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一化学和天然气化工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2024年能源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能源化工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能源化工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该行业广泛涉及石油、天然气、化学品等领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能源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2. 能源化工市场总体情况目前,全球能源化工市场规模庞大,市场竞争激烈。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是该行业的核心能源来源,化学品则是能源化工的产业延伸。
全球范围内,能源化工行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需求稳定增长:能源化工作为经济基础产业,其对能源和化学产品的需求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能源化工市场的发展。
•供求关系复杂:能源化工行业的供求关系十分复杂。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供应和储备能力存在巨大差异。
此外,化学品的生产和需求也面临着市场供需不平衡的挑战。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是能源化工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环保技术等,不仅提高了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行业升级。
3. 区域市场分析3.1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全球能源化工市场最大的消费地区之一。
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的快速经济增长带动了该地区的能源化工需求。
其中,中国是亚太地区能源化工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其对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3.2 欧洲市场欧洲地区在能源化工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欧洲国家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推动了该地区能源化工行业的转型与升级。
同时,欧洲在化学品生产和创新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
3.3 北美市场北美地区是全球能源化工市场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
美国作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其对能源和化学品的需求量大。
同时,美国在页岩气开发和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突破,也对能源化工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竞争态势分析能源化工市场的竞争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价格竞争能源化工市场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
由于全球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价格波动较大。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天然气化工产业是以天然气作为原料,通过化工工艺进行加工转化,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一种产业。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天然气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化工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全球天然气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以美国为代表的天然气生产大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天然气化工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天然气化工产业上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了全球天然气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
2、技术创新持续推动在天然气化工产业中,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天然气化工技术不断涌现,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高效的催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甲烷等天然气成分的高效转化,生产出更多的化工产品。
3、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共同追求。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其化工产业也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1、市场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化工产品的需求稳步增长。
天然气化工产品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更加巨大。
2、清洁能源政策加速推进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将加速推进清洁能源政策的实施。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之一,其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
天然气化工产业作为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其发展前景也将受到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良好,未来前景也非常乐观。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化工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天然气化工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需要产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为全球清洁能源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1. 引言1.1 天然气化工产业的概述天然气化工产业是利用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产业。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其化工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天然气化工产业包括天然气直接转化、合成气、甲烷化等领域,涵盖了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化学品化工等多个领域。
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提升国家的产业水平、科技水平、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气化工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水平、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逐渐开采和利用,天然气化工产业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之一。
天然气化工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重要性,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和大力发展的产业。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天然气化工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2 天然气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天然气化工产业作为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重要的经济、环保和能源安全意义。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的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更少,对环境污染更小。
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天然气化工产业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天然气化工产业的重要性在于其能源清洁、高效、多样化,对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天然气化工产业的研究和发展,提高产业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天然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天然气化工产业是指利用天然气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化工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天然气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不断增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

