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葛根资源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改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葛根中三种有效成分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葛根中三种有效成分

不同提取方法测定葛根中三种有效成分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 了解水煮法、醇提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波法、索氏提取法和溶剂浮选法;2. 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操作。

二、研究背景简介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止泻的功效。

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葛根素、大豆甙、大豆甙元等多种异黄酮类物质。

并含有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黄酮具有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大豆甙元有明显抗心律失常作用,一直白血细胞的增殖及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

民间常用葛根一味退热生津。

近几年临床上应用含葛根的的制剂愈风宁心片、葛根素注射液等治疗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目前正在研制的还有葛根黄铜生物粘附性缓释片、葛根黄铜缓释胶囊、葛根素微乳、葛根素滴丸、葛根素复合骨架稀释片、配方颗粒等。

由于葛根属于药食同源,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保健品和食品中。

本课题对湖南和安徽两个地区的葛根采用水煮法、超声提取法、醇提法、微波辅助萃取法、索氏提取法、溶剂浮选法的提取方法,并针对其三种有效成分葛根素、大豆甙、大豆甙元的HPLC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三、实验内容1. 主要仪器安捷伦液相色谱仪1100系列(美国安捷伦公司)AB204-N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PHS-3B型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MSP-100E微波萃取装置(雷鸣科技仪器公司)2. 主要试剂乙醇、正丁醇(分析纯,北京化工厂);甲醇(色谱纯,天津西华特种试剂厂);去离子水(自制);葛根样品产地分别为安徽和湖南,葛根素、大豆甙和大豆甙元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3. 实验步骤(1)水煮法水煮法是用水做溶剂,加热一定时间,能提出较多成分,符合传统用药习惯,时常用的一种提取方法。

此方法生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2)醇提法醇提法是葛根提取工艺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

称取适量的葛根加乙醇进行回流,冷却后待测。

(3)微波辅助萃取法称取适量的葛根,用75%乙醇作为溶剂,在一定微波萃取条件下进行萃取,冷却后待测。

浅析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新进展

浅析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新进展

浅析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新进展摘要: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的干燥根,主要生长在山坡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资源丰富。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药效成分,其药理活性广泛,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和发展趋势,为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葛根;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进展The Pueraria legumes kudzu(Pueraria lobata)is the dried root,mainly grown in the grass slope in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 have produced abundant resources. Isoflavones are the main pharmacological components of Pueraria lobata. They haveextensiv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s. In this paper,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 lobatain recent 5 years is reviewed,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ethods are compar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isoflavones from Pueraria lobata.Keywords Pueraria lobata;isoflavone;extraction process;research progress 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等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血管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以及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理作用,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1]。

中药葛根资源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改造研究进展

中药葛根资源的有效成分提取及改造研究进展
夏 治法 治疗支 气 管哮 喘 7 林 冬病 6例 疗效 观 察[ . 医 J 成都 ]




药, 0 , () 6. 2 43 5: 2 0 0 4 『. J 中医药 学报 , 0 , () 06. ] 2 93 3: —1 0 7 6
[3 2]陈生 , , 高雪 叶小丹 , 穴位 贴敷 对支 气管 哮喘 患者肺 功 能及 I -的影 响 等. L5
提 供参 考 。 关键 词 :葛根 : 葛根素 d i 03 6 ̄i n17—79 0 01. 1 o :1.99 .s. 227 . 1. 1 s 6 2 08 文 章编号 : 17 —79 (0 0 1.2 60 622 7 2 1 ).00 0 .2
葛 根 始 载 于 《 农 本 草 经 》 列 为 中 品 :原 名 葛 , 为 豆 科 神 ,
学学报 , 0 , () 47 . 2 9 61: .6 0 3 7
[l 2】章涵 , 华, . 贴敷 治疗 支气 管哮喘 6 例 临床观 察 [. 苏中 董丽 张静 穴位 0 J江 】
医药 . 0 ,0 1) 0 2 8 (1: . 0 4 8
[0 3】关东升 , 晶, 小兵, . 敷 “ 王 司 等贴 咳喘 宁 ”贴膏 对支 气管 哮喘 模型 大 鼠肺 泡 灌洗 液 中炎性 细胞 的影 响[ . 儿科杂 志,0622: 7 J 中医 ] 20 ,() 51. 1 [1 3】何丽 , , 敏. 敷灵 敷贴 对哮 喘豚 鼠肺 组 织一氧 化 氮和 一氧 化氮 郭盛 熊先 喘
构 ,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均相 当差 ,生物利用度不好 ,限制了它
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具有解表退热 、生津止渴 、止泻 透疹 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 明,葛根具有 降低血管 阻力 ,改 善心 、脑血液循环等作用 。由于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 药理和治疗作用 , 其有效成分 的研究必将 日益受到国 内外学者 的广泛关注 ,因此 ,本文对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结构改造 作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文章标题: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导言】葛根,又称葛藤、葛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其中,葛根有效成分是人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对于充分发挥葛根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现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发。

