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墓旁的沉思——深切地怀念陶行知先生
遗爱在人间——追思陶行知先生

重 庆 陶研 文 史
G e N n o e . r 3 a , 1 2 0 1 5 N o . 5 9
.
中 ,令 人至 今难 忘 。
观 察 、锻 炼 与创 造 。我 们 不 仅 到 民 间去 采 风 ,而 且
陶 先 生 反对 禁 锢 学 生 思想 、束 缚学 生 创 造 力 的 天 天 定 时 到 农 村 、矿 山 去 做 。 “ 小 先 生 ” ,教 农
所 从 广 西流 亡 到贵 州 边 境 国立 学校 准 备就 地 解 散 。
午 一 顿 干饭 ,只 有 一 小把 盐 巴煮 的 胡豆 下 饭 。他 和
在 恐 惧 、彷 徨 之 中 ,表 姐 来 信 告诉 我 ,她 念 书 的那 师 生 一 样 过 着 艰 苦 的 生 活 。 即 使 这 样 ,在 钞 票 贬
,
遗 爱 在 人 间— — 追 思 陶 行 知 先 生
重 庆古圣 寺育才 学校学 生
周 毅
( 一)
陶先 生 一 向靠 穷 办 法 办学 ,办育 才 学 校 也 不例
我 第一 次 见 到 陶 行 知 先 生是 一 九 四 五年 初 。那 外 。他 找 到北 碚 草 街 子 乡凤 凰 山上 明代 的古 圣 寺和 时 , 国 民党 军 队在 湘 桂 前 线 全 面 溃退 ,我 就 读 的一 附近 的 回龙 寺 作 校 舍 。伙 食 是 早 晚 各一 顿 稀 饭 、 中
( 二)
陶先 生 正 伏 案 写字 ,听 见 叩 门声 ,立 刻 转过 身 先 生对 孩 子们深 沉 、挚热 的爱 。
来 ,炯 炯 有 神 的 目光 ,透 过 黑边 眼 镜 ,打 量着 我 这
个 陌生 的孩子 ,端 方 的脸 上 ,挂着 慈祥 的笑 容 。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参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今天我们班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南京晓庄的劳山山脚下的陶行知纪念馆,一下校车的同学们就开始对于这个地方展开了讨论,破旧和荒凉是对这个地方最多的描述。
接着我们又步行了一段路,最先进入我们眼中的是陶行知先生题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两排金色大字,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几个字;再往前走了一会看到了陆定一先生为纪念馆题写的“陶行知纪念馆”铜匾;在台阶前我们排好队准备进入馆内,门厅内有一尊陶行知的全身铜像,其面容慈祥,姿势像是召唤我们到他身边,背景是毛泽东主席为他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馆内有两个展厅,展示了近四百多幅珍贵图片,两百多件陶行知先生的遗著、遗物和遗稿等。
这些东西真实的反应出陶行知朴素而伟大的一生。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陶行知的墓前敬献鲜花以表达我们的敬意。
此行使我对陶行知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也是安徽人和陶行知先生是同乡,但我之前对陶行知的了解仅限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这六个字,被晓庄学院录取前我还不知道它和陶行知先生之间的关系,直到被录取后才去了解,才知道原来晓庄学院的前身是乡村实验师范,而我也成为了他的一名学生、一名“小陶子”。
这是我以前万万想不到的自己会和这位伟大的人结缘。
站在这里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我站在了陶行知先生曾经努力和奋斗过的地方。
曾经看到过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合一”的三大教学理念,感觉他就是当代的孔夫子;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的主张。
他们对我国的教育都有重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班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南京晓庄的劳山山脚下的陶行知纪念馆,一下校车的同学们就开始对于这个地方展开了讨论,破旧和荒凉是对这个地方最多的描述。
接着我们又步行了一段路,最先进入我们眼中的是陶行知先生题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两排金色大字,我拿出手机拍下了这几个字;再往前走了一会看到了陆定一先生为纪念馆题写的“陶行知纪念馆”铜匾;在台阶前我们排好队准备进入馆内,门厅内有一尊陶行知的全身铜像,其面容慈祥,姿势像是召唤我们到他身边,背景是毛泽东主席为他题写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深深怀念陶校长

