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36卷第11期2019年11月新乡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wityVol.36No.11Noe#2019-1097-♦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本文引用:孙华,李春燕,薛金涛.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1):I♦1097-1100,封三.DOI:10.7683/xxyxyxb.2019.11.022.:【综述】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孙华1,李春燕2,薛金涛1(1.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河南新乡453003;2.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生物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河南新乡453003)摘要: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医认为其具有生津止渴、解表退热和升阳透疹的功效。
葛根载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
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本文对葛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整理,并对其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和解酒护肝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为其合理临床用药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葛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239(2019)11-1097-05葛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地下圆柱形块根入药后为葛根,我国葛属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河南、湖北、江苏和江西等地。
目前市场上药用葛根来源主要有2种:(1)葛根,又称野葛,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2)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1—(%2015版中国药典将葛根按植物来源不同分为“葛根”和“粉葛”为2个药材品种,但目前市场终端(包括药房、诊所和一些药企等)2种葛根用药时仍存在葛根、粉葛不分的现象'43(%葛根是我国最常见的中药之一,始载于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有“亚洲人参”的美誉,在2000年葛根正式被国家卫生部批准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录%葛根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具生津止渴、解表退热和升阳透疹的功效'1,91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许多学者对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对葛根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总结,为其合理用药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1葛根的主要化学成分葛根的主要成分异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葛根异黄酮类,包括葛根素(C21H20O9),3,-甲氧基葛根素DOI:10.7683/xxyxyxb.2019.11.022收稿日期:2019-10-08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编号:17A60026);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编号:HMXL-0190246)%作者简介:孙华(1998-),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药学院在读本科生。
葛根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媚 葛 fo i s ) 第 1和 第 Ⅱ类 的 过 度 型 ; Ⅱ类 的 具 有 P me ni 为 e s 第
・
l2 ・ 4
中 国现 代 医药 杂 志 2 0 0 8年 1 2月 第 1 第 1 O卷 2期 MMJ ,D c 20 , o 0 o1 C e 0 8 V l1,N . 2
葛根药理作用及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陈 文 杰 葛根为豆植物野葛[urr bt( l ) w] p e i l aa l o i a a o Wid h 或甘 葛藤
药 胃肠 吸收 并 不 完 全 。另 外 ,大 鼠 1 服 5 0 g g 5 m /g 3 0 m / 与 0 gk k
后 , 物 自 胃肠 道 消 失 率 的 对 比 实验 未见 显著 差 异 , 明上 述 药 说
有 关 调 查 资 料 表 明_ 葛 属 p ea a C植 物 全 世 界 有 近 l I : u rr ) iD
( 葛 ,u rf o sn et) 根, 载 于 《 粉 p ea at m o iB nh 的 始 i h i 神农 本草 经 》具 ,
有 解 肌退 热 、 透发 麻 疹 、 津止 渴 、 阳止 泻 的作 用, 心 脑 血 生 升 对 管 。 下 面 就 将 葛 根 免 及 其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的 药 代 动 力 学研 究 、 理 作 用 及 临 床 应 用 药
根 素在 体 内分 布快 且 较 广 , 注 后, 物 在 各 组 织 中的 分 布 以 静 药 肾 、 浆 、 中较 高 , 丸 、 血 肝 睾 心脏 、 肉和 脾 次 之 。 葛 根 素 可 通 肌 过 血 脑 屏 障 进入 脑 内, 含 量 较 低 。 蛋 白结合 实验 表 明, 根 但 葛 素 同肝 、 、 浆 、 组 织 蛋 白 的 结 合 率 分 别 为 3 . ̄ . 、 肾 血 肺 25 44 % 2 . 31 、46 35 71 . 2 . .  ̄ % ± %及 l . 58 %。 对 比 实验 表 明。黄 豆甙 元 与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吗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与作用吗葛根(Pueraria Lobata)是一种普遍生长在中国和日本的一种植物。
葛根的根部是其主要的药用部位,其富含多种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中。
近年来,葛根的作用和功效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葛根的作用与功效,并对其应用进行说明。
首先,葛根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葛根具有补充体液、滋阴生津的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平衡,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成分能够直接激活雌激素受体,促进雌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效果。
此外,葛根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葛根还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
研究发现,葛根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从而使血压得到降低。
此外,葛根中的大量黄质素还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改善血脂代谢,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益。
此外,葛根还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葛根中的黄质素和异黄酮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的发生。
研究显示,葛根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一些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对某些病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因此,葛根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炎症反应、感染疾病等。
另外,葛根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研究发现,葛根中的某些成分(如黄质素)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实验证明,葛根黄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葛根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效果。
因此,葛根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
此外,葛根还具有改善记忆力、促进脑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研究发现,葛根中的黄质素成分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脑部氧供应量等机制,提高脑细胞的代谢活性,从而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葛根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东
化
工
4 0・
S H A N D O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 r R Y
2 0 1 4年第 4 3卷
葛 根 的化 学成 分 、 药 理及 临床 作 用 的研 究 进 展
蔡 琳
