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丙烯酸树脂

合集下载

丙烯酸树脂羟值计算公式

丙烯酸树脂羟值计算公式

丙烯酸树脂羟值计算公式丙烯酸树脂羟值是一个在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评估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和用途有着关键的作用。

那啥,咱们先来说说羟值到底是个啥。

羟值呢,简单来说就是衡量丙烯酸树脂中羟基含量的一个指标。

羟基在化学反应中可是相当活跃的分子基团,会影响到树脂的溶解性、交联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等等。

要计算丙烯酸树脂的羟值,咱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的量。

比如说,咱们得准确测量消耗的酰化剂的量,这就像是做菜时要精确把握盐的用量一样。

那计算公式是啥样的呢?一般来说,常见的计算公式是:羟值 = ((B - A)×N×56.1)/ G 。

这里面,A 是空白试验所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的体积,B 是样品试验所消耗的标准碱溶液的体积,N 是标准碱溶液的当量浓度,G 是样品的质量。

举个例子哈,就像上次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量取各种试剂,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特别是在滴加标准碱溶液的时候,那手稳得就跟机器人似的,生怕多滴了一滴或者少滴了一滴。

最后计算羟值的时候,心里那个紧张啊,就跟考试等成绩似的。

再深入讲讲这个公式里的每个部分。

A 和 B 这两个量的测量可不能马虎,一点点的误差都可能导致羟值计算的偏差。

就像在走钢丝,必须保持平衡和精准。

而 N 这个标准碱溶液的当量浓度,那可得提前标定好,保证准确无误。

G 这个样品质量,称的时候也要保证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说实验所用的仪器要干净、干燥,不能有任何杂质或者水分残留。

要不然,就像在干净的白纸上滴了一滴墨水,会把整个结果都搞砸。

而且啊,不同类型的丙烯酸树脂可能需要稍微调整一下计算方法或者实验条件。

这就像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量身定制”。

总之,丙烯酸树脂羟值的计算虽然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认真仔细,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来,就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就像解谜一样,每一个步骤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可不能掉以轻心哦!。

丙烯酸和羟基反应

丙烯酸和羟基反应

丙烯酸和羟基反应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也是合成聚合物、树脂和涂料等重要原料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反应机理、应用领域和实验方法等方面介绍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

一、反应机理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主要是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和加成反应实现的。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丙烯酸中的羧基与羟基中的氢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盐类。

而在加成反应中,丙烯酸中的双键与羟基中的氢离子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类。

二、应用领域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它是合成聚合物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可以合成丙烯酸酯类的单体,进而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酯聚合物,如聚丙烯酸酯。

聚丙烯酸酯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纤维等领域。

其次,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还可用于制备丙烯酸酯树脂。

丙烯酸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候性和粘附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汽车等领域。

此外,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还可用于制备丙烯酸酯胶乳,用作涂料、纸张和纺织品的涂层,提高其性能。

三、实验方法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首先将丙烯酸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

然后将羟基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前一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酸碱中和产物。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

首先将丙烯酸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碱催化剂,如氢氧化钠。

然后将羟基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加入前一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加成产物。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和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因素都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要对反应产物进行适当的分离和纯化处理,以获得高纯度的产物。

丙烯酸与羟基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和加成反应,可以制备聚合物、树脂和涂料等重要原料。

德谦海明斯羟基丙烯酸树脂说明书

德谦海明斯羟基丙烯酸树脂说明书
1.將配漆所需的鋁漿,先用稀釋劑浸泡並低 速攪拌至無鋁粉聚集顆粒備用。
2. DeuRheo 201P 可先以樹脂液製作濃度為 20% 的預凝漿,分散條件為快速分散 2000 rpm×30 min,細度為 10 微米。
將以上配方中樹脂、CAB 溶液、流平劑、流 變助劑、溶劑先用快速攪拌分散均勻,最後加入浸 潤好的鋁粉,用低速攪拌使之均勻即可過濾包裝。
特性
用途
快乾,塑膠及金屬附著性佳,優良的耐 鋁粉漆
候性及鋁粉排列性
快乾,塑膠及非鐵金屬附著力佳
塑膠漆、金屬塗料及工業塗料
快乾,顏料潤濕性,塑膠及金屬底材附 塑膠漆、汽機車底色漆、工業塗料
著力佳
鋁粉排列性佳、CAB 相容性佳、優異耐 醇與耐磨耗性
塑膠塗料、鋁漿漆
3
Hypomer FS-2050 羥基丙烯酸樹脂(鋁粉漆)
參考配方
組份 A
重量%
Hypomer FS-2060A 羥基丙烯酸樹脂
50.0
Ti-pure R 902
25.0
Levelol 837 流平劑
0.5
DeuRheo 202P 流變助劑
1.0
Disponer 9250 潤濕分散劑
0.5
稀釋劑
23.0
總計
100.0
組份 B
Desmodur N75 或 Basonat HB-175
稀釋劑:二甲苯/醋酸丁酯/醋酸乙酯/PMAc= 50/28/7/15
注 :不同的施工工藝對塗膜的乾燥會有不同的要求,同 時氣候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漆膜的乾燥性能,客戶可 根據需求對稀釋劑加以調整。
Hypomer FS-2060A 各色漆對各類金屬的附著力 性能
附著力,級(80℃ 烘烤 1 小時後,靜置 3 天測性