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化工行业作为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和前沿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化工行业的技术趋势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前沿研究。
一、技术趋势1. 绿色化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的加剧,绿色化工成为了化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化工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采用绿色催化剂和可再生原料,降低了废弃物和有毒副产物的产生,使生产过程更加清洁和环保。
2. 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正逐渐融入到化工行业中。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化工企业可以实现生产流程的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智能化还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和预测性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新材料和高性能化工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工行业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和高性能化工产品。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例如,新型聚合物材料和功能性化合物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前沿研究1. 生物化工生物化工是当前化工行业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利用生物酶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特性,生物化工可以实现高效、选择性的合成化学反应。
生物化工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还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在生物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领域,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为化工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2.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最具潜力和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化工行业中,纳米技术可以用于材料的改性和功能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例如,通过纳米材料的添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导电性和热稳定性。
此外,纳米技术在催化剂、分离膜和药物输送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工行业概况了解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化工行业概况了解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化工行业概况:了解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化工行业是指以化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加工、合成和转化化学物质,生产各类化学产品的工业部门。
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农业、工业制造等领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化工行业正不断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进行探讨。
1.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全球化工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首先,绿色环保成为发展的关键。
在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化工行业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
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手段,化工企业致力于实现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推动绿色化工发展。
其次,创新驱动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
各个国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化工等领域的创新。
新型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使得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得到提升,同时也推动了全球化工领域的快速发展。
再次,全球化合作加速推进。
全球化是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全球产业分工日益细化,化工企业通过与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生产。
同时,跨国并购和产能合作也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最后,数字化转型提升行业效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化工企业逐渐推进数字化转型。
通过建设化工云平台、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质量管控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2.全球化工行业的前景全球化工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展现出以下几个前景:首先,化工产品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尤其是新型材料、医药化工、电子化工等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化工行业提供了巨大市场。
中国、印度等国家在化工生产和消费方面正成为全球的重要力量,这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
碳一化学和天然气化工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碳一化学和天然气化工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碳一化学是指从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H4、CO、CO2、CH3OH、HCHO等)出发合成各种化学品的技术。
对上述一碳化合物合成其他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了C1化学的主要分支: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合成气化工、CO化工、CO2化工、甲醇化工及甲醛化工等。
从煤、天然气制合成气再进一步制备各种化工产品和洁净燃料,已成为当今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碳一化学以化工原料多样化和能源“非石油化”为战略目标,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研究和开发,取得很大的进展。
以煤或天然气制合成化学品的原料气,全世界每年消费合成气3000亿Nm3,其中55%用于制造合成氨,25%用于制造甲醇。
而且,30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中有24种可由合成气制得,这对氮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说,确实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天然气化工(1)21世纪世界能源将进入天然气时代世界上蕴藏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常规资源总量为327.4万亿M3,非常规资源总量为849万亿M3,总计约1176.4万亿M3。
截止2001年初,已探明储量149.48万亿M3,待探明储量152.6万亿M3,估计到2030年探明储量可达404万亿M3。
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也逐年上升,199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为2.22万亿M3,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23%,1996年两者分别上升为2.325万亿M3和24%。
预测2030年世界天然消费量将比1996年翻一倍,年消费量达4万亿M3。
相反,石油资源与消费量却不断萎缩,截止1996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1511亿吨,剩余探明储量1374.2亿吨,1996年世界石油产量31.61亿吨,按现有生产水平石油资源仅可开采40多年。
而天然气资源尽管以极高的消费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气供应仍可保证100多年。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化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化学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分析我国化学发展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解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增长期,我国化学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国之一,以及重要的化学品进出口国。