【一、葛根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现状】1.1 葛根有效成分的定义葛根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丙素和植物甾醇等。

这些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1.2 葛根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水提取、乙醇提取等,而近年来,超声波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离子液体萃取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提取率和有效成分的纯度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二、葛根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研究现状】2.1 葛根有效成分分离纯化的重要性葛根中的有效成分种类繁多,含量不一,因此需要进行分离纯化,以获得单一成分或高纯度的成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药用效果。

2.2 葛根有效成分分离技术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葛根有效成分分离技术包括硅胶柱色谱、逆流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分离葛根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在纯度和分离效率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对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的个人观点】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让我对这一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我的看来,葛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创新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应用于葛根的提取及分离纯化过程中。

【总结】葛根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对于发掘和利用葛根的药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36卷第11期2019年11月新乡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wityVol.36No.11Noe#2019-1097-♦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本文引用:孙华,李春燕,薛金涛.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1):I♦1097-1100,封三.DOI:10.7683/xxyxyxb.2019.11.022.:【综述】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华1,李春燕2,薛金涛1(1.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河南新乡453003)摘要: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其具有生津止渴、解表退热和升阳透疹的功效。

葛根载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

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本文对葛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整理,并对其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和解酒护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为其合理临床用药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葛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239(2019)11-1097-05葛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地下圆柱形块根入药后为葛根,我国葛属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江苏和江西等地。

目前市场上药用葛根来源主要有2种:(1)葛根,又称野葛,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2)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1—(%2015版中国药典将葛根按植物来源不同分为“葛根”和“粉葛”为2个药材品种,但目前市场终端(包括药房、诊所和一些药企等)2种葛根用药时仍存在葛根、粉葛不分的现象'43(%葛根是我国最常见的中药之一,始载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有“亚洲人参”的美誉,在2000年葛根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录%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具生津止渴、解表退热和升阳透疹的功效'1,91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许多学者对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葛根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总结,为其合理用药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1葛根的主要化学成分葛根的主要成分异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葛根异黄酮类,包括葛根素(C21H20O9),3,-甲氧基葛根素DOI:10.7683/xxyxyxb.2019.11.022收稿日期:2019-10-08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7A60026);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编号:HMXL-0190246)%作者简介:孙华(1998-),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药学院在读本科生。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

中药葛根的提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随本实验的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进行简单的介绍,阐述了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进而引入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的实验部分进行了详细而紧密的探讨,探讨内容包括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葛根提取工艺葛根在我过分分布单位较广,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课题旨在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天然药物主要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天然提取物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一、仪器与药品(一)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提取仪,B204-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HG-9075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二)药品:葛根、无水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焦性没食子酸、氧化钙(块状)、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粒)、氯化钠铁、石油醚、乙醇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5g葛根至于一定量的圆底烧瓶中,添加4倍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提取的时间均为3h,将溶剂蒸干,得到膏状物。

称取30mg的膏状样品置于量瓶中,量瓶的含量约为50mL,添加25mL乙醇,通过超声分散的方法将膏状物进行溶解,将乙醇添加到25mL刻度线处。

采用吸量管吸收其中的1.0mL的溶液进行实验。

采用去离子水、乙醇作为溶剂提取葛根素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溶剂。

粉碎一定量的葛根至于提取瓶中,分别采用4倍、2倍的溶剂进行回流提取,提取的时间分别为1.5 h和1 h,将两次回流提取所得的提取液进行混合,浓缩成膏状物质,测量其中葛根素的含量,进而计算其中葛根素的提取率。

三、提取方法的选择采用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予以比较,具体实验步骤为:采用去回流提取、超声提取作为溶剂提取葛根素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法。

所得结果如表1所示。

四、葛根素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在整个实验的过程当中以葛根素的提取率为主要参考指标。

