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的风格

浅析《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的风格
浅析《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的风格

浅析《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的风格《诗经》中有不少的诗篇是反映战争的。在《诗经》的创作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斗争剧烈和社会动荡的年代,集中表现在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以及中原地区与各夷族之间的侵略战争。在那个时代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由于频繁的战争为《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诗经》中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的分布非常广泛,不仅在国风中有出现,在大雅,小雅以及颂诗中都有分布。本文主要以《诗经》中的《豳风·破斧》、《秦风·无衣》、《秦风·小戎》、《小雅·采薇》、《小雅·渐渐之石》、《小雅·何草不黄》、《小雅·出车》、《小雅·六月》以及《大雅·常武》、《大雅·江汉》等诗篇围绕着诗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情感上进行分析。

《破斧》记录的是随周公东征的士兵喜获生还的诗[2]。诗中既从侧面刻画了战争的惨烈“既破我斧,又缺我析”“既破我斧,又缺我锜”“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又有对战争带给士卒的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的描写“哀我人斯,亦孔之将”“哀我人斯,亦孔之嘉”“哀我人斯,亦孔之休”。从诗的总体上分析,该诗共三章,通过重章叠句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战争之后喜获生还的士卒们对于战争留下的恐惧和灾后

余生的欢乐庆幸的心情。

《秦风·无衣》是《诗经》的战争题材的诗篇中最为著名的一篇。《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中有“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

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3]秦国由于地处西陲而经常与西方戎狄发生战争,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秦地尚武的民俗,所以诸如“秦俗强悍,乐于战斗[4]”在《秦风》中亦能得到体现。因此多数人都把《秦风·无衣》看作是流传于军中的战歌[2]。从诗篇的艺术特色上来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重章,起兴和反问的手法,使整首诗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乐观的精神。宋人谢枋得说:“《无衣》一诗,毅然以天下大义为己任,其心忠而诚;其气刚而大;其词壮而直”[5]

《小戎》则是《秦风》中另一篇反映战争的诗,它从一位妇女的角度出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物,乱我心曲”来直接表现对远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从全篇来看这首诗,诗共有三章,其中每章前三句都使用赋的手法,第一章直接描写战车,第二章描写战马,第三章写兵器,描绘细致,“极尽描画战车、战马及兵器的精良华美,浓墨重彩,俨如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宏大开阔,轮廓分明,字字凝重,彰显了秦人全民威武、兵强马壮的盛况。”[5]每章的后四句“写妻子的思念,缠绵温和,以见相思之深,透露出丝丝阴柔之情。”[2]刚柔结合的手法在整个《诗经》中都是非常特殊的,它与秦地尚武的民风有着直接的关联。

《采薇》一诗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位常年在外征战的士卒归家时所作,诗中既有对一路上所见之景的描绘,也有对征战生活的回忆和回家路上复杂的感情。使得全诗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从诗的形式上来看,前二句起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人看见路边生出

地面的薇菜,触发了心中绵绵不断的思绪,也勾起了他对征战生活的回忆。诗的前三章,除起兴句外,表现诗人在行役之时思乡之情之深,“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繁重的战事使行役在外的士卒不得归家,他们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在入侵的敌人的身上,故说“猃狁之故”。然后强烈的思乡之情任仍不自觉的流露出来,“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外。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接着诗的第四第五章则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突出战场的紧张,战事紧迫的气氛。离家已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重新踏上归家之路,不自觉有了“近乡情更怯”的内心复杂的感情“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正是这位士卒心中的真实的感受。

《渐渐之石》是表现兵士征途劳苦的诗,此诗全篇用赋,既描绘了征途之景,又表现了士卒们征战之苦,“渐渐之石,维斯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这是对一路来征途的描绘,而“有豕白蹢,丞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对此方玉润认为是记载“当日实事”,这样就将整个征途展现出来,通过细腻逼真的描写将二千多年前士卒们征战四方的场景展示在我们面前。

和《渐渐之石》一样,《何草不黄》反映的也是征夫苦于行役的诗,相比于《渐渐之石》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更加强烈,诗的开篇连用三个反问表现征夫对于疲于经营四方的怨恨,“何日不行,何人不将”语气直接而强烈,“何草不玄,何人不衿”心中的愤怒直脱

