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1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1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数控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授课教师左爱娟

学校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

课堂教学安排

高二物理:第四节电流的磁场 教案一(参考文本)

( 物理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二物理:第四节电流的磁场 教案一(参考文本) Physics covers a wide range. There are many occupations related to physics. A good study of physics also provides better conditions for employment.

高二物理:第四节电流的磁场教案一(参 考文本)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教具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重做第二节课本上的图11-7的演示实验,提问: 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2.进行新课 (1)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

高考物理磁场知识点

2019高考物理磁场知识点 2019高考物理磁场知识点 1.磁场 (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永磁体和电流都能在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2)磁场的基本特点: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3)磁现象的电本质:一切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或电流) 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4)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体。 (5)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或者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1)在磁场中人为地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曲线的疏密能定性地表示磁场的弱强,这一系列曲线称为磁感线。 (2)磁铁外部的磁感线,都从磁铁N极出来,进入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感线不相交。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 ①直线电流的磁场:同心圆、非匀强、距导线越远处磁场越弱。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两端分别是N极和S极,管内可看作匀强磁场,管外是非匀强磁场。 ③环形电流的磁场:两侧是N极和S极,离圆环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④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处处相同。匀强磁场中的磁感线是分布均匀、方向相同的平行直线。 3.磁感应强度 (1)定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IL。单位T,1T=1N/(A·m)。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3)磁场中某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与放入的电流强度I的大小、导线的长短L的大小无关,与电流受到的力也无关,即使不放入载流导体,它的磁感应强度也照样存在,因此不能说B与F成正比,或B与IL成反比。 (4)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并不是在该处的电流的受力方向。 4.地磁场:地球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教案 序号:1 编号:JL/JW/ 河北经济管理学校教案

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导磁能力,引入了磁导率这个物理量,磁导率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导磁能力的强弱。物质导磁性能的强弱用磁导率来表示。磁导率的单位是:亨利/米(H/m)。不同的物质磁导率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磁导率值越大,磁感应强度 B 越大,磁场越强;磁导率值越小,磁感应强度 B 越小,磁场越弱。 4.磁场强度(重难点) 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磁感应强度与介质磁导率的比值,用字母H 表示。 磁场强度 H 也是矢量,其方向与磁感应强度 B 同向,国际单 位是:安培/米 (A/m)。 必须注意:磁场中各点的磁场强度H 的大小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I 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有关,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计算举例(15min ) 1.如图所示是某磁场磁感线的分布,由图可知关于A 、B 两点的 磁场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 .A 处的磁场比 B 处的强 B .A 处的磁场比B 处的弱 C .A 处的磁场方向与B 处的磁场方向相同 D .A 处的磁场方向与B 处的磁场方向不同 2.将条形磁铁从中间切断分成两半,然后再拉开一小段距离,如下图所示.如果在其空隙处O 点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的N 极将(A) 向左偏转 B .向右偏转 C .不会偏转 D .向上或向下偏转 3.磁铁在高温下或者受到敲击时会失去磁性,根据安培 的分子电流假说,其原因是(C) A .分子电流消失 B .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 C .分子电流取向变得杂乱 D .分子电流减弱 解析:根据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当分子电流取向变得大致相同时,对外显示磁性;当温度升高或者受到敲击时,分子运动加剧,分子电流变得紊乱无序,对外不显示磁性. 课堂小结(15min ) 本节课学习了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磁通:用来定量描述在磁场中一定面积上磁力线的分布情况 磁感应强度:是描述某一空间各点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磁导率:为了描述不同物质的导磁能力,引入了磁导率这个物理量 磁场强度: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磁感应强度与介质磁导率的比值 五、布置作业(10min ) 课本P85自我测评2、3题 μ B H =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教案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程教案

三、磁导率 μ 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 μ 的单位是:亨利/米(H/m)。 不同的物质磁导率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μ 值越大,磁感应强度 B 越大,磁场越强;μ 值越小,磁感应强度 B 越小,磁场越弱。 2.真空中磁导率:μ0 = 4π ? 10-7 H / m 。 相对磁导率:μr = 0 μμ 3.根据相对磁导率 μr 的大小,可将物质分为三类: μr < 1 反磁性物质; μr > 1 顺磁性物质; μr >> 1 铁磁性物质。 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μr ≈1,铁磁性物质 μ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 B 或 B = μ H = μ0 μ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3)磁场中各点的磁场强度H 的大小只与产生磁场的电流I 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有关,与磁介质的性质无关。 【例题1】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磁场中垂直放置1根长为5m 的载流直导体,测得受到的电磁力为2N ,求磁感应强度B 。 极性 讲结合启学利所解实问题