具体的实验步骤及方法是:称取10.0g的葛根粉末,加入乙醇200mL,实验过程中回流提取的时间为2h,每个样品提取5次,在1000mL的乙醇中溶解,过滤后测量其中葛根素的含量,发现葛根素的含量为39.9mg/g。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摘要:近年来,葛根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葛根科研报告的分析,总结了葛根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成果。

葛根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以及其在药物研发、抗氧化和抗炎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葛根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引言葛根,即葛条,是一种源自于葛亚科(Leguminosae)植物的根及根茎。

长期以来,葛根在传统药物学中被广泛应用,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压等药理活性,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由于其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葛根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很多科研项目针对葛根进行了深入探究。

2.葛根的化学成分葛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

此外,葛根中还含有黄酮苷、黄酮、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化学成分为葛根赋予了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3.葛根的药理活性葛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研究表明,葛根提取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常见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

此外,葛根的抗炎作用也备受关注,其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另外,葛根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肿瘤领域,葛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葛根的应用潜力基于葛根的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其在多个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葛根的药理活性为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其次,葛根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此外,葛根还可以用作保健品的原料,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

除此之外,葛根在食品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5.结论综上所述,葛根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材料,其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葛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这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葛根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其制剂的制备研究进展

葛根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其制剂的制备研究进展

葛根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其制剂的制备研究进展作者:陈琦陈孟其刘国庆胡秀静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8期摘要: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杂性疾病,其发病率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首位,拥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给社会经济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积极控制血压,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对预防终点事件,降低致死致残率尤为重要。

葛根片所治高血压,乃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脉管受寒拘挛收缩,血液遇寒凝滞不畅而引起,符合葛根解表散寒,舒筋通经的证治。

葛根片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方,因此本文目的探究葛根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其制剂的制备。

关键词:高血压;葛根片;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制剂制备前言:本文主要通过介绍葛根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以及葛根片剂的制备,展示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葛根药理作用1..1葛根介绍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且属于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兼用资源, 2005年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第六大类粮食作物。

我国葛根资源相当丰富,有葛属植物11种,大多分布在云南及其邻近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广[1]。

葛根首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甘平而略带苦涩,具有清热、止渴、生津、透疹、解毒、升阳止泻、醒脾解酒之功效[2]。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眼底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颈椎病等病症。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葛根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其制剂的制备。

1.2.葛根有效成分(1)异黄酮类化合物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占葛根总量的5%~10%。

其主要包括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金雀异黄素-8-C-芹糖基-葡萄糖甙、金雀异黄素甙、拟雌内酯、异甘草素、芒柄黄花素、葛根黄素木糖甙和葛根素-7-木糖甙等[3]。

其中,葛根素的含量最高,也是本属的特有成分,日本常以葛根素、大豆甙及大豆甙元作为评价葛根质量的指标。

(2)葛根甙类化合物葛根中根中葛根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葛根甙A、葛根甙B、葛根甙C,这些物质被认为是二氢查耳酮的衍生物[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4’.单羟乙基化产物与目标产物7,4’.二氧(B羟乙基)葛根素(G7),而且目标产物的比例不超过20%,反应转化率低,分离难度大。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葛根素7位酚羟基邻位上有一个多羟基的葡萄糖基团,影响该羟基与卤化物的反应,或由于卤代乙醇本身的亲电性不够强,而难与7位酚羟基反应。

而采用环氧乙烷法,反应中仅用催化量的碱来使酚羟基生成负氧离子,由于环氧乙烷分子小,亲电性较强,7,4’位两个酚羟基很容易与之反应。

另外,反应中采用催化量的碱,避免了葡萄糖基团上的羟基发生羟乙基化,且由于反应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也避免了环氧乙烷的自聚。

使反应产物单一。

产率可达90%以上,而且易于分离,是制备(37的简便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郭珍译,邹建华校.葛根的化学成分们.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2):19.[21BrodieBB.ed.ConceptsinBiochemicalpharmacoLogy.NewYork,sixing—VerLag,1971,384.
【3】王昌利。

薜红.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田.中成药,1995.17(6):6.
【4】杨蓿林,李娜等.葛根素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活性IJ】肆・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2):8l・85.
【51候殿杰,王建武等.7,4’-2氧一(B-羟乙基)葛根素的制备研究田.中国药物化志.2002,12(2):103—104.
(本文校对:庞春渝收稿日期:2010-03-27)
关键词:IgA肾病;免疫仰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中西医结合肾病学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182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0-0207・01
IgA肾病是经肾脏免疫病理检查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肾炎。