而出。结尾“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一章则更具艺术特色,既写实景,又不自觉中透露出无法掩盖的悲怆气氛,令人为之叹息。

《小雅?出车》既有描写战事的紧迫“王事多难,维其棘矣。”也有通过改变叙述视觉以将领南仲的角度来表现他对战事的担忧“忧心悄悄,仆夫況瘁。”也有表现出将领的豪气“天子命我,城彼朔方。”也有对军中军容壮盛的形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与将领的威严赫赫相结合突出了军队的强大。诗中流露出远征在外的思乡的情感。“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小雅?六月》开篇即描写战事紧急,战争频繁的场面,“六月棲棲,戎车既饬”六月兵车往来不息“猃狁孔炽,我是用急。”道明了出征的原因是因为猃狁孔炽。关于此诗的主题主要是保卫国家,即“以匡王国”有战争胜利的喜悦,对将帅的赞美,对取得保卫国家胜利的歌颂,充满着自豪的民族精神。还有对我方战备物资(军马强盛的直接描写)也有对敌人强大的描写(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从反面衬托我军军容之盛。

通过以上诗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所表现的感情是十分丰

富的,其中既有思乡之情,报国之情,又有苦于行役的怨诗。在其风格上,在抗外族侵略的诗篇大多充满同仇敌恺,矢志报国的豪情。这种蕴含在诗中的情感与后世边塞诗中所包含的爱国热情和思乡之情

是一致的。

参考书目:

[1]左丘明.春秋左氏传?成公十三年[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

华书局.1980.

[2]程俊英, 蒋见元《诗经注析》, 中华书局, 1991

[3][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4][宋]朱熹.诗集传[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7.

[5][宋]谢枋得撰,[清]吴长元重辑.诗传注疏三卷[A].续修四库

全书第5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6]章惠康,罗光辉《<经?秦风>言情诗艺术探微》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

.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美到灵魂里! 诗经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诗歌体式,它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后世的所有诗词样式,没有一种离得开诗经体的艺术养分。 一起来欣赏《诗经》中的美句吧!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10.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 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1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爱情诗十二讲教程考试

诗经爱情诗十二讲教程 考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名称诗经爱情诗十二讲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2016-04-24 23:59 题目数50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总分数100 说明: 评语: 80 第1部分 总题数:50 1 【单选题】(2分)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出自列《诗经》哪一首诗歌() A. 《魏风· 园有桃》 B. 《陈风防有鹊巢》 C. 《郑风丰》

D. 《王风黍离》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2分)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其中的“帨”在下列哪一首诗经诗歌又提及到() A. 《豳风· 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B. 《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C. 《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D. 《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3 【单选题】(2分) 《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中的“摽”“梅”解释妥当的是()

A. 飘落、梅花 B. 打落梅子 C. 飘落梅子 D. 打落梅花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4 【单选题】(2分) 下列关于《诗经》爱情婚姻诗篇的描述不妥当的项是() A. 《郑风· 出其东门》最早描写男子汉的贞情 B. 《小雅隰桑》见到丈夫后她特别快活 C. 《郑风绿衣》把爱缝制在丈夫黑衣里 D. 《郑风女曰鸡鸣》鸡鸣时分夫妻叙温馨 正确答案是:C

诗经唯美爱情的诗句集锦.doc

诗经唯美爱情的诗句集锦 你理想中的爱情是什么模样?是“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还是“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里,藏着你理想中爱情的所有模样。 诗经唯美爱情的诗句集锦1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唯美爱情的诗句集锦2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4蒹葭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在水一方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央 . 蒹葭凄凄 , 白露未晞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跻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 , 白露未已 .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 , 道阻且右 .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 . 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6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中最美的12首短诗,短到极致,美到极致

《诗经》中最美的12首短诗,短到极致,美到极致 诗词精品集 人间草木,《诗经》最美!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古之先民关于生活、情感的记录,诗中有许多生活、工作的场景,完美还原了三千年前先民的生活。 从语言到情感,《诗经》无一不美。今天,总结了12首诗经中的较短的诗作,美到让人窒息,一起来读一读吧!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恭贺女子出嫁的诗,语言极为优美,又极为精练。 诗中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堪称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jì】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暮春,梅子黄熟,纷纷坠落。一位姑娘见此情景,敏锐地感到时光无情,抛人而去,而自己青春流逝,却嫁娶无期,便不禁以梅子兴比,情意急迫地唱出了这首怜惜青春、渴求爱情的诗歌。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首诗写男女互相赠送礼物,通过赠达来表明感情的深厚。 木瓜、木桃、木李,对应琼琚、琼瑶、琼玖,重叠回沓,跌宕有致。读来,让人清新美好,字句之美,更衬感情之美。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chú】。