羟基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采用丙烯酸酯(主要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可以大大提高醇酸树脂的干燥性、保色性、耐候性和柔韧性。

其改性方法可分为共聚法和酯化法。

1. 共聚法丙烯酸酯单体和苯乙烯类单体相同,同样能与含双键或共轭双键的醇酸树脂共聚。

共聚反应是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酸类单体与醇酸树脂中的双键结构按1,4或1,2进行自由基加成共聚反应。

其自由基共聚合首先是引发剂受热分解得到的活性自由基引发脂肪酸链上的双键打开进行加成聚合,继而实现链增长。

同时部分的丙烯酸类单体本身也进行自聚,形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因此利用共聚法合成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时,需要同时考虑各类丙烯酸酯单体间的反应速率以及其与醇酸树脂进行接枝共聚的反应速率。

若反应过程中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生成速率过大,会影响接枝共聚速率,难以获得透明的树脂。

共聚法合成的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与未改性醇酸树脂相比,颜色较浅,不仅因为丙烯酸酯冲淡了醇酸树脂本身的颜色,而且丙烯酸酯与醇酸树脂的共聚减少了体系的不饱和程度。

改性树脂涂膜的耐水性、耐碱性、耐久性、耐候性、干率和硬度均有较大提高。

但共聚物体系中残留的未反应的丙烯酸酯单体,致使体系贮存稳定性变差。

另外,丙烯酸改性的醇酸树脂共聚物体系组分不均匀,共聚物体系由未改性的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物三者混合而成,导致树脂的耐溶剂性下降,重涂时易产生咬底,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对颜填料的润湿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现实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和配方,改变引发剂种类,添加链转移剂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

2. 酯化法酯化法是先制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聚丙烯酸酯,它们含有羟基、羧基、环氧基,可以与醇酸树脂上的羧基或羟基进行酯化反应达到改性的目的。

(1)单甘油酯法:所谓单甘油酯法,即先合成含一定量羧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丙烯酸预聚物,然后与单甘油酯反应,再加入二元羧酸进一步酯化而得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的分类:按生产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1、乳液聚合乳液聚合是通过单体、引发剂及蒸馏水一起反应聚合而成,一般所成树脂为固体含量为50%的乳液,是含有50%左右水的乳胶溶液。

合成出来的乳液,一般都是乳白泛滥(丁达尔现象),玻璃化温度根据FOX公式设计。

故该类型的乳液分子量大,但是固含一般是40%-50%。

生产工业要求控制精确,由于使用水做溶剂,环保型乳液。

2、悬浮聚合悬浮聚合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是做为生产固体树脂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固体丙烯酸树脂,采用了带甲基的丙烯酸酯下去反应聚合。

带甲基的丙烯酸酯一般都是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其在反应滏中聚合反应不易控制,容易发粘而至爆锅。

流程是将单体、引发剂、助剂投入反应斧中然后放入蒸馏水反应!在一定时间和温度反应后再水洗,然后再烘干,过滤等。

其产品的生产控制较为严格。

如在中间的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其出来的产品就会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是体现在颜色上面和分子量的差别。

3、本体聚合本体聚合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生产工艺。

过程是将原料放到一种特殊塑料薄膜中,然后反应成结块状,拿出粉碎,再过滤而成,该种方法生产的固体丙烯酸树脂其纯度是所有生产法中可以最高的,产品稳定性也是最好的,同时其缺点也是满多。

用本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树脂对于溶剂的溶解性不强,有时相同的单体相同的配比用悬浮聚合要难溶解好几倍,而且颜料的分散性也不如悬浮聚合的丙烯酸树脂。

4、其它聚合方法溶剂法反应,反应时经溶剂一起下去做中介物质,经反应釜好后再脱溶剂。

丙烯酸树脂用途: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进一步交联,因此它的相对分子量较大,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水耐化学性、干燥快、施工方便,易于施工重涂和返工,制备铝粉漆时铝粉的白度、定位性好。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

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改性研究摘要:采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为触发剂,而巯基乙醇(AMSD)作为对应的分子性能调节剂,得到了高固体分羟基丙烯酸树脂。