清敌我 。 他还亲 自与吕复同志谈话 , 到队后开大 会 吕复就把陶校长的话转告大家 ,要老同志们 帮助我们 , 爱护我们 , 说我们还 ( 下转第 1 页 ) 8
3 9
维普资讯
二 o 。 ̄  ̄
(第3 ) 总 2 期 ( 第 2 ) 3期 期
随便举几个 出来 ,如黄炎培先生是办职业教育 的, 梁漱溟先生是办乡建教育的 , 以至於被暗杀 的李公朴 、 闻一多 , 目前仍在活动的罗隆基 , 潘 光旦 这几 位先 生 , 都是 以教育 为业 的人 。 为什 么 他们 都转 向到政治 来 呢? 教育 家 未见得 个个 都想 做官 ,要 做官是 尽 可以加入在朝党 , 何必 冒犯种种的不便 , 作在野 的政治活动?十年以前许多不问世事专攻本业 的教授们 , 为甚么到今天就不甘沉默? 一句简单 的答覆 , 是政治环境所逼成的。我们的政治 , 逼 得有 良心 的人不 能不 开 口,逼 得诗人 走 出象 牙 之塔 , 逼得科学家走出实验室 , 也逼得教育家们
3
熏 交陶霹 文交 《 j 呵
Go26 e30 NM0起
上 海 新 民晚报 社 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 昨天以脑溢血逝世 , 无 论 知与不 知 , 同声 表示 悼惜 , 有一 位朋 友则 除 了 悼 惜之外 ,还不 了然於 他 在最近几 年的转 向政 治。 办教 育 的人老 老实 实办 教育好 了 , 为什 么要 参加政治活动呢?许多敬陶先生的人也免不 了
维普资讯
二总 丢 第3) (2 磊期 期
鬟
No. 20 6 3, 0 Ge rl No2 ne a .3
,
深深怀念陶校长
原社会 组学生 周泓 ( 寿梅 )
14 96年 7月 2 5日陶校 长 去世 时我 正在 上 海, 噩耗传 来 我万分 悲痛 , 当即写 了哀 悼敬 爱 的 陶校 长 的短文 ,参 加上海 举行 的 陶校长追 悼会
缅怀行知先生 许乃权发言稿

缅怀行知先生,传承行知精神――清明节祭扫陶行知墓教师代表发言稿洪泽县黄集小学许乃权陶友们:大家好!时值清明,日暖风熏,翠柏凝春,更显得郁郁葱葱。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重温先生的教育思想,表达我们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
他一边搞教学,一边搞教育理论研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指明了方向。
陶行知先生在治学与育人方面始终坚持“行知”,即行而知之”。
他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多进行实践,在亲身历练中获得真知。
求真知、做真人,是先生对我们学生的一贯要求。
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先生要求青年学生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使乡村师范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做到劳动、教育相得益彰。
“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叫“爱满天下。
”这句话既包含了对国家、对民族的大爱,又包含了对自己、对家庭、对学生、对朋友的小爱。
当然,在先生的思想里,没有大爱就没有小爱。
因此,他从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把教育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
在“9·18事变”之后,先生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去,并逐步接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开始与我党合作,于1939年在重庆成立了育才学校,为抗日救亡,争取民族自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可用之材。
“爱学生”是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的根本,也是我们教师人格的灵魂,更是我们师德的核心。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还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在陶老“爱”的词典里,爱就是清澈甘甜的泉水,能够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爱就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爱就是一缕冬日的阳光,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无限的温暖。
愧对先生――陶行知墓前的随想(李镇西)

愧对先生――陶行知墓前的随想(李镇西)先生,我终于走近了您。
这是我多年的夙愿。
从刚参加工作起,每当我读您的书,我总是被您那颗赤诚的爱心多打动,甚至不止一次痴痴地想:如果您还健在,哪怕是远隔千山万水,我也一定要投奔您,亲耳聆听您的教诲。