诗经唯美的古典诗句

诗经唯美的古典诗句 导读: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

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战争诗”简析

战争诗,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最早的战争诗在《诗经》中出现,如《大雅·常武》、《国风·邶风·击鼓》、《国风·秦风·无衣》。唐朝时,边塞诗大放异彩,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 本文整理新课标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中的,“战争诗”。标题前的数字为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的排序。 8.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所奏的是曲调《折杨柳》,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会引起离愁别恨。“怨”是这句诗的诗眼。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折柳寄亲也不可得。 这首诗写了燕然未勒,不得归乡的怨情,悲壮苍凉,但没有颓废萎靡的格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类似,表达了一种“伟大的孤寂感”。是典型的盛唐之音。】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是残酷的、令人恐惧的,诗人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不免带点悲凉的意绪。但他用豪情超越了悲伤,要用“醉卧”来面对残酷的战争,这又是何等的豪迈!这种与酣畅适意相统一的无需任何理念介入的豪迈之情,是盛唐时代特有的时代精神。极度悲凉,又极度豪迈。】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明人李攀龙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34.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六首》中的第三首,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雄壮豪放,虽是中唐时期的作品,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 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59.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67.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以上4首宋诗,虽非战争诗,但诗人是因战争而发声。】 四首标准的战争诗,四首因战争而发声的古诗。共计八首,占75首必背古诗词的十分之一,“多难兴邦”。我国历史上真是多灾多难。珍惜今日的和平与安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新课标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扑克牌中国歌牌,玩游戏背诗词,

诗经中的九大爱情诗

诗经 --九首动人的爱情诗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游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於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於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摡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篇一:诗经中美好爱情的句子】 《》中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很多,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第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二句是绸缪束薪(楚),三星在天(户),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见此良人(粲者)何!。 第一句出自《诗经.邶(b i)风.击鼓》,原文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电视剧中把说通假为悦,显然是错误。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张氏原著,也同电视剧一样,不知是张氏之误,还是盗版之错。是不是张氏根据剧情有意更改?我想不会,正因为说可以通假悦,所以在这儿没有人会冒着被人误解的风险这样改。这一句中,契阔是离合的意思,说在这里的意思是誓约、誓言。全句的翻译应为:人生难免生死离合,我与你共同盟誓: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第二段出自《诗经.唐风.绸缪》,共三层,剧中引用的是第一层和第三层,意思大致相同,这儿只谈第一层。绸缪是缠绕、捆绑的意思,三星指天上的星星,具体哪三星说法不一。剧中对该诗的翻译很到位,应是:把柴禾捆得再紧一些,看那星星高高挂在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让我见到可心的人儿。可心的人呀可心的人,见到可心的人儿我该怎么办! 下面习古堂国学网再给大家介绍一些诗经中其他有关描写爱情的诗句: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参差荇(x 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 )寐(m 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 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 )之。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y ),不知其期,曷(h )至哉? 鸡栖于埘(sh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 )?

(完整word版)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姓名:许蓉蓉 专业编码: 所属地市:长治市 目录 提要1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2 (一)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2 (二)坚贞不渝的爱情4 (三)难耐的相思之苦5 (四)求嫁女子的心声6 (五)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之情6 (六)觉醒的妇女形象7 二、《诗经》中爱情诗的艺术风格8 (一)幽雅的环境描写8 (二)浓烈的抒情风格9 (三)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9 (四)爱情诗“诗中有画,诗画合一”10 三、《诗经》中爱情诗的修辞手法11 (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爱情诗中的运用11 (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13

