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什么是重症肌无力

·健康科学·什么是重症肌无力马玉荣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它不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具体的症状表现为部分骨骼肌无力或者全身骨骼肌无力,且患者容易感到疲劳,活动后有较为强烈的疲劳感,休息后可以减轻疲劳感,且有晨轻暮重的特点。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率较低,患病人数较少,具体的发病概率约为5/10万,男女比例约为2∶3,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且各个年龄段均有患病的可能性,成人女性20~40岁为一个发病高峰期,成人男性40~60岁为一个发病高峰期,且多伴有胸腺瘤。
很多患者对于重症肌无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患病之后往往会因为对疾病的认知缺乏而陷入恐慌之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重症肌无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一、什么是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存在障碍而引发的疾病,可以理解为肌肉功能受损,无法用上力气,机体无法顺利进行一些基本的生活行为。
在医疗领域当中,常根据重症肌无力的症状表现不同而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1.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顾名思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症集中在人体的眼部器官,起病隐匿,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大小眼或斜视、复视,10岁以下小儿眼肌受损较为常见。
且患者的眼皮会处在不断下垂的状态当中,即便患者有心控制这一情况,也无力改变。
一般情况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对于患者的影响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其他时间段对于患者的影响相对较小。
2.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患者既无力行走,也无法将自己的手部抬起。
而在患病的初期阶段,患者具体表现为乏力感不断增加,机体的运动机能会受到持续性的影响。
3.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迄今还不十分明确,内因与个体易感性有关,很多学者认为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外因与胸腺瘤和胸腺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关。
现阶段的医疗水平尚未寻找到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理论上与患者的生活环境、感染因素、药物使用情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

第11页/共16页
P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吞咽功能障碍、摄入不足有关
I : 1 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 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的供给并做好留置胃管护理;
2 遵医嘱给予能全力肠内营养治疗及静脉营养支持; 3 监测体重、体内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判断营养状
况是否改善。
O : 患者营养状况良好
第12页/共16页
P4: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I : 1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热型; 2 体温过高者可予以物理降温措施,必要时遵医嘱 用药,及时更换受潮的衣物及床单位,防止受凉; 3 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 质鼓励病人多饮水; 4 病房安静,环境适宜,保持室温在20-22℃,湿度 50-60%; 5 抬高床头30-450,做好口腔护理等防止VAP和继发性 感染。
O :患者情绪稳定,紧张恐惧心理得到很好的改善
第15页/共16页
第页/共16页
灵活。 (2)面肌受累: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
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肌及延髓肌受累: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
咽困难。 (4)颈肌受累: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第5页/共16页
临床分型
分型
发病率 特点
病变累及
眼肌型 15-20% 药物治疗敏感性差, 限于眼外肌,表现为上睑下垂、
主要内容
病史简介 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1页/共16页
概念
什么是重症 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部位 因乙酰胆碱受体减少而出现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 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 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 减轻。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误诊为糖尿病眼肌麻痹1例报道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误诊为糖尿病眼肌麻痹1例报道患者,男,60岁。
2013年7月16日以突发复视4 d入院。
入院前4d患者晨起时突发双眼视物成双,且每日晨起时较重,午后症状相对缓解。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在140/90 mm Hg左右,发现“血糖升高”2周;2007年因“青光眼”、“左眼管状视野”双眼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
入院内科查体: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眼管状视野,双侧瞳孔不规则(手术后状态),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眼外下方运动受限,余各向运动尚可。
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入院监测空腹血糖在10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波动于14~20 mmol/L。
头颅MRI+MRA均未见异常。
甲状腺B超:甲状腺右叶囊腺瘤。
诊断:(1)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给予降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后患者复视明显好转。
2014年5月8日患者因“右眼睑下垂3月,加重伴复视2月”再次就诊于本院。
入院前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晨轻暮重,休息后可缓解,1个月后右眼睑下垂加重,同时出现复视。
入院查体:左眼管状视野,双侧瞳孔不规则(手术后状态),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右眼睑下垂,右眼疲劳试验(+),右眼上视不全,余各向运动尚可;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
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
颅脑MRI示右侧基底节、半卵圆中心及左侧胼胝体压部腔隙性梗死。
颅脑MRI增强扫描+MRA均未见明显异常。
重复电刺激试验:双侧三角肌及小指展肌重复电刺激试验阴性;右眼轮匝肌重复电刺激试验阳性。
单纤维肌电图示右伸指总肌Jitter增加,未见传到阻滞。
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给予溴吡斯的明片60 mg/次,3次/d治疗。
上述症状明显缓解,但半年后患者眼睑下垂及复视加重,调整“溴吡斯的明180 mg/次,3次/d”口服,症状缓解不明显,1个月后加用“甲泼尼龙80 mg/次,1次/d”口服,症状稍有缓解;随后加用“硫唑嘌呤”,患者眼睑下垂及复视进一步缓解,但因严重的颈肩部皮疹于1个月后停用“硫唑嘌呤”。
眼肌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案

