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95例疗效分析
1 临床 资料
将锁 骨钩钢板 的钩插 入肩 峰下 方 , 钢板 部 塑型 后用 螺钉 固 定, 锁骨远端粉碎严重 的骨折块 应用可 吸收线 捆扎 固定 , 并
缝合断裂 的喙锁 韧带 , 术后用颈腕 吊带外 固定 4周 。
2 结 果
术后随访最 长 1 6个月 , 最短 6个月 , 大部 分病例效果 良
参考文献
1 S i z , i Js hmiuK Akr S,a miAY, t 1Vie sise e ks reye - a e . d oasn td n c ug r n a
d s o i e e to o h r i t mos t a e mi o c p c r s c in f t y o d u r wi h v r y ni— ma e k ln c
岁 一 5岁 , 均 4 , 6 平 3岁 其中克氏针钢丝 内固定 4 8例 , 建钢 重
板或锁骨钢板 内固定 1 , 钉经锁骨与喙突 固定 6例 , 7例 螺 锁
骨钩钢板 内固定 2 ; 4例 。麻醉 为局麻加 基础 。 12 治疗方法 . ( ) 氏针 钢丝 内固定 : 1克 取仰 卧位 , 患肩垫 高, 头转 向健侧 , 局麻 下 以骨折端 为中心 切开 , 骨膜 下剥 离 , 清理骨折端 ,选用直径 2 5 m克 氏针 , , .m 逆行穿 针 , 由骨折远 端穿 出 , 复位后打入骨折近端 3m~ c 并穿 出骨 皮质 。有 c 4 m, 碎 骨块 的复位后 可用 钢丝绑 扎 , 针尾折 弯剪短 埋入皮 下 , 术 后用三角 巾悬 吊 4周 。( ) 2 重建 钢板 或锁骨 钢板 内固定 : 麻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9 5例 , 中男 6 , 3 , 其 O例 女 5例 左侧 5 2

锁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分析

锁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分析

锁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临床疗效分析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6%, 治疗方法很多。

自2005年4月—2008年8月收治锁骨骨折4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克氏针钢丝及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现就两种方法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5~52岁,平均34岁。

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新鲜骨折41例,陈旧性骨折1例;均为闭合骨折,左侧22例,右侧20例,18例行克氏针钢丝固定,24例行重建钢板固定。

手术为伤后6小时~15天,平均76天。

1.2 手术方法手术均利用颈丛麻醉加局麻,取平卧位,肩下垫枕抬高,以骨折端为中心沿锁骨前沿切口。

1.2.1 采用克氏针钢丝固定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端,清除瘀血,保护好锁骨下血管神经和肺组织。

以克氏针贯穿骨折远、近端,远侧针尾弯曲埋于皮下,对斜行或粉碎性骨折用0.8~100mm钢丝作锁骨断端环形捆扎。

本组18例平均手术时间40分钟,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三角巾悬吊4周。

1.2.2 重建钢板内固定[1] 骨折复位后,一般选用6~8孔重建钢板,准确塑型后放置于锁骨上方钻孔,挤入螺丝钉,所有病例均未植骨,检查骨折端,复位固定满意,冲洗缝合切口。

本组24例,平均手术时间60分钟,出血约80ml,术后三角巾悬吊3周。

2 结果所有病例经4~20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疗效评价[2]:优: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x线示对位良好,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良:骨折正常愈合;术后骨折稍有移位,局部稍隆起;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差:骨折明显畸形愈合或有骨不连,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

本组克氏针钢丝内固定优14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4%。

重建钢板内固定优20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6%。

3 讨论目前锁骨骨折内固定方法很多,克氏针钢丝固定是传统的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

优点: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加上钢丝的环形捆扎,固定相对牢固可靠。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锁骨骨折一直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据统计锁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左右。

对于锁骨骨折的治疗,早期采用保守治疗,但是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剖钢板内固定成为锁骨骨折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旨在对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固定效果好解剖钢板内固定能够在骨骼周围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骨折支架,能够有效的维持骨折断端的相对位置,使骨折断端恢复至最佳位置,从而实现骨折愈合。

相较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内固定能够更好的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2、愈合时间短锁骨骨折的愈合时间较长,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愈合不良或者是伴随着手臂缩短和肩胛骨上提等后遗症。

通过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够有效的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的存在不良后遗症的风险。

3、提高康复质量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够有效的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同时达到保护神经和血管、预防骨折不愈合的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恢复术后肩关节的功能和活动能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因为肩关节功能下降而影响日常生活。

2013年至2017年,某医院共收治锁骨骨折患者131例,男性72例,女性59例。

年龄在22岁到58岁之间。

其中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有63例,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共有68例。

在手术后术后拆除钢板的时间,内固定治疗组平均为9个月,保守治疗组平均为18个月。

其中采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而保守治疗患者平均为6个月。

同时,内固定治疗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三、结论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能够实现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愈合,可以缩短愈合时间,避免不良后遗症的产生;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选择锁骨骨折治疗方法时,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复杂度以及患者的个人情况,综合权衡利弊后作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效果分析