参考文献14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摘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爱情主题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开辟中国文学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灿若繁星,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有的描写了恋爱者成功的喜悦和幽期密约的甜蜜、兴奋与不安;有的表现了遭遇波折的恋爱者相思的煎熬和离别的痛苦;还有的反映了夫妻反目,女子被遗弃的情形。同时《诗经》大量优秀诗歌为我们提供了极丰富的艺术营养,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歌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增强了音乐美和节奏感。这些诗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情心态,惟妙惟肖的描绘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图。本文着重从爱情诗中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思想内容修辞手法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人,不能不读诗经。《诗经》中的爱情诗更是《诗经》作品中一朵灿烂的鲜花,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国爱情诗篇的基础。爱情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话题,开辟中国抒情诗先河的《诗经》,其爱情诗令人赏心悦目,如痴如醉,如一部爱情电视剧的重现。在《诗经》的305篇诗作中,有五十多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这些诗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思念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者的神态,惟妙惟肖地描写他们的内心活动,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真切、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习画。 一、《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集锦

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集锦 导读:导语:诗经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唯美句子,值得我们慢慢品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集锦,欢迎各位的阅读与参考。 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1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2、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1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

风·击鼓》 1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5、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1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1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2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2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2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2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2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26、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诗经中反映周代战争的诗篇汇总

中华民族由于是农耕民族,有着强烈的家园意识和深厚的爱国情感。这在《诗经》中反映的是特别突出的,而且对此后中华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的形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卫国豪情 周族创造的是农业文明,周人热爱和平稳定的农业生活环境。因此,保家卫国是周人最为看重的,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诗经》中有不少描写战争的篇子,表现了对保家卫国的强烈的责任心和自豪感。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这是秦地军中战歌。史书说秦俗尚武,这首诗反映出士卒保家卫国慷慨从军的壮志豪情和昂扬的精神风貌。全诗三章,换字不多,重章叠唱,意思层层深入,突出将士团结一心,同仇敌汽,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热情,这是一种不可遏止的豪情。士卒们激情奋发地唱着:谁说没有衣裳?我和你同穿一领战袍。国家出兵打仗,把我的兵器修好。我和你对付共同的敌人。谁说没有衣裳?我和你同穿一领汗衫。国家出兵打仗,把我的兵器修好。我和你对付共同的敌人。谁说没有衣裳?我的衣裳就是你的衣裳。国家出兵打仗,赶快修好甲胄。你我一块儿走向战场。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热忱以及英勇献身精神,无论古往今来,这都是一个民族不被灭亡的根本力量所在。《秦风·无衣》这篇作品不仅真实表现出士卒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而且也标着着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再如《小雅·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这首诗一共六章,前三章写大将南仲带领士卒抵御玁狁,勤劳王事,克敌有功。诗的大意是说:“开出我的车子,车子走向牧地。打从天子所在,奉命来到这里。召集御车的武士,叫他们装载武器。如今国家多难,国难已是紧急。 开出我的车子,车子走向郊野。龟蛇旗子高举,竿上牛尾挂起。问那些龟蛇鸟旗,为何不飘扬翻飞?我的心惶惶不安,仆夫们面容憔悴。 天子命令南仲,到朔方筑起城墙。车马浩浩荡荡,旌旗一片辉煌。天子命我南仲,把城堡筑在朔方。威名远扬的南仲,把玁狁彻底扫荡。[余冠英今译] 诗中描写了将士从都城出发,经过牧场走向战场,辛苦转战,不得休息的紧张战斗情况。 再如《大雅·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这首诗歌主要是写宣王命令召虎领兵讨伐淮夷,很快平定了淮夷的战斗情况以及战后奖赏。尤其是前三章写召虎受命征伐淮夷叛乱。诗人以长江、汉水的波涛翻滚比喻士气的旺盛,江汉之水浪滔滔,将士东征士气高。不是闲游图安逸,要把淮夷来征讨。战车已经出动,彩旗

《诗经》里最动人的十一首爱情诗,令人如痴如醉

一直以来,中国的民歌就很动听,读了《诗经》更能体会民歌的妙趣横生,《诗经》中的爱情更是令人神往。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游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於嗟阔兮,不我活兮! 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於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於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摡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采葛

