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TB检测试剂盒
TB(天津)

结核分枝杆菌(TB)抗体诊断试剂盒 (胶体金法)
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目录
结核病简介 产品的基本原理 产品的成品展示 产品知识问答
结核病简介
简介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 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 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 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 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每年3月 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还是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结核病还 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 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 胞为主的细胞免疫。以PPD作为抗原的ELISA方法 检测抗体灵敏度在60%以上,特异性为90%左右。 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研究较为深入的结核抗原有: 脂阿拉伯甘露聚糖抗原、Ag85 复合物、38KD 蛋白、 A60 抗原、16KD 蛋白、MPT64、ESAT6、CFP10、 MTB48,这些抗原各有其优缺点,任何一种抗原都 不能含盖所有的结核病感染。选择好的抗原是制备 好的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试剂的关键之一。本试剂盒 应用38KD和16KD抗原联合使用,制备结核分技杆 菌抗体快速诊断试剂盒。38KD和16KD均为相关研 究证明为结核病诊断的理想抗原,联合运用理论上 能检测出90%以上的结核病感染,同时具有很好的 特异性。
试验结果表明 :高血脂、溶血、黄疸血;其它传染 病HAV-IgM 阳性、HIV抗体阳性、HBsAb阳性、 HCV抗体阳性和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血清;含不 同抗凝剂肝素、EDTA和枸椽酸钠血浆,含防腐剂 叠氮钠血清不会对本试剂特异性产生明显的影响。
产品的成品展示
25人份/盒 40人份/盒
T-SPOT_TB操作说明电子版(中文版)

4.用PBS缓冲液200倍稀释浓缩标记抗体试剂。
4.不能用含有Tween或其它去污成分的PBS缓冲液,
这会导致高的本底结果。确保标记抗体工作液有少
量剩余(考虑到耗损)。因而,对于8孔板条(每孔
需要50ul),配制500ul标记抗体工作液,取2.5ul的
浓缩标记抗体试剂加497.5ul的PBS缓冲液
5.每个反应孔加入50ul标记抗体工作液,2-8℃孵 5.不按照推荐的孵育时间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正
3.每吸取100ul细胞终溶液前都必须保证彻底混匀。 推荐每孔加样后都更换新的枪头以避免4个反应孔 出现交叉污染。 4. 为避免干扰,培养板应立即放入孵育箱。不要把 培养板堆叠,会导致温度的不均匀和空气的不流通。 不按照推荐的时间孵育会导致不正确的检测结果。
2.斑点记数
在培养板的洗涤和斑点形成阶段,不要让移液枪枪头或洗板仪枪头触碰反应孔底部的膜。移液枪枪头或洗板仪枪头产生的凹
注意:细胞培养液使用前需预温至 37℃
步骤 1.依照说明书的要求采集全血样本。室温保存 (18-25℃),不能冷冻或冷藏 2.对于使用CPT采血管的,根据厂家说明书要求来分 离PBMCs。 对于其它方法采集血样的,利用Ficoll-PaqueTMPlus 按照操作说明分离PBMCs
3.用吸液管吸取白色、云雾状PBMCs层并转移至15ml 尖底离心管中。加入细胞培养液至10ml。 4.600g离心7分钟。弃去上清液用1ml培养液重悬沉 淀。 5.加培养液至10ml,350g离心7分钟。 6.弃去上清液加0.7ml培养液重悬沉淀。
痕会导致斑点假象,影响斑点记数。
步骤
注意点
1.从培养箱中取出培养板弃去细胞培养液。
1.此时从试剂盒取出底物显色溶液恢复至室温。
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研发步骤

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研发步骤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早期准确、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于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满足临床检测需求,研发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研发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的一般步骤:1.确定检测指标:首先需要确定要检测的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区域的基因片段、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等。
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异性指标作为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的靶点。
2.设计引物和探针:根据选定的靶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需要考虑其与目标序列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同时需要避免与其他相关菌株的DNA序列发生杂交。
3.合成引物和探针:根据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序列,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合成引物和探针。
合成的引物和探针需要经过质量检测,确保其纯度和特异性。
4.设计PCR反应体系:根据引物和探针的特点,设计PCR反应的体系,包括反应缓冲液的配制、核酸模板的添加量、引物和探针的浓度等。
优化PCR反应条件,确保其在荧光定量检测的条件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5.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使用设计的引物和探针以及优化的PCR反应体系,进行一系列实验优化步骤,包括PCR温度和时间条件的优化,反应体积的优化,引物和探针的最佳浓度等。
通过不断的试验验证,建立一个可重复、准确、灵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6.确定标准曲线和阈值: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标准品,进行一系列PCR反应,并测量荧光信号强度。
根据PCR反应体系中添加的结核分枝杆菌标准品的浓度和相应的荧光信号强度,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和y-截距,确定荧光信号阈值,用于定量测定未知样品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浓度。
7.优化试剂盒成分:根据已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一步优化试剂盒的成分,包括引物和探针的最佳浓度、反应缓冲液的配制等。
TB-IGR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说明书

