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餐厨垃圾处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

餐厨垃圾处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

餐厨垃圾处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餐厨垃圾处置方式及其碳排放分析一、引言餐厨垃圾是指餐厅、家庭和其他饮食服务场所产生的厨余废弃物,包括食物残渣、糖果包装、植物纤维等。

这些垃圾的产生量庞大,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同时,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餐厨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其对碳排放的影响。

二、餐厨垃圾处置方式1.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目前餐厨垃圾处置的一种常见方式。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将垃圾倒在一个土坑中,并用土壤覆盖。

填埋过程中会有一些有机物发酵产生沼气,其中包括大约50%的甲烷(CH4),这是一种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储存与堆肥堆肥是一种将有机垃圾分解成肥料的方式。

餐厨垃圾通常通过与其他有机废物混合,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但相对于填埋来说,排放量较低。

3. 厌氧消化(AD)过程厌氧消化是一种将餐厨垃圾沉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但其在产生的同时可以被捕获和利用作为能源源。

相比于填埋,在AD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少。

三、碳排放分析1. 填埋的碳排放填埋餐厨垃圾时产生的沼气中含有大量甲烷,这是一种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约25倍。

填埋餐厨垃圾产生的碳排放量很高,对全球变暖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堆肥的碳排放堆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尽管堆肥过程中的甲烷排放较低,但由于堆肥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较高,所以其碳排放量较填埋方式稍高。

3. 厌氧消化的碳排放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能被捕获和利用作为能源源,所以其甲烷排放相对较低。

另外,由于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替代化石燃料,所以其碳排放也较低。

四、结论餐厨垃圾的正确处理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碳排放的减少至关重要。

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厌氧消化是一种较为可取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因为它能够同时减少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且将甲烷转化为能源。

pH值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pH值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

pH值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摘要:针对利用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合成VFAs产量低及VFAs类型不确定的问题,探究了pH值对于厨余垃圾合成VFAs产量以及组成的影响。

在三个pH值梯度(pH=6,7,8)条件下检测厌氧系统中的SCOD、NIG4+-N、VFAs的产量及组分。

结果表明,调整pH可以提升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VFAs的总量并定向改变有机酸的组成。

反应pH值控制在中性条件pH=7时,VFAs产量优于pH值为弱酸性和弱碱性条件(pH=6,7,8)的情况,产量可提升3.02%-54.80%,其中中性条件对丙酸含量提升较为明显。

关键词: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s):pH值前言: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实施,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的比重逐渐上升,已经可以达到总产量的40%-50%。

因其具有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丰富等特点,通过填埋和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会造成渗滤液外溢、焚烧热值低等问题,增加处理成本。

将厨余垃圾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合成具有使用价值的产物如挥发性脂肪酸,不仅是一种新的垃圾处理资源化手段,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本文将利用单因素实验,设置不同的pH值进行厌氧反应,并对该过程中有机质水解效果和产酸效果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表1原料性质样品厨余垃圾厌氧污泥TS/%11.74±0.27 6.84±0.40VS/%9.34±0.48 5.42±0.22C/N24.56±1.38 5.13±0.01针对我国某大学食堂后厨产生的厨余垃圾成分进行分析,选取白菜、土豆、胡萝卜和绿甘蓝模拟厨余垃圾进行厌氧发酵实验。

厌氧颗粒污泥取自山东某柠檬酸厂污水处理过程中的IC厌氧反应器。

厨余垃圾破碎后适当脱水,和厌氧污泥一起置于4℃冰箱中冷藏保存。

厌氧污泥在接种前以相对应的反应温度条件、转速条件100r/min驯化培养3天,去除其中的微生物可利用有机质并用作接种污泥。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一、预处理预处理是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截留大块杂物、调整水质和水量等。

在此阶段,通过物理方法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块杂物,如残渣、骨头等,同时调整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为后续处理阶段做好准备。

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在此阶段,厌氧微生物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

厌氧消化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三、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在此阶段,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好氧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同时提高废水的生物稳定性。

四、沉淀处理沉淀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在此阶段,废水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或搅拌后,悬浮物和杂质会自然沉降到池底,上清液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处理。

五、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利用生物膜进行废水处理的装置。

在此阶段,废水通过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会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六、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对经过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次处理的过程。

在此阶段,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二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

七、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主要是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八、排放经过上述各阶段的处理后,废水的水质得到改善,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对于有排放标准的地区,需要将废水送至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和监测,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同时,对于一些可回收的物质,如油脂等,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制作生物柴油等。