探讨了各种环境温度、各种引发剂结构对树脂的黏度、机械的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在50份TBPB和10份AMSD的情况下,合成的羟基丙烯酸树脂黏度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好的力学性能;羟基丙烯酸树脂配漆,其铅笔硬度为3H,划格法附着力≤2级,MEK(甲基乙酮)擦拭能力>100次,漆膜外观平整,无流痕。

关键词:合成;羟基丙烯酸;树脂;研究;改性丙烯酸树脂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热固性树脂,它的产品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国内丙烯酸树脂的生产工艺水平普遍偏低,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其固相含量低、综合性能差、易挥发、毒性溶剂多、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而逐步被淘汰。

羟基丙烯酸树脂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具有羟基的复合物,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该树脂固含量高,黏度低,施工方便。

通过不同的引发体系和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的配比,可以制备出高固体分、低黏度、高力学性能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对引发剂体系和树脂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最佳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一种性能良好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一、试验部分1.试剂与仪器巯基乙醇(AMSD),分析纯;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分析纯;异氰酸酯(HDI)、丙烯酸羧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及丙烯酸丁酯,分析纯;苯乙烯、丙烯酸、二甲苯,化学纯。

上海沪粤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JY3002附着力测定仪;QCJ涂膜冲击器, QFM 涂膜抛光试验机, QHZ涂膜刮擦仪,天津市材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天津伟达机械有限公司 QHQ涂膜铅笔硬度仪。

2.试验方法以苯乙烯和丙烯酸羟丙酯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羟基丙烯酸树脂。

每个单体的使用情况见表1,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引发体系对羟基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及黏度的影响。

羟基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的方法采用丙烯酸酯(主要为甲基丙烯酸酯)改性醇酸树脂,可以大大提高醇酸树脂的干燥性、保色性、耐候性和柔韧性。

其改性方法可分为共聚法和酯化法。

1.共聚法丙烯酸酯单体和苯乙烯类单体相同,同样能与含双键或共轭双键的醇酸树脂共聚。

共聚反应是在引发剂作用下,丙烯酸类单体与醇酸树脂中的双键结构按1,4或1,2进行自由基加成共聚反应。

其自由基共聚合首先是引发剂受热分解得到的活性自由基引发脂肪酸链上的双键打开进行加成聚合,继而实现链增长。

同时部分的丙烯酸类单体本身也进行自聚,形成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因此利用共聚法合成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时,需要同时考虑各类丙烯酸酯单体间的反应速率以及其与醇酸树脂进行接枝共聚的反应速率。

若反应过程中丙烯酸酯类共聚物生成速率过大,会影响接枝共聚速率,难以获得透明的树脂。

共聚法合成的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与未改性醇酸树脂相比,颜色较浅,不仅因为丙烯酸酯冲淡了醇酸树脂本身的颜色,而且丙烯酸酯与醇酸树脂的共聚减少了体系的不饱和程度。

改性树脂涂膜的耐水性、耐碱性、耐久性、耐候性、干率和硬度均有较大提高。

但共聚物体系中残留的未反应的丙烯酸酯单体,致使体系贮存稳定性变差。

另外,丙烯酸改性的醇酸树脂共聚物体系组分不均匀,共聚物体系由未改性的醇酸树脂、丙烯酸酯共聚物和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的接枝共聚物三者混合而成,导致树脂的耐溶剂性下降,重涂时易产生咬底,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对颜填料的润湿性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现实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和配方,改变引发剂种类,添加链转移剂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

2.酯化法酯化法是先制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聚丙烯酸酯,它们含有羟基、羧基、环氧基,可以与醇酸树脂上的羧基或羟基进行酯化反应达到改性的目的。

(1)单甘油酯法:所谓单甘油酯法,即先合成含一定量羧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丙烯酸预聚物,然后与单甘油酯反应,再加入二元羧酸进一步酯化而得到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

羟基丙烯酸树脂

固体份: 60±2%
酸 价: 3~5mgKOH/g
OH 值: 83 OH % : 2.5%
(100%时含量)
溶 剂: 二甲苯/CAC
(GB/T 1721) (GB/T 1722) (GB/T 7193.1)
(GB/T 1725) (GB/T 6743) (ASTM D4274)
溶剂稀释性 可与芳烃、酯类、酮类溶剂相溶,溶剂切忌含水、醇或胺类。
应用范围