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96T10pg/ml-240pg/m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水平。
用纯化的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再与HRP标记的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结核分枝杆菌Y-干扰素(TB-IGRA)浓度。
标本要求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释。
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88.6%(39/44)
国外mparison of Tuberculin Skin Testing, QuantiFERON-TB Gold and TSPOT.TB in Children
Latent TB检出高
Positive Tuberculin Skin Test or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Radiographic Lesions Suggesting Old Healed Tuberculosis
临床应用案例
肺外结核辅助诊断:
➢某院感染科,女,75岁 ➢临床症状:发热数日,胸痛,干咳 ➢检测结果:X射线胸腔积液影像,积液涂片(-)、积液培养
(-)、TB-IGRA T-N 350pg/ml,积液单核细胞增多,血沉 快 ➢结果分析:对于肺外结核的诊断,涂片与培养的阳性率极低, TB-IGRA(+),结合其他非特异辅助指标可明确诊断肺外结 核。
A
25
NTM(非结核分枝杆菌)比例增高
2000 年全国流调分离的抗酸杆菌菌株中,NTM 菌株占11. 1% , 其中90% 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NTM 肺病的临床表现与结核病相似, 既可有全身中毒症状, 亦有局部损害表现。但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20%-50% 的病 人无明显症状,除非做菌型鉴定,凭临床表现难与肺结核病相 鉴别。
A
16
TB-IGRA 产品特性
➢高灵敏度,检出率85%以上
➢高特异性
RD1区编码的ESAT-6和CFP-10两个特异性抗原
该抗原具 有较强的Thl细胞免疫原性,且在所有制备卡介 苗的菌株及环 境中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均不存在该抗原,不受卡介苗和非分
支杆菌影响
IFNg
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简介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菌抗体的试剂盒。
结核菌抗体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之一。
该试剂盒通过胶体金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患者体内是否存在结核菌抗体。
原理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胶体金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进行处理,去除干扰物质,并提取出结核菌抗体。
2. 抗原检测:将提取的结核菌抗体与试剂盒中的结核菌特异性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3. 胶体金标记:将胶体金颗粒标记于抗原上,形成颜色变化。
4. 检测结果读取:通过目测或仪器读取,观察试剂盒内是否显示颜色变化,来判断结核菌抗体的存在与否。
优势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具有以下优势:1. 高灵敏度:该试剂盒能够对结核菌抗体进行高敏感度的检测,能够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
2. 高特异性:该试剂盒能够区分结核菌抗体与其他类似分子的差异,减少误诊率。
3. 快速便捷:试剂盒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可视化,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出初步结论。
4. 高度标准化: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采用标准化生产,保证了试剂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范围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临床诊断: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可以用于结核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2. 流行病学调查:用于对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3. 疫情监测:结合流行病学数据,对结核病疫情进行监测和预警。
注意事项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操作错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
2. 样品采集和处理要遵循规范,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 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信息,不能单凭试剂盒结果作出诊断。
结核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是一种有效的结核病辅助诊断手段,能够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和减少误诊率。
在使用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判断。
T-SPOT.TB产品简介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一、T-SPOT.TB产品介绍我国是世界上仅低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病国家。
受限于检测手段,中国的结核感染率较难准确统计,2009年流行病调查结果为总人口的44.5% (因采用PPD检测,假阳性较多)。
而年新发活动性结核患者超过107万人次,年死亡人数达13万。
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已经成为制约结核病控制的关键因素。
目前,常规结核感染实验室检测方法诊断检出率不到50%。
2011年7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正式声明,要求禁止将血清学检测方法用于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
因此,开发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结核病感染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是由英国Oxford Immunotec 公司研发生产的体外诊断产品,用于结核感染的筛查,结核病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等。
它改变了以往的结核检测方法特异性低,敏感度差,耗时长的缺点。
作为当前全球最先进的结核感染诊断产品,该产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结核感染检测的首选方法,获得欧盟CE 认证、美国FDA认证。
美国CDC、美国胸科学会、英国及欧洲的结核病防治指导原则中,均已将本试剂盒方法列为结核感染诊断的推荐实验室诊断标准,并已经在欧洲(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爱尔兰、荷兰、丹麦、挪威、瑞典)、北美洲(加拿大、美国)、非洲(南非)、澳大利亚、亚洲(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国家均已上市销售,并写入部分国家的诊疗指南中。
T-SPOT.TB用于结核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独特优势: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异性达到97.1%(美国FDA临床研究数据),敏感度达到95.6%(美国FDA临床研究数据),不受环境分枝杆菌感染和卡介苗(BCG)接种影响基本不受机体免疫抑制影响,适用于HIV感染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群简单的实验室血液检查,24小时快速报告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试剂盒(T-SPOT.TB)应用的方法学为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
TB-IGRA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在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对比