我国化工行业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为国内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国化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化学产业的发展仍然依赖于进口原材料和技术。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石化资源,但在高附加值产品和高端装备领域,我国仍然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是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
未来,我国化学产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水平。
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化学产业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政府将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绿色生产的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化学产业将面临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企业需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推动绿色化学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同时,政府也将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监管措施,促使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将成为我国化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企业需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国际化合作,推动我国化学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
此外,我国化学产业还将面临一系列的机遇。
首先,新兴领域的发展将为我国化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4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

2024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一、天然气的现状与发展概况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全球对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长,其中包括工业、民用、发电等多个领域。
2024年,天然气行业依然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二、2024天然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天然气需求稳步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2024年天然气的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天然气的消费量将会大幅提升,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首要选择。
2. 天然气价格波动加剧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使得天然气价格的波动也日益频繁。
2024年,天然气价格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天然气成交方式多元化随着天然气市场的逐渐成熟,天然气的成交方式也将逐步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长期合同外,越来越多的交易将采用灵活的LNG短期市场交易模式,促进市场供需的更好匹配。
4. 天然气行业技术创新不断推进在2024年,天然气行业将会迎来技术创新的高峰期,包括油气勘探技术、生产技术、管道输送技术等多个方面都将有所突破和创新,提升天然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益。
5. 低碳经济政策对天然气行业影响深远全球各国纷纷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天然气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天然气行业将在低碳经济政策的引领下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三、2024天然气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 挑战:•供需平衡难以掌握;•国际政治风险增加;•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
2. 机遇:•新能源转型带来的市场机遇;•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国际市场开放带动行业国际化发展。
结语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在2024年将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面对挑战和机遇,天然气行业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市场适应能力,实现可持续、平衡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的优化,2024年的天然气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合作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一化学和天然气化工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碳一化学是指从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H4、CO、CO2、CH3OH、HCHO 等出发合成各种化学品的技术。
对上述一碳化合物合成其他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了C1化学的主要分支: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合成气化工、CO化工、CO2化工、甲醇化工及甲醛化工等。
从煤、天然气制合成气再进一步制备各种化工产品和洁净燃料,已成为当今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碳一化学以化工原料多样化和能源“非石油化”为战略目标,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研究和开发,取得很大的进展。
以煤或天然气制合成化学品的原料气,全世界每年消费合成气3000亿Nm3,其中55%用于制造合成氨,25%用于制造甲醇。
而且,30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中有24种可由合成气制得,这对氮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说,确实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1.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天然气化工(121世纪世界能源将进入天然气时代世界上蕴藏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常规资源总量为327.4万亿M3,非常规资源总量为849万亿M3,总计约1176.4万亿M3。
截止2001年初,已探明储量149.48万亿M3,待探明储量152.6万亿M3,估计到2030年探明储量可达404万亿M3。
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也逐年上升,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也逐年上升,1995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为2.22万亿M3,占世界能源消费构成23%,1996年两者分别上升为2.325万亿M3和24%。
预测2030年世界天然消费量将比1996年翻一倍,年消费量达4万亿M3。
相反,石油资源与消费量却不断萎缩,截止1996年,世界探明石油储量1511亿吨,剩余探明储量1374.2亿吨,1996年世界石油产量31.61亿吨,按现有生产水平石油资源仅可开采40多年。
而天然气资源尽管以极高的消费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气供应仍可保证100多年。
因此,在未来20~3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天然气将成为第一大能源。
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世界能源结构中天然气将从目前的25%增加到40%,而石油将由现在的34%下降到20%,煤炭基本保持在27%左右。
抓住机遇,推动天然气化工及综合利用是关系到解决未来能源的化工原料交替的战略任务,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决策。
(2我国即将进入天然气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是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地质资源总量约38~39万亿M3,列世界第十位,其中陆上30万亿M3,海上9万亿M3。
已探明储量约1.9万亿M3,仅占资源总量的5%左右,列世界第16位,天然气资源勘探潜力很大。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陆上已在川渝、陕甘宁、新疆和青海形成四大气区;海上气田以渤海、南海西部地区和东海西湖凹陷作为重点勘探和增加产量的地区。
199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223亿M3,从居世界第22位上升为19位,占世界生产量的0.9%,200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94亿M3。
预期2005年和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30和860亿M3,增长速度较快。