《诗经》里的唯美古诗词赏析

《诗经》里的唯美古诗词赏析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赏析: 本诗采用设问的结构,提出“式微,式微,胡不归”这个问题。接着作者表明自己为了君王才如此辛苦,天晚了还待在露水中、泥浆中。但他究竟是甘心如此,还是被逼无奈,这个点诗中没有明确给出答案,但我们猜想,恐怕是不得归家的怨怼居多。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赏析: 这首诗歌一句一个动作:采摘芣苢,将其拿在手中,从地上捡起已经掉落的芣苢,从枝头上捋下芣苢,提起衣襟收集采到的芣苢,将衣襟边缘塞进腰带,使其中的芣苢不会掉落,满载而归。妇女一边唱着歌儿,一边采摘芣苢,随着歌唱,一句一个动作,直至最后满载而归。 《卷耳》

佚名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赏析: 采卷耳菜啊,采卷耳菜,采了半天都没有装满筐。叹息远行的人,将竹筐放置在大路旁边。攀登那高高的山顶,我的马儿已经十分疲惫。我将那铜杯装满酒水,使我不在伤怀。登上那高高的山岗,我的马儿 已经十分疲倦,将那犀角杯斟满,希望自己不在悲伤。登上那山顶, 我的马儿已经寸步难行,我的批人已经病倒,这是如此的令人忧愁啊。 《诗经·国风·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赏析: 美丽温柔的美女,约我在墙角相见。她故意隐藏起来不见面,急 的我踌躇徘徊。美丽的姑娘是如此的娴静,她送给我红管草。红管草 美丽鲜艳,那姑娘比红管草还要美丽鲜艳。送给我那野地中的勺药花,美丽又奇妙,并不是那芽草自身的美丽,而是愿于没人的馈赠。

智慧树知到《诗经爱情诗十二讲》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诗经爱情诗十二讲》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诗》收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年的诗歌作品。 A.四百 B.五百 C.六百 D.七百 答案: 五百 2、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中二代是指()。 A.虞、夏 B.夏、商 C.商、周 D.春秋、战国 答案: 夏、商 3、下列《诗经》分类中最有文学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答案: 《风》 4、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个学派,其中有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一派的传本。 A.齐诗

B.鲁诗 C.韩诗 D.毛诗 答案: 毛诗 5、《诗经》原名《诗》《诗三百》,《诗经》之称是从()开始的。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答案: 西汉 6、《吕氏春秋·音初篇》:“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为()音。”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 南 7、《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大铃)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其中“行人”是指()。 A.太师 B.天子 C.路人 D.采诗官

答案: 采诗官 8、著有《诗经的性欲观》,提出“《诗经》是一部淫诗”的现代学者是()。 A.王国维 B.胡适 C.闻一多 D.朱自清 答案: 闻一多 9、“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会(令)合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是指()。 A.农历正月 B.农历二月 C.农历三月 D.农历四月 答案: 农历二月 10、我们一般把《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分外六个方面:“寻爱求偶篇”、“结婚崇拜篇”“夫妻恩爱篇”“两地相思篇”“弃妇出妻”“婚情民俗篇”。《卫风·氓》》属于下列哪个方面的诗篇() A.寻爱求偶篇 B.结婚崇拜篇 C.夫妻恩爱篇 D.弃妇出妻篇 答案: 弃妇出妻篇 第二章

诗经中的美精选作文

诗经中的美精选作文 篇一:有一种美叫诗经 初次接触《诗经》是在中小学,一首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据说就是来自《诗经》——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然而翻看文字,又似乎很难理解。如今重读《诗经》时,窗外飘着清凉的小雨,那关关雎鸠、蒹葭苍苍就在这湿润的秋意中徐徐飘来,无华的句子如淡雅的水墨画中最美的注脚。 《诗经》之美,美在丰富深沉,美在单纯真实。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雎鸠在水边浅唱,一位佳人在河边采摘荇菜,多么宁静而美妙的画面啊,少年男子不由得对“采荇女孩”产生无限情思,“寤寐求之”以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在《关雎》中我们看到的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少年心事,看到的是“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追求真爱的勇敢。 《诗经》之美,美在婉约缠绵,美在音韵缭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水淼淼,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墨画悠然呈现在我们眼前,相比之下,《蒹葭》字里行间比《关雎》多了几分凄迷,“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执着、焦急、怅惘和迷茫,可望而不可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蒹葭》中

