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词语运用课外阅读。

教学难点:课外阅读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真情习作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占 51 分,阅读理解占24 分,真情习作占25 分。总体来看,题量适中,难度适宜,没有难题、偏题或怪题。18 为小朋友90 分以上,其中高分(95 以上)有4 人,最高分98 分;

17 人良好,7 人合格,1 人待合格。

二、题型存在问题及试题分析:

(一)基础部分:

1、第一题看“我读我写”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全对的占三分之二。其中错得比较多的是“勇敢”的“敢”(左边部分多加一点),“旅行”的“旅”(右边写成“民族”的“族”的右边。

2、第二题“填成语”学生完成得不错,个别学生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不够理解。把)“胸”写成“凶”或“修”

3、第三题“照样子,写词语”绝大部分学生能做对,个别学生写错别字。

4、第四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同学能熟练背诵,正确填写。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完成朗读和背诵作业,加上上课时不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导致填错或写错别字。其中第1 小题,很多学生当然地写成“知识在于学习”。

5、修改病句。这一题只有一个学生没有看清题意,把题目中的句子原封不动地抄写下来。

6、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在本次期中考试中,音、字、词、标点、查字典、文学常识的考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丰富考察内容的同时,也相应降低了难度。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造成错误的个体差异性比较大。

7、读下面的句子,对的打“√”。这道题考察的内容相对比较灵活。有考察辨析同类别词语的题,有常识性的问题,有错别字辨析,还有对课文内容是否透彻理解的考察。题目不难,但做对不容易,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颇高,一不小心就会出错。

(二)阅读理解:

1、《奥林匹克旗帜》是一个片段练习式的阅读理解。阅读内容短小精悍,但考察点却非常细腻。三年级的阅读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这与一、二年级直接从文中找答案的阅读题来说是上一个层次的。比如,第一题的第一小题,要求学生对奥林匹克旗帜颜色是红、绿、黑、黄、蓝是从左至右还是从右至左排列作出判断。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知道要从原文中找答案,于是马上找到原文中谈及奥林匹克旗帜颜色的句子读起来,欣喜地“找到”了答案,早早作出了判断。孰不知这是个“陷阱题”,题目中的颜色顺序是和原文相反的,所以答案也应该与原文相反。这道题只有个别谨慎、仔细,并且有一定辨别和推理能力的学生做对。

2、《小草》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外阅读文章。文章看似描写小草的可爱、无私奉献,实质是在颂扬那些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而大多数学生仅仅只能停留在文章表象的内容,无法从深度上去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即不能到达文章所指向的中心。其中有两道题我觉得出得特别好,足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联想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一道是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诗。学生根据前后文的联系,很容易联想到白居易的诗。另一道题是文中的小草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同样是想,前一个“想”是给学生一些语言材料,让他们归纳和联想。后一个“想”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全文,从整体内容上进行分析理解,最后在触及情感的共鸣。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无法联想到与之相关且更为深层的含义上去。这个大概是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有关。

3、《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是以篇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的寓言性质的文章。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都不成问题,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针对性和概括性不强,导致扣分。

(三)作文: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写一件和爸爸或者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或一个幸福的回忆,或一个感动的瞬间,或一次不愉快的经历等。由于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写作提示,对提示中的要求望文生义,以偏概全,造成了审题偏差。很明显,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而部分学生写成了写人的文章。题目都写成“爱我的爸爸”、“辛勤的妈妈”等,这里虽然都写到了爸爸或者妈妈

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但在开头和结尾没有体现出“这件事”另我难忘、感动或者不愉快,因此还是有偏题的嫌疑。

三、总结以后复习和答题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生字词语的掌握。

2、加强阅读训练,内敛尤其是加强考察联想、想象、推理、概括能力的阅读训练。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的习惯。

四、作业:

1、订正试卷上的错题。

2、修改习作,重新誊写。

【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测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期中精选测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 6V),电流表(0~0.6A)?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 20Ω),滑动变阻器“3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出导线完成图乙的电路连接; (__________) (2)同学们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R所在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记录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 _____,将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值的合理范围是______; (3)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太麻烦,决定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去掉,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做电源。电路简化为如图丙所示,进行实验,实验中在A?B之间接入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在实验器材完好,操作过程无误的情況下,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小聪分析数据发现无法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请你通过分析数据及实验器材,说明小聪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的原因_____。 实验次数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5 0.260.14