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分析

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分析

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分析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地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应得到了良好的提高,但同时,城市餐厨垃圾的排放量也在同步增多,给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

餐厨垃圾中含有有机固体废物,由于这类废物具有生物降解性,通过有效的处理技术能够缓解环境污染,可以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应用。

因此,本文对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处理技术;餐厨垃圾;城市;现状;展望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城市餐厨垃圾的有效处理受到了广泛地关注。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的产出量逐渐增大,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技术及设备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投入,以使餐厨垃圾得到有效地处理,同时实现资源化应用。

现阶段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看,未来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会得到更好地提升。

1.餐厨垃圾的有关介绍餐厨垃圾主要包含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其中餐饮垃圾主要包含餐馆、食堂等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弃物和过期食品等。

厨余垃圾主要包含居民日常生活中剩菜剩饭、食物角料、果蔬残渣等。

从2019年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中,厨余垃圾主要指含有机质、易腐烂的生活垃圾,其中的家庭厨余垃圾主要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剩菜剩饭、瓜果皮壳、菜叶等,餐厨垃圾主要指餐饮行业、食品加工企业的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废弃油脂等。

新的分类标准规定中对餐厨垃圾的定义更加细致。

餐厨垃圾的成分比较复杂,从我国饮食习惯来讲,餐厨垃圾具有油脂高、盐分高、含水率高、较高有机质含量等特点,有机化学组分主要是脂肪、淀粉、蛋白质等。

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较高水分,容易腐烂,滋生细菌,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对土壤、水体以及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也会引发各类疾病传播,因此,科学的处理技术对于餐厨垃圾的治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2.处理技术发展现状2.1填埋法餐厨垃圾处理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将普通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运送到专门的垃圾处理场地进行填埋。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

而其中的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回收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中厌氧消化过程的原理和沼气利用的优势。

一、厌氧消化的原理和过程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消化是处理污泥的一种常见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控制无氧环境下的微生物反应,将有机废料转化为可再利用的产物,即沼气。

厌氧消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污泥预处理:将污泥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阻力。

2. 厌氧消化反应器: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泥置于密闭容器中,与厌氧微生物一起进行反应。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料,同时产生沼气和消化液。

3. 沼气收集:通过合适的收集系统,将产生的沼气捕获起来,以便后续利用。

4. 污泥处理:经过厌氧消化后的污泥称为消化渣,其中的有机物大部分已经被降解。

消化渣可以通过干化、焚烧等方式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废物量。

二、沼气利用的优势及应用领域沼气,主要由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优势:1. 环保:通过沼气利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2. 能源回收:沼气可以用作燃料,提供热能和动力,满足生活和工业的能源需求。

3. 资源化利用:沼气中的甲烷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学品,如甲醇、乙烯等。

4. 农村发展:沼气可以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解决生活和农业用能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沼气利用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农村生活:通过建设沼气池,将家庭厨余垃圾和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满足农村居民的烹饪和采暖需求。