解:B=F/IL=2/(2×5)=0.2T 【例题2】在磁感应强度为0.05T 的均匀磁场中,放置一个长、宽各为30cm 、20cm 的矩形线圈,试求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的磁通量。 解: Φ=BS=0.05×(0.3×0.2)=0.003Wb 1.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它们的表示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 2.判断: (1)由B=F/IL 可知,B 与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 ( ) (2)由B=F/IL 可知,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磁场力,说明此处一定无磁场. ( )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越大,说明磁场越强. ( ) 3.有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的方向就是小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 B .B 的方向与小磁针在任何情况下N 极受力方向一致 C .B 的方向与小磁针在任何情况下S 极受力方向一致 D .B 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 4.如图所示,套在条形磁铁外的三个线圈,其面积S 1>S 2= S 3,且 “3”线圈在磁铁的正中间。设各线圈中的磁通量依次为φ1、φ2、φ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φ1>φ2>φ3 B 、φ1>φ2=φ3 C 、φ1<φ2<φ3 D 、φ1<φ2=φ 3 5.铁磁物质的相对磁导率是_______。 (A )μr <1 (B )μr >1 (C )μr >>1 (D )μr <<1 1、磁感应强度(磁通密度) B=F/IL 2、磁通量 Ф = BS 学思考讨论教进适点播让生纳结结论

中职教学精品教案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课题名称】 5.2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重点】 重点: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难点: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 【关键点】 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大小磁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现场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并设置问题情境: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万吨的钢铁,而小的磁铁只能吸起小铁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进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磁通的物理概念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小电磁铁吸引力比较的场景,讲解磁场不仅有方向,而且有强弱,让学生明白磁通的物理概念,并介绍磁通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讲解下,学习、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知识点: 磁通:通过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积上的磁感线的总数,叫做通过该面积的磁通量,简称磁通,用字母Φ表示。 教学环节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明白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学习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点: 1.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叫做磁感应强度,也称为磁通密度,用字母B 表示。 磁感应强度与磁通的关系:S B φ = 2.磁导率。磁导率就是一个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字母μ表示。任一物质的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0μ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r μ表示。铁磁性物质的r μ远远大于1。 3.磁场强度。磁场中某点的磁场强度等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μ的比值,用字母H 表示。即μB H = 。 三、课堂小结 1.磁通的物理概念。 2.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四、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题 五、课后作业 “学习辅导与练习”同步训练中的5.2

最新高考物理磁场知识总结

最新高考物理磁场知识总结 高考物理磁场知识总结如下: 1.磁场 (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永磁体和电流都能在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2)磁场的基本特点:磁场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和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3)磁现象的电本质:一切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4)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即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物质微粒成为微小的磁体。 (5)磁场的方向: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或者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 (1)在磁场中人为地画出一系列曲线,曲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曲线的疏密能定性地表示磁场的弱强,这一系列曲线称为磁感线。 (2)磁铁外部的磁感线,都从磁铁N极出来,进入S极,在内部,由S极到N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感线不相交。 (3)几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 ①直线电流的磁场:同心圆、非匀强、距导线越远处磁场越弱。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两端分别是N极和S极,管内可看作匀强磁场,管外是非匀强磁场。 ③环形电流的磁场:两侧是N极和S极,离圆环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④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处处相同。匀强磁场中的磁感线是分布均匀、方向相同的平行直线。

3.磁感应强度 (1)定义: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IL。单位T,1T=1N/(A·m)。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通过该点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3)磁场中某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方向是客观存在的,与放入的电流强度I的大小、导线的长短L的大小无关,与电流受到的力也无关,即使不放入载流导体,它的磁感应强度也照样存在,因此不能说B与F成正比,或B与IL成反比。 (4)磁感应强度B是矢量,遵守矢量分解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并不是在该处的电流的受力方向。 4.地磁场:地球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其主要特点有三个:

-磁场教学设计

《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磁场》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电与磁》的第二节内容。磁场是电磁学里的一个基本概念,深刻认识它有利于理解“电与磁”的相互作用规律,对于初学者来说,磁场又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既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又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本节所研究的“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可以通过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它,这是一种“转换法”的应用。而通过用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每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来描述“磁场”则用到了“模型法”。利用表面看似无序的小磁针的指向,找到其本质——磁场有序的指向性,即磁场方向,这充分体现了“模型法”的长处。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磁现象,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有接触,且他们的感性体验也较丰富,学习起来不困难。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是全新的内容,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这些内容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是学习的难点。磁场既是本章内容的核心,同时又是贯穿本章内容的主要线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和磁感线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四】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重点: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五】教法与学法 通过亲历“磁场”概念和磁感线的建立过程,使抽象内容具体化 【六】教学器材 磁体、铁屑、立体磁感线模型、透明薄玻璃板、多媒体课件、探究卷等。【七】教学过程

电子电工专业电工基础教案电流的磁效应及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课题 5-1电流的磁效应 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 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 及匀强磁场的性质。 教学重点 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 一、磁场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2.环形电流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B 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B = l I F (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 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 1.Φ = B S (条件:① B ⊥ S ;② 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 S Φ ;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 μ 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真空中磁导率:μ0 = 4π ? 10-7 H / m 。相对磁导 率:μr = μμ 2.μr < 1 反磁性物质;μr > 1 顺磁性物质;μr >> 1 铁磁性物质。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μr ≈1,铁磁性物质 μ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 B 或 B = μ H = μ0 μ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练习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1)~(4)。 3.填充题(1)~(4)。

第一节磁场基本物理量何铁磁性材料

第一节磁场基本物理量和铁磁性材料 一、电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为了更好地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介绍四个常用的基本物理量,即磁感应强度B、通Φ、磁导率μ、磁场强度H。 1、磁感应强度B 磁感应强度B是反映磁场性质的参数.它的大小反映磁场强弱,它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 若在磁场中某一区域,磁力线疏密一致,且方向相同,则称该区域为匀强磁场或均匀磁场.在均匀磁场内,磁感应强度处处相同。场 内某点磁力线的方向即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力线的多少就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一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如图3-1所示。电磁力的大小就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垂直于磁场的导体有效长度L成正比。公式为 F=BILsinα(3一1) 式中,α为磁场与导体的夹角;B为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T),工程上也曾用高斯(Gs)。两个单位的大小关系是:1 Gs=10-4 T。 若α=90°,则 F=BIL (3一2) 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来确定。 2、磁通Φ

磁感应强度B和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某一面积S的乘积称为该截面的磁通Φ。若磁场为匀强磁场,Φ的大小为: Φ= BS (3-3) 磁通Φ的单位为韦伯(Wb), 工程上过去常用麦克斯韦(Mx), 两个单位的大小关系是:1Mx=10-8Wb。 磁力线垂直穿过某一截面, 磁力线根数越多,就表明磁通越大; 磁通越大就表明在一定范围中磁场越强。由于磁力线是首尾闭合的曲线,所以穿入闭合面的磁力线数,必等于穿出闭合面的磁力线数,这就是磁通的连续性。 3、磁导率μ 磁导率μ是用来衡量磁介质磁性性能的物理量。 如图3-2所示一直导体,通电后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在导体附近一处X点的磁感应强度B与导体中的电流I及X点所处空间几何位置、磁介质μ有关。公式为: (3-4) 由式(3-4)可知磁导率μ越大,在同样的导体电流和几何位置下,磁场越强,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介质的导磁性能越好。 不同的介质,磁导率μ也不同,例如真空中的磁导率μ0=4π×10-7H/m,一般磁介质的磁导率μ与真空中磁导率μ0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用表示μr表示,即 (3-5) 磁导率μ的单位为亨/米(H/m)。 根据相对磁导率不同,我们往往把材料分成三大类,第一类μr略小于1,称为逆磁材料,如铜、银等,第二类μr略大于1,如各类气体、非金属材料、铝等,这两类的的相对磁导率μr约等于1,所以常统称为非铁磁性材料;第三类为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等,它们的磁导率很高,相对磁导率μr远远大于1,可达几百到上万,所以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机都将绕组套装在用铁磁性材料制成的铁心上。 需要注意的是,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μ是个变量,它随磁场的强弱而变化。 4、磁场强度H 磁场强度H也是磁场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度H等于该点磁感应强度B除以该点的磁导率μ,即 (3-6) 式中,H为磁场强度,单位为安/米(A/m) 由图3-2可知X点的磁场强度H为