一、引言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易疲劳和无力。
眼肌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是MG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眼外肌无力。
本文将对眼肌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药物治疗1. 抗胆碱酯酶药物抗胆碱酯酶药物是治疗OMG的首选药物,可增加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浓度,改善肌肉力量。
常用药物有:(1)新斯的明(Neostigmine):口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均可,起始剂量为15-30mg/日,分3-4次给药。
(2)吡啶斯的明(Pyridostigmine):口服,起始剂量为60-120mg/日,分3-4次给药。
(3)安贝氯铵(Ambenonium):口服,起始剂量为5-10mg/日,分3-4次给药。
2. 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对抗胆碱酯酶药物反应不佳或需要减少药物剂量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起始剂量为0.5-1mg/kg/日,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
(2)环磷酰胺:口服或静脉注射,起始剂量为1-2mg/kg/日,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
(3)硫唑嘌呤:口服,起始剂量为1-2mg/kg/日,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
3.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常用药物有:(1)人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剂量为0.4g/kg,每4周1次。
(2)人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剂量为0.5g/kg,每2周1次。
三、手术治疗1. 神经肌肉接头移植术神经肌肉接头移植术是将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移植到其他部位,以改善肌肉力量。
适用于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病情危重的患者。
2. 腺体摘除术腺体摘除术是指切除患者的胸腺,以降低自身免疫反应。
适用于伴有胸腺瘤的患者。
四、康复治疗1.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热疗、按摩等,可改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

重症肌无力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重症肌无力症状,尤其是重症肌无力的早期症状,重症肌无力有什么表现?得了重症肌无力会怎样?以及重症肌无力有哪些并发病症,重症肌无力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重症肌无力常见症状:无力、眼睑下垂、面肌无力、疲劳、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一、症状: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我国病人发病年龄以儿童期较多见,20~40岁发病者女性较多,中年以后发病者多为男性,伴有胸腺瘤的较多见。
女性病人所生新生儿,其中约10%经过胎盘转输获得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icotiniacetylcholine receptorantibody,nAchR-Ab)可暂时出现无力症状。
少数有家族史。
起病隐袭,也有急起暴发者。
1.传统的分型:眼肌型、延髓肌型和全身型。
(1)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是受累骨骼肌肉呈病态疲劳,症状多在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呈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
肌无力通常晨轻晚重,亦可多变,后期可处于不全瘫痪状态;全身肌肉并非平均受累,眼外肌最常累及,为早期症状,亦可长期局限于眼肌。
轻者睁眼无力,眼睑下垂,呈不对称性分布,额肌代偿性地收缩上提。
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固定不动。
眼内肌一般不受影响,瞳孔反射多正常。
(2)延髓型(或球型)重症肌无力:面肌、舌肌、咀嚼肌及咽喉肌亦易受累;闭眼不全,额纹及鼻唇沟变平,笑时口角后缩肌比上唇提肌更无力,提唇露齿如怒吼状;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舌运动不自如;软腭肌无力,发音呈鼻音;谈话片刻后音调低沉或声嘶。
(3)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颈肌、躯干及四肢肌也可罹病,表现抬头困难,常用手托住头颅;胸闷气短,行走乏力,不能久行;洗脸、梳头、穿衣难于支持;腱反射存在,无感觉障碍;呼吸肌、膈肌受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可因呼吸肌麻痹严重时出现肢体无力,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偶见肌萎缩。
以上分型并非绝然分隔,往往混杂存在,而以某类症状较为突出。
小孩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怎么治疗,治疗方法

小孩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怎么治疗,治疗方法介绍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肌肉疲劳和虚弱感,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抗体和/或补体的损伤所致。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 OMG)是MG的一种亚型,它主要表现在眼睑、眼外肌和球结膜肌上。
儿童OMG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它占MG的10-30%。
本文将探讨小孩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治疗、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症状控制是小孩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治疗的首要目标。
药物治疗可选用抗胆碱酯酶药物(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ChEIs)和免疫抑制剂两种方式。
(1)抗胆碱酯酶药物AChEIs是第一线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
其作用是防止乙酰胆碱的降解,增加肌肉神经冲动的持续时间,从而增强肌肉表现。
常用AChEIs包括吡格列酮(pyridostigmine)、内卡泊酮(neostigmine)、吡齐苯胺(pyridoxine)等,并可适当增加剂量或频率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2)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轻神经硬化性疾病的症状。
免疫抑制剂是小孩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第二线药物治疗方法。
该类药物可以遏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减少症状。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A (cyclosporin A)、秋水仙碱类(azathiopri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等。
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和血浆置换可以用于快速缓解症状。
IVIG是采用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免疫球蛋白来免疫调节疾病的免疫反应。
血浆置换则是用来去除免疫反应介质和抗体的疗法。
这两种方法是暂时性的,但可以快速减轻和缓解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异位胸腺切除术(Thymectomy)和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
眼睛重症肌无力是什么样

