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

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研究

2、色彩鲜明: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在色彩运用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常采用大红、 绿、黄、蓝等鲜艳的色彩,并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以达到烘托人物性格和 故事情节的效果。
3、寓意深刻:中国传统人物形象往往寓意深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价值观念。如关羽、岳飞等历史人物,代表着忠诚、勇敢、正义等民族精神。
1、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在设计和创作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时,首先需要 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这包括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宗教信 仰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内涵。
2、突出主要特征:在设计中,应突出中国传统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独特个性, 如服饰、发型、武器等。同时,要注意形神兼备的原则,不仅要让观众看到角 色的外在特征,还要让其感受到角色的内在精神气质。
五、案例分析
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为例,其形象经常被用来设计卡通形象。在设计过程 中,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关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关羽是忠诚、义气和勇猛 的代表,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敬仰。在设计其卡通形象时,可以突出其丹凤眼、 卧蚕眉、赤面长须等主要特征,以及身着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的经典造型。 同时,要注意表达关羽勇猛果敢的精神气质和坚毅自信的性格特点,以让观众 更好地感受到其传统美的是一个以娱乐为核心的时代,人们对于各种娱乐形式的需求越 来越高,这为卡通形象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卡通形象设计作为一种能 够直观表达情感、故事和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 中国传统人物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形象,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和感染力。因此,将中国传统人物与卡通形象设计相结合,可以创作出更多优 秀的作品。
六、结语
中国传统人物的卡通形象设计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了 解文化背景、突出主要特征、创新与传承以及注重情感表达等方法,我们可以 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卡通相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生命力的卡通形象。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第一个是明确的轮廓。

在动画角色设计中,轮廓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明确的轮廓能够使角色在动画中更加易于识别和区分。

轮廓应该简洁明确,避免细节过多,以免在动画中显得混乱。

一个好的角色设计应该能够以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和形态。

第二个是个性化的特点。

一个成功的动画角色设计应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角色的外貌、服装、面部表情等都应该能够体现出其独特的个人特点。

例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就是一个具有明确特征的角色,他有大的耳朵、红的裤子和白手套,这些特点能够让观众一眼就能够认出他。

第三个是动作和姿势。

一个好的角色设计应该能够通过动作和姿势来表达出角色的个性和情感。

动画角色的动作应该流畅自然,并能够与角色的特点相呼应。

例如,一个调皮捣蛋的角色可以使用快速而灵活的动作表达出他的性格特点。

第四个是情感和表情。

角色的情感和表情是动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角色的面部表情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应该能够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出角色的喜怒哀乐,使观众能够与角色产生共鸣。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一些其他的设计理论也值得注意。

比如,色彩的运用。

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不同的感觉,可以用来强调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另外,动画角色的分镜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要素。

分镜可以用来展示角色的行为和情感,通过合理的分镜设计能够使角色的形象更加生动和有趣。

综上所述,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是一门复杂而独特的艺术。

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明确的轮廓、个性化的特点、动作和姿势、情感和表情等。

只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表现,才能够使角色在动画中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

动画理论搜集

动画理论搜集

动画理论和实践_关于人物姿势的一些要点1、头部和身体忌成一条直线。

两者若成一条直线,难免会有呆板之感。

因此,当身体正面朝向时,头部应该稍微向左或是向右转一些,就会显得优雅而生动;同样道理,当人物的眼睛正对画面时,让身体转成一定的角度,会使画面显得生气和动势,并能增加立体感。

2、双臂和双腿忌平行。

无论人物是持坐姿或是站姿,千万不要让双臂或双腿呈平行状,因为这样会让人物有僵硬、机械之感。

妥当的做法可以是一曲一直或两者构成一定的角度。

这样,就能既造成动感,姿势又富于变化。

3、尽量让体型曲线分明。

对于女性人物来说,表现其富于魅力的曲线是很有必要的。

通常的做法是让人物的一条腿实际上支撑全身的重量,另外一条腿稍微抬高些并靠着站立的的那条腿,臂部要转过来,以显示其最窄的一面,胸部则通过腰部的曲线,尽量显示其高耸和丰硕感。