5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第5章 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使用班级:14单招1 考纲要求:理解磁场主要物理量(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场强度和磁导率)的物理意义、单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课前预习 1、磁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哪些?写出他们的意义、表达式和单位。 二、课堂练习 1、预复习练习 (1)磁感应强度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所以是 量,符号是 ,单位是 。 (2)磁通计算公式S B ?=Φ的前提条件要求:磁场方向和平面 ,磁通的单位是 ,这个公式也可以写成S B Φ =,所以磁感应强度也叫做 ,单位 也可以写成 。 (3)磁场强度就是 与 的比值,可用符号 表示,它的大小与媒介质 ,所以它不可以直接反映磁场强弱。 (4)真空中的磁导率是一个常数,其大小为 。其他物质磁导率与之比值称为 。 2、课堂典例 (1)有一磁感应强度为0.6T 的匀强磁场,磁场中有一面积为100平方厘米的平面,如果磁感应强度B 与平面夹角α分别为0度、30度、90度时,求通过该平面的磁通各是多少? (2)已知硅钢片中,磁感应强度为2.8T ,磁场强度为10A/cm ,求硅钢片的相对磁导率。

三、课后巩固 1、直导体的磁感应强度是沿轴线均匀分布的。() 2、磁通越大的地方,磁场就越强,磁通为零的地方,磁场也为零。() 3、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放入一面积为S的线框,通过线框的磁通一定为 B? S = Φ。() 4、磁场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无关,而磁感应强度与媒介质的磁导率有关。()、 5、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 A.磁感应强度 B.磁场强度 C.磁通 D.磁场力 6、以下是磁场强度单位的有() A.特斯拉/米 B.安培/米 C.伏特/米 D.特斯拉.米/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力线越密的地方磁场就大 B.一段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收到的力大,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大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为零,则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放入面积为S的线圈,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 S Φ = μ一般是() 8、铁磁性物质的相对磁导率 r μ>1且是常数 A. r μ<1且是常数 B. r μ》1且是常数 C. r μ《1但不是常数 D. r

《磁感应强度》教案

磁感应强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品德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大小、单位。 2.能用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类比(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 磁感应强度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的重点(仍至本章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与 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和演示实验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上课时知识后引入 要点:磁场的概念。提问、引入新课: 磁场不仅具有方向,而且也具有强弱,为表征磁场的强弱和方向就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怎样的物理量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1.哪个物理量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学生答]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2.电场强度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答]电场强度是通过将一检验电荷放在电场中分析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 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的,其定义式为E=F/q 过渡语:今天我们用相类似的方法来学习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 (二)新课讲解-----磁感应强度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演示】让小磁针处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和竖直方向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中的各个点时,小磁针的N极所指的方向不同,来认识磁场具有方向性,明确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的规定。 【板书】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过渡语:能不能用很小一段通电导体来检验磁场的强弱呢?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演示1】用不同的条形磁铁所能吸起的铁钉的个数是不同的,说明磁场有强弱。 【演示2】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如图) 先介绍匀强磁场:如果磁场的某一区域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同,这个区域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后定性演示(控制变量法)①保持通电导线的长度不变,改变电流的大小②保持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导线受力情况。