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效果分析

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效果分析目的:研究应用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

方法:本文于本院锁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分析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本文研究,患者手术时间(34.12±2.58)min,失血量(60.35±3.64)ml,总并发症发生率0例(0%),无术后感染、螺钉松动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患者骨折愈合28例(100%),未见任何骨折端异常、肩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锁骨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提高位置固定性,避免手术对患者造成损伤,不会影响患者肩部和胸部的皮肤感觉,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要注意保护锁骨上神经,避免对患者锁骨上神经造成医源性损伤。

标签: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前言:在临床治疗中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疾病,受到交通发展的影响,粉碎性锁骨骨折十分常见,大部分患者接受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复位内固定术可以达到解剖复位目标,让骨折部位更加牢固,保持时间更长,骨折位置复位准确度更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畸形愈合率。

接受治疗后患者骨折位置不会产生肿块,经过康复训练,可以恢复到正常功能。

为研究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本文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分析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8例锁骨骨折患者为样本,性别:男/女=15/13,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38.27±2.68)岁。

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麻醉处理后,在沙滩椅以半卧位手术,将患者患肩垫高,手术前0.5h注射抗生素,可以全麻或者颈丛加局部麻醉,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垫高患侧肩。

对患者手术区域进行消毒,以骨折位置和核心沿着锁骨上缘以斜形切口手术,手术切口长度为7cm~10cm,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将锁骨上神经分离,注意保护上神经。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进 行 早 期功 能 锻 炼 , 床 疗效 满 意 。 临
1 资 料 与 方法
力, 本人 要 求 , 选择 内固定 手 术 的 治疗 方 法 。 法 回顾 性 分析 方 6 不 同部 位 、 型 的锁 骨 骨折 , 别 应 用 克 氏针 、 建 钢 板 、 8例 类 分 重
形 状 记 忆 合 金 环抱 器 内 固 定 术 治 疗 2 5例 、 7例 、 3 6例 。结 果
死浓度前 , 采取 胃肠道净化 、 血液净化及药 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十 分 重要 。 胃肠 道 净 化 是 阻 止 百 草 枯继 续 吸 收 的关 键 , 些 措 这
( 收稿 日期 :0 0 0 - 4 21—30 )
施包括催 吐 、 胃、 洗 导泻和灌肠 , 而且越快 、 越早 、 越彻底越好 。
呼吸。⑤迟发肺纤维化病例 , 国外曾用肺移植治疗。 通过本组病例的临床救治 , 笔者体会到 口服百草枯中毒 的 救治应分秒必争 , 赶在百草枯离 子向组织细胞转运 尚未达到致
[] 樊均明 , 5 张维名 , 李克儒 . 响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因素分析f. 影 J 中华 ]
急诊 医学 杂 志 ,04 2 1 ) 13 14 20 , (3 :2 ~ 2 .
9 %或 P O 低 于 6 l g 1i g013k a 时 给 予 吸 氧 , 0 a: 0i H ( n H = .3 P ) i m 若 出现 A D 或 明 显 的 呼 吸 衰竭 , 予无 创 或 有 创 呼 吸 机 辅 助 R S 给
(] 宋健 民 , 1 王惠阁 , 李炳华,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致 呼吸 等. 衰竭 1 2例临床分析Ⅳ. 医学 ・ ] 国外 呼吸系统分册 ,05 2 ( ) . 20 ,5 1 :6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

本文旨在评估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解剖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固定骨折部位,保持骨折稳定,促进骨折的愈合。

通过解剖钢板内固定,可以避免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出现的骨折不稳定,以及骨折端的错位和非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可以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疼痛和功能恢复方面,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疼痛和肿胀,但经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术后几个月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还有以下优点。

手术切口小,损伤较小,创伤恢复较快。

手术方式简单,操作容易掌握。

固定钢板可以在适当时间内被摘除,避免钢板感染和相关并发症。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虽然手术风险小,但在选择手术方法时,仍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和骨折稳定性等因素。

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锁骨骨折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锁骨骨折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锁骨骨折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克氏针内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8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B组采用单根骨圆针髓内固定法。

结果:两组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各项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采用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会使减短切口长度,显示了其微创性,另外也减少了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

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无一例出现克史针游走和退出现象,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比常规的保守治疗以及单根骨圆针髓内固定法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带螺纹克氏针;内固定;锁骨中段骨折锁骨位于胸的顶部前方,是肩胛带与躯干唯一的骨性连接支撑结构,弯曲细长,所处部位表浅,受暴力易发生骨折,且以中段骨折常见。

对于稳定性无移位锁骨骨折一般采取保守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即使是移位的不稳定性骨折也很少需要手术来固定骨折。

最新研究证明,手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率及功能障碍比保守治疗要低,主要原因是手术治疗方式及内固定器械的改进。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手术治疗锁骨干骨折在恢复功能上比保守治疗有优势,对于年轻以及期望比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更早恢复平常活动。