【答案】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使其电压表的示数还是2.5V R 2.4V 3V U ≤≤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甲可以看到,变阻器与电阻R 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 两端的电压,在图乙中,电源的正极与滑动变阻器的左下端相连,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是30Ω,而四个定值电阻中最大的电阻是20Ω,所以定值电阻中的电压不会超过3V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 即可,电压表的3V 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端相连;根据上述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

三年级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大隐镇中心学校小学部茅彤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优秀的有22人,良好的有15人,其中很不理想的有4位同学。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课后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我分析试卷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 1、首先自己先看一下试卷,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会订正的的错题,不会订正的放着,一会我们一起来帮助你,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三个:识字写字部分、阅读部分和写作部分。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基础部分典型错题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中。 五、选词填空。 持续继续连续陆续 1、这场比赛相当激烈,()进行了三个小时才决出胜负。 2、放学了,同学们()走出校园回家去。 3、晚饭后,我()认认真真地完成回家作业。 (1)让学生说说是这四个词语的区别在哪里。 1、“继续”有承接的意思,即后(下)一个行为或活动是前(上)一个的承接延续,主要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态”。 2、连续更侧重于表示“重复”的特征,即前后的动态或静态均无变化,只是重复而已。如说某人连续出错,意思就是说某人一个接一个重复出现错误,尽管出错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出错”这个行为本身却是重复性的。 3、持续所要表示的是一种状态的保持,更强调它的“静态”特征。比如气候方面的高温、低温或干旱等 4、.陆续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有先有后,时断时续,一个表示先后相续不断。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补充课外练习: 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道题目我在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中(连续)出错。 这几天的天气(持续)着高温。 临近上班时间,偶的同事(陆续)出现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体会划线部分的写法,仿写句子) 燕子看见啄木鸟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注:(1)、本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弹琴可以看出,这句是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2)说几句拟人句。

八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八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 教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12章因式分解章节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 (1)分析各个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从而拓宽学生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捷径,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 (4)通过讲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有利于老师以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教学内容: 一、考试情况介绍: 优秀率30% 及格率 40﹪ 二:试题分析 1、考点覆盖面 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的区分度较好,试题做到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 2.各题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7题,填空题的8、9题,解答题的第七题和第八题失分较多,其它题目个别同学出现错误。 三:试卷讲评 1、自我诊断: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并分别勾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因为马虎出错的问题。 2、小组讨论:自己改正完后,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中会的同学负责讲解。(15分) 3、教师点拨 分解因式 (1)4x2-25 (2)16a2-4 b2 (3)(x+p)2-(x+q)2 9 特点:以上三式均是二项式,每项都是或者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可以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解:(1)4x2-25=(2x)2-52=(2x+5)(2x-5) b2=(4a)2-(2/3b)2=(4a+2/3b)( 4a-2/3b) (2)16a2-4 9 (3)(x+p)2-(x+q)2=(x+p+x+q)( x+p-x-q)=(2x+2p)(p-q) =2(x+p)(p-q) 分解因式 (1)-2x4+32x2(2)a3b-ab 特点:以上两题中每题的各项均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在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讲评教案

数学试卷讲评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校名:新仁苗族乡化竹小学 班级:三( 1)班 教师:龙正恒 2016年9月