(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0 )
缝状或星状 ; 复粒 由 2— 1 O分粒组成 。此外 , 有 木栓 细胞 、 木 薄壁 细胞和色素块 。
干之 , 生者 捣取 汁 饮 之南 康 、 卢 陵间 最 胜 , 多 肉 而少 筋 , 甘 美” 。但为药用之 , 不 及此 间 尔。《 食疗 本 草》 云: “ 葛根, 蒸
食之消 酒毒 。其粉 亦 甚妙 ” 。以及 陈 藏器 《 本 草拾 遗 》 云: “ 根堪作粉 ” 。宋代 《 本草 图经 》日: “ 葛根 生汶 山川谷 , 今 处
3 . 1 异黄酮类( i s o l f a v o n e s )
野葛根含黄酮类物质 , 总 量可 达 1 2 % 。其 中主要为 : 大 豆苷[ 又名黄 豆苷 D a i d z i n ] 大豆 苷元 [ 又名 大豆素 、 黄素 、 黄
豆苷元 ( D a i d z e i n ) ] I s - 9 1 及葛根素 [ 又名葛根黄素( P u e r a r -
中图分类号: T Q 4 6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2 1 X( 2 0 1 4 ) 0 8—0 0 4 0— 0 2
1 葛根 本草 考证
葛根在《 神农 本草经 》 中被归 为 中品 , 《 本草 纲 目》 列 为 草部蔓草类 。《 伤寒论》 葛根汤中葛根与麻黄 、 桂枝 等配伍可 发表解肌 , 用于表证 而项 背强 。《 景岳全书》 葛根麦 门冬 散 中 葛根与麦门冬 、 升麻 等 配伍 , 可用 于 透发 毒疹 。《 本草 经集 注》 云: “ 即今 之葛根 , 人 皆蒸食 之 , 当取人 土深大 者 , 破而 日
柴葛根的药理研究报告

柴葛根的药理研究报告
柴葛根是中国传统药物中的一种常用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材的研究和开发,柴葛根的药理作用也逐渐被揭示出来。
首先,柴葛根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柴葛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这对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柴葛根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柴葛根中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止氧化损伤。
这对于预防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柴葛根还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发现,柴葛根中的成分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对于耐药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这对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外,柴葛根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柴葛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这对于治疗肿瘤具有重要的潜力。
此外,柴葛根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研究发现,柴葛根中的化合物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综上所述,柴葛根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柴葛根在临床上具有广
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柴葛根作为一种中药材,其药理作用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葛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葛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1、概述葛根又名鸡齐、鹿藿等,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自古以来主作中药,葛根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黄酮类、三萜皂苷类、香豆素类及葛酚苷类化合物。
其在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对突发性耳聋、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也有特殊功效。
本文综述了葛根的药理作用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葛根提供更广泛的途径和理论依据。
2、药理作用文献报道葛根具有多种药理作用,Zhang [1]等对52只冠状动脉结扎大鼠随机分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30天后观察血管密度、梗死面积以及VEGF等的表达情况,表明葛根素可通过诱导治疗性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葛根黄酮、大豆苷元和葛根乙醇提取物对乌头碱等所致的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2];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静脉注射葛根素、总黄酮等均能使正常狗的血压短暂而明显的降低;口服葛根水煎剂、酒浸膏或口服葛根素对高血压狗有一定的降压作用[3];葛根黄酮具有较好的抗凝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抑制ADP诱导的鼠血小板聚集[4];体外肿瘤试验表明:葛根提取物对H22肝癌腹水型、EAC腹水瘤、S180肉瘤腹水型均有抑制作用;体内抗肿瘤作用也初步表明:葛根对Lewis肺癌、S180、H22肝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未表现出细胞毒样性质[5];朱庆磊等[6]研究表明葛根能清除超氧阴离子,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保护乳头肌免受超氧阴离子的损伤,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并能预防性对抗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引起的氧化性损伤。
3、临床应用3.1 冠心病心绞痛李亚萍[7]用葛根素治疗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心电图改善,具体方法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400mg,对照组给予天门冬氨酸钾镁40ml,治疗组总有效率96.7%。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

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探讨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葛根素,作为一种来源于传统中药材葛根的有效成分,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使得葛根素成为了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从葛根素的化学结构出发,解析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理解其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随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葛根素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以及这些作用背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我们还将对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领域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以期全面展现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全貌。
在临床应用方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葛根素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治疗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疗效。
我们还将关注葛根素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氧化应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葛根素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认识,为其在未来的医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葛根素的药理作用机制葛根素,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葛根等植物中,近年来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其药理作用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葛根素在心血管系统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
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葛根素还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有效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其机制可能与葛根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有关。
葛根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葛根素还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如肺炎、关节炎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葛根素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素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它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脑功能,对治疗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老年痴呆等具有一定的潜力。