TB-IGRA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在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对比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在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之间,240例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同时进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和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γ-干扰素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TB-IGRA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89.17%,约登指数为0.892,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灵敏度为43.75%,约登指数为0.438,两种方法诊断灵敏度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040,P<0.05),从数值上看,TB-IGRA的方法高于结核抗体蛋白芯片的方法。
结论:TB-IGRA技术和结核抗体蛋白芯片两种方法对于结核病的诊断,都是比较简单和快捷的方法,TB-IGRA比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检测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是一种有价值的结核病诊断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蛋白芯片;结核诊断【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90-03根据文献报道,全世界大约有30%以上的人群被结核菌感染[1],结核病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为结核病高发国家[2],我国结核病的发病报告人数在法定传染病中一直排在前列[3]。
目前对于结核病的诊断已经发展出了很多种方法,比如痰抗酸杆菌涂片、痰结核杆菌培养、X线胸片、PPD试验、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检测等,但是直到今天对于结核病的诊断,也奉行多种手段综合使用的原则,在1976年Nassau[4]在世界上第一次报道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进行检测取得成功,而且从测试的结果看,该种方法对于结核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此为分界点,利用血清学方法对结核病的诊断逐渐成为了对活动性结核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分枝杆菌IgG 抗体(TB) 检测试剂盒
一、检测原理------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
胶体金
SPA
待测抗体
包被抗原
膜
二、临床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呈阳性
(一)、抗细胞壁脂多糖LAM 抗体呈阳性
1、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 是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
疫调节功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2、检测到此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要考虑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3、由于在某些呼吸道炎症等良性疾病中,此抗体也会呈现阳性,所以,请医生要结合其他
的临床信息加以鉴别诊断。
(二)、38KDa 抗体阳性
1、38KDa 抗原是定位在质膜上的磷酸盐转运蛋白。
2、检测到此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病史,非常有助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
3、由于此抗原和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同源蛋白有30%以上的交叉,所以,在肠道感染患者中有一定的假阳性,要注意加以鉴别。
4、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接种过卡介苗(BCG)的患者中,也会出现阳性,要注意鉴别。
(三)、16kDa 抗体阳性
1、16kDa 蛋白又被称为HSP16.3 蛋白,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HSP)家族成员之一。
2、此抗体在结核病患者中有相当高的阳性率(46~50% ),检测到此抗体阳性,并结合临床
要考虑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3、在大多数接种过卡介苗(BCG)的患者中,并不会出现阳性,能将结核病患者与BCG 接种患者区别开来。
4、作为儿童结核的早期诊断指标,敏感性为64.8%左右,特异性96.2%左右。
(四)、MPT63 抗体阳性
1、MPT63 抗原是结核杆菌的分泌蛋白之一。
2、它的灵敏度为15~40%,特异性很高,约为98%左右。
即在检测到此抗体阳性时,临床
上基本就可诊断是活动性结核病患者。
三、临床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呈阴性
(一)不是结核病患者
(二)病情好转
(三)在结核病患者病情加重、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的结核病患者、痰涂片、
痰培养呈阴性的患者中,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抗体滴度太低,以至于不能被检测到,会呈现假阴性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加以鉴别。
四、多指标联合检测的优势
(一)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阳性率
由于单个抗原不可能捕获全部或大多数抗体,所以,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阳性率,减少
了漏检,是结核血清学诊断的发展趋势。
指标组合灵敏度
LAM 56.5%
LAM+38KD 68.3%
LAM+38KD+16KD 75.2%
LAM+38KD+16KD+MPT63 77.4%
(二)多指标独立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监控
结核菌侵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体液免疫反应,体液免疫随着病变的加重(或血行播散)而增加。
当多个抗体呈现阳性时,提示病情有加重的迹象,所以,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不
同时期的抗体谱,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症,进行病情的监控和疗效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