第一单元数学试卷讲评教案 讲评内容:第一单元试卷。 讲评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第四题(选择题)、第五题的第3小题的错因剖析与矫正。 讲评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情况 1、参加考试 40人,参考率 100%。平均分73.56, 及格率68% 优秀率47%。低分率 15.43 %。最高分100 分,最低分 12 分。 2、根据本次考试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对学困生提出下阶段要求。 二、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次试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还对数学思想进行了渗透。但是由于试卷印刷质量和排版的不当,给了学生误导,使学生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 三、学生测试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4、9、10小题,第4小题考查乘积的末尾有几个0,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应用和试卷上的解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9小题是加法变乘法的应用。第10小题学生不理解题意造成错误。 2、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与理解,能不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这道题出得很好,学生做的也不多。 3、选一选,这道题和上面那道题的意图相似。 4、算一算,主要考察学生对乘法的计算,学生错的也不多。 5、解决问题,包括看图列式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图列式,这种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个别同学马虎出错,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解决问题,前几道题错误较少,第5题,同学出错比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理解题意,所以出错较多。 四、改进措施: 从失败中找教训,在教训中求发展,综观我们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我以后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在教学时要多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有效的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避免考前没提醒学生也不容易忘记。 2、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注重实际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品教案教学文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中试卷讲评课精 品教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习的自信,培养正确的考试观,培养他们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2、能力目标: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本次考试及前段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及时解疑纠错,系统掌握知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回顾落实与解题反思 教学难点: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和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组织小组讨论学习。 四、教学准备: 认真分析试卷的特点及学生的解题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此次考试中暴露出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对教师讲评的需求,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励导入

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这次期中考试是对我们前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俗话说“有反思才有提高”,当我们重新回顾反思这份试卷,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交流中,我们会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共同进步和提高。 环节二:考情分析,明确目标 (一)、试卷分析:从整张试卷和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来看,本次考试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查面较广,题型灵活,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材特点。试题内容涉及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六单元中的知识,既检验同学们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情况整体分析 (1)平均分:86.36分; (2)班级之间成绩较均衡,差距1-3分左右。 (3)优点:书写较工整、条理清晰、答题规范、要点明确。 (4)不足:个别同学态度不认真、学科术语不规范,答题内容空洞,脱离教材,无基本要点。 环节三:试卷详析,查因纠错 (一)选择题评析——查因纠错,讲解点拨 (大屏幕显示)小组探究活动一:(3分钟) 1、交流统计本组考试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自主纠正; 2、归纳出错的原因 3、提炼出选择题的一般答题思路或经验 4、多媒体展示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数学试卷讲评课通用教案

数学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2人及格数2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黄传腾、刘雨萌、葛德志。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审题不够仔细,部分学生条件没看清就做题,很多学生将面积为a看成边长为a。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23题,考察知识点为已知两个非负数相加的等于零,则每个加数等于零,和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问题,学生很多将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忘了‘审题不清。解题方法。 ②第25题,这道题主要审清题意应该就没多在问题。题中说易证:CE=CF,很多同学把这个条件看成已知来证明。 第24题,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 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三年级数学讲评课导学教案

课题:《第一单元讲评》 三年级数学导学教案使用时间:2013 年9月日编写人:冉雷审核人: 【课型】讲评课 【讲评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能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灵活运用三个质量单位。 2、通过填写适当的质量单位、质量单位间的转化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评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难点: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讲评过程】 一、导入 (一)本单元一般情况:29人取得优秀,优秀率达61.70%,;有38人及格,及格率达100%. 二班情况:21人取得优秀,优秀率达67.39%;有36人及格,及格率达93.48%。 (二)本单元知识测试难易题目设计合理,题型有:一、我会填二、判断对错三、我会算四、解决实际问题 (三)出错较多的题目是:1、排序 2判断 3、直接写得数等题目

三、讲评反思 教学“克和千克”这些质量单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可是这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与之打交道的,学生订的课间奶,买的小零食,家庭厨房用的调味品都与之有联系,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运用学习策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无论是导入的设计,1克和 1千克的感性认识,还是练习的设计、课后的调查,都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1、教学时力求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实践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与发展,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学会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和验证,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新知, 3、指导学生回顾学习历程,发现一些规律或研究成果,同时,课外延伸,回家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让学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场,学会估计物体重量或看标注,把研究成果以学习日记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加深对克、千克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

八年级数学期中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期中精选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同学探究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 他的结论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是∠BAD的二分之一,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EBF=45°,直接写出三角形DEF的周长. 【答案】(1)EF=BE+DF.(2)成立,理由见解析;(3)10. 【解析】 【分析】 (1)如图1,延长FD到G,使得DG=DC,先证△ABE≌△ADG,得到AE=AG, ∠BAE=∠DAG,进一步根据题意得∠EAF=∠GAF,再证明△AEF≌△AGF,得到EF=FG,最后运用线段的和差证明即可. (2)如图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证得△ABE≌△ADG,得到AE=AG, ∠BAE=∠DAG,再结合题意得到∠EAF=∠GAF,再证明△AEF≌△AGF,得到EF=FG,最后运用线段的和差证明即可. (3)如图3,延长DC到点G,截取CG=AE,连接BG,先证△AEB≌△CGB,得到BE=BG,∠ABE=∠CBG,结合已知条件得∴∠CBF+∠CBG=45°,再证明△EBF≌△GBF,得到 EF=FG,最后求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详解】 解答:(1)解:如图1,延长FD到G,使得DG=DC