这当然是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幻想,于是我盼着有机会拜谒您的墓地。
然而尽管我曾三次到南京,却因为来去匆匆我都没能如愿,每次离开南京时都留下遗憾和愧疚。
这次,我从扬州返回成都的途中,我特意在南京停留了一天,南京的朋友想陪我多转些风景名胜,我说:“我哪儿都不去,只想去看看陶行知先生。
”于是,2001年10月15日那天,我来到了晓庄。
今日的晓庄已属于市区而不是郊外,但一走进晓庄遗址,我仍然感到一种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座崭新的“犁宫”在山坡上,其外观完全依照您和您的学生当年用双手筑成的犁宫造型。
这座新犁宫,就是现在的“陶行知纪念馆”。
这座新的纪念馆是为纪念您110周年诞辰而建的,按理要在您生日――10月18日那一天才正式对外开放。
但也许是我的诚意打动了馆长,他特意接待了我,让我有幸成为新纪念馆的第一个参观者。
尽管这犁宫是新建的,但当我跨进去的一瞬间,我的心仍然止不住剧烈地跳动,特别是大厅里您那正发表演说的塑像,使我好像听到了您那激越而赤诚的声音。
纪念馆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介绍您伟大的一生。
面对一幅幅老照片,我仿佛置身于历史。
照片上,无论是少年的您还是青年的您乃至中年的您,总是那么睿气逼人而又朴实和蔼,您那闪烁着诚挚的目光的眼睛,永远注视着昨天、今天乃至未来每一个到您身边来的人。
在这晓庄山坡上,迎着您的目光,我听到了当年晓庄那摇落晨星的钟声,那激荡天幕的歌声,那在山坳间久久飞扬的读书声……这是一张您年轻时候的照片。
您西装革履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眼睛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这是您师从杜威时的留影吧?谁能从这张照片中看到日后您那挥锄办教育的影子?其实,您1914年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在南京金陵大学文科毕业后,远渡重洋赴美国留学之初攻读的是市政学,后来觉得没有真正的大众教育,就不能有真正的新共和,于是便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主攻教育,期望通过教育来救国救民。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

观陶行知纪念馆有感这次的《中学教育概论》课我们集体参观了陶行知先生的纪念馆。
在去之前我就了解了下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对他为人民教育作出的贡献也深感敬佩,也很好奇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身后之地到底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车到晓庄,满眼城郊的凌乱,空气中满是尘埃,我不禁疑惑怎么把纪念馆建在这样一个地方呢?下车往前走,充满古典风格的犁宫显现在眼前,越往里走越感受到宁静的氛围,纪念馆外的小学似乎也歌颂着长眠于此的陶先生。
进到纪念馆中首先看到的一座陶行知先生的雕像(后来在讲解员的介绍下知道这是根据陶行知先生在日本演讲时的照片雕塑的),雕像两边墙上分别是领导人对陶先生的评价,如毛泽东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再两边是陶先生一些杰出的弟子的照片。
纪念馆展出的有陶行知遗著、手稿、遗物,其中有周恩来赠送的毛线衣,冯玉祥将军赠送的遗物,还有陶先生生前用过的衣服、椅子等。
纪念馆中更多的是根据原版照片复制的全面生动反映陶行知先生一生的照片,其中包括有陶先生故居、陶先生留学前后、环球旅行、工学团、“小先生”活动,育才学校,晓庄学院以及陶先生丧仪等各方面的照片。
讲解员按照陶先生的一生给我们介绍了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也让我了解了为什么把纪念馆建在此处。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在大学时推崇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给自己取名为“知行”,后来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陶行知,并终生以此自勉。
学习就要结合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验证知识,书本上的毕竟是前人的知识,而到底是否为真理还需自己辨别。
这也符合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及学习主张,后来参观陶先生墓时也看到郭沫若为他写的这句话,可见在世时陶先生是多么重视这点。
在参观纪念馆时给我映象最深的是陶先生的“爱满天下”。