物理选修3-1《磁场》复习教案

《磁场》复习 一、磁场的基本概念 一、知识点疏理 1.磁场: (1)磁场是存在 磁极 、 电流 和 运动电荷 周围空间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 (2)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极和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对磁极一定有力的作用;对电流只是可能有力的作用,当电流和磁感线平行时不受磁场力作用)。这一点应该跟电场的基本性质相比较。 最早揭示磁现象电本质的假设是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假说。认为磁极的磁场和电流的磁 场都是由电荷的运动产生的。(不等于说所有磁场都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3)磁场是有方向的,我们规定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N 极受力方向(或者小磁 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应强度B (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受到的磁场力F 跟电流I 和导线 长度L 的乘积IL 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所在处的 磁感应强度,用B 表示,即Il F B (2)单位: 特斯拉 符号为T ,1T=1N/(A ?m)=1kg/(A ?s 2) (3)磁感应强度是 矢量,其方向是 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 ,不是电流所 受磁场力的方向。 (4)注意: ① B 是表征 磁场强弱 的物理量,与I 、L 和F 无关,与某点放不放通电导线无关,由磁场本身决定。 ② B 的方向不是和F 相同,而是垂直于F 。 3.磁感线 (1)在磁场中画出一系列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 点磁场方向相同,这些曲线称为磁感线。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强弱。 (2)磁感线不相交,不中断是闭合曲线.... ,在磁体外部从N 极出来指向S 极,在磁体内部,由S 极指向N 极。与电场线比较。 (3)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假想的物理模型,在磁场中并不真实的存在,不 可认为有磁感线的地方才有磁场,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4)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①直线电流的磁场:右手握住直导线, 伸直的拇指 方向与电 流的方向一致, 弯曲的四指 方向就是直线电流在周围激发 的磁场方向;

《磁场》物理教案范文

《磁场》物理教案范文 “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形成磁场概念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风力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实物投影仪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 【问题导引】: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

【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 【问题导引】: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 在磁铁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做磁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 (二)新课教学 【问题导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磁体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子的? 结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直接观察。 【问题导引】:看不见摸不到的现象怎样研究呢? 【实验演示】:拿出风力演示仪,引导学生研究怎样确定是否有风、各点风的方向。

第5章磁场和磁路教案

新课教学 一、电流的磁效应 18世纪,一些有趣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一名英国商人发现,雷击过后,他的一箱新刀叉竟有了磁性。富兰克林也在实验中发现,在莱顿瓶放电后,附近的缝衣针被磁化了。电真能产生磁吗?许多人进行过实验研究,但是在稳定的电源发明之前,这类实验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当时的一些科学家曾经断言:电和磁在本质上没有联系。 19世纪,随着对摩擦生热等现象的认识的深入,自然界各种运动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的思想逐渐在科学界形成。除了表面上的一些相似之外,电和磁之间是否存在着更深刻的联系?一些科学 家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在实验中寻找这种联系,就成为他们的探索目标。后来,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获得成功。 我们知道,静止的电荷只能产生电场,不能产生磁场。那么,运动的电荷,也就是电流,能不能产生磁场? 1820年,奥斯特发现:把一根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了偏转,就好像磁针受到此贴的作用一样。这说明不仅磁铁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偶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磁场的方向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演示: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别是中心位置上的小磁针. 引导同学判断内部磁场的方向。引入课题,导入新课 解析重点,突破难点

§8-1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第八章磁路和铁心线圈§8-1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 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中某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用符号B 表示,它是矢量。其方向可用小磁针N 极在该点所指的方向来确定,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其大小为 L I F B ??=如果磁场内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这样的磁场称为匀强磁场。 式中:ΔL 为磁场中导体的长度;I 为通电导体的电流;ΔF 为导体所受的电磁力。 磁感应强度B 的SI 单位为特斯拉(简称特),符号为T 。在工程上还常采用电磁制单位高斯(GS ),1T =104GS 。磁感应强度B 可用专门的仪器来测量,如高斯计。

二、磁通 磁感应强度矢量的通量称为磁通,用符号Φ表示。磁通为标量。在磁场中有一个曲面S,在曲面上取一面积元dS,设dS处的磁感应强度值为B、方向与dS法线的夹角为α,则此面积元的磁通 dΦ=BdScosα 在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面积为S的平面的磁通为 Φ=BS 由此可见, B=Φ/S,磁感应强度在数值上可以看成为与磁场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磁通,故又称为磁通密度。 磁通的SI单位为韦伯(Wb)。在工程上有时用电磁制单 位麦克斯韦(Mx),1Wb=108Mx。

三、磁导率 磁导率是用来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用μ表示。不同的媒介质有不同的磁导率。它的SI单位为亨/米(H/m)。 表示, 由实验可测定,真空中的磁导率是一个常数,用μ μ =4π×10-7H/m 空气、木材、玻璃、铜、铝等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的磁导率非常接近。