同时,人物的一只手可以摆在臀部,以便给画面提供必要的宽度。

4、坐姿忌陷。

表现人物坐姿时,不要让其象平常一样将整个身体坐进椅子。

如果这样,她的大腿就会呈现休息的状态,以至于腿上端多脂肪的部分隆起,使腿部显得粗苯。

正确的做法是让其身体向前移,靠近椅边坐着,并保持挺胸收腹,这样可以避免肩垂肚凸的现象5、表现好手姿。

人物的手在画面中的比例不大,但若摆放不当,将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

要注意手部的完整,不要使其产生变形、折断、残缺的感觉。

如手叉腰或放到口袋里时,要露处部分手指,以免给人以截断的印象。

头部位置分为仰、俯、侧、斜四种仰头代表高傲,俯头代表天真,侧头代表清纯,斜头代表可爱,男生仰头表示傲慢、俯头愚痴、侧头狡诈、斜头阴险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流程迪士尼动画长片制作工程浩大,制作人数多达五、六百人,分工之细密,造就了许多极端专业的人才,同时因为组织庞大,“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为工作的最大信条。

从迪士尼细密的制片流程可以看出美国工作文化的特点,那就是强调分工、个人专业及团队合作。

而其中最重要的,我想大概就是画师们彼此互动,脑力激荡产生的能量及追求卓越的精神吧!首先必须说明本文观点由“角色动画”(Character Animation)出发。

角色造型设计教案

角色造型设计教案
案例列举:
《人猿泰山》、《蝙蝠侠》、《超人特工队》、《星际宝贝》、《蜘蛛侠》中的角色
课前准备
图片,人体骨骼、肌肉挂图
作业
儿童形象设计
后记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2010年
课次
2
时数
理论(2)
课型
理论+实践
类别
辅助
实践(2)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第二章人体结构
第一节人体结构的意义与人体的基本比例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所属大项目小项目名称、关系及其作用,应依据教学大纲填写并与进度表保持一致
本学期大项目为:设计一部动画片的前期设计。根据剧本设计出相应的人物角色。此次课程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的比例,以便突出角色形象,符合剧本要求。
讲述
图片展示
板书
图片展示
学生倾听
20分钟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能力训练过程及步骤、职业导向(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习题等训练素材设计)、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时间分配、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归纳总结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教学手段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归纳1
人体各部分比例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分析出角色造型的关键节点——露于体表的骨点
能够掌握各主要肌群的穿插关系
能够掌握各主要肌群的基本形态,能够胜任角色设计的工作
掌握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
掌握人体骨骼的生理曲线;
掌握人体肌肉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能力训练任务:
对给出的角色进行符合角色要求的肌肉设计;
分析经典角色形象的骨骼和肌肉结构。

动画角色设计中表演理论的应用研究

动画角色设计中表演理论的应用研究

动画角色设计中表演理论的应用研究作者:李娜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4年第10期摘要:在动画表演中,所有的剧情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而进行的,因此要想让动画作品真正深入人心,就要对动画角色的“表演”行为进行深入的刻画,使动画角色的动作合乎运动规律,进行合理的情感表达和适度的夸张,同时要注重解决当前动画表演中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问题以及动画作品中表演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动画角色表演理论角色塑造一、表演理论在动画中应用的现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与动画作品的商业化目的越来越强,目前各种动画作品在数量增多的同时质量却是参差不齐。

更有甚者,一些斥巨资打造的动画作品虽然有着非常华丽的外表以及场面恢弘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由于动画角色的表演缺乏生动性,从而导致观众无法解读其中的情感内涵,使得动画作品无法打动人心。