陶先生一直都把“仁、爱”当教育的中心思想,我想到陶先生另外一句如今也广为流传的话“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深切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当一名 小学教 员 “ 初 看 起 来 是 何 等 一 件 小 事 ” ,实 则 不然 。 “ 小 而 言 之 ” ,老 百 姓 送 孩 子 入 学 , “ 便 是 不
c 《 , 怠
后 开 展 了 平 民 教 育 、 乡 村 教 育 、 普 及 教 育 、 国 难 教 育 、 抗 战 教 育 、 民 主 教 育 运 动 , 亲 自创 办 了 南 京 晓 庄
学 校 、 上 海 山海 工 学 团 、重 庆 育 才 学 校 ,社 会 大 学 ,
唤 醒 了成 千 上 万 的 工 农 大 众 参 加 了革 命 斗 争 , 为 中 华
43
民 ”。陶先 生不仅 这样 说,而 且身体 力行地 这样做 。 他 是 一 位 留 美 学 生 , 曾 经 担 任 高 等 学 校 的 教 授 , 校 长 , 但 是 为 了 中 国 的 乡 村 教 育 , 他 毅 然 脱 去 西 装 革 履 , 穿 上 布 衣 草 鞋 , 到 南 京 郊 外 创 办 了 著 名 的 晓 庄 师 范 ,探 索 培 养 “ 有 农 夫 的 身 手 , 科 学 的 头 脑 , 改 造 社 会 的 精 神 ” 的 乡 村 教 师 的 途 径 。他 还 办 了 不 少 所 小
苦大 众求解 放 的生活 教育理 论和 方法 ,提 出了 “ 生 活 即教 育 ”、 “社 会 即 学 校 ” 、 “ 教 学 做 合 一 ” 的 主
张 , 为 整 个 民族 造 就 “ 健 康 的 体 魄 、 农 夫 的 身 手 、科 学 的 头 脑 、 艺 术 的 兴 趣 、 改 造 社 会 的 精 神 ” 的人 才 ,
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二0—九年第一期(总第73期)耋義陶研式丈No. 1,2019General,No.73怀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李信慧三年前的七月是一个多难的七月,继李公朴、闻一多二先生在昆明被害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 生又于二十五日患脑充血逝世。
陶先生一生为劳苦 大众教育及民主实践而奋斗,他不断的培植国家的 干材和训练民主的战士,凡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的 死不只是教育界的损失,也是整个民主阵营中莫大 的损失。
今天我们在解放后的上海,在各地捷报频 传的时候,在政协即将开幕的前夕来追悼陶先生,我们除了兴奋外还觉得无限的哀悼。
追悼陶行知先生,我们每人都会记起他创办的 晓庄师范。
在创办晓庄时他说:“要为中国三亿四 千万农民服务,要设立一百万个学校,要改造一百 万个乡村,为我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在《晓庄三岁告同胞书》中他说:“晓庄是 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
”因为 我爱人类,所以我爱人类中最多数而又最不幸的中 华民族。
因为我爱中华民族,所以我爱中华民族中 最多数而最不幸的农人《……”他又说:“有了爱 便不得不去找路线,寻方法,造工具,使这爱可以 流露出来,完成它的使命。
流露的时候遇着阻力便 不得不奋斗—与土豪劣绅奋斗,与外力压迫奋 斗,与传统教育奋斗,与农人封建思想奋斗,与自 己带来的伪知识奋斗。
”这些话里表现着陶先生的 中心思想^爱满天下,是陶先生做人的基本精神《晓庄被封闭已经十八年了,无数的农民都在不 合理的统治下失去了求知识的机会。
前几天报上有 晓庄师范得到南京军管会的扶助下即将恢复招生的 简讯。
这消息不但是农民们的福音,关心陶先生所 创办的事业的人听了这消息也感到无限的快乐与兴 奋!陶先生地下有知,一定会髙兴得像他生前那么 嘿嘿的笑了吧!追悼陶行知先生大家都会想起育才学校。
陶先生办育才的动机起于1938年8月他和任光及我同船从 马赛返国的时候。
在船上有一个四五岁大的法国孩 子。
这孩子很有音乐天才,不论他听到什么音乐便 手舞足蹈的跳起来了,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合乎节奏,任光是研究音乐的,当然很注意这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育 问 题 ” 向教 育 部 党 组 “ 而 再 、 再 而 三 地 提 出 建 一
议 ” , 多 方 面 提 出 了精 辟 论 述 和 独 到 见 解 , 在 “文 革 ” 中 , 被 广 东 民族 学 院 专 案 组 诬 为 “ 反 ” 言 论 印 三 发 和 批 判 。此 时 ,任 职 ,‘ 民 族 学 院 副 院 长 、 党 委 书 东 记 的 达 之 先 生 惨 遭 迫 害 , 更 令 人 痛 心 的 是 ,他 视 为 比 自 己 生 命 更 重 要 的 “新 旅 ” 团 员 , 有 的 成 为 “胡 风 分 子 ” ( 高 ) 、 有 的 成 为 “右 派 分 子 ” ( 杰 、 严 杜 郝
骄 傲 地 坚 守 在 三 尺 讲 台上 ,
守 住 大 山 里 那 些 渴 望 幸 福 的 目光 。
敬爱 的陶先生,
敬 爱的陶先生, 请 允许 我 传 承 您 圣 洁 的 爱 ,
让我一一
请 允 许 我在 您 的坟 墓 前 高 声 地 呐 喊 吧 !