其临床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大约30%~40%的患者是以突发肉眼血尿为最初临床表现的,其余患者为隐匿起病,无临床症状,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

目前认为本病并非一种良性病变,大约30%的患者于发病20年后出现终末肾衰竭(ESRD)。

IgA肾病近几年在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

1皮质类固醇激素
王海燕等建议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患者,给予4~6个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少蛋白尿,对尿蛋白定量在l~3.59的患者更有价值。

侯凡凡也认为对于24h尿蛋白定量超过1.og而肾功能相对良好,即血清肌酐(Scr)<1339mol/L,内生肌酐(Ccr)清除率>70rrd/min),病理上表现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病变的患者,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口服,总疗程为1~2年,疗效较好。

但在治疗初期已有Ccr降低(70ml/min)或Scr升高(>166ttmol/L)的患者则反应不佳,提示皮质类固醇激素只有早期使用方可获效。

Pozzi等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认为,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明显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衰竭,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降蛋白尿是皮质类固醇激素对肾小球病变直接反应、作用的结果。

2免疫抑制药物
环磷酰胺(cTx)由于其副作用大,一般不作为常规治疗用药。

适用于IgA肾病伴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进展迅速,肾脏病理显示有新月体形成等,常联合激素、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等应用,Rasche等前瞻性非对照研究显示:在21例无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患者中,CTX静脉冲击治疗750mg/m2,每4周1次,持续6个月,联合小剂量的泼尼松口服,观察lO年,这些患者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但药物的副作用亦不容忽视。

麦考酚酸酯(MMF)是一种较新的免疫抑制剂,有更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细胞毒药物:细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对IgA肾炎的疗效尚不确定。

对于尿蛋白大于39/d,血肌酐123.76~221.009mol/L的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能降低血肌酐倍增风险,并延缓肾功能减退至终末期肾病。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及抗凝等非特异性治疗
发病时血压升高是影响lgA肾病预后的危险因素。

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试验表明,ACEI、ARB可以通过降低系统和肾内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变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影响肾内炎症硬化因子而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对于尿蛋白定量>O.59/d和(或)高血压的患者应用ACEI类药为首选。

已有研究表明,ACEI和ARB联合治疗降低lgA肾病蛋白尿比单独用ACEI和ARB更为有效。

但是有对IgA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

不同的ACEI类制剂均可减少尿蛋白的排泄,然而尚未发现其延缓肾功能进展的作用。

虽然ACEI类药物可以减少蛋白尿,但多数并不能使尿蛋白彻底转阴,因此治疗l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疗效最为肯定的药物仍然是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IgA肾病也有疗效,尤其对中重度的lgA肾病,临床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同用,以提高疗效。

4其他治疗措施
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gA肾病治疗中的意义尚不明确。

目前关于鱼油治疗作用的临床试验共有4个,其中2个试验支持鱼油的治疗作用,2个试验则得出相反的结论。

另外,国外学者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能对降低IgA肾病患者蛋白尿有效,但仍需进一步观察。

对于扁桃体切除治疗,大多数队列研究显示,对肉眼血尿型IgA肾病患者,扁桃体摘除术有较好的疗效,对病情活动与扁桃体炎密切相关的患者可考虑切除扁桃体,但扁桃体切除对肾功能是否有保护作用尚需前瞻性研究证实。

5小结
目前西医对IgA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激素、细胞毒等药物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共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

控制蛋白尿无疑是本病治疗的焦点,西医对于尿蛋白定量小于0.59,无明显症状,无肾功能下降的IgA肾病患者,无特殊治疗,只是动态观察,但这部分病人有一定比例病情会缓慢进展至肾功能衰竭。

对蛋白尿量较大、伴有明显高血压的患者,西医具有控制蛋白尿的优势。

参考文献
【l】赵明晖,王海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治疗进展【J】.中华内科实用杂志,2003.23(5):257.
【21侯凡凡.伴有蛋白尿的IgA肾病的治疗m.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2,1l(1):45.
【3】李峰,王长海,王汉民.等.血尿平治疗IgA肾病血尿临床观察们.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24(6):48.
(本文校对:史金花收稿日期:2010-0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