最新期中测试卷讲评课教案

期中测试卷讲评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型与教法:讲评课、讲授课、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周五,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成绩还是不错的,特别张慧颖、斯琴、赵薇等同学在这次考试中进步幅度较大,下面我们为获奖同学颁奖。(大家鼓掌祝贺)好的同学还需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课后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查漏补缺,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老师相信大家,经过你们的努力,下次考试都能有所进步。(给自己一点鼓励的掌声) 二、自主改错,组内互助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张试卷,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学生交流反馈:三个:基础知识部分、阅读理解部分和习作部分。 1、下面,大家把基础知识部分,能自己改正的先改正过来,不会改正的先放一放。 2、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在小组内已经把能改正的改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改正的呢?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在基础知识部分,有哪些易错点是你需提醒大家的?

(二)、举一反三,基础知识部分类型题巩固训练。 四、阅读部分。 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生完成拓展阅读。 五、通过这节课的试卷分析说说你的收获吧! 总结:万变不离其宗,要想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就必须做到认认真真读透文本,要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只要这样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大纲 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第一节诗歌的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鉴赏诗歌的意象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诗人的写景作为后一两句的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物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四(6)班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教学重点: 填空题7、8题,选择题第5题,计算题,画图题第2小题,解决问题第5题的错因剖析与矫正。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 班级平均分:83分最高分:100分 优秀率:52% 及格率:90.4% 2. 存在问题: 1)答题不规范。如学生试卷:第六题; 2)运算不过关。如学生试卷:第四题; 3)考虑不全面。如学生试卷:第二、三题; 4)概念不清晰。如学生试卷:第一题; 5)审题不严谨。如学生试卷:第六题。 二.典型错误剖析与修正: 1、填空中的问题: 例题:试题一、7 (1)典型错误:钟面一大格是()度。(2)剖析:不理解钟面一大格指的是哪部分 (3)正确解法:钟面分成了12大格,一大格是30度。 例题:试题一、8 (1)典型错误:写错计算步骤。(2)剖析:对计算顺序不够熟练 (3)正确解法:先算42×7,再在末尾添2个0 2、选择题中的错误: 例题:第5小题:12:15时针与分针所形成()角 (1)典型错误:不少学生选了B直角。(2)剖析:忽略了随着分针的移动时针也会移动,因而形成的角度会发生变化。(3)正确解法:形成锐角。 3、计算中的错误: 例题:试题四、1口算很少同学满分。 试题四、2竖式计算不少同学生疏了。 4、作图中的错误: 试题五,(1)学生对画直角和锐角基本上全对,但在画钝角时有小部分学生画出了锐角(2)剖析:将量角器上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搞混了,对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还不够熟练。 5、应用题中的错误:失分在于不能正确理解题加上计算失误。 三、变式训练: 四、巩固小结: 1.回顾本节课主要内容。 2.复习时要注重反思,不断总结,提炼方法。