眼睛重症肌无力是什么样
*导读: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
……
眼睛重症肌无力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50%以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其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其余50%-70%中,绝大多数可能会在两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以下是对眼睛重症肌无力的解释: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
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
舌红少苦,脉细数。
3、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
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饕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症状有哪些?

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症状有哪些?重症肌无力眼肌型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很多时候都是简单概括眼肌型的症状,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眼肌型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眼睛重症肌无力主要就是由于自身免疫神经肌肉出现异常,从而导致周围神经出现功能障碍。
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睛肌无力的症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肌无力的情况,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眼睛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才能够做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1、患有眼睛重症肌无力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皮下垂的现象,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就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一些影响。
不仅会出现视线模糊的症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斜视以及眼球转动不灵活的情况。
所以在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
2、如果患有眼睛重症肌无力,会导致患者出现咀嚼无力的症状,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在喝水时比较容易被呛到,会在患者吃东西时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从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如果这些症状比较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在讲话时出现大舌头的情况,还会严重影响到说话,对正常的沟通造成一定影响。
3、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症状更加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颈部无力的情况。
使患者出现抬头困难的症状,并且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会导致患者的肩颈部位出现活动困难的症状,出现这种情况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才能够避免出现一些非常严重的后果。
以上这几点就是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症状及表现,很多时候眼肌型如果没有经过合理有效的治疗,病情就会继续发展,从眼肌型慢慢发展到其他部位,这时候再进行治疗,就会造成更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
补虚固本汤精选人参、焦白术、黄芪、桂枝、等几十味中草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情况,按照比例配伍,熬成汤药;对于重症肌无力的一系列症状有着很好的疗效,对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患者对药物是没有依赖性的,在调理患者的症状的同时还可以调理患者脏腑的一些机能。
补虚固本汤针对重症肌无力“虚症”“痿症”的病理特征,着重健脾补肾、固本培元,用药时以补其气血、复其元气、健其脾胃、达其经络为主,达到补脾益气、平衡阴阳的目的,祛除痿症,恢复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眼球转动障碍:每个眼球外壳附着了六条眼外肌肌腱,管理它的各方向灵活转动及双眼转动之平行与协调,约三 分之二肌无力患者可伴转动障碍,程度不一,作者写病卡时分为轻——中——重度的转动障碍,更重的则眼球基本 固定与固定,则必是双眼;个别严重者并可两眼球稍向前突出,原因未明,但并非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眼眶内也无肿 瘤,须仔细区别。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
2、复视:看一物成二物,称为复视,致眼花缭乱而不便,是由于斜视或眼转动障碍而发生,
双眼的物像不能在脑内融合成一个像。部分肌无力患者可伴复视,由于向某一方向倾侧时可减少复 视程度,患者多可侧头看物。双眼球固定或上睑遮住一个瞳孔者不会复视,著治疗好转而一个眼球 开始转动或眼可稍睁大时则复视出现,使病员误认为病情加重,实际却是好转,复视往往须治疗后 期才可能好。但是,如肌无力治愈后,重新出现复视,则可能是肌无力复发之预兆。
•
3、斜视:眼球转动障碍可伴见斜视,也可不斜,肌无力患者多半不斜,很少而另眼向外上方或内下方偏斜,双眼角膜下缘不在同一水平线 上,若在幼儿时发病的,则外上方之斜眼视线被上睑遮住,影响视力发育而后来可成弱视(视力减 弱),其他斜视日久后也可能弱视。
有时双眼睑下垂交替出现;重者双眼球固定不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见于任何年龄,约60%在30岁以前发病,多见于 女性,且发病者常伴有胸腺瘤。检查见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无力以及反复收缩后无力的加重。感冒、情绪激动、过劳、
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
• 北京痿症治疗专家介绍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患者发生睑下垂,各人程度不一,大多是略遮瞳孔或至瞳孔一半,较重者到瞳孔下
缘或更下一些,但极少会全闭,由于看物不便,往往呈“抬头仰面下视”姿态,并皱额举眉以减少视线被遮,且往
往有上睑重坠之感觉。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轻则眼球运动受累,多呈不对称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斜视、复视、