一
声 有 力 的铿 锵 ,
关 心 下 ,1 4 年 2 ,新 旅 卖 掉 电影 放 映 机 等 家 当做 路 91 月 费 ,经 香 港 、 上 海 ,秘 密 转 到 苏 北 抗 日根 据 地 , 受 到 刘 少 奇 、 陈 毅 等 领 导 同 志 的 热 情 接 待 。在 各 级 党 委 的 领 导 下 , “ 旅 ” 组 织 了 1万 少 年 儿 童 , 为 宣 传 抗 日 新 8 救 国 做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 达 之 先 生 则 先 后 任 盐 埠 区 行 署
想 受 到 批 判 。 自此 , 达 之 先 生 心 情 十 分 痛 苦 。 这 时 , 达 之 先 生 的 学 生 常 去 看 望 他 , 达 之 先 生 感 到 无 限 欣 慰 。然 而 , 不 幸 的 是 , 1 5 年 ,他 “就 我 国 综 合 技 术 93
安 学 校 ” , 当 时 , 桂 林 聚 集 了 许 多 文 艺 界 名 人 , 他 们 对 “ 旅 ” 帮 助 很 大 , 舞 蹈 家 吴 晓 邦 步 行 往 返 十 几 里 新
二O一二年 第 一期
(第5 总4 期)
重 庆 陶研 文 史
Go,15 N.No4 12 2 0 e ea, . n rl
陶 墓 旁 的 沉 思
一 一
深切 地 怀 念 陶行 知 先 生
贵 州国防军 事职业 学校 杨 昌洪
敬爱的陶先生 ,
请 允许我沉思在您的墓旁 , 深情地将您守望 ,
请 允 许 我 在 您 的坟 墓 前热 烈 地 鼓 掌 吧 !
这生命里 的一响, 再 次 击 碎 讲 台上 的冷 漠 冰 霜 , 爱 满 天 下 的辉 煌 ,
造 就 了一 代 中 国人 的脊 梁 。
是永远不褪色 的时尚, 许 更 多 生 命 一 份 温 暖 的希 望 !
敬 爱 的陶 先 生 , 请 允 许 在 您 的坟 墓 前 献 一 朵 花 吧 !
泪 水 流 出 的悲 怆 ,
敬 爱 的 陶先 生 , 请 允许我在您的坟墓前放声地歌唱吧 ! 心灵深处的高亢 , 再 次 把 那对 教 育 的 热 情 释 放 , 生活 教育 的 曙 光 ,
表 达 我 对 您 最 真 最 深 的怀 想 ,
眼里放出的空旷 ,
任 凭 我 对 理 想 教 育 的 向往 。
路 ,分 文 不 取 为 “ 旅 ” 排演 《 爷 》 。 新 虎 1 4 年 春 , 驻 柳 州 第 四 战 区 政 治 部 通 知 “新 旅 ” 90 到 柳 州 听 候 整 编 。 当 第 三 次 通 知 时 ,达 之 先 生 亲 自前 去 交 涉 , 回来 后 即 与 刘 季 平 同志 一 起 研 究 , 给 总 政 治 部 主 任 张 治 中 写 了 《 告 》 ,还 给 冯 玉 祥 、 陶 行 知 先 报
把 那 些 污 垢 的灵 魂 纵情 地 涤 荡 , 给教育一双翅膀 , 穿 破 世 俗 给 的迷 茫 , 还 给 人 性 真 善 美 的模 样 。
红烛风骨远离尘世 喧嚣,
让我一一 .
春 蚕 情 愫 相 伴 地 久 天长 ,
让 我 一 一 ( 转 第7 页 ) 下 2
驱 散分奴背后的苍凉 , 让 更 多信 念 在 阳光 中 启航 !
敬 爱的陶先生,
请 允许 我在 您 的坟 墓 上 添 一 杯 ± 吧 !
敬 爱 的 陶先 生 ,
那捧沉 默的沙泥,
再 次 把 那 千 年 凄婉 的 幽 怨 埋 葬 , 劳 山这 个 曾经 陌生 的地 方 , 也陶 先 生 , 请 允 许 我 沉 思 在 您 的墓 旁 ,
那簇无语的丁香 ,
再次把那百年遗憾愤怒地收藏 , “ 等着第三枪 ”, 就
成了那个时代的感伤 ,
化 为 一 段万 世 悲 壮 的 绝 唱 !
积 蓄 我 对 教 育 执 着 的力 量 ,
让 我 重 新 自信 地 挺 起 胸 膛 ,
生 写 了 信 ,才 暂 时保 住 了 “ 旅 ” 。 新
“ 南 事 变 ” 发 生 后 , “新 旅 ” 的 生 活 又 遇 到 了 皖 困难 , 团 员 们 把 父 母 给 的 零 用 钱 交 到 团 部 。 范 政 、 大
朋 、 张 拓 把 刚 出 书 的 稿 费 全 部 交 公 。在 周 恩 来 同志 的
忠 、 马 戈 ) ,而 l岁 参 加 “ 旅 ”, 1; 入 共 产 党 、 1 新 3 9加
73
二O一二 年第 一期 (第5 总4 期)
重 庆 陶研 文 史
Go,15 N.No2 1 24 0 e ea, . n rl
旅 ” 的 工 作 费 用 没 有 停 发 。于 是 ,在 桂 林 恢 复 了 “新
的 人 民教 育 家 ” 。 仅 仅 五 年 之 后 , 行 知 先 生 的 教 育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