

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后,在全校各专业范围内,抽取一定数量的学位论文进行再审查。

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论文,除追究相关教学单位组织责任和相关专家的评审责任外,主要处罚相关导师。

比如,限制或取消相关导师下一年的招生权。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每年都会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抽检,根据抽检结果学校应出台相应的处理办法。

这一抽检制度已经正式运行,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及监控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六、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指标分析(一)论文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将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因素大体分解为四个主要因素,即选题、论文水平、写作能力和答辩能力。

这四个因素可以构成论文质量评价的一级指标。

1.选题,权重可为10%。

选题是研究生进行论文工作的开端,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引起研究生对选题的重视,应该将论文选题作为一个单独的指标来评价。

2.研究生的學位论文水平,权重可为60%。

论文水平的影响因素可分为论文的理论基础、数据处理及分析论证、论文的学术水平、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论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为是否有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良好的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3.作者的写作能力,权重可为15%。

首先要考查论文的整体构架是否合理,论文论证的逻辑结构是否清晰,是不是能够做到主题明确、推理严密、论证有力。

另外,文字表达、条理层次、图表、论文的格式等因素都构成写作能力高低的标准。

4.作者的答辩能力,权重可为15%。

答辩能力可分为“概括与表述能力”和“理解与回答问题”的能力。

概括与表达能力就是指作者能否在规定的答辩时间内,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阐述论文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的能力。

理解与回答问题的能力是指研究生准确理解和分析答辩委员所提出问题并能准确回答的能力。

(二)论文质量评价的二级指标1.“论文选题”一级指标下可考虑划分两个二级指标:一是选题大小适当、新颖、针对性强;二是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论文水平”一级指标下可考虑划分五个二级指标。

(1)文献综述。

论文能够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全面、归纳到位。

(2)论文的理论基础。

论文能够体现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研究生能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立的研究能力。

(3)论文的难度与工作量。

表现为研究的复杂程度、研究的规模、内容的饱满度等。

(4)应用前景及经济和社会效益。

(5)突破与创新。

研究者在研究内容、方法、视角等方面有一定的创新。

3.“写作能力”一级指标下可考虑划分两个二级指标。

(1)整体构架与逻辑结构。

结构严谨、推理严密、论证有力等。

(2)语言组织。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格式规范等。

4.“答辩能力”一级指标下可考虑划分两个二级指标。

(1)概括与表述能力。

(2)理解和回答問题的能力。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将学位论文从选题、设计、写作、评审到答辩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评价整体。

对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把关,就是做到了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水平的“质检”工作前移,解决了以往评价学位论文水平只是单纯的“验收”工作,重点强调了“监理”职责。

参考文献:[1]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2]吴宏翔,顾云深.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22-26.[3]夏世斌,汤文斐.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模糊评估系统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8):108-110.[4]封旭红.研究生学位论文保障体系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4):71-72.[5]郝春艳,等.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力促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 文教资料,2007(32):148-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