葛根研究进展

葛根研究进展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干葛藤的干燥根,干葛藤又可称为粉葛。
葛根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
具有发表解肌、开阳透疹、解热生津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其在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药剂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药代动力学杜力军[1]将采用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给小鼠口服,5~15 min后血中即可检测到,Tmax在0.6~1.6 h之间,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5.91%。
葛根黄酮为一级动力学代谢,呈二级模型分布。
主要分布于肾、脾、心、肝等脏器,脑组织中浓度虽然较低,但代谢缓慢。
该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22±1.280)%,主要从肠道排泄。
郭建平[2]以EC/PEG为混合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葛根黄酮胶囊,与愈风宁心片做了体外释放度比较,30 min药物释放分别为:(65.51±13.63)%,(27.86±13.07)%。
10 h药物释放为:(95.70±6.10)%,(76.42±3.3)%。
经方差分析,胶囊与愈风宁心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2 药理作用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静脉注射葛根素能使犬中度缺血区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进入缺血区的侧支血流增多,但严重缺血区的心肌血流量无明显改变。
腹腔注射200 mg/kg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采用犬低温体外循环下模型,用电镜观察,从形态学方面证明葛根素对停搏140 min 的全心缺血心肌的超微化物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采用全细胞钳制技术发现葛根素能抑制大鼠脊根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性钠内流(TTxr),心肌细胞存在TTxr,可能是葛根素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的电生理基础,它对脑缺血是否有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3]。
抗心律失常作用:为观察葛根素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78例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窦性心动过缓及II度房室或窦房传导阻滞)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400~600 mg,静脉滴注,1次/d,14 d为一疗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立夏李一凡胡晓丹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期
摘要:葛根首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具有保护心脑血管、降血糖血脂血压、解酒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止泻、增强免疫、改善骨质疏松、抗炎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
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内外关于葛根的有效成分及其所具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葛根;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且属于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兼用资源,2005 年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第六大类粮食作物。
我国葛根资源相当丰富,有葛属植物11种,大多分布在云南及其邻近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广。
葛根全身是宝,葛根中富含淀粉、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其含量因产地、品种而略有差别[1]。
而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甙类化合物、三萜皂甙等。
此外,葛根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铁、锌、磷、钾、钙、镁)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纤维素等。
下面对葛根的药理作用进行阐述:
1.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口服葛根素能使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血清胆固醇含量减少,当选用最低有效剂量的葛根素与小剂量(无效量)阿斯匹林组成复方后,降血糖作用加强,且可维持24 h 以上,并能明显改善四氧嘧啶性小鼠的糖耐量,明显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且认为葛根素可能是葛根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
口服葛根煎液能对抗饮酒大鼠因乙醇所致的血中APOA-1 降低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现象。
2.抗氧化
葛根中的许多成分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如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系,如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
王友川等[2]以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肌酐、尿蛋白水平、肾脏中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含量以及肾脏组织形态。
3.增强免疫
葛根中的葛根素通过抑制蛋白在 mRNA 水平上被脂多糖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增强免疫。
杨俊超等[3]进行葛根及其复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肌力恢复和白细胞介素-4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及其葛根复方可促进重症肌无力大鼠骨骼肌的肌力恢复,大鼠的B 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降低,从而抑制 B 细胞增殖,产生免疫球蛋白,减轻肌无力症状。
文颖娟等[4]以重症肌无力大鼠为试验对象,研究葛根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重复性神经刺激电位(RNS)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复方能促使大鼠的RNS 衰减程度及 AchR-Ab 表達水平均减弱,而 RNS 衰减率乃常用诊断肌无力的方法,其振幅衰减程度越大,临床表现肌无力症状越明显,而这种因自身受体病变而产生的阻断性抗体 AchR-Ab 在大多数患者血清中的数量越多,肌无力症状就越严重,从而促进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腓肠肌的肌力恢复。
4.抗肿瘤
大豆苷元可抑制白血细胞 HL-60 的增殖[5],大豆苷元在 10~20mg/ml 浓度范围内明显抑制黑色素瘤 B16 细胞的增殖。
另外,葛根提取物对 ESC 癌、S180 肉瘤及 Lewis 的肺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其他
葛根对心脑血管系统和降血糖等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葛根药理作用十分广泛,但其在各个方面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学科合作来深入细致地研究,从而找到更多的葛根药理作用途径。
国内外已将葛根开发成葛根口服液、葛根面包、葛根面条、葛根粉丝、葛根冰淇淋、葛根饮料、葛冰、葛冰罐头、葛根混合精、葛粉红肠等系列保健食品。
葛根具有毒性低、安全范围广、药源丰富的优点,加强对葛根的研究,开发各种药用制剂和保健食品将有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周祥明,赵雅娟.泰国架豆王无公害栽培要点[J].西北园艺(蔬菜),2005(1):11-12.
[2] 王友川,李津.葛根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8):29-31
[3] 杨俊超,姚远友,文颖娟.葛根及其复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肌力恢复和IL-4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6):85-87.
[4] 文颖娟,杨俊超.葛根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 RNS 和 AchR-Ab 表达影响[J].中成药,2015(11):2357-2361.
[5] 景永奎,韩锐.大豆苷元(S86019)与乳香有效成分 Bc-4 或阿糖胞苷对 HL-60 细胞分化的联合诱导.药学学报,1993,28(1):11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