截止2000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天然气管道总长度为1.4万公里,其中中国石油拥有1.16万公里。
全国天然气“就近供应”各产气区及其周边地区,剩余及缺口部分进行全国调配。
塔里木天然气的流向是“西气东输”。
随着国家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重视,政府逐步开始制定和颁布鼓励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政策,不仅把天然气工业作为能源基础建设列为国家投资重点和鼓励发展的产业,还明确鼓励外商到中国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储运设施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并且将出台一系列鼓励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包括融资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3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结构尚需调整①在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较低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见表1表1 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项目199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1994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石油39.6 19.2天然气21.3 2.0 2.5煤26.8 76.9核电 5.7 —水电 6.6 1.9总计100% 100%世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已从60年代的10%增加到23.5%,预计2010年到2020年间该比例将达到35~40%。
我国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例,近几年有较大提高,但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也低于亚洲8.8%平均水平,以及日本、韩国等天然气资源缺乏的国家。
我国是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煤的利用不仅受到投资、运输和煤质等方面的制约,而且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必须改善能源结构。
按单位当量比较,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的CO2和硫化物分别是煤排放的1/2和1/1200,而且每吨煤在燃烧过程中要排放2.1千克烟尘,而天然气基本不排放。
②天然气消费结构亦需改善我国天然气利用结构见表2。
表2 中国天然气利用结构项目利用结构工业燃料发电民用化工其他% 38.1 3.7 8.8 38.5 10.9世界各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差异很大,欧美发达国家天然气90%以上用于工业、民用和发电的燃料,不到10%用作化工原料,但绝对量很大,如美国每年的化工用气量高达400多亿M3。
我国天然气约40%用于化工主要是化肥,但绝对量较小,1994年化工用气量约64亿M3。
1998年约89亿M3。
而城市燃气市场和发电市场开发不足。
③天然气作为合成氨和甲醇的原料比例还低我国是世界合成氨生产第一大国,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能力仅占23%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甲醇是一个大宗化工产品,近年来产需增长很快,但在300万吨/年的总生产能力中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只占35%左右,也明显偏低。
表3 世界部分国家合成氨和甲醇原料中天然气所占比例单位:%项目世界平均美国前苏联英国荷兰印度法国日本中国氨80 98.2 92.2 100 100 46.4 23甲醇85 100 90 90 80 52 35④天然气资源不均衡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67%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消费市场集中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这无疑增加了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难度。
因此除了逐步完善天然气长输管道的输配气体系,还要有计划地引进国外天然气来满足经济发展较快,天然气需求量大、缺乏天然气资源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地区。
以珠江三角洲为试点,进口液化天然气。
另外也积极研究了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的可行性。
2. 天然气化工的优势领域以甲烷为主要原料的天然气化工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发展,40年代中后期起发展较快,50~60年代形成鼎盛时期,曾在世界化学工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7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出现了廉价的石油乙烯化学加工的强大冲击,但天然气化工由于具有独特的技术经济优点而一直保持较稳定的发展势头。
天然气作为相对稳定而廉价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合成氨及化肥、甲醇及其加工产品、乙烯(丙烯及其衍生产品、乙炔及炔属精细化学品、合成气(CO+H2及羰基合成产品等大宗化工产品以及生产甲烷氯化物、二硫化碳、氢氰酸、硝基烷烃、氦气等到产品方面一直保持原料和技术经济领先的发展优势。
目前,天然气化工仍然是世界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世界上约有85%的合成氨及化肥、90%的甲醇及甲醇化学品、80%的氢气、60%的乙炔及炔属化学品、40%的乙烯(丙烯及衍生产品等是用天然气原料和天然气凝析液(NGL原料生产的。
2.1 天然气直接制化工产品(1传统产品由于甲烷中的碳氢键比较稳定,不易打开,因而反应活性不高,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直接制得的化学品并不多,而且大吨位的产品很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然气乙炔。
另外天然气中含有C2、C3及其以上的烃类,也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①天然气部分氧化法制乙炔20世纪60年代是乙炔及其化工利用的鼎盛时期,这应归功于甲烷热裂解和部分氧化制乙炔工业技术的出现。
另外还有电弧法和等离子法等等。
后由于石油化工的崛起,、乙炔化工的许多领域被代替,但在一些领域尚且有一定的生命力,如氯乙烯、醋酸乙烯和炔属醇(包括叔戊醇、芳樟醇、异植物醇等。
天然气部分氧化制乙炔经40年的发展,乙炔炉单台生产能力从7500t/a 扩大到10000t/a,工艺上出现氢稀释甲烷热裂解和芳油淬冷乙炔裂化气等,总的来说进展不大。
在有氯碱的地区把盐化工及天然气相结合可以走出综合利用的模式。
②甲烷热氯化生产甲烷氯化物(一氯、二氯、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该技术已逐步被甲醇氢氯化所替代。
改造我国现有的甲烷热氯化装置的主要方向是,扩大单台装置的生产能力,提高氯利用率、充分回收反应热,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多种氯化产品。
③甲烷氨空气氧化生产氢氰酸自20世纪30年代安氏法问世以来,到50年代已成为氢氰酸的主要生产方法,70年代以后由于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实现工业化,副产氢氰酸导致安氏法走下坡路。
近年来随着氢氰酸用途的增长和安氏法技术的改进,使安氏法重新焕发青春。
但是它还受到除了丙烯腈副产以外各种生产氢氰酸方法的竞争,如火焰法、BMA法、甲醇氨氧化法、轻油裂解法、乙腈氨氧化法、甲酰胺热分解法、甲酸甲脂氨氧化法以及CO和NH3合成法、放射化学法、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法等。
④甲烷气相硝化制硝基甲烷因乙丙烷容易硝化,国外主要用丙烷气相硝化法生产硝基烷烃。
对甲烷气相硝化法制硝基甲烷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甲烷硝化困难和转化率低,因而造成成本高的问题,从催化剂、活化剂、节能降耗,优化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等着手改进。
⑤甲烷制二硫化碳尽管CS2的工业生产有木炭法、甲烷法、石油裂解气法三种以及有工业化前景的燃料油法和石油焦法。
但国外有80%以上的CS2采用甲烷法。
甲烷法中又分催化油吸收法,非催化油吸收法和非催化加压蒸馏法。
我国已掌握了非催化法,并在分离流程中采用分级冷凝捕集和CS2逆流洗涤等技术。
有独特之处,应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节能降耗,淘汰木炭法生产装置。
⑥天然气制碳黑和尾气利用在油炉法碳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天然气碳黑因能耗高,污染重的原因,已逐渐淘汰,生产技术无新的进展。
,但在天然气田开发利用初期,以及利用试井放空天然气生产炭黑,半补强炭黑,橡胶专用炭黑、高纯度碳黑,也不失为一条措施。
其次,碳黑尾气要综合利用,碳黑合成氨联产工艺,碳黑尾气制甲醇或羰基合成产品等。
(2天然气中除甲烷以外组份的分离及利用天然气中除甲烷还含有C2以上烃类及其他组分,含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有价值进行分离,加以利用。
①轻烃:随着天然气产量的不断增长,从油田气、湿性天然气中回收的轻烃量也在增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轻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可用冷冻分离、膜分离、变压吸附分离等技术将天然气中C2以上烃类分离出,并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利用,如裂解、环化、芳构化,特别是芳构化解决芳烃来源,如大庆、辽河、中原油田的轻烃,大部分供乙烯联合装置作裂解原料,胜利油田建设了以正丁烷为原料年产15kt顺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