要想让动画作品真正达到深入人心、打动观众的效果,除了对其剧情的设置以及场景的运用进行细致的安排之外,最关键的还要对动画角色的“表演”行为进行深入的刻画。

因为所有的剧情脉络都是通过角色的表演而进行的,动画的整体效果也得益于角色的表演。

二、动画表演的应用理论(一)合乎运动规律动画的表演与真人影视作品的表演不同,是通过画笔结合电脑技术“制作”出来的。

画作本身难以形成系统的运动行为,而在现实世界中,每一个物体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动势存在,因此为了避免动画成为单纯的画面组合,对角色动作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动画的角色应当有动感,并且制作者应当最大限度地运用运动规律在角色塑造中的表现作用,从而达到传递角色所表现的剧情内容的任务,因此,在动画角色的塑造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塑造好角色的“动感”。

在动画中,每一个生物都有其动作的规律存在,要想使得角色的动作合乎运动的规律,就要对不同类型的角色进行相当的动作力学分析,只有在发力与受力的时候动画角色才能“动”起来。

动画中的角色自然无法做到自主地“动起来”,因此动画制作者就充当了这个“力”的施加者。

动画设计师理论 2

动画设计师理论 2

《风之谷》属于二维动画《玩具总动员》标志着动画进入三维时代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异角色。

电影导演在镜头调度工作中,考虑到日后剪辑时接戏的需要,在处理两个以上的角色的“动作方向”和“相互交流”时,角色间有一条假想的直线,就叫轴线。

站在剧情中角色的主观角度观察影像信息的镜头视点,就是主观视点。

站在观众的角度观察,理解影像信息的镜头视点就是客观视点。

动画背景”一词是在1928年在美国首先开始使用动画是通过视觉残留的生理现象造成运动的幻觉。

《骄傲的将军》的导演是特伟、李克弱粘土动画里不存在原画的概念动画导演的工作范畴是和脚本作家及制作人敲定脚本、制作分镜图、和剪接师编辑影片作监是指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

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故事脚本_围绕什么事情、与谁有关、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以及为什么等内容要素展开情节描写。

画面分镜头初稿(故事板)包括段落结构设置、场景变化、镜头调度、动作调度、画面构图,光影效果等影像变化及镜头连接关系的各种指示。

录音包括配音、录特效、音效;合成包括声音混录和声画合成两个阶段的工作内容。

策划是一部动画片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策划会议和制作方案会议。

矢量图形使用称作矢量的直线和曲线描述图像,矢量还包括颜色和位置属性原画也叫做原动画。

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在于优秀的编剧,出色的_造型设计和完美的叙事结构。

影视动画的造型分写实、写意、和抽象这三类。

1、《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片2、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和制作。

3、影像的“动作”是被创造出来的幻觉,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

4、一拍一动画为每秒24帧。

5、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创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为《白雪公主》6、原画创作是由动画设计师绘制出动画的一些关键画面。