数学期中考试卷Word

数学期中考试卷W o r d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素质教育20××秋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若-a=3,则a= . (2)-5的相反数是 。 (3)绝对值为1的数是 。 (4)向西前进200来,记为+200,那么—500来表示 。 (5)一个从数轴是的原点开始,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这时它表示的数是 。 (6)比较各组数的大小:87 76 , - - (7)5-(-6)= ,4÷(-)= (8)-23= ,(-2)3= (9)5978023保留4个有效数字为___. (10)用r 表示圆的半径,那么圆的周长是_____. (11)当时a=3时,求a 2+2a+3= (12)下列各式中的两个数这间满足某种“默契”的关系。 (-1)×2 1=(-1)+21,(-2)×32=(-2)+3 2;(-3)×43=(-3)+43;(-4)×54=(-4)+54;请你再找出满足这种”默契”关系的两个数,并用等腰式表示出它们这间满足的关系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3、精确到万分位的近似数是( )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A 、 B 、 C 、 D 、 14、下列各数|-2|,(-2)2,-(-2),(-2)3中,负数的个数这( ) A 、1个 B 、2个 C 、 3个 D 、4个 15、有理数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的结果是( ) A 、a -b B 、a+b C 、–a+b D 、-a -b 16、大于-3且小于4的整数共有( )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17、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是b,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一下,所得的两位数为( ) A 、10a+b B 、10b+a C 、a+b D 、ab 18、若a+b<0,ab>0,那么这两个数( ) A 、都是正数 B 、都是负数 C 、一正一负 D 、符号不能确定 19、如果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数是2n ,那么这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 A 、6n B 、6n+3 C 、6n+4 C 、6n+6 20、超市进了一批花布,出售时要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其售出数量x(米)与售价y(元)的关系如表

数学试卷讲评课通用教案

数学试卷讲评课通用教案 数学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2人及格数2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黄传腾、刘雨萌、葛德志。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审题不够仔细,部分学生条件没看清就做题,很多学生将面积为a看成边长为a。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23题,考察知识点为已知两个非负数相加的等于零,则每个加数等于零,和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的问题,学生很多将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忘了‘审题不清。解题方法。

②第25题,这道题主要审清题意应该就没多在问题。题中说易证:CE=CF,很多同学把这个条件看成已知来证明。 第24题,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 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2016-2017常州市八下期中数学试卷(word四页版有答案)

2016-2017常州市八下期中数学试卷(word四页版有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调研 2017 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汽车标志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B . C .D .Array 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 A.对常州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的调查B.对一批LED节能灯使用寿命的调查 C.对常州新闻频道“政风热线”栏目收视率的调查D.对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3.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和1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 同.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B.摸到黄球是不可能事件 C.摸到白球与摸到黄球的可能性相等D.摸到红

球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 4.今年我市有近35000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 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B .近35000名考 生是总体 C .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1000名考 生是样本容量 5.若分式242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 】 A .x =2 B .x =-2 C .x =±2 D . 不存在 6.在菱形ABCD 中,AC =10,BD =24,则该菱形的周 长等于 --------------------------------------------------------- 【 】 A .13 B .52 C .120 D .240 7.某体育用品厂要生产a 只篮球,原计划每天生产b 只篮球(a >b ,且b 是a 的 约数),实际提前了1天完成任务,则实际每天生产篮球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内含“考后反思及措施”)(2017.11) 张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查找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缺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态度端正,提高学习效率;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补缺补差;针对典型错题,给与分析、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现代文部分难易适度,文言文部分,课外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作文的题目难易比较适中,基本没有学生偏题的,但写得好的学生也不多,年级均分大约是27分左右。 (二)试题评析 得分率较高的试题及原因: 第1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考前复习扎实;检测落实到位。 第10——16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学习、复习重点落实。 (三)典型试题分析 第3题:“简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2分) 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 1.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但没有考虑到其又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得1分)