忽隐忽现的凄婉令人遐想。 其实,当我们追随美妙事物的时候,主人公们那般的急迫与烦躁,我们何尝未曾领会过?翻看那些泛黄的诗篇,穿越千年仍然至美,它曾真切地属于一个人,又博大地属于我们每个人。最美不过《诗经》,一个美字,足矣。 篇二:诗经中的美 只是寥寥几句诗句,你的美便印在我脑海里,纯洁的没有一点尘埃,让我不由自主的去欣赏,那千年前天地间蕴育的最纯净的美。 秦风·蒹葭(中国精选作文网 t262) 深秋时节,天空中刚显露出一丝亮光,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里露水凝成的霜花。在这样一个拂晓,我看到诗人站在芦苇茂盛的河边,望着眼前茫茫的芦苇丛,思绪早已飘零。他的眼中显露出无限忧愁与期盼,意中之人,在水一方,却又感到那样的缥缈,他们何时才能相见,诗人心中感慨颇深,内心不断地苦苦煎熬着。我站在他身边,感受他心中的纠结于向往,在微亮的天色中,他的身影呈出冷寂与落寞。他对眼前的一景一物望穿秋水,陡然间那人仿佛就在水中央,却又转瞬即逝。诗人的心情起起落落,但终究还是镜花水月。 《诗经》中的美,在于一颗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它能捕捉到心底特别的情愫,是一种纯净的美妙。 小雅·采薇 战争的硝烟已经平息,幸存的战士们也踏上了返乡的路途,他们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美到灵魂里! 诗经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诗歌体式,它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后世的所有诗词样式,没有一种离得开诗经体的艺术养分。 一起来欣赏《诗经》中的美句吧!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

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0.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唐风·绸缪》 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1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译: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诗经》里十首诗

《诗经》里最美十首诗

————————————————————————————————作者:————————————————————————————————日期:

《诗经》里最美十首诗 孔子曰:"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指的就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最初称《诗》,汉武帝始称《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的诗歌,诗的作者已无考,传由尹吉普采集,孔子编选。《诗经》共计311首诗,内容包括了爱情、战争、风俗、祭祀、动植物等等,下面让我们看看诗经最美的十首诗歌吧。 野有蔓草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tuán]兮。有一美人,清扬婉如。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áng ráng]。有一美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是首恋歌,写在一个零露未干的清晨,男子在田野草蔓间与女子不期而遇,一见倾心。邂逅总是美好的,而邂逅美人的地点在带露的蔓草间,正合我意,让此诗浪漫而唯美。 《唐风·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绸缪》描写新婚之夜的缠绵与喜悦。诗借了“束薪”作象征,用“三星”作背景,描写了傍晚到入夜的过程,再借助内心的独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长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动。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难以形容,唯一唱三叹而长歌之。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全诗采用赋的手法,叙述了战争过程中士兵不得回家和对心上人的思念。诗的第四章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作战期间不时想起曾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死离别,天涯孤苦,不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国风·卫风》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浅谈《诗经》中的爱情魅力 任时光荏苒,纵白驹过隙,总有一种东西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积淀下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歌可谓是中国爱情诗的滥觞,它的低吟浅唱穿越千年的轮回仍然萦绕耳畔,如韶乐般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即使没有华丽的辞藻为外衣,没有奇幻的想象作装饰,但它以其独有的古朴、诚挚、热烈,感染了历代的文人骚客,感动了华夏儿女的心灵,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成就了一段不老的传奇,让我们千古传唱。 《诗经》中的《国风》作为大多来自民间的歌唱,在更广阔的范围里展示了时人的生活和情感。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诗经》里的民歌中占最多数的就属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无郎无姐不成诗”,这情形自古至今别无二致。朱熹《诗集传序》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它们有的是集体创作,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章我一节,即兴抒发,唱的是某个群体共同的声音;也有的是独自吟唱,却通过个体的具体遭遇,反映了某些普遍性的问题。 这批婚恋歌曲可谓是《风》诗中唱得最精彩动人的部分,有自由浪漫的纯真爱情,有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有寂寞难耐的相思之苦和求嫁心声,还有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之情,更有封建礼数下的屈服与反抗。这些婚歌恋曲中的人物,他们是执著追求的苦恋者,是坚贞不二的钟情者,是刻骨铭心的相思者,是大胆热烈的求爱者,是哀怨忧郁的失恋者,是赢得爱情的自豪者,是伉俪情深的恩爱者,是敢于反抗的奋斗者。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意志信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风情画卷。 你我相遇在樱花烂漫的季节,一起携手走过幸福的过往。从美丽的邂逅,到彼此相知,再到互相倾慕,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的人生。但人生的戏剧之处就在于它不会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这也是人生的美妙之处。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喜欢,却亲近不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采摘荇菜的倩影使男子“寤寐求之”、“寤寐思服”,令男子“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希望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思慕之情跃然纸上。(《周南·关雎》)“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江汉之隔,遥不可及,不免失意之至,但是男子仍怀有希望不想放弃,其惆怅深挚之情令人感叹。(《周南·汉广》)“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始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可望而不可即,内心的焦灼之情,便可感同身受了。(《秦风·蒹葭》)暗恋是苦涩的,没有回报,只有自己默默地承受那份悸动,默默地去付出自己的所有。 区别于这些苦恋者,那些大胆地表露心迹的求爱者,使我们体味到爱情的另一种味道。相较于前者后者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摽有