皮克斯动画风格

皮克斯动画风格
在动画作品中,精彩的画面往往是吸引 观众的第一要素。皮克斯的动画作品画 面非常精致,一个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 外在特征,惟妙惟肖,辨识度很高。
《汽车总动员》中,一 辆辆汽车的金属质感和 光泽十分逼真,给人以 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色 彩是画面中一个极重要 的视觉元素,为营造氛 围、刻画角色的情感起 着重要的作用。皮克斯 动画作品中色彩往往具 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卑鄙的我》是环球出品,令人有点意外。剧情不是很有新意,但在影像风 格和人物造型方面,打破了美国传统动画制作的定势很有创意。
六、分析小结
本片是一部以反面角色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格鲁在影片一开始的 邪恶气息和惊天阴谋,实际上也更多是为他在三个孤儿面前的 手忙脚乱做铺垫。以成人穷凶极恶的外表下,在孩子面前的不 知所措和丑态出尽来制造笑料已经是好莱坞屡试不爽的模式, 所以,正如克里斯·麦雷丹得瑞所说,“片中的世界,就是这个 世界的一种亚文化体现,是这个世界的一种反面人物的亚文化 舞台。”本片充满了成长主题,一个以疯狂策划离奇阴谋出场 的坏蛋,因为父亲般的身份而成长,并成为超级英雄,正是这 样的"欲扬先抑"的特别情节,会让这部动画给我们带来不一样 的感受。
1 丰富的内涵:
动画有了特别的内 涵、寓意和深度,
2 就会引发观众的遐 想,让观众乐在其 中。
皮克斯的动画作品 中表现着普通人的
3 情感:亲情、友情、 爱情……简单却又 能触及心灵,能让 人细细品味。
《跳跳灯》的故事体现了孜孜不倦的工作、勇于实践 的风格、左右逢源的灵感以及不墨守成规的个性,这
个形象现在也成为了皮克斯工作室的标志。
五、颠覆传统动画的创作思路
这部动画电影的风格,摒弃传统动画片路数,走了一条非主流的怪异道路 。它塑造一个非主流动画人物:格鲁先生。很多情节内容颠覆传统动画片的 思路和印象,用个性有缺点的人物作为影片主角,这在一般的好莱坞动画片 中不太多见。尽管在片尾,格鲁成为真正的好人,一位拥有爱心的父亲。但 在传统意义上的主角要么是英雄主义性格。要么就是完美主义的表现。

手绘人物造型在动漫主题角色中的应...

手绘人物造型在动漫主题角色中的应...

硕士学位论文图3-9现实跑步场景图片来源:百度图片以写实的绘画方式设计动漫主题人物,主要在于营造出真实的人物特点,给予观众最真实的观赏体验。

只有在人物形象设定、表情以及动作设定中都具有最二、写意写意是手绘人物特有的创作方式,其主要是在设计人物中,抓住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运用线条造型,其余部分采用略写方式,实现详略突出,造型优美、意境开阔的特点。

写意的关键在十意境,意境是由客观事物与创作者主观情感相联系构成的,是“意与象通”的体现。

作为自古重视意境的中国,写意的人物造型方式在我国动画发展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首先,写意动画中的手绘人物造型具有高度概括性。

在具有写意特征的动画《三个和尚》中,通过图3.10可以发现,人物造型卡要以线条表现出头部、躯干、四肢菩主要部分,造型没有过分强调身体结构,反正重点在于突出各自的身材特点。

如胖和尚近似丁身高的体犁、瘦和尚超长的身高以及小和尚身材矮小瘦弱的特点。

在人物表情方而,都是采用“八字眉…‘字嘴”的方式创造.只是硕士学位论文图4-3拆散重组法的角色服饰造型图片采源:日本动画《一骑当千*第四,局部变化法。

这种方式主要是借鉴服饰造型中的典型造型,或者动漫人物造型的经典造型,但是经过服饰局部的变化.使其更符合人物形象,并表现出新的象征意义。

如在(图4-4)吉沉光j下创作的角色——中华娘的服装造型中,采用旗袍作为人物主要服饰.将中国传统服饰经过裁剪变化,使其胸部留空,下摆裁短.在身体部分增加了两排镂空,以盘扣相连接。

经过变化后,传统的旗袍改为了具有现在时尚元素的服饰。

后文的实际案例有针对性的变化再设计,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盲目的复制是行不远的,妙用传统元素结合当代时尚元素和审美观念,绘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动漫主题角色爿是动漫产业跃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图4-4局部变化的角色服饰造型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
动画人物角色设计理论设计要点:
1. 把握性格特征,塑造个性
2. 观察了解结构,设计造型
3. 富有时代特色
4. 设计的分类:
按性格分类可爱型滑头型莽撞型慈爱型阴险型
5. 可爱型角色特点:大大的脑袋,高前额,小耳朵,偏低的眼位线,较宽的眼眶,小鼻子小嘴,梨形身体圆小肚子,手臂短小肥胖圆润,手腕部略细,手指小而圆。