2.既没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又没答出其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得0分) 1分样卷: 0分样卷: 教学措施: 指导学生阅读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词语意思,兼顾“简直”一词涉及到的“母亲”和“我们”双方的行为、情绪。 第5题:选项“C.文中第4段说“她的语言像她的人一样干净利索”,形象地说明了母亲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为什么是错误的? 学生答题选错的主要问题是:以为有“像”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教学措施: 拓展补充讲解:有三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如:“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i 如:“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三、表示猜测 如:“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曹秀英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试卷讲评课教案 21、设函数321()3 f x ax bx cx = ++(a b c <<),其图像在点(1,(1))A f 、(,())B m f m 处的切线斜率分别为0,a -。(1)求证:01b a ≤<;(2)设函数的递增区间为[,]s t ,求s t -的取值范围;(3)若当x k ≥时(k 是与a 、b 、c )无关的常数,恒有'()0f x a +<,试求k 的最小值。 分析:这是一道集函数方程不等式于一身的难得一见的好题。这道题获得满分的同学有宋黎佳、刘向前、刘凯强、郑乔宏、高宇航,对以上同学提出表扬。(大力表扬是亮点) 应用条件,可得到这样几个信息:a b c <<,202a b c c a b ++=?=--,2220am bm b +-=,做到这里做不下去了,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怎么办?送给大家八个字:类比联想,划归转化。我们在考卷上看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是孤立出现的,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肯定和我们所学所见相联系。遇见新问题要往老问题上划归。今天我们要解决的是一个求不等式的取值范围问题,我们一起来回忆我们之前学过的范围问题看如何建立不等式。 想不到看提示:类比联想,划归转化,温故知新,多元联系。 1、a b c <<,且0a b c ++=,求 c a 的取值范围;(将b 替换成a c --联立消元建立新不等式) 2、(2011浙江16)设,x y 为实数,若2241,x y xy ++=则2x y +的最大值是 。(均值、?直线曲线有交点、化成函数) 2010浙江15、设d a ,1为实数,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01565=+S S 则d 的取值范围是 。 2a 12+9a 1d +10d 2+1=0,此方程有解,所以△=81d 2-8(10d 2+1)>0,得d >或d <- 2这道题在回答过程中学生遗忘较多,找不着方法,尤其是应用不等式由221415 x y xy xy ++=?≤ 222(2)448x y x xy y xy +=++≥,由上述两个式子得出28(2)5x y +≤ 这个不对,当场没反应过来,评论:对于学生答案是否正确应给予明示。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word版

学 校 班 级 姓 名 考 号 ( A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作 答 -上学期一年级语文中段检测试题.11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卷面 得分 卷面分:5分 一、比 bǐ 一 yī 比 bǐ ,谁 shuí 写 xiě 得 dé 最 zuì 好 hǎo 。(8分 fēn 按照书写情况分别记4、6、8分)。 二、我 wǒ 能 nénɡ 把 bǎ 它 tā 们 men 送 sònɡ 回 huí 家 jiā 。(12分 fēn ) f ai un chi in g ei ri ie g yu s h y 三、看 kàn 图 tú ,读 dú 拼 pīn 音 yīn ,写 xiě 汉 hàn 字 zì 。(6分 fēn )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四、读dú 一y ī 读d ú,再z ài 看kàn 图t ú 选xu ǎn 择z é 合h é 适shì的de 音y īn 节ji é,将jiānɡ 它t ā 们 men 写xi ě 在z ài 相xiānɡ 应yìnɡ 的de 四sì线xi àn 格ɡé 里l ǐ。(12分fēn ) f ēi j ī p ú tao q īn ɡ t ín ɡ m éi hu ā x íon ɡ m āo ch á b ēi b ǐ y ī b ǐ z ài z ǔ c í 五、比 一 比,再 组 词。(12分) 大( ) 水( ) 工( ) 太( ) 小( ) 江( ) 早( ) 西( ) 鸟( ) 叶( ) 四( ) 马( ) d ú p īn y īn xi ě b ǐ hu à 六、读 拼 音,写 笔 画。(8分)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期中试卷讲评课教学设计 上海市桃浦中学李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更正考试中的错误题型。经过分析错题,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查漏补缺,发现不足。通过讲评,引导学生把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2、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讲解、练习、讨论、启发、探究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总体分析: 1、班级均分:68.06分最高分:97分 进步大的学生:窦雨昊季思靓孙飞扬吉祥 2、成绩统计: 3、试卷结构 (1)、选择题(1-6)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2)、填空题(7-18) 为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3)、简答题(19-24)为简单题,每题4分,共24分。 (4)、解答题(25-28)为解答题,共28分。

从试卷完成情况来看,同学们存在以下问题: (1)答题不规范。表现在试卷上25、26题 (2)运算不熟练。表现在试卷上22、23、24题 (3)考虑不全面。表现在试卷上18、28题 (4)概念不清晰。表现在试卷上1、7题 (5)审题不严谨。表现在试卷上27题 二、试卷评讲: 1、学生自主订正。 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题号上打上“×”。(学生课前已解决) 2、四人小组合作订正。 针对上一步骤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四人小组交流与合作,讨论完成。 3、教师评讲试卷。 学生讨论不能解决的题目及典型错题。 典型题型分析重建 选择题 1、小组交流共性的错误。 2、重点分析重建。 1.在所有的素数中,偶数的个数有( ) A. 零个 B. 一个 C. 两个 D. 无数个 考察知识点:2是唯一的偶素数。 6.三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长方形,把第二个长方形平均分 成2份,把第三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长方形面积的( ) A. 65 B. 32 C. 21 D. 18 7