相对磁导率 任意一种物质的磁导率与真空的磁导率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相对磁导率,用μr 表示, 相对磁导率没有单位,它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媒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是真空中的多少倍。 按导磁特性来分,物质可分为两类:铁磁性物质和非铁磁性物质。铁磁物质(亦称为高导磁性能物质) 的μr >>1;非铁磁物质的μr ≈1。 μμ=μr

高三物理磁场知识点梳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高三物理磁场知识点梳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磁场知识点梳理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高三,物理,磁场,知识点,梳理,,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三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高中物理磁场知识点(详细总结) 磁场基本性质 一、磁场 1、磁场:磁场是存在于磁体、运动电荷周围的一种物质.它的基本特性是:对处于其中的磁体、电流、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 2、磁现象的电本质:所有的磁现象都可归结为运动电荷之间通过磁场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二、磁感线 为了描述磁场的强弱与方向,人们想象在磁场中画出的一组有方

向的曲线. 1.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2.每一点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也就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3.是闭合的曲线,在磁体外部由n极至s极,在磁体的内部由s极至n极.磁线不相切不相交。 4.匀强磁场的磁感线平行且距离相等.没有画出磁感线的地方不一定没有磁场. 5.安培定则:姆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指向磁场的方向.注意这里的磁感线是一个个同心圆,每点磁场方向是在该点切线方向·*熟记常用的几种磁场的磁感线: 【例1】根据安培假说的物理思想:磁场来源于运动电荷.如果用这种思想解释地球磁场的形成,根据地球上空并无相对地球定向移动的电荷的事实.那么由此推断,地球总体上应该是:(A) A.带负电;b.带正电; c.不带电;D.不能确定 解析:因在地球的内部地磁场从地球北极指向地球的南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地球表现环形电流的方向应从东到西,而地球是从西向东自转,所以只有地球表面带负电荷才能形成上述电流,故选A. 三、磁感应强度 1.磁场的最基本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流或磁极有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 81磁场及其描述教案 新人教版

§8.1磁场及其描述(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掌握磁场和磁感应强度B 2.掌握磁感线和几种常见的磁场分布 3.掌握磁通量的意义 【自主复习】 一磁场和磁感应强度 1.哪些物质可以产生磁场? 2.磁场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是什么? 3.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回顾电场的基本性质) 4.磁场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回顾电场的方向) 5.麦克斯韦理论是什么? 6.磁感应强度B (1)物理意义: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2)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 B= (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 (3)大小: (4)单位:,符号T,1 T =. 7.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 LI的大小及受决定,跟在该位置放入的导线长度、电流(1)磁感应强度由 BF成正比,与到磁场的作用力均无关,与放不放通电导线也无关.不能根据公式就说与IL成反比. BB时,通电导线必须磁场放入.F/BL计算 (2)由公式=FB为零.如果小段通电导线平行放入磁场,其所受安培力为零,但不能说该处磁感应强度(3)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是通电导线所受磁场作用力的方向,而是与受到的作用力的方向垂直. (4)电场强度的方向和电荷受力方向相同或相反,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流受力方向垂直. (5)电荷在电场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电场力,电流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不一定受磁场力. (6)磁感应强度的叠加

类似于电场中两个电荷附近的电场强度是两个电荷分别单独存在时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 ,两个电流附近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两个电流分别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叠1 专心爱心用心. B. 进行矢量合成可求得该点的磁感应强度加而成的.否则应用 BE的比较与电场强度(7)磁感应强度 E电场强度 二磁感线及几种常见的磁场的分布 1.什么是磁感线? 2.磁感线有哪些特点?(与电场线对比) 3.几种常见的磁场 (1)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场