最新古诗词《诗经》最唯美句子

1 古诗词《诗经>最唯美的诗句 2 3 4 1、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 5 6 2、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7 8 3、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9 10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11 12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3 14 6、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 15 16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7 18 8、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19

20 9、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21 22 10、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23 24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5 26 12、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27 28 1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29 30 14、桃之夭夭,烁烁其华,之子与归,易其室家。 31 32 1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33 34 1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35 心伤悲,莫知我衷。 36 37 17、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38

39 1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40 41 19、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42 43 20、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44 45 2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6 47 22、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48 49 2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50 51 24、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心中是悼。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一)

《诗经》战争诗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一) “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情感。这在《诗经》中就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中有对国家命运、百姓疾苦的忧患,有对奸邪当道、社会不公的忧患,有对繁重徭役、兵役的忧患,《诗经》因此而奠定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优良传统。而《诗经》战争诗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周代血雨腥风的战争及其对周人身心的影响,在诗人情感的体验与抒发中书写了周人在战争年代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一、昆夷之患猃狁之难 《汉书·匈奴传》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四夷并侵,猃狁最强”。《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戎狄寇掠,乃人犬丘,杀秦仲之族”等等。可见,周朝时期戎狄、猃狁对中原地区的侵掠战争,几乎从未停歇过。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内侵迁徙所造成的“边患”,周室频频发动抵御战争亦就势在必行。除此外,当时的周王室也常常发动与淮夷、徐夷、荆蛮等南方地区的扩张战争。正由于这样频繁不断的内外战争,使那些成年累月服兵役的士卒忧伤而厌战的情绪不断的浓重。 如《小雅·渐渐之石》采用全景式描绘手法,详尽道出出征途中自然景物的不断变化:“渐渐之石,维其高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以地形变化渲染山高水长、风雨交加的征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战士们行

军的艰险劳苦,作战的危险紧张,以及他们义无反顾的悲壮心情。《小雅·渐渐之石》三章诗反复诉说“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皆写东征将士辛苦不止的苦恼。全诗情调雄奇沉郁、慷慨悲壮。 《邺风·式微》一诗是厌倦征戍的士兵们控诉国君惨无人道的怨歌,同时也借控诉国君反映了征战生活的艰难痛苦:“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寥寥十八个字将从役者的悲惨遭遇和深沉怨恨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小雅·何草不黄》反映了经久不息的征战生活使士兵们愁怨交加。当时“四夷交侵,中国皆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的社会现实,在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全诗四章,皆以征途中所见景物如枯草、虎、狐等起兴,渲染岁月迟暮、万物凋零的生存环境,接下来便抛出一连串愤怒的询问:“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人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既描绘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征战荒野的凄惨图景,也反映了这种生活对人性的彻底摧残。 《毛诗传》说:“《采薇》,遣戌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戌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小雅·采薇》是一首边防戍卒归乡途中所唱之伤悲之歌。诗中反复诉说战争生活的艰辛,餐风宿露,吞咽野菜,“一月三捷”居无定所。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士兵愈加思念家乡渴望与亲人团聚。然而“日归日归”,却总是不能归去。于是,他就更是“心亦忧止”、“忧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