二年级数学讲评课教案

表内乘法二单元试卷讲评 刘颖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查漏补缺,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输理知识的前后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查: (课前,提前把测试题发放到学生手中,并提出要求)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表内乘法的单元检测,试卷老师已经批完了,现在发给大家,自我检查分析,完成三件事情: 1、自查:检查自己出错的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题目改正过来。 3、自己: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 二、总结检测情况: 谈话:同学们,我们完成了表内乘法二单元检测,通过阅卷,老师发现同学们完成的不错,其中有37人得了优,班级中不少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马龙龙、李承恩、赵舒婷、赵佳琪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仔细,解决问题不够灵活,下面我们就对这次检测进行试卷讲评。 三、试卷讲评: 1、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互助解易质疑。 谈话:课前,老师已经把试卷发到同学们手中,要求同学们自查、自改、自记,同学们都完成了吗?下面我们小组交流,听清楚要求:(1)把自己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错误原因分析给小组同学听。(2)自己独立解决不料的问题请小组同学帮忙解决。

(3)小组长把你们小组出错较多的题目记下来。 2.组间交流,师生互动解难释疑。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看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让学生展示方法,教师点拨、总结方法,同样适用试 谈话:乘法的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数位对齐。 谈话:记住这条,同样可以判断别人做的对不对。以第一 个为例,展示学生的做法。 (2)谈话:连一连,要求以后做连一连的题借助小尺和三角板,这样试卷显得既清楚又美观。 (3)谈话:还有哪个题需要帮助解决? 学生自己介绍解题的方法。 巩固练习2个题,集体展示交流。 (4)教师强调: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题目,作完之后一定要停下看看,进行检查,这是同学们必须要养成的习惯。(5)小结:同学们,题型怎么变换,做完后,我们都要停下来认真检查,检查什么?学生交流。 (6)谈话:生活中有许多问题也可以用有乘法来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交流4、5题,通过展示交流,总结出:在解决乘法的实际生活问题中,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心分析最后的结果。 3.反思总结,自我改正。 谈话:问题解决了,试卷中的问题现在自己能解决了吗?请你把试卷中的问题改正过来好吗? 学生独立改正错题。 4、巩固拓展,适时反馈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考一考自己吧! 5、课后分析,自我反思: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试卷讲评课教案

第三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 解决问题第3、9、10的错因剖析与矫正。 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 存在问题: ①答题不规范。学生试卷:第四大题,答案不完整。 ②运算不过关。如学生试卷:第2、3题; ③考虑不全面,审题不严谨。如学生试卷:第五大题 2、表扬刘维昭、刘维欣同学,认真答题,进步较大。 二)回顾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三)订正共性问题 1、计算 统计出错率,学生说说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师:注意认真计算,该进位的要进位。 2、解决问题

1、提问:1千克=?克 学生明确要化单位。 3、食堂购进一批面粉,已知原来有面粉26袋,现在的面粉的袋数是原来的18倍,你能算出刚刚购进多少袋面粉? 学生读题 师:大家都用26×18,老师为什么打上了错号? 小组讨论明确:题目是要求刚刚购进多少袋面粉? 师:“什么是刚刚”? 学生明确原来的面粉不算,所以要减去原来的26袋。 9、东方小学计划买12个排球,每个9元,如果从买排球的钱中拿出36元买跳绳,剩下的钱还够买几个排球? 师:几个排球求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求的是数量,应先求剩下的钱,再除以9。 10、养鸡场养公鸡185只,比母鸡的只数少156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2倍,养鸡场共养鸡多少只? 学生齐读题 提问:什么是共养鸡是多少? 学生明确共养鸡包括公鸡、母鸡、小鸡。 学生列式、口答。 师:注意计算要正确。 思考题:1、学生讨论,明确思路 2、引导学生知道从哪儿下手? 四)学生改错 五)总结:大家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