大腿与臀部连为一体,小腿短而圆,脚形小而圆。

6. 机灵滑头型形体特征:(1)脑袋不太大,脖子细而长,溜肩,小肚子下垂,脚掌硕大,前额较低,眼珠在侧下位,面部表情夸张,手臂细长,梨型身体,腿部细短
7. 粗鲁莽撞型角色脑袋较小,浓黑的眉毛,脖子短粗,手臂粗长,手长,臀部较小,手大,腿部细小,腹部向内收,脚掌大,下嘴唇厚大,胸部发达,脸部较小,小眼睛
8. 慈祥仁厚型角色脑袋不大颈部较短,溜肩,上臂粗圆,正三角的体形,前臂渐细,手部小巧,肚子较大,大腿粗壮,小脚,胸部丰满,颈部上粗下细,两腮肥圆,大大的瞳仁,圆弧型眉毛
9. 阴险奸诈型倒八字眉,眼影深暗,瞳孔为黑点型,鹰钩鼻子,细薄的嘴唇,下颌骨又方又尖,爪状指甲,手指皮包骨,长瘦脸,颧骨高,身体细长,手臂细长,鞋尖上翘
关于角色动画的一些基本准则
在动画师为角色作动画之前,一般先要问自己几个关于角色的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在影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角色有什么样的个性和特征这个角色和其他的角色的关系是什么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角色的动机是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可以从影片的导演,动画导演、或者动画监制那里得到答案,如果是自主创作的话,在一开始这些问题必须想得非常的清楚。

因此动画师在做动画之前先对角色的内在和外在的特点有所了解,这是很重要的。

有时动画师还要做一些自我准备,如观看DVD来参考演员、动作。

例如:大多数好莱坞出品的影片使用的大牌演员。

在脚本的声音录制过程中,通常都要录下演员表演时的动作。

这样一盘录影带就可以让动画师知道演员如何发某个特定的音符的动作和面部的表情。

例如导演说人物的声音应该像XX,他想在角色的动画中看出XX的特性。

这样动画师就要用使用录音师纪录的录像带或者其他录像带或者DVD作参考,从中找出所作的动画人物与XX之间的细微差别。

对话
脸部是一个富有弹性的组织,他可以根据嘴部的表情来挤压和拉伸。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做动画的时候对不同境况做很好的比较。

对着你的镜子说几个单词。

清楚的把单词发音出来,然后校正嘴型。

发音清晰就可以很明显的调整嘴型。

表情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各类情绪的沟通是一种最模糊,同时也是最精确和迅速的表现个人特点的技术。