有相当高的抗化学性及抗溶剂性、高度机械坚韧性。
ABS塑胶、铝合金、电镀件及灯饰之二液型PU罩光涂料、汽车修补漆,可用于
80℃低温烘干,可用于氟碳涂料成膜剂。
外 观: 水白透明粘稠状液体
(GB/T 1721)
色 值: ≤1# (Fe-Co)
(GB/T 1722)
粘 度: 3500~5500 cps/30℃ (Brookfield)
(GB/T 7193.1)
W~Y (Gardner 25℃)
固体份: 60±2%
(GB/T 1725)
酸 价: 6~9mgKOH/g
(GB/T 6743)
OH 值: 100 OH % : 3.0%
(100%时含量)
(ASTM D4274)
溶 剂: 醋酸丁酯
溶剂稀释性 可用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CAC、丙酮等溶剂稀释。
30
CAC
10
3、性能指标
干 燥:
60℃/1hour
底 材: 光 泽:(60o)
打磨马口铁 95
附着力:
100/100
冲 击:(kg.cm) >50
硬 度:
2H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请按需要试验,以便适合您的客户的特定要求; MSDS资料备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羟基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树脂的分类:
按生产的方式分类可以分为:
1、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通过单体、引发剂及蒸馏水一起反应聚合而成,一般所成树脂为固体含量为50%的乳液,是含有50%左右水的乳胶溶液。

合成出来的乳液,一般都是乳白泛滥(丁达尔现象),玻璃化温度根据FOX公式设计。

故该类型的乳液分子量大,但是固含一般是40%-50%。

生产工业要求控制精确,由于使用水做溶剂,环保型乳液。

2、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生产工艺,是做为生产固体树脂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固体丙烯酸树脂,采用了带甲基的丙烯酸酯下去反应聚合。

带甲基的丙烯酸酯一般都是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其在反应滏中聚合反应不易控制,容易发粘而至爆锅。

流程是将单体、引发剂、助剂投入反应斧中然后放入蒸馏水反应!在一定时间和温度反应后再水洗,然后再烘干,过滤等。

其产品的生产控制较为严格。

如在中间的哪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其出来的产品就会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是体现在颜色上面和分子量的差别。

3、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生产工艺。

过程是将原料放到一种特殊塑料薄膜中,然后反应成结块状,拿出粉碎,再过滤而成,该种方法生产的固体丙烯酸树脂其纯度是所有生产法中可以最高的,产品稳定性也是最好的,同时其缺点也是满多。

用本体聚合而成的丙烯酸树脂对于溶剂的溶解性不强,有时相同的单体相同的配比用悬浮聚合要难溶解好几倍,而且颜料的分散性也不如悬浮聚合的丙烯酸树脂。

4、其它聚合方法
溶剂法反应,反应时经溶剂一起下去做中介物质,经反应釜好后再脱溶剂。

丙烯酸树脂用途: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进一步交联,因此它的相对分子量较大,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水耐化学性、干燥快、施工方便,易于施工重涂和返工,制备铝粉漆时铝粉的白度、定位性好。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汽车、电器、机械、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是指在结构中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在制漆时通过和加入的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中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热固性树脂一般相对分子量较低。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有优异的丰满度、光泽、硬度、耐溶剂性、耐候性、在高温烘烤时不变色、不返黄。

最重要的应用是和氨基树脂配合制成氨基-丙烯酸烤漆,目前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卷钢等产品上应用十分广泛。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以丙烯酸系单体(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为基本成分,经交联成网络结构的不溶不熔丙烯酸系聚合物。

除具有丙烯酸树脂的一般性能以外,耐热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磨耐划性更优良。

有本体浇铸造材料、溶液型、乳液型、水基型多种形态。

本体浇铸材料由甲基丙烯酸酯与多官能丙烯酸系单体或其他多官能烯类单体共聚制浆,经铸型聚合制得。

主要用作飞机舱盖、风挡。

溶液型、半乳型、水基型热固性丙烯酸树脂,需加热烘烤交联固化成膜,形成网络结构。

交联方式分为两类:(1)反应交联型,聚合物中的官能团没有交联反应能力,必须外加至少有2个官能团的交联组分(如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脲树脂和金属氧化物等)经反应而交联固化,交联组分加入后不能久贮,应及时使用;(2)自交联型,聚合物链上本身含有两种以上有反应能力的官能团(羟基、羧基、酰胺基、羟甲基等),加热到某一温度(或同时添加催化剂),官能团间相互反应,完成交联。

这类热固性丙烯酸树脂主要用作织物、皮革、纸张处理剂、工业用漆及建筑涂料。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如酯类、腈类、酰胺类)聚合制成的一类热塑性树脂。

可反复受热软化和冷却凝固。

一般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候性、耐化学品性及耐水性优异,保光保色性高。

涂料工业用的热热性丙烯酸树脂分子量一般为75000-120000,常用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和过氯乙烯树脂等与其拼用,以改进涂膜性能。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是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的一种,可以熔融、在适当溶剂中溶解,由其配制的涂料靠溶剂挥发后大分子的聚集成膜,成膜时没有交联反应发生,属非反应型涂料。

为了实现较好的物化性能,应将树脂的分子量做大,但是为了保证固体分不至于太低,分子量又不能过大,一般在几万时,物化性能和施工性能比较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