本研究从微创克氏针内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视角入手,分析了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笔者治疗的8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8~36岁,纳入研究对象的患者均同意参与本实验。

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在手术前对两组患者透视观察骨折情况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A组在实施手术时使患者仰卧,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对骨折处皮肤进行消毒,切口后露出骨折端,清洗骨断面,从骨折端髓腔钻入克氏针,逆行穿针至肩后皮外,并使用另外一个复位钳用同样的方法复位锁骨骨折近端。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将一块金属钢板固定在锁骨上,以固定肩锁关节,避免脱位的发生。

这种手术的目的是通过骨折的愈合和关节的稳定,恢复肩锁关节的正常功能。

在临床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被广泛应用于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这种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如手术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钢板的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减少脱位的发生。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项研究对10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了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手术后95%的患者恢复了肩锁关节的正常功能。

对于那些有运动需求的患者来说,手术后的肩关节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能够重新进行重要肩部活动,如举重、投掷等。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还可以减少肩锁关节再次脱位的风险。

研究表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仅为2%,较之前明显降低。

这证明了钢板固定能够有效增加肩锁关节的稳定性,减少再次脱位的风险。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脱钩、钢板移位等。

手术后需要一定的康复期来恢复肩部功能,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

在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差异,以指导临床选择,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成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组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组各32例。

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过治疗,术中无胸膜、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的随访,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5.8个月。

根据疗效平等标准,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优22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6.875%;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组优9例,良17例,产6例,优良率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疗效优于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患者满意度高,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选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

关键词髓内克氏针内固定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疗效
锁骨部位表浅,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因此临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术后的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髓内克氏针、重建钢板两种内固定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64例,男48例(750%),女16例(250%),男女之比3:1,年龄15~57岁,平均425岁。

致伤原因:殴打伤2例(31%),摔伤5例(78%),矿山工伤10例(156%),交通事故伤47例(73.4%)。

新鲜骨折56例(87.5%),陈旧性骨折8例(12.5%)。

其中开放性骨折1例,锁骨中段骨折5例,斜形骨折13例,横形骨折7例,粉碎性骨折38例,随机分成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组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组各3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重建钢板塑性内固定:以锁骨骨折线为中心,沿锁骨方向作长5~7cm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显露锁骨上缘、骨折断端,清除瘀血,保留较大碎骨片,沿纵轴切开骨膜进行剥离。

根据锁骨外形选择适当重建钢板预弯,先以螺钉将大骨块固定于骨折远近端,小骨块以钢丝临时固定。

复位后,将重建钢板放于锁骨上方,锁骨下方置剥离器保护,骨膜剥离和打定时避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用4~6个长度合适的螺丝钉固定。

术后三角巾悬吊4~5周,6周用健手辅助被动活动肩关节,避免持重,8周后肩关节主动活动。

克氏针内固定:以锁骨骨折线为中心,作长3~6cm的切口,逐层切开至锁骨断端,清除断端瘀血。

用直径2.0~25mm的克氏针从骨折远端于患肩后切一小口穿出锁骨及皮肤,骨折断端复位后,再将克氏针钻入近侧骨折端髓腔,顺行钻入,勿钻透近段骨皮质,剪断过长的钉尾,留2cm折弯埋于皮下。

复位好后,缝合。

粉碎骨折可用钢丝捆扎固定,术中勿破坏骨折块血供。

术后前臂三角巾悬
吊患肢于功能位4周,期间练习握拳及肘关节屈伸等张收缩活动;4~6周用健手辅助活动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避免持重,8周后肩关节主动活动。

外固定组根据复查x线情况决定固定时间。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本组64例患者经过治疗,术中无胸膜、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的随访,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平均58个月。

根据疗效平等标准[1],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优22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6875%;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组优9例,良17例,产6例,优良率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可恢复锁骨外形,不影响美观,优点是固定牢靠,较好维持锁骨的长度,可以早期锻炼肩关。

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剥离面积大、易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等[2]。

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但克氏针易松动滑脱,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易造成感染[3]。

其优点是符合锁骨骨折的生物力学要求,操作简单,对局部血运影响小,切口小,取针方便[4]。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64例患者经过治疗,术中无胸膜、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伤口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的随访,平均123个月,骨折愈合时
间4~12个月,平均58个月。

根据疗效平等标准[5],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优22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6875%;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组优9例,良17例,产6例,优良率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疗效优于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患者满意度高,对于锁骨骨折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选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从国,贺建新,唐尚权,等.锁骨骨折25例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1):700-701.
2 朱求亮,颜茂华,等.锁骨骨折的固定方式选择[j].实用骨科杂志,2005,11(2):101-102.
3 唐尚权,李坚,唐化政,等.28例锁骨髓内针内固定失败原因探讨[j].重庆医学,2007,36(12):1197.
4 王满宣,杨庆明,曾炳芳,等,主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61-262.
5 孙新宏,秦玉东,史向军.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8(1):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