2. 工业用能:将沼气用作工业锅炉的燃料,提供热能和蒸汽,减少传统燃料的消耗。

3. 发电:利用沼气发电,不仅能够满足电力需求,还可以通过余热利用提供供热服务。

4. 交通领域:将沼气用作车用燃料,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总之,污水处理中的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技术具有回收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等诸多优势。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标准规范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我国首部规范餐厨垃圾全过程处理包括收集、运输、预处理、末端处理的行业标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规范为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它的实施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和从源头上减少饮食风险,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投资研究取得成功.引进美国和日本的环保理念和技术研发,生产了生活垃圾分类机,餐厨垃圾生化制肥机,低温磁化分解垃圾0排放处理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肥机,餐厨垃圾全自动制饲料设备,填补了餐厨垃圾再利用领域的空白.大型全自动生活垃圾处理生产线.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小区,部队,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美丽农村,养殖厂等困扰了多年的垃圾处理问题,基本上从源头上达到了垃圾治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餐饮垃圾:产生单位不得随意处置规范将“餐厨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总称.”规范将“餐饮垃圾”术语定义为:餐馆、饭店、单位食堂等的饮食剩余物以及后厨的果蔬、肉食、油脂、面点等的加工过程废弃物.而餐饮单位作为此类垃圾的产生者,将承担责无旁贷的义务.规范明确规定:“餐饮垃圾的产生者应对产生的餐饮垃圾进行单独存放和收集,餐饮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河道、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此条作为强制性标准在规范中加以明确.这是对餐饮垃圾处理的强制性要求.其目的是加强餐饮垃圾前端收集、防止偷排.没有前端的充分收集作保障,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就成为摆设,特别是一些试点城市,不要急于盲目建厂,先建立起餐饮垃圾前端收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居民家中或社区设置的粉碎设备可将日常生活中弃之的果蔬粉碎,直排下水道是不是就不可以再使用了呢规范中明确“餐饮垃圾不得排入雨水管道、污水排水管道”,但并不包括厨余垃圾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等易腐有机垃圾,因为餐饮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直接排入管道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管道的堵塞;而城市居民产生的厨余垃圾因量少,经粉碎后即便是直排,也基本不会对排水管道构成太大影响,所以这一强制性规定只适用于餐饮垃圾,不要产生误解.餐厨垃圾运输:尽量减少中转为减少餐厨垃圾长距离运输的环境污染风险,规范明确提出:“餐厨垃圾应采用密闭、防腐专用容器盛装,采用密闭式专用收集车进行收集,专用收集车的装载机构应与餐厨垃圾盛装容器相匹配,任何路面条件下不得泄漏和逸洒.餐厨垃圾宜直接从收集点运输至处理厂.”由于餐厨垃圾含水率高、有异味,如进行中间倒运,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尽量一次性运输.对此,建议各地要制定好区域环境规划,特别是在南方一些城市密集区域,以解决跨行政区的环境设施共享.这就涉及到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问题.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应综合考虑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服务区域垃圾来源地、服务单位垃圾产生主体、垃圾收集运输能力、运输距离、预留发展若干年后预期垃圾产生量等因素.当然,对于一些餐厨垃圾产生量很大且只有一个集中处理厂的城市,为了减少运输费用也可建设中间转运设施.规范要求此类转运站应采用非暴露式转运工艺.非暴露式转运工艺指垃圾容器直接换装即直接将垃圾容器由小车换装至大车和车与车直接对接换装即小车的卸料口与大车卸料口直接对接将垃圾由小车卸入大车两种.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污水和残渣,如与其他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或污水处理设施同址建设,则其污水和残渣处理可以节省投资和运输费用.同址建设也有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减少环境影响.主处理与预处理工艺应有机结合对于餐厨垃圾总产生量较大的城市来说,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在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而对于产生量较小的城市,可以采用分散式就地处理.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规模应根据该工程服务区域和用户的餐厨垃圾现状产生量及预测产生量确定.”餐厨垃圾处理主体工艺的选择应符合要求,即:技术成熟、设备可靠;资源化程度高、二次污染及能耗小;符合无害化处理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宜按下列规定分类:Ⅰ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300t/d以上含300t/d;Ⅱ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介于150t/d~300t/d含150t/d;Ⅲ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50t/d~150t/d含50t/d;IV类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厂总处理能力50t/d以下.规范要求:“餐厨垃圾处理厂应配置餐厨垃圾预处理工序,预处理工艺应根据餐厨垃圾成分和主体工艺要求确定.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杂物含量应小于5%.”分选的主要目的就是将餐厨垃圾中的杂质去除.由于餐厨垃圾杂质较多,需要预处理将杂质去除.另外,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也需要将其中的水、油、盐分等物质去除.规范要求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不可降解物的含量小于5%,主要是要保证餐厨垃圾处理工艺的可靠性和资源化产品的质量.如果杂质过多,一方面影响物料的输送性能,另一方面也影响产品的质量.在厌氧消化工艺消化物料含固率方面,规范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湿式工艺的消化物料含固率宜为8% 18%,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15天;干式工艺的消化物含固率宜为18% 30%,物料消化停留时间不宜低于20天.郭祥信指出,控制含固率是厌氧发酵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物料含固率控制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厌氧发酵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饲料化处理为主处理工艺的餐厨垃圾,在进行饲料化处理前应严格控制存放时间,确保存放和处理过程中不发生霉变.规范中明确:餐厨垃圾在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前,应对其进行检测,发生霉变的餐厨垃圾及过期变质食品不得进入饲料化处理系统.对于含有动物蛋白成分的餐厨垃圾,其饲料化处理工艺应设置生物转化环节,且不得生产反刍动物饲料.秦皇岛东阳科技生产的“东阳餐厨垃圾处理制肥机”具有垃圾破碎,脱盐,脱油,有机质垃圾制肥等功能,目前国内同类产品虽然也可以制肥,但是还不能有效解决制肥过程中“泔水油、盐分离”的问题,我公司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攻克了这两个难题,为2015年中央政府的采购招标增加了亮点.我们公司的核心生物技术达到了24小时连续发酵成肥.农村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农村垃圾处理设备通过对农村垃圾中塑料和厨余有机质垃圾的自动分选,把厨余有机质垃圾破碎、脱水、脱油、去杂、加温搅拌,利用开阳特种生物菌生化发酵,24小时高效,快速将餐厨垃圾分解成有机肥.本产品对学校、医院、企业、政府机关、部队等集体进食场所,以及宾馆饭店、餐馆等接待场所,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饮食垃圾处理困难区等产生的厨余残渣,人类可食用的全部剩余食品,进行环保处理,使厨余发酵分解,变为无毒、无臭、无害之粉状有机肥,种菜树花草均可,不仅可以保持厨房环境卫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能够一次性完全处理,杜绝了厨余的危害.东阳科技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是目前国际上对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这种方法以循环经济的模式走出了餐厨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方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填埋、焚烧、堆肥、饲料化等方法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健康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达到了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分析:环保效益:保证了厨房、食堂等餐饮场所无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大大降低了清扫人工和清扫用水的消耗,节约了巨大的水费开支;由于就地处理了餐厨垃圾,可以免交餐厨垃圾收运费、处理费;若使用锅炉烟气余热或多余蒸汽或多余开水进行加热处理,可节约能源;对于环卫部门不仅节约了运输车辆的购置费和车辆的运转费用,而且,大大节约了人工费和管理费用.社会效益:消除了餐厨垃圾产生单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尤其在居住环境区域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消除了餐厨垃圾在收运过程中产生跑、冒、滴漏及异味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尤其在夏天臭味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杜绝了用餐厨垃圾喂猪、喂禽畜的源头,杜绝了用泔脚喂的“垃圾猪、垃圾禽畜”流落到人们的餐桌上,同时,杜绝了泔脚油的回用,保障了人们吃的卫生、绿色,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优化了环卫部门对餐厨垃圾的管理,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餐厨垃圾厌氧沼液处理技术探讨与分析