高二物理选修3-1磁场教案精选. - 副本

第一节磁现象和磁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基本的磁现象;(2)了解电流的磁效应; (3)知道磁场及其特征;(4)了解地球的磁场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类比(与电场强度的定义的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磁场的基本知识概念与特征,为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奠定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三、教具 1.演示软磁铁被磁化的实验:铁架台,条形磁铁,软铁棒,大头针。 2.演示磁性材料的实验:电源,通电螺线管,可被轻绳吊起的小磁针,塑料棒,铜棒,铅棒,软铁棒,硅钢棒,扬声器,磁电式仪表,继电器,变压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磁现象: 1.生活中的磁现象以及我国古代在磁方面的贡献 2.天然磁体的成分:Fe3O4; 现在使用的磁体的构成:铁、钴、镍等金属或用某些氧化物制成的3.磁性、磁极---N极、S极 N极、S极的规定: (二)电流的磁效应 1.磁体的相互作用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人们的猜想 电荷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人们的猜测: 2.人们的发现:铁质物质可以被电流磁化(富兰克林的发现) 奥斯特的贡献: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现在重复奥斯特实验的注意点:小磁针应该如何摆动,为什么) (三)磁场 1.引入磁场的原因 解释磁体没有接触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在物理学中认为物理不直接接触就不能产生里的作用,如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发生力的作用的) 2.磁体与磁体之间,磁体与电流之间;电流与电流之间作用示意图为 3.存在的范围 磁场存在于磁体周围以及电流周围 4.磁场的特性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有力的作用

磁场和磁感线物理教案

磁场和磁感线物理教案 1、复习初中所学有关磁场知识(磁场的作用、磁感线) 2、知道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3、知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4、理解安培定则(左手螺旋定则) 磁铁有N、S两极,同名磁铁相互排斥,异名磁铁相互吸引 磁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磁铁在周围空间激发磁场,磁场是一种物质 磁场的强弱,磁场在各点的方向形象地用磁感线来表示 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所激发的磁场 磁感线有以下特点:

1、磁感线的疏密表示各点磁场强弱,磁感线在某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的方向,也是小磁针在该点的N极指向 2、磁感线在空中不相交 3、磁铁外部磁感线方向是:N→S ※磁铁内部也有磁场,其磁感线方向:S→N 磁铁内部、外部磁感线条数一样多,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研究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器材:小磁针一个、电池一节、导线一根、橡皮擦一个(自备) 探究方式:分组研究、观察、讨论 现象:通电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奥斯特实验

结论:电流能在周围空间激发磁场,并对磁极产生作用 演示磁极对电流的作用 实验器材:电池两个、线圈、蹄形磁铁、电键、导线、铁架台(带铁夹) 现象:通电后,静止的线圈在磁极中发生了摆动 结论:磁极对电流可以产生力的作用(通过磁场) 两条平行直导线,当通以同向或反向电流时,两导线间相互作用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直观,便于观察,两平行直导线用锡箔纸圆筒代替 现象:通以同向电流时,它们相互吸引 通以反向电流时,它们相互排斥 结论:电流和的电流之间

电流的磁效应(教案)

郴州技师学院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 授课教师邹滔 学校郴州技师学院

课程名称电工基础授课形式新授 授课章节 名称 磁场与电磁感应授课课时2课时 使用教具ppt、黑板等 教学目的1、认识磁体与磁感线 2、了解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电流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的关系。 3、掌握右手定则 4、了解磁场的主要物理量以及计算 教学重点右手定则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的计算教学难点右手定则磁场的主要物理量的计算 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电流的磁效应 一、磁体的性质 二、磁场 三、磁感线 四、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甲甲 2、环形电流的磁场 课堂教学安排 教 学 过 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图2-1-7 a)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图2-1-7 b)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2.特点 (1) 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其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2)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来,绕到S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向由S极指向N极。 (3) 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说明:磁感线是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引入的假想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电磁炉,电动机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用电设备,电磁起动机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我们发现这些用电设备离不开电,有了电他们才能正常工作,但我们又从他们的名称上,他们的工作原理上得知,这些用电设备离不开磁。 提问:电和磁有关系吗,难道有了电就会有磁产生吗?今天我们就是要验证:电流是产生磁场?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 奥斯特实验:把一条导线平行的放在磁针的上面,给导线通电,观察磁针偏转的情况;给导加相反的电压,观察磁针偏转的情况。 现象: (1)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调换电流的方向后,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与先前方向相反(2)通过的电流越大,距导线越近,磁针偏转的角度愈大。 结论: (1)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且磁场具有方向。规定,在磁场的任一点,小磁针N极的受向,即下磁针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通电直导线的磁场可以用安培定则来确定。即用右手握住导线,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2.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电流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