基本的表情通常和基本的感情连在一起,容易被人了解,比如说愉快,不愉快,痛苦或恐惧。

其他的表情则是那些基本表情基础上经过掩饰或者混合,比如说渴望,愤慨。

许多所谓的表情,则需要对环境非常了解才能真正了解的。

在那些想象的表情。

诸如羡慕,罪恶,嫉妒,有意识的克制和伪装则藏在了表情的后面。

但是如果不考虑外表,脸部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会直接的背叛了她的内心世界。

在多数的情况下,躯干和肢体的表现是非常粗糙的。

他们通常是面部表情的补充。

这里我们要着重讨论面部的表现,他们很精巧,通常也是很模糊,需要仔细的观察。

而身体其他部分,如表面肌肉的特殊形状或肌腱则是决定了表情的东西。

面部的肌肉是不清晰的。

他们很难定性,也不通过动作来解释。

绝大部分面部的肌肉,是独立的。

他们只是有一点轻微的表现。

当深层肌肉贴近皮肤的时候才会引起拉伸和折叠。

轻微的抽动都会加深皱纹。

眼睛,鼻子和嘴,因为他们面部功能的中心,所以也使肌肉运动的中心。

他们之间的运动是相应的。

你可以试一下,紧闭一个眼睛,然后会发现嘴角也会发生连锁运动。

交感神经面部运动
当一个人要开始动作的时候,通常会有“协助动作进行”的趋势。

被刀割伤,或是被针扎了一下,牙齿会咬紧。

想一下,当你挤一条很重的是毛巾或是要去碰一个很高的隔板的时候,面部表情是怎么样的。

这种表情和心理活动没有关系,只是伴随着我们的动作发生。

达尔文的三大原则
达尔文在他的年代对自然主义者抨击了诸如表现方式起源的观念。

他有例可证的人为很多真正有用的表现方式都是从低一级的生命形式演化来的。

我们大部分的面部表情是基于达尔文的“有用的连锁行为”原则,另外一个是“对立”原则,我们可能会忽略,他而问他自己也只能找到几个事例,而且他们和面部表情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他用“神经系统的直接反应”考虑了很多的表情特点,比如肌肉的颤抖,心脏的跳动,苍白得面色,脸红,呼吸。

甚至当有紧张到放松都可以引起肌肉毫无目的的运动。

这里就有一个例子,疼痛的主要表现,极度疼痛而咧嘴,眼球不停的转动。

这里就是一种心理的痛苦表现,还伴有手绞在一起或是其他表现。

基于这些原理,表情的主体就清晰合理了。

掌握这些原则可以让动画师领会他可能忽略的东西。

泥偶动画造型设计注意点1.造型不要过于复杂。

因为动画的人物是要有动作的。

为了能摆动方便,造型最好简洁,能充分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满足动作要求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把造型做到很复杂,像动漫游戏的哪样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你所要选择制作泥偶的材料不单价格昂贵,而且对技术要求很高,同样对于片中场景,道具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

2.在骨骼制作方面,建议买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来学习。

因为骨架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影片中人物的动作,容易做动作又不容易损坏的骨架,会为你的泥偶片制作带来很好的效果和极大的方便。

骨架的制作不一定只用一种材料,性质不同的材料混合使用回带来不同的效果。

这完全依赖于剧本对任务的要求,可以发挥想象,有效的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般来说,对骨架的要求是方便塑性,不易折断地金属丝。

3.泥的选择很重要,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泥不要太软,否则不方便塑性,因为在摆动作的时候很容易碰到泥偶的其他部位,灯光照射下泥非常比平时还软,太软就容易发生形变。

不要选择油性过大的泥,这种泥虽然很鲜艳,但是不容易塑型,还会弄脏场景和道具。

场景中色调的统一
用于道具、场景制作的材料没有什么特殊的限制,常用的是纸板、木板、塑料等材料,只要思路开阔,任何材料和物品都会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要注意所用材料自身颜色和产生的画面色彩。

画面表现出的色调这在泥偶动画的最终成片效果上是很重要的地。

如何能做到场景中色调的统一呢就要在设计动画分镜时,结合泥偶角色同时画出要搭建的场景的效果图。

设计场景时注意场景的主体色彩不要同角色的色彩过于接近;场景色彩不要特别多,要有一个主体的基调;另外场景的整体色调也要跟据剧情的需要来设计,最好不要设计的过于鲜艳夺目。

后期合成
清晰的思路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合成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中期拍摄的基础上提炼或是丰富画面的信息量。

镜头信息量主要由
1、画面美术构成(构图、色彩、光影)
2、镜头内外运动(层内运动、镜头运动)
3、特殊效果处理(粒子效果、文字效果等)
三个方面所组成,信息量取舍的依据来自于叙事的需要,对观众来说,一个片子看着是否舒服顺畅取决于对这三种信息量的接受的程度,即画面美术构成带来的情绪暗示、镜头运动带来的快慢节奏、以及特效的视觉冲击,好的合成人员就像是厨师一样,熟悉每种素材的属性质量,通过一定的比例搭配火候最终呈现出一个最好的效果。

“精耕细作”是这行的基本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