餐厨垃圾厌氧沼液处理技术探讨与分析

餐厨垃圾厌氧沼液处理技术探讨与分析【摘要】:针对餐厨垃圾厌氧沼液水质特点,分析并介绍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后沼液处理的工艺设计,厌氧沼液处理流程为:气浮 + 二级 AO + 外置 MBR + 纳滤,浓缩液处理流程为:混凝沉淀 + 臭氧氧化 + 回流再处理。

该工艺整个沼液的运行成本较低,在工艺路线、工程投资、运行可靠性上都对处理其它类似的高浓度高氨氮污水的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餐厨垃圾;沼液;两级AO;MBR1 设计背景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餐厨垃圾收集处理量明显增加[1],当前餐厨垃圾主流处理工艺为厌氧消化,而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液具有污水量大、成分复杂、高氨氮、高COD等特点[2],属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高污染特性。

目前餐厨垃圾主流处理技术为厌氧消化[3-4],本文结合技术调研与相关项目设计经验总结,介绍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分析了两级AO型MBR工艺在餐厨沼液处理工程中的技术适用性,并进行技术经验的探讨与分析。

2 设计水质餐厨垃圾厌氧沼液是一种高有机物、高氨氮的高难度处理污水,主要污染物表征值为CODCr 、NH3-N、SS等[5],其中氨氮主要以溶解态存在,而部分COD和绝大部分磷则以颗粒态形式存在。

沼液处理系统的来水主要包括厌氧发酵系统产沼液约70%、冲洗废水约5%、生活污水约5%和其他排水约20%等。

设计进水水质见下表,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入网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

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送市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表1进出水水质注:以上数据为一般餐厨沼液项目的进出水水质,仅供参考。

3 工艺路线对于餐厨沼液处理工艺而言,工艺设计的选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满足水量变化大的特点,(2)较强的抗冲击负荷,(3)高负荷处理能力,(4)高氨氮处理能力,(5)尽可能减少二次污染[6]。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不断增长,餐厨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餐厨垃圾指的是从餐厅、宾馆、饭店、食堂等餐饮场所产生的废弃食物和厨余垃圾。

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餐厨垃圾会导致环境污染、臭味扩散、病菌滋生等问题。

因此,为了规范餐厨垃圾的处理,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一、餐厨垃圾分类餐厨垃圾的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关键环节。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餐厨垃圾分为有机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两大类。

1. 有机垃圾:有机垃圾主要包括废弃食物和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果皮、蔬菜叶梗等。

这些垃圾可以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发酵制取沼气。

2. 不可降解垃圾:不可降解垃圾包括塑料袋、纸巾、果皮膜等,这些垃圾不能通过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

应采取其他合适的方式,如焚烧、填埋等。

二、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垃圾的性质和规模,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目前,常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厨余垃圾分选技术厨余垃圾分选技术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有机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分开,以便进行不同的处理。

该技术可以提高有机垃圾的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厌氧消化技术厌氧消化技术是将有机垃圾放入密闭容器中,利用细菌的作用进行发酵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生成沼气和有机肥料。

沼气可以用于发电和取暖,有机肥料可以作为农用肥料。

3. 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焚烧技术是将垃圾进行高温燃烧,通过热能回收和除尘设备处理烟气,同时产生蒸汽或电能。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填埋技术填埋技术是将垃圾投放到预先挖好的坑洞中,并加以压实覆土,使垃圾得到掩埋。

填埋技术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但同时也会产生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餐厨垃圾处理过程的规范为了确保餐厨垃圾的处理过程安全、高效,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1. 设备选用:根据餐厨垃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适当的处理设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厨余垃圾湿式厌氧消化系统
本项目设计采用源自德国的湿式厌氧消化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多个垃圾处理厂的高浓度有机液体的厌氧消化处理。

相关业绩证明材料见本方案附录一。

图3-1.3-1 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示意图
如上图3-1.3-1所示,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非常适合高浓度有机液相的厌氧消化,相当于在UASB反应器中的中上部挂置填料,于下部进水、上部出水并
集气;即分为三个区,下部为污泥床、中部为填料区、上部为澄清和集气区。

进水采用环形多点布水系统。

在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底部设置环形多点布水系统。

进水泵进水与厌氧循环泵回流水一起进入环形布水器均匀布水。

填料层、上部澄清区以及沼气室相当于UASB中的三相分离器,进行固、液、气的分离。

出水由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顶部出水。

排泥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

底部进水上部出水可增强对底部污泥床层的搅拌作用,使污泥床层内的微生物同进水基质得以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率并有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在反应器上部设置的滤床中,微生物可附着在滤床的填料表面得以生长形成生物
膜,填料间的空隙可截留水中的悬浮微生物,从而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上部出水并集气的构造使得反应器内的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相一致,可减少设备阻力从而降低了设施堵塞的机率;更重要的是由于填料的存在,加速了污泥与气泡的分离,从而极大地降低污泥的流失.反应器容积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反应器积聚微生物的能力大为增强,可使反应器达到更高的有机负荷。

设计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部分出水回流,用以缓冲进水污染负荷变化,同时缓冲碱度。

对于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而言,填料的选型至关重要,填料选型应避免短流、结团、生物膜难以附着或难以脱膜等情况发生,因此,本项目设计采用采用软性带状膜条填料,该填料具有以下优点:
1)轻灵密实,安装非常方便;
2)条中内设防伸缩塑料带,增强膜条的稳定性,并确保其固定长度,膜条坚固,不易断裂,使用寿命较长;
3)空隙可变、不堵塞、不易结团;
4)比表面积大,且在表面适合生物生长;
5)生物膜生长快、脱膜容易、生物膜生长更新良好。

1.1.1 工艺流程描述
垃圾经过2-3天的淋滤反应,大部分易降解有机物经水解酸化进入液相。

淋滤反应器底部收集的淋滤有机浆液、淋滤固相脱水浆液以及料坑沥水经过除渣处理后一并送厌氧消化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厌氧出水一部分回流至淋滤反应系统,一部分送至本工艺设计的废水处理系统。

湿式厌氧发酵系统主要由厌氧进水池、湿式厌氧消化反应器、污泥池、隔膜压榨机、厌氧出水池等组成。

经浆液预处理后的液相输送至厌氧进水池中,通过升温或降温调节混合浆液的温度至35℃,之后泵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在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发酵约21.5天,产生沼气和沼渣,沼气输送至后续沼气发电系统,沼渣排至污泥池中,经隔膜压榨机处理后得到含水率为60%的脱水沼渣,及脱水清液。

脱水清液与厌氧出水一并输送至厌氧出水池,之后泵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后续处理。

